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谚语俗语文案妙语连珠!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惯)三界:佛教用语,指众生轮回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原指超然于尘世之外,得道成仙;后指出家修行的人不问世俗之事,脱离世俗羁绊;现在多指人超脱于社会生活之外。 也作已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第2句】:【马虎】“马虎”用来形容某些人为事草率或粗心大意。马、虎和粗心大意这风马牛不相及的三者,怎么会联系到一起,成为一个有特定含义的固定词语“马虎”呢? 相传,宋代时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他非常喜欢画虎,有一次,他刚画成一只虎头,有位朋友登门来拜访,请他画一幅马。这位画家大笔一挥,非常随便地在虎头之下添上了马的身躯。朋友见他如此不认真,便质问他说:“你这画的到底是马呀还是虎呀?”没想到这位仁兄随口便答道:“管它什么呢,马马虎虎吧!”朋友见状,一气之下拂袖而去。 别人不要,画家就把自己这幅“得意之作”挂到墙上。他的大儿子看见后很奇怪,用手指着画问他:“爸爸,那上面画的是什么啊?”“是虎”,画家漫不经心地回答。后来二儿子也好奇地问他,画家又随口支吾着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碰上一匹马,却以为是虎,搭上箭,一箭就把它射死了。马主人不干了,要他赔偿,害得画家不得不原价赔偿。后来二儿出门,路上遇到一只老虎,以为是马,就想去骑,结果被老虎吃掉了。画家闻讯,悲痛万分,就把《马虎图》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于是这位画家赢得了一个“马虎先生”的外号。从此,“马虎”这个词获得了新义,流传至今了。

【第3句】:【名取西川,暗夺荆州】 释义:名义上说是去夺取西川,实际上暗中去夺取荆州。比喻声东击西。 例句:“你真是鬼主意多!我就依了你的,看你的什么名取西川,暗夺荆州”。

【第4句】:【赔本赚吆喝】(惯)吆喝:叫卖。 做生意折了本,只赚得几声吆喝,白忙碌一场。比喻吃了亏又受了累,什么也没得到。

【第5句】:【晌午吃晚饭——早些哩】(歇)晌午:中午。指时间或事情还早得很。

【第6句】:【按着葫芦抠子儿】(惯)比喻用强硬的手段逼供或索取财物。

【第7句】:【脚下泥皮——满不要紧】(歇)指事情无关紧要,不放在心上。

【第8句】:【唱对台戏】(惯)对台戏:为了竞争,两个戏班同时演出同样的戏。 比喻发表对立的言论或采取对抗的行动,以反对或压倒对方。

【第9句】:【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谚)剐:旧时凌迟处死,即割肉离骨。作好了身受极刑的准备,就敢于打倒皇帝。指只要豁出一条命,就什么事都敢做。 也作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打。 破着一身剐,皇帝也对打。 豁出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第10句】:【逆子顽妻,无药可治】见“蛮妻拗子,无法可治”。

【第11句】:【荒旱三年,饿不死厨子】见“大旱三年,饿不死厨官”。

【第12句】:【四两棉花——别弹了】(歇)只有四两棉花,不值得弹。弹:谐“谈”。指事情不好说,别提了。

【第13句】:【八个金刚也抬不动】(惯)金刚:佛教称佛的侍从力士,为手执金刚杵(古印度兵器)的神。形容某人很难请得动。 也作“八个大金刚还抬不动”。

【第14句】:群众当中老师多。

【第15句】:【饭要一口一口吃,事情得一件一件做】 释义:事情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做,不能急躁。 例句:曾作金、高则冬那帮混蛋,只给我们留下这么个烂摊子,你又有什么办法呢?饭要一口一口吃,事情得一件一件做哇!

