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整合涉农宣传标语汇聚5篇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简报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我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自今年2月份起,对各镇街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进展情况以简报形式进行每月通报,加强改革工作的督促检查。

目前,横石水镇、望埠镇采取了有力的措施,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组织镇村干部深入村组和农户中间,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引导各村组结合实际开展“三个整合”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两镇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工作做法整理出来,供各镇在推进工作中学习借鉴。

横石水镇以农民利益为核心,促使改革水到渠成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横石水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民的切身利益这一核心,从根本上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从源头上疏通改革与发展的渠道,促成农村综合改革水到渠成。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使农村基层自治体系日益完善,今年该镇在“三个重心下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三个整合”(农村的土地资源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涉农服务平台整合),采用多管齐下的方式有序开展各项改革工作。主要做法为:一是统一思想,强化宣传培训。组织镇村干部开展农村综合改革业务培训坚定干部职工改革信心,让干部职工掌握和熟悉有关改革的政策精神。利用周末假期或晚上村民的闲暇时间深入各村小组座谈、宣讲,带领村民一起观看农村综合改革专题片,加强对农村综合改革的宣传报道,特别是农村土地整合、涉农资金的意义和成功经验的宣传,在全镇营造出浓厚的改革氛围。二是以村民理事会为主导,带动改革。村民理事会成员由村民自治选举产生,许多利益问题容易达成一致意见,分歧较小,该镇先以行政村为单位组织召开理事代表会议,做通理事会成员的思想工作,通过村理事会的优势和威信统一村民思想,进而带动改革各项工作的开展。三是结合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充分结合领导干部驻点联系群众工作,积极组织干部职工、村、户代表开展村与村、组与组的交流学习,要求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时,必须与群众面对面,一家一户宣传农村综合改革的做法及好处,使得该项工作深入民心,打消了群众的疑虑。四是以村民自治为准则,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整合。横石水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整合形式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让村民自主选择整合模式。并将整合成效较好的模式整理为两种模式,供其他村组在推进土地整合中学习借鉴。第一种是统一规划建设农业生产公共基础设施,连片划分个人口粮田和留取集体机动田,按现有人口分配口粮田,其余耕地作为机动田实行有偿经营,连片对本村村民或对外发包,所得收入由村集体所有。第二种是统一规划建设农业公共基础设施,连片对本村有耕作愿望的村民发包土地,租金由竞标确定,收入扣除集体提留部分外,按股权向社员发放。

截至目前,横石水镇已开展农村土地整合的村民小组有63个,占村民小组总数的【第39句】:87%;整合农村耕地【第1句】:1万亩,占全镇农村耕地面积【第39句】:4%,;已开展涉农整合的村民小组有61个,占村民小组总数的【第38句】:61%;整合2022年普惠性资金1【第14句】:64万,占涉农资金总额的35%;横岭服务平台现已投入运行,另溪北村社会综合服务站装修工程已初步完成,目前正在加紧完善服务体系。

望埠镇多措并举引领“三个整合”工作快速推进

望埠镇下辖14个行政村,245个村民小组,有农村耕地面积【第4句】:21万亩,年度普惠性资金(基数)为4【第41句】:71万元。截止到4月份,该镇已开展土地整合的村民小组有146个,占村民小组总数的【第59句】:9%;共整合了农村耕地约【第1句】:8万亩,占农村耕地面积总数的【第42句】:85;整合2022年普惠性资金2【第56句】:6万,占涉农资金总额的【第58句】:09%;已开展涉农资金整合的村民小组有162个,占村民小组总数的【第66句】:12%;正在动工建设的涉农服务平台有2个,其中同心村涉农服务平台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黄田村涉农服务平台已开工兴建。

