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滇西抗战宣传标语集合5篇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清明怀滇西抗战散文

细雨湿衣又清明,忠魂重聚绕边城。

旌幡遍插松柏路,花环漫布青山茔。

王师军威扬异域,将士虎贲破敌京。

国殇墓起英杰在,胡虏安敢犯金陵。

2022年4月5日,清明,小雨。抗战老兵、武警战士、学生代表等500余人冒雨汇集于云南腾冲国殇墓园,在阵阵哀乐声里悼念滇西抗战中捐躯的远征军将士。

滇西,偏处西南一隅,交界缅甸,放在地图上极不显眼。群山漫布、沟谷纵横间各族百姓杂居,生活清贫却宁静自然,与别处山区别无二致。

但现在愈来愈少的人知道,平凡的滇西,更是一个不朽的存在。这方土地以其群山之绵延、河流之奔腾,承载着一段惨烈而慷慨的历史悲歌。

将滇西抗战冠以“惨烈、悲壮”绝无夸张。滇西抗战持续三年零三个月,中国远征军先后两次出征,投入兵力40万,伤亡逾半。其中,三战龙陵,国军伤亡人;松山一役,国军伤亡7763人;收复腾冲,9168名将士捐躯,是美军在珍珠港阵亡人数的4倍;远征军第一次入缅后撤时徒步穿越野人山,有三万余人埋骨其中。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无数远征军将士毅然走出国门,将热血抛洒在异国他乡。

风萧萧兮易水寒。国难当头,岂敢贪生,为家国之大义挺身而出,抱必死之决心勇赴疆场,何其慷慨,何其悲壮!

滇西抗战是惨烈的,其功绩更应为史册铭记。日军所谓的亚洲战场三次“玉碎”战,全部发生在滇缅战场。远征军将日军驱逐出中国西南边境,并以鲜血和生命打通至关重要的西南运输通道,避免了中国战场孤军奋战之虞,直接支援了整个抗日战场。

任时光回溯到七十年前,我所站立的土地便是弥漫着硝烟的战场。龙陵、腾冲、芒市......众多对今天的国人来说不甚熟悉的城乡,当时却一幕幕上演誓死的争夺。

项目部附近的镇子上,曾有人家在修房的地基下挖出过数量不明的子弹,一颗颗排在一起,都锈成了一个个铁疙瘩。无从知晓这些子弹属于哪一方,又因何长埋地下,但毫无疑问,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曾被鲜血浸染。或许,某一位将军曾在此处带领部下冲锋陷阵;或许,一位战士在这里抛洒热血;又或许,这里曾经发生了逐日寇于国门之外的一次反攻。

夹杂在凭吊的人群中缓缓前行,经常能够听到身边的'年长者向后辈讲述昔日的英雄故事。几位沧桑的远征军老兵,身边总会簇拥着一大群年轻人。

讲述、聆听、铭记、感怀。关于滇西抗战,关于中国远征军,需要我们重新拾取的记忆实在太多太多。浴血奋战的将士,已经长眠青冢;呼啸的枪林弹雨,业已远逝。但流淌的岁月不会止步,曾经的历史自当在此处传承开来。国殇墓园展厅出口刻有四个大字——祈愿和平,简单明了却令人深思。往者已逝,来者可追,缅怀之后我们更应携手向前,就让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铭记这一切吧,不忘过去的人才能不畏将来。

清明怀父的伤感散文

又是一年清明时,每逢此节倍伤心。又一次深深的思念着我的父亲。

父亲离开我们整整二十六年了。他一生勤劳坚辛,对家庭尽心尽责,对工作呕心沥血。一身清廉,两袖清风。他没有留给我们什么家产,却留给了我们永远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父亲的童年很凄惨,七岁时爷爷就病逝了,抛下年幼的父亲,和缠着一双小脚的奶奶,还有两岁的姑姑。

他们完全没有一点劳动能力,不得不将家里仅有的两亩薄地租给别人耕种。靠着低廉的地租艰难度日。可奶奶还是在无比艰难的困境下,省吃检用的供父亲读了五年私塾。父亲很用功,练就了一手好字,算盘能倒打如流。可是越来越糟糕的家境,迫使他不得不放弃学业。小小年纪就用瘦弱的肩头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

在那个年代,他又能作什么呢?只能上山砍柴。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带上两个窝窝头,和乡亲们一块儿,走二十里路,趟过汉江。在南山砍柴。别人在天黑前都已挑回了一大担柴火。父亲却在奶奶的期盼中,很晚了才挑回一小担柴。第二天又是不等天亮,就得赶紧把柴担挑到十里外的柴市上卖。要是运气不好,一小担柴要两天才卖的出去。那时父亲还不满十五岁。每当听奶奶讲述那些悲伤的往事,我们早已泪流满面……

