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UC头条文章流行的歇后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 一只羊过河,十只羊照样】有带头的,就会发生影响。类 似的:一只鸭子下水,十只鸭子下河。李乔《破晓的山野》: “莫说了,你非来当个带头羊不可!一羊过河,十羊过河,任 你上刀山下火海,我们也跟着你!”

【第2句】:【 借债还债,窟窿还在】还了旧债欠新债,指困难没有彻底 解决。相关的:拉新账,还旧账。清代《歧路灯》:“此时不肯 当卖原好,若再揭(贷)起来,每日出起利息来,将来搭了市 房,怕还不够哩。那才是揭债还债,窟窿常在。”

【第3句】:妈妈检查我的语文作业,看我写得不整齐,就说:“你看你写的,大爷爷小孙子的,重新写一遍!”(山西·洪洞)

【第4句】:【婆媳亲,全家和】(谚)婆婆和媳妇之间的关系处得亲切,全家人自然就会和睦相处。指一家之中,婆媳矛盾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一解决,其他关系也就平和了。

【第5句】:半夜吃小鱼——摸不着头脑;首尾分不清;囫囵吞

【第6句】:染坊里拜师傅——好色之徒

【第7句】:【泥鳅难捉,人心难摸】(谚)泥鳅:鱼类,体呈圆柱形,有黏液,光滑难捕捉。指人心难以摸清,就如同泥鳅难以捉摸一样。

【第8句】:【早起三朝当一工】(谚)三个早晨早些起床所干的活,抵得上一整天的工作量。指清晨工作效率高。

【第9句】:爸爸教给我一个看天气的口诀:“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江苏·海安)

【第10句】:【桃三杏四,梅子十二】(谚)指各种果树从栽培到结果实,时间有长有短,桃三年,杏四年,梅子十二年。 也作桃三杏四梨五年。 桃三杏四梨五年,枣子当年便还钱。

【第11句】:【浪子回头金不换】此俗语形容调皮捣乱的孩子一般都聪明,一旦改邪归正,肯定是好样的。它源自北宋时期。“浪子”源于一个人名,北宋才子李邦彦。李邦彦是北宋大臣,才华出众,性情豪爽,风流潇洒,一表人才,写起文章来思路敏捷,文笔精巧。他生长在民间,熟悉庸俗猥琐的事情,待人接物也有一套办法,善于应对,反应也快。他善于唱曲逗乐,常把街头巷尾流传的俗语编缀成词曲,供人们传唱。他给自己取名为“李浪子”。李邦彦担任宰相时,没有什么建树,只是阿谀奉承、巴结谄媚,占个官位而已。京城里的人都把他称为“浪子宰相”。后来,人们就用“浪子”来指那些不务正业的游荡子弟。当然,浪子一回头,还愁不是良相,还怕不露才能,金银不换吗?

【第12句】:冬子伯父的脾气是村上有了名的。一个老汉说:“那人哪,脾气暴得很,连蝇子都不敢往他身上落。”(河南·邓县)

【第13句】:【春耕宜迟,秋耕宜早】释义:春耕应该晚些,等土地彻底解冻;秋耕应早,争取在封冻前耕完。例句:语云:“春耕宜迟,秋耕宜早。”宜迟者,冻渐解,地气始通,虽坚硬土亦可耕;宜早者,乘天地未寒,将阳和之气掩在地中,来春宜苗也。

【第14句】:【受尧之诛,不能称尧】(谚)尧:唐尧,古代圣君。诛:惩罚。受到唐尧惩处的人,不会称颂唐尧的功德。泛指不论对谁进行惩罚,对方都会怀恨在心。

【第15句】:跛脚马上战场——有死无活

【第16句】:【同行不揭短,揭短砸人碗】(谚)同行:同一行业的人。砸人碗:断了人家谋生的路。指同行业的人不揭露对方的短处,也就是不破坏人家生财的门路。

【第17句】:【在刀子刃上过日月】见“刀尖上过日子”。

【第18句】:【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谚)壮士:行侠仗义的豪杰。当床头金钱罄尽时,任你是怎样了不起的英雄豪杰,也只落得低头丧气,脸面无光。指钱财耗尽,连壮士都无可奈何。

【第19句】:【往火坑里跳】(惯)火坑:比喻极其悲惨的生活环境。比喻被逼无奈,只得去受苦受难。

【第20句】:【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着容颜便得知】(谚)荣枯:兴盛与衰落。进了门不必询问家门的兴盛与衰落,只要看看家里人容颜表情就可知道。 指人的心境总要表现在人的面容神态上。 也作入门休问吉凶事,观看颜面自得知。 入门不问荣枯事,但见容颜便得知。

