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生活谚语大全-谚语俗语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母牛生母牛,三年五头牛】(谚)母牛再生母牛,三年之中就会繁殖成五头牛。指母牛的繁殖力很强。

【第2句】:【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谚)指人只有到了生死关头或贫富贵贱发生根本变化的时候,才能辨别出发情的真伪与深浅。 也作一富一贫,乃见交情;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一死一生,乃见交情。

【第3句】:【看着星星想月亮】(惯)讥讽人贪心不足。

【第4句】:【豁出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见“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第5句】:刀山火海刀山,佛教语,地狱中的酷刑之一。《三昧海经·观佛心品》:“刀轮地狱者,四面刀山。……狱卒罗刹驱蹙罪人令登刀山,未至山顶,刀伤足下,乃至于心。畏狱卒故,匍匐而上。既至山顶,狱卒手执一切刀树,扑杀罪人。”《千手经》:“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唐代陈集源《龙龛道场铭》:“六趣轮回,剑叶与刀山竞起。”《西游记》第十回:“油锅狱、黑暗狱、刀山狱,战战兢兢,悲悲切切,皆因强暴欺良善,藏头缩颈苦伶仃。”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粱》:“倚势凌人,合受刀山狱!”比喻极为险恶的境地。宋代周紫芝《竹坡诗话》:“议者谓子厚南迁,不得为无罪,盖未死而身已在刀山矣。”于敏《老杜和助手》:“服从性强,说一不二,叫他上刀山也不打趔趄。”后世又与火海合称刀山火海,“火海”又称呼“火汤”,即是“镬汤地狱”。又有“上刀山,下火海”等语,比喻极其危险的境地。贺敬之《放歌集·雷锋之歌》:“上刀山!下火海!”

【第6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惯)指以真情打动对方,并给对方讲明道理。

【第7句】:【店小二】在古装影视剧和戏曲中,经常可以听到“店小二”这个称谓,看到“店小二”这个形象。为什么把店中的伙计称为“店小二”,其实,是对小伙计的敬称。 王实甫《西厢记》里有一段描写:张生说:“这里有一座店儿,琴童接下马者!店小二哥那里?”店小二日:“自家是这状元店里小二哥,官人要下来呵,俺这里有干净店房。” 这里的“店小二哥”跟“店小二”是同一个意思。据记载,宋、元时期习俗称店伙计作二哥,是对店主称大哥而言。一家客店或酒店,店主地位最高,当然算老大,而伙计居次,当然称二哥。不过伙计称老二,已经含有敬意在内。清代小说中,常有称官绅的侍从为“二爷”的,如《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只见一个戴红帽子的二爷,答应了声‘者’。”这个“二爷”,就属于敬称。“店小二”就属于此类敬称。 以上说的是“二哥”、“二爷”,再文案“小二”。“小二”的“小”,含有年轻的意思。店中的伙计,一般都由年轻人担任,因而以“小”字称之。 如果出现年长的伙计,那就会直呼其名了。有人说“老伙计”未必不可,不过,多指老战友或老朋友。

【第8句】:【孔夫子搬家——净是韦】(歇)孔夫子:即孔子,春秋鲁国人,名丘,字仲尼,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设想家里的书一定很多。 净:只。书:谐“输”。指总赢不了,或总是失败。 也作孔夫子搬家——尽是书。 孔夫子搬家——都是书。

【第9句】:【吃着碗里,望着锅里】 释义:形容不满足,太贪心。 例句:“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

【第10句】:【三行鼻涕两行泪】(惯)形容哭得很伤心。 也作三行鼻涕,两行眼泪。 三行鼻涕二串泪。

【第11句】:【船到江心补漏迟】(谚)漏船行到江心才去修补,已经无济于事。借指凡事必须预先防范,已经造成的错误临时补救便来不及。 也作船到江心补漏迟,悬崖勒马才收骑。 临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马到崖头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第12句】:【狗嘴吐不出象牙来】 释义: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嘴”又作“口”。“吐”又作“掏”、“长”等。 例句:孙桂英用手撩着水泼马凤兰,说:“狗嘴吐不出象牙来!一句正经的都没有。你这一套都是跟马主任学的吧?”

