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谚语俗语文案适合当文案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打前站】(惯)指行军或集体出行时,先派人到即将停留或到达的地点联系食宿。

【第2句】: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

【第3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释义:朱:朱砂,红色的颜料。赤:红色。比喻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例句:马专员也笑道:“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也学会我们这套八股滥调了!”

【第4句】:【大满贯】“大满贯”现在多指在某项体育比赛中,在不同的赛事中连得几个冠军,称之为“大满贯”。如乒乓球比赛,有世界杯(一年一次)、世锦赛(二年一次)、奥运会(四年一次)三大赛事,在三大赛事中如果都得了冠军,就是乒乓球大满贯得主。中国荣膺这一称号的有邓亚萍、王楠、张怡宁、刘国良、孔令辉、马琳,还有今年的伦敦奥运会金牌得主张继科。所以,大满贯是很高的荣誉。追究大满贯的词源,出自战国末期韩非子的《韩非子·说林下》:“有与悍者邻,欲卖宅而避之。人日:‘是其贯将满矣,子姑侍之’。答日:‘吾恐其以我满贯也。”’满贯就是钱多的意思。此词原本是绳子穿铜钱达到全绳用到尽头,也就是铜钱贯满全绳之意。如果家有万贯,岂不就是个财主?引申义对于造孽最深、作恶最多者,也称之为满贯,成语所谓之恶贯满盈的就是,却绝不用作形容做善事。打小牌有习惯用大满贯小满贯的说法,也是绳子贯满铜钱引申而来。这种赌博游戏,非善事也。古代传统思维方式视钱多并非完全的好事,所谓满溢损是也。满贯容易惹是非,所以多引申为非善事。转义为荣誉,是近年的事。

【第5句】:【在外面舍块板,给家里丢扇门】(谚)丢:搁置,放。在外面施舍给别人一块板,就等于给自己家添上一扇安全门。指保护别人的家庭,自己的家庭也会得到保护。

【第6句】:【太刚则折】(谚)折:折断。物体过于刚硬,就容易折断。比喻人在为人处世上过于刚烈,就容易受挫折。

【第7句】:【前有车,后有辙】(谚)前边有车行过,后边就有车辙。比喻前人取得了经验教训,后人就有了可以遵循的榜样。 也作“前边有车,后边有辙”。

【第8句】:【一人摊重,十人摊轻】(谚)摊:分摊。指一个人干起来负担很重的事,十个人分摊干就轻快得很。

【第9句】:【灯草拐棒儿——拄不定】(歇)灯草:灯芯草的茎,质软中空。拄:谐“主”。指人拿不定主意。 也作“灯草拐杖——拄不定”。

【第10句】:【丢钱是买主,说话是闲人】(谚)指付钱的才是买主,品评货物优劣的往往是看客。也泛指凡是办实事的,总会拿出实际行动。

【第11句】:【燕子含泥垒大窝】 释义:比喻积少成多(yipinjuzi.com)。 例句:“咱们不是正缺柴吗,咱就要求上山打柴:咱的竹杠都是些空大竹,可以把竹节打空,装上米,带上山去。这么着人多点,次数多点,‘燕子含泥垒大窝’,就能把粮运上去。”

【第12句】:【吃甘蔗上云梯,步步高,节节甜】 释义:比喻越来越好,越来越甜蜜。 例句:一想到未来,她总有那种吃甘蔗上云梯的感觉,步步高,节节甜,幸运之神是不会遗弃她的。

【第13句】:【人有见面之情】(谚)人和人见了面,往往会有化解怨恨、加深友谊的情分。指亲自当面央人,要比转托别人说情效果好。

【第14句】:【脑子里缺根弦】(惯)比喻头脑简单,心眼儿少。

【第15句】:【三国归司马】 释义:司马:指司马懿,原为曹魏政权的掌握军权的大臣,后来发动了一次政变,诛灭了政敌,独掌曹魏政权。比喻东西落在一个人手中。 例句:这样,两个弟妇一改嫁,阿狮三碗倒成一锅,“三国归司马”了。

