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奏响绿色旋律的标语聚集50条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奏响绿色的旋律国旗下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奏响绿色的旋律》。

春天到了,带来了大自然的万物复苏和欣欣向荣。再过两天就是3月12日了,又到了植树造林的好时节!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植树造林吗?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育树”的传统。爱白杨的挺拔,爱垂柳的柔美。爱松树不屈的风骨。除了这种精神的寄托外,人们更看重它的实用价值。有了树,才会有和谐美丽的大自然;有了树,才有清爽、新鲜的空气;有了树,才会有高楼、房屋、矿山、铁路。

许多国家的护林实践表明,当国家森林覆盖率占全国总面积的30%以上,而且分布均匀时,就不会发生较大的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可惜的是,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有16。5%,这怎能不让我们深感焦虑!

森林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卫士。有了森林,地面就不怕风吹雨冲,水土就不易流失。大风遇到了防护林带,会被大大减弱;雨水沿着树干慢慢地流到地上,被枯枝落叶、草根树皮所堵截,能渗透到地下而不会迅速流走。在少雨的季节里,这些储藏在地下的水,一部分汇成溪流,流出森林,滋养农田,一部分经过树根的.吸收、树叶的蒸腾,回到空中,又变成雨,再落下来。森林让气候变得稳定正常。

但是,长期以来,人类把文明的进程一直滞留在对自然的征服掠夺上,人口的增长和生产活动的增多,对环境造成冲击,给环境带来压力。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有毒废弃物,野生生物灭绝,以及大气、水污染等,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连串全球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现在还只是学生,不可能为全人类的环境作出特别大的贡献,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环境做起,从保护学校的环境做起,例如:我们可以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义务植树活动中来,用我们的双手“打造绿色实中、建设生态家园”。我们可以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饮料杯、塑料袋,爱护花草树木,少赠送贺年卡,保持校园清洁等。

亲爱的同学们,绿色是大自然赠与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绿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在校园里迎着春风,沐浴着阳光,一起播种绿色,播洒希望,放飞梦想,憧憬未来!

奏响绿色主旋律国旗下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青年环保联盟社的社长张逸彬,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奏响绿色主旋律》。

首先,我想向大家介绍这样一位老人,他从硝烟中走来,为环保再战斗。他为中国环保事业贡献了30余载,他是中国民间环保的第一人朱再保。他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一切为了青少年,为了一切青少年”的理念,是朱再保后半生追求的目标。30多年来,一辆永久牌的旧单车成了他最忠实的伙伴,不管寒冬酷暑,都能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穿着醒目的军绿色的老式部队便装,骑行在岳阳街头。他每天骑车走街串校,以全市100万在校青少年及其200多万学生家长为服务和影响的对象,以大自然,大社会为社会大课堂,以实践社会公益事业为载体,向他们进行生态文明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在了关心下一代事业上。他说“我老了,但环保还得继续,这些青少年便是我最好的接班人。”

接班人这个称呼,我们可当之无愧?环保,这个我们熟却又陌生的名词,我们可还记得它,还是,我们永远只是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

环保,是否困扰着你、我、他?不是的,因为环保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而不是捐给希望工程的爱心,施舍给路边乞丐的一顿饭。环保是一种举手之劳,也是必须的人类生存举动,恩格斯说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是的,我们正在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负责,我们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也许,你还存着侥幸的心里,你在想,那些极度缺水的地方都在偏远的地区,那些沙尘暴、酸雨也离我很遥远。但你错了,你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你如何确定下一个受难的人不是你?

也许,你觉得电池、易拉罐、纸巾是如此廉价易得的东西,随意丢弃也不会造成多大的危害。但你知道吗?乱丢一枚纽扣电池,会使600吨水受污染,600吨水可是一个人一辈子的饮水量啊;丢一个易拉罐等于浪费半瓶易拉罐的石油;一棵树一年可吸收【第14句】:5公斤的二氧化碳,产生11公斤的氧气,还可以贮存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所放出的废气。如果知道这些,你还会觉得它们廉价,危害极小吗?

如果你想做一位负责任的接班人,如果你有一颗环保的心,但不知如何去做,请加入我校的青年环保联盟社,我们在积极回收利乐包装,我们在电教楼的每一层都放有牛奶盒、塑料瓶、纸张书籍的回收点,请同学们将牛奶盒及塑料瓶清洗干净再丢置相应的垃圾桶,在体育馆至电教楼一侧,我们建有发酵池,同学们可将香蕉皮及苹果核丢至此处。每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同学到社区进行环保公益的宣传。此外,我们还与浙江大学的GPN社团进行合作开展环保活动。

为了环保,也为了自己,我们需说到做到。从此刻起,育华人,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如果你想加入我们,请到高一8班陈雨佳、高一9班王睿清或高二1班史天成处报名。就像歌儿中唱的那样——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我们期待着!谢谢!

