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歇后语文案思念入骨!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名师出高徒】(谚)名师:德艺深孚众望的师傅。指高明的师傅培养出来的,一定是才艺出众的弟子。 也作名师手下出高徒。 名师自有高徒。

【第2句】:【六六大顺】“六”字,在当今社会大时兴,结婚选择带六的日子,买高层住宅要选十六层,电话号码要选带六的号,汽车牌照带六的拍卖时身价倍增,就连喝酒时的酒令也有“哥俩好,六六六”。为什么人们钟情于六呢?为什么是“六六大顺”而不是“七七大顺”、“八八大顺”呢?这里有四种说法。 1.在中国北方一些地区,对“六”有如此一些说法,因为六月六日前后农忙结束,正处于农闲阶段,是探亲的最佳时段。这一天,女儿要回娘家,也被称为“回娘家节”。如果晴天,在这一天很多人家都会把大红大绿的衣服被褥拿出来洗晒,到处呈现一派祥和之气。因为再过几天就要进入伏天,洗了衣服被褥就不容易晒干,容易发霉,这天洗晒衣服被褥能去除霉(晦)气,人们图个吉利,所以选择六月六日去做这些事情,当然六六心情大顺。 2.“六六大顺”来自《易经》,《易经》中“六”代表阴爻(“九”代表阳爻),六六即六条阴爻,是为坤卦,效法大地,厚德载物,功德圆满,自然大顺。因此有了“六六大顺”的说法。 3.春秋战国时期《左传》云: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称为“六顺”,这使六成为吉祥和顺的代名词。 4.“六”与“溜”、“顺溜”谐音,两个六就是特别溜。如最近上演的一部影视剧——《我的名字叫顺溜》,可见“顺溜”深人人心。

【第3句】:【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惯)指明知是圈套,却还是禁不住诱惑上了钩。

【第4句】:【见台阶就下】(惯)比喻及时寻找机会摆脱困境。

【第5句】:半山坡上弯腰树一一直不得(值不得)

【第6句】:【 绱鞋不用锥子】针(真)好不用锥子,用针。针、真谐音, 表示赞扬。《人民日报》( 1981,10,24):“对此,农民交口称 誉:供销社热心方便群众,是绱鞋不用锤子,真(针)好!”

【第7句】:捉住驴子当马骑——不识货

【第8句】:【倒胃口】(惯)本指因腻味而不想再吃。比喻因所听或所见次数太多而心生厌烦。

【第9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惯)南山: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边。 指福运就像东海一样无边,寿命就像终南山一样绵长。多用于祝寿。 也作“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第10句】:三姐总是抱怨单位工作辛苦,一连调换了三四家工厂,还是不满意。奶奶劝她:“别这山望着那山高,到了那山又没柴烧,知足吧!”(江苏·泰兴)

【第11句】:【喊倒好】见“喝倒彩”。

【第12句】:【人心似铁,官法如炉】(谚)人心即使坚硬如铁,也经不住官法像熔炉一样,使你无法抗过。旧指再强硬的人,在官法的强制下也会认服。 也作人心坚似铁,官法炽如炉。 人情似铁非是铁,官法如炉即是炉。

【第13句】:【篱牢犬不入】(谚)篱:篱笆,用竹竿或木条扎起的围墙。篱笆扎得牢固,野犬就钻不进来。比喻防范严实,坏人就没有可钻的空子。 也作篱牢处犬难穿。 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

【第14句】:【把守山门的哼哈二将,不镇庙还吓人哪】释义:哼啥二将:佛教守护庙门的两个神,形象威武凶恶,看了使人害怕。在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他们两个被描写成有法术的督粮官,一个鼻子里哼出白气,一个口里晗出黄气。后来用“哼哈二将”比喻有权有势的人手下的两个得力帮手;也比喻狼狈为奸的两个帮凶。哼哈二将虽然不镇庙,可是还能起吓唬人的作用。比喻有某种身份的人,在客观上就起某种作用。例句:有咱们在干部里面掺和着,不管他拿咱们当不当神仙拜,咱们俩总是把守山门的哼哈二将,不镇庙,还吓人哪。

【第15句】:千根木头随船走。

【第16句】:这天又下起了雨,奶奶叹气道:“唉,月逢初四雨,一个月晴九天;这个月晴天又不多了。”(江苏·建湖)