受尽了人间的苦难。父亲却幸运的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在他十八岁那年,全国解放了,新中国百废待兴,急需大量有知识的青年参加建设。父亲出色的文笔和出众的人品被乡领导看中了。他应招给乡领导作了秘书。一年后又被调到了县里工作。由于工作能力超强,表现优异。很快被调进了地委机关。主管机关财务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年。

也许童年受了太多的欺侮和孤独。父亲一生养育了我们九个孩子。他感受到了一个大家庭的温暖。却也给他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小时候,最让小伙伴们羡慕我们的,可不是偶尔随父亲坐上帆布篷的小吉普车。而是他们都眼馋我们家的果园子和菜园子。那时候父亲每月的工资只有五十二元。要养活十二口人的大家庭,确是很困难的。为了不让我们饿肚子,父亲想尽了办法。他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上种满了果树。夏天我们采摘下一筐筐又红又大的鲜桃。秋天刚收完核桃,那小灯笼一样的'柿子又红遍了枝头。我象小猴子一样,灵巧的在高大的树上采摘着柿子。奶奶用几个大木箱把柿子装起来,在里面放进几个木瓜和梨子,一星期以后,柿子又亮又软。我们哥儿几个就把柿子提城里去卖,五分钱一个。那劲头别提有多大了。

父亲在机关干了几十年,可他却是个地道的农民。我们家的菜园里,从没有缺少过应时的蔬菜。父亲从菜农那里学会了先进的种植技术,采用了小拱棚栽种。每种蔬菜都要提早上市二十天。他非常细致,所有的苗子都是他亲手栽培。我们只管浇水锄地。施肥和田间管理更是不让我们插手。辛勤的劳作换来的是果实满园。初夏的园子里,线椒成串;西红柿又大又圆;茄子象小孩的脸胖胖乎乎的;那黄瓜更是又嫩又绿,顶花带刺,直直的悬满了支架……

父亲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每天下班,匆匆骑半小时的自行车回家,车一停就去菜地忙活。干到天黑,吃过夜饭又匆匆的赶回单位。在办公室一坐又是几小时,从没有十二点前睡过觉。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那时所有的帐单都是用算盘打出来的,所有帐本也都是一笔一笔写出来的。工作很繁忙,他没有出过一丁点的错。我现在还保留着一本五十年代父亲的工作笔记,那绿豆大小的整齐飘逸的行书字体,是我们永远也模仿不出来的。

父亲很喜欢过节。每逢中秋节,他都要买回几箱水果让我们痛痛快快地吃。当时市面上很少见的哈密瓜和苹果,他都舍得买给我们。每年的除夕之夜,我们都能穿上崭新的衣服,父亲挨个发给我们没打过一点折的压岁钱。哥姐们发两块钱,我和弟弟发一块钱。手捏着崭新的票子,我们心里乐开了花。

父亲经历了苦难的童年,他却用自己的勤劳和挚爱,给了我们无比幸福快乐的童年……

可是,所有的幸福都随着父亲的身体状态嘎然而止。长年累月的过度劳累,父亲身体严重透支,他积劳成疾,患上了糖尿病。只要好好休养,心态平和也不会有多大问题的。可父亲还是一如继往的没日没夜的工作和劳作。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在五十岁时,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工作回家休养。

但回家后,他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反而有更多的时间去摆弄他的菜园子了。到后来没力气了,就用一个小凳子坐在菜地里,用小手锄一点点的锄草松土。谁也无法劝说他放下手里的活。

父亲常训导我们的一句话就是:作人一定要踏实勤劳,不然就是抱着金饭碗也会饿肚子的!

永远也忘不了,那几年的腊月底,我用架子车把父亲拉上十里路,去城里置办年货。那时的父亲已极度瘦弱了,走路都很吃力了。可他依然要亲手为我们置办年货。让我们过上一个温馨的节日……

