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百家号文章2024经典的谚语俗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男儿没性,寸铁无钢;女人没性,烂如麻糖】(谚)男子没有刚强的性格,就像钝铁无钢一样无用;女人没有刚强的性格,就像烂麻糖一样立不起来。指人无论男女,都必须自立自强,刚强而有个性。 也作男入无刚,不如粗糠。 男儿无性,钝铁无钢。

【第2句】:【碰杯】饮酒时碰杯的由来有两说。一说来自古希腊。据传说古希腊人认为:人们喝酒时,鼻子能闻到香味,眼睛能看到酒色,舌头能尝到酒味,唯有耳朵例外。于是他们想出个好办法,即在饮酒前先互相碰一下杯子,让这种清脆的响声传人耳中,以满足“五官”之所需。 二说来自中国古代。在古代,并非只有喜庆或亲朋好友间饮酒,还有会盟、生意场合、招待使者等,都需要饮酒。古人为防不测,约定俗成以碰杯溶酒表示诚信。这些场合的规矩,慢慢演变成一种礼仪,形成了饮酒的礼俗。

【第3句】:【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谚)规矩:圆规和曲尺,木工画圆形和画方形的工具。指木工不凭借圆规和曲尺,就画不好圆形和方形。比喻为人做事,没有法规的制约,就难入正轨。 也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第4句】:【先明后不争】(谚)指事先把该讲的条件讲明,该划的界限划清,事后就不会发生纠缠,引起争端。

【第5句】:【鱼逢水,鸟逢林】(惯)比喻遇到与自己投合的人或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

【第6句】:【冤仇可解不可结】(谚)只可化解冤仇,不能结下冤仇。指冤仇化解了,就能构成人际间的和谐;冤仇结下了,就会没完没了,永无宁日。 也作冤仇宜解不宜结。 冤宜解,不宜结。

【第7句】:【大佛殿里的罗汉——一肚子泥】(歇)罗汉:这里指罗汉的塑像。讥讽人仪表堂堂,实际上没才学、没本事。

【第8句】:【扛起竹竿进城——不晓得转弯】(歇)比喻人不知道变通。

【第9句】:【蛇逮老鼠,要独吞】 释义:比喻想一个人占有,不让别人沾边。 例句:赵聚财酒醉心上明。李鸿云这么一说,他可就着急了。哈哈,你原来是蛇逮老鼠,要独吞。一直对李鸿云不放心,果然来了。

【第10句】:【一夜夫妻百夜恩】(谚)夫妻之间,哪怕只有一夜同床共枕的生活,恩情也是很深的。指夫妻感情不比其他,必须珍惜。 也作一夜夫妻,百日恩义。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

【第11句】:【偷风不偷月,偷雨不偷雪】(谚)小偷行窃,往住在有风的时候,而不在有月的时候;往住在下雨的时候,而不在下雪的时候。指风、雨对小偷能起掩护作用,月、雪则容易使其暴露行迹。 也作偷雨不偷雪,偷风不偷月。 偷风莫偷雪,偷雨莫偷月。

【第12句】:【专咬硌牙的铁核桃】(惯)比喻专门整治态度强硬或难对付的。

【第13句】:【横插一杠子】 释义:比喻横加干涉。 例句:我起先跟老崔不错,本来说好要跟他结婚的,没想到郭三麻子横插一杠子。三麻子在那边是个队长,谁惹得起呀!

【第14句】:【能站着,也能蹲下】(惯)比喻人能屈能伸。

【第15句】:【说漏了嘴】(惯)指无意中把隐瞒的事实透露出来。

【第16句】:【背靠大树好乘凉】 释义:比喻借别人的势力做靠山,有庇护,有依靠。 例句:自然,背靠大树好乘凉。可是自己没有一点实力,这个凉是乘不好的。

【第17句】:【捞稻草】(惯)比喻人在绝境中抓住一线希望作徒劳无益的挣扎。

【第18句】:【老鹰抓蓑衣——脱不了爪】(歇)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雨具。 本指老鹰抓蓑衣时,钩爪被缠住脱不开;转喻人被某种麻烦的事情缠住,脱不开身或推卸不了责任。