【第13句】:【虎狼也有父子之情】 释义:虎狼这样凶猛的野兽也有骨肉之情,人更应该有。 例句:罪过,罪过!这孩子一难一度,投得个男身,作何罪业,要将他溺死! 自古道:“虎狼也有父子之情。”你老人家是何意故?

【第14句】:【拍马挨了踢,上劲崩了弦】(惯)比喻想讨好人却遭人冷待,想干好事却办成了坏事。

【第15句】:天鹅离不开湖泊,英雄离不开人民,谁脱离了人民,谁就会失去翅膀。

【第16句】:【没有打着蛇,倒让蛇咬了一口】(惯)比喻没能惩罚对方,自己反倒受了伤害。

【第17句】:树不修不成林,玉不琢不成器

【第18句】:【鸡屁股拴线——扯蛋】(歇)扯:本指拉,转指漫无边际地闲谈。 蛋:谐“淡”。指没有根据地瞎说,或漫无边际地闲聊。

【第19句】:【死狗——扶不上墙】(歇)比喻人素质太差或没有志气,别人想扶持也扶持不起来。 也作“死狗——扶不到墙上”。

【第20句】:【窗户里走人——连门道都没有】(歇)门道:门径。指没有做事的诀窍或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21句】: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烧香礼佛是佛门的早晚常课,是平时积德修行的具体表现之一。如果平时恣意妄为,一旦到生死关头或大难临头,匆忙求佛,自然难以解脱了。据宋代张世南《游宦纪闻》载:“云南之南一番国专尚释教,有犯罪应诛者,捕之急,趋往寺中,抱佛脚悔过,便贳(赦)其罪。”佛教以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为怀,虽是有罪而平时不烧香的人,只要他虔诚忏悔,止恶修善,还是可赦其罪,获得安慰和解脱。又据宋代刘敞《中山诗话》载:王安石曾与沙门道因戏对云:“投老欲依僧。”道因对云:“急来抱佛脚。”

【第22句】:【官向官,民向民,穷人向的是穷人】(谚)向:偏向。指各个群体的切身利益不同,办起事来,总是偏向着自己的群体。

【第23句】:【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指无法避免死亡。《台 湾乡土作家选集》:“这都是命呀!阎王注定三更死,决不留 人到五更!天公的安排要怎么逃呢?”

【第24句】:【雨过了送伞】(惯)雨下过了才送来用不着的伞。比喻假情假意。

【第25句】:偷吃不肥,做贼不富.

【第26句】:【打坐】原是僧道修行坐禅的一种方法。即将双腿按一定姿势坐好,而双手结印,放在一定的位置上。宋·文天祥《遣兴》诗之二:“莫笑道人空打坐,英雄收剑便神仙。”元·杨暹《西游记·语饯西行》:“京师大旱结坛场祈雨,玄奘打坐片时,大雨三日。”近代文学作品也有引用此词,如李广田《山之子》:“且随处是小桥流水……鸡鸣犬吠,人语相闻,山家妇女多做着针织,在杨树下打坐。”(李君冈)

【第27句】:船稳不怕风大,有理通行天下。

【第28句】:【马尾巴搓绳——合不了股儿】(歇)本指马尾巴搓不成一股绳子;转指人心不齐,合不成一股劲儿。

【第29句】:道我过者是我师

【第30句】:没有高山,不显平原

【第31句】:快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第32句】:实干能成事,虚心能添智

【第33句】:【除死无大灾】(谚)指人如果横下一条心,连死都不怕,就不怕有更大的灾祸。

【第34句】:【蚂蚱打喷嚏,满嘴庄稼气】 释义:比喻没有文化,说话土气。 例句:“就得是这样,不能像高翔他们一样,蚂蚱打喷嚏,满嘴的庄稼气,讲起话来,像数白花菜一样。”

【第35句】:【又做巫婆又做鬼】(惯)巫婆: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业的女人。 比喻耍两面手法,兼有两种身份,赚取不义之财。

