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网红民间俗语俗话,经典至极!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放着鹅毛不知轻,顶着磨子不知重】释义:身上放着鹅毛与放上磨盘感不到轻重差别。形容不识好歹。例句:九阿姐……方才告诉我许多话,说你不识好歹,放着鹅毛不知轻,顶着磨子不知重,心下好生不悦。教老身来劝你。

【第2句】:【买卖不成仁义在】见“交易不成仁义在”。

【第3句】:【桀犬吠尧——各为其主】(歇)桀:夏朝最后一个君主,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尧:传说中上古圣明的帝王。本指桀养的狗向着尧狂叫是为了卫护它的主子,转指各人都为其主子效劳。

【第4句】:爸爸整日里都是乐呵呵的,妈妈说:“你这人,一口吞个砂锅,光知道脆,不知道碜,天天趣个啥劲儿?”爸爸回敬道:“你真是一根筷子吃莲菜——净挑眼儿哩,关你啥事?”(河南·新密)

【第5句】:哥哥不爱学习,整天贪玩。妈妈批评他说:“你呀,玩耍是条龙,学习是条虫,把玩的工夫用在学习上,那该多好啊!”(山东·沂水)

【第6句】:染坊里拜师傅——好色之徒

【第7句】:【 做一辈子狐狸,给公鸡啄了眼睛】谓有经验的人偶然失利。 罗旋《南国烽烟》:“只怪我粗心大意,做一辈子狐狸,给鸡啄 了眼睛。”

【第8句】:黄连树上搭苦瓜棚一一苦上加苦

【第9句】:小明见又吃萝卜菜,嘟着小嘴说:“不爱吃。”妈妈笑着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河南·邓州)

【第10句】: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睡觉要像弯月亮。

【第11句】:【身无挂体衣,家无隔宿粮】(惯)形容缺衣少食,十分困难。

【第12句】:【千日吃了千升米】(惯)比喻住的日子已多,花销很大。

【第13句】:【狗嘴吐不出象牙来】释义: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嘴”又作“口”。“吐”又作“掏”、“长”等。例句:孙桂英用手撩着水泼马凤兰,说:“狗嘴吐不出象牙来!一句正经的都没有。你这一套都是跟马主任学的吧?”

【第14句】:【往脸上贴金】(惯)比喻美化、夸耀自己或他人。 也作“给脸上贴金”。

【第15句】:【乘龙快婿】“乘龙快婿”是对称心如意女婿的美称,它是一个组合词,源自两处,两源合一而成。单说“乘龙”,也是对女婿的美称。典出《太平广记·四·萧史》引《神仙传拾遗》。据说,秦穆公有个女儿名叫弄玉,善吹箫。秦穆公把弄玉嫁给萧史。萧史也善吹箫,并作风鸣。过了十多年,一天晚上,他们吹箫似凤声,引得凤凰飞来到其房子上。于是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后因称佳婿为“乘龙”或“萧史”。如杜甫《李监宅》诗:“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再说“快婿”,同样是指称心如意的女婿。典出《魏书·刘晒传》,据载:郭瑀有女方二八.郭看中了刘晒,有心择晒为女儿良偶。于是,在自己的座位前另设一席子,对着弟子说:“我有一女儿,年方长成,欲觅一快婿,谁坐下这席子,我就把女儿许给谁。”话音刚落,刘昞就起身坐到席子上,神态庄重地说:“刚才听老师说想找快婿,我刘昞就是这个人。”郭璃遂将女儿嫁给他。后来,人们便叫称心的女婿为“快婿”。后世人们又把“乘龙”和“快婿”合起来用,称称心如意的女婿为“乘龙快婿”。

【第16句】:【推倒长城扶外围】(惯)长城原是用来防御外部势力进犯的,推倒它,是要扶助外人。比喻扶植外人,排斥打击内部力量。

【第17句】:【要知山下路,须问去来人】(谚)要知山下路的难易走向,还得问问过往的行人。比喻要了解真实情况,还应向实践着的人请教。

【第18句】:【披麻救火——惹焰烧身】(歇)比喻自找祸害。

【第19句】:吃了豹子胆——胆子不小;胆子大

【第20句】:鸡毛掸子——净招灰

【第21句】:爸爸在看电视,妈妈在洗衣服。我呢,又是扫地又是倒垃圾。忙完了,我对妈妈说:“妈妈,看我多好啊!”妈妈笑着说:“你呀,瞎娘抱着个秃娃娃,别人不夸自己夸。”(河北·邱县)

