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人民大礼堂标语颜色汇集80句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重庆人民大礼堂导游词

各位朋友,欢迎您来到山城重庆做客。首先请大家注意我手中拿着的这个烟盒,您认识它吗?如今这座宏伟壮观、华丽典雅的建筑早已是家喻户晓;哪怕三岁孩童走过这里,也会抬起小手自豪地对您说:这就是重庆人民大礼堂。

常言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么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饱览它的雄奇和壮丽吧。

大礼堂建于上世纪50年代,占地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0平方米,总高65米,主体高55米,是新中国的十大建筑之一。在1987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主编的《比较建筑史》一书中,它和其设计者张家德先生均名列第二;同时,它还是詹天佑工程奖,鲁班工程奖的获得者,这在重庆的建筑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朋友们,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古香古色、气宇不凡的牌坊。上书八个金光灿灿的大字“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牌坊四列三跨,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它采用钢筋混泥土结构的仿木建筑形式,飞檐翘角,古朴典雅。

穿过牌坊,宏伟的人民大礼堂就在我们眼前了。首先我们踏上的这128级台阶,一共三层,由下至上,恰当地烘托出整个建筑的立体美感。若无台阶,建筑则无所倚持,我国古代建筑结构由于受到木材长度、粗细、易燃等局限,因此单个建筑体不可能象希腊式、哥特式建筑那样建得很大。而人民大礼堂则不然,沿山势修建,不仅地势高,而且有多级宽阔坚实的台基和石阶作为烘托,自然而然地避开了这一缺点。

台阶两侧的白玉兰灯柱宛如整齐的仪仗队在恭候您的到来。白玉兰是春天的象征,聪明的设计者在这里则用它代表着解放后的重庆人民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来,大家随我走几步…

站在平台前,您是否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礼堂主体部分的圆形建筑好似北京天坛的“祈年殿”,门楼则像极天安门城楼。北京的.天坛是皇帝向天祈求风调雨顺的地方,那人民大礼堂正中仿天坛设计也自然含有国泰民安的吉祥之意了。大家请看,大礼堂正上方绿色琉璃瓦大屋顶和飞檐的造型全靠斗拱结合柱、梁、檐而形成。同时,这也是力学和结构学的完美境界,由于斗拱的托、飞、拱、伸的作用,使整个建筑显得庄严华丽、摇曳多姿。斗拱使屋檐飞翘起来,这样,大屋顶既能防雨,又不会挡住光线,也使得礼堂里边异常明亮。

人民大礼堂属于典型的民族建筑形式,建筑主体前面的牌坊正对中心主体,中轴线对称向两翼发展的塔楼收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格局。同时,它还完美地体现出了现代建筑的四个特点:

【第1句】:实用性,礼堂内部直径仅46米,但却能容纳4000多人;

【第2句】:坚固性,它经历50年的风雨至今仍然亭亭屹立;

【第3句】:经济性,它当时花费了437亿元修建完成,折合到现在有400多万元人民币,在今天看来不会太多,但在当时为了修这座礼堂,重庆人民真可谓是有钱。。有力。。所以,说它是人民的礼堂一点不为过。【第4句】:美观,屋顶的绿色、大柱的朱红色和栏杆的玉白色,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如今的人民大礼堂已经成为了重庆的标志和象征。大礼堂的建设翻开了新重庆市政建设的第一页。直辖以后,重庆人民又在这里成功的举办了AAPP会议,迎来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迎来了新世纪,迎回了44年的足球之梦,迎来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申办,迎来了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迎来了2004年亚洲杯的抽签仪式。

继往开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了大礼堂的重庆人民也一定会拥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重庆人民大礼堂导游词范文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就站在大礼堂外的广场上,请大家顺我手指的方向看,那就是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了,它于1951年6月破土兴建,1954年4月竣工,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筑群,也是重庆独具特色的标志建筑物之一,同时还是新中国的十大建筑之一。整座建筑由大礼堂和东、南、北楼四大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为【第6句】:6万平方米,其中礼堂占地【第1句】:85万平方米。礼堂建筑高65米,大厅净空高55米,内径【第46句】:33米,圆形大厅四周环绕五层挑楼,可容纳4200余人。人民大礼堂采用中轴线对称的传统建筑形式,以柱廊和双翼相配,塔楼收尾,立面比例匀称。1987年,英国出版的世界建筑经典著作《比较建筑史》一书中,它和其设计者张家德先生均名列第二;同时,它还是詹天佑工程奖,鲁班工程奖的获得者,这在重庆的建筑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朋友们,那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饱览它的雄奇和壮丽吧。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古香古色、气宇不凡的牌坊。上书八个金光灿灿的大字“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牌坊四列三跨,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它采用钢筋混泥土结构的仿木建筑形式,飞檐翘角,古朴典雅。