【第36句】:【和尚误了做,老婆误了娶——两下里耽搁】(歇)两下里:两边,两头,两方面。指两头都耽搁,或两方面都落空。

【第37句】:不要极饥而食,不要极渴而饮

【第38句】:【君子不吃无名之食】 释义:君子不平白吃人食物。 例句:“你不说明,我也不吃。常言说得好:君子不吃无名之食。”

【第39句】:【没有弯弯肚子,不敢吃镰刀头】(谚)指有弯弯的肚子,才敢吞吃弯弯的镰刀。比喻人在某方面没有特别的本领,就不敢去冒某方面的风险。 也作没有弯弯肠子,别吞镰钩刀子。 没那弯弯肚子,也吞不下这镰刀头。

【第40句】:【偷得爷钱没处使】(谚)指暗地里偷来的财物,不敢公开使用。也指发了横财却苦于没有发落处。

【第41句】:见地俗称“见解”或“见识”。如说某人对某物的见解好、理解深刻,就说“见地甚高”、“别有见地”等等。《续传灯录》卷三十五:“工夫稳实,见地明白。”如郑振铎《漩涡》:“他一点儿见地也没有,只是照书直讲。”

【第42句】:【人怕出名猪怕壮】(谚)猪肥壮了,就要上屠场被宰杀;人出了名,就会招来嫉妒,惹来麻烦甚至不测。指名人往往更不易做人,得处处小心。 也作人怕出名猪怕肥。 人怕出名,树怕冒尖。

【第43句】:开士“菩萨”的一种意译。《玄应音义》卷四:“开士,谓以法开导之士也。”

【第44句】:【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见“富家山野有人瞅,贫居闹市无人问”。

【第45句】:【老蚌出明珠】(谚)蚌(bang):软体动物,生活在淡水中。指老蚌虽然很丑,却能产出珍贵的明珠。比喻上了年纪的人,也能生出俊美的子女。 也作“明珠产于老蚌”。

【第46句】:国泰民可安,国强民也富

【第47句】:【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惯)指志向远大,但命运不济。

【第48句】:(宋代圆悟《碧岩录》第一则)禅宗的末流,好取现成的经语、公案、挂在口头上,作为谈助,被斥为“口头禅”。“口头禅”完全违背了禅宗“顿悟见性”的宗旨。后来,把口头上经常说的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也称为“口头禅”。

【第49句】:【囍】“囍”又称双喜。我国男女青年结婚时,有个习俗,都喜欢在新房内外乃至家具上贴着大红“囍”字,以示吉利。现在,更有甚者,结婚时将斗大的囍字贴于巷口两侧或住宅小区门口的两侧,以示隆重或迎亲路标。 说到这个“囍”字的来历,传说源自北宋宰相王安石。传说王安石20岁那年进京赶考,路过马家镇时,刚好碰到马员外之女出联择婿,在走马灯上写着“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的上联。这时王安石正忙于赶考,未及细想,便上京去了。 王安石在科场中顺利通过笔试。面试时,主考官指着厅前的飞虎旗说:“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不觉心里一亮,便以马员外之女招婿的上联作对。主考官见对得珠联璧合,遂赞叹不已。 考试完毕,王安石在归途中喜气洋洋,踌躇满志。途经马家镇时,见那悬联仍无人对出下联。此时,王安石便把主考大人出的上联作下联以对。马员外一看十分满意,当下即以女相许,并择吉日在马府完婚。 新婚之日,正当新郎新娘欢欢喜喜拜天地时,忽有探马来报:“恭喜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宴。”马员外听后高兴万分,遂命重开酒宴,以示庆贺。王安石双喜临门,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豪兴大发,便在洞房雪白的墙上,并排而工整地书写了两个大红的喜字。双喜(囍)一出,更加喜庆,效果绝佳。 从此,结婚贴红“囍”字的习俗,就在民间流行开了。

【第50句】:【亲戚骑上马,吃面细箩打;亲戚骑上驴,荞麦去了皮;亲戚就地走,菜汤窝窝头】(谚)骑马的亲戚来,白面招待;骑驴的亲戚来,荞面招待;光脚的亲戚来,窝窝头招待。 旧指人情势利,即使是亲戚,也按穷富分别对待。

