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简书2024经典的佛心禅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禅心佛语】改变自己的内心,让它越来越光明,越来越慈悲,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包容,越来越有力量,让人产生一种能力,面对所有的外在,都能够快乐,都能够远离痛苦。

【第2句】:【禅心佛语】那些人是帮助你修忍辱波罗蜜的大善知识,你能够念头这样一转,你就没有一个冤家债主。

【第3句】:【佛心禅语】为善如汲井水,即使汲取再多,仍会不绝地涌出,怕的是不掘井。

【第4句】:人之所以会成为财物的奴隶,正是因为人们不懂繁华本虚幻的道理,从而被贪财的锁链束缚。

【第5句】:【禅心佛语】人的一生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第6句】:【禅心佛语】若不见性,一切时中拟作无作想,是大罪人,是痴人,落无记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恶。

【第7句】:【禅心佛语】佛法的心髓并不是“法住智”,“法住智”也不是佛法所独有。

【第8句】:【禅心佛语】嗔心暴烈,不发则已,发则虽尽反以前所为,亦不暇顾及。

【第9句】:【禅心佛语】出家以来,每年力行放生,本会乃以莲池放生会为名,当以佛教慈悲,儒宗恻隐,而作护生运动,实为天下无上吉祥善事。

【第10句】:【佛心禅语】摆脱个人的情绪,正确认清人生的现实,观诸法空、无所得,就能坦然的面对人生的不幸。

【第11句】:夫为世间将,顺正不阿枉,心调胜诸恶,如是为法王。见正能施惠,仁爱好利人,既利以平均,如是众亲附。《法句经》卷下,道利品

【第12句】:【石天基莫愁诗】人生在世一蜉蝣,转眼乌头换白头。百岁光阴能有几?一场扯淡没来由。当年楚汉今何在?昔日萧曹尽已休。遇饮酒时须饮酒,青山偏会笑人愁。

【第13句】:【经典佛语】“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烦恼炽盛的时候,每每随众上殿就会释怀很多。

【第14句】:【禅心佛语】接受了这份工作、而又对这份工作马虎应付、实则是种罪过、是不道德的体现,尽心尽力忘我做事是一种功徳、为大众创造一种好的环境实是一种大布施。

【第15句】:直须梦中念佛不断,方有出苦分。。人生如觉,人死如梦,所以梦中念得佛的人,临死自然不乱也。(明)真可《紫柏尊者全集》卷八,法语示众念佛

【第16句】:吹嘘自己,蔑视他人,因骄傲反显渺小。《经集》第青树林,第七章《无种姓者经》

【第17句】:生气除了给自己的身体和别人的感情造成伤害之外,没有任何益处。尽量不要生气,找到适合自己的宣泄方式,让你的心态平和些吧!

【第18句】:【禅心佛语】前进不必遗憾,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糟糕,叫做经历。

【第19句】:【禅心佛语】福报不够,直接住到地狱饿鬼位上去互相对待和感受生活。

【第20句】:【禅心佛语】人于自己身上加上两个行囊,一个装着我们的过失,放于背后。一个满载着别人的过失,放在我们面前。人们往往只看到面前的,却忘掉了背后。

【第21句】:大海之舟因舵手而到岸,人生之舟因良师而解脱,身躯之病因良药而治愈,精神之病因妙法而觉醒。

【第22句】:【禅心佛语】每个产品都有一本说明书,身体也应该有一本使用手册。正确了解,合理使用,注意维护,使其健康运行,这是人生快乐、幸福的基础。

【第23句】:【禅语人生】形式上学佛、念佛,实际上求名闻利养,不要只看眼前利益,目光放远一些,少发俗愿,多做利益众生的事。

【第24句】:入,不管他物质生活充实或贫乏,只要他心里非常安详,就是在过着幸福的生活。——耕云先生

【第25句】:【禅心佛语】当一个年轻人在当子女时,可能非常追求个性,不理解、不认可父母的关怀与期望;一旦转眼间为人父母,同样会对子女有一样的要求。

【第26句】:【禅语人生】我们的智慧是修来的,希望大家为了利益众生,教化众生,好好发心,好好修,多修多得,少修少修,不修就没得。

【第27句】:【禅语人生】有一天,当你发现再也记不起为了什么而受伤,那就是痊愈之时。

【第28句】: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华严经》卷三十七,十地品诸法无法体,而说唯是心。不见于自心,而起于分别。《入楞伽经》卷十

【第29句】:【禅心佛语】如果我们生活上看轻自己,就会减少很多的争斗。俗话说得好,“君轻则人贵”,只有做到这点,你才是一个生活的智者。

【第30句】:于父母所少作不善,获大苦报,少作供养,得福无量。《杂宝藏经》卷一

【第31句】:【禅语人生】占有别人的东西等于在吸收别人的业障、布施给别人的东西等于给自己买一份保险。

【第32句】: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印光法师文钞-复马契西书三》

【第33句】:【禅语人生】学佛,其实就是学自己,完成自己。禅者有绝对的自尊,大都有放眼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所谓“自修自悟”、“自食其力”,那就是禅者的榜样。