【第16句】:【唇亡齿必寒】见“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第17句】:【端谁的碗,受谁管】 释义:吃谁的饭,给谁干活,就得受谁管。 例句:张枫林欲擒先纵,故意拿捏着说:“端谁的碗受谁管。人家跷起腿来比咱们脑袋都高,不斗意气,不生闲气,闭着眼睛活着吧。”

【第18句】:【人叫人千声不应,货叫人点首而来】(谚)点首:点头。商场中,卖货人任你千百声吆喝,也吆喝不来顾客;但只要货物好,信誉高,顾客就会主动前来。指货物销路好,全凭货真价实有信誉。

【第19句】:【在京和尚出京官】(谚)指在京城的和尚往往吃香,就好比离开京城的京官在地方上吃香一样。

【第20句】:【英雄出于少年】(谚)英雄好汉往往出自青年中。指年轻人血气方刚,敢作敢为,最有活力创造英雄业绩。。 也作“英雄出于少壮”。

【第21句】:【拔钉子】(惯)比喻除掉所憎恨的人,或除掉危害极大的祸患。

【第22句】:【说风就是雨】(惯)比喻说到什么,马上就要干什么。 也作“说起风就来雨”。

【第23句】:【少女的心,秋天的云】(谚)指少女的心最富于幻想,像秋天的云一样飘忽不定。也指少女的心最天真无邪,像秋天的云一样明丽爽朗。

【第24句】:【狗临死,还要跳起来咬两口】 释义:比喻要做最后的挣扎。 例句:他们断我的财路,我也不是好惹的!狗临死,还要跳起来咬两口,我就不如一条狗不成!

【第25句】:【毒蛇黄鳝分不清】(惯)黄鳝:鱼,像蛇而全身无鳞,黄褐色,有黑色斑点,生活在水边泥洞里。比喻分不清好人坏人。

【第26句】:【胶粘着胯】(惯)讥讽人走不动或行动迟缓。

【第27句】:【草多不烧灶,虱多不压秤】(谚)指野草再多也不能烧灶煮饭,虱子再多也增添不了人的体重。比喻无足轻重的人说话做事当不了家也作不了主。

【第28句】:【刀子嘴,豆腐心】 释义:比喻嘴硬心软。 例每:村里人都知道,别看秀英姑娘说话厉害,心里却善良,都说她是刀子嘴,豆腐心。

【第29句】:【拉下脸来】(惯)指很生气或不顾及情面。 也作“拉下脸皮”。

【第30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谚)比喻不是意气相投的有缘人,不会聚集到一起。 也作“不是一路人,不进一家门”。

【第31句】:【当面锣,对面鼓】 释义:比喻面对面把事情讲明。 例句:说吧,“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谁的理谁的非,当面锣对面鼓,快说吧!

【第32句】:【耽误一夜眠,十夜补不全】(谚)一夜睡不成觉,身体困损,接连几夜也补不回来。指夜间睡眠很重要,必须保证足够的夜眠时间。

【第33句】:【想治疮不能怕挖肉】(谚)想要把身上的恶疮治好,就要忍痛挖去周边的肉。比喻要想办成一件大事,就不能不付出大的代价。

【第34句】:【张三有钱不会使,李四会使却无钱】(谚)有的人有钱却不会合理消费;有的人会享受会消费,但却手里无钱。指人在生活中,总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与不如意。

【第35句】:【问不出个子丑寅卯】(惯)子丑寅卯:地支的前四位,比喻各种事情。指什么话也问不出来或什么答案也得不到。

【第36句】:【头枕着烙饼挨饿】见“枕着烙饼挨饿”。

【第37句】:【打圆场】(惯)指调解纠纷,打破僵局,使矛盾得到缓和或解决。

【第38句】:【说一千,道一万】(惯)指不管说多少都是一个结论。 也作“说千言,道万语”。

【第39句】:【入行三日无劣把】(谚)劣把:对业务完全生疏的行外人。人进入某一行业,有三天工夫就能基本懂行。指精通行业的业务难,懂得行业的一般知识易。

【第40句】:【大白天说梦话】(惯)指说的话不真实,信口胡说。

【第41句】:【磨刀不误砍柴工】 释义:准备工作做得好,工作才能顺利。 例句:“赶趟儿!”红脸汉子满不在乎地一捋,“磨刀不误砍柴工。吃饱了,喝足了,一个顶俩!……”