【第51句】:【管山的烧柴,管河的吃水】(谚)管山的有柴烧,管河的有水吃。指掌管哪一行业,就靠哪一行业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也作“管山吃山,管水吃水”。

【第52句】:【缘起】是佛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经中关于“缘起”的论证很丰富,各宗派也有不同的解释,如业感缘起、赖耶缘起、如来藏缘起、一真法界缘起等。佛家很重视“缘起观智”,所谓“深入缘起,断诸邪见”(《维摩诘经·佛国品》)。概括地说,事物(有为法)处在因果联系的网络中,依特定的条件而产生,因相互的作用而变化,称为“缘起”。唯其如此,任何事物都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称为“缘起性空”。“缘起”说明现象是存在的,而本质是“空”的,也说明了没有造物主可以主宰宇宙、人生。在佛籍中,有一种阐明编述始末的书,称为“缘起”,如《付法藏缘起》。后亦用以代称某些序言,甚至泛指一事物产生的缘由。如清·张岱《陶庵梦忆》卷六:“凡四阅月而成,余为作缘起。”此外,在敦煌变文中,有一类演述佛经故事的通俗文体也称为“缘起”。如《丑女缘起》、《目连缘起》。(李明权)

【第53句】:《五灯会元·真州长芦真歇清了禅师》上堂语:“转功就位是向去底人,玉韫荆山贵.转位就功是却来底人,红炉片雪春?功位俱转,通身不滞,撒手亡依。”《五灯会元·舒州太平慧勤佛鉴禅师>上堂语:“去年今日时,红炉片雪飞。今日去年时,曹娥读夜碑。末后一文案,佛眼莫能窥。白莲峰顶上,红日绕须弥。鸟啄珊瑚树,鲸吞离水犀。太平家业在,千古袭杨岐。”后亦作“洪炉点雪”或“红炉点雪”,比喻一经点拨,立即悟解。明代正觉高攀龙《高子遗书·会语七八》:“颜子克己,若红炉点雪,不必言难,天下归仁.。”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诗得一字之师,如红炉点雪,乐不可言。

【第54句】:【天女散花】典故出自《维摩诘经·观众生品》。维摩诘大士在丈室中“示疾”(故意显示有病,借题发挥)说法。时丈室中有一天女。为了试探会上大众的道行,把花瓣撒向他们。花瓣飘到菩萨众的身上,纷纷掉落地上;而碰到弟子们身上,便紧粘不掉。天女对弟子们说:大菩萨花不著身,是因为他们没有“分别想”。你们还有“分别想”,因此花瓣就粘在身上了。后用“天女散花”形容大雪纷飞,也形容抛撒东西。如唐·宋之问《设斋叹佛文》:“龙王献水,喷车马之尘埃;天女散花,缀山林之草树。”又如宋·陆游《夜大雪歌》:“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梅兰芳曾据以改编为剧《天女散花》,领衔主演,名噪一时。(李明权)

【第55句】:【贪产贫,惜产穷】(谚)贪产:贪占产业。惜产:死守产业。指对财产贪占或死守不舍的,都会受穷受困,不得自在。诫人不可贪占,也不可吝啬。

【第56句】:【能吃飞禽一口,不吃走兽半斤】(谚)飞禽:空中飞的鸟类。走兽:地上跑的兽类。宁可吃上一口飞禽肉,也不吃半斤走兽肉。指走兽的肉远不如飞禽的肉鲜嫩有营养。 也作“宁吃天上二两,不吃地上一斤”。天上:指天上飞的鸟类。 地上:指地上跑的兽类。

【第57句】:【不知天高地厚】(惯)语本《韩诗外传》卷八“臣终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终身践地不知地之厚也”。 1形容人狂妄无知,盲目自大。 2比喻人不谙世事,没有处世经验。 也作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不晓得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第58句】:【放冷箭】 释义:比喻乘人不备,暗中耍手段加害于人。 例句:自己做了一世人,又怎么样呢?未曾“跳到半天空么?没有放冷箭么?”

