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歇后语文案抖音经典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拜天地】在民间的结婚典礼上,一对新人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人洞房”。那么,拜天地是怎么回事呢?拜天地的习俗,来源于民间神话。相传,女娲造人的时候,开始只造了俊俏的后生,这后生虽说有吃有穿,逍遥自在,但孤孤单单一个人,总觉得很闷,所以常唉声叹气。一天晚上,小伙子望着天空圆圆的月亮,自言自语地对月亮说:“月老月老你细听,给我找个知心人,我世世代代领你情。”他刚说完,忽然月亮一闪,一个白眉长须老人领着一个姑娘飘悠悠地来到小伙子面前,对小伙子说:“我又让女娲造了一个女的,给你领来。你们先认识一下,一会儿,我给你们办喜事。”说完,老人就不见了。小伙子见姑娘脸腮绯红,像月季一般,不禁喜上眉梢,愁容云消雾散。姑娘见小伙子眼睛明亮,诚实坦白,也觉得情投意合。二人四目相对,一见钟情。正在这时,长须老人领着两个白发白须的老人站在两人面前,指着两个老人说:“这是天公和土地,你们以后的生活都离不开他俩。现在,我给你们办喜事,首先,给养育你们的天公、土地拜三拜。”小伙子和姑娘对“天地”拜了三拜。随后,月下老人笑着说:“我给你们牵红线,你们还得给我拜拜哩!”于是小伙子和姑娘又对着月下老人拜了三拜。刚拜完,三位老人就不见了。从此以后,人们在结婚时必须一拜天地,二拜月老,三拜父母。习俗遂成,“拜天地”一词也随之出现了。现在稍有不同,媒人不拜了,换成了夫妻对拜。

【第2句】:老嫂比母,小叔比儿。

【第3句】:【不愿文章高天下,只愿文章中试官】释义:不求文章写得好,天下第一,只求被主考官看中。古代科举考试,只要文章被主考官看中,应试者就能被录取,登金榜、做大官、享厚禄。 “高”又作“中”。“愿”又作“要”。例句:其年湘潭县考试,仲先空受一日辛苦,不曾考得个名字。叹口气道:“不愿文章高天下,只愿文章中试官。”

【第4句】:张大娘虽然说话刻薄,却乐于助人,大伙儿都说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冷面子热心肠”。(贵州·金沙)

【第5句】:【当炮灰】(惯)炮灰:比喻为参加非正义战争而送死的士兵。指为参加非正义战争而去当兵送死。

【第6句】:【气不打一处来】(惯)指心中所有的怒气一起爆发出来。

【第7句】:【马不得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财不富】释义:人得了额外收入才能富起来。例句:懒虫眯着眼,打量楚世杰的表情,嬉皮笑脸地说:“常言道,马不得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财不富呀!”

【第8句】: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叫一位同学背前一天学过的数学概念,那位同学说没记住。老师听了生气地说:“你呀!什么都没记(系)住,就腰里系着个裤腰带。”(宁夏·隆德)

【第9句】:我到奶奶家去玩,看到奶奶卖的苹果又大又红,馋得直流口水。于是,我忍不住了,向奶奶要苹果吃。奶奶笑着说:“赚钱不嫌钱,落个肚子圆。”说着,就拿了一个大苹果给了我。(河南·信阳)

【第10句】:【出污泥而不染】(惯)比喻在污浊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却不沾染坏习气,保持着高尚纯洁的品质。

【第11句】:【话说三遍淡如水】(谚)三:泛指多。同一内容的话说上多遍,就会像清水一样淡而无味。指说话不宜重复啰嗦。

【第12句】:吃辣椒喝白干——里外发烧

【第13句】:【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释义:没有某种能力或力量,就不要招揽某种事情。例句:徐秋斋说:“长官,没有金刚钻,也不敢揽你这瓷器活。你放心吧!”

【第14句】:【公众堂屋无人扫】指一种社会心理,不关心公共事业。 周立波《山乡巨变》:“我就是怕公众堂屋无人扫,社里人口 添多,田还是这些,明明是个吃亏的路径。”

【第15句】:【不恋故乡生处好,受恩深处便为家】(谚)恩:恩惠。指生养自己的故乡虽好,但也不必留恋,哪里能给自己好处,就可以在哪里安身落户。 也作“莫道故乡生处好,受恩深处便为家”。

【第16句】:【煽阴风,点鬼火】(惯)比喻暗中挑动,散布谣言。

【第17句】:【肥皂泡迟早要破】假象不能长久维持,迟早要破灭。尤 凤伟《中国一九五七》:“然而肥皂泡迟早有破裂的时候,李 宗伦还是知道了手术后脸上落下的可怕记印。”

