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UC头条文章火爆的歇后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正缺个桥,来个扛板子的】(惯)有板子就可搭桥。比喻来得正好,及时满足了需要。

【第2句】:【一口咬断铁钉子】(惯)形容人果断、坚决,说话算数不翻悔。

【第3句】:【关公放屁——不知脸红】(歇)关公:据《三国演义》描写,关羽面如重枣,是一个红脸汉子。脸红:本指脸面发红,转指害臊、羞耻。 指人不知羞耻。常含责骂意。 也作“关老爷放屁——不知道脸红”。

【第4句】:王母娘娘得子——天大喜事

【第5句】:三十三头牦牛拉不回——倔脾气

【第6句】:【奶妈抱的孩子,是人家的】只是经手,不属于自己。《剧 本》(1986,6):“兄弟,怎么样?这把土儿还没攥热乎儿,就 奶妈子抱孩儿,人家的啦!”

【第7句】:【捏着鼻子哄眼睛】(惯)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第8句】:【风吹墙头草——东吹西倒,西吹东倒】见“房上的草——哪边刮风哪边倒”。

【第9句】:【小账不可大算】(谚)小账:零星开支的账目。大算:总起来计算。 指小账如果单宗看,为数不多;但日积月累,总起来计算,数字就会大得惊人。

【第10句】:【早上不做官,晚上不作揖】(谚)作揖:男子弯腰拱手的通行礼。早上被罢免了官职,晚上就没人理睬了。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第11句】:【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称“连襟”。连襟这个词有个发展过程,最早是自唐初骆宾王的《秋日与群公宴序》,其中记载:“既而誓敦交道,俱忘白首之情;款而连襟,共挹青田之酒。”这里连襟比喻的是朋友。之后见于中唐大诗人杜甫,杜甫晚年寓居川东,结识当地一位姓李的老头,交情甚笃,序论起来,两家还是拐弯抹角的亲戚。后杜甫离开川东,离别时写了一首《送李十五丈别》的诗,回忆结交经过,有几句是:“弧陋忝末亲,等级敢比肩。人生意气合,相与襟袂连。”襟是衣襟,袂是袖。这是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它还没有后来的那种关系。但为“连襟”一词的产生作了铺垫。北宋末年,洪迈有个堂兄在泉州做幕宾,不很得意。其妻的姐夫在江淮一带做节度使,得知此事后,便写了一封荐书,荐洪迈的堂兄去京城供职。洪迈这位堂兄很感激,托洪迈写了一份谢启,寄予妻子的姐夫,里边几句是:“襟袂相连,夙愧末亲之孤陋;云泥悬望,分无通贵之哀怜。”这里的“襟袂相连”简化为“连襟”,显然是从杜甫的诗中化来。洪迈把自己和妻子的姐夫称为“连襟”,开创了把姐、妹的丈夫互称“连襟”的首例,这是“连襟”现义一词的直接出处。

【第12句】:【单方一味,气煞名医】(谚)单方:民间流传的土药方。指民间土方往往对一些疑难杂症有奇特的疗效,使名医自愧不如。 也作单方气死名医。 单方治大病,草先生气死名医。

【第13句】:九牛拉不转——坚决

【第14句】:米筛挡房门——心眼多;心眼不少

【第15句】:单人不成阵,独木不成林。

【第16句】:【七十二行,庄稼为王】(谚)七十二行:泛指各行各业。在各行各业中,农业生产是最重要的一行。指农业生产关系着国计民生,是重中之重。 也作七十二行,以农为本。 千行万行,庄稼是头一行。

【第17句】:【水湾里照影子——倒过来】(歇)指把事物颠倒过来。

【第18句】:彩电演节目——有声有色

【第19句】:妈妈叫我去喂猪,可我嫌喂猪太脏,就说让我去提水吧。妈妈说:“叫你上山你下河,叫你下河你非要上山。”(安徽·枞阳)

