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火炉防一氧化碳标语汇编200条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最新防一氧化碳中毒国旗下讲话稿范文

在现在社会,需要使用讲话稿的场合越来越多,讲话稿通过讲话人口头表达后,可以起到传播真理、经验,抒发感情,发表意见的作用。你知道讲话稿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新防一氧化碳中毒国旗下讲话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防一氧化碳中毒国旗下讲话稿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呵护生命健康》。

伴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骤降,在不少没有加入集中供暖的居民家中,烧煤炭取暖仍然不可缺少,这自然也意味着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所以学习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避免此类事故发生很有必要。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指含碳的物质燃烧不充分,产生的一氧化碳吸入人体内引起的中毒症状,。轻度出现头晕、头疼、恶心、呕吐和四肢无力等症状。重者会昏迷,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甚至死亡。

常见一氧化碳中毒原因有哪些?

【第1句】:冬天用煤炉取暖,门窗紧闭,排烟不良。

【第2句】:煤炉没有烟囱,或烟囱闭塞不通。

【第3句】:烟囱正对风口,煤气逆流入室。

【第4句】:煤气管道漏气,开关不紧,使煤气大量溢出。

【第5句】: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

【第6句】:长时间停车时,在车内开空调。

一氧化碳中毒如何进行施救?

【第1句】:立即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尽快将患者转移至通风处平躺。

【第2句】: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

【第3句】:中毒者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呼叫120急救服务。

如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第1句】:保持通风是关键。家中生煤炉,一定要保持开窗通风,或者设通风口。

【第2句】:煤炉各连接处一定要确保密封,防止气体外泄。

【第3句】:每半个月敲打一下烟筒,防止烟筒堵塞。

【第4句】:烟筒出口段加上朝上的烟筒,防止倒灌风。

【第5句】:家中禁用直排式热水器,洗浴时注意通风。

同学们,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俱魅力。在安全问题上,必须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生命筑起安全的屏障。希望大家把安全意识化为自己的行动,共同创造安全的环境,让危险远离我们的生活,让幸福陪伴我们一生。

  防一氧化碳中毒国旗下讲话稿2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些“预防煤气中毒小知识”。许多人认为呆在家里是最安全的`,可事实上有25%以上的意外伤害恰恰就发生在家里,比如“煤气中毒”!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煤气中毒”?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比空气轻,易于燃烧,燃烧时为蓝色火焰。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超过每立方米30毫克,就可使人中毒。

常见的煤气中毒的原因都有哪些呢?在密闭的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以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有的家中使用燃气热水器,错装在浴室内,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等都容易产生煤气中毒。一旦发生煤气中毒,轻者可表现为头痛、全身无力,呕吐等;重者会发生昏迷、丧失意识、无自主呼吸、甚至死亡!即使有幸存活,也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那么,家庭发生煤气中毒应该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第1句】:立即打开门窗,把病人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注意保暖。查找煤气漏泄的原因,排除隐患。

【第2句】:若病人已发生昏迷,则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转送附近医院治疗,在此期间,松解病人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如发现呼吸骤停,应立即对病人进行口人工呼吸,并作心脏体外按摩。防止煤气中毒的办法有如下几种:

【第1句】: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

【第2句】: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泄气。在煮饭、烧水、煨汤、熬药等时候,应有人看管,切不可在点燃煤气后离开厨房,去做其它事情。

【第3句】:正确使用燃气热水器。现在家庭普遍使用燃气热水器,若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中毒。因此,热水器必须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严禁安装在浴室内。洗澡是,要打开抽风机,以防一氧化碳中毒。

【第4句】:正确使用煤炉。用煤炉烧饭、做菜、取暖时,一定要把产生的废气通过管道输出室外。

【第5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煤气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虽然没有一氧化碳那种毒性,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1%时,就对人有害处;达4—5%时,人就感到头痛、眩晕、气喘;达10%时,能使人不省人事,呼吸停止,甚至死亡。因此一年四季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今天我们学习了“预防煤气中毒”这小知识后,希望同学们要有这类安全保护措施,以预防这类事故的发生!总之,我希望同学们时时处处注意安全;也祝愿同学们年年岁岁平平安安。

2474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