【第34句】:以洗器余食着于净地,令彼处众生即得利乐,我说斯等亦入福门,况复施人!《杂阿含经》卷四,第90经

【第35句】:【禅语感悟人生的文案】开口不说他人非,闭目心中生莲花。能吃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第36句】:天下以美妇人譬好花,以好花譬美妇人。殊不知以人譬花,以花譬人,而能譬譬者,非花非人也。故日:“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紫柏尊者全集》

【第37句】:【禅语人生】问:我第一次结婚不好,第二次更坏,为什么?上人:那就不要结婚,多念观世音菩萨。

【第38句】:普度的意思就是解救倒悬。“普”是普遍;“度”是从此岸度到彼岸,转苦为乐。

【第39句】:生死在片刻间,成功在片刻间,失败同样也在片刻间。一切的一切,都要抓住当下一念不放过。

【第40句】:念诵不应太急缓,声非太大及太小,非共人语非散乱,非缺伊邬庵啊等。《妙臂菩萨所问经》

【第41句】:【佛心禅语】一切境界都是业识心造作出来的。与其避境,不如炼心。心能造业,心能转业。至诚念佛,则能转业。十法界不离一念心,不念弥陀更念谁?

【第42句】:学佛必须培养正信,对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并拿出勇气降伏忧愁、欲念,才能获得轻安和解脱。

【第43句】:【佛心禅语】做人要有: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豁达乐观的生活襟怀,反身求己的思过习惯。人格有品,生活才会有质。

【第44句】:【禅心佛语】上师”分为了、不了义二种,了义上师是指成就佛位时所证智慧法身,不了义上师是指教授佛法的师长。

【第45句】:【禅语人生】修法者一定要把“行道过程”和“所证果位”区分清楚,依自己的根器及修法的能力而行持:所证见解广大如虚空,取舍因果细微如粉末。

【第46句】:仅仅满足于做一个好人而不追求精神解脱的人生,就好比一个人只为拥有肥沃的土壤感到满足,而不寻找种子,不努力耕种,也就不会获得果实一般,不究竟、不圆满。

【第47句】: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净。《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

【第48句】: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譬如象马忧戾不调,加诸楚毒,乃至彻骨,然后调伏。《维摩经》卷下,香积佛品

【第49句】:【禅心佛语】忍,有时要让,有时要耐,有时要隐。所以,忍其实是另一种形式“韧”。

【第50句】:颠末禅师的一番开示,信徒终于会心过来,以后全力地改掉了焦躁的本性,再也不等闲发性情了。

【第51句】:【禅心佛语】佛说: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第52句】:【圣经文案】222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可12:30)

【第53句】:束缚我们不得自由的,是我们自己固守的观念。“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我们还须从缠身的事物中跳出来,才可能看得更真切。

【第54句】:【禅心佛语】气不顺时少说话,有言必失;心不顺时莫做事,做事必败;事莫虚应,应则必办,不办便结怨;愿莫轻许,许愿必还愿,不还便成债。

【第55句】:【禅心佛语】婚姻定律:结婚前觉得适合自己的人很少,结婚后觉得适合自己的人很多。

【第56句】:【禅心佛语】行善:莫轻视小善,以为我不会有好的果报。小水滴不断地落下,最后能灌满整个瓶子,所以智慧的人逐渐积集小善,而致使他整个人充满着福德。

【第57句】:人最难看见的,就是自己——平日都是张着眼睛向外看,把别人称斤论两,把世事说长道短,殊不知,自己也在其中啊。——证严法师

【第58句】:生而有利安,伴软和为安,命尽为福安,众恶不犯安。《法句经》卷下。

【第59句】:【禅语人生】阳光普照与暴风雨,不过是天空表情的不同而已,而不管命运是甘甜或苦涩,都应该使它成为最好的人生粮食。

【第60句】:一切因缘所生,变化无常,索性把“我”放下,把环境忘记,把无常当作常态,自在与快乐将会紧随身后。

【第61句】:【禅心佛语】思念是种最难掩藏的秘密,再寒冷的季节,它都会在心里融化,然后周身流淌,然后时刻激荡,然后从唇齿眼眸散发出来,萦成永不折断的牵挂。

【第62句】:【禅语人生】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第63句】:【禅语人生】向前走,相信梦想并坚持。只有这样,你才有机会自我证明,找到你想要的尊严。

