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开展现代远程教育 促进农村“三个文明”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03年7月,我市被列入郴州市首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市之一。近两年来,我们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当作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按照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的要求,强力推进,力求实效,促进发展。

到目前,全市已建成乡镇村终端接收站点106个,占应建站点的40%,其中扩展型站点36个,基本型站点70个;有校村站点34个,无校村站点72个;59所乡镇中小学建成了宽带接入的远程教育电脑室。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各类培训达800多次,培训农民群众4万多人次,有力促进了全市党员教育工作,有效提高了党员和群众的素质,更加加快了全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民增收。

2004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到了72%。

一、 深化认识,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当作农村“先导工程”来抓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问题,即提高农民素质。因此,我们把堆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为培训党员群众、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来落实。

 1. 建立高规格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领导体系。市委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党群副书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政府分管教育和农业的副市长任副组长,纪检、宣传、农办、财政、教育、广播电视、电信、计划、科技、科协、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定编为副科级机构,专门安排3名工作人员,负责具体日常事务。全市28个乡镇均明确党委书记为抓远程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党群副书记、组织委员具体抓,配备了专职远教专干;各村、社区都明确了支部书记为抓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并选配了专职站点管理员。

目前全市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左右统筹协调,上下齐抓共管”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领导体系。 2. 建立高配合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投入体系。

市委明确规定,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入除上级以奖代投资金外,全面纳入市乡两级财政预算;村级站点建设实行“村开支为零”政策。对无校村,采取“上级补助一点,市、乡两级财政安排一点,市级留存党费负担一点”的办法筹集建设资金;对有校村,由市教育部门承建,统一纳入教育经费预算安排。

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络线路接入由广电、电信部门免费负责网络传输。全市共投入各类资金860多万元用于农村现代远程教育。

 3. 建立高标准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建管体系。我们围绕“郴州领先,全省一流”的目标,高标准推进站点建设,要求扩展型示范站点全部按“八有”标准建设,即有彩电、有VCD或DVD、有音响、有投影仪、有电脑、有卫星接收系统、有打印机、有空调;基本型站点除投影仪外,全部按“七有”标准建设。

同时,建立了严格的站点管理制度,将站点所有设备都纳入了国有资产管理,由市委远教办配合郴州市托管,各乡镇党委负责监管,站点所在党组织具体管理;并按照这一管理机制要求,对各站点建立了设备管理台帐,选配了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站点管理员,健全了设备管理责任追究制等规章,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学用结合,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当作农村“产业工程”来抓 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根本就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我市始终坚持“抓培训,兴产业”的思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丰富的教学资源、快捷的信息手段服务农业产业化建设。

 1. 以农村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组织产业知识培训。市委远教办根据中组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大纲》,结合我市实际,在制定各类教学计划的同时,突出将中央远程教育网、流计,近两年共培训党员和社区居民2万多人次,极大的提高了居民素质,提升了社区文化品位。

 3. 实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与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相结合。我们针对目前农村党员和村民活动阵地杂乱不规范,档次低的现状,以远教站点为骨架,把村党员学习室、计生学校、法制夜校等培训机构和场地,有效整合,实行多站合一,一站多能,既节约了场地,又节省了大量的开支。

特别是其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其效果是过去老式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同时,我们以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适应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多元需求,播放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节目,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11534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