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歇后语的文案2024最火爆的抖音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出门戴口罩——嘴上一套

【第2句】:【欲要知究竟,处处细留心】(谚)指要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必须细心观察,不放过任何疑点。

【第3句】:因为家穷,大伯小时候只读了两年书。他常对我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你可要好好学习,不能再像我——睁眼瞎一个,拎起来不像粽子,捧起来不像糍粑的,干啥啥难啊!”(江苏·仪征)

【第4句】:【软刀子杀人】用和缓的方式害人。贾平凹《废都》:“你要 离婚你就明说,别拿了这软刀子杀我!”

【第5句】:活剥兔子——扯皮

【第6句】:众人是杆秤,斤两自分明。

【第7句】:灶王爷伸手——稳拿糖瓜儿

【第8句】:【不到时候不开花】不到时候不结瓜需要等待条件成熟。 西戎《灯心绒》:“人常说:不到时候不开花,不到时候不结 瓜。社里经济力量大了,该办的事,一样一样就办成了!”

【第9句】:【有苗留在垄上,有话说在理上】(谚)指说话占理,才能令人信服,就像把禾苗栽培在田垄上,就能茁壮成长一样。

【第10句】:妈妈去买猪肉,卖肉的人给妈妈称了一块很瘦的五花肉。回到家里,奶奶一看就知道是母猪肉,她嘟囔着说:“卖肉的人没良心,买肉的人没眼睛。”(广西·柳州)

【第11句】:【老母猪吃碗碴——肚里有瓷】(歇)瓷:谐“词”。指说话振振有词,头头是道。有时含讥讽意味。 也作“老母猪吃碗碴子——肚里挺有瓷儿”。

【第12句】:【无事不登三宝殿】三宝殿,佛寺。去佛寺自是有求,表示 有目的而来。沈从文《边城》:“无事不登三宝殿,坐了就一 定有话说!”

【第13句】:【能把木头人说活,能把晴天说下雨来】(惯)形容人特别能说会道。

【第14句】:【奸不厮欺,俏不厮瞒】(谚)奸:歹的。厮:相。俏:好的。不论好歹,不相欺瞒。指打消一切顾虑,把真情告诉对方。

【第15句】:【东沟犁,西沟耙】(惯)东沟犁一下,西沟耙一下。比喻做事不按章法,没有次序。

【第16句】:【不是武二郎,不过景阳冈】(谚)武二郎:武松,排行第二,故称,《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以在景阳冈上徒手打死猛虎出名。指不是英雄好汉,就不敢独闯险地。

【第17句】:【 一咒十年旺】指一种逆反心理,从吉利的方面去对待恶 言恶语。明代《醒世姻缘传》:“没账!叫他咒去!一咒十年 旺,神鬼不敢傍!”

【第18句】:【时来谁不来,时不来谁来】(谚)时:时运。时运来时,飞黄腾达,谁不来巴结奉承;人倒运时,穷愁潦倒,谁也不会来走动。旧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第19句】:【枪杆子朝里打】(惯)指打击、伤害自己人。

【第20句】:我做事情很“马大哈”,又是急性子。妈妈说我:“有其父必有其子,和你爸一个德性。裤子穿反了解不开,就用剪刀剪。做事不过大脑啊!”刚说到这,爸爸开口了:“哎,孩子他妈,枪口对错人了!”(河南·滑县)

【第21句】:【乌狗吃食,白狗当灾】(惯)乌狗:黑狗。黑狗偷吃了东西,却惩罚了白狗。比喻惩罚错了对象。 也比喻代人受过。

【第22句】:【做耳目】(惯)比喻替人刺探消息。

【第23句】:【增钱不如再看】(谚)当卖主要价高不肯出手货物时,买主要添价,不如反复看准货物。指买主买货时要看准货好,然后再添价。

【第24句】:【作幌子】(惯)幌子:旧时店铺门外悬挂的所卖商品的标志。比喻假借某种名义。

【第25句】:【善猪恶拿】(谚)指无论怎样驯服的猪,擒拿时都必须心狠手重,不可粗疏大意。比喻擒拿敌手必须高度警觉,不可心慈手软。

【第26句】:【手中无网看鱼跳】指缺少条件,做不成事,干着急。类似 的:栏内无牛空起早。李准《黄河东流去》:“人家常说:手里 没网看鱼跳,咱们现在可真遇到这事了。尺把长的黄河鲤 鱼,干看着捉不住。真得赶快弄几面网。”

