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歇后语,句句硬道理!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路路通】(惯)哪一条路都畅通。 比喻什么事情都能办成。

【第2句】:【跛子走路——一脚高一脚低】(歇)比喻人思想、行动缺少一定准则或掌握不住分寸。

【第3句】:【 放个屁也是香的】盲从,认为说的什么话都好,什么话都 对。清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无论什么,都说是外国 人好,甚至于外国人放个屁也是香的。” 粪桶也有两个耳朵人比粪桶强,应该能够听到。韩志君 等《古船·女人和网》:“粪桶也有俩耳朵!我问你话,你听见 没有啊!”

【第4句】:【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做事无论是出于爱还是恨,都 要做到底,有效果,不能半途而废。明代《水浒》:“鲁智深 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 州!”

【第5句】:【屋怕不稳,人怕忘本】(谚)房屋怕的是不坚固而倒塌,人怕的是忘记根本而失去人的本性。指为人要有良心,不得忘本。

【第6句】:晴天下雹子——冷不防

【第7句】:头当斗笠,背当蓑衣——自欺欺人;自骗自;自己哄自己

【第8句】:李明出外找事做,事情没找到,还赔了盘缠。他妈叹气道:“真是狗没套到,却把狗绳给弄丢了。”(安徽·枞阳)

【第9句】:老鼠尾巴——大不了

【第10句】:一吊钱分四开一二百五

【第11句】:【现在挥不动棒槌,将来不能举起长竿来】释义:比喻小事干不好,无法干大事。例句:今天的事要坏在我的头上,这怎么得了?雪娟哪,雪娟哪,人家是天,你怎么就是块砖哩!现在挥不动棒槌,将来还能举起长竿来?

【第12句】:【狗掀门帘全靠嘴】释义:比喻没什么本事,只会说嘴。“门帘”又作“帘子”。“靠”又作“凭”。例句:大宝说:“他是狗掀门帘全靠嘴,谁不知道他和钱万利穿着一条裤子,一个窝窝撒尿。”

【第13句】:【孽罐子满了】作恶到头,罪有应得。成语:恶贯满盈。李 晓明等《平原枪声》:“老百姓看了无不拍手称快,都说孽罐 子满了。”

【第14句】:大炮打跳蚤——小题大做:不惜代价

【第15句】:【瘦骆驼强似象】(谚)骆驼再瘦,负重远行,顶个大象。比喻富家衰落,家底也比平常人家厚实。也比喻世家破败,威势也还不可轻视。 也作瘦骆驼尚有千斤肉。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第16句】:爸爸开了一家公司,他腰间的“大哥大”老是叫个不停,有时吃顿饭也不得安宁。妈妈经常埋怨,叫他关机。爸爸风趣地说:“大哥大一叫,就听见钞票蹦蹦跳;大哥大一关,哪还有母鸡来下蛋?”(江苏·海安)

【第17句】:【养鱼池里钓鱼】指侵犯他人利益。《北京日报》(1985,3, 7):“长途客运部门的某些同志所以挤兑个体户,无非是认 为个体抢了国营的生意,农民跑到他们的养鱼池里钓鱼来 了。”

【第18句】:吃了一包回形针——肚子委屈(曲)

【第19句】:【人慌失智】(谚)人一慌张,心神就乱,无法正常运用思维。指人遇事要从容,不慌不忙,自然生智。 也作“人急无智”。

【第20句】:【贫不与富敌,贱不与贵争】(谚)贫穷人家不和有钱人家作对,地位卑贱者不和有权有势者争斗。指旧时社会制度维护的是有钱有势阶层,不为贫贱大众作主。 也作贫莫与富斗,贱莫与贵争。 贫不与富斗,民不与官争。

【第21句】:吃午饭时,妈妈说:“你的嘴烂是因为内火太大。油炸花生米火气大,就不要吃了。”我连声答应:“好,好!”午饭后,我背上书包上学,临走时,顺手抓了一把花生米,结果,被妈妈看见了。她数叨我说:“你呀,能叫眼流脓,不让嘴受穷。”(河南·南阳)

