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谚语俗语文案值得分享!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春忙夏忙,绣女下床】

【第2句】:【另打锣鼓重开张】见“重打鼓,另开张”。

【第3句】:【老婆不生孩子,反怨丈母娘不好】(惯)比喻事情没做好,把责任推在他人身上。

【第4句】:【得命思财,疮好忘痛】(惯)刚把命保住了又想发财,疮疤好了就忘了当时的疼痛。指人贪财忘本。

【第5句】:【说着葫芦忘了瓢】(惯)形容记性差,丢三落四。

【第6句】:【人望幸福树望春】(谚)比喻人总希望过上幸福生活,享受人生。

【第7句】:【受人滴水之恩,应以涌泉相报】见“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第8句】:【吃了人家的口软,使了人家的手软】

【第9句】:【碗里不见青,肠胃倒钩心】

【第10句】:【千尺有头,百尺有尾】(谚)绳索再长,总是有头有尾的。比喻任何事情有开头也有结尾。也比喻做事得顺着次序,有头有尾,不可乱套。

【第11句】:【烂套子也能塞窟窿】(谚)烂套子:使用过多年的旧棉絮。指烂套子再陈旧无用,还可以拿来堵塞窟窿。比喻人能力再差,也总有用得上的地方。

【第12句】:【毒蛇口中吐莲花】(惯)莲花:荷花。比喻阴险毒辣的人伪装慈善。

【第13句】:【一个小鸡不好,带坏一笼】

【第14句】:【早知水淹人,何必偏下水】

【第15句】:【雕塑匠不给神像叩头——知道老底】(歇)本指雕塑匠清楚神像是雕塑而成的,转指了解某人或某事的底细。

【第16句】:【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第17句】:【干榆湿柳,木匠见了发愁】

【第18句】:【头儿顶得天,脚儿踏得地】(惯)形容人形象高大或行为光明磊落。 也作“头顶着天,脚踩着地”。

【第19句】:【当家是个年轻郎,餐餐窝头心不凉】

【第20句】:【半天云里拍巴掌——高手】(歇)本指高空里的手,转指技能高超的人。

【第21句】:【事看谁办的,法看谁犯的】(谚)事情要看是谁办的,国法要看是谁犯的。指旧时认钱不认理,认权不认法。

【第22句】:【拧成一股绳】 释义:比喻团结一心。 例句:只要咱们大家拧成一股绳,按着党的话好好干,有啥困难都能克服。

【第23句】:【恶犬护三村】(谚)恶犬:勇猛的狗。指一条勇猛的狗,能守护周围的几个村庄。比喻一个见义勇为的壮士,可保得周围村庄不受侵扰。

【第24句】:【记吃不记打】(惯)斥责人不接受教训,只记得好处而忘了受罪的时候。

【第25句】:【戏有戏德,台有台规】

【第26句】:【媳妇到门前,还得个老牛钱】(谚)新媳妇迎到门前,还得耗费一条牛的价钱。指旧时娶媳妇花费很大,从提亲到订亲直到完婚,花钱无数。

【第27句】:【人不解甲,马不停蹄】

【第28句】:【败为寇,成为王】见“成则为王,败则为虏”。

【第29句】:【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板脂】

【第30句】:【有同行的货,没有同行的利】

【第31句】:【吃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

【第32句】:【掉进闷葫芦里】见“跌进闷葫芦里”。

【第33句】:【狗临死,还要跳起来咬两口】

【第34句】:【惹虱子头上挠】(惯)比喻自找麻烦。

【第35句】:【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第36句】:【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

【第37句】:【蔓里不着饭里着】(惯)羹: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食物。比喻这里没得手,那里得手,总要达到目的。

【第38句】:【马在软地上打前失,人在好话里栽跟头】

【第39句】:【大白天说梦话】(惯)指说的话不真实,信口胡说。

【第40句】:【一辈子不出马,总是个小驹】

【第41句】:【床上叠床,屋上架屋】

【第42句】:【趁台阶下驴】 释义:比喻趁机会摆脱。 例句:“干脆,趁台阶下驴,不干这个炊事员算了,也省得得罪人生闲气。”

【第43句】:【人不出门,不长见识】(谚)指人要想见识广,必须走出家门。

【第44句】:【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第45句】:【挑得篮里便是菜】见“搭在篮里便是菜,捉在篮里便是蟹”。

【第46句】:【乌白头,马生角】(惯)乌鸦白了头,马生出角来。比喻事情不可能出现或成功。

【第47句】:【斧快不怕木柴硬】(谚)只要斧子锋利,就不怕木柴劈不开。比喻只要有坚强的意志,有雄厚的力量,就没有攻不克的难关。

【第48句】:【帮人帮到底,救人救个活】

【第49句】:【骄子不孝】(谚)指在骄奢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的子弟,不会孝敬父母。