【第17句】:高梁秆拴骡子——拉倒

【第18句】:馋鬼抢生肉——贪多嚼不烂

【第19句】:【压住阵脚】(惯)阵脚:所摆阵的最前方。比喻稳住局面。

【第20句】:头发丝遮眼睛——办不到;没法办

【第21句】:【发什么声,得什么音】(谚)音:音讯,信息。指说出什么样的话,就能让人看出他是哪个层面上的人。

【第22句】:【有心打石石成砖,无心打石石原原】(谚)原原:原样。一心一意打石,就能打成长方砖形;三心二意打石,石还是原样。比喻做事决心坚定,就能成功;信心不足势必半途而废。

【第23句】:【公不离婆,秤不离砣】见“秤不离砣,公不离婆”。

【第24句】:【分银子都会有人骂】(谚)给大家分银钱,也会有人发怨言。指再有益的事情,也会有人不满意;或人多了,再好的事,也难保人人都称心。

【第25句】:【酒逢知己千盅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谚)和知心朋友喝酒,喝多少也不够;和说不到一起的人谈,一句半句也嫌多。指饮洒与交谈,贵在情投意合。 也作“洒逢知己频添少,话若投机不厌多”。

【第26句】:【七岁八岁讨狗嫌】(谚)男孩子在七八岁时特别顽皮淘气,连狗都讨厌他。指男孩儿在七八岁时最难管教。 也作七岁八岁,鸡狗都嫌。 七、八、九,厌死狗。 七岁八岁,没人刮得。没人刮得:没有谁愿意理睬他。

【第27句】:【妇女能顶半边天】(谚)指妇女的潜力很大,凡男人能做到的,妇女同样能做到。

【第28句】:【 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多指相貌 方面的缺点。期刊:“你老觉得我难看,你可以摇摇头,撇撇 嘴,说我丑人多作怪,马不知脸长,但你没有资格说我下 贱。”

【第29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虽是外来语,但已经普及化,甚至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在遇到险情时,便无自主地喊一句“阿弥陀佛”。那么,阿弥陀佛是怎么来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阿弥陀佛”是梵文的音译,是大乘教佛名。“阿”是没有之意,“弥陀”是无限量的意思。“佛”是极聪明人的意思。阿弥陀佛是一位佛的名号,这个佛的寿命无穷无尽,永远不老,年岁无限。同时,他身上的光明也是无限的,照耀起来可以达到无穷无尽的世界,每一个角落都会见到他的光明,所以又称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将“南无”和“阿弥陀佛”连在一起,用一句通俗的话就是“向阿弥陀佛致敬!”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负责管理这个人人向往的地方。他在佛教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在许多寺院佛殿中,阿弥陀佛与佛祖、药师并列而坐,即佛经常说的“三尊”,由此可见阿弥陀佛的地位之高。阿弥陀佛出家前也和佛祖一样,是一位令人羡慕的王子,自愿抛弃尊荣地位,投身于佛教事业,以普度众生为己任,为此他一心学佛,进步很快,脱颖而出。据《阿弥陀经》说,如果谁能念他的名号,且心中不乱,不染杂念,长此以往会得到无量无边的功德,消除人生中的一切罪障。平时多念“阿弥陀佛”能消灾免难,可获如意吉祥。如遇有急难,只要诚心念几句“阿弥陀佛”,佛力就会助佑,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所以,无论是佛家,还是俗人,“阿弥陀佛”总是挂在嘴边。

【第30句】:【跌跟头】见“栽跟头”。

【第31句】:【不知其人视其友】(谚)朋友是一个人的影子,要想知道一个人的人品如何,只要看看他所交的朋友就可知晓。 也作“不知其子观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第32句】:笼中兽,网中鱼——逃不了

【第33句】:【囊漏贮中】(谚)囊:口袋。贮:储存。装粮食的口袋破了,粮食仍漏在粮仓里。指财物流通在内部,不算什么损失。

【第34句】:【古庙前的旗杆——独一根】(歇)指只有一根。

【第35句】:【泼冷水】(惯)比喻打击人的热情或积极性。 也作泼凉水。 泼冰水。 浇冷水。

【第36句】:【六腊不交兵】(谚)六腊:农历的六月和腊月。交兵:出兵打仗。指六月大热,腊月大寒,对交兵的双方都不便。

【第37句】:【牛不吃水强按头】释义:比喻强迫人做不愿做的事,例句:家生女儿怎么样?“牛不吃水强按头”?我不愿意,难道杀我的老子娘不成?

