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芒果tv超赞的歇后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老虎屁股摸不得】释义:比喻不可触犯。例句:张作霖十分紧张。他想派人到日本领事馆去搜,又觉得老虎屁股摸不得。

【第2句】:树叶落下怕打破头一一胆小鬼

【第3句】:【公人见钱,苍蝇见血】(谚)指公人贪财如命,见到钱财,就如同苍蝇见到血一样。

【第4句】:锯大树做镰把——大材小用

【第5句】:【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谚)在每天早上安排一天大事时,首先考虑的是吃饭问题。指吃饭问题是民生压倒一切的重大问题,每一天都必须认真对待。

【第6句】:我总懒得做家务,爸爸常对我说:“勤,不富也饱;懒,不穷也饿。照你这样,是不会有啥好处的。”(广西·都安)

【第7句】:门缝里看大街——眼光狭窄

【第8句】:【画虎不成反类犬】释义:想画老虎,结果画得像条狗。比喻想把事情办好,结果反倒弄糟了,惹人耻笑。“反类犬”又作“反类狗”、“像只犬”。例句:他很想飞起一脚,踢掉林榕手里的枪,但又担心画虎不成反类犬。因此,他听到林榕的命令之后,不得不挪动起脚步。

【第9句】:【 好吃屎的狗,常往茅坑里钻】比喻人品不好,常要做坏事。 柳青《土地的儿子》:“人家说你改邪归正,我也当你改邪归 正哩。哎,好吃屎的狗常往茅坑里钻!”

【第10句】:【六月里蚊子——叮死了】(歇)叮:谐“钉”。指眼睛死死钉住想要的东西。

【第11句】:【地是大家种,路是众人走】(谚)土地,是大家种的;道路,是大家走的。偏指道路是天下人的道路,不是私有的,人人都有权利行走。

【第12句】:山上打钟——有鸣(名)声

【第13句】:【敢揽瓷器活,定有金刚钻】(谚)瓷器活:修补瓷器的活计。金刚钻:用金刚石做钻头的钻子。有金刚钻,就敢揽修补瓷器的活计。借指有某方面的专长,就敢承办某方面的事情。

【第14句】:邻居家的小宝宝总要大人抱,一放到床上就哭。有时他家大人忙,我就想去帮忙抱抱。大人们说:“不碍事,让他哭吧,小孩儿哭大不生灾,葫芦吊大柄不歪。”(河南·郑州)

【第15句】:【披着马列主义的外衣】指口头上伪装革命,内心里反动。 传记图书:“以伪装的面目出现,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打 着红旗反红旗。”

【第16句】:【 一部二十四史,从何说起】二十四史为我国历代史书的总 汇,借指经历多,说来话长。成语:一言难尽。张恨水《啼笑 因缘》:“这会子叫我介绍一样给人,真是一部二十四史,不 知从何说起了。”

【第17句】:我同妈妈去摘豆角,没干多久就不想干了。妈妈说:“快干啊!秋天猫猫腰,顶上春天走一遭。”(河北·深州)

【第18句】:【成大事不惜小费】做事要舍得花钱。明代《金瓶梅》:“此 人倒会说话儿。常言成大事不惜小费,其实说得是。”

【第19句】:老师批改作业时找不到红笔,就问:“谁有红笔,让老师用用?”同学们立刻给老师递了好几枝。老师用了一枝,不显;又换了一枝,还是不显。老师笑着说:“你看看,这圆珠笔还认生哩!”(河南·孟津)

【第20句】:【牛鬼蛇神】“牛鬼蛇神”指奇形怪状的鬼神,比喻社会上的丑恶事物和形形色色的坏人。那么,是谁把这四种东西搁在一起的,它源自佛教。 “牛鬼蛇神”原指佛经故事和佛教艺术中的鬼神形象,“牛鬼”见于《妙法莲华经》:“复有鬼者,首如牛头,或食人肉,或复啖狗。”“蛇神”出于密宗曼荼罗画,密宗经典《尊胜佛顶修瑜伽法仪轨》载:“曼荼罗画”的构图有“西面门南,西方水天神,被甲头上蛇头,手把龙索。”两处合一便有了“牛鬼蛇神”一词。