【第27句】:【开大口,说大话】(惯)指夸口,言过其实。 也作“开大口,讲大话”。

【第28句】:不怕年老,就怕躺倒。

【第29句】:【 有文事,有武备】做事要有文武两种准备。姚雪垠《李自 成》:“古人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何况今日是前去平乱,并 非文事。以你闯王的声威,此去定能成功,但是也不可不防 万一。”

【第30句】:【 水火不相容】互相冲突,无法调和。台湾林语堂《京华烟 云》:“你知道,他们闹的水火不相容,就是为了新文学运 动。”

【第31句】:【老鼠看仓,看得精光】指信任坏人,给了他舞弊的方便。 类似的: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成语:监守自盗。陈中玉 《塔影》:“我早就说过:老鼠看仓,看个精光,决不能让一个 手脚不干净的人来管理钱财。”

【第32句】:百年大树风刮不倒一一根深蒂固

【第33句】:【既在山场转,就有打猎心】(谚)山场:山区围猎场。指既是来山场走动,就有打猎的想头。借指敢到比赛现场来,就有向强者挑战的意向。

【第34句】:拿着擀面杖当箫吹——实心眼儿

【第35句】:【自己绊住自己的腿】(惯)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使行动不自由。

【第36句】:【城隍老爷上了小鬼的当】释义:城隍:迷信传说指主管某个城的神。比喻被手下人欺骗了。例句:我看看锁着房门,我才明白城隍老爷上了小鬼的当了!他妈的,他在没走以前,还同老子表示得很好,这个家伙倒干得好!

【第37句】:【老鼠跺脚震不塌地】释义:比喻小人物干不成多大坏事,没什么了不起。例句:同志们!咱还是那句老话:老鼠跺脚震不塌地,问题慢慢解决。

【第38句】:鱼大吃虾,虾大吃鱼——弱肉强食

【第39句】:【得趣便抽身】(谚)事情做到满意处,就应当收身止步,不可贪得无厌。指凡事要适可而止。

【第40句】:【小姐】“小姐”现在一般指未婚女子。《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对未婚女子的一种尊称,多用于外交场合”。然而“小姐”这个称呼原非美称,更没有尊敬的意思。据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称:宋时闺阁女称小娘子,而小姐乃贱者之称。又据钱惟演《玉堂逢辰录》中说:小姐之称起于茶酒宫人韩小姐,是宫婢人名也。而苏东坡则有《成伯席上赠妓人小姐》诗,可见,宋代妓女也称“小姐”。小姐作为尊称,始于明代,当时朱有敦《元宫词》中有“帘前三寸弓鞋露,知是腰腰小姐来”的诗句。从此便把“小姐”作为深闺女子的代称了。不过,当今黄、赌、毒又沉渣泛起,人们又习称“三陪女”为小姐了,弄得正经的“小姐”一词名声扫地,良家闺秀避之不及,历史兜了个圈又回到原地。

【第41句】:【 嘴像蜜罐子,心是蒜瓣子】说话动听,内心毒辣。类似的: 口如蜜罐,心如辣蒜。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二嫂那 人,嘴像蜜罐子,心是蒜瓣子。你来,跟她不好处。”

【第42句】:夜猫子报喜——坏名誉了;没有的事

【第43句】:【说书的嘴,唱戏的腿】(谚)指说书的人,凭着过硬的嘴功;唱戏的人,凭着过硬的腿功。也泛指各个行业的人,都有自己独到的专业功夫。

【第44句】:【马奶奶见了冯奶奶——差两点】(歇)“马”字比“冯”字少两点。点:本指汉字的笔画“点”,转为量词,表示少量。指还有一些差距。

【第45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劝告的话,听起来不舒 服,实际上是有益的。类似的:好话不留情,留情没好话。 姚雪垠《李自成》:“黄道周适才所奏,虽过于憨直,然实为救 国良药。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第46句】:【天灾好躲,人祸难防】(谚)自然界出现的灾害,人们比较容易对付;由人为造成的灾祸,往往难以防范。指人祸远比天灾可怕。 也作“天灾能敌,人祸难消”。