【第19句】:【死了王屠,连毛吃猪】见“没了王屠,连毛吃猪”。

【第20句】:【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惯)指没犯大错误,但小错常犯。

【第21句】:【丈二长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歇)头脑:本指头部,转指头绪。 指理不出事情的头绪,猜不透是怎么一回事。 也作丈二长和尚——摸头不着。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第22句】:【踩在一个鼓点儿上】(惯)比喻想法一样,步调一致。

【第23句】:【竖的好吃,横的难咽】(谚)吃东西,顺着的好下喉,横着的难下咽。 比喻顺耳的话人爱听,逆耳的话难以入耳。也比喻合情顺理的话好接受,蛮不讲理的话惹人厌。 也作“顺着好吃,横着难咽”。

【第24句】:【河水犯不到井水】见“井水不犯河水”。

【第25句】:【敢怒不敢言】(惯)指心里愤怒,但不敢说。

【第26句】:【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释义:比喻放走敌人,迟早要遭灾祸。 例句:郝村副一听,马上也想起巴三虎过去一连串的罪恶事实,若不弄死,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第27句】:【猪拾柴,狗烧火,野狐扫地请客坐】 释义:比喻小人愈是殷勤,君子愈应留神远避。 例句:“南京人家掘得一石,上有字可考云:‘猪拾柴,狗烧火,野狐扫地请客坐。’不知是何等语也。”

【第28句】:【囫囵吞却一个枣】(惯)比喻对某种事物或理论不理解,笼统接受。

【第29句】:【急婆娘嫁不下好汉家】(谚)婆娘:北方对妇女的俗称。指急着想嫁出去的女子,往往找不到如意郎。泛指做事急于求成的,往往结果很不满意。 也作急婆娘难嫁如意汉。 忙婆娘嫁不到好汉子。

【第30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谚)指知道自己的兵力,深入了解敌情,在战争中就能稳操胜券。

【第31句】:【十三点】“十三点”是用来贬斥傻里傻气俗称“傻帽”的人。此俗语原产上海,称那些半疯半癫者为“十三点”。 此俗语所以称为“十三点”,是因为玩麻将或其他游戏开始时抛色子比点大小用的。色子是用骨头、木头等制成的立体小方块,六个面分别刻着一、二、三、四、五、六点。玩时一般将两个色子抛起,落地后朝上的两个面上的点数相加,相加后最大的点是十二点。显然,十三点是不识数,傻帽啦! 还有一说,“十三点”暗合一个“痴”字,痴字是十三划,十三点自然就是呆痴之意。 “十三点”本来是女人喜用的贬斥他人的词语,它既生动却又抽象得莫名其妙。现在无论上海或其他地方,男女都可脱口而出,不再由女人专用了。

【第32句】:【横草不拈,竖草不动】 释义:拈(nian):拣起。形容人懒怕动。 例句:冯金保又说大姐成日横草不拈,竖草不动,偷米换烧饼吃。

【第33句】:【民怕兵匪抢,官怕纱帽丢,穷怕常生病,富怕贼人偷】(谚)纱帽:乌纱帽,官帽。老百姓怕的是荒乱世道里兵与土匪来抢劫,官员怕的是丢掉官帽,穷人怕的是常年生病无法生活,富人怕的是家里钱财被贼偷盗。指不同层次的人,各有各的忧愁。