【第64句】:【禅心佛语】佛法讲要发愿,只要我们有善愿有大愿,迟迟早早都会满愿。

【第65句】:【禅心佛语】生活的所有考验,恰恰是活在人间的一种内涵,用一种活泼的心态去善待生活,得失一段缘,来此一百年。看破的心闲,迷惑的空忙。

【第66句】:【禅语人生】有些人就和公鸡一样,总认为太阳是听了牠的啼声才升起的。

【第67句】:家长对孩子娇惯溺爱多少,孩子就让家长失望多少。求可求,不强求;有自信,不亢奋;知好歹,不较劲。

【第68句】:知惭愧世倘有人,能知惭愧,是名诱进,如策良马。《法句经》卷上,刀杖品

【第69句】:【禅语悟道】”志工”是将真诚的爱,当作生命的一部分,并身体力行的人。

【第70句】:【禅心佛语】六和文化:最先包容的人不受伤害。最先道歉的人是勇敢;最先原谅的人是坚强;最先释怀的人是幸福。

【第71句】:四时不暂停,命亦日夜尽,壮年不久住,恐怖死来至。见于死生苦,而生大怖畏,舍世五欲乐,当求于寂灭。《别译杂阿含经》卷八

【第72句】:“不怕念头起,就怕觉照迟。”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相信自己,不要人云亦云,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路。否则,又如何为自己的人生掌舵?

【第73句】:【禅语人生】友谊、爱情、婚姻都好比铺水泥路,隔上一段就要留出一条缝隙,保持着一点点距离。不留缝隙,路面很快就会膨胀、坏掉。

【第74句】:【禅语人生】想身体健康,魅力无穷,你必须避免愤怒,少发或不发脾气。

【第75句】:【禅语人生】直下承担,我就是佛,我要发菩提心,但是无菩提心相,无相,为菩提心。所以发菩提心,无菩提心可得,发而无发,无发而发,是名菩提心。

【第76句】:尽对朋友说些无用的甜言蜜语,智者知道这种人是只说不做的。《经集》第二品,第三章《羞耻经》

【第77句】:当我们与人分享我们的快乐与幸福时,我们的身体也在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能量。久而久之,我们身上的场态也会发生变化,正面的能量也会相应地增加。

【第78句】:【禅心佛语】大自然的智慧在运作之时无不显示出其自在无为、和谐慈爱的风范。当我们驾乘和谐、喜悦和慈爱之力的时候,我们就以自在无为的方式创造了成功与好运。

【第79句】:如果一个人能够放弃“我执”,那么他的心境就会柔和清净,万事万物在他的眼里也都是美好的、令人愉悦的,这样的人才能怀抱幸福,笑对人生。

【第80句】:【禅语人生】证悟了空性的人,不会在意别人的毁谤,也不会在意别人的赞叹。

【第81句】:【禅语人生】在感恩中奉献自我、回报社会;在包容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分享中广结善缘、和谐发展;在结缘中成就自他、共创未来。

【第82句】:【禅心佛语】人生在世,难免成败得失,荣辱浮沉。我们应当不逃避,不强求,一切随缘,任由世事变迁,宠辱皆不惊,以一颗恬然淡定的心,泰然处之。

【第83句】:【禅心佛语】其实我不怕分离,怕看的只是绝情,至少让我能证明,你我曾一样真心。

【第84句】: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所有的众生包括人和动物,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无限的恩惠,我们要感恩。

【第85句】:【佛心禅语】做事情自私自利的心越来越重的时候,对他人的伤害也会越来越大。

【第86句】:悲即是同情心。能互相宽谅、容忍,表现一分宽心、爱心,即是悲心。最幸福的人生,就是能宽容与悲悯一切众生的人生。

【第87句】:欲成就菩萨道业,必须拥有不畏心劳、不惧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方能达成。

【第88句】:【禅语人生】心之佛非世人眼之佛,禅道玄机非文可立,但悟其心。求禅心非故弄玄虚,其真理莫过于自然归一。佛本无相,实乃心也;求佛见本心,寻回自我,如此而已。

【第89句】:【禅心佛语】任何一个人的存在,都是以别人的存在在前提、为条件的。帮助别人,不仅是一种善心的表达,同时对自己也大有好处。一个人只有善待他人,自己才能存在。

【第90句】:人生路上,常会遇到比我们强的人,这时就要学会不攀比,坚定自己的信心。与其在与他人的攀比中生活,不如走好自己的路。

【第91句】:【禅心佛语】很多人之所以没有感恩之心,是由于被贪、嗔、痴的烦恼所蒙蔽。

【第92句】:【圣经文案】254你们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约5:39)

【第93句】:凡事都要随缘(有度),人必须随着天定的因缘来处理事情。反之,只凭自己的主观努力一意孤行,不管怎样也会无法达成自己的意愿的。

【第94句】:良田:农人的丰收,必先付出相当的代价,要有好的谷种,并且勤耕田地,诸事俱备,方得如期丰收。

【第95句】:知识之后是见识,见识之后是胆识,胆识最后变成智识,这是一层层的升华。知识是基础,不读万卷书,即便能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

【第96句】:我们的笑容,肯定了我们要平和、快乐地去生活的觉知与坚定。真正的笑脸,源于一颗了悟的心。只要打开心灵的窗户,你就能看到自己内心微笑着的慈悲。

【第97句】:天堂和地狱是用心和行为造作的。不要怕天堂与地狱,要怕的是心的偏向。——证严法师

【第98句】:【佛心禅语】自性本自淸静,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欲觅无上自性,须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融其性中取,否则别无二法。

【第99句】:【禅心佛语】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

10942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