【第21句】:我潦潦草草地写完了家庭作业,妈妈看见了说:“这是什么作业呀,鸭子咯嗒泥——糊涂一片!”(河南·新野)

【第22句】:【好人里头挑出来的】意即不是好人。挑,也说:拣。尤凤 伟《中国一九五七》:“你高冲还是个好人?你是好人里挑出 来的吧!”

【第23句】:【属暖水瓶的——外头冷.里头热】见“暖水瓶儿——外面冰凉,里边热乎”。

【第24句】:【 创业容易守业难】事业的发展比开创要困难。类似的: 开店容易守店难。浩然《山水情》:“常言说,创业容易守业 难。前辈人把这产业给咱创下了,咱得生着法儿别把它败 坏掉。”

【第25句】:肚里藏镰刀——割心肠

【第26句】:【男僧寺对着女僧寺——没事也有事】(歇)男僧:和尚。女僧:尼姑。指身处是非之地,即使没事也会招惹嫌疑。

【第27句】:路过一家食堂,油条炸得很小,可买的人却很多。妈妈风趣地说:“这真是萝卜快了不洗泥啊!”(河南·漯河)

【第28句】:【太平不用旧将军】(谚)旧指当天下安定的局面形成后,皇帝就会采取各种手段,疏远、排斥以致迫害开创大业的武将。

【第29句】:【烧香得罪菩萨】对人好,反而落埋怨。类似的:烧香惹得 鬼叫。电视剧:“咱们做人啦,脚正不怕鞋歪,我这是烧香得 罪了菩萨。”

【第30句】:妹妹长得慢,比同龄人矮了一截,总是闷闷不乐的。妈妈安慰她说:“柳树早发芽,但是不结果;枣树晚长叶,果实却坠满枝头。你个子比别人矮.可不能因此而短了志气啊!”(河北·深州)

【第31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一词语形容以偏概全为局部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整体全局。此语出自《鹃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声”。常用来比喻某人被眼前极其细微的事物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和本质。还有一说出自三国时期邯郸淳写的《笑林》,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楚地住着一个穷书生,想发歪门邪道之财。书生记得读书时读过螳螂捕蝉的故事,那螳螂藏在树叶后,一举成功将蝉捕获。于是他去找荫蔽螳螂的树叶。他真的发现了一片螳螂藏过的树叶,连忙摘下来,却不小心滑了手,那片树叶掉在一堆落叶当中难以辨认,于是书生将所有树叶装进箩筐之中,带回家一片片挡住自己眼睛做实验,并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开始时妻子如实回答看得见,但是这书生不厌其烦地拿一箩筐树叶试验,妻子实在不耐烦了,就对他说:“这片叶子荫蔽住了你,我看不见了。”穷书生如获至宝,认为这就是那片藏螳螂的神叶。他带着那片树叶,跑到集市上挡住自己的眼睛便拿商贩的货品。当然他立即被商贩抓住交到官府。县官一听案情,笑得前仰后合,觉得书生蠢钝迂腐到幼稚可笑,骂他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狠揍一顿,把他赶回家去。这则笑话颇像“掩耳盗铃”,教育人们不要自作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32句】:【人离乡贱】(谚)旧指人离开本乡本土,到外地去谋生,人地生疏,到处求人,总不免要看别人的脸色。 也作人离乡贱,物离乡贵。物离乡贵:货物离开它的原产地就值钱了。 物离乡贵,人离乡贱。

【第33句】:【裁衣不值缎子价】(谚)缎子:未裁剪的丝织品。指已经裁剪或缝成的新衣,不如未裁剪的缎子值钱。也泛指凡经改造的物品,都不及原物可贵。 也作“成衣不敌段儿价”。成衣:缝成的新衣。段儿:缎子。