【第22句】:【 武可安邦,文能治国】具有很高的文武全才。《短暂的春 秋》:“武可安邦,文能治国,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今后,还 要多发挥他的作用呢。”

【第23句】:【石榴裙】“拜倒在石榴裙下”是句大家都熟悉的俗语,多比喻男子对女子崇拜倾倒之意。那么,石榴裙是一条什么样的裙子,谁穿的裙子,居然有如此神奇的魅力?这其间又有什么故事呢?先说石榴裙。古代的女子穿裙,多喜欢红色,而当时染红色的颜料,也主要是从石榴花中提取出来的,因此,人们把红裙称为“石榴裙”。梁元帝的《乌栖曲》中有“芙蓉为带石榴裙”的填词,这是石榴裙的早期文字记载。而在唐朝的时候,石榴裙是一种流行的服饰,深受广大女子的喜爱,从唐诗中可见一斑。如李白的诗中“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的“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还有杜审言的“桃花马上石榴裙”;万楚的“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武则天的“不信比来长泪下,开箱验取石榴裙”……再说“拜倒在石榴裙下”。相传杨贵妃非常喜欢石榴花,当然也喜欢穿石榴裙。唐天宝年间,唐明皇投其所好,在华清池西绣岭王母祠中广种石榴。每逢石榴花开之时,这位风流天子便携带爱妃去赏花游玩,饮酒作乐。由于宠爱美人,天子不理朝政,疏于政务。但文武大臣谁也不敢指责皇上,他们只能迁怒杨贵妃,见了她,拒不行礼,杨贵妃很生气。这天唐明皇设宴招待群臣,并请爱妃献舞助兴。但见杨贵妃却将酒杯端起送到皇帝唇边,耳语道:“这些臣子对臣妾非常不恭敬,我不愿意为他们献舞。”唐明皇一听,爱妃受了这么大的委屈,这怎么行。于是下令,所有的文武百官,见了贵妃一定要下跪行礼,如果不这样做,就以欺君之罪严惩。所有的大臣们无可奈何,只得遵从。从此之后,只要一见到杨贵妃,莫不俯首叩拜。从此以后,“拜倒在石榴裙下”便流传开来,演绎成对女子崇拜倾倒之意,含有讽刺意味。

【第24句】:【黄花鱼——溜边儿】见“属黄花鱼的——溜边”。

【第25句】:【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释义:比喻当面对人热情,背后却陷害人。“盆”又作“把”。例句:我告诉姐姐,一辈子别见他才好。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

【第26句】:【要得富,险上做】(谚)指要想发财致富,就得冒风险。

【第27句】:【是粥是水,揭开锅盖】(谚)比喻人或事物的真相,揭开表层,自然就一清二楚。

【第28句】:【懒驴上磨——不赶不会上道】(歇)上磨:指拉磨。道:磨道。比喻没人督促或施加某种压力,就不会去干某事。常含讥讽意味。

【第29句】:【骆驼下骡子——怪种】(歇)下:动物生产。本指怪异的变种,转指不肖的子孙。含责骂意。

【第30句】:【狗怕弯腰狼怕站】(谚)狗怕人弯腰,是怕人们从地上捡砖头砸它;狼怕人站直,是怕人站直身子瞄准它开猎枪。指狗和狼虽凶,但都有它们的恐惧点。

【第31句】:【肚子里撑船】(惯)形容人心胸宽广。

【第32句】:妈妈和婶婶为了一点儿小事吵了起来。奶奶告诉爸爸,爸爸说:“哪有牙齿不碰舌头的?妯娌们住在一起,小矛盾总会有的,过两天就好了。”(陕西·成阳)