【第38句】:【好人怕夸,坏人怕扒】(谚)扒:揭露,揭发。指好人怕的是夸赞,夸赞多了就会骄傲松劲;坏人怕的是揭发,揭发罪行就能使他原形毕露。

【第39句】:爸爸刚干完活到家,我又嚷着叫爸爸去做饭,妈妈笑着说:“真是骑驴的不知赶脚的苦。”(河北·承德)

【第40句】:【满脑袋高粱花子】(惯)从庄稼地里走出来,头上还带着高梁花儿。 形容人士气。 也作“满身高梁花子”。

【第41句】:【打蛇先打头】(谚)打蛇要先打它的头部。比喻打击敌人,要先打他的首脑机关。也比喻除恶要先除首恶。 也作打蛇打头,擒贼擒王。 打蛇要打头,擒贼要擒王。

【第42句】:【 踩着别人肩膀往上爬】为了追求个人名利地位,牺牲别 人。张洁《沉重的翅膀》:“他从来把话说在明处,不背后整 人,不编排事情算计人,不背地里打人的小报告,踩着别人 脊背往上爬,也不给人小鞋穿。”

【第43句】:【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释义:道:方法,办法。原是说统治阶级在统治人民时,就用每个人身上固有的“道”,来教训和惩罚人民。现指用那人对付别人的办法,回过头来对付那个人。例句: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既然还在抗日,其对我党既然还在一打一拉,则我党的方针便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打对打,以拉对拉,这就是革命的两面政策。

【第44句】:【辕门】“辕门”是古代的军营之门。如京剧《辕门斩子》,因杨宗保在两军阵前私自招亲,其父杨六郎在辕门怒而斩子,后被众将劝解而得救。此词源出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代,两军作战是在马拉着的战车上进行的。当军队宿营或驻扎时,为防止敌人袭扰攻击,兵士们就将战车围成圆形以为屏障。为了便于出入,就在合适的位置留有出口,则以两车相向成为门,因车辕相对,故名“辕门”。由于约定俗成,因袭相传,由车战转为马战,虽战车早被淘汰,凡遇安营扎寨,仍用“辕门”一词,并推而广之,把一些高级军事衙署的正门也称“辕门”了。

【第45句】:吃油条蘸大油——腻透了

【第46句】:【尿不到一个壶里】(惯)比喻合不来,不能合作共事。

【第47句】:某叔叔在卖橘子,我正要去买一些,小陈一把拉住我说:“别去,鸡蛋过过他的手也要轻三分的。”(广西·苍梧)

【第48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惯)1形容诗文富于变化,跌宕起伏有气势。2比喻问题层出不穷,一个尚未解决,另一个又出来了。 也作一波未了,一波已起。 一浪未平,又起一浪。

【第49句】:【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见“单丝不成线,孤树不成林”。

【第50句】:【富易交,贵易妻】见“贵易交,富易妻”。

【第51句】:【雨天的泥人儿都是晴天做就的】(谚)借指凡事都应预先筹划,提前行动。

【第52句】:邻居小红爱使小性子,动不动就生起气来。妈妈逗她:“看小红,嘴噘得能挂个油葫芦了。”说得小红哧地笑了。(河南·镇平)

【第53句】:【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谚)指皇帝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的女儿当然不愁嫁不出去。常借指最紧俏、最短缺的抢手货物,不愁卖不出去。

【第54句】:奶奶看见家里洗衣机、电视机、电风扇……应有尽有,忍不住感叹起来:“想起旧社会呀,木匠门上没有闩,铁匠门上没门搭,瓦匠屋顶没有瓦,一个个穷得丁当响,还是新社会好啊!”(河南·孟津)

【第55句】:大海放鱼——各散四方

【第56句】:【英雄所见略同】(谚)指分析形势或设计谋略,英雄豪杰的观点见识,往往是不谋而合的。 也作英雄所见,毕竟相同。 英雄之士,所见略同。

【第57句】:【采动荷花牵动藕】释义:比喻触动或牵连到了某人。“牵动”又作“动了”。例句:崔永光谦逊地说:“采动荷花牵动藕,军民本是一家人。人民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

【第58句】:【留一手】(惯)指不是全部拿出来,而是有所保留。

【第59句】:【不怕寅时雨,只怕卯时雷】释义:寅时:凌晨三时至五时。卯时:早晨五时至七时。不怕寅时下雨,但怕卯时打雷。例句:雷占:未雨先雷,船去步回。不怕寅时雨,只怕卯时雷。

【第60句】:【光棍点到为算】(谚)对精明人说话,不必细说,意思点到即可。指精明人心有灵犀,一点就明。 也作“光棍一点就透,傻子棒打不回”。

【第61句】:三伏天的冰雹——来者不善

【第62句】:当面诵善佛,背后念死咒——阳奉阴违

【第63句】:【 官出于民,民出于土】人民种地,缴纳捐税,养活官府。叶 紫《丰收》:“县太爷自己也明白:官出于民,民出于土!种子 不设法,一年到了头大家都捞不着好处的。”