【第18句】:村里的史爷爷家请客吃饭,一次就花掉了两千多元。妈妈说:“天上下雨谁不知道,他兜里有没钱还用瞧?还不是打肿了脸充胖子,瘦驴拉屎强支撑呗!”(内蒙古·开鲁)

【第19句】:【巨木猜字——水到渠成】(歇)“巨”字与“木”字再加上“水”字(偏旁三点水),就成了“渠”字。比喻一旦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

【第20句】:【佛面上刮金】连佛像脸上的金粉都要刮下,指千方百计 搜刮财物。类似的:针尖上削铁/黑豆皮上刮漆。明代《水 浒全传》:“皇帝赐俺一瓶酒,一厅肉,你都克减了。不是我 争嘴,堪恨你这厮们无道理,佛面上去刮金!”

【第21句】:爸爸身体不好,不能喝酒。有时,他和朋友们聚在一起,难免会喝上几杯。妈妈总是劝他说:“戒酒戒烟,身体平安。”(河南·鲁山)

【第22句】:【根深不怕风摇动】(谚)指树大根深,就不怕大风摇动。比喻人做事只要根基稳固,就不怕外力干扰。 也比喻自身行为端直,就不怕闲言碎语。 也作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 根正不怕黄风摆。

【第23句】:【猫见了鱼——真想求荤】(歇)荤:谐“婚”。指真的想求婚。

【第24句】:【拼得自己,赢得他人】(谚)原指在赌博场上,只有不怕输了自己的,才能赢得别人的。泛指凡事总得自己舍得下本钱,才有希望取得预期的收获。

【第25句】:【栽跟头】(惯)走路摔倒。比喻受到挫折或犯了错误。 也作跌跟头。 摔跟头。

【第26句】:啄木鸟凿木头——嘴厉害

【第27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释义:百足之虫:指马陆、蜈蚣一类节肢动物,身体圆长,由很多环节构成,切断后还能蠕动。僵:僵硬。比喻人虽死或家境败落,但其势力或影响仍然存在。例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凭刘湘庭这样的财主,拔一根汗毛比穷人的腰都粗,稍微能再抠摸出点什么来,就比到小户人家敛掠那些破衣烂衫值钱。

【第28句】:【黑马】“黑马”是个外来语,原指那些出乎人们意料而获胜的“爆冷门”的运动员,后来泛指各领域爆冷胜出的人物。 “黑马”源自英国作家本杰明·迪斯累里的小说《年轻的公爵》,书中描写一匹黑马,原被人们认为夺魁希望甚微,谁料在比赛中它竟一举获胜。从此,“黑马”一词便被体育新闻广泛使用,指那些出乎人们意料而获胜的运动员。如朝鲜乒乓球运动员多年未参加国际比赛,复出后竟一路过关斩将杀人决赛,意外获得亚军,被人们称为乒坛“黑马”。后来,又有人把它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如选举中的意外获胜者、工程招标中的意外中标者等,都可以说出现了一匹“黑马”。

【第29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谚)苦中苦:常人难以忍受的苦痛。人上人:出类拔萃的人。指只有承受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苦痛,才能出人头地。

【第30句】:【恶犬护三村】(谚)恶犬:勇猛的狗。指一条勇猛的狗,能守护周围的几个村庄。比喻一个见义勇为的壮士,可保得周围村庄不受侵扰。

【第31句】:鳄鱼生疮——瞒不住

【第32句】:【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只要坚强,就能克服困难。刘 彦林《东风浩荡》:“工人们说: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 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第33句】:【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惯)指表面上待人亲热,内心却非常狠毒。

【第34句】:阎罗王的梯子一鬼上

【第35句】:鸭子头上插锦鸡毛———语(羽)双关(冠)

【第36句】:【护家之狗,盗贼所恶】(谚)恶:憎恶。指盗贼最憎恶忠实护家的狗。比喻阴谋作恶的奸诈之徒,最忌恨忠贞正直之士。

【第37句】:【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谚)海干涸了,还可以见到海底;人至死也难知道他的心是什么样的。 指认识任何事物都比较容易,惟独人心难测。

【第38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第39句】:【牛蹄子——两半儿】(歇)半:谐“瓣”。牛的蹄形为两瓣儿。指彼此分开或各搞各的一套。 也作牛蹄子——分两瓣。 牛蹄子——两掰。