【第16句】:【赤手攥空拳】(惯)形容人一无所有,孤苦无依。

【第17句】:【卖啥吆喝啥】(谚)吆喝(ya。he):卖东西时大声叫卖。卖什么东西,就吆喝什么东西。比喻干什么事就谈什么事,三句话不离本行。

【第18句】:【鸡儿不撒尿——各自有去处】(歇)鸡只有一个排泄器官,尿与屎一块儿排出。指人自有他的去处,或各有门路。 也作“鸡儿不撒尿——自有门道”。

【第19句】:【外厨房里的灶王爷——独座儿】(歇)灶王爷:灶神,也叫灶君爷,旧时迷信的人在锅灶附近供的神,一家只有一个。指只有一个座位。

【第20句】:【吃了河豚,百样无昧】(谚)河豚(tun):鲍的一种,肉味鲜美。指河豚肉最鲜美。比喻得到过最好的,其他的就往往不能使之满意称心了。

【第21句】:【歪锅配偏灶——一套配一套】(歇)指有突出缺点或毛病的人搭配在一起。多指男女婚配。含讥讽意味。

【第22句】:【里壮强如表壮】见“表壮不如里壮”。

【第23句】:【吃错了药】(惯)讥讽人脑子出问题,做错了事。

【第24句】:【杂烩】“杂烩菜”是河南的特色菜。所谓“杂烩”,就是把白菜、粉条、白豆腐、油炸豆腐、肉丸子等放在一起,再加上葱、姜、香菜,以及其他佐料熬成一大锅。味美香浓,甚是好吃。吃时,一人一碗,或配蒸馍,或配白米饭,既简单方便,又经济实惠。因此,“杂烩菜”扩大了地域,北方大部分省份都喜欢吃这样的“大锅菜”,特别是在农村,红白喜事必不可少。 民间传说,杂烩菜起源于宋代。据说南宋时朱敦儒为兵部侍郎,因主张抗金,被奸相秦桧免职,回河南老家,这一年,时逢朱敦儒六十寿辰,就在准备寿宴时突然从京城临安传来消息说,抗金元帅岳飞被奸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风波亭。朱敦儒无心庆寿,又不能让赴宴的人饿肚子,就吩咐家厨:“今日不饮酒,只把备好的疏菜熬在一起,一人一碗,配上蒸馍端来即是。”众人听说岳飞被害之事,都难过得吃不下饭。朱敦儒就说:“这碗熬菜中的丸子就当是秦桧的头,油炸豆腐就当是秦桧的肉,粉条就当是秦桧的肠子。”大家闻听此话,纷纷拿起筷子,顷刻之间就把一碗熬菜吃了个精光。吃完之后,众人给这道菜取名“杂桧菜”。因为此菜味道香美,就流传开来。又因为这道菜是将各种杂七杂八的菜烩在一起做成的,所以就将它叫做“杂烩菜”了。 另有一说,杂烩菜起源于福州。当时福州有一名厨,听说岳飞被秦桧诬陷而死后,特意取用多种原料烹制了一道取名“杂桧”的菜,“杂”的意思杂种,“烩”与秦桧的桧同音。 经考证,朱敦儒(1081-1195)字希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曾官至兵部郎中。1142年岳飞被害时,正在临安枢密行府谘议参军任上,七年后致仕。但1155年,因秦桧之子秦嬉喜好诗歌,起用朱敦儒之子为删定官,朱敦儒为鸿胪少卿。秦桧死后,敦儒也去职。“谈者谓敦儒老怀舐犊之爱,而畏避蹿逐,故其爷不终。”因而民间传说朱敦儒发明“杂烩菜”并不可信,而且宋时番薯还未传人中国,当时还没有粉条。而起源于福州之说,也没有历史根据。 但是“杂烩”菜确实是河南菜肴的重要代表,流传千年,影响很广。宋金战争中,河南地区是主要战场,人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岳飞十分爱戴,因此对秦桧的气愤情绪是真实的,最有可能的是“杂烩”确实是在痛骂秦桧,其发明者应是河南百姓,这个故事在流行过程中又附会了故旧乡贤,附会到朱敦儒头上的可能性较大。

【第25句】:【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释义:瓜儿甜,但瓜蒂却是苦的,可见天下事物难以十全十美。 例句: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说人——言过而行不及。

【第26句】:【喝口凉水都塞牙】(惯)形容非常倒霉,干什么都不顺利。 也作“喝凉水塞牙,放屁砸脚后跟”。

【第27句】:【八月大,无果卖】 释义:阴历八月如果是大月(三十日),水果就要歉收。 例句:真是应验了那句话:“八月大,无果卖。”这不,现今集市上水果少,价钱贵得吓人啊!

【第28句】:【解疙瘩】(惯)1比喻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2比喻解决双方之间的矛盾,消除隔阂。 也作“解扣子”。

【第29句】:【芝麻掉到针鼻儿里——赶巧】(歇)针鼻儿:针头上的小孔。指凑巧、巧合。

【第30句】:【泥捏人也要有时间晒干】(谚)用泥土捏成的人儿,也得有时间把它晒干才行。比喻做任何事情都有个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第31句】:【天狗吃不了日头】 释义:迷信认为,日、月之蚀是天狗吃了太阳和月亮。比喻事情不会变坏,不用担心。 例句:天狗吃不了日头,你就把心放在肚里吧!