【第21句】:【真理越辩越明】(谚)指真理不怕辩论,越辩论越明白清楚。

【第22句】:【寄物则少,寄言则多】(谚)托人捎东西,特别是吃的东西,会越捎越少;托人捎话,辗转相传,添枝加叶,会越捎越多。指话越传越失真。

【第23句】:我满怀喜悦地对爸爸说:“俺学校盖两层大楼了。”爸爸说:“这有什么稀罕的?城里十八层的楼房多的是。真是小庙里的神,没见过大供香。”(河南·新野)

【第24句】:【小鱼上大串儿】以小充大,混在一起。台湾林海音《城南 旧事》:“她跟妈有诉说不尽的心事,奶妈,张妈,都喜欢靠拢 来听,我也小鱼上大串儿的挤在大人堆里,仰头望着兰姨那 张有表情的脸。”

【第25句】:爸爸怕我用脑过度,常劝我要劳逸结合,我却因此而贪玩起来。妈妈怨爸爸不该这样,说:“马儿都很怪,骑着比牵着跑得快。孩子没一点压力,怎么会学好基础知识啊!”(山西·万荣)

【第26句】:光屁股打老虎——又不要脸,又不要命

【第27句】:【狗瘦主人羞】(谚)指狗要是饿得精瘦,主人的脸上就很不光彩。也比喻下人的穷酸寒碜,会使主子大失体面。

【第28句】:鸡死狼吊孝——假慈悲

【第29句】:土地爷的屁——神气

【第30句】:【一花不是春,独木不成林】(谚)一枝花扮不成春天,一株树形不成树林。比喻个体的作用毕竟有限。

【第31句】:三岁小孩贴对联——不知上下

【第32句】:人身上的垢,鸭背上的水——不稀奇;去了又来

【第33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得不到任何帮助,绝望。或说: 呼天天不应,求人人不管。成语:走投无路、孤立无援。韩 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想办法?二姨呀,咱都到这个份 儿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啦!”

【第34句】:【娘想儿,流水长;儿想娘,筷子长】(谚)母亲想念儿女,像流水一样长流不断;儿女想念母亲,却像筷子那样很短很短。指母亲对儿女的情爱是永无休止的。

【第35句】:【穷时不走亲戚家,饿时不进萝卜园】(谚)人穷时到亲戚家,会让亲戚以为是来求助,受亲戚小看;萝卜通气开胃,消积食,人饿时吃萝卜,会越吃越饿。指人贵识趣。

【第36句】:【不怕学不会,只怕不肯钻】释义:指只要用心钻研,什么都能学会。例句:俗话不是说吗:“不怕学不会,只怕不肯钻。”工夫到了,自然熟能生巧,巧能生妙啦。

【第37句】:【 水清不养鱼】条件太严格,会适得其反。语出《汉书》,原 句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或说:水越清,鱼越 少。姚雪垠《李自成》:“也有些弟兄不是老八队的老底子, 纪律就差些。有不少人劝我睁只眼,合只眼,说是水清不养 鱼。”

【第38句】:【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谚)在锦缎上再绣上花容易,往雪地给受冻的人送炭取暖很难。旧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越是有钱有势的,奉承的越多;越是贫贱失势的,越没人接济。 也作锦上添花到处有,雪中送炭几多无。 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

【第39句】:我们村一个青年,想研制一种新式农具。一些人就讽刺说:“屎壳郎要是能酿蜜,还要蜜蜂干什么?”(湖北·京山)

【第40句】:【春蚕到死丝方尽】释义:春蚕到死的时候丝才吐尽。“丝”与“思”谐音。比喻对爱情忠贞不渝。也比喻具有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美德。这是李商隐《无题》中诗句。例句:尹雅屏满脸羞愧,尴尬地说:“你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啊。请原谅。我不该伤你的心。”

【第41句】:【打在儿身,疼在娘心】(谚)指母子心连心,本是天性。也借指下人受到了惩处,主子心中不安。

【第42句】:屋角里的老鼠——会钻

【第43句】:玉米秸秆扎篱笆——不算墙(强)

【第44句】:【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平时做好充分准备,战场上就 会少受损失。电视新闻:“他决定在到中国之前,在此进行 训练。他常引用中国的一句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第45句】:瓜地里栽花——分外香

【第46句】:沉香木当柴烧——屈了材(才)

【第47句】:【儿子是自己的好,太太是人家的好】释义: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好,人家的太太好。例句:“当然哪!”妈妈羞颜欢笑:“男人都一样,儿子是自己的好,太太是人家的好!”