【第59句】:雄狮要雪山来保,猛虎要森林来护

【第60句】:【人到难处才见心】 释义:困难时才能看出人的真心。 例句:“老婆过去虽说很进步,可眼下受了灾,日子困难,‘人到难处才见心’哩,她会不会变呢?”

【第61句】:【工夫各自忙】(谚)指各人有各人忙的事。

【第62句】:【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谚)小时敢偷人家一根针,长大就敢偷黄金。指对孩子要从小抓紧管教,小时沾染上小毛病,长大就会发展成触犯刑律的罪犯。

【第63句】: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第64句】:【指冬瓜说葫芦】(惯)比喻表面上说这个人,实际上说的是那个人。

【第65句】:【邮票齿】孔现在寄信时,将买来的连在一起的几张邮票用手一撕,所需的邮票就会顺着齿孔掉下来,且邮票不仅不受影响,反而因齿孔部位的半边齿印排列整齐而更加美观,使用起来很方便。那么,它是谁发明的呢? 1848年,伦敦市中心的一家酒店来了一个记者,他一面饮酒,一边撰写当天的通讯稿件。当他把写好的稿件塞人信封,准备贴上邮票时,却找不到裁邮票的剪刀。迫于无奈,他从衣襟里取下一枚小别针,在两枚邮票的空隙处用别针尖刺了一连串均匀的小孔,然后轻轻撕开,竟然十分整齐美观。做者无意,观者有心。坐在记者对面的亚瑟·亨利,心中暗想,假如能发明一种打孔机,在每枚邮票的四边都打上小孔,那么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结果他真的发明了打孔机,自此,齿孔邮票问世。

【第66句】:【两手攥空拳】(惯)指手里什么都没有。 也作“两手握空拳”。

【第67句】:【如入无人之境】(惯)形容就像到了没有人的地方,毫无阻挡。 也作如践无人之境。 如入无人之地。

【第68句】:屋里兄弟各条心,千家万财化灰烬

【第69句】: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

【第70句】:【一场秋雨一场寒】(谚)指入秋以后,每下一场雨,就会增添一番寒意。

【第71句】:【打小算盘】(惯)1形容人自私,为个人打算。2比喻在小处算计。 3比喻精打细算。

【第72句】:【比丘】比丘,梵语bhiksu的音译,一般意译为“乞士”,俗称“和尚”。佛家指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比丘的具足戒共有二百五十条。《大智度论》卷三列举了比丘的五种意译:乞士、破烦恼、出家人、净持戒、怖魔。其中乞士是最常见的意译。隋·吉藏《法华义疏》卷一说:“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比丘是佛的弟子,当然要从佛乞法,但为什么要向俗人乞食呢?原因是:比丘出家学法,一般不作治生产业,乞食不但可以省事修道,而且可以破除骄慢之心。《金刚经》载:“(佛)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释迦牟尼出家时,净饭王派憍陈如等五名亲信随侍。释迦成道以后,这五人在鹿野苑听法出家,是最早的比丘。(李明权)

【第73句】: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第74句】:【大丈夫膝下有黄金】(谚)男子汉的双膝像黄金一样贵重,绝不能轻易折膝向人下跪。指不恰当的下跪有辱人格尊严。 也作“男儿膝下有黄金”。

【第75句】:【有鸡子叫天明,没有鸡子叫天也要明】(谚)天明不靠雄鸡报晓。比喻离开了某个人,事情照样进行。

【第76句】:【猪八戒玩老雕——各好一路】(歇)老雕:猛禽,嘴成钩状。指各人有各人的爱好。

【第77句】:据此清新绝妙,堪为家宝,可上金石。”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二二:…请假,你不好意思请假,我给你请假。’朱瑞芳说得斩钉截铁。”

【第78句】:【过五关斩六将】(惯)小说《三国演义》描写,蜀国大将关羽单骑连闯五道关口,斩杀曹操六员守关将领而冲出曹营。比喻克服重重困难,建立卓越功勋。也比喻不平凡的经历。

【第79句】:【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释义:比喻各走各的路,互不相干。 例句:从今以后,咱就互不干扰,大路朝天,各走半边,等着瞧吧!