【第34句】:【四大丑女】古有四大美女,人皆知之;古有四大丑女,人多不知。何也,文人之偏见也,传美不传德。 古代的四大丑女是指远古时代的嫫母、战国时代的钟离春、东汉时期的孟光、东晋时期的阮德慰的女儿阮氏。她们虽然容貌丑陋,但都是有德有才之人。 嫫母被认为是四大丑女之首,汉王子渊《四子讲德论》中云:“嫫母楼傀,善誉不能掩其丑。”但是屈原在《楚辞·九章·惜往日》中说:“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可见,嫫母是十分贤德的。嫫母养蚕缫丝,把丝织成绸子用来做衣服,被后人尊为“先蚕姑娘”。黄帝娶她为妻。 钟离春,史载她“四十未嫁”,凹头深目,长肚大节,昂鼻结喉,肥顶少发,而且皮肤烤漆。因她居住在齐国无盐县,后来人常以“无盐女”指代丑女。但她关心国家大事,以天下为己任,曾去拜见齐宣王,当面指责齐宣王的不足之处,齐宣王十分感动,遂立她为后。 孟光,《后汉书·梁鸿传》载:盂光“粗陋无比”,“肥丑而黑”,能“力举石臼”。有人给孟光提亲时,她说必嫁梁鸿,当时的人都笑她,但梁鸿却看中了她的德行,于是娶她为妻。后来,孟光随梁鸿隐居于霸陵山中,孟光每日在家都准备好饭菜等候梁鸿回来,然后双手把盘子举到自己的眼眉处递到梁鸿面前,十分恭敬,“举案齐眉”这一成语就源于此处。京剧《龙凤呈祥》孙尚香有一句唱词,把自己与刘备的结合唱作“好比梁鸿配孟光”。 阮氏,她嫁给了当时的名士许允。但是新婚之夜,许允却被阮氏的容貌吓得跑了出去。可见,阮氏相貌是很丑的。后来,还是许允的朋友恒范相劝,许允才又进了洞房。当他实在无法忍受阮氏的丑貌再次想跑出洞房时,阮氏抓住了他的衣服说:“妇女有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项标准,我只是缺乏容貌而已;衡量君子的标准上百条,你占那一条?”许允说:“我都具备。”阮氏说:“百条之中,第一便是德,但你却好色不好德。”许允十分惭愧,自此知她与一般女子不同,二人相敬一生。 四大美女与四大丑女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知道,四大丑女的结局远远好于四大美女。

【第35句】:【燕子不吃落地的,鹁鸪不吃喘气的】(谚)鹁鸪(b。gu):鸟名,俗称水鸪鸪。落地的食物不洁,燕子不吃;喘气的小虫有病,鹁鸪不吃。 借指注重饮食卫生的人,不洁不净的食物不入口。

【第36句】:【不登大雅之堂】(惯)不能登上文雅高贵的殿堂。指人或事物粗俗不雅。

【第37句】:【千卖万卖,折本不卖】(谚)折本:亏本。指做买卖的宗旨是要赚钱,亏本买卖谁也不会做。

【第38句】:【好马经不住歇三年】 释义:马长期休息不干活,体力会越来越减弱或不会干活。 例句:是呀,我正准备找你商量呢。人家说:“好马经不住歇三年”,我想给它试试套昵。

【第39句】:【敲门砖】“敲门砖”比喻以不正当方法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那么,“敲门砖”是怎么来的呢?它源自古代的一个故事。 相传,有一天张公子去拜访李公子,他在李公子的庭院外拍了好一阵门也无人应声。原来李公子读书太专心了,没听到张公子叫门。张公子因拍了半天也不见李公子来开门,心中十分不快,转身正要回府,却一眼看见了墙角的几块砖头。于是灵机一动,抄起一块对着门猛敲起来。这回李公子可听见敲门声了,心里一惊,以为出什么大事了,他急忙起身去开门,只见张公子倚在门边。李公子奇怪地问:“出什么事了?”张公子平静地说:“没出什么事,我闲着无事,特意来拜访你。”李公子又问:“你刚才用何物敲门?声音如此之大。”张公子回答说:“没什么特别的,不过是一块‘敲门砖’。”李公子大惑不解:“张公子访友还要专门带上敲门砖?”张公子瞥了一眼墙角,笑道:“敲门砖随处可捡,也可随手可扔,很是方便。”这时,李公子才恍然大悟。 后来,人们就把借以谋取名利的手段比喻为“敲门砖”。属贬义。

【第40句】:【桀犬吠尧——各为其主】(歇)桀:夏朝最后一个君主,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尧:传说中上古圣明的帝王。本指桀养的狗向着尧狂叫是为了卫护它的主子,转指各人都为其主子效劳。

【第41句】:一个人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子。

【第42句】:【花开花谢自有时】 释义:花开、花落都有一定的时间。旧喻人走运或背时都是命中注定的。 例句:花开花谢自有时。……来此应举,不想时乖命蹇,差过黄榜限期,试官不容入试,教我无可奈何。