【第22句】:孤树不成林,孤雁不成群。

【第23句】:【 千拣万拣,拣个破灯】盏过于挑剔,最后挑选了一个最差 的。或说:东拣西拣,拣了个漏油灯盏。陈残云《香飘四 季》:“好好一门亲事,弃了不要,却自家把头撞到南墙上。 正是千拣万拣,拣来个破灯盏。”

【第24句】:【陈谷子,烂芝麻】(惯)比喻年长日久、无关紧要的话语或事情。 也作陈芝麻,烂谷子。 陈年烂芝麻。

【第25句】:【锯倒树儿捉老鹳】(惯)比喻死板教条,不灵活,不知变通。

【第26句】:【大树底下无丰草】草长赶不上树长。谓环境不利,无法 竞争。类似的:茂林之下无丰草。政论图书:“不是不进则 退,而是慢进则退。人家长得比你快得多,大树底下无丰 草,大块之间无美苗。”

【第27句】:【面条上的葱花,摆样子】指装门面,不起作用。《北京日 报》(1985,1,17):“有位青年经理在一次座谈会上抱怨说, 现在有些部门和单位,把年轻干部当作面条上的葱花一一 摆样子,名义上进了班子,实际上却在坐冷板凳。”

【第28句】:【一个红脸,一个白脸】(惯)一个做恶人,一个充好人。比喻两人串通一气,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做坏事。

【第29句】:【上不得台盘】(惯)台盘:席面。 1比喻自身素质差,不能在正式或公开的场合露面、应酬。2比喻见不得人的话或主意。 也作上不得高台盘。 上不得台面。

【第30句】:【肉骨头敲鼓——荤咚咚】(歇)荤:荤腥,谐“昏”。咚咚:本形容敲鼓的声音,转以形容昏沉沉的样子。形容人昏头昏脑,十分糊涂。

【第31句】:【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实也难收】释义:处暑时还没有下雨,庄稼纵然结了籽实也无收成。指干旱难以成孰。例句:处暑日宜雨。谚云:“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实也难收。”

【第32句】:龙王爷凑热闹——涨水

【第33句】:【数面成亲旧】(谚)数面:多次见面。亲旧:亲朋旧友。经常接触,互相交流,自会增进友谊,成为老朋友。指交情是从多接触、多交流中产生的。

【第34句】:【脖子里割瘿袋——杀人的勾当】(歇)瘿袋:指生长在颈部的一种囊状瘤,包括甲状腺肿大等。指危及生命的行为。

【第35句】:鸭子眇棚——闹翻天

【第36句】:【百闻不如一见】“百闻不如一见”意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一俗语出自汉朝。汉武帝时,居住在甘肃西部、四川北部、青海东部的羌族各部落,归顺汉朝。到汉宣帝时,西羌各部族开始秘密和匈奴联络,甚至准备向匈奴借兵,“击鄯善、敦煌以绝汉道”,准备彻底推翻汉朝在西域的统治,建立统一的羌族政权。自此,汉朝对于羌族的控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对困难的局势,宣帝派人向曾参加过武帝时北征匈奴的老将军赵充国请教,派谁去才能解决问题。赵充国说:“没有谁比我更合适了。”宣帝不太放心,又派人问赵充国:“请将军估计一下西羌的情况如何,需要多少人马?” 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军事安排,不能离开现场具体情况,纸上谈兵。我愿意先尽快赶到金城,从当地了解情况,制定好应对的计划,再向陛下回复,请陛下相信老臣。”到达金城之后,赵充国充分了解情况,准备充足,率兵前往羌地,又稳守不出战,利用自己在西羌各部族中崇高的威望,使西羌联军中并不坚定的部分首领,对和汉朝作战产生了怀疑,引起了羌族内部矛盾。稳扎稳打,一战击败羌军主力,其他羌军纷纷倒戈,投降汉朝,西羌局势终于安定下来。自此,“百闻不如一见”便流传后世。

【第37句】:【 绿绿豆皮儿,请退】请、青谐音。绿豆用水泡,青皮即脱。 借指下逐客令。明代《金瓶梅》:“自今以后,你是你,我是 我,绿豆皮儿请退了!”