【第32句】:【挤牙膏】(惯)比喻靠外界施加压力才肯交代问题。

【第33句】:【擒虎易,纵虎难】见“伏虎容易纵虎难”。

【第34句】:【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佐】(谚)栖:栖息。佐:辅佐。指贤良的臣子要选择明君去辅佐,就好比优种的飞禽要选择佳树去栖息一样。 也作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仕。 良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 贤臣择主而佐,良禽相木而栖。

【第35句】:【东河里没水西河里走】(谚)指东河里没小时,就去西河,总会取到水的。比喻做事贵在灵活通变,一处不通,还可另找途径。

【第36句】:【风匣板修锅盖——受了冷气受热气】(歇)风匣:风箱。气:本指气体,转指欺负、欺压。指接连受气。

【第37句】:【死猪不怕开水烫】 释义:比喻反正已经到了最坏境地,干脆横下一条心,任人摆布。 例句:我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大不了管制起来,再不就蹲监狱;你可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第38句】:【百样生意百样做】(谚)指生意不同,做法也自然不同。也借指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可死守成规。

【第39句】:【报一箭之仇】(惯)指采取行动,报复曾经亏待或伤害过自己的人。

【第40句】:【十八层地狱】“十八层地狱”在民间广泛流传,恐怖吓人。传说生在世上作恶多端,死后便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它源自佛教。 “地狱”这一概念,是汉末传人中国的。在梵语中,“地狱”有“苦具”、“不自在”等意思。“地狱”在“六道轮回”中最为低劣痛苦,而“十八层地狱“又是民间熟悉的“重狱”。 十八层地狱的“层”不指空间的上下,而是时间和内容上,尤其指在时间上。十八层地狱是根据生前所犯罪行的轻重来决定受罪时间的长短。每一层地狱都比其前一层增加苦痛二十倍,受苦的时间增加一倍。 十八层地狱的名称和惩治对象如下:第一层:拔舌地狱。惩治挑拨离间、诽谤害人、油嘴滑舌、巧言相辩和说谎骗人之人。 第二层:剪刀地狱。惩治唆使他人再嫁或为再嫁者牵线搭桥之人。 第三层:铁树地狱。惩治挑唆父子、兄弟姐妹、夫妻不和之人。 第四层:孽镜地狱。惩治在阳世间犯罪却不吐真情或走通门路之人。 第五层:蒸笼地狱。惩治说长道短、以讹传讹、陷害或诽谤他人之人。 第六层:铜柱地狱。惩治恶意纵火、毁灭罪证或报复害命之人。 第七层:刀山地狱。惩治亵读神灵者。 第八层:冰山地狱。惩治谋害亲夫、与人通奸、恶意堕胎的恶妇。 第九层:油锅地狱。惩治卖淫嫖娼、盗贼抢劫、欺善凌弱、拐骗妇女儿童、诬告诽谤、谋占财产和妻室之人。 第十层:牛坑地狱。惩治随意屠杀牲畜、杀戮罪重者。 第十一层:石压地狱。惩治将婴儿溺死、抛弃之人。 第十二层:舂臼地狱。惩治浪费粮食之人。 第十三层:血池地狱。惩治不尊敬他人、不孝敬父母、不正直、歪门邪道之人。 第十四层:枉死地狱。惩治不珍惜生命之人。 第十五层:磔刑地狱。惩治挖坟掘墓之人。 第十六层:火山地狱。惩治损公肥私、行贿受贿、偷鸡摸狗、抢劫钱财、放火之人。 第十七层:石磨地狱。惩治糟蹋五谷、偷盗、贪官污吏、欺压百姓之人。 第十八层:刀锯地狱。惩治偷工减料、欺上瞒下、拐诱妇女儿童、买卖不公之人。

【第41句】:【开后门】(惯)比喻利用职权给人以不应有的方便和好处。

【第42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俗语比喻观察人要看他的实质,不能以貌取人。典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翁独占花魁》。 古时候,一个年轻人叫秦重,他痴情一个叫花魁娘子的妓女,她本是一个苦命人,却被妓院视为摇钱树,要十两银子才能宿一夜。秦重是个卖油郎,本钱只有三两银子,有什么办法才能接近她呢?只有拼命攒钱。一年有余,他便有了一大包银子,于是走到对门银铺里,借天平对银。他的银成锭的很少,散碎的就很多。银匠是小辈,没见过什么世面,见了这么多银子,心中很是吃惊,想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慌忙架起天平一称,不多不少,刚刚十六两。秦重如愿以偿,花魁娘子感激他的痴情,跳出火坑,嫁给了秦重,成了一对恩爱夫妻。