【第47句】:【八拜之交】现在的词义是结拜兄弟的铁哥们。源出两处。一处是源自徽宗时期著名文人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其中记载了“八拜之交”典故:文彦博听说国子博士出身的李稷待人傲慢,决心给他点教训。有一次,文彦博任北京守备,李稷听说后,便上门来拜谒。文彦博故意让李稷在客厅等候多时后方出来接见。见了李稷之后,文彦博说:“你的父亲是我的朋友,你就对我拜八拜吧。”李稷因辈分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彦博拜了八拜。文彦博以长辈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气。这就是“八拜之交”的典故。到后来,“八拜之交”成为了古人结拜兄弟的最重要礼仪,拜把子、认兄弟都要行八拜之礼。一般认为“八拜之交”是行八次下拜,分别冲着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行礼。但据古书记载,“八拜之交”的头一拜是伯牙子期知音之交;第二拜廉颇蔺相如刎颈之交;第三拜陈重雷义胶漆之交;第四拜元伯巨卿鸡黍之交;第五拜角哀伯桃舍命之交;第六拜刘关张生死之交;第七拜夷吾叔牙管鲍交交;第八拜孔融祢衡忘年之交。拜的是八份感天动地的友情。二处是“八拜之交”是以清初以来秘密会社“洪门”入会立誓的仪式。入会之始,举行八拜之礼。一拜天为父,二拜地为母,三拜日为兄,四拜月为嫂,五拜五圣贤(即五个创会始祖),六拜万云龙,七拜众兄弟,八拜万年香。自此,“八拜之交”在江湖道上通行惯用。

【第48句】:【在肚皮里打官司】(惯)比喻有想法不直说,而是在心里琢磨、盘算。

【第49句】:【狗熊耍把戏——混充人形儿】(歇)讥讽或责骂恶人伪装成好人,或下流的人伪装成体面的人。

【第50句】:【拿别人当梯子往上爬】(惯)踩着别人往上爬。比喻利用或损害他人,以达到自己升官发财的目的。

【第51句】:星期天,弟弟和伙伴们玩得正高兴。妈妈说他:“就知道玩!人要脸,树要皮;窗户要纸炕要席;学生就该要成绩!还不学习去!”(河南·虞城)

【第52句】:【黄鳝泥鳅不一样长】释义:比喻两种人不一样,有区别。例句:“那不同啦,有区别的。”季交恕放下酒杯,声音稍为大一点。“帝国主义是洋人那边横行霸道的大财主。‘黄鳝泥鳅不一样长’罢,你知不知道?”

【第53句】:【站着说话不腰疼】(谚)没事人站着闲谈,当然不觉腰酸腿疼。指事情与自己无关,站在一边闲评说是很容易的。

【第54句】:【一块石头往平处放】(惯)形容办事公平、公正。

【第55句】:【上边动动嘴,下边跑断腿】瞎指挥,形成混乱。相关的:上 边放个屁,下边一台戏。古华《浮屠岭》:“公社主任梁友如 亲自把这一光荣任务布置给田发青。真是上边动动嘴,下 边跑断腿,田发青可作大难了。”

【第56句】:【龙王】“龙王”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神话人物。俗语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凡有水的地方,不管是江河湖海,还是渊潭泉井,都住有龙王。那么,龙王是怎么产生的呢?在民间,还有一个关于龙王爷来历的传说:唐朝初年,在安徽省颍上县百社村,有一个名叫张路新的人,娶妻张氏生了九个儿子。传说他曾在河南南阳做过照灵侯,后来丢官回乡,经常去“焦氏台”河边垂钓。有一天,就在他钓鱼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一座宫殿。他好奇地走进宫殿,竟成了龙王。后来,他每天一早就到龙宫去“上班”,天黑才回家。他的妻子发现他每次回来,身体总是凉冰冰的,衣服也是湿漉漉的,就问他这是怎么回事?张路斯回答说:“我现在已经是龙王了。外地有一个叫郑祥的人,也说他是龙王,要和我争夺地盘,我们约好明天进行决战,谁要是胜了,这地盘就归谁管,谁就是龙王。你今晚就告诉九个儿子,叫他们明天去为我助战。一定要记住,头上扎红巾的是我,头上扎青巾的那个是郑祥,千万不要认错了标记。”张路新的九个儿子按照父亲的吩咐,第二天一早,就带上弓箭为父助战。他们用弓箭朝扎青巾的人猛射,郑祥中箭负伤后逃走,不久便在合肥的西山上死掉了。张路斯从此就成为真正的龙王。这是民间传说,寓意神通广大的龙王,竟也出身于普通百姓。