【第38句】:说出的话牛都踩不烂——梆硬

【第39句】:【小卒子过河不回头】原为象棋规则,卒子不能后退。借指 只能前进,不能后退。香港唐人《金陵春梦》:“偶有几茎白 发,心情微近老年;做了过河卒子,只得拼命向前。” 艺高人胆大技艺高超,心里沉着,就增添了勇气。海外 陈若曦《二胡》:“司机是个年轻小伙子,仗着艺高人胆大,把 一部半新旧的日本小丰田当做跑车驶。”

【第40句】:【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谚)没有家亲作内应,就不会引来外部的邪魔鬼怪。指外部的邪恶分子到内部来捣乱,总是内部有人勾引。 也作没有家贼引不进外鬼来。 无家鬼送不了家人。

【第41句】:癞蛤蟆蹲门槛——想装石狮子

【第42句】:【打铁先得本身硬】(谚)指铁匠自身强壮有力,才能把铁打好。比喻处理问题或从事工作,必须自身的思想作风、才学技能过硬,才能得心应手。 也作打铁得要铁砧硬。 打铁先得铁锤硬。

【第43句】:树叶子掉到河里——随波逐流

【第44句】:清晨,我被爸爸叫醒了。我揉着蒙咙的睡眼,问道:“起这么早,干啥?”爸爸笑着说:“去跑步,呼吸新鲜空气啊!墙坚靠地基,身强靠锻炼。你身体差,要多锻炼才成。快起来吧!”(广东·龙门)

【第45句】:【一根棍子吞到底】释义:比喻横下一条心,干到底。例句:拿我来讲,那我是打定主意,一根棍子吞到底。反正苦瓜种下了,就剥开脸皮搞。

【第46句】:一根柱子难撑天,一块石头难垒山。

【第47句】:【伤不了筋,动不了骨】(惯)指不会受到什么损伤或损失。

【第48句】:【轻敌者必败】(谚)指轻视对手,必定会招致失败。

【第49句】:【船到江心补漏迟】有问题及早解决,迟了就难以挽救。 明代《醒世恒言》:“过迁渐渐自怨自艾,懊悔不迭。正是临 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第50句】:【不知天高地厚】释义:不了解客现实际情况,对自己估计过高。例句:他绝对不是那种不知天高地厚、贪心不足的人。 “太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了!”李拐子用拐杖拄得地咚咚响,那气愤的样子,几乎要把地球捅个大窟窿。

【第51句】:一条道儿走到黑——死心眼

【第52句】:【隔墙掠肝肠——死心塌地】(歇)掠:撩,顺手抛。本指心肝被抛过墙,是死了的心落在地上;转指人主意已经拿定,死不改变。

【第53句】:妈妈听说有家儿女长大后不管自己的爹娘,就大发感慨:“一个娘肚子里有十个崽,十个崽肚子里没有一个娘啊!”(湖南·永州)

【第54句】:【宁做蚂蚁腿,不做麻雀嘴】(谚)指人应当像蚂蚁那样勤劳,不可像麻雀那样贪吃。

【第55句】:缸里点灯——照里不照外

【第56句】:【 熬过九九八十一难】唐僧取经,经过八十一难,事见《西游 记》。指经受了艰苦的磨练。成语:历尽艰险。《北京日报》 (1987,12,25):“但是,全面核裁军还有九九八十一难,争取 世界和平的道路还是崎岖的。”

【第57句】:【只有千里人情,没有千里威风】(谚)人情可以传播到千里之外,威风只限于一定的区域。指人情比权威传播得更远,更能感动人心。

【第58句】:【吃了冬至饭,巧女儿多做一条线】(谚)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十一月,从这天起,白昼渐长。指从冬至起,白天可以多做点活了。

【第59句】:司马昭之心——人人皆知

【第60句】:【男人往外走,带着娘们手】(谚)男人:专指丈夫。娘们:专指妻子。指丈夫走在人前,从衣着外表上就可看出妻子缝制与打扮的手艺。 也作汉子外边走,带着老婆两只手。 丈夫人前走,带着老婆的手。

【第61句】:【骑过瘸驴吃过亏,再骑毛驴先看腿】(谚)骑过瘸腿驴,吃过颠簸苦,再骑毛驴就会先察看它的腿脚。 指在哪方面吃过亏,就会在哪方面格外小心。

【第62句】:【趁水和泥】释义:利用时机,利用条件。例句:“节目一演,马上会把基层干部的思想搞乱,这时咱们趁水和泥,联系实际,大揭大批,甚至当场可以把赵越揪出来……”

【第63句】:鲸鱼的鼻子一眼朝上

【第64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惯)指了解事情不全面,只了解一个方面,不了解另一方面。 也作知其一,不知其二。 徒知其一,不知其二。

【第65句】:【车多碍辙,船多擦边】释义:比喻人多手杂,不利于办事。例句:“我没有什么说的!反正‘车多碍辙,船多擦边’!”