【第20句】:【当面抹蜜,背后扎刀】(惯)比喻当面给甜头,背地里下毒手。

【第21句】:我卖报挣了五角钱,可到家却发现丢了两元钱。妈妈笑着说:“这真是护了菩萨,忘了佛。”(安徽·淮北)

【第22句】:【蚂蝗钉了鹭鸶飞】(惯)钉:同“叮”。鹭鸶:鸟,也叫白鹭,嘴直而尖,颈、足均长,飞翔时缩着颈,常在水边、泽地活动。比喻走到哪儿跟到哪儿,一步不离。

【第23句】:【家里无贼贼不来】(谚)家里如果没内贼,外贼是进不来的。指外贼行窃,往往离不开家贼作内应。也泛指外界坏人作乱,总有内奸帮衬。

【第24句】:鸭子学上树——力不能及;力不从心

【第25句】:【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谚)1指浇花要浇到根上,枝叶才会茂盛,花朵才会鲜艳;教人要重在思想教育,思想开通学习才会自觉。 也作“教人教心,浇花浇根”。

【第26句】:【官升虎气减】(谚)虎气:敢作敢为的虎虎生气。指官位越高,怕担风险的思想顾虑就越大,做事往往畏首畏尾。

【第27句】:【家有贤妻,夫不吃淡饭】(谚)家里有了贤惠的妻子,丈夫的日子就会过得有滋有味。指有了贤妻,丈夫就得益无穷。

【第28句】:【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见“火里火里去,水里水里去”。

【第29句】:【肥猪撞门,送上门的财气】释义:比喻好处自己送上门来。例句:见鬼啦!哪有什么敌人出动?走!能打还乡团,就不能打遭殃军?来,正是肥猪撞门,送上门的财气。

【第30句】:【宁要一艺精,不要百艺通】见“百样通,不如一样精”。

【第31句】:【空手打空拳】(惯)形容手中没有钱财或工具。 也作“空手捏两拳”。

【第32句】:马褂改裤衩儿——大材小用

【第33句】:扁担无钉——两头失塌;两头滑脱;两头耍滑

【第34句】:【癞蛤蟆跳到脚背上——不咬人硌痒人】(歇)硌:也作圪、格,用作词头,使形容词变为动词。痒:谐“厌”。指某人或某物虽没大碍,却叫人厌烦。常含责骂意。 也作“癞蛤蟆上脚面——不咬人格痒人”。

【第35句】:【有手不打上门客】(谚)上门客:登门求见的客人。指对来客要以礼相待,不得粗暴。

【第36句】:戏院里挑媳妇——相情愿

【第37句】:【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惯)1形容知识丰富,通晓古今。

【第38句】:【牛头不烂,多费柴炭】(谚)牛头没煮烂,是因为火力不够,多加些柴炭就是了。比喻办事遇到难题,多下点工夫就成了。 也作“牛头不烂多加火”。

【第39句】:【红花还得绿叶扶】释义:比喻人本领再高,能力再大,也需要别人帮助。例句:老罗兄弟,我这是替你们想啊!你瞅哪个在台上掌权的没几个贴心人?红花还得绿叶扶嘛!

【第40句】:【拆烂污】(惯)拆:排泄(大小便)。 烂污:稀屎。比喻把事情弄得无法收拾。

【第41句】:【有男不娶老生囡】(谚)老生囡:父母年老时生下的女儿;老生女儿容易被溺爱、娇惯,养成任性、懒惰等不良习性。指有儿子的话,不可让他娶老生女儿。

【第42句】:【丁对丁,铁对铁】(惯)丁:指兵丁。铁:指兵器。比喻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第43句】:【黑夜也有人行走】在逆境中奋斗。歌剧《刘三姐》:“‘妹 莫忧,黑夜也有人行走。“妹不忧,浪大也有打鱼舟。”