【第43句】:【穷生虱子富生疥】(谚)疥:一种因疥虫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 指旧时穷人没有换洗的衣服,身上的虱子多;富人生活奢侈放荡,染上疥疮的多。 也作“穷长虱子富长疮”。

【第44句】:【衣是人之威,钱是人之胆】(谚)衣服能表现人的庄重,钱财能使人胆大、自信。指衣服与钱财,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第45句】:【小脚一双,眼泪一缸】(谚)小脚:旧礼教摧残妇女,女孩从七、八岁时起缠足,折断趾骨,弯成三寸小脚。女子缠就一双小脚,眼泪就得流满一缸。指缠足是非常痛苦的。 也作“小脚一双泪一缸”。

【第46句】:【门神】门神画像多为唐代名将秦琼和尉迟恭。传说唐太宗即位后身体很差,夜间多做噩梦,常见群魔在寝殿内外抛砖扔瓦,凄厉呼叫。群臣建议让元帅秦琼与大将军尉迟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卫于宫门两旁,果然,太宗不再梦见闹鬼。太宗念秦琼、尉迟恭二将日夜辛劳,便让宫中画匠绘制二将戎装像,怒目发威,手持鞭锏,悬挂于宫门两旁,效果依然。后流传民间,人们在画像两边添加一副对联“昔为开国将,今作镇宅神”,与画像一起贴于门上,镇守宅门。 门神的形象很多,还有钟馗、穆桂英、四大天王等。 与其他神祗相比,门神所受礼遇较差。每逢新年,户主买一张新画像,把旧的撕掉,然后贴上就算完事,所谓“旧桃换新符”,没有供品也没有鞭炮迎送。难怪有一剧本写门神满腹委屈请玉帝另选高明,要撂挑子不干了。

【第47句】:【天塌下来,自有长子顶着】这个俗语比喻再大的风险,自有该承担的当事人担着,不必害怕。它典出《醒世恒言》七:“天塌下来,自有长的撑住。” 此书记载了太湖西山有个富翁名叫高赞,他有个女儿既漂亮又能干,一心想找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婿。他决定自己当面挑选,试过文才,自己满意才行。 湖对面吴江县有个富人叫颜俊,想去应试,自知貌丑学浅,便托表弟钱青冒名顶替。钱青当真是饱读诗书,一表人才,只是穷困潦倒,寄住在颜俊家里习书应考。听说表哥让他去干这伤天害理的缺德事,心里踌躇。颜俊便说:“贤弟,常言道:‘天塌下来,自有长子撑住’。什么事有愚兄在前,贤弟不必多虑。”钱青无奈,只得去了。 高赞一见假颜俊小小后生,气宇轩昂,心里很是喜欢。一试,果然高才,大喜过望,当即允婚,只提出一个条件,迎亲时,必须女婿亲自上门会见亲友,才能把女儿嫁过去。 颜俊无奈,只好在迎亲那天,再请钱青假冒一次,他认为:迎回来再由自己拜堂成亲也不迟。谁知天有不测风云,钱青会见亲友后,刚想带新娘回程,突然刮起了大风,三天三夜都不停,太湖根本无法渡过去了。高赞便做主,立即在娘家成亲,假颜俊变成了真女婿。

【第48句】:【青石板上钉钉,不会更动】 释义:石板上钉上钉子,牢上加牢。比喻事情一做决定,不再改变。 例句:按照他的说法,这门亲事,自然是青石板上钉钉,再不会有什么更动了。

【第49句】:【马大哈】“马大哈”常用来指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办事草率、丢三落四、经常出错之人。它源自20世纪50年代,由天津市相声界艺人创造的趣语。 相声段子《买猴》50年代的时候曾风靡全国。故事说一位干部以不负责任马虎草率出名,他的大名就叫“马大哈”。他写了一个报告,本来要通知“到(天津市)东北角买猴牌肥皂五十箱”,可是飞笔疾书,竞写成“到东北买猴儿五十只”了。而马大啥的领导们也是同样马虎草率的官僚主义,内容看也不看便挥笔批准。马大哈的同事和下属又习惯于盲从,问也不问纷纷出差执行任务,结果闹出了令人捧腹不已的大堆笑话。比如:他们为了去采购猴子,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各地接洽者虽然惊奇于天津采购员的离奇“购货单”,却仍然到处帮助他们捉拿猴子交货;猴子从四面八方运回后,群猴出笼,又大闹了百货公司,趣闻笑话接连不断。 这段相声的作者是何迟,表演者是相声大师马三立。一经演出,“马大哈”一词迅速传遍全国。可见,相声的艺术魅力不亚于戏曲。《西厢记》中的“红娘”成了媒人的代称,而《买猴》中的“马大哈”则成了马马虎虎的同义词。