奏响色彩的旋律说课稿

【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

【模块】:高中美术绘画

【课题】:(第二单元绘画中的色彩)第二课奏响色彩的旋律

【教材分析】: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色彩和音乐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它可以超越对物象的描述,直接诉诸情感,实现其艺术使命。教材主要讲了色彩的三种对比关系,教学重点落在学生能够理解色彩与调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掌握一定的色彩调和方法。学会用美术的方法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色彩搭配问题。

【教学目标】:

【第1句】:认知目标:初步了解色彩的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和纯度对比,能够掌握色相对比中邻近色、类似色、对比色及互补色的色彩调和规律。

【第2句】:技能目标:对比与调和之间相互依存的规律。

【第3句】:情感目标:能够运用已知的色彩知识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增强研究色彩的视觉规律的学习观念,提高发现各种色彩美的能力。

【学习活动分析】: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始终围绕对不同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方式及手段进行尝试性练习来展开,教师主要采用欣赏、讲述、讨论、比较、合作、尝试体验等方法,帮助学生在色彩的练习实践中建立研究色彩、运用色彩表达绘画语言的意识。

【教学基本思路】:从色彩与音乐的共性中切入教学,也就是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同时也能让学生产生对绘画中的不同色彩对比现象的探究,明确教学目标。接下来通过对教材中不同绘画作品的色彩对比关系进行欣赏与分析,学生能在审美体验中获得对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和纯度对比的初步认知,理解绘画中色彩对比的强与弱是根据作品表现主题与意图来选择或确定的。然后设置“思考与交流”教学环节,让学生能进一步理解色彩对比关系在绘画主题表现中所起的作用,通过不同色相对比方式的运用与分析,认识基本的色彩对比与调和规律。根据学生练习中所产生的问题,顺势引导学生探究色彩的调和方法,在尝试练习中,逐步形成追求色彩和谐美的审美意识,最后呼应课初,使绘画中的色彩升华到生命的色彩,值得学生回味。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养成主动观察与分析生活中各种色彩现象关系的学习意识,培养对绘画色彩的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设备、课件。

2、让学生课前查找有关色彩对比与调和的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并为以后的讨论拓宽想象空间)。

3、老师搜集有关描写色彩的诗句和图片,制作网页。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1句】:情境导入:

幻灯1——课前,播放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让学生伴随着悠扬的乐曲走进教室的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感官感受音乐的旋律,从色彩与音乐的共性中切入教学(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

在适当的时间(学生正陶醉时)暂停音乐,教师引入“音乐家用七个音符的不同音阶,配合旋律与节奏,演奏出或轻柔优美,或欢快热烈,或慷慨激越的乐曲。在绘画中,如果说图像是画家的“语言”,那么色彩则是画家心灵的“乐曲”。(引出下一个环节)

【第2句】:欣赏体验:

幻灯2——欣赏一组有着强烈色彩韵味的`美术作品(不要配有任何背景音乐),让学生静静地感受画面中音乐的旋律(利用色彩的视觉感受与音乐的听觉感受之间的通感联想),然后将画面定格在康定斯基的《几个圆圈》作品上,讲述康定斯基把色彩比喻为琴键的观点:“艺术家是拨动琴弦的手,只要接触一根根琴弦,就会引起心灵的颤动。”(引出课题)

幻灯3——(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拨动色彩的琴键,共同奏响色彩的旋律),展示课题并板书。

【第3句】:知识拓展:

首先提问学生:“色环中主要色彩及三原色是什么?”

顺势展示幻灯【第4句】:5——让学生了解色环中主要色彩的色相以及三原色。明确指出三原色为红、黄、蓝等不可由其它颜色调配的基本色,黄色是明度最高;由三原色可以调出绿、橙、紫等三间色,再混合可得红灰、黄灰、蓝灰等复色。原色纯度最高,复色纯度、明度都低。

幻灯6——展示主要以红、黄、蓝等不同色彩的色相共同组成的一幅作品《凝思的女孩》。

提问学生:“画面中主要有哪几种色彩的色相?”引出色彩的对比。(同时也能让学生产生对绘画中的不同色彩对比现象的探究。)

幻灯7——讲述色彩的对比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以及纯度对比。在举例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三种对比的含义。

幻灯8——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赏析与分析),让学生能在审美体验中获得色相对比的初步认知。

幻灯9——赏析分别由邻近色、类似色、对比色、互补色组成的《飞舞的小蜜蜂》图案,理解绘画中色彩对比的强与弱是根据作品表现主题与意图来选择或确定的。

幻灯10——设置“交流与体验”教学环节,这个环节应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热情,老师只是活动的设计者。