【第66句】:星期天,我同爷爷一起下田割猪草。看到绿油油的麦苗,我对爷爷说:“今年的麦苗长得真好啊!”爷爷笑着说:“二月二,漫乌鸦;三月三,漫哈巴(狗)。你看这算不算好庄稼?”(湖北·钟祥)

【第67句】:【岩鹰不打窝下食】见“老鹰不吃窝下食”。

【第68句】:雷婆找龙王谈心——天涯海角觅知音

【第69句】:【一二一,原地踏步】原为操令,借指没有进展。成语:停滞 不前。从维熙《杜鹃声声》:“因此,出了学校门,我们的关系 是一二一,原地踏步。”

【第70句】:【纸糊灯笼肚里亮】释义:比喻自己心里清楚明白。例句:大家说礼训管林业队账目,是纸糊灯笼肚里亮,一人有数,众人没数。

【第71句】:【 万金油干部】上海以前出产过“万金油”,又称“老虎油”, 即今之清凉油。不能治大病,却可以治多种小病。借指没 有专长的干部,而又可以在任何部门勉强任职。王蒙《湖 光》:“我算是一事无成的万金油干部哩!反正是除了妇联 主任以外,我什么工作都干过。”

【第72句】:我的学习成绩优异,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妈妈发现我近段骄傲了,就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孩子,凡事都要谦虚些。谦受益,满招损。你一定要牢记心间哟!”(河南·内乡)

【第73句】:【福】春节,家家户户贴“福”字,源自何处。一为“福”字的含义好,二是源自一个传说。先看“福”字的含义。福,是形声字,偏旁示,乃祭祀祈祷的意思。向神明祈求什么呢?内容在右半边:上边是人的头面,下方是肚腹,肚里的“十”字,乃食物充满,既要有五谷杂粮,也需要鲜蔬荤腥,一句话,吃饱就是福。至如今,人们恭维一个人既胖又健康,总是说:“哎哟,您发福了!” 这不经意间的“发福”,最是祖先创造“福”字的本义。然而,福的内容不断扩展,吃饱之后,自然有新的追求,后被解释为:富、贵、寿、考,齐备为福。富贵自不必说,寿考是平安健康,活到天年。如此一个“福”字,谁不想把其请到家。再看那个传说。相传,姜太公之妻是个败家种,不管到哪里都败。在姜太公封神之时,其妻说:“别人都封了神,为啥不封我?”姜太公答:“你到哪家哪家败,封你干啥!也罢,要封就封你为穷神吧。”其妻很不满意:“封我为穷神,叫我蹲在哪个地方?”姜太公说:“有福的地方不能去。”此事被传开后,惊动了老百姓,于是老百姓把自家大门、小门贴上“福”字,以对穷神的拒绝。从此便成了传统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第74句】:妈妈让我和哥哥在家剥玉米,我们磨磨蹭蹭都不想干,可哥哥却先跑到妈妈那去“告状”。妈妈眉头一皱,生气地说:“你俩大哥不要说二哥,杂面不要说窝窝。今天非要让你俩好好锻炼锻炼不可!”(河南·淮阳)

【第75句】:学习不努力的哥哥今年要参加中招考试,但是,这不,马上都要考试了,他还在玩电脑。奶奶劝哥哥去读书,爸爸说奶奶:“这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河南·内乡)

【第76句】:【火烧乌龟——肚里痛】(歇)乌龟被火烧着时,外面硬壳没事,里面疼。指内心感到痛苦。 也作“火烧乌龟——里面疼”。

【第77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巧用天时

【第78句】:【有功必赏,有罪必罚】严格执行法纪。成语:赏罚分明。 姚雪垠《李自成》:“今后剿贼首要在整肃军纪,有功必赏,有 罪必罚。”