【第34句】:【忍个肚子疼】(惯)指自认倒霉,受了气只能忍着。 也作忍个肚里疼。 忍着肚子疼。 忍着肚子痛。

【第35句】:【摇钱树,人人有,就是自己两只手】(谚)摇钱树:传说中的宝树,用手一摇,就会落下钱来。指人的两手就和摇钱树一样,只要肯出力气,就不会缺少钱财。

【第36句】:【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国古代有开天辟地 的传说。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是:黄帝、 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他们是中国古代的部落首领或帝 王。此句意为:从古到今。李准《老兵新传》:“说得远一些, 恐怕从盘古开天辟地到现在,这地方还没长过庄稼。”

【第37句】:【二姑娘倒贴】在爱情婚姻关系中,一般是男方花钱多,女 方倒贴是不正常的。谓本应该得到好处,反而赔钱,不上 算。陈登科《风雷》:“我们呢?一个铜扣子未见,还来个二 姑娘倒贴,欠你两壶酒钱。”

【第38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秋,指秋季三个月,亦可解释为三 年,谓别后思念深切。语出《诗经》。张孟良《儿女风尘记》: “六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真想你呀!”

【第39句】:妈妈在看见哥哥吃了饭就躺床上睡觉后说:“饭后百步走,寿过九十九;睡觉不蒙首,健康又长寿。”(河南·偃师)

【第40句】:【门前结起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谚)门前拴着高头大马,有钱有势,不是亲戚的也会来认亲戚。 旧指人情势利,攀高结贵,只要有钱有势,人人都会来奉承。 也作门前扣上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戗着讨饭棍,骨肉之亲不上门。 门前缚仔高头马,不来亲者也来亲;门前挂着破帘子,嫡亲娘舅陌路人。

【第41句】:【丑八怪】“丑八怪”这一俗语形容某人长相丑陋。说起丑陋,人们就联想到猪八戒。其实这个词原来并不是指相貌的,它源自“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指的是趣味相投画风相似的一批人,“扬州八怪”究竟指哪些画家,说法不尽一致。有人说是八个,有人说不止八个,所指人物也不尽相同。据各种著述记载,计有十五人之多。其中李玉芬《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是记载“八怪”较早而又最全的,所以一般人还是以清末李玉芬所提出来的八人为准,即汪土慎、郑燮、高翔、金农、李鳝、黄慎、李方膺,罗聘。八怪中尤以郑燮、金农、汪士慎最为有名。这些人在当时所谓正统画派眼里一是做人不合时宜.我行我素。二是作画我从我法,推陈出新,标新立异。所以被蔑称为“丑八怪”。然而,他们的怪异又人情人理,很被广大百姓喜爱,因此,一方面被主流画家和上层社会所攻击、所不容,一方面又深受大众喜爱,名气大振。特别是郑燮(郑板桥),爱民如子,他有诗句为证:“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占声。” 后来被人们喜爱的“扬州八怪”竟然演变出“丑八怪”一词,简直是对扬州八怪的亵读。不过,人们把这种艺术上的怪异当做相貌了,与扬州八怪已无干系,约定俗成,就流传开了。

【第42句】:【没好事上门,光鬼火来家】(惯)鬼火:磷火的俗称,磷化氢燃烧时的火焰,白中带蓝绿色,人和动物尸体腐烂时分解出磷化氢,并能自燃,夜间在野外有时可以看到。指家里没遇上好事,却来了坏人。

【第43句】:【牛耕田,马吃谷】(惯)谷:谷物。 受累的不享福,享福的不受累。比喻分配不公。 也作“牛耕田.马食谷”。

【第44句】:八卦阵里骑马——闯不出路子

【第45句】:【猎人进山只见禽兽,药农进山只见药草】释义:干什么事情精力就集中在什么事情上。例句:“这叫猎人进山只见禽兽,药农进山只见药草。你当时一心只想着强攻南山口,和敌人杀个痛快。同志啊!打仗可要有勇有谋。”