穿过牌坊,宏伟的人民大礼堂就在我们眼前了。首先我们踏上的这128级台阶,一共三层,由下至上,恰当地烘托出整个建筑的立体美感。若无台阶,建筑则无所倚持,我国古代建筑结构由于受到木材长度、粗细、易燃等局限,因此单个建筑体不可能象希腊式、哥特式建筑那样建得很大。而人民大礼堂则不然,沿山势修建,不仅地势高,而且有多级宽阔坚实的'台基和石阶作为烘托,自然而然地避开了这一缺点。

台阶两侧的白玉兰灯柱宛如整齐的仪仗队在恭候您的到来。白玉兰是春天的象征,聪明的设计者在这里则用它代表着解放后的重庆人民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站在平台前,您是否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礼堂主体部分的圆形建筑好似北京天坛的“祈年殿”,门楼则像极天安门城楼。北京的天坛是皇帝向天祈求风调雨顺的地方,那人民大礼堂正中仿天坛设计也自然含有国泰民安的吉祥之意了。大家请看,大礼堂正上方绿色琉璃瓦大屋顶和飞檐的造型全靠斗拱结合柱、梁、檐而形成。同时,这也是力学和结构学的完美境界,由于斗拱的托、飞、拱、伸的作用,使整个建筑显得庄严华丽、摇曳多姿。斗拱使屋檐飞翘起来,这样,大屋顶既能防雨,又不会挡住光线,也使得礼堂里边异常明亮。

如今的人民大礼堂已经成为了重庆的标志和象征。大礼堂的建设翻开了新重庆市政建设的第一页。直辖以后,重庆人民又在这里成功的举办了AAPP会议,迎来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迎来了新世纪,迎回了44年的足球之梦,迎来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申办,迎来了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迎来了2004年亚洲杯的抽签仪式。继往开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了大礼堂的重庆人民也一定会拥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重庆人民大礼堂游记作文

今天,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老师带着我们去大礼堂痛痛快快地玩了一个下午。气魄雄伟的大礼堂座落在渝中区学田湾,它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筑。

我们首先来到了泰古艺术长廊,里面有很多艺术珍品:有陶瓷、有油画、有水粉画、还有许多雕刻……上面画着各种奇花异草、崇山峻岭,几百副画没有哪两副是相同的。

离开了泰古艺术长廊,刚走出大门,眼前的景色突变,就像顷刻间拉开了巨大的'帷幕,托出了一个神气的世界金碧辉煌的宫殿——大礼堂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远看大礼堂,它气势恢弘,矗立在半山腰上,显得那么雄伟壮观;近看大礼堂,琉璃瓦做的物顶经过阳光的照射,闪闪发光。大礼堂前面,白色栏杆一排排,像整齐的士兵在为它站岗放哨。

我们又来到了广场上,广场上喜气洋洋,人山人海,中间有几棵巨大的黄桷树,这几棵树真大呀!要几十个大人才围得拢,有许多人都在树下乘凉。阳光照在大家身上,火辣辣的热,照在地上,像一地金子,美丽极了。

正对面是三峡博物馆,它像一个贪睡的小孩把自己包在天蓝色的弧形玻璃罩里,外面是淡黄色的大理石墙体。三峡博物馆前面有几座假山,跟真的一点区别都没有。

太阳快要落山了,我们要走了,“再见了,大礼堂。”我依依不舍地回头看了一眼那富丽堂皇的大礼堂,我突然觉得,阳光把大礼堂衬托得多么美,再见,大礼堂!