【第80句】:【前头勾了,后头抹了】(惯)指把过去的恩怨一笔勾销。

【第81句】:带刺的玫瑰都是芳香的

【第82句】:【临桥须下马,过渡莫争船】见“逢桥须下马,过渡莫争先”。

【第83句】:【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惯)形容变化非常快。

【第84句】:【不即不离】《徐霞客游记》卷三:“急贾余勇穿其中,则其隙不即不离,仅容侧身而进。”指物体若分若合。《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夫妻之间……处得来天然合拍,不即不离。”指的是人际关系既不亲热也不疏远。按“不即不离”出于《圆觉经》卷上:“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不即不离”犹言不一不异,“即”谓融合,“离”谓分别。“圆觉”是真性,“众生”是妄相,当然是有分别的,所谓“不即”;然而归根结蒂,妄相亦是真性的显现,二者是融合的,所谓“不离”。犹如波不就是水,但也离不了水。佛家好用否定式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举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去不来”等。(李明权)

【第85句】:糊涂虫不知聪明的可贵,健康不知患病的痛苦。

【第86句】:【座右铭】最初并非是置于座右的铭文,而是一种称为欹器的酒具。欹器是一种奇特的盛酒器,空着的时候往一边斜,装了大半罐则稳稳当当地直立起来,装满了则一个跟头翻过去。这种欹器给人以不能自满,自满就要翻跟头的启迪。 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生前非常喜欢这种欹器,座位右边总是放着一个欹器,用以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而耐人寻味的是名震天下的一代霸主,竟被自己宠信的奸臣软禁起来,活活饿死,以致腐尸臭烂流出尸水才被人发现。 一次,孔子带着学生到庙堂里来朝拜,看到了此酒器,他知道欹器的来历,便给弟子们讲述当年齐桓公置欹器于座右警戒自己的故事。说完,他就让学生取来水倒进欹器,果然一切正如孔子说的一样。孔子便对着学生说:“读书也是一样,谦受益,满招损。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回到家中,孔子也请人做了个欹器放在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 以后,欹器被刻在金属上的铭文所代替,“座右铭”是由欹器发展而来的。再后,“座右铭”的材质和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有的贴到墙上,有的摆到桌上。

【第87句】:【掉书袋】(惯)指爱引经据典,卖弄才学。 也作“调书担”。

【第88句】:【荷叶包鳝鱼,一下子就溜跑了】 释义:鳝鱼:体形像蛇而无鳞,有黏液,很滑。比喻悄悄地走开。 例句:爸爸晓得有理说不清,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荷叶包鳝鱼,一下子就溜跑了。

【第89句】:【打春】为什么把“立春”叫“打春”? 据传,自从神农氏尝百草分五谷,开始了农业,前三皇后五帝都很重视,到周朝的时候,把务农的事提到朝议上,一面制历,一面责令地方官每年要举行迎春仪式。立春的前一天,地方官员来到郊外,聚集乡民,设上供桌,烧香磕头,在供桌前做一个土牛,让扮作“勾芒神”的人举鞭打土牛,把这土牛称作“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 后来出现了打纸牛,用纸糊条牛,里面装着五谷,就把这纸牛叫春牛,仍旧在立春前一天,叫“勾芒神”打纸牛,牛倒了,纸烂了,五谷四下流,象征打出了一年的五谷丰登。 后来,据说一个清廉的大官犯了罪,把他贬下去做小官。上任那天,正是迎春的日子,他看到地方官在郊外聚众举行迎春仪式,鞭打纸牛,觉得可笑,提笔写了《春牛榜子》诗半首:“不得职田讥欲死,儿侬何事打春牛?” 他上任后,不再做那种可笑的事了,真心地关心起农事来。来年他把迎春仪式移在了立春那天,不再糊纸牛,搬来了犁子,拉来了黄牛,立春时刻到来时,他迎天扯了个大响鞭,牛走了,犁动了,春耕开始了。他的改革措施得到百姓的拥护。他回到衙里,有了诗兴,提起笔来,在上年写的《春牛榜子》下边又添了两句:“岁首常思盘中餐,脆鞭一响打出春。” 就从这儿开始,人们把立春那天叫“打春”。虽然现在不再举行迎春仪式了,可是,“迎春”、“打春”的叫法依然如故。