【第33句】:【卖不了的秫秸——戳那儿了】(歇)秫秸:去掉穗的高梁秆。戳:本指竖立放置,转指站。形容人受到冷遇,晾在那儿或愣在那儿。

【第34句】:【爱吃枣儿汤】(惯)旧指妇女贪爱风月。

【第35句】:酒壶当夜壶用——派错了用场

【第36句】:老鼠踩响夹——不该走这一步(夹:灭鼠工具)

【第37句】:【拉下水】(惯)比喻用卑鄙的手段使人上钩,迫使其同流合污。 也作拉人落水。 拖下水。 扯下水。

【第38句】:【 米不够,水来凑】谓降低质量,凑足数量。类似的:貂不 足,狗尾续。杨沫等《青蓝园》:“汪不进行调查采访就杜撰 文章,米不够水来凑,不仅触法,这也是职业道德所不容。”

【第39句】:大哥不下地劳动,成天跟着别人在生意场上混。爸爸说:“生意买卖眼前花,锄头落地是庄稼。咱庄稼人还是要先把庄稼种好。”(贵州·江口)

【第40句】:邻居叔叔说他妻子太懒散,他妻子反驳说:“我懒?你也不勤快呀!你这是自己一身白毛毛,反说别人是妖怪;鼻头高,眼窝洼,只看见人家看不到自家。”(山西·太原)

【第41句】:【吃着碗里,望着锅里】释义:形容不满足,太贪心。例句:“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

【第42句】:【入山不怕伤人虎,就怕人情两面刀】释义:不怕公开较量,就怕两面三刀地暗算。例句:“身处不公平的天地,识人可要识个透哇!俗话说得对,入山不怕伤人虎,就怕人情两面刀。”

【第43句】:【夜长梦多】(谚)夜眠的时间过长,往往做的梦就多。指问题不及早解决,时间拖长,事态容易发生不利的变化。 也作夜长梦多,日久生变。 夜长梦多,好事多磨。

【第44句】:屁股袋上装黄连——苦在后头

【第45句】:【三朝媳妇,月里孩儿】(谚)三朝(zha。):三天。刚娶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就要抓紧引导;刚生下一个月的小婴儿,就要进行教育。指家庭教育,贵在及早。 也作三朝的新妇,月子的孩儿。 三朝新妇婆引坏,月里孩儿娘引坏。

【第46句】:奶奶常在外人面前夸我。她说我“人不大,却是芝麻做的大饼——点子多。办事让人放心”。(江苏·高邮)

【第47句】:【阎王也怕拼命鬼】(谚)比喻世间的强人恶人,也都害怕不要命的人。

【第48句】:静而少动,眼花耳聋;有静有动,无病无痛。

【第49句】:【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释义:饿死也不偷盗,屈死也不告状。旧日寸打官司告状没有钱不行,所以穷人冤屈再大也只能忍受,不去告状。例句:让你心甘情愿地给他当牛做马,所谓“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就是让你认输。

【第50句】:半天云里扭秧歌——空欢喜

【第51句】:要考试了,我说:“又得考试了,真倒霉。”爸爸说:“有什么倒霉的?当兵不怕跑,学生不怕考。”(江苏·镇江)

【第52句】:火钳子修手表——没处下手

【第53句】:【男儿没性,寸铁无钢;女人没性,烂如麻糖】(谚)男子没有刚强的性格,就像钝铁无钢一样无用;女人没有刚强的性格,就像烂麻糖一样立不起来。指人无论男女,都必须自立自强,刚强而有个性。 也作男入无刚,不如粗糠。 男儿无性,钝铁无钢。

【第54句】:【一镐头刨出个金窖】(惯)比喻一下子获得大量钱财。

【第55句】:【鸡啄鸡食袋,狗咬狗骨头】释义:鸡食袋:鸡嗦子,即鸡的嗦囊,鸡的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在食道的下部,像个袋子,用来储存食物。比喻自己人互相倾轧,自相残害。例句:他有什么事对不起你?我这做娘的有什么事对不起你?只有我屋的人淘气,鸡啄鸡食袋,狗咬狗骨头。又不是吃饭的人多了,咸的、辣的分不匀!