【第40句】:【吃官饭放私骆驼】(惯)比喻拿着公家的工资,背地里做自己的事情。

【第41句】:妈妈见我本来正文案笑笑的,突然绷着脸不吭声了,就说:“你呀,真是一会儿骨朵儿,一会儿莲花。”(河南·孟县)

【第42句】:【起头容易结梢难】(谚)结梢:结尾,做到底。指做事开始时容易,有头有尾一直做到底却很不容易。 也作“起头易,到底难”。

【第43句】:【马老卸鞍,虎老归山】(谚)马老了,就应卸下鞍鞯,不再征战;虎老了,就应归卧深山,不再腾跃。比喻人到老年,就应辞去职务,颐养天年。

【第44句】:【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谚)画出虎的皮毛容易,要把虎的风骨画出很难;认识人的外貌容易,要看清人的内心很难。指世间最难的事莫过于识透人心。 也作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画虎难画骨,知人难知心。

【第45句】:【一分行情一分货】(谚)行(hang)情:市场上商品的时价。 指出钱多少决定货物的优劣。也泛指得多少好处办多大的事。 也作一分价钱一分货。 一分钱,一分货。 一分货色一分价。

【第46句】:【无置锥之地】(惯)置锥之地:插锥子的地方,比喻极小的地方。形容穷困得无处安身。 也作“无立锥之地”。

【第47句】:【善者不来,来者不善】见“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第48句】:【七个头,八个胆】(惯)形容人胆子非常大。

【第49句】:【爱挑的担子不觉重】(谚)指做任何事情,只要心甘情愿,就不怕困难,不觉得难以忍受。

【第50句】:爸爸经常叫妈妈做这事做那事,可自己什么也不做。妈妈说:“光说不做假把式,连说带做好把式。说到底,你还是假把式。”(四川·渠县)

【第51句】:【隔山不算远,隔河不算近】(谚)隔座山人能爬过,隔道河人难涉水。指在交通方面,宁隔座山,不隔道水,江河比高山的阻碍更大。 也作“隔山不远隔水远”。

【第52句】:凳子翻个——四脚朝天

【第53句】:重锤打在钢板上——落地有声

【第54句】:【乱世出英雄】(谚)战乱的年代,往往会涌现出收拾局面的英雄人物。

【第55句】:【路上说话,草里有人】说话时走漏消息。或说:只知路上 说话,不知草里有人。类似的:灯光里说话,暗里有人听。 香港宋乔《侍卫官杂记》:“你说话可得留神些,从前不是有 句老话:路上说话,草里有人?”

【第56句】:【走桃花运】见“交桃花运”。

【第57句】:【花名册】“花名册”指人员名册。它同“花名”无关,那么,为什么叫“花名册”呢?花名册与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有关,户籍是登记、管理人口的册籍,它起源很早,大约春秋时期就有相应的户籍制度了。“花名册”一词的由来有二说。一说是由于旧时登录户口的册子,把人名叫做“花名”,户名叫做“花户”。花,言其错杂繁多。“花名册”即由此而来。二说古代也把娼妓在妓院中使用的化名称作“花名”。如元·宋无《直沽》诗“细问花名何处出,扬州十里小红楼”,用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在这里“花名册”就是妓女的名册,也有户籍的作用。 “花名册”一词是从古代而来的,现在有用“名单”、“名册”等名词取而代之。但仍有保留,“花名册”照例通用,如各单位都有“职工花名册”、“干部花名册”,党、团组织有“党员花名册”、“共青团员花名册”。

【第58句】:【狗咬尿泡空欢喜】希望落空。类似的:老鼠落在砻糠里, 空喜欢。成语:一枕黄粱。王蒙《红楼启示录》:“而宝钗的 二奶奶之梦,袭人的姨太太之梦,也不过是狗咬尿泡空欢喜 一场而已。”

【第59句】:【胡床】的使用始于两汉。《太平御览·风俗通》载:“灵帝好胡床。”裴注《三国志》引《曹瞒传》云:“公将过河,前队适过,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唐代“胡床”的使用普遍起来,民间已不少见。李白的《寄上吴王三首》提到“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杜甫的《树间》诗云:“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白居易《咏兴》诗云:“池上有小舟,舟中有胡床。床前有新酒,独酌还独尝。”由此佐证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床”是坐具。

【第60句】:老虎头上的王字——生就的

【第61句】:【无钱吃酒,妒人面赤】(谚)自己没钱买不起酒喝,却嫉妒别人脸面发红。借指人自身无能.却往往对别人多疑善妒。

【第62句】:【 太公八十遇文王】姜太公八十岁遇到周文王,文王拜他 为相,后助武王伐纣(见《封神演义》)。借指年老才遇到机 会。明代《初刻拍案惊奇》:“女儿年纪一年大似一年,万一 如姜太公八十岁才遇文王,那女儿不等做老婆婆了?”