【第42句】:【缸里掷骰子——没跑儿】(歇)骰子:又称“色子”,赌具,用骨、木或塑料等制成的小立方体,六面分刻一至六点。本指骰子滚不到哪儿去,转指人陷入困境无法解脱,或者跑不掉。

【第43句】:【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 释义:比喻坏人本性不会改变。也比喻本事强的人到哪里都吃香,无能的人到哪里都吃亏。“行”又作“走”。 例句:冯贵堂满心欢喜,心里想:“可见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认识金子的人,漫沙荒野里会拾到金子;不认识金子的人.满地黄金走,两眼黑糊糊,我这算碰上朋友了!”

【第44句】:【当着矮人,别说短话】(谚)矮:身材短小。指面对着矮人,不要说有关“短”的话。泛指说话要看对象,注意回避别人的忌讳,以免刺痛人。 也作“对矮人莫说矬话”。

【第45句】:【真穷好过,假富难当】(谚)指真正的穷日子还容易度过,咬紧牙关就是了;冒充富人家却很难做到,因为富家的高档次生活离开钱财是无法安排的。

【第46句】:【山高遮不住太阳,水大漫不过船去】 释义:比喻高的上头还有高的;也比喻邪不侵正,真理不可战胜。 例句:老刘婆:“小兰!山高遮不住太阳,水大漫不过船去,胳膊还能扭过大腿啦:不是二婶排挤你,你真做得太过分了。”

【第47句】: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第48句】:【小巫见大巫】“小巫见大巫”原意是小巫师遇到了大巫师,相形见绌,功力法术都无可施展。现在常用于比喻两者相比,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大家在运用此语时,一般带有讽刺或诙谐意味。 此语出自《三国志·吴志》注引的《吴书》。原文说:“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可见,古代本事不大的小巫见到神通广大的大巫时有出丑,造就了此语。小巫见大巫,有班门弄斧、关门舞刀之尴尬。 古代的“巫”和“医”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郎中为人看病,常伴有求神祈福、烧香念咒等巫术。小巫则只会装神弄鬼,拿一些符咒香灰给人“医病”;大巫则确有真本领,除了有时也有拜神驱魔举措之外,更重要的是还真正诊脉问病开药方治疗。病人得益于大巫,当然绝非小巫可比了。因此,小巫见大巫,必然灰溜溜神气全无啦。 古代医学不断进步,逐渐巫医分家,中医学脱离巫术,成为为人类做出辉煌贡献的骄人学科。然而,现在还有巫婆躲在偏僻之地装神弄鬼,看来真是怕见“大巫”呢。

【第49句】:【剪草除根,萌芽不发】(谚)指除草必须连根除掉,才能除得彻底。 比喻必须从根本上消除祸患,不使它有再滋生的机会。 也作剪草若除根,萌芽再不生。 斩草除根,萌芽不发。

【第50句】:【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谚)当家:管理家事。指不管家务,就不知道柴米油盐价格上涨的事。泛指不担当某方面的重任,就体会不到某方面的种种难处。

【第51句】:【一根肠子闲半截】(惯)形容人吃不饱。

【第52句】:【夫妻无隔宿之仇】(谚)隔宿:隔夜。指夫妻之间即使发生冲突,也很快便会消除,彼此不会记仇。 也作夫妇之恨不隔宿。 夫妻没有隔宿怨。

【第53句】:【蛇无头而不行】(谚)无头的蛇是不能前行的。比喻群体中没有领头人就成不得事。也比喻有兵无将是无法打仗的。 也作蛇无头而不往,鸟无翅而不飞。 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 蛇无头不行,兵无将自乱。

【第54句】:【人合心,马合套】(惯)合套:同拉一辆车的两匹马,力能使到一起,有很好的配合。指人心想到一起,劲儿使到一处。

【第55句】:【腊月天卖凉粉——不赶个时候】(歇)凉粉:一种用绿豆粉等制作的凉拌食品,一般在夏季食用。指某人、某事物或某种现象出现的时间不适宜。

【第56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第57句】:一心想赶两只兔,反而落得两手空.