【第46句】:【进鬼门关】(惯)鬼门关:迷信指阴阳两界的交界处。戏称人死亡。

【第47句】:放学回家,我看见哥哥把饼干、肉都摆在地上,唤小狗快吃,但不知是谁家的狗。哥哥招招手说:‘你看,小狗喜欢吃肉,不吃饼干,奶奶让我喂好东西给它。”奶奶说:“鸡来穷,狗来富,猫来开当铺’。今天,我们把狗留住。”(江苏·泰兴)

【第48句】:【求生不生,求死不死】(惯)想活活不好,想死又死不成。形容人备受折磨,痛苦不堪。 也作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第49句】:【烧香的赶起和尚来了】(惯)来庙里敬佛的香客,反倒要把和尚赶走。比喻做事违背情理。

【第50句】:【客去主人安】(谚)指赴宴的宾客及时离去,主人家才得安歇。

【第51句】:【贼咬一口,入骨三分】(谚)指受到恶人诬陷的人,往往含冤受屈,难以洗清。

【第52句】:【随你奸似鬼,也吃洗脚水】见“饶你奸似鬼,吃了洗脚水”。

【第53句】:【 桥是桥,路是路】谓区别明显,分清楚,不混淆。是,也 说:归。叶辛《蹉跎岁月》:“我们桥归桥,路归路,不许你拿 我的东西!”

【第54句】:【一棒打着两个人】(惯)比喻一句话伤了两个人。

【第55句】:换汤不换药——还是那一套

【第56句】:一次数学练习课上,老师让我们独立做一道题。我们只匆匆地读了一遍就皱起眉头。这时,老师笑着对我们说:“这样的题得多读几遍,常言说,题读百遍,其意自现,解法乱蹿嘛!”(河南·孟州)

【第57句】:【知法犯法,罪加一等】(谚)法:法律。指明知道法律规定,却偏要以身试法,这个罪就得加倍处罚。

【第58句】:【吃一行,怨一行】(谚)行(h。ng):行业。在哪个行业做事,总抱怨哪个行业不好。

【第59句】:套马杆子戴礼帽——充大个

【第60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谚)刮目相待:拭亮眼睛,重新审视,重新评价。读书人三天不见,就要另眼看待。指读书人进步快,变化大,不可等闲视之。 也作“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第61句】:【扳倒葫芦洒了油】(惯)比喻不惜一切,坚决干到底。

【第62句】:【躺在席子上吹死猪——长吁短叹】(歇)指长一声、短一声地叹气。 形容人因遭到困难、挫折或失败而灰心丧气的样子。

【第63句】:肚子里长草——闹饥荒

【第64句】:【油干灯草尽】(惯)灯草:灯芯草茎的中心部分,用作油灯的灯芯。 油灯里的油干了,灯芯烧尽了。比喻生命枯竭或精疲力尽。

【第65句】:听哑巴唱戏——莫名其妙

【第66句】:【掉下个树叶也怕砸死】释义:形容胆小怕事。例句:“不行!谁都像你这样胆小,掉下个树叶也怕砸死你!”

【第67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谚)浮屠:也作浮图,梵语,即佛塔。能救活一条人命,那功德比建造一座七层高的佛塔还大。指救活人命是功德无量的事。 也作救人一命,胜过造佛七尊。 救人一命,胜造一座宝塔。

【第68句】:猪尿泡上扎刀子一泄气了

【第69句】:【黄忠人老刀不老】释义:黄忠:三国时蜀将,英勇善战,武艺超群,《三国演义》写他与魏将张邰交战,张邰笑他年老,不自量力,他说,我年老,手里的刀却不老。比喻年纪虽大,本领还在。例句:朱老星喷红了脸说:“别说老了,咱一辈子都是斗争过来,黄忠人老刀不老!”