【第43句】:【帮倒忙】(惯)指原本想来帮忙,实际是给人添乱。

【第44句】:【走了大褶儿】(惯)褶儿:褶子,衣服、窗帘等上面经折叠而缝成的纹。比喻没了规矩或出了大错。

【第45句】:【梅花优于香,桃花优于色】 释义:梅花香气浓烈,桃花颜色艳丽。比喻事物的优点只是表现在某一方面,难以十全十美。 例句:(梅)花在果子花中尤香。俗云:“梅花优于香,桃花优于色。”故天下之美,有不得而兼者多矣。

【第46句】:【隐疾难为医】(谚)指生于幽隐处的疾病难以治疗。也指隐瞒真实病情就难以下药。

【第47句】:【自己脚杆瘸,怪路不平】(惯)比喻自己有缺点错误,却责怪别人不对。

【第48句】:【佛口说善言,毒蛇在心田】(惯)心田:人的内心世界。比喻口头上慈悲,心里却很歹毒。

【第49句】:【风有风头,雨有雨头】(谚)风刮来时,先有风头;雨下来时,先有雨头。比喻任何群体行动,总得有个带头的。

【第50句】:【吉人自有天相】(谚)吉人:善良的人。相:扶持,帮助。旧指善良的人,遇有危难自有老天佑护。

【第51句】:【闲打牙儿】(惯)指闲聊天。也指费口舌,无意义地争辩。 也作闲磕牙。 闲嗑牙。

【第52句】:【家贼难防】(谚)家庭成员中有人偷自己家的东西,那是最难防范的。泛指内部的坏人最难对付。

【第53句】:【水湾里照影子——倒过来】(歇)指把事物颠倒过来。

【第54句】:【小错护短,大错不远】(谚)护短:对缺点或过失加以袒护。指护短的行为只能助长错误的发展。

【第55句】:【肉不烂,再加炭】(谚)肉没煮烂,是火力不足,火候不到,还得再加炭火,继续去煮。比喻事情没做成,是功夫没到;继续下功夫,总会成功的。

【第56句】:【好言难劝该死的鬼】见“良言难劝该死鬼”。

【第57句】:【不怕官,只怕管】(谚)指直接管自己的顶头上司,要比级别大的官更能压制自己。 也作“不怕县官,就怕现管”。

【第58句】:【拿斧的得柴火,张网的得鱼虾】(谚)手里有斧,就能砍得柴火;河里张网,就能捞到鱼虾。指在哪方面投入,就会在哪方面得到回报。

【第59句】:【打虎要力,捉猴要智】(谚)老虎凶猛,打虎须有力气;猴子灵活,捉猴须用智谋。指处理不同性质的事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策略。

【第60句】:【当面鼓,背后锣】 释义:比喻人耍两面派,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例句:吴书记听了,马上沉下脸来,说了句:“当面鼓,背后锣,尽搞破坏!”

【第61句】:【今日三,明日四】(惯)今天这样,明天又那样。比喻经常变换花样。 也作“今朝三,明朝四”。

【第62句】:【东西耳朵南北听】 释义:指把话领会错了。 例句:唉!东西耳朵南北听。我说的是立什么业?你还是光看手心里那一点!

【第63句】:【猜枚的吊谎——两手都脱空】(歇)猜枚:古代饮酒时助兴的一种游戏,取钱币、棋子、瓜子、莲子等小物件,握在手中让人猜测单双、数目或颜色,猜中为胜,不中的罚酒。吊谎:撒谎,这里指弄手脚,捣鬼。本指两手空空让人猜,转指空的,什么也没有。

【第64句】:【不显山,不露水】 释义:看不出有山,也看不出有水。比喻没有显露出来,不被人注意。 例句:他呀,尽跟我打马虎眼,哼哼哈哈的,那可真叫不显山不露水的做派呀!