【第50句】:【九牛二虎之力】 释义:形容力气非常大。 例句:爬呀爬呀,仿佛爬了很久很久,以为就要爬到山顶了,可是,……上下一看,心立刻凉了,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刚刚爬到半山腰。

【第51句】:【贱陀螺——不打不转】(歇)陀螺:海螺形玩具,木制,玩时用绳子或布条缠绕后用力抽开,使直立旋转,越抽打转得越快。本指陀螺不抽打就不转,转喻不施加压力或不来硬的就不听从。

【第52句】:【拔了萝卜带出泥】(惯)比喻在查处某一问题的过程中,也顺带发现了其他问题。也比喻由于办事不当而惹了麻烦或连累了他人。

【第53句】:【揣着元宝跳并——舍命不舍财】见“抱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

【第54句】:【打人一拳,防人一脚】(谚)打人家一拳,要防人家一脚。指向人进击要防人反扑。 也作“打出一拳去,谨防一脚来”。

【第55句】:【财帛动入心】(谚)财帛:钱财(古时以布帛为货币)。谓钱财能打动人的心。

【第56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的本意是桃树李树不会说话,从不自我宣传,但开出的花艳丽动人,结出的果实甘甜可口,所以大家就会经常来欣赏,时间久了,树下自然就会踏出一条小路来。它的寓意是比喻为人真诚,踏实自律,成就突出而不炫耀,自然就会赢得别人的尊敬,朋友和学生就会多起来。 此语典出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西汉名将李广,为人谦恭谨慎但不善言辞,以骁勇善射、智谋超群著称。因在一次战斗中飞身夺得敌人马匹,射杀追骑无数,被匈奴人称为“汉之飞将军”。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几次仗,战功卓著,虽然身居高位,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始终和士兵同甘苦,深受广大官兵和百姓的爱戴。他的事迹,有诗为证:“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前是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后是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出塞》,都描写了李广将军的传奇故事。 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称赞道:“谚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此典就来源于此。李广虽然战功赫赫,但命运多舛,始终未能封侯,有一成语日:李广难封。尽管如此,他能忍辱负重,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盛赞他,非常贴切。不是吗?朝廷不封,后人自有公论。

【第57句】:【肉骨头落了锅——啃定】(歇)啃:谐“肯”。指某事是确定无疑的。

【第58句】:【四两能拨千斤重】(谚)指轻兵器运用得巧妙,可以胜过重兵器。也比喻凡事把握要领,小可敌大,弱可胜强。 也作“四两拨千斤”。

【第59句】:【开不了张】(惯)做买卖的卖不出货物。比喻事情无法开头。 也作“开不了台”。

【第60句】:【梁山兄弟,越打越亲】 释义:《水浒》中描写的宋时农民起义的英雄人物,在上梁山以前,不少是冤家对头,经过交战才结为兄弟。比喻越打关系越亲密。 例句:吴克良先生,您今后如若犯了皮肤瘙痒症,可请我们这位“郎中”来给您治治,保证百医百好,妙手回春,而且送医上门,义务出诊。梁山兄弟,越打越亲呀!

【第61句】:【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谚)三春:正月孟春、二月仲春、三月季春的总称。春天正是百鸟生育的季节,打死一只母鸟,就会饿死一窝雏鸟。指人要有保护动物、特别是保护雏鸟幼兽的观念。

【第62句】:【外君子而内小人】(惯)比喻外表上像个品行端正的人,实际上是个人格卑鄙的人。

【第63句】:【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释义:形容人心难测,不可了解。 例句:尤浑奏臼:“自古人心难测,面从背违,知外而不知内,知内而不知心,正所谓‘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第64句】:【雪地里埋不住死人】(谚)雪地里埋死人,雪一消就显露了出来。 比喻事实终究是事实,无论怎样遮掩,瞒得一时,瞒不得长久。

【第65句】:【衙门口,向南开,有理没钱是白来】见“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第66句】:【吃饭不知饥饱,睡觉不知颠倒】 释义:借指缺乏生活经验,不知道为人处世的艰难。 例句:“你从小没爹,浑拙猛愣的,吃饭不知饥饱,睡觉不知颠倒,说话不知深浅,咱家的日子又这么穷,你干啥,啥不行,一个钱也挣不来,将来可怎么办呢?”