泪水已模糊了我的双眼,天堂的慈父,你好吗?儿子还是要再劝劝您:不要再那么操劳了。

清明忆先烈的古诗:长安清明言怀

《长安清明言怀》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

至唐代,寒食清明祭扫坟茔的习俗已经合二而一了。时值三春大好时光,清明墓祭这种户外活动业已具备冶游的.条件。唐宋元明如此,清及晚近也不例外。

晚近以来,这种风习还是很盛的。求神拜佛可视作迷信,作为者心里也免忐忑,祭扫先茔则不,行此举之人肚子鼓鼓象有许多理由,怎么做也都心安理得。

于是,北方便荷担挑盒,南方便行船载酒,热热闹闹地上坟去。

追忆清明,缅怀母亲散文

四月里,云暗雨细,记忆里飞出一串串晶莹的泪。四月里,风沉泪长,红尘中颠簸着一叠叠光阴的故事。

走进四月的扉页,“清明节”三个黑色的大字,无情地提示着这个月份的不寻常。四月,注定要与灰色再次重逢;四月,注定要与伤感再次交集;四月,注定要写满思念与哀思。

前两日,我们姐妹三人,偕同年迈的父亲,带着几个孩子,乘着缕缕清风,载着浓浓思念,迈着沉沉脚步,来到母亲安眠的地方悼念。

距离清明还有几天,可是前来追悼亲人的人可真不少!看着安息堂前的空地上那一排排的车龙,再看看正从山下不断赶来的人流,我们加快了前进的脚步。

推开记忆中那扇沉重的大门,踩着沉重的脚步,怀着沉重的心情,我们来到了二楼——安放母亲骨灰的房间。走进距离母亲最近的地方,静静地凝视母亲慈祥的面容,千言万语堆积在心头,却始终无法表达出内心的哀痛。小心翼翼地点燃一束清香,点燃三百六十五个日夜累积的思念,点燃有关母亲的所有记忆。

透过袅袅上升的烟火,我仿佛看到了母亲虔诚地点燃香火的背影。为了保佑全家内外的安康,一上车就会犯晕的母亲,硬是克服坐车的种种不便,每年不管大小节日,都要到各地为我们这些子女祈福。以往的我,并不能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总是埋怨她不顾身体要到处奔波。现在的我,却只能借几缕清香,来追忆母亲的慈爱,想到这里,我的眼眶不知不觉红了起来。

点完香,我默默地端祥着母亲的`遗像,任自己的思绪随着往事流转。母亲为人热情大方,对待亲朋友好友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

每年年底,母亲就开始张罗着准备“发粿”了。做“发粿”不是一件好差事。首先要买回酵母来催发面粉发酵;接着还要煮一大锅的地瓜,等地瓜煮熟了,再放进一个超级大的盆子里压,挤,直至变成一团;最后再放进发酵的面粉一起搅拌。等到这些吃力的活干完后,还要把它们揉成一块块圆形的发粿,再放进锅里蒸。蒸“发粿”的时候,要有一个人守着灶火,火不可太旺,否则“发粿”会烧焦,也不可太弱,否则“发粿”会蒸不熟。

每年母亲都要做几十斤的“发粿”。“发粿”存放的时间长,可以存放两三个月,所以,母亲总是喜欢多做一些。这些“发粿”除了用来祭祀神灵外,大部分都被母亲用来赠送左邻右舍及亲朋好友了。每次“发粿”新鲜出炉时,我们这几个姐妹总会最先品尝到。因为,母亲要根据我们的口味为调整“发粿”的味道。等到确定“发粿”的味道适中时,她才会拿出来叫我们四处送人。

还记得母亲去世那一年,家里还存有许多“发粿”,说来也奇怪,本来可以存放很久的“发粿”,在母亲去世后,却全部发霉坏掉了。当时,父亲是多么舍不得把它们扔掉啊!可是,坏掉的东西又怎么能再吃呢?母亲如果在世,也一定会不舍扔掉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食品的。

母亲就是这样一个慷慨而热心的妇女。只要是她自己种的,自己养的,都可以拿来送人。每次看到她笑呵呵地把自己种的花生、弄的地瓜粉、做的“发粿”等农产品到处赠人时,我都是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她这么辛苦地付出,只是为了送人?每当母亲看到我不舍的眼神时,总会摸摸我的脑袋,微笑地说:“东西再做就有了,跟别人分享成果才是最大的幸福!”或许正是母亲这样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着我,长大后,我跟她一样,乐于助人。每次看到同学有什么困难,或者同事遇到什么挫折,我总会主动伸出自己的援手,我已经习惯了像母亲一样:做一名默默无闻却又甘于奉献的普通人。

从光阴的往事中走出,我小心翼翼地摸着玻璃窗,心疼地摸着窗上那张照片。“妈妈,我们来看你了!带着你生平最爱吃的东西来看你了!你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好吗?不管你身在何方,在我们心里,你都不曾离开!不要再担心我们了,我们大家都过得很好!”

收拾好东西,整理好伤感的情绪,带着对母亲的无限思念,我们一行人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安息堂。

从山上回来,我的眼前一直浮现出母亲生平的音容笑貌。“清明时节泪纷纷,追忆亲人思无穷。”揣着对母亲的无限怀念,我把自己的泪水吞进肚子。我相信,母亲一定不愿意看到我这幅伤心的模样。

“再见了,母亲!再见了,亲爱的母亲!希望我们来世还有机会再相逢!”把刚才没有说出口的千言万语化成一行告别,我的泪水终于被风吹干了……

2318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