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哔哩哔哩年度精选谚语俗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人老骨头硬】(惯)1指人老。 2指人虽然老了,却精力充沛,劲头十足。

【第2句】:【朝山的不是全为了敬神】(谚)朝山:到山上去朝拜神仙。指朝山的人,目的不一定都是去敬神。泛指同做一件事的人,目的并不都相同。

【第3句】:【老虎头上抓虱子——好大的胆】(歇)指胆量太大,不知危险。常含责骂意。

【第4句】:【气不打一处来】(惯)指心中所有的怒气一起爆发出来。

【第5句】:【发面馒头——搁不住一咬】(歇)本指发面馒头松软,经不住咬,转喻人或某种势力软弱,经受不住一次打击。

【第6句】:【开空头支票】(惯)空头支票:不能兑现的支票。常比喻许不能实现之诺。 也作给空头支票。 发空头支票。

【第7句】:【檐头雨滴从高下——一点也不差】(歇)屋檐的雨水丝毫不差地滴在老地方。指毫无差错。

【第8句】:【有理也要让三分】见“得理让三分”。

【第9句】:【公人见票,牲口见料】(谚)公人:旧时衙门里的差役。票:传票,用以传唤涉案人员。料:喂养牲口用的谷物。指差役手持传票,可以勒索涉案人员的钱财,故见到传票就像牲口见到料一样欣喜。

【第10句】:【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谚)贾(gu):经商。指衣袖长了,舞姿就显得美妙;钱财多了,经商周转起来就灵便。指资金雄厚是商业发展的基础。也泛指财物丰裕,一切事情都好办。 也作“长袂善舞,多资善贾”。袂(mei):衣袖。

【第11句】:【开大口,说大话】(惯)指夸口,言过其实。 也作“开大口,讲大话”。

【第12句】:【悲伤忧愁,不如握紧拳头】(谚)悲观愁苦无济于事,不如坚决奋斗,谋求出路。指消极忍受,不如积极拼搏。

【第13句】:【溜须】“溜须”用以讽刺那些阿谀奉承之辈的卑劣行为,源自宋朝。 宋真宗时,寇准为丞相,丁谓为参知政事。一次朝中宴会,寇准喝汤的时候,没注意汤汁沾在了胡须上。丁谓正巧看见,赶紧过来替寇准擦拭,寇准毫不领情地说:“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意思是说,你身为国家大臣,不是来替我擦胡须的。当场把丁谓羞得满脸通红。“溜须”一词由此而来。 所谓受辱后怀恨在心,决心找机会报复寇准。后来宋真宗患病不能上朝,丁谓就串通内侍诬告寇准阴谋拥立太子,把寇准贬出京城。当时,老百姓曾编成顺口溜:“欲得天下宁,须拔眼前丁。欲得天下好,不如召寇老。”

【第14句】:【未曾水来先垒坝】(谚)坝:堤坝,拦水的土建筑物。发大水之前先得把堤坝筑好。指防洪要提早准备。也泛指凡事要把准备工作做在前头。

【第15句】:【做秀】“做秀”是主观故意将亮点显摆给公众,目的带有功利色彩。 “做秀”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港、台地区流行的新词,八十年代流人国内,并迅速蔓延。“做秀”一词,时下可谓蹿红,甚至泛滥成灾。“做秀”的秀拿出来还可单独使用,比如“秀一把”、“宝宝秀”等,不一而足。 “做秀”之源,中外皆有。先说国外之源。“秀”一词来自洋文的sh。w,是展览表演的意思,指艺坛歌星、影星的表演活动。后“做秀”一词应用日益广泛,并不单限于艺人。政治上有所谓政治秀,学术界里有学人做秀,他们看见摄影记者,挤着向前站,无时无地不抓麦克风,想秀一把。 再说国内之源。中国古代的“秀”,源更深,流更长。“秀”在中文的本义虽非是展览、表演之意,却有引人注意之处。“秀”始出《论语》,孔子日:“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南宋朱熹的解释是:“谷之始生日苗,吐华日秀,成谷日实。”朱熹的解释虽是古文,却明白无误,“秀”就是花。《诗经》有诗云:“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就是形容禾谷生长的过程。《礼记·月令》孟夏之月有“王瓜生,苦瓜秀”的文案,也就是苦菜开花的意思。所以,花蕾绽放就是“秀”了。植物的“秀”,用以招蜂引蝶,传花授粉。艺人做秀,无非是绽放才华,展现年华,正像花卉吐华。 今日之“做秀”,不要做作、故弄姿态,还是“实发实秀,实坚实好”的好。