【第65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释义:极言苏州、杭州可与天堂相媲美。 例句:江南真是个好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像我们这地狱世界。

【第66句】:【驴子赶在磨道里,不愿转也得转】 释义:磨道:围绕石磨一周的圈形道。比喻不愿做的事情还非做不可。 例句;这坎坷不平的大路小道,这些老是没多大变化的村庄,我闭上眼睛都能数认上来,跑得实在不爱跑啦。可是没办法,像驴子赶在磨道里,不愿转也得转呀。

【第67句】:拳要打,字要写。

【第68句】:【两手拍屁股——光打光】(歇)形容一无所有,一点儿也不剩。

【第69句】:【英雄流血不流泪】(谚)指英雄好汉宁愿浴血奋战拼死沙场,也决不悲伤流泪。

【第70句】:【山与山不相遇,人与人总相逢】 释义:人终究会有相见的时候。 例句。梅腊月一步步走近,坦坦荡荡地说:“山与山不相遇,人与人总相逢。 鹰嘎副县长,当真是我红痣娃回来了。”

【第71句】:【开绿灯】(惯)比喻为某些事或人提供便利条件。

【第72句】:【花名册】“花名册”指人员名册。它同“花名”无关,那么,为什么叫“花名册”呢? 花名册与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有关,户籍是登记、管理人口的册籍,它起源很早,大约春秋时期就有相应的户籍制度了。“花名册”一词的由来有二说。 一说是由于旧时登录户口的册子,把人名叫做“花名”,户名叫做“花户”。花,言其错杂繁多。“花名册”即由此而来。 二说古代也把娼妓在妓院中使用的化名称作“花名”。如元·宋无《直沽》诗“细问花名何处出,扬州十里小红楼”,用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在这里“花名册”就是妓女的名册,也有户籍的作用。 “花名册”一词是从古代而来的,现在有用“名单”、“名册”等名词取而代之。但仍有保留,“花名册”照例通用,如各单位都有“职工花名册”、“干部花名册”,党、团组织有“党员花名册”、“共青团员花名册”。

【第73句】:【锅里有米,碗里有饭】 释义:比喻集体富裕了,个人也会富裕,个人依靠集体。 例句:富裕了大家有,社办穷了大家也有份儿!“大河没水小河干。”“锅里有米,碗里有饭。”大家的事,就和大家商量么。

【第74句】:【一瓶子不足半瓶子晃】见“满壶全不响,半壶响叮当”。

【第75句】:【和尚吃八方】(谚)指和尚靠各处化缘生活。

【第76句】:【山高怕慢上】(谚)山再高,只要有耐性慢慢向上爬,终有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借指在巨大的困难面前,最可贵的是有耐力,能持久,信心足。

【第77句】:【敬酒不吃吃罚酒】(惯)比喻对别人好言相劝或抬举不理睬,被逼迫或受到惩罚时才肯答应。 也作赏酒不吃吃罚酒。 请酒不吃吃罚酒。

【第78句】:【年纪活在狗身上】(惯)指人白活了一大把年纪。

【第79句】:【打翻了五昧瓶——甜酸苦辣咸样样全】(歇)五味:指酸、甜、苦、辣、咸,泛指各种味道。形容心情极其复杂,各种感受都有。 也作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都有。 碰翻了五味瓶——咸酸苦辣都涌上心头。 泼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各色俱全。

【第80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俗语用来比喻人事的盛衰兴替变化无常,有时候会向反面转化,难以预料。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一句民间谚语。在古代,由于黄河河床较高,泥沙淤积严重,河道不固定,经常泛滥成灾,所以黄河经常改道,改道后,某个地方原来在河的东面,很可能就变到河西去了,所以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关于这个说法还有个小故事。 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之孙由于挥霍无度,到中年时便将家产败尽,以沿街乞讨为生。某日,他来到河西庄,想起了自己的奶妈,便一边打听一边找。 当问到一个农夫时,恰巧这农夫正是奶妈的儿子,郭孙到他家里一看,粮囤座座,牛马成群,很是惊讶,就问他:“你家里已经很有钱了,为什么你自己还要劳作呢?”奶妈的儿子就说:“家母在世时,领我们创业,才有了现在的家业。我们也得勤俭持家,否则金山也会吃空的。”郭孙听后很惭愧。农夫不忘旧情,给郭孙在家里找了活计,无奈他什么也不会做,处境非常尴尬。农夫见状不禁叹息到:“真是三十年河东享不尽荣华富贵,三十年河西寄人篱下。”