【第48句】:山头上的草——根子硬

【第49句】:【高田宜黍稷,低田直稻麦】释义:高田:地势高的田。低田:地势低的田。指黍稷性耐寒,宜种在高田:稻麦性喜暖,宜种在低田。例句:然麦性微寒,以为金,则徐氏之说优矣。古称:“高田宜黍稷,低田宜稻麦。” ………

【第50句】:羊儿叫狼——咩咩咩(慢慢慢)

【第51句】:【楚汉相争,寸步不让】释义:楚汉相争:指刘邦和项羽争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最后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汉朝。比喻彼此互不相让。例句:孙贵又说“喂,哥们,咱虽是楚汉相争,寸步不让,但别忘了‘同舟共济’,还得遵从‘为人一条路,惹人一堵墙’啊。”

【第52句】:【乌云遮不住太阳】释义:比喻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例句:常言说:乌云遮不住太阳;咱这集体日子就是太阳,什么也遮不住它!

【第53句】:小王想与他们厂的一个女青年交朋友,可约过女青年几次,人家都说不得闲,小王很是生气。妈妈说:“有好汉没好妻,赖汉娶了个花颜妻。这就叫人对脾气客对货,老牛对住麦秸垛。”(河南·辉县)

【第54句】:【庄家老儿读祭文——难】(歇)庄家老儿:老农。祭文:祭祀神灵、祖先,或祭奠死者时朗读的文章。指某事做起来很困难。

【第55句】:【断了线的风筝——下落不明】(歇)比喻人去向不明。 也作“断了线的风筝——不知去向”。

【第56句】:【贫贱夫妻百事哀】释义:[唐]元稹诗句,指贫贱夫妻事事困难。例句:虽然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倒也还能不断地“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57句】:【邻居一杆秤,街坊千面镜】(谚)相邻的人家就像一杆秤一样,对你家的情况判得很准;同街同巷的人家就像多面镜一样,对你家的事情看得很清。指任何事都瞒不过街坊邻里。 也作“邻居眼睛两面镜,街坊心头一杆秤”。

【第58句】:【讨饭的掉了碗】(惯)要饭的丢了要饭用的碗。比喻失去了最重要的器具。

【第59句】:【公门里面好修行】在官府任职,有条件行善做好事。或 说:身在公门好修行。清代《儒林外史》:“自古道:公门里好 修行。你们服侍太爷,凡事不可坏了太爷的清名,也要各人 保得各人的身家性命。”

【第60句】:星期天,我在家里做作业。窗外有几个小朋友在玩,我不时地往窗外张望。妈妈见了说:“你呀,真是‘长脖子鹅娘,隔篱笆想吃菜秧’。你还是好好做作业吧!”(浙江·嵊州)

【第61句】:【生米成了熟饭】(惯)比喻已成事实或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也作生米已煮成了熟饭。 生米做成了熟饭。 生米焖熟了饭。

【第62句】:到了种麦的时候,爸爸非常着急。妈妈却说:“霜降种麦.前十天不早,后十天不迟。还早着呢!”(河南·博爱)

【第63句】:【在炕头上耍威风】(惯)比喻在自己人面前盛气凌人或大发脾气。

【第64句】:老鼠睡到猫窝里——送到嘴边的肉

【第65句】:【不知道是方是圆】不知道情况,不知道什么性质。菡子 《纠纷》:“叫刘二这种老实人到哪里去公开,要大家不给刘 二说话,他自己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是方呢还是圆呢!”

【第66句】:【足寒伤心,民怨伤国】(谚)指脚受寒了,就会伤及心脏;同样道理,人民对执政者的怨怒,会直接影响国家的和谐,社会的稳定。

【第67句】:【乡有乡规,民有民俗】(谚)乡里有乡里的规程,地方有地方的风俗,不可忽视,也不可混同。指进入一个新的地域环境,必须顺从地方风俗民情。

【第68句】:【金榜】科举时代俗称殿试录取的榜为“金榜”。金榜是相对于桂榜、杏榜而言的,没有前二榜,也不会有金榜,因为乡试、会试、殿试是层次递进的。古代科举考试先后有三榜:桂榜、杏榜和黄榜。桂榜是乡试录取举人的公告榜,因为放榜时正值桂花盛开而得名;杏榜是会试录取贡士的公告榜,因放榜时正值杏花盛开而得名;黄榜则是殿试之后朝廷发布的录取进士的公告榜,因该榜用黄纸书写而得名。黄榜也叫金榜,且有大小之分。小金榜由奏事处进呈于内,大金榜则由内阁学士加盖“皇帝之宝”的大印后张挂于外。大金榜就是通常所说的黄榜。