【第16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谚)行军打仗,没有固定的阵势,就像水的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指打仗要随机应变,不能死守教条。

【第17句】:【明枪好躲,暗箭难防】(谚)来自明处的刀枪容易躲避,从暗处冷不防射来的箭最难防范。指阴谋暗算的小人最不好对付。 也作明枪好防,暗箭难躲。 明枪容易避,暗箭最难防。

【第18句】:【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谚)临上阵打仗才磨枪,纵然磨不锋利,也能磨得光亮。指平时不下功夫,临时突击准备,多少也能顶点事。 也作“临阵磨枪三分光”。

【第19句】:【观于海者难为水】(谚)比喻见过大世面,小人物或小事情就不会在意。 也作“久经大海难为水”。

【第20句】:【乌龟爬门槛——就看此一跌】(歇)本指乌龟过门槛,爬上后跌倒翻过身才勉强过去;转喻成与不成就看这一下。 也作乌龟爬门槛——看这一跌。 乌龟爬门槛——就看此一翻。翻:谐“番”。

【第21句】:【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释义:移:改变。山河容易改造,人的本性却很难改变。比喻多年形成的思想、习惯、作风等不易改变。“易改”又作“好改”、“可改”。“本性”又作“秉性”、“禀性”、“狼性”。 例句:高大泉说:“山河易改,剥削阶级的本性难移。恶毒凶狠,不知羞耻,只认金钱不识人,就是他们的本性。”

【第22句】:【脑袋砍了碗大个疤】见“砍了头也只有碗口大的疤”。

【第23句】:【脸丑怪不着镜子】(谚)比喻做错事受到惩罚,只怨自己,怨不得别人。

【第24句】:【上刀山,下火海】 释义:比喻奋不顾身,进入危险境地。“下火海”又作“跳火海”。 例句:虾仔痛心地说:“我有错,我有罪,要改正错误,戴罪立功,只要用得着我,上刀山,下火海,我虾仔都敢去+。”

【第25句】:【过五关斩六将】 释义:《三国演义》记载:蜀国大将关羽连闯了东岭关等五个关口,杀掉了不许他通过的守将孔秀等六人。比喻过去值得骄傲和称赞的英雄业绩。也比喻克服了重重困难。 例句:席间谈话大都是追溯往事,三个人净说“过五关斩六将”的光彩事,对他们互相倾轧、不欢离别的丑行只字不谈。

【第26句】:【藕断丝不断】(惯)藕:莲的地下茎,长形,肥大有节,白色,中间有许多管状的孔,折断后有丝。 藕被切断以后,上面还有丝连着。 比喻从外表上看关系是断了,感情并未断绝。多指男女之情也作“藕断丝连”。

【第27句】:【吃饭先唱汤,不用请药方】 释义:未吃饭先喝汤,就用不着看病。今有些地方习惯吃饭先喝汤。 例句:医:村谣日:“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萝卜上了街,药专把嘴撅。”

【第28句】:【各师傅各传授,各把戏各变手】(谚)把戏:杂技。一个师傅自有一套传授技能的方式,一种把戏自有一套表演变幻的手法。指在技艺的传授与表演上,各有各的路数。