【第70句】:【无病一身轻,有子万事足】(谚)人只要身体健康,无病无灾,精神自然轻松愉快;再有个儿子继承家业,一切就都感到满足。多指在私有制社会里,有个顶门立户的继承人,就是最大的安慰。

【第71句】:【螳螂捕蝉,黄雀随后】(谚)螳螂一意捕蝉,不防身后的黄雀又来捕它。比喻人往往只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祸患。 也作螳螂捕蝉,黄雀伺后。 螳螂捕蝉,不顾身后。

【第72句】:【打牙祭】打牙祭原指每逢月初、月中吃一顿有荤的饭,后来泛指偶尔吃一顿带肉的饭菜。据说,过去民间的工商业主规定对店员、徒工,每月初二、十六各给一次肉吃。如清代吴敬梓所写《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就记载:“平时每日就是小菜饭,初二、十六跟着店里吃牙祭肉。”这种说法源自祭祀。古人尊重祖先亡灵,对于祭祀非常重视。每逢重要节日,都要告祭先人,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要惦记着先给死去的亲人享用。而祭祀时,肉是最常见的祭品,天子要敬奉太牢(羊、猪、牛),诸侯要贡献少牢(羊、猪),普通民众也要供奉猪肉,可惜数量有限。百姓们将肉放在先祖的神龛前,点上冥币、蜡烛、香柱,供亡灵享用。祭了祖先之后,再将那一小坨肉切细“祭”自己的牙齿,于是便有了“打牙祭”之说。

【第73句】:盐碱丝的荒草——奄奄一息

【第74句】:爸爸见我无事可做,就要我帮邻居李奶奶提水,我有些不情愿。爸爸说:“去吧,牛系在桩上也是老,做点好事还能留个名呢!”(江苏-兴化)

【第75句】:【两只船合使一篷风】(惯)比喻两人同时得到一人的帮助。

【第76句】:【林大哥——木木的】(歇)“林”字由两个“木”组成。形容人迟钝、死板。

【第77句】:【扯葫芦倒秧】释义:比喻说话絮叨,翻来覆去。例句:这老婆说起话来就没个头,刘永义知道要是不打断她,她扯葫芦倒秧,东家长西家短,不知道要说到什么时候。

【第78句】:荞麦皮里挤油——死抠

【第79句】:【水米不沾牙】释义:不吃不喝。“不沾牙”又作“不打牙”。例句:受刑以后,我半死地躺在监牢里水汪汪的地上,一连两天水米不沾牙!

【第80句】:【膝盖上挂掌——离蹄差远】(歇)挂掌:在马、驴、骡子的蹄子下钉上蹄钉,使其耐磨。蹄:谐“题”。 指所说的离话题或目标相差很远。

【第81句】:大海里扎猛子——有本事尽管使

【第82句】:【赶狗入穷巷】穷巷,死巷,走不出去。谓逼入绝境,会拼 死抗争。香港梁凤仪《千堆雪》:“不是不惊惶的,赶狗入穷 巷的后果堪虞,那头若是无家可归的疯狗,更难以估计他反 噬的凶狠程度。”

【第83句】:天变的时候,妈妈总会说:“看看天上的云往哪儿飘,就知道会不会下雨。”还说出一句顺口溜:“云往北一阵黑,云往南水漂船,云往东一阵风,云往西披雨衣。”(河南·安阳)

【第84句】:【五谷不分,四体不勤】见“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第85句】:【 熬过九九八十一难】唐僧取经,经过八十一难,事见《西游 记》。指经受了艰苦的磨练。成语:历尽艰险。《北京日报》 (1987,12,25):“但是,全面核裁军还有九九八十一难,争取 世界和平的道路还是崎岖的。”

【第86句】:儿童节这天,学校要举行讲故事比赛。由于我平时没抓紧练习,没记牢,心里很急,就求妈妈中午不休息陪我练讲故事。妈妈说:“你呀,真是水到屋檐才开沟。”(广西·贵港)