【第57句】:【一根线上拴的蚂蚱】释义:互有联系,谁也跑不脱。例句:“咱俩是一根线上拴的蚂蚱,到时蹦不了我,也跑不了你。”

【第58句】:【处家人情,非钱不行】(谚)安排家计生活,支应往来人情,无法离开钱财。指生活中钱财不可缺少。

【第59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第60句】:妈妈让我和哥哥在家剥玉米,我们磨磨蹭蹭都不想干,可哥哥却先跑到妈妈那去“告状”。妈妈眉头一皱,生气地说:“你俩大哥不要说二哥,杂面不要说窝窝。今天非要让你俩好好锻炼锻炼不可!”(河南·淮阳)

【第61句】:【燕子不吃落地的,鹁鸪不吃喘气的】(谚)鹁鸪(b。gu):鸟名,俗称水鸪鸪。落地的食物不洁,燕子不吃;喘气的小虫有病,鹁鸪不吃。 借指注重饮食卫生的人,不洁不净的食物不入口。

【第62句】:妈妈见爸爸一根接一根地吸烟,就指着他的脑袋说:“你真的怕自己的鼻子被痼虫子嘘了,这样不停地吸?”(湖南·双峰)

【第63句】:【 得理不让人/占理不饶人】虽然在理,但做得过分。池莉 《来_来往往》:“你固然有道理,但是也不要得理不饶人。”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和尚无头发,打伞遮住天。发、法谐 音,谓胡作非为。和尚,也说:秃子、光头。张涛之《中华人 民共和国演义》:“十年‘文革’浩劫当中‘和尚打伞,无发 (法)无天’的惨痛教训太深刻了,饱受其害的中国人民呼唤 着民主和法制。”

【第64句】:【背靠大树好乘凉】释义:比喻借别人的势力做靠山,有庇护,有依靠。例句:自然,背靠大树好乘凉。可是自己没有一点实力,这个凉是乘不好的。

【第65句】:【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跳假神】(谚)巫婆:以替人祈祷招魂为职业的妇女。跳假神:装神弄鬼。 指经常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受什么样的影响。 也作跟着啥入学啥人,跟着巫婆学跳神。 跟着秀才学作文,跟着巫婆学下神。

【第66句】:【新米粥,酱萝卜,郎中先生见了哭】(谚)郎中:中医医生。新米熬的粥,有营养,易消化;酱腌的萝卜,化食利胃。指常吃新米粥和酱萝卜,身体康健不生病,就不必去找医生。

【第67句】:长白山的人参——越老越好

【第68句】:【射幸数跌,不如审发】(谚)幸:侥幸。审:审慎。射箭偶尔中了一次,却多次失落,不如审慎发射。 指凡做事不可只图侥幸,要精心慎重为好。

【第69句】:【水流船行岸不移】释义:比喻任凭情势多变,决心不动摇。例句:是困难啊!可是有句老话:“水流船行岸不移”,我们就得这么坚定,咬牙挺住。

【第70句】:【拿草棍儿戳老虎的鼻子眼儿】(惯)比喻自己找死。

【第71句】:二叔是个讲义气的人,他的兄弟们有了难,不管是上刀山下油锅,他都会竭尽全力帮忙。爷爷不放心地劝他说:“理是理,情是情,黑白是非要分明。犯法的事再小也不能干!”(广东·龙门)

【第72句】:【两股道上跑车——走的不是一条路】(歇)指彼此志趣、追求等不同,不是同一类人。

【第73句】:【 他要我的心肝,我要他的五脏】指拼命,作殊死战,成语: 势不两立。陈登科《活人塘》:“不要怕,他能杀我们,我们就 不能杀他?他要我肝花,我就要他肚肠。”

【第74句】:【手中没把米,叫鸡鸡不来】(谚)比喻不给人点实惠或没有吸引人的环境与条件,别人就不会向你靠拢。

【第75句】:【兵不厌诈】释义:用兵作战时可以用欺诈的策略和方法迷惑敌人。例句:难道你不知道“兵不厌诈”的道理吗?我军虚虚实实,所以使你们的指挥官无所适从,吃了败仗。

【第76句】:鬼晒太阳——无影无踪

【第77句】:【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释义:要尽量帮助别人,原谅别人。例句:三藏扯住道:“徒弟,常言说得好: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操心怎似存心好,争气何如忍气高!”