【第29句】:【葫芦内卖出什么药来】 释义:葫芦:一年生草本植物葫芦的果实,可以掏空做器皿,过去常用来装药。比喻不知人肚子里到底打算搞出什么名堂来。 例句:“你们都退去,只留朝云在此。”众人领命,一齐都散,不留一人。元普便叫朝云闭上门,朝云正不知刘元普葫芦内卖出什么药来。

【第30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谚)耕耘:耕田与耘草。在农业生产上,下一分辛苦,就有一分收成。指付出多大的劳动代价,就会有多大的收获。

【第31句】:【杀人不过头点地】(谚)即使被杀死,也不过是脑袋滚在地上罢了。 指充其量不过是个死,没有什么了不起。

【第32句】:【虎死皮还在】 释义:比喻虽然垮台,威风还在。 例句:诺阿浦木梭,“虎死皮还在”,怎么这样说,不说以前你们有过部落联盟,现在单说你们的亲戚关系,你想想,你的三家亲戚垮了,你阿侯家会有好结果?

【第33句】:【有钱难买自主张】(谚)指遇事可贵的是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

【第34句】:【熟油拌苦菜——由人心头爱】(歇)苦菜:~种宿根的野菜,有白色乳汁,茎叶嫩时可吃,略带苦味。 用熟油拌着苦菜,味道很不入口,却偏有人喜欢吃。指人的爱好不同,追求各异。 也作“熟油苦菜——各人心爱”。

【第35句】:【瓜桃梨枣,见面就扰】 释义:人们见到瓜、桃、梨、枣等水果吃几个或挑挑拣拣是难免的。 例句:哎哟!瓜桃梨枣,见面就扰!卖东西哪有不兴人家挑拣的?不让挑拣! 你干脆留着自家吃。

【第36句】:【逢人且说三分话】(谚)对人,特别是对初次接触的生人,说话只能说三分,绝不可毫无保留地倾诉心里话。指和人说话要做到多想少说,慎而又慎。 也作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人前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第37句】:懒散易生病,勤劳可健身。

【第38句】:【同烧一炉香】(惯)比喻有共同的心愿。

【第39句】:【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谚)担子不放在肩上,就不知它的重量;不走长路,就不知远行的艰难。指只有经过亲身实践,对事物才会有深切的体会。

【第40句】:【打饥荒】(惯)1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与人纠缠不休。2指借债或欠债。

【第41句】:【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婚】 释义:没有媒人说合成不了婚事。 例句:“小姐,俗话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婚嘛”

【第42句】:【背了石臼做戏——吃力不讨好】(歇)指花了很大力气,却没有得到好的回报。 也作“顶着石臼做戏——费力没讨好”。

【第43句】:【猴不钻圈多敲锣】 释义:比喻加紧引诱人上圈套。“敲锣”又作“筛几遍锣”。筛:敲。 例句:丁世宗很有把握地说:“猴不钻圈多敲锣。谬德俊那小子是个汽油桶,只要把盖揭开了,点火就炸。”

【第44句】:【英雄难脱美人手】(谚)指英雄人物往往会因迷恋女色而丧失斗志,或落入“美人计”圈套。 也作“英雄难过美人关”。

【第45句】:【现钟不打打铸钟】(惯)放着现成的钟不敲,却等着敲正待铸造的钟。比喻放着现成的人或物不用,却空耗精力等着用其他的人或物。 也比喻舍近求远。

【第46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惯)路上丢了东西没人捡,晚上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治安非常好。 也作路不拾遗,门不夜掩。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第47句】:【拧成一股绳】 释义:比喻团结一心。 例句:只要咱们大家拧成一股绳,按着党的话好好干,有啥困难都能克服。