【第79句】:某人花起钱来总欠思量,常欠人家的账。他媳妇说:“你是有钱使劲花,没钱把账拉;先花下窟窿,有了钱再去填送。”(山东·临沂)

【第80句】:【天上飞的野鸭,捞到手就是菜】比喻做事要主动争取,或容 易取得。反义说:天上飞的野鸭,不能算一碗菜。沈从文 《贵生》:“其实只要你好意思亲口提一声,天大的事定了。 天上的野鸭子各处飞,捞到手的就是菜。”

【第81句】:【谁给你嘴上贴着封条】释义:没有人不让你说话。例句:内当家急了,一骨碌爬起来,穿衣服,“你这人真是,谁给你嘴上贴封条咧!”

【第82句】:【入深水者得蛟龙,入浅水者得鱼虾】(谚)比喻敢冒风险、下大苦的,才有可能获得大的成就;怕付出大的代价,就只能有小收获。

【第83句】:【卸担子】(惯)比喻解除所承担的责任。

【第84句】:【靠着大树,草不沾霜】指利用有利条件,保护自己。或说: 挨着大树不着霜。清代《醒世姻缘传》:“他过着‘靠大树草 不沾霜’的日子,那晓得以外的光景?”

【第85句】:【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指职业上的竞争。徒弟年轻,一旦 有了本领,师父就可能失业。类似的:三步留一步,免得徒 弟打师傅。海外梁厚甫《海客随笔》:“何以古人有私心,因 为在封建时代,有教晓徒弟,饿死师父的说法,以书鸣世者, 往往不想把秘诀教人。”

【第86句】:【 话传三遍假变真】传话会走样,一再传播,容易使人信以 为真。类似的:话经三张嘴,长虫也长腿。成语:以讹传讹 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狗》:“话传三遍假变真,药方子抄三 遍吃死人!你们纯粹是胡说八道!你们说人家,先撒泡尿 照照自己!”

【第87句】:听哑巴唱戏——莫名其妙

【第88句】:【土里刨食吃】(惯)比喻以种田为生。 也作“土里刨食儿”。

【第89句】:【有钱难买回头看,头若回看后悔无】(谚)回头看:回头再检点一番。指经常回想过去的失误,可以避免许多后悔和烦恼。也指事情做完后,再检查一遍,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遗漏或失误。

【第90句】:【耍嘴皮子】(惯)指夸夸其谈或能说会道,口才出众。 也作耍嘴皮。 卖嘴皮。

【第91句】:【肥猪拱庙门——十分好的运气】(歇)肥猪拱庙门:肥猪自己送上门来当供品。指运气好,不费事地得到送上门来的好处。

【第92句】:【死了张屠夫,不吃浑毛猪】没有内行人,也没有什么大不 了,事情照样进行。类似的:离了王屠夫,也不能带毛吃猪/ 没有张屠夫,也不能吃全毛猪/杀猪的死了,也不能连毛吃 猪/死了王厨子,也不能带毛吃鸡。刘彦林《东风浩荡》:“他 封锁他的,我们照样干我们该干的活。死了张屠夫,不吃浑 毛猪。”

【第93句】:【心肠是铁做的】(惯)形容人心硬,不为感情所动。

【第94句】:新婚之夜开窗户——喜出望外

【第95句】:【 稂不稂,莠不莠】稂,莠,均为田中类似禾苗的野草。比 喻人没出息,不成材。成语:不稂不莠。清代《儒林外史》: “人生世上,难得的是这碗现成饭,只管稂不稂莠不莠的到 几时?”

【第96句】:【江河千百条,条条归大海】释义:比喻迟早要归到某处去或要走某一条路。例句:江河干百条,条条归大海。今日言别,明日重逢,这也是常有的事。

【第97句】:【贫无本,富无根】(谚)本:根。 穷也没个穷根,富也没个富根。指穷富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穷人勤奋也可致富,富人骄惰也可变穷。

【第98句】:邻居有个小孩子,什么都好,就是贪吃,而且自己的东西从不给别人吃。他爷爷说他“你吃别人的东西吃出汗来,别人吃你的东西急出汗来”。(江苏·常州)

【第99句】:【原钥匙投原锁——一开就上】(歇)比喻一拍即合。

17108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