【第78句】:【白了尾巴梢的老狼不好打】(谚)尾巴梢上的毛发白,表明这匹狼已经很老,老奸巨猾,不好对付。 比喻岁数大、经验多的敌人,难以制服。

【第79句】:【猪爪煮了一千滚——总是朝里弯】(歇)比喻人总会袒护与自己有亲友关系的人。

【第80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谚)指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虑,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第81句】:【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释义:小葱是青的,豆腐是白的。“青”与“清”谐音。比喻清楚明白,没有差错。也比喻彼此关系清白。例句:队委会还没来得及宣布这件事,她已经把保管室里的账目、实物清点得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第82句】:【装门面】(惯)比喻为使外表好看而进行粉饰或点缀。

【第83句】:【不知哪头炕热】(惯)指不知做什么事情得利大。

【第84句】:【毒蛇黄鳝分不清】(惯)黄鳝:鱼,像蛇而全身无鳞,黄褐色,有黑色斑点,生活在水边泥洞里。比喻分不清好人坏人。

【第85句】:【真神面前烧假香】(惯)比喻在正人君子或行家面前说假话。

【第86句】:棺材里的臭虫——咬死人

【第87句】:口技表演——嘴上的功夫

【第88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惯)1指悬挂在半空中。2形容事情没有着落。3形容没有靠山或根基。4指哪儿也靠不着。 也作上不着天,下不依地。 上不巴天,下不着地。 上不着天,下不挨地。

【第89句】:扁鹊开药方——药到病除

【第90句】:【册、卷、页】只要读书,就离不开册、卷、页,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又是怎么来的呢?册:在中国古代文字产生以后,当时没有纸张,人们只好把文字刻到甲骨上,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竹片或木片统称“简”。一片简只能写几十个字,记一件事情,往往需要多块简。为了查找方便,就用熟牛皮条把这些简按次序串编起来,称之为“册”。卷:在发明纸以前,有的人因为竹简、木简太重,也有把文字记载在丝织品上的,称为帛书。帛书比竹筒、木简携带方便,也容易收藏,它可以卷起来,按次序编号,于是出现了一卷一卷的书。页:造纸发明以后,人们把印好的一张张纸用线装订成册,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线装本。线装本大多采用毛边纸,只能一面印字,对折装订,每张称之为一页,页码数印在对折线上。后来,印书采用机制纸,两面都可以印字了,每一面都印上页码数。现在称页,就是由此而来。

【第91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形容心跳急速。成语:忐忑 不安。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他这时心中十分煎熬,真 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

【第92句】:蒙面人出场——不留脸面

【第93句】:【 一座山头一只虎】一个地方,难以存在两种对立的势力。 或说:一山难容二虎。类似的:一个艄公一道河/一个乌鸦 占一枝/一个爷爷一炷香。成语:势不两立。传记图书:“正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张学良此时真切体悟到‘卧榻之旁,岂 容他人鼾睡’的道理。”

【第94句】:【拉开话匣子】见“打开话匣子”。

【第95句】:皇帝祠堂——太庙(妙)了

【第96句】:【黄牛党】“黄牛党”现在指票贩子。如春运期间他们高价倒卖火车票,奥运期间他们高价倒卖奥运门票等,属违法行为。“黄牛党”与“票贩子”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名称,怎么把它们扯到一起呢?先说“黄牛”。当代诗人藏克家有首咏牛诗《老黄牛》:“块块荒田水和泥,深翻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深情讴歌了老黄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高尚品质。老黄牛在中国人心中,是代表忠诚、勤奋的文化符号,并被称为“老黄牛精神”。可如今的“黄牛党”却与牛的忠诚形象背道而驰,是人人喊打的票贩子,这是怎么回事呢?据说,“黄牛党”的叫法源自近代上海。通常指那些赚取毛利的人,常如“黄牛群之骚动”,抢购物资或票券。从这个意义说,还是和“黄牛”有关。 “黄牛”不犁田是不务正业,散牛成群确实骚动扰人。

【第97句】:【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谚)比喻每个人或每家都有自己的难处。 也作各人都有难唱的曲儿。 每家有一本难念的经。 家家有本观音经。

【第98句】:盘山公路——净兜圈子;净绕弯子

【第99句】:【有功必赏,有罪必罚】严格执行法纪。成语:赏罚分明。 姚雪垠《李自成》:“今后剿贼首要在整肃军纪,有功必赏,有 罪必罚。”

17292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