【第58句】:【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见“后生不看《水浒》,老来不看《三国》”。

【第59句】:【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板脂】 释义:挺尸:比喻睡觉。指饭后睡一觉。才能保养身体。 例句:沙僧笑道:“二哥忒没修养。这气饱饫,如何睡觉?”八戒道:“你那里知,俗语云:‘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板脂’哩!”

【第60句】:【裤兜子里的跳蚤,乱咬】 释义:比喻不顾事实,毫无根据地随便供认别人干了坏事或说了坏话。 例句:高百尺反驳说:“得!工农干部就这样——裤兜子里的跳蚤,乱皎……像你们知识分子,一套一套的?”

【第61句】:【任它狗儿怎样叫,不误马儿走大道】(谚)任凭狗在路旁怎样狂吠,也阻挡不住马在大道上奔跑。比喻不管坏人如何滋事破坏,也阻挡不了正义的事业向前发展。

【第62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释义:屠刀:宰杀牲畜的刀。立地:立刻,马上。原是佛教劝人悔改的话。比、喻改恶从善,做好人。“立地”又作“立刻”。 例句:海蛮毫不畏缩,“你跟产:丰特务外逃,当然不是为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第63句】:【待字闺中】“待字闺中”是指到了婚嫁年龄,但还没有出嫁的女子。 “闺”,女子的卧室。 “待字闺中”源自《礼记·曲礼上》:“女子待嫁,笄而字。”“笄”是中国古代女子成年时举行的礼仪。周代礼俗,女子年过十五,如已许嫁,便得举行笄礼,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如年过二十而未许嫁,也得举行笄礼。女子在成年礼上通常会取字。 “待字闺中”这个词的出现不会早于宋代。宋以后,一般家里有子女出生,必定请当地的秀才或者精通民间五术的人,来家里给孩子排出“生辰八字”,然后写到红纸上,收藏起来待用。这种排“八字”的做法在古代被称为“子平术”。这个“子平术”是宋代人徐子平在前人的基础上完善发展而成的,推算年、月、日等占卜方式,俗称“合八字”。不论男女,到谈婚论嫁时,请命师合一下“八字”。因此,当家里有未嫁的女孩,于是就要找人求“八字”或求人拿“八字”来合,如“八字”合不上,就不能结婚。故“待字闺中”,这里的“字”就解释为“生辰八字”。古人觉得,将要结婚的人的“生辰八字”要保存得非常好才可以,因此结婚后才可以公开“生辰八字”。 所以“待字闺中”也就是尚未聘娶的意思。

【第64句】:【瞎子见钱眼睛开】(谚)指金钱对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也作瞎子见钱眼也开。 瞎子见钱眼睛亮。

【第65句】:【蜻蜒吃尾——自吃自】(歇)蜻蜓常把尾巴弯到自己的嘴边,看起来像在咬自己的尾巴。指自己吃自己的东西,或自己消耗自己的财物。 也作蜻蜒吃尾巴——自吃自。 蜻蜒吃尾巴——吃自己的。

【第66句】:做事循天理,出言顺人心。

【第67句】:刀伤易治,口伤难医.

【第68句】:【门里出身,自会三分】(谚)门里:专业行当。从一个专业行当里出身的,耳濡目染,经见多了,对本行的技艺,自然就懂得一些。指环境会对人产生影响。 也作“门里出生,自带三分”。

【第69句】:【儿大不由娘】 释义:孩子大了,母亲管不了。 例句:“我早就说给他问个媳妇,就把心收住啦,人家硬不!儿大不由母,我也管不了!”