形容礼堂人多的成语

大街上的人真多,大家走来走去,十分拥挤,就像海里奔腾的浪花般川流不息。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形容礼堂人多的成语,希望你喜欢。

【第1句】: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第2句】:精耕细作:指农业上认真细致地耕作。

【第3句】:人千人万:形容人多。

【第4句】:众喣漂山: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第5句】:人多手杂: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第6句】:阅人多矣:形容人阅历多,跟各种各样的人打过交道,一眼就能看出人的好坏以至于他的前程。

【第7句】:贪生怕死:贪:舍不得。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第8句】:亚肩迭背:肩压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拥挤。

【第9句】:羽毛丰满:小鸟的羽毛已经长全。比喻已经成熟或实力已强大。

【第10句】:逐队成群:形容人多。

【第11句】:十夫楺椎:谓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第12句】:杀人如麻:如麻:象乱麻一样数不清。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第13句】: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第14句】:七嘴八张:形容人多语杂。

【第15句】:一手一足:一个人的手足。指单薄的力量。

【第16句】:三人为众: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为众人,已不算少数。

【第17句】:众喣飘山: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第18句】:人心叵测:叵:不可。人的心地不可探测。形容人心险恶。

【第19句】:磕头碰脑: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第20句】:谋道作舍:造房子请教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

【第21句】:人多势众:人多力量大。

【第22句】: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虚:不确实,指无中生有的事。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

【第23句】:骈肩叠迹: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第24句】: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第25句】: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第26句】: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第27句】:众口纷纭: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第28句】:为善最乐: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第29句】: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第30句】:言三语四: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第31句】:众人广坐:犹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第32句】: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第33句】:张袂成阴: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形容人多。

【第34句】: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第35句】:熊罴百万:熊罴:两种猛兽,比喻勇猛的武士。勇猛的武士成千上万。形容军队人多将广,英勇善战。

【第36句】: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第37句】:屦贱踊贵:原指被砍郐的人很多,致使鞋子价贱而踊价贵。后形容刑罚既重又滥。也比喻犯罪的人多。

【第38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第39句】:龙多乃旱:喻人多互相依赖,反而办不成事。

【第40句】:人多嘴杂: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第41句】:肩摩袂接: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第42句】: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第43句】:人浮于事: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第44句】:众擎易举:擎:往上托。许多人一齐用力,容易把东西举起来。比喻大家同心协力就容易把事情办成。

【第45句】:张袂成帷:张开袖子成为帷幕。形容人多。

【第46句】:井底蛤蟆:指井底的癞蛤蟆,比喻没有见识的人。

【第47句】: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第48句】:踵接肩摩: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

【第49句】:杀人如草:形容杀人多,极轻视人命。

【第50句】: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第51句】:阴阳怪气: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第52句】:聚蚊成雷: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第53句】:人多口杂: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第54句】:以一奉百: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第55句】: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第56句】:三拳不敌四手: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第57句】:袅袅娉娉:袅袅:柔美貌;娉娉: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第58句】: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第59句】: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第60句】:僧多粥少: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第61句】:三夫成市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成虎”。

【第62句】:掎裳连袂:裙子牵住裙子,袖子连着袖子。形容人多。

【第63句】:身单力薄:人少力量不大。

【第64句】:失惊打怪: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也指大惊小怪。

【第65句】:人多阙少:谓求官职的人多而空额少。阙,旧时指官职的空额。

【第66句】:门单户薄:指家道衰微,人口不昌盛

【第67句】:肩摩踵接: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多而拥挤。

【第68句】: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第69句】:掎裳连襼:牵裙连袖。形容人多。

【第70句】:驾肩接武: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第71句】:屯街塞巷:形容人多拥挤。

[人多嘴杂]rén duō zuǐzá

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人多手杂]rén duō shǒu zá

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人多势众]rén duō shìzhòng

人多力量大。

[人多阙少]rén duō què shǎo

指求官职的人多而空额少。阙,旧时指官职的空额。

[人多口杂]rén duō kǒu zá

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阅人多矣]yuè rén duō yǐ

形容人阅历多,跟各种各样的人打过交道,一眼就能看出人的好坏以至于他的前程。

[贵人多忘事]guì rén duō wàng shì

高贵者往往善忘。原指高官态度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于讽刺人健忘。

[贵人多忘]guì rén duō wàng

贵人:地位贵显的人。指地位显赫的人往往不念旧交或讥笑人健忘。

3926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