【第48句】:【不倒翁】现有玩具叫“不倒翁”。这一俗语常用来比喻善于保持自己地位的人,含贬义,可引起处世圆滑、官运亨通等联想。“不倒翁”源自春秋时期。 史载,春秋时,楚国的卞和在荆山中获得一块璞玉。此物外表平凡,与一般石头无异,然而却是一块真正的美玉,卞和两次将此宝献给楚王,但楚王总把它看成顽石,便以欺君之罪先后砍断卞和的双足。卞和见无人识宝,便怀抱璞玉,在荆山脚下号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随后哭出血来。及至楚文王即位得知此事后,便派人去问他缘由。卞和答道:“我并不是因为被砍断了腿而悲哀,悲哀的是把宝玉当成石头,把正直的人当成欺君的骗子,这是我悲哀的缘故啊!”文王便命玉工将石剖开,果然获得一块宝玉,文王乐不自胜,命制成玉璧,名之日“和氏璧”(战国时“完璧归赵”就是此璧,价值十五城)。卞和这种不惜受刑,坚持真理的精神,使楚文王大为感动,于是称赞卞和说:“和氏真是个扳不倒之翁也!”后世据此有“不倒翁”一词,但由褒义演化为贬义。 另有一说,“不倒翁原为玩具名。形状像老人,上轻下重,扳倒后能自动竖起来,也叫‘扳不倒”’。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三:“儿童嬉戏有不倒翁,糊纸作醉汉状,虚其中而实其底,虽按捺旋转不倒也……”

【第49句】:【翅膀硬了】(惯)形容人长大或成熟,长本事了。多含贬义。 也作翅膀长硬了。 翅膀管儿硬了。

【第50句】:【公羊换母羊,换药又换汤】 释义:比喻彻底更换或改变。 例句:芦金鼎呲着牙,心怀叵测地笑道:“这叫公羊换母羊、换药又换汤! 哈哈!”

【第51句】:【冷在三九】意思是说冬天最冷的天在三九。那么,什么是三九,它是怎么来的呢? 我国古代将夏至后的81天和冬至后的81天各分为9个段落,每一个段落为9天,并按次序定名为头九(即一九)、二九、三九……九九。不过,夏九九在民间没有流行起来,大家只知道夏有“三伏”而不知道夏还有九九。通常所谓九九或数九天,是指冬九九而言。 冬天最冷的时候在三九和四九,大约为阳历一月中下旬,阴历多在腊月上旬。这时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故农谚有“热在中伏,冷在三九”的说法,还有“腊七腊八,出门冻煞”的说法。九九与气候密切相关,有九九歌唱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可见,冬天的大冷天,确实在“三九”。

【第52句】:【无过乱门】(谚)不要走近祸乱的地方。指人必须时刻保持安全感,凡是祸乱是非之地,一定要远远避开。

【第53句】:【天塌压大家】(谚)指天灾人祸临头,大家都会遭殃,不用独自担忧。 也作天塌砸众人。 天塌有大家。 天塌大家死。

【第54句】:【龙斗虎伤,苦了小獐】见“斗虎争狼,苦杀小獐”。

【第55句】:【官不修衙,客不修店】(谚)衙:公府衙门。当官一任三年,任满随即调离,故不修衙门;旅客随住随走,任凭旅店破旧,也绝不维修。 指临时应付的差事,不会作长远打算。

【第56句】:【和尚庙借梳子——走错门】(歇)和尚不留发,用不着梳子。指找错了地方或对象。

【第57句】:【旗杆上的灯笼——高明】(歇)本指在高处照明,转指见解或技艺等高超。

【第58句】:【揪辫子】见“抓辫子”。

【第59句】:【豆腐里挑出骨头来】(惯)形容检查得十分仔细、严格。也比喻过分挑剔。 也作“豆腐里寻骨头”。

【第60句】:【不见真佛不烧香】(谚)真佛:佛祖真身。不见到佛祖真身,绝不轻易烧香跪拜。比喻不摸清事实真相,绝不轻易表态或贸然行动。 也作不见真佛不下拜。 不见真佛,不念真经。