望埠镇3月份的土地资源整合、涉农资金整合工作进度明显低于一些非试点镇,但在镇党委对前段工作进行了反思,并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后,土地资源整合、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一是加强宣传培训力度,掀起农村综合改革的热潮。一方面加强宣传力度、形成改革氛围。望埠镇印发了1万多份专门针对土地整合和涉农资金整合的《致群众的一封信》,印制了400份《宣传册》等宣传品,在主要路口、村委张贴宣传画、横幅、标语,设置宣传栏1个,刻录宣传片200多张,搭建大型宣传牌2块,录制了宣传录音派宣传车逢墟日进行广播宣传,营造一个浓郁的农村综合改革氛围,使农村综合改革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工作能力。4月2日下午,望埠镇举办了农村综合改革业务培训班。镇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驻村联络员及各村(居)支书共7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由镇农村综合改革办的张廷标授课,讲授的主要内容有:一是“三个重心下移”和“三个整合”的内容;二是介绍土地整合的典型事例;三是介绍涉农资金整合的成功案例;四是当前要开展的主要工作;五是如何开展好当前工作。第二天后,各村也组织村党支书、村组长和理事会召开了培训会,并以村为单位驻村班子成员为组长组成宣讲小组,进村入户开展宣讲活动。通过培训学习,使工作人员更好地吃透相关文件、政策,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

二是通过“五个统一”,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达到“八有”要求,望埠镇指定专人负责代办。把2011年所发的.经济组织证明书全部收集起来,需变更的统一变更,然后由镇政府出钱统一雕刻公章、统一制作牌匾、统一办理代码证、统一办理账户。

三是加强村民自治建设,发挥村民自治自主作用。“三个整合”的工作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于村民小组有没有一个凝聚力、战斗力强的村民自治组织。望埠镇重新梳理2013年成立的133个村民理事会,结合“三个整合”工作,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位,完善和规范村民理事会建设。在整合工作中,坚持“镇政府引导、村民理事会主导、村组实施”的工作机制。首先由工作组组织召开村民理事会扩大会议,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把思想观念转换为“不是政府要我们整合而是我们要整合”,充分发挥他们的自治自主作用。同时探讨本组如何开展土地整合和涉农财政资金整合并拟定整合方案。然后各理事会成员分头去做兄弟叔侄、同宗同房的思想工作,以情感化解分歧,达成共识,完成整合工作。

四是建立汇报督查机制,形成你追我赶的工作局面。要求各村每星期四下班前向农办报送改革工作进度,进度情况定期在镇政府办事大厅张榜公示。对进度倒数三名的村由党委书记约谈驻村班子成员,镇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不定期组织人员到村进行督查,对改革工作措施得力、成效好的给予表扬,对工作不落实的进行批评并限期整改,在村与村之间形成你追我赶的工作局面。

妇联组织改革工作简报

  妇联组织改革工作简报1:

4月13日,陕西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龚晓燕带领陕西省妇联改革能力建设培训班学员来铜,调研我区妇联改革工作。

当天,龚晓燕一行先来到步行街党群服务中心,参观了妈咪爱心小屋、社区市民学校、爱心超市等;随后,又去到安居镇,参观了龙泉村群团改革妇女工作示范基地以及安居镇妇女创业就业基地,详细了解我区群团改革中妇女儿童工作开展情况和妇女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情况。

龚晓燕对我区妇女儿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她说,铜梁区群团改革妇女工作很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在妇女就业创业等方面介绍了很多好经验和好做法。她表示,回去后将好好研究体会,把这些宝贵经验融入到陕西省妇联改革工作中。

铜梁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鹏斌,铜梁区政协副主席曹定福陪同。

  妇联组织改革工作简报2:

今年以来,漳县全力加快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工作,从“建组织、扩队伍、强服务”上入手,将改革工作与精准扶贫“一号工程”紧密结合,坚持打破行政隶属、打破行业壁垒、打破身份限制,推进“妇联组织改革+示范基地带动”致富模式。通过扶持建立一批脱贫示范基地,将基地中的女性负责人全部吸纳到本区域妇联组织,将能带动妇女脱贫致富的妇女代表优先进入执委,带领贫困妇女通过带资入股、技能培训、就地务工等形式脱贫致富,有力改变了基层妇联“单打一”的局面。

据悉,全县已建立8个全国妇联脱贫示范基地,涉及种植、养殖、手工编织和乡村旅游等领域,为162名贫困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辐射带动800多名妇女,年人均增收2000多元,带动了更多的贫困妇女实干兴家,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大显飒爽英姿。

据悉,全县已建立8个全国妇联脱贫示范基地,涉及种植、养殖、手工编织和乡村旅游等领域,为162名贫困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辐射带动800多名妇女,年人均增收2000多元,带动了更多的贫困妇女实干兴家,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大显飒爽英姿。