【第90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诫则丧德而增怨

【第91句】:【知冷知热是夫妻】(谚)指生活上相互照顾,相互体贴,是夫妻间的情分。

【第92句】:【金口】佛为“金身”,故佛口称为“金口”。如《华严经》说:“何况如来金口所说。”金口表示为佛亲口所说,真实可信。如明·张守约《拟寒山寺·因果》:“此是金口宣,普为诸人告。”又如明·杨慎《佛书四六》:“鹫头峰下,演金口之微言;鸡足山中,舒玉毫之瑞色。”指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下说法。金口又作金刚口,如《缨珞本业经》卷上:“尔时,释迦牟尼佛以金刚口告敬首菩萨。”金刚口,谓佛之口舌坚固不坏,犹如金刚。后俗语中,谓发一言而举足轻重者为金口。如:承先生金口允诺,学生才得以进入贵公司服务。有谓不轻易开口者为“金口难开”。(李明权)

【第93句】:乌靠翅膀兽靠腿,人靠智慧鱼靠尾

【第94句】:【鬼子】中国人为什么把侵略我国的日本兵叫做“日本鬼子”,把侵略朝鲜的美国兵叫“美国鬼子”,把“八国联军”进北京的外国军队称作“洋鬼子”。有人说“鬼”在我国是丑恶的形象,当年的外国人在中国土地上作恶多端且面目丑陋,故被称为“鬼子”。此说可以理解,因为侵略确实可恨。但为什么不用“魔”、“妖”、“怪”来形容侵略者呢?因为魔、妖、怪这些词代替不了“鬼”的原意。 分析起来,“子”字是各种称呼之后的词尾,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如“靶子”、“炉子”甚至“驴子”等,它不同于敬辞的“子”。关键是对于“鬼”字的理解。许多古代文献资料都记载,“鬼”,多指“远国蛮夷”或“异族外国”之人。陆德明《经典释文》引《仓颉篇》日:“鬼,远也。”毛传日:“鬼方,远方也。”朱熹集注:“鬼方.远夷之国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鬼方本远方之通称,故凡西方、北方之远国可通称鬼方。”张铣注:“鬼方,蛮夷远国也。”古人泛称远方之国为“鬼方”,称远方之国的人为“鬼子”,自然为题中之意。汉语常以“洋”字表示外来事物,如“洋火”、“洋枪”、“洋油”、“洋钉”等等,“洋”与“鬼”连用,当为同义复用,所以“洋鬼子”即“鬼子”。 这样解释“鬼子”,太便宜了侵略者,有伤国人感情,既然“鬼子”干尽坏事,确实恶魔,中国人恨之,视侵略者为“魔鬼”,恰如其分。 所以,以上两种理解合起来才更全面、更贴切,远方的“鬼”与魔鬼的“鬼”同音同字,“鬼子”是来自远方的魔鬼。

【第95句】:【恶口伤人】佛教把言辞粗野,恶从口生,称为“恶口”。并把恶口列为“十恶”(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嗔、痴)之一。《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地持论》:“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故俗有“十恶不赦”之说。佛教对恶口骂詈恼人之言,是最所禁戒的;提倡以爱语、善语与人交谈。如《行事抄》说:“凡有所说,当说善语,不应恶语。”后来把用恶毒言语诽谤他人,使人的感情和人格受到伤害,叫做“恶口伤人”。(无名氏)