【第67句】:【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谚)拙夫:笨拙的丈夫。俊美的马往往驮着个痴呆的汉子,美貌的女子常常嫁得个蠢笨的丈夫。 指在婚配问题上,遗憾的是好女总嫁不上好男。 也作骏马每驮村汉走,娇妻常伴拙夫眠。村汉:粗俗鄙野的汉子。 好马却驮痴汉走,巧妻偏伴拙夫眠。

【第68句】:【宁做鸡首,不当牛尾】 释义:在上一级当尾巴,不如在下一级当头头。 例句:前些年,他还暗自庆幸过,与其在省委大机关当个像豆饼似的挤在中间的中层干部,还不如到T市当个第二把手——“宁做鸡首,不当牛尾”。

【第69句】:【情人眼里出西施】(谚)西施:春秋时期美女,后世美女的代称。在情人的眼里,他所爱的女子美得就像西施一样。指只要男子情有独钟,那他所爱的女子对他来说就是最美的。 也作“情人眼里有西施”。

【第70句】:【烂套子也能塞窟窿】(谚)烂套子:使用过多年的旧棉絮。指烂套子再陈旧无用,还可以拿来堵塞窟窿。比喻人能力再差,也总有用得上的地方。

【第71句】:【小康】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建设小康社会,“小康”一词使用频繁。那么,小康源出何处?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里,《诗经·民劳》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是生活比较安定的意思。到春秋战国时代,小康是儒家学说中阐述的一种社会境界,它相对于“大同世界”而言,层次比较低。东汉郑玄说过,小康是比较安定的生活状态。大约到了宋代,小康一词才逐渐接近现代含义,指家庭比较富裕,不愁温饱,可用小康表示。 今天我们所说的小康,具有崭新的内容,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不单是有钱就是小康,而且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发展的综合反映,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文化、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第72句】:【宁挑千斤担,不抱肉疙瘩】(谚)肉疙瘩:对婴儿的戏称。宁肯肩挑千斤重担,也不愿在怀里抱个婴孩。指抱着不会立不会走的婴孩是最费力的。

【第73句】:【轴承脖子弹簧腰,头上插个风向标】 释义:形容人头脑灵活,善于随机应变。贬义。“脖子”又作“脑袋”。“风向标”又作“试风标”。 例句:希望他今后再不要“轴承脖子弹簧腰,头上插个风向标”,要“老老实实承认错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

【第74句】:【争得猫儿丢了牛】(惯)比喻得不偿失。

【第75句】: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第76句】:【知己者莫过夫妻】(谚)知己:彼此了解。指夫妻间彼此最了解、最知心。

【第77句】:【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见“好物不贱,贱物不好”。

【第78句】:【二十一天不出壳——坏蛋】(歇)孵化小鸡一般要二十一天。 本指坏了的鸡蛋,转用来骂人不是好东西。

【第79句】:一马换双象,必是英雄将。

【第80句】:【寿比南山】“寿比南山”比喻人的寿命像南山一样长久,用作对老年人的祝颂。“寿比南山”源出《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诗经,民间诗歌居多,一般没有作者姓名,又是属于文学作品,至于是指哪座南山,无可考据。 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指西安南边的终南山;一说是指山东益都县的云门山。《现代汉语词典》上说是指终南山。然而,云门山的遗迹较多,因其在城南,故亦称南山。 在山东云门山北崖上,镌刻着一个巨大的“寿”字,字高【第7句】:5米,宽【第3句】:7米,气势磅礴,苍秀峥嵘,远远望去,此字上刺青天,下屹大地,宛若巨匾,和云门山山体融为一体,雄浑奇伟,横绝寰宇。据史料称,此“寿”字出自明嘉靖年间衡王府管家周全的手笔。 1981年,益都县文物局首次拓下这个书法与雕刻技术双绝的“寿”字。 拓字时,以60米白布代纸,15公斤鸡蛋清调【第3句】:5公斤朱砂为墨,分段拓下了这个“寿”字。 在益都县县城里,自古有“寿比南山”的说法。人们提到老人长寿时,总是说“寿比云门山”。