【第64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人们形容女子长得漂亮,往往用“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来比喻。美貌与这四种事物何干?这种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说从古就有,分别是形容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都还分别有一段有趣的历史传说。 “沉鱼”,是指西施。春秋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美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这时,有鱼儿游过,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了。 “落雁”,是指王昭君。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宁。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昭君便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下来。从此,昭君就有了“落雁”的代称。 “闭月”,是指貂蝉。《三国演义》说她善歌舞,色伎俱佳。她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能歌善舞,很受王允的宠爱。当时,董卓专权,飞扬跋扈,大臣们都敢怒不敢言。王允与貂蝉共同设下美人计、连环计,密谋杀死董卓。为此,王允和貂蝉便以父女相称。为了宣扬他女儿长得如何漂亮,王允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羞花”,是指杨贵妃。传说杨玉环进宫后,很是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鲜花说:“花儿呀,花儿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啊!”她边说边用手摸了花儿一下。不想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恰巧,此事被一宫女看见。宫女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这件事传到唐玄宗耳朵里,喜出望外,大肆渲染,此事也就传开了。

【第65句】:【粗麻线怎透得针关】释义:透:穿。针关:针鼻儿。比喻粗心人不了解内情细节。例句:“老夫人手执着棍儿婆娑看,粗麻线怎透得针关?直待我拄着拐帮闲钻懒,缝合唇送暖偷香。”

【第66句】:城隍爷的马——骑不得;样子货

【第67句】:【断桥】杭州西湖美名扬天下,到过西湖的人都要到“断桥”一游,结果“断桥不断”。关于断桥的得名众说纷纭:有人说起自平湖秋月的白堤至此而断,故称断桥;有人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断桥。还有人说是冬日雪霁,古石桥上阳面冰雪消融,阴面依然玉砌银铺,从葛岭远眺,桥与堤似断非断,故名“断桥残雪”。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古时候桥畔住着一对以酿酒为生的段姓夫妇,他们将西湖上的小木桥改造成为一座高高的石拱桥,还在桥头建了一座亭子。从此游西湖的人再也不怕路滑桥断了。乡亲父老为纪念段家夫妇行善造桥的好事,便把这桥称为段家桥。后来,因“段”与“断”同音,久而久之又被称为“断桥”。

【第68句】:我有好吃和不太爱洗澡的毛病。妈妈说:“修吃不修身,虱婆叮项颈。”(湖南·城步)

【第69句】:【知己者莫过夫妻】(谚)知己:彼此了解。指夫妻间彼此最了解、最知心。

【第70句】:【抬头不见低头见】(惯)指彼此经常见面,很熟悉。 也作“低头不见抬头见”。

【第71句】:【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一词语一般是指夫妻从小一起长大,恩爱有加。典出李白《长干行》。大诗人李白喜游览,唐开宝十四年,28岁的李白第二次来到南京。一天,他同朋友在长干桥一带游览,突然听到一曲委婉幽怨的西曲歌,他被深深地感动了。一代诗仙,幽情迸发,挥笔而就《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长干行》是乐府诗,写的是一个居住在南京长干里的年轻女子,思念在远方做生意的丈夫的离愁别绪,情感真切,表达细腻。特别是诗的前六句描写的意境非常好,清纯无瑕的童年记忆,亲密无间的戏耍场景,仿佛就在眼前,让人回味悠长,妙不可言。青梅、竹马既是儿时的玩物,又是纯真童趣升华的媒介,为未来的爱情做好铺垫。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典出诗仙之手,既浪漫,又真切。

【第72句】:【说漂亮话】(惯)指说得好听,却没有行动。

【第73句】:【和尚庙借梳子——走错门】(歇)和尚不留发,用不着梳子。指找错了地方或对象。

【第74句】:爸爸听我把一句话说了许多遍,不耐烦地说:“一遍香,二遍臭,三遍四遍脸皮厚。说了这么多遍还有什么意思啊!”(四川·美姑)

【第75句】:【汉字横写】汉字贤写改横写,最早是由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新青年》杂志编辑钱玄同提出来的。《新青年》1917年卷3期,刊登了钱玄同致陈独秀的公开信,信中说:“人目系左右相并,而非上下相重。试立室中,横视左右,甚为省力。若纵视上下,则一仰一俯,颇为费力。以此例彼,知看横行较易于竖行。且右手写字,必自左至右,均无论汉字、西文,一笔一势,罕见自右至左者。然则汉字右行,其法实拙。若从西方写法,自左至右横迤而出,则无一不便。”此后,钱玄同又在《新青年》连续发表四篇公开信,积极倡导“竖改横”的主张。陈独秀、陈望道等学者表示赞同。从此以后,横写汉字便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并一直延续至今。