【第70句】: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

【第71句】:【老鼠拉秤锤——盗铁】(歇)盗铁:谐“倒贴”。指该收入的一方反而向该支出的一方提供财物。

【第72句】:【医生】现在,我们把专门治病救人的人称作“医生”。而在我国古代,行医的人,北方称为“大夫”,南方称为“郎中”。据此,有人认为“医生”是一个外来词,随西医而进。其实不然,“医生”一词在我国古已有之,而且和医有关。 “医生”作为一种称谓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而且与医学、医术有关。唐代太医署下开始设立专门的医学,属于学校性质的教育机构,招收学生,培养医学人才。针对不同专业,学校将学生分为五种:医生、针生、按摩生、咒禁生、药园生。其中所谓“医生”,其实就是学习医学病理的学生。而其他学生分别以学习针灸、按摩推拿、念咒施法、识用药材而命名。这时候“医生”一词专指一种医学学生,即准医生。 那么,“医生”是怎么成为职业行医者的称谓呢?这与近代西医东传有直接的关系。在日本,明治维新后称职业行医者为“医师先生”。在中国,渐渐演化为“医生”。这其实与“博士”、“学士”在学位上的用法来历类似,是采取中国古代早已存在的相关名词,拿来称谓西方传来的新的文化内容。所以“医生”一词并不是外来词。

【第73句】:【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谚)指即使打仗场场都能胜利,也不如不打仗为好。

【第74句】:【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释义:旧时用葫芦装药。比喻弄不清真相。 例句:王工作员虽然也来过几次,可惜人年轻,识不透人家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见人家表格细致,训练忙碌,反以为人家工作认真,大大称赞。

【第75句】:【闻名不如见面】(谚)只听到名声,不如亲眼见到真切。指听到名声只能引起敬仰与思慕之情,亲眼见到便能产生实感。 也作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 闻名不如见面,耳听不如实看。

【第76句】:【人急了造反,狗急了跳墙】(谚)人逼急了,就会死命反抗;狗逼急了,就会跳过高墙。指人被逼到无路可走时,什么冒险事都做得出来。 也作人急悬梁,狗急跳墙。悬梁:绳子挂在梁上,上吊自尽。 人急烧香,狗急跳墙。 人急拼命.狗急跳墙。

【第77句】:【打了盆说盆,打了碗说碗】(谚)打:打破。指发生了什么问题,就只讨论与解决什么问题,不必拉扯别的事。 也作打了盆说盆,打了罐说罐。 打锅说锅,打碗论碗。

【第78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俗语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用来劝诫犯错误或犯罪的人,要改过自新,弃恶从善。它源自佛教,出自宋代僧人普济著作《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立地”是唐宋时期的口语,不是立在那里,原地不动的意思,而是立刻、当下的意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原意是如能放下一切恶业,立刻修得正果。 最初,在《景德传灯录》中有“抛下操刀,便证阿罗汉果。”到了《续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中,便改成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后来变成了一句劝人改恶从善的俗谚。北凉译出的《涅槃经·梵行品》中有一个故事说波罗僚国有个屠夫叫广额,每日都杀无数羊。后来他见到了舍利佛,受八戒,最终成为北方天王毗沙门之子。这个故事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最初典故。

【第79句】:【鸡皮鼓能经几敲】 释义:用鸡皮做成的鼓面,经不住敲打。比喻人体质衰弱,经不住折磨。 例句:笑君王仪容衰老,没来由将精神消耗,连宵搂着如花貌,籴的籴粜的要粜,而今看看瘦了,笑你鸡皮鼓能经几敲。

【第80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惯)指在家里呆着不出门,不和外界接触。

【第81句】:【开夜车】(惯)指晚上不休息,加班工作或学习。

【第82句】:【当搏牛虻,不当破虮虱】 释义:虮:虮子,虱子的卵。比喻应当同强敌搏斗。 例句:宋义摇首道:“公言错了!古谚有言,当搏牛虻,不当破虮虱,虻犬虱小,我等应从大处下手,方得大功。今秦兵攻越,就使战胜,兵亦必疲,我可乘敝进攻,无虑不破。”

【第83句】:【野狼养不成家狗】 释义:比喻本性坏的人再教养也改不了。 例句:他心一狠,竟咬牙切齿地说出这样的话来了:“养活了你十几年,真是野狼养不成家狗!你要走也行,先把这十几年的饭钱算清了再走!”