【第61句】:【狼心狗肺】“狼心狗肺”比喻心肠狠毒或忘恩负义。源自一则传说。 传说春秋战国时,名医扁鹊往伏牛山为民治病。一天,走到一个山坡上,看到草丛中有一具尸体,像是刚死不久。他想把他救活,可是。心肺已经坏了。正在犹豫,忽然一只狼从这里路过,他用手术刀一投,将狼扎死,取了它的心,安在尸体腔内;又见一只狗从这里跑过,捉住它又取了它的肺,也安在尸体腔内。经过抢救,尸首活了,猛地站起来抓住扁鹊道:“盗贼,还我财物!”扁鹊说:“是我救了你的命,怎么反说我是盗贼?岂有此理!”那人抓住扁鹊死死不放,口口声声喊道:“还我财物!”扁鹊无奈,一同去阳城见官。 阳城县令听了二人申诉,对扁鹊道:“你趁他熟睡之机,盗他所带财物,尚未离去,被他醒后捉住,速将财物还他。”扁鹊道:“此人为狼心狗肺,如若不信,当场查验。”县令点头应允。扁鹊说:“把你的内脏打开看看。”那人胆怯,不愿意。扁鹊说:“看看我缝的刀口也可以。”那人解开怀.果然一眼看出,有新缝刀口在身。县令惊呆了,那人还想狡辩下去。这时,扁鹊一跺脚,飘然而去。县令急忙追赶,直追到山顶,却见他面朝东方,盘腿而坐,叫他起来,他却不言语了。县令命人查看扁鹊治病的地点,果然有死狼死狗还在,只是一个没心,一个没肺。县令说:“那人真是狼心狗肺呀!”于是将那人痛斥一番。 从此,就有了“狼心狗肺”一词,用来形容忘恩负义之人。

【第62句】:【认理不认人】(惯)指办事公正,不讲私情。

【第63句】:【猪八戒啃地梨——什么仙人给什么果】(歇)地梨: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像荸荠,可以吃;也指荸荠。指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待遇。

【第64句】:【吃虱子留后腿】(惯)虱子:昆虫名,腹大,椭圆状,寄生于动物身上吸食血液。吃虱子还要留下后腿,下次再吃。形容人非常吝啬、小气。

【第65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谚)千里长的堤坝,会因小小的蚂蚁洞而溃决。泛指小小的隐患如不及早防治,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大患。 也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千里长堤,溃于一穴。

【第66句】:【带箭野猪猛于虎】(谚)指带箭受伤的野猪,比老虎还要凶猛。比喻受到打击或被逼到走投无路的人,会表现得非常凶狠顽强。

【第67句】:【日头常晌午】(惯)晌午:中午。 中午的太阳最好。比喻人运气总是很好。

【第68句】:【不做贼,心不惊;不吃鱼,口不腥】(谚)不曾做贼偷盗,心里不会惊慌;没有吃过鱼,嘴里不会有腥气。指人只要正道直行,心里总会踏实。

【第69句】:【手里没有金刚钻,不敢揽这瓷器活】见“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

【第70句】:【老和尚念经——过一天算一天】(歇)指得过且过,敷衍地过日子。

【第71句】:【春江水暖鸭先知】 释义:这是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诗句。比喻首先体察和领受到。 例句:雷公乐呵呵地说:“你们看,这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呵!”

【第72句】:【远并不救近渴】(谚)远处的井水再多,也解决不了当前的口渴。比喻缓不济急。 也作远水救不得近渴。 远水不解近渴。

【第73句】:【重打锣鼓另开戏】 释义:重新敲起锣鼓,从头另开演一场戏。比喻从头再干或另作新的打算。 例句:人们的劲头又来了,又好像头年,萧队长找着一百二十多个贫雇中农男女,愿意重打锣鼓另开戏。

【第74句】:【上山打柴,过河脱鞋】(谚)上到山上就打柴,要过河水就脱鞋。比喻到什么环境,就要有对新环境的适应力。也比喻遇到什么情况,就要采取什么措施,不可拘泥。

【第75句】: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第76句】:【调过来葫芦,翻过去又是瓢】 释义: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 例句:你郑科长原来怎么说的?调过来葫芦,翻过去又是瓢!吃着咱们种的粮粒儿,你还为不为民作主?