【第56句】:【财动人心】(谚)钱财能打动人心,使人改变主意。

【第57句】: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

【第58句】:【 几十年如一日】一贯如此,没有变化。台湾朱秀娟《女强 人》:“想想看,十多年如一日,哪件事我不听你的。”

【第59句】:【蛤蟆跳三跳,也要歇一歇】释义:比喻人不能总干活,也要适当休息。“跳三跳”又作“跳几跳”、“蹦三蹦”。“歇一歇”又作“歇三歇”。例句:赵新提醒大家,自从提出三熟制的问题以后,已经有人在散布流言飞语了,说什么“蛤蟆跳三跳,也要歇一歇”,反对冬季兴修水利。

【第60句】:【安谷则昌,绝谷则亡】释义:安谷:能吃得下米饭。绝谷:断绝饭食。病中食物不减,生命力就旺盛;绝食断粒,命就不会长久。例句:五脏更相平也,—脏不平,所胜平之。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第61句】:【要想武功好,从小练到老】(谚)要想把武功练好,就得一辈子不停地练。指武功不是短时间能练好的,要长练不辍。

【第62句】:【舌头长在人家嘴里】谓不能阻止别人说话。短篇小说: “闲话由人说,舌头在人家嘴里长着,有什么办法。”

【第63句】:【推山山倒,填海海平】释义:比喻力量大,无往而不胜。例句:只有天下穷人都团结起来,扭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个点上使,共同对敌,才能推山山倒,填海海平,把旧世界砸个落花流水。

【第64句】:【有本不愁利】(谚)要做生意,只要有本钱,就不愁求不到利。指要想谋取到利,本钱是基础。

【第65句】:墨汁里加石灰——瞎掺和;乱掺和

【第66句】:张小泉的剪刀——名牌

【第67句】:【贱陀螺——不打不转】(歇)陀螺:海螺形玩具,木制,玩时用绳子或布条缠绕后用力抽开,使直立旋转,越抽打转得越快。本指陀螺不抽打就不转,转喻不施加压力或不来硬的就不听从。

【第68句】:背脊骨吃人参——后(候)补

【第69句】:【舍命吃河豚】(惯)河豚:一种味道非常鲜美的鱼,有剧毒。l指拼出性命品尝河豚。2指为了得到美好的东西而不惜舍弃生命。

【第70句】:【堵漏洞】(惯)比喻补救说话、做事中的疏漏之处。

【第71句】:【老伴】“老伴”这个称呼,现在一般用于老年夫妇之间,在城市这种称呼比较普遍,在乡下还有不知其意的。本人就曾遇到一个民工,我说自己的老伴如何如何,它不知所云。 “老伴”原是太子对老太监的称呼。明朝宪宗皇帝朱见深册立九岁的儿子为太子,派在宫中服役多年的太监覃吉做典玺局的郎官,专门照管太子的生活和学业。覃吉为人正派,忠于职守,太子极为尊敬和爱护他,称他作“老伴”。后来,“老伴”才转化为老夫老妻之间的称呼。

【第72句】:【恶人自有恶人磨】释义:厉害的人自有厉害的人去对付。例句:看的人随后跟来,观看两家怎地结局?铜盆撞了铁扫帚,恶人自有恶人磨。 ………

【第73句】:【金盆虽破值钱宝,分量不曾减分毫】(谚)指金铸的盆子纵然打破,也仍是值钱的宝,因为黄金的分量一点儿也没减少。常比喻品行高尚的人虽然一时失势,但无损于他的声望。

【第74句】:放马后炮——有啥用

【第75句】:鸡爪上钉马掌——不对蹄(题)

【第76句】:刑法条文糊衣裳——满身罪名

【第77句】:【官向官,民向民,穷人向的是穷人】(谚)向:偏向。指各个群体的切身利益不同,办起事来,总是偏向着自己的群体。

【第78句】:【长处掏,短处捏】(惯)形容人贪婪吝啬,处处占便宜。

【第79句】:【 苍蝇想咬人】谓小人物逞能,想欺负人。类似的:屎壳螂 想螫人。成语:自不量力。李准《大河奔流》:“嘿!没见个 苍蝇还想蜇人!你是哪个山坳里蹦出来的!还想来赤扬岗 当人物头!”