【第84句】:【快刀斩乱麻】(惯)比喻用干脆利索的办法解决复杂难办的事情。 也作快刀断乱麻。 快刀砍乱麻。

【第85句】:【身在曹营心在汉】(惯)曹营:东汉末曹操的军营。汉:因刘备后来建立蜀汉国,故用来代指东汉末刘备一方。《三国演义》中描写,刘备的盟弟关羽在与刘备失散后,被曹操收降,关羽身在曹营,却心向刘备。比喻人在一方,心却在另一方。 也作“人在曹营心在汉”。

【第86句】:【三十晚上盼月亮——没指望】(歇)农历三十晚上没有月亮,盼也白盼。指前景渺茫,没有盼头。

【第87句】:【傻公子,好奉承】(谚)愚蠢的公子少爷,最爱听向他吹捧讨好的话。指凡是爱好人们奉承的人,实质上都属傻公子之流。

【第88句】:【赌近盗,奸近杀】(谚)近:相近。 指赌博会导致做贼,奸淫会导致杀人。 也作赌生盗贼奸生杀。 赌近盗,淫近杀。

【第89句】:【打死不离亲兄弟】(谚)指同胞兄弟情深义重,纵然有时起冲突,也还是情同手足。

【第90句】:【买了个母鸡不下蛋——莫不吃了不成】(歇)莫不:莫非,表示反问语气。本指若买了只不能生蛋的母鸡,即使杀了也无济于事;转指妇女即使不会生养,也无人可奈何。

【第91句】:【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谚)相隔千里,民风就不相同;相隔百里,习俗就不一样。指地域不同,民风民俗就互不相同。

【第92句】:【露丑不如藏拙】(谚)与其在人前出乖露丑,惹人耻笑,还不如把自己的短项隐藏起来,不让人知道。 指藏拙固然不佳,却比露丑略胜一筹。

【第93句】:【近山识兽,傍水知鱼】(谚)住在靠山的地方,见过各种兽,故识兽名;住在近水的地方,见过各种鱼,故知鱼名。指人接触什么多,自然就对什么了解熟悉。

【第94句】:【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惯)指人们三人、五人自由结成团伙。 也作三一群,五一伙。 三个一群,五个一堆。 三个一组,五个一伙。

【第95句】:【狮子大开口】(惯)1比喻要价或提的条件太高。2形容嘴张得太大,吃东西太快。 也作狮子大张口。 狮子大张嘴。

【第96句】:【蛤蟆吃黄蜂,倒挨了一锥】 释义:比喻没得到好处,反而受责备。 例句:这次欢迎史厂长,你想再尝甜头,来了个老谱袭用。故技重演,没料到热面孔碰了个冷屁股,弄了个蛤蟆吃黄蜂,倒挨了一锥。

【第97句】:【插草标卖人】在影视作品和小说当中,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或为父母者无奈将儿女出卖,在街市上将草标插在儿女头上,表示出卖;或贫家女儿无钱葬父,头插草标跪在街头自卖自身。这些场景十分悲惨。它源自古代插草标卖物的市场惯例。 这种插草标卖物的市场习惯最早产生于晋代,那时我国农村便产生了定期的集市,叫草市。大部分位于交通要道或津渡驿站所在地。因市场四周多置草料,房舍简易,多用草盖成,加之粮草交易甚多,故遍地皆草。赶集者携物来卖,便随手拾一根长草插在该物上以示出售。这就是约定俗成,插草卖物成了标志。 在中国古代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小到日常生活用品,大到贫困人家因饥寒出卖儿女,均使用草芥,就代表要出售。有些已成了不成文的标价规则,如,一根为贱卖,两根为平价,三根为贵卖。

【第98句】:【红花虽好,也仗绿叶衬映】(谚)红艳艳的花朵再好,离开绿叶从旁衬映,也显不出它的光彩。比喻一个主要人物有大作为,总离不开得力人才相帮。 也作红花要有绿叶配。 好花需绿叶扶持。

【第99句】:【白天游门走四方,黑夜点灯补裤裆】(惯)指白天到处闲逛,夜里却忙着干活。

18502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