【第77句】:【远怕水,近怕鬼】(谚)旧指人逃离险境时,最怕大河挡道和暗鬼跟踪。

【第78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谚)即便是聪明而富有远见的人,千百次的出谋决策,也总有一次失误。指人智谋再高,也不可能一点失误都没有。 也作智者干虑,难免一失。 智者干智,尚有一失。

【第79句】:【说大话做小事】(惯)指话说得很响亮,行动却跟不上。

【第80句】:【眼皮子浅】(惯)形容人见识浅薄或目光短浅。 也作“眼窝子浅”。

【第81句】: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第82句】:【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惯)形容人刚强有力,光明磊落。 也作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 拳头上立得人,臂膊上走得马。 拳头上站得住人,胳臂上跑得了马。

【第83句】:【大闺女上花轿——半推半就】(歇)形容心里愿意,表面上假装推辞。

【第84句】: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第85句】:【棺材出了,才讨挽歌郎钱】(惯)挽歌郎:旧时在丧家送葬时,受雇为死者唱挽歌的人。比喻事情办成了才去讨要报酬。也比喻办事错过了时机。

【第86句】:【有锤就敲,有炮就放】 释义:形容人性情急躁,心直口快,有啥说啥。 例句:不能因为自己出于一片好心,自以为看法正确,就可以不看对象,不顾场合,不讲方式,有锤就敲,有炮就放。

【第87句】:【财神爷甩袖子——镚子儿皆无】(歇)镚(beng)子儿:铜子儿,清末流通的圆形无孔的铜币,大子儿相当于二十文,小子儿相当于十文。 指一个钱也没有。

【第88句】:【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释义:形容人民群众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力量无穷。“让路”又作“让道”。 例句:种种困难,遇到共产党人,它们就只好退却,真是“高山也要低头,河水也要让路”。

【第89句】:【老虎不吃人——只是坏了名色】(歇)名色:名称,名声。指名称或名声不好已是客观存在。 也作“是个老虎不吃人——坏了名色在那里”。

【第90句】:【饱汉不知饿汉饥】 释义:比喻得到安乐、满足的人不知道别人的困难,不关心别人的疾苦。 例句:萧大爷亦劝他慢些,“我同钱太爷还有句话说”。小爷们等不及,只是跺脚,说:“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你饱汉不知饿汉饥,我劝你快走罢!”

【第91句】:【让圆就圆,让扁就扁】(惯)形容非常听话,让怎么样就怎么样。也形容人软弱,由人欺负。

【第92句】:【当面抹蜜,背后扎刀】(惯)比喻当面给甜头,背地里下毒手。

【第93句】:【阉猪割耳朵——两头受罪】见“劁猪割耳朵——两头受罪”。

【第94句】:【披星星戴月亮】(惯)天还没亮就出去,晚上天黑了才回来。形容非常辛苦、劳累。

【第95句】:【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谚)九十九:指高寿。指晚饭少吃,可以养胃、促进健康,从而益寿延年。

【第96句】:【张天师着鬼迷——无法可使】(歇)法:本指法术,转指办法。指毫无办法。

【第97句】:【棰楚之下,何求不得】(谚)棰楚:杖击鞭打。指靠严刑逼供可以使之屈打成招。

【第98句】:【狗还向主人三分】 释义:骂人不知向着主人,不如狗。 例句:他妈的,狗还向主人三分。你们端着掌柜的碗,掌柜的遭了难,一点都不着急,简直是没良心。

【第99句】:【哪里跌倒哪里爬】 释义:在什么地方受挫折,就在什么地方克服困难,争取成功。 例句:“养猪卫星”虽然丢了丑,可卫治国并没泄了气。他想:哪里跌倒哪里爬。他决心再放个“卫星”,以挽回面子。

11060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