【第63句】:千年铁树开了花——枯木逢春

【第64句】:燕明寺有庙会,我也吵着要去,就问妈妈燕明寺在哪儿。妈妈说:“给你指吧,指头没那么长;给你说吧,又说不清楚。”(河南·郏县)

【第65句】:【塔尖上亮相——高姿态】(歇)亮相:戏曲演员上下场或一节舞蹈、武打完毕后,为突出角色精神状态而做的塑像式姿势。本指在高处摆出某种姿势,转指人在处理问题时站得高,态度宽容。

【第66句】:打灯笼走亲戚——明来明去

【第67句】:【放着河水不洗船】(惯)比喻放着有利条件却不知利用。

【第68句】:【做官当老爷/当官做老爷】指干部贪图个人享受,对人民 采取官僚主义态度。《北京日报》(1984,5,11):“有的人些 官做老爷,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漠不关心,对工作敷衍塞责, 玩忽职守,以致事故频生、损失惊人,已经达到令人不能容 忍的地步。”

【第69句】:【战死是本份,活着是侥幸】军人要有准备牺牲的精神。张 涛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这是战争,作为一个军人,战 死是本份,活着是侥幸。”

【第70句】:【 买酱油的钱,买不得醋】专款专用,借指不打乱原来的计 划。《敌后武工队》:“常说打油的钱不买醋,你俩怎么在枪 子底不还东张西望的?”

【第71句】:小红家里很穷,今年又连遭不幸。前不久学骑车时摔折了右腿,近两天又得了骨髓炎,乡亲们非常同情地说:“这风咋光往没袄人身上刮呢?”(河南·内乡)

【第72句】:【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谚)未为:不算,算不上。指人世间安定快乐的生活远比黄金更宝贵。 也作“休道黄金贵,安乐价更高”。

【第73句】:【花开自有花落日】好事也有结束的时候。《短暂的春 秋》:“想开些,不要过分伤心。花开自有花落日,蓄芳待来 年嘛。”

【第74句】:【急中有失】(谚)指人在匆忙中,往往头脑不冷静,考虑不周到,出现失误。

【第75句】:【 花香蝶自来】自身美好,就有吸引力。《北京日报》 (1981,9,23):“花香蝶自来。蝶花牌洗衣机一进入市场,就 被有眼力的顾客看上了。”

【第76句】:【八百亩地的一棵苗——独生】(歇)八百亩的地里只生出了一棵苗。指独生的子女。

【第77句】:【木头墩子踢一脚还要翻翻身】释义:比喻人不能太老实受欺负,要反抗,要斗争。例句:看见你那软样子,我真替你难过。木头墩子踢一脚还要翻翻身哩,嘿,你呀!你没有拳头吗?

【第78句】:小玲找不到小刀,就用菜刀削铅笔。她妈妈看见了,说:“你是吃饭用火钳,烧火用筷子。”(四川·渠县)

【第79句】:【日思夜梦】(谚)白天想的什么,夜间就容易梦到什么。指入睡觉做梦,往往是醒时心里想的事情,睡着后反映到梦境里。 也作日之所思,夜之所梦。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第80句】:【八个人也抬不走一个“理”字】(谚)理:公理。指凡事只要遵循公理,任凭他人多势众也不能改动。

【第81句】:最崇高的爱情是爱祖国。

【第82句】:【红军】建军初期,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并不叫“红军”,1927年八月的南昌起义和九月的秋收起义,都不叫红军。毛泽东词《西江月·秋收起义》开头两句为证:“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只点明了军队的性质,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军,没有出现红军字样。最早称“红军”的是之后的广州起义,起义领导机关发布《红旗号外》,公开宣称组织工农红军,“工农红军总司令叶挺,工农红军总参谋徐光英。”此次起义失败后,根据广东省委指示,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 1928年5月25日,中央发布《中央通告第五十一号——军事工作大纲》明确指出:“可正式命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6月4日,中央在给井冈山前委的信中,又具体指示四军:“关于你们的军队,你们可以正式改为红军。”从此,“红军”这一名称正式成为我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的称号,各地工农革命军也相继改称为红军。

【第83句】:【人在人情在】(谚)人在的时候,你来我往,有情有义;人一死,便情义两断。常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令人慨叹。 也作人在人情在,人死情丢开。 人在人情在,人死两丢开。