【第87句】:【除夜犬不吠,新年无疫疠】释义:除夜:除夕的夜晚。疫疠:流行传染病。旧谓除夕夜里狗不叫,过了年就没疫病。例句:岁时杂占:“除夜犬不吠,新年无疫疠。”

【第88句】:【凭三寸不烂之舌】具有游说的口才。明代《水浒》:“小生 必须亲自去那里,凭三寸不烂之舌,说他们入伙。”

【第89句】:【借债容易还债难】(谚)借债虽不怎么费事,但归还债务,连本带利会无力承受,那却不容易。诫人不可轻易借债。

【第90句】:【 扯了龙袍也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无论轻重,都有死罪, 干脆豁出去,大胆干。类似的:一锥子也是疼,一刀子也是 疼。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今天去修碉堡,又叫黄皮猴 子打了一哭丧棒,不是村里人紧拉住,我真要揍他两下!反 正扯了龙袍也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一命换一命算了!”

【第91句】:【和事老】“和事老”通常是指那些没有原则立场来调解争端的人,意同“和稀泥”,多含贬义。那么,和事老源自哪里呢? “和事老”始于唐,成于宋。“和事”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在唐朝。据《新唐书》载,唐中宗景龙三年,监察御史崔琬弹劾宰相宗楚客“专威福,有无君心,纳境外交,为国取怨。”并请求将其下狱。而宗楚客则怒目争辩,声称自己“忠诚鲠直”,为崔琬所嫉恨,故遭陷害。而性格软弱的唐中宗竞不问是非,亲自为他们调和,诏令崔琬和宗楚客“约为兄弟”。由于唐中宗无原则和稀泥的态度,故而时人窃称其为“和事天子”。因此历史上第一个“和事老”就是唐中宗。但“和事老”这一完整的专有名词的出现是在宋朝。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在《南乡子》词中写道:“风力袅萸枝,酒面红鳞惬细吹。莫笑插花和事老,摧颓,却向人间耐盛衰。”这首词是重阳节怀念他远在成都的弟弟而做的。这里描写的“插花和事老”,是指头上戴花、万事随和、无所争竞的老者,虽然“和事老”没有原则,但也无忧无虑,更能经得起人间的盛衰。自此,“和事老”常用来代指那些调解争端的人。如南宋初,洪皓出使金国,和金人力争和议条件,金朝宰相怒道:“汝作和事官,而口硬如此,谓不能杀汝耶?”露出一副霸道嘴脸。那时的和事老、和事官用起来已很普遍。

【第92句】:【兔儿不吃窝边草】(谚)兔子为了掩护自己,不吃窝旁的草。比喻恶人作案,不犯自己附近的人家,以便于自我保护。 也作兔子弗吃窠边草。窠(ke):巢穴。 兔子不吃家边草。 兔子不食窝旁草。

【第93句】:三代人出门——扶老携幼,有前有后

【第94句】:【人人有面,树树有皮】(谚)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脸面,就像每一棵树都有树皮围裹一样。指人人都应该珍爱自己的面子,维护人格尊严。 也作人有脸,树有皮。 人人有脸,树树有皮。

【第95句】:包办婚姻——不由自主

【第96句】:【先小人,后君子】先讲明了,按规矩办事,才能讲友好,讲 礼貌。老舍《四世同堂》:“我们先讲好了诊费吧?先小人后 君子!”

【第97句】:【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雪打灯】(谚)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晚为元宵节,也称灯节。今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要是云层遮住月亮,明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就要下雪。指中秋节和元宵节的云雨天气是相互关联的。

【第98句】:【火上弄冰凌】(惯)冰凌:冰。在火上玩冰凌很快就化掉了。比喻事情很容易做成。

【第99句】:【豆芽菜长不成大树】释义:讽刺人没有出息,不成材。例句:赶明日叫那帮害人精都给轰去……呔,那小子还一劲穷倒腾,我看呀一“豆芽菜长不成大树”。

18200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