  妇联组织改革工作简报3:

今日,高桥镇全面启动村(社区)妇联组织改革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全镇将全面推进村(社区)妇联组织改革工作,更好地引领妇女群众参与基层公共服务、基层民主自治,更好地发挥村(社区)妇联组织联系凝聚妇女群众的作用。

会议要求,在村(社区)妇代会改妇联,建立健全妇女执行委员会,壮大基层妇女工作力量,落实各级党委对新时期妇联工作的`新要求,团结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汇聚更多的社会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妇女群众需求,进一步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会议强调,各村(社区)必须严格按照改革工作程序,组织好选举工作,确保妇联组织改革工作有序推进;要把整体素质好,热爱妇女工作,在妇女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妇女带头人选出来,选举结果要报送镇妇联备案,要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确保村(社区)妇联规范运行。

本次会议以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各村(社区)妇联主席进行了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将此次换届落实到位。

农业供给侧改革工作简报

  农业供给侧改革工作简报一

3月中旬广州客户又从网上订了一批货,现在葛根茶、葛根水饺、葛根美容产品供不应求。有了政府的奖补资金,我今年打算扩大规模再种植800亩葛根。”被老乡们称为“葛根王”的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鲁塘镇长塘村种植户李忠友说,按照政府今年出台的奖补政策,他不仅自己可以扩大生产,而且扩种的葛根项目可带动30多个贫困户脱贫致富。

让李忠友喜笑颜开的好政策就是北湖区今年2月区委经济工作会上出台的《关于加快农业“三六九”工程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按文件精神每亩奖补200元,奖补上限不超过10万元计算,李忠友今年就可得到当地政府10万元的财政奖补资金。北湖区农业局负责人介绍,区财政每年统筹安排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资金2000万元,鼓励李忠友这样的农业大户发展生产。据悉,这种以出台文件形式对区内现代农业进行奖补在郴州尚属首创。

与广东毗邻的北湖区是湖南现代农业强区。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区决定在全区实施农业“三六九”工程建设,即突出抓好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三大环节;强力推行土地流转支持、生产设施补贴、品牌创新奖励、销售平台对接、金融贷款贴息、基地建设奖补6项措施;重点打造休闲农业产业、油茶、食用菌、小水果、高山肉牛、观赏类特色养殖、葛根和雪莲果、稻田冷水米和禾花鱼、蜂业和油菜9大特色产业。

好政策激发了各企业和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今年2月出台“三六九”工程政策后,全区种食用菌增加300万袋,种油茶增加【第1句】:2万亩,种葛根增加2100亩,种雪莲果增加近1000亩,这些项目有望为贫困户年增收近千元。

  农业供给侧改革工作简报二

针对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中央、国务院提出意见,要求各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日,区政协常委一行在区政协主席孙永发的带领下,对我区农业供给侧改革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

仁和区自2022年开始进行深化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近年来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农民增收、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上下功夫,通过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涉农资金整合打捆试点项目等建设,使我区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为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

政协常委一行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情况介绍、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了位于上城的乌拉葩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运行情况、总发乡板桥村火龙果基地建设情况和平地镇邑度酒庄建设情况。

视察中,委员们建议,要把握市场消费导向,进一步优化农业供给产品结构,培育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要积极推进农产品多样化发展,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要加大农产品深加工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要运用好电商平台,用现代化营销手段销售农产品;要进一步强化农业供给物质支撑,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大力发展“康养+农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在活力;要毫不松懈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以“四个好”为目标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农业供给侧改革工作简报三

今年以来,东区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以切实有效的举措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

东区出台《都市现代农业奖励扶持办法》及实施细则,设立现代农业发展专项基金,突出休闲、度假、康养为特色的农业农村工作,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攀枝花城市后花园和花园式会客厅。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鼓励企业主、专合社、种养大户集中连片发展,增强立新养殖等特色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响希望农业主题公园、弄弄沟生态体验农庄等“康养+农业”品牌。加快密地现代商贸物流园区、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辐射川西南的农产品物流集结地;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和电商企业融合对接,逐步实现“买周边、卖全国”。研制“冬枣标准化栽培技术”提升安国枣等特色农产品品质,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技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发展林光互补、林养互补等模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2022年,东区将力争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6655万元,同比增长【第3句】:8%。

3720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