【第69句】:逆水赛龙舟——力争上游

【第70句】:【好戏还在后头】(惯)指事情还没有完结,热闹的场面和激烈的争斗还在后面。 也作“闹戏还在后头”。

【第71句】:【 他要我的心肝,我要他的五脏】指拼命,作殊死战,成语: 势不两立。陈登科《活人塘》:“不要怕,他能杀我们,我们就 不能杀他?他要我肝花,我就要他肚肠。”

【第72句】:【用人朝前,不用朝后】(惯)指有事求人的时候就热情与人来往,用不着了就不再理睬人家。

【第73句】:【新婚不如远归】(谚)刚结婚的夫妻,比不上久别归来的夫妻情爱热烈。指久别归来的夫妻情爱最深长。 也作新娶不如远隔。 新娶还须让远归。 新婚不如久别。

【第74句】:天上无云地下旱,大河无水小河干。

【第75句】:决了堤的洪水——横冲直撞

【第76句】:【老鸦占了凤凰巢】(惯)比喻卑贱的人霸占了高贵人的位置。

【第77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谚)人毕竟不是圣人贤人,谁能生来不犯错误呢?指人人都有局限,免不了要犯错误。 也作“人非圣贤,谁能无过”。

【第78句】:【把天放在头上说话】(惯)指说话做事公平公正,不违天理。

【第79句】:大年初一,一帮小孩站在柴火垛上玩“打仗”。一位老爷爷看见后说:“脚下的娃子,真是鬼难拿啊!”(河北·万全)

【第80句】:老鸹插雉翎——装凤凰

【第81句】:一窝狐狸——不嫌臊

【第82句】:【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谚)指人到中年,精力、体力都开始走下坡路,事业上也不会有大的作为,正如月亮过了十五,一天天暗下来一般。

【第83句】:【 面和心不和】脸上装和气,内心里勾心斗角。海外张爱 玲《封锁》:“他告诉她许多话,关于他们银行里,谁跟他最 好,谁跟他面和心不和。”

【第84句】:中午饭吃炒饼,妈妈给我倒了一杯水,说:“吃饼,离不开井。饼太干,又是大旱的天儿,多喝点水啊!”(河北·邯郸)

【第85句】:上了套的野牛——由不得自己

【第86句】:武大郎的身子一不够尺寸

【第87句】:贾宝玉和史湘三哭贾母——各有各的心思

【第88句】:【拜倒在石榴裙下】(惯)比喻男子为心爱的女人所倾倒,事事迁就。

【第89句】:楼顶上看人——把人看低了

【第90句】:【 人穷志不穷】不怕贫穷.要有志气。《燕山夜话》:“他们 坚定不移地表现了崇高的气节,真是像俗谚说的,‘人穷志 不穷’,不能不叫人肃然起敬。”

【第91句】:【官大一级压死人】以行政手段强迫命令。西戎《纠纷》: “爱怎么就怎么吧,官大压死人,你是咱二小队的队长,叫住 司法科马上就卷被子走,姓张的不说二话。”

【第92句】:木棉开花——越老越红

【第93句】:【拉不出屎怨茅房】(惯)茅房:厕所。比喻自己不能干,却埋怨客观条件差。 也作拉不出屎来怨毛厕。 拉不出屎来,怪马桶不好。

【第94句】:【挂在壁上的团鱼——四脚无靠】(歇)团鱼:鳖。比喻人陷入困境,难以摆脱。

【第95句】:鸭子吃小鱼——囫囵吞

【第96句】:【有板有眼】“有板有眼”指做事稳妥、不毛糙、按部就班地进行。它源于戏曲中的音乐节拍。明王骥德《曲辞》中说:“凡盖曲,句有长短,字有多寡,调有紧慢,一视以板眼为节制,故谓之板眼。” “板”就是板式。戏曲唱腔音乐中的板式结构,可分为板式变化体和曲牌连套体两大类。在板式变化体的结构中,大都有慢板、快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等板类。在各类板式中,强拍为“板”,弱拍为“眼”,板式的强弱关系就是“板眼”。其中,节拍为2/4的叫“一板一眼”,节拍为3/4的叫“一板两眼”,节拍为4/4的叫“一板三眼”。如果演唱者节奏感差,强弱不分明,不是抢板,就是滑板,即掉板。所以将“有板有眼”一词指的唱腔合乎节拍,引申为言语行事有节奏、有条理,合规矩。

【第97句】:六月的云——捉摸不定

【第98句】:【头上有疮瞒不过剃头的】(谚)比喻任何事情无法瞒过知情人。

【第99句】:老师要找一位学生的家长商量事,找了几次都没找到,结果在路上碰见了。老师说:“这真是山不转水转,找不见碰见。”()

18570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