【第84句】:【疾风知劲草】“疾风知劲草”与“烈火识真金”一样,用来形容只有经过一番考验才能分晓是非真假,辨别忠奸曲直,结识真正朋友。它典出刘秀。疾风知劲草这个典故是有关刘秀与王霸的故事。王霸是河南颍阳的地方豪强,但他一直不甘心只做个地方上的小官。适逢刘秀起兵路过颍阳,王霸就带领自己的门客投奔刘秀。刘秀起兵并不顺行,他赤手空拳渡过黄河,抵达河北后遭遇到诸多不顺,处境非常危险,先前和王霸一起投奔刘秀的几十个门客都陆续不辞而别,只剩下王霸忠诚地为刘秀效力。刘秀感激地对他说:“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一次,刘秀仓皇躲避自邯郸追来的王郎,王霸更是舍命相伴。追兵把刘秀等人逼到滹沱河边,眼看就要追上,刘秀的侦察兵报告说河水太深,没有船无法渡河。这时王霸为稳定军心,就扯了个谎,告诉大家河结冰了可以踏冰过河。等刘秀人马到了河边,河果然结了冰,更为神奇的是等他们过了河,冰立刻就化了,挡住了追兵。此乃与“泥马渡康王”一样神奇。真龙自有天助。自此,“疾风知劲草”广为流传,就连唐太宗李世民也引用过:“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第85句】:我放学后贪玩弄脏了裤子,爸爸让妈妈给我换条干净的。妈妈数落了我半天后说:“现在穿的裤子就这一条,没换的。”爸爸接着说:“怎么,老虎下山一张皮啊?明天给孩子再买一条吧!”(山西·洪洞)

【第86句】:【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做事尽主观努力,成不成还要看客 观条件。茅盾《子夜》:“我们那五百万算来还可以赚进十二 三万,不过剩下的约五百万就没有把握。谋事在人,成事在 天。”

【第87句】:【下套子】(惯)指设圈套害人。

【第88句】:【两个肩膀扛着一张嘴——净等吃】(歇)指等着吃现成的。

【第89句】:【打人莫打膝,道人莫道实】(谚)实:实情,这里指隐私。打人不要打膝盖骨,打坏了人就无法站立;说人不要揭隐私,揭开了人就无法做人。指揭人隐私是极不道德的。

【第90句】:【天时地利人和】做成事情,需要有三个条件:有利的时 机、环境、人际关系。浩然《艳阳天》:“办什么事儿,得看天 时、地利、人和,不能凭三分钟的热度,胡干傻干。”

【第91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原指作战的后勤工作,也指做事要 有充分准备。兵马,也说:军马。余杰《火与冰》:“看来,他 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早把小舟准备好了。”

【第92句】:【卖关节】(惯)指利用职务之便,暗中受人贿赂,给人办事。

【第93句】:【熬过九九八十一难】释义:中国古代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中说,唐僧去西天取经,经过了八十一难。比喻经受了种种艰苦的磨炼。例句:自己常觉着好像上西天取经的唐三藏似的,为了要成正果,只好咬着牙;去受罪吃苦,去熬过那九九八十一难。

【第94句】:一家盖不起夫子庙,一个人修不起洛阳桥。

【第95句】:【草字出了格,神仙认不得】(谚)胡乱潦草的字就算仙人也不认得。 指草书是书法的一体,也有规格,不能任意潦草。

【第96句】:【宁与千人好,不与一人仇】不可多树敌。类似的:朋友千 个少,冤家一个多。高云览《小城春秋》:“你这是何苦!这 么杀来杀去,哪有个完啊?常言道:宁与千人好,不与一人 仇。”

【第97句】:【衙门的钱,下水的船】(谚)下水的船:顺水划行的船,非常快速。 进衙门打官司,花钱如顺水船一般容易。旧指打官司用钱多,穷人打不起官司。

【第98句】:【莫瞒天地莫瞒人,莫作瞒心与祸邻】(谚)做人不要欺瞒天地,欺瞒众人,更不要欺瞒自己的良心,以免招灾惹祸。 也作莫瞒天地莫瞒心,心不瞒人祸不侵。 莫瞒天地莫瞒心,心不瞒时祸不侵。

【第99句】:【万般事仗少年为】(谚)少年:泛指人在年轻时期。任何一方面的事业,都要靠年轻人投入。指年轻人朝气蓬勃,敢作敢为,事业的成就,主要依靠他们去开拓。

17499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