【第81句】:【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谚)演员在台上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假戏实做,活像个疯子;观众在台下忽儿怒,忽儿骂,感情投入,活像个傻子。指舞台表演真实感人。

【第82句】:【骂人不带脏字儿】(惯)指骂人话中没有粗俗下流的词语,骂得含蓄。

【第83句】:【中南海】“中南海”是北京的一个地名,举世闻名。缘何那样出名,它曾是毛主席居住过的地方,足全国人民向往的中心。也是著名的风景区。但是北京属内陆,为何有“海”? “中南海”的“海”,是蒙古语“海子”的简称,是花园的意思。因为地处北京的中南方位,故把这一带风景游览区统称为“中南海”。此名始于元代,一直沿用至今。

【第84句】:【为五斗米折腰】 释义:五斗米:指微薄的薪俸。折腰:弯腰,鞠躬。为微薄的薪俸而屈身伺候上司。 例句:不,我可不愿跟余敬唐这样卑鄙的人在一起!宁可饿死,也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第85句】:【重打鼓,另开张】(惯)比喻从头干起或作新的打算。 也作重打锣鼓另开张。 另打锣鼓重开张。

【第86句】:【肥水不流外人田】(谚)指肥水只许浇灌自己的田地,不可外流。泛指一切利益只能方便自家,不可让给外人。 也作肥水不落外人田。 肥水不外流。

【第87句】:【鸡瘦不倒冠】(谚)冠:鸡冠,雄鸡头顶上的红冠子。指雄鸡再瘦,头顶上的鸡冠子并不垂坠。比喻英雄人物或有作为的男子汉虽失势落魄,但原有的气势不倒。

【第88句】:【挨当头棒】(惯)比喻意外受到沉重打击。

【第89句】:【杀人不眨眼】此语形容残暴狠毒,杀人成性。典出宋普济《五灯会元·圆通缘德禅师》。 宋朝初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大将军曹翰出兵江南消灭割据政权。有一天,曹翰领兵来到九江庐山寺,许多和尚吓得仓皇逃跑,只有缘德禅师坦然静坐,旁若无人。曹翰厉声呵斥道:“难道你没有听说过有个杀人不眨眼的将军?” 缘德禅师睁开眼看了他一会儿反问道:“你怎么就不知道还有个天生不怕死的和尚呢?”

【第90句】:【放下包袱】 释义:比喻解除思想上的负担和顾虑。 例句:所谓放下包袱,就是说,我们精神上的讦多负担应该加以解除。

【第91句】:拉弓要膀子,唱曲要嗓子。

【第92句】:【库里有粮心不慌】(谚)仓库里积存着足够的粮食,人心就稳定。指积存粮食备荒是头等大事。

【第93句】:【三公后,出死狗】(谚)三公:朝廷最高官位的合称。死狗:借指人群中的败类。三公的后代,往往出败类。指养尊处优的环境容易使人堕落。

【第94句】:【忍事敌灾星】(谚)指为人处事,能做到克制忍让,就可以消除灾祸。 也作“忍字敌灾星”。

【第95句】:【军礼】“军礼”即军人的礼节气,通常包括举手礼、注目礼、举枪礼等。军礼潇洒英姿,整齐划一,甚是好看。 军礼最早是从英国开始的。当年,英国海军在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为凯旋的将士们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在大会上,女王亲自为有功将士颁发奖章。当时,为了维护女王的尊严,特规定参加授奖将士不得平视女王,要用手背遮住眼部。这个动作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今天各国军队的军礼。

【第96句】:【红牛黑牛,能曳犁的都是好牛】 释义:比喻不看外表或形式,而从实际效果判断好坏。 例句:有时候,他将不这样直说,他只含蓄地说:“红牛黑牛,能曳犁的,都是好牛。”庄稼人一听,都能明白他的意思啦。

【第97句】:【半天下雨——不知来头】(歇)本指不知雨滴来的地方,转指不知事物的来历或根由。

【第98句】:【打人休打脸,骂人休揭短】(谚)打人不可伤着人的脸面,骂人不可揭开人的短处。指即使和人发生纠纷,也要有所控制,不可触及对方的隐私,要给对方留面子。 也作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打人怕打脸,骂人怕揭短。 打人休打痛处,说人休说短处。

【第99句】:【井深槐树粗,街阔人义疏】(谚)高原深井,树大根粗,这是北方的自然景观;街道宽阔,往来稀少,这是北方的人情写照。指景象壮丽,人情疏淡,这就是北国风光。

17226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