【第76句】:【大军未到,粮草先行】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第77句】:弟弟把花瓶打碎了,姑妈追问这事,他却不承认。姑妈说:“纸包不住火,油掺不得水,从小不能说假话。”(湖南·长沙)

【第78句】:【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谓出现妖孽是反常的现象,是国家 垂危的征兆。清代《水浒后传》:“种种怪异,不可殚述。总 之,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眼见得天下大乱了。”

【第79句】:【 说谎不瞒当乡人】说谎有人知道底细。明代《西游记》: “哥啊,常言道:说谎不瞒当乡人。就来弄虚头,捣鬼!怎么 说降了妖精,就抬轿来送师父,却又来叫战,何也?”

【第80句】:【见了丈母娘叫大嫂子——没话搭拉话】见“管丈母娘叫大嫂子——没话找话”。

【第81句】:【大水未到,先筑高堤】(谚)堤:堤岸,防水的建筑物。指在洪水到来之前,先把堤岸筑好。泛指做事必须提早作好准备。

【第82句】:【冷了半截】见“凉了半截”。

【第83句】:【卖螃蟹的搭戏台——架子大】见“搭起戏台卖螃蟹——买卖不大,架子倒不小”。

【第84句】:【歪着枕头睡觉——想偏了心】(歇)本指心脏偏向一边,转指人胡思乱想,打错了主意。含讥讽或责骂意。

【第85句】:手心手背都是肉。

【第86句】:沙石积在一起是座山。

【第87句】:【缠麻头,续麻尾】(惯)麻:这里指麻类植物的纤维,是纺织麻类织物的原料。比喻说话东拉西扯绕弯子,不直截了当。

【第88句】:大麦芽做饴糖——好料子

【第89句】:【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谚)恶:恶劣,不肖。硕:硕大,丰盛。人们总是不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不认为自己的田禾比别人的长得好。指人情一贯是:看儿子是自家的好,看庄稼是人家的好。

【第90句】:【生日吹蜡烛】孩子们过生日,生日蛋糕是少不了的,精明的蛋糕店老板又开始赠送生日蜡烛。生日那天,吃着蛋糕,又吹蜡烛,别提有多高兴了。不过,过生日吹蜡烛的来历恐怕孩子们不知道。过生日要吹灭插在蛋糕上的蜡烛,这一做法最早始于古希腊。古希腊的月亮女神阿耳特弥新的崇拜者们在庆祝月亮女神生日时,在圣坛上摆上插着蜡烛的甜蜜蛋糕。后来,古希腊人在孩子的生日蛋糕上插上燃烧着的蜡烛,并增加了吹蜡烛的内容。他们相信,燃烧着的蜡烛具有隐秘神奇的力量,如果孩子们要求一个心愿,并且一口气吹灭所有的蜡烛,他们便可以如愿以偿。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漂洋过海,来到中国。

【第91句】:一天晚上,奶奶让我上街买东西,我害怕不敢去。奶奶说:“一分胆量一分福,十分胆量住瓦屋。别害怕,去吧。”(河南·尉氏)

【第92句】:【多个人,多个胆】(谚)多添一个人,就增多一分胆量。指人多势壮,胆量就大。 也作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冤家多一条河。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把刀。 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对头少堵墙。

【第93句】:鹅毛落水——漂浮

【第94句】:白菜拌豆腐——清清白白

【第95句】:【满饭好吃,满话难说】(谚)满话:说话过头,不留余地。指人说话要谦虚谨慎,留有余地。 也作“满饭好吃,满话说不得”。

【第96句】:【出的牛马力,吃的猪狗食】(惯)牛马力:指又累又苦的力气活。猪狗食:指极差的食物。比喻受到残酷剥削。 也作“下的是牛马力,吃的是猪狗食”。

【第97句】:【 眼里插棒棰实在受不了】无法容忍。梁斌《红旗谱》: “你不要忘了,朱老忠,朱老明,严志和他们就在咱的眼里插 棒棰。”

【第98句】:【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对手的方式,来对付对手。 鲁迅《二心集》:“这并不错,正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入之 身,虽然也是一种‘报复’,而非为了自己。”

【第99句】:【买马钱少,买鞍钱多】做事轻重倒置。电视剧:“柜子才八 块钱,给他多少车钱?不成我买马钱少,买鞍钱多?”

10887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