【第81句】:【兵贵神速】(谚)神速:人们料想不到的快速。指行军用兵,贵在行动极其迅速。

【第82句】:【上命差遣,盖不由己】(谚)上命:上级的命令。差(chai)遣:派遣。受到上级的派遣,行动由不得自己。指奉命令做事,执行人不担干系。 也作上命公差,概不由己。 受人差遣,概不由己。

【第83句】:【堤外损失堤内补】(谚)堤:沿海、河、湖等的防水建筑物。指农作物要是在堤外受到损害的,就要在堤内设法得到补偿。比喻在这方面失去的,就要在那方面补起来,不使总体亏损。 也作“堤内损失堤外补”。

【第84句】:【当炮灰】(惯)炮灰:比喻为参加非正义战争而送死的士兵。指为参加非正义战争而去当兵送死。

【第85句】: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第86句】:【惊开六叶连肝肺,唬坏三魂七魄心】(惯)形容极其害怕、震惊。

【第87句】:【茶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谚)博士:古时指茶坊、酒坊的侍应,此处指从中介绍的角色。花、色:喻女性、女色。旧指男女同桌品茶饮酒,往往容易撮合成色情的勾当。 也作“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 风流:此指男女间的色情。

【第88句】: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第89句】:【斩草除根,萌芽不发】见“剪草除根,萌芽不发”。

【第90句】:【当着和尚骂贼秃】 释义:借指当面揭短。 例句:副厂长邵顺宝听了这些话,明知这是当着和尚骂贼秃,也只好打落牙齿往肚里咽。

【第91句】:【水火不相容】 释义:水和火,不能同时在一个火炉里存在。比喻彼此相冲突,无法调和。 例句:他绝不使自己的家业接近愁人姚士杰,那和他的“政治性儿”水火不相容。

【第92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93句】:【人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见“话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

【第94句】:【九娘娘的天书——谁也看不懂】(歇)九娘娘:神话中的九天玄女娘娘,传说是黄帝的老师,曾降临人问,帮助黄帝打败蚩尤。形容文字难以辨认,或文章难以读懂。

【第95句】:【好人不长寿,赖人活不够】(谚)指好人安分守己,正道直行,却往往早死;坏人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却往往长寿。 也作好人没长寿,赖人活不够。 好人命短,坏人命长。

【第96句】:【三十晚上咽了气——活不到大年初一】(歇)指活不长久,即将死亡。

【第97句】:【剃头挑子一头热】这条俗语的意思是比喻做事情一方愿意,另一方冷淡,也叫“一厢情愿”。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过去,不仅有固定的理发店,还有走街串巷的流动理发师。所谓“剃头挑子一头热”,是因为当时剃头的工具全部用扁担挑着。一头是红漆长方凳,供顾客坐着理发用,是凉的一头。凳腿间夹置三个小抽屉:最上一个是放钱的,钱从凳面上开的小长方孔里塞进去的,就好像公交车上的投币箱一样。第二第三个抽屉分别放置围布、刀、剪之类工具。另一头是个高长圆笼,里面底部放一小火炉,是热的一头。上面放置一个大沿的黄铜盆.水总是保持着一定的热度,供顾客洗头。圆笼下边三条腿,其中一条腿向上延伸成旗杆,杆儿上挂钢刀布和手巾。如今,这种挑着担子剃头的已经很难见到了。 故而,民间有句歇后语“剃头挑子——一头热”现在还常用,如一方热恋,另一方冷淡,被人称为“剃头挑子——一头热”。也就是单恋了。

【第98句】:【烧香的走错了庙门儿】(惯)比喻求人帮忙找错了对象或看错了人。也比喻办事马虎。 也作烧香投错庙门儿。 烧香投差庙门,杀人认错冤家。

【第99句】:会走走不过影,会文案不过理。

10688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