【第96句】:【姑家女,伸手取;舅家要,隔河叫】(谚)取:谐“娶”,娶亲。隔河叫:随叫就到。旧指姑表兄妹或姐弟最易成亲。

【第97句】:【豆子不榨不出油,石头不砸不裂缝】(谚)指豆子要压榨才能出油,石头要猛砸才能开裂。比喻对罪犯不施加压力,就很难使他交代罪行,老实认罪。

【第98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此语是形容虚有华美的外表,实质却一团糟的人。 这个词语源于明代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刘基,字伯温,元代末年进士,朱元璋第一谋臣,能掐会算,据传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在民间百姓心目中奉为神明,其名望在诸葛亮之上。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他被任命为御史中丞。 有一年夏天,刘基在城里漫步,只见一个小贩在卖柑子。柑子是很难保存到夏天的,但刘基发现这小贩卖的柑子金黄油亮,新鲜饱满,就像刚从树上摘下来的,他便去向小贩买了几个。回家后,刘基剥开柑皮,发现里面的果肉干缩得像破旧的棉絮一样,便拿着柑子,去责问小贩为何以次充好骗人钱财。 可是,卖柑子的小贩面不改色地说:“我靠卖这样的柑子为生,已有好几年了。买的人很多,谁也没有说什么,就是先生你不满意。”接着小贩说道:“当今世界上骗人的事到处都有,岂止我一个?请问,那些威风凛凛的武将,从装束看,比孙子、吴起还神气,可是他们真正懂得兵法吗?那些头戴高帽、身着宽大朝服、气宇轩昂的文官,难道他们真正掌握治理国家的本事吗?寇盗横行,他们不能抵御;百姓困苦,他们不能救助;贪官污吏,他们不能处置;法纪败坏,他们不能整顿,只会欺压百姓。这些人一个个身居高位,住着华美的房子,吃着山珍海味,喝着琼浆玉液,骑着高头大马,哪一个不是装得道貌岸然、一本正经的样子?又有哪一个不像我所卖的柑子那样,表面上如金如玉,内中却像是破旧的棉絮呢?” 刘基听了小贩的一席话,哑口无言。回家后就写了《卖柑者言》达篇文章。 听了卖柑小贩的一番高论,您有何感想?

【第99句】:【孩子没娘,说来话长】见“从小离娘,到大话长”。

信息流广告 网络推广 周易 易经 代理招生 二手车 网络营销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字典 精雕图 戏曲下载 抖音代运营 易学网 互联网资讯 成语 成语故事 诗词 工商注册 注册公司 抖音带货 云南旅游网 网络游戏 代理记账 短视频运营 在线题库 国学网 知识产权 抖音运营 雕龙客 雕塑 奇石 散文 自学教程 常用文书 河北生活网 好书推荐 游戏攻略 心理测试 好做题 石家庄人才网 考研真题 汉语知识 心理咨询 手游安卓版下载 兴趣爱好 网络知识 十大品牌排行榜 商标交易 单机游戏下载 短视频代运营 宝宝起名 范文网 电商设计 职业培训 免费发布信息 服装服饰 律师咨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经典范文 优质范文 工作总结 二手车估价 实用范文 爱采购代运营 古诗词 衡水人才网 石家庄点痣 养花 名酒回收 石家庄代理记账 女士发型 搜搜作文 石家庄人才网 铜雕 词典 围棋 chatGPT 读后感 玄机派 企业服务 法律咨询 chatGPT国内版 chatGPT官网 励志名言 河北代理记账公司 文玩 朋友圈文案 语料库 游戏推荐 男士发型 高考作文 PS修图 儿童文学 买车咨询 工作计划 礼品厂 舟舟培训 IT教程 手机游戏推荐排行榜 暖通,电采暖, 女性健康 苗木供应 主题模板 短视频培训 优秀个人博客 包装网 创业赚钱 养生 民间借贷律师 绿色软件 安卓手机游戏 手机软件下载 手机游戏下载 单机游戏大全 免费软件下载 石家庄网络推广 石家庄招聘 石家庄网络营销 培训网 网赚 手游下载 游戏盒子 职业培训 资格考试 成语大全 英语培训 艺术培训 少儿培训 苗木网 雕塑网 好玩的手机游戏推荐 汉语词典 中国机械网 美文欣赏 红楼梦 道德经 网站转让 鲜花
129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