活动程序: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是对比色组、互补色组、邻近色组及类似色组,让他们挥动手中的画笔,沾起丰富的颜料去完成幻灯中的问题:(从屏幕上的作品中提取4-5种主要色彩,按两色一组分别组合,看看是属于哪一种对比方式并画出。)关键是让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对比色、互补色、邻近色及类似色的色相对比关系在绘画主题表现中所起的作用。(对的组给予奖励,错的组也要给予鼓励。)

幻灯11至14——通过多媒体图片(包括国画、水彩画)展示(赏析与分析),让学生能在审美体验中获得明度对比的初步认知。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则用明度低长调强烈控拆战争的罪恶。

幻灯15——再次设置“思考与交流”教学环节,(从图中提取9种不同色相的色彩,从明到暗排列哪一个正确?)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明度对比。

幻灯16——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赏析与分析),讲解纯度对比。《拾穗者》用低纯度色表现了勤劳朴素而贫穷的劳动者,传递出对人民的同情和歌颂。

顺势阐明色彩的和谐美取决于色彩中对比与调和关系的适度,引出色彩的调和。

幻灯17至20——通过多媒体图片赏析与分析,讲述主要的四种调和(同一调和、面积调和、间隔调和、渐变调和),通过不同色相对比方式的运用与分析,认识基本的色彩对比与调和规律。

【第4句】:拓展练习:

播放录像带——最后以对油画拉斐尔的《椅中圣母》的赏析来总概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在尝试欣赏练习中,顺势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追求色彩和谐美的审美意识。以对梵高的《向日葵》赏析,来把色彩与生命联系在一起,顺势请学生思考与色彩有关的诗句。

【第5句】:总结延伸:

最后由绘画中的色彩升华到生命的色彩,欣赏以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为背景音乐制作的闻一多《色彩》诗一首(网页制作)。再次小结,同时希望今天的课能给同学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启示和帮助。

【第6句】:收获与反思:

在美术绘画教学模块中,多种美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合理运用是很重要的。适当设置并提出一些能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兴趣的问题亦不可少。在教学内容的讲解上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多体验,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概念的讲解应浅显易懂,而不一定非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帮助学生突破简单化、概念化的欣赏习惯。

要打破仅仅依赖传统的讲授法教学的模式,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新模式,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认真思考的。激发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尽可能地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愉快和积极的体验。

责任奏响生活最美的旋律作文

在崇山峻岭中又现你的笑颜,你说就这样过一生最美。

外婆家位于溪水旁,处在山峦之间。小小的村落被安放在溪流中央。地处偏僻,村民要过河,成了一道难题,可是因为有你

阿宝叔将家移至小河的旁边,在流水的旁边安居乐业,他说这样的生活很幸福。阿宝叔身材不算高大,脸上清晰可见岁月的痕迹,臂膀虽不够厚实,但却足以撑起村民从此岸到彼岸的重任。

来往于这条河的人很多,但因自然条件的限制,在这条不算宽的河面上,就是看不到一座桥。没有了坚实的桥,人们来往非常不便。村里的人不想出去,外面的人更不想进来,宛如一座围城。五十多年前,阿宝叔不顾家人的劝阻,孤身一人担起了迎来送往的责任。

阿宝叔特地从自家扛来了最好的'木头,造出了一条小船。他将小船拴在了河流旁的老树下,阿宝叔说这样方便来往的人招呼他。就这样,他撑过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撑过了下乡的知青,撑过了卖东西的小贩,撑过了过河求学的学子他义无反顾,无怨无悔,一干就是五十年。

外婆常叫我拎一些家中种植的菜果给阿宝叔。我也乐意干这样一件事,也凭此在阿宝叔旁待上一天。前来送东西的人很多,阿宝叔也十分感激这些帮助他工作的村民。

阿宝叔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看见别人安心了,我自然也安心了。"在汛期,阿宝叔更是严阵以待。他甚至是放下农活,只是为了让过河的人都能安全。听外婆说,阿宝叔有次差点在河水中翻了船,村里的人都认为阿宝叔可能不会再成为撑河人了,但阿宝叔只是笑笑,说我不干了,村民怎么办。

阿宝叔似乎成为了这条河水的象征,他就是村民的保护神,只要村民要过河,就自然会想起他。

河水冲荡着这颗真挚的心,也冲荡着阿宝叔健硕的身体。虽然,岁月无情地吞噬着他的健壮,但阿宝叔的心却永远不变,他一定要让别人安心了,他才安心。

阿宝叔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认为这只是尽了责任。

河水蜿蜒曲折,你的身影,扛起了村民的希望。你用自己的责任心,带领着人们走向外面的世界;你用神圣的使命感,奏起了这支优美的旋律。

4031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