【第80句】:真书如立,行书如引,草书如走。

【第81句】:【倒了核桃车子】(惯)装满核桃的车子倒了,一车核桃哗哗泻地。形容人说话又急又快,滔滔不绝。

【第82句】:【轴承脖子弹簧腰,头上插着风向标】指人看风使舵,油滑没 有骨气。刘绍棠《含羞草》:“卞长亨是有名的轴承脖子弹簧 腰,脑袋上插着风向标;为了做官、保官、升官,他把自个儿 的良心一片一片喂狗了,把过去的战友一个一个出卖了。”

【第83句】:河伯娶亲——坑害民女

【第84句】:【二人转】“二人转”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形式。流行于东北各地,是以东北民歌、大秧歌为基础,吸收“莲花落”发展而成的,已有二百年历史。过去它有蹦蹦戏、大口落子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才定名为“二人转”。原有三种演唱形式:一是二人对口演唱的二人转;二是一人演唱的单出头;三是扮演固定人物的拉场戏。近来又有发展,增添坐唱、群唱等形式。俗语所谓的二人转主要指第一种,即二人对口演唱的形式。

【第85句】:【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平时做好充分准备,战场上就 会少受损失。电视新闻:“他决定在到中国之前,在此进行 训练。他常引用中国的一句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第86句】:姑娘嘴上长胡子——少见

【第87句】:【棺材出了,才讨挽歌郎钱】(惯)挽歌郎:旧时在丧家送葬时,受雇为死者唱挽歌的人。比喻事情办成了才去讨要报酬。也比喻办事错过了时机。

【第88句】:记住背后是强大的祖国,即使单独一人也无比勇敢。

【第89句】:【丰年珠玉,俭年谷粟】(谚)俭年:五谷歉收的年景。丰收年里,人们珍爱的是珠宝玉石;遭灾年景,人们关心的是口粮。指供玩赏的是珠宝,关民命的是粮食。

【第90句】:【不是撑船手,休来弄竹竿】释义:不是干某一行的人,就不要干某一行的事。例句:“这个考语还是请你尧翁代拟了吧。‘不是撑船手,休来弄竹竿’,兄弟实实在在有点来不得了。”

【第91句】:【捆绑不成夫妻】(谚)指婚姻是要男女两相情愿的,不能使用强迫的手段。

【第92句】:【万万岁】在古代,天子或皇帝称为“万岁”,诸侯或亲王称为千岁,“万万岁”称谁呢?太上皇?显然不是。“万万岁”不过是对皇上的阿谀奉承之词。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 “万万岁”一词,出现于唐朝。相传武则天称帝后,特别喜欢别人吹捧她,借以抬高自己名不正的地位,但她又不好直言。一天,她在金銮殿召集翰林院众学士,出题答对。她脱口出了上题:“玉女河边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 众学士搜肠刮肚,对答了几十句,武则天都不满意,甚觉扫兴。这时一位惯于拍马屁的学士看出她的心思,忙吟答道:“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则天听了十分满意,推为杰作。从此,“万万岁”一词就流传于朝野,历朝历代如此。

【第93句】:活鱼丢在沙滩上——干蹦跶

【第94句】:【逼急眼了,兔子也要咬人】释义:比喻老实人被逼急了,也要反抗,采取行动。例句:逼急眼了,兔子也要咬人!到了这个关节,只有一个拼字。

【第95句】:属埔犁弯板的——老往一面翻土

【第96句】:近厨得食,近民得力。

【第97句】:【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谓做事要有把握,不能冒险。 清代《三侠五义》:“咱们与其涉险,莫若绕远。俗语说得好: 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小弟意欲从五峰岭的山后上去, 大约再无妨碍。”

【第98句】:下了十八层地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第99句】:【雨过了送伞】(惯)雨下过了才送来用不着的伞。比喻假情假意。

10904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