【第50句】:【钱财入手非容易,失处方知得处难】

【第51句】:【台上握手,台下踢脚】

【第52句】:【开绿灯】(惯)比喻为某些事或人提供便利条件。

【第53句】:【冬瓜推在葫芦账上】(惯)本指在账目上搞鬼做手脚。比喻把应当承担的责任或承受的损失等推到别人身上。

【第54句】:【推开天窗说亮话】见“打开天窗说亮话”。

【第55句】:【断线鹞子——再也不来】(歇)鹞子:纸鹞,即风筝。比喻人一走再也不回来。

【第56句】:【乳名都是父母起,坏名都是自己惹】

【第57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第58句】:【只有包做媒人,没有包养儿子】

【第59句】:【刀钝石上磨;人钝世上磨】(谚)钝刀要在砥石上磨砺,才能锋利;笨人要在社会上磨炼,才能开化。 指社会实践最能使人增长才干。

【第60句】:【低头拉车,抬头看路】

【第61句】:【老虎屁股摸不得】 释义:比喻不可触犯。 例句:张作霖十分紧张。他想派人到日本领事馆去搜,又觉得老虎屁股摸不得。

【第62句】:【都说十五月亮好,一夜不如一夜圆】

【第63句】:【又要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第64句】:【刀伤好治,舌伤难医】

【第65句】:【天不收,地不留】(惯)指无人收留,无处容身。

【第66句】:【大丈夫能屈能伸】(谚)指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汉既能受得了委屈,忍辱负重,也能在得志时施展抱负才华。劝人暂作退让之话。

【第67句】:【走过场】(惯)本指戏曲中龙套角色出场后不停留,穿过舞台从另一侧下场。比喻只求形式,没有效果,敷衍了事。

【第68句】:【吃水莫忘源,烧柴莫忘山】

【第69句】:【用人朝前,不用朝后】

【第70句】:【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第71句】:【女愁哭,男愁唱】见“男愁唱,女愁哭”。

【第72句】:【烹牛而不盐,败其所为也】

【第73句】:【只要种子落地,到头会有收成】

【第74句】:【船里不走针,瓮里不走鳖】

【第75句】:【穷日子难过,富家好当】见“富日子好过,穷家难当”。

【第76句】:【你嫌我的脸黑,我嫌你的脚大】(惯)比喻互相嫌弃,互不买账。

【第77句】:【先生讲书,屠夫讲猪】

【第78句】:【贼咬一口,入骨三分】(谚)指受到恶人诬陷的人,往往含冤受屈,难以洗清。

【第79句】:【城墙上跑马——难掉头】(歇)本指难以掉转马头往回跑,转指面临困境,难以退缩或走回头路。

【第80句】:【东酸西辣,南甜北咸】(谚)东部人爱吃酸的,西部人爱吃辣的,南方人爱吃甜的,北方人爱吃咸的。 指我国各地人们对饮食的调味各有偏爱。

【第81句】:【有他不多,没他不少】(惯)指某人无足轻重,可有可无。 也作“有他不多,短他不少”。

【第82句】:【东葫芦扯到西架上】 释义:借指把不相干的事混在一起。 例句:“嘿嘿嘿!这叫把东葫芦扯到西架上了!”老队长不以为然地笑笑……

【第83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第84句】:【穿鞋的不知光脚的苦】(谚)指富人体会不到穷苦人的艰难处境。

【第85句】:【人不辞路,虎不辞山】(谚)人不能离开道路,就像虎不能离开山冈。指人总要上路,上路总要靠别人帮助。

【第86句】:【胶粘着胯】(惯)讥讽人走不动或行动迟缓。

【第87句】:【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第88句】:【猫哭老鼠——假慈悲】(歇)指假仁假义,假装同情受害者。常含讥讽意味。 也作“猫儿哭耗子——假慈悲”。

【第89句】:【东闪日头西闪雨,南闪乌云北闪风】(谚)闪:天空闪电。指东方闪电,主晴;西方闪电,主雨;南方闪电,主阴;北方闪电,主风。

【第90句】:【父母之仇,不共戴天】(谚)戴天:共同在一个天底下活着。指杀害父母亲的仇人,和自己是你死我活的关系,绝不能宽容。

【第91句】:【但得方便地,何处不为人】(谚)只要有对人行方便的条件和环境,就要努力做出有益于人们的事情。 指人要有热心公益、助人为乐的精神。

【第92句】:【行有行风,帮有帮俗】

【第93句】:【犯牛脖子】(惯)牛脖子:即牛脾气,执拗倔强的脾气。指表现出倔强、不服气的样子。 也作犯牛脖子脾气。 犯牛脾气。

【第94句】:【摆擂台】(惯)擂台:旧时为比武而搭的台子。原指搭台子欢迎人来比武,现比喻向人挑战。

【第95句】:【槐花黄,举子忙】(谚)槐花黄:槐花在农历七月开放。举子:科举时代应试的读书人。指农历七月正是举子忙于应试的时节。

【第96句】:【文不文,武不武】

【第97句】:【睁着眼做,合着眼受】

【第98句】:【老鼠戏猫儿——好大胆】(歇)指人不知危险,胆子太大。常含讥讽意味。

【第99句】:【不怕不卖钱,就怕货不全】

11117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