【第44句】:婆婆有德媳妇贤。

【第45句】:【天王老子也不行】意即不论是谁,一律拒绝。姚雪垠《李 自成》:“没有令箭就是不开门,你是天王老子也不行!” ·铁板上钉钉子钉、定谐音。指确定无疑,说话算数。古 华《芙蓉镇》:“不是吓你,我讲的是真话,铁板上钉钉子,一 点都不假。”

【第46句】:【春天后母面】(谚)后母:继母。 指春天的天气是多变的,就像继母对待继子女的态度一样,说变就变。

【第47句】:【和尚置梳篦】(惯)梳篦:梳子和篦子的合称。和尚是光头,不需要梳子。比喻做毫无用处的事情。

【第48句】:报时的雄鸡——不用催

【第49句】:【大人不责小人过】(谚)指有修养有地位的大人物,不和下人计较。 也指宽宏大量的人,能宽恕下人的粗鄙行为。 也作大人不记小人过。 大人不见小人怪。 君子不记小人过。

【第50句】:【得便宜翻做落便宜】(惯)便宜:利益,好处。翻:反。落:失去。 指讨了便宜,最后反倒吃了亏。

【第51句】:落雪天喝冰水——从头凉到脚

【第52句】:关门打锣——响声在外

【第53句】:我家煮了红薯,我吃着可香了。爸爸说:“饼二十,馍十八,三里红薯二里瓜。”(注:指香味飘散得远。)(河南·滑县)

【第54句】:【凡有喜酒,必有醉人】(谚)有喜酒的场合必定会有醉汉。指好事里常有令人恼丧的地方。

【第55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释义:在天气最冷和最热的时候进行锻炼。例句:早先在院子里芭蕉叶上练字,后来砌了一堵砖壁粉墙,常在上面练习草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几年一过,自成~体,果真是“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第56句】:太平洋里洗脚——浩浩荡荡

【第57句】:【万绿丛中一点红】指衬托得好。清代《儿女英雄传》:“那 庄门外本有无数的大树,此时正是浓荫满地、绿叶团云的时 候,远远的望着,那万绿丛中一点红,便有个更新气象。”

【第58句】:【又是馒头,又是锤子】(惯)比喻软硬兼施。

【第59句】:我把脏衣服往桶里一扔,拿起热水瓶就往里倒水,正要洗,却看见漂起一层茶叶。我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说:“谁让你急水下急篙?也不先看看桶里有没有东西。”(江苏·兴化)

【第60句】:看着躺在床上的大婶,满脸愁容的大叔想让在军队中服役的儿子回家一趟。大婶知道后,摇着头说:“千难万难扛在肩,不动长城一块砖。还是让他安心服役吧!”(河北·巨鹿)

【第61句】:【惊蛰一过,棉裤脱落】释义:过了惊蛰,天气越来越暖和,该脱棉衣了。例句:秋儿的娘呀!“惊蛰一过,棉裤脱落!”现在快清明了,还脱不下袍儿。这,莫非是又要和去年一样吗?

【第62句】:【狗咬刺猬插不上嘴】释义:形容别人说话,无法插嘴。例句:我的口又讷,从不和人吵架,人家谈论个什么现今政策呀,张某长、李某短呀,我是狗咬刺猬插不上嘴,这样也就没人烦气我。

【第63句】:【穿小鞋】释义:比喻暗中玩弄手段,使人受到刁难、打击报复,又无法说出口。例句:“咱们俩一齐心,处处找她的毛病,老给她小鞋穿,她就不敢再美了!”、

【第64句】:【工夫各自忙】(谚)指各人有各人忙的事。

【第65句】:拉弓要膀子,唱曲要嗓子。

【第66句】:【打鱼的人经得起狂风巨浪;打猎的人不怕虎豹豺狼】释义:比喻不怕艰险,不畏强敌。例句:我不止一次对你说过,打鱼的人经得起狂风巨浪;打猎的人不怕虎豹豺狼。为了消灭你们这些杀人强盗。夺取革命最后胜利,我们随时都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

【第67句】:【羊肉好吃怕惹上腥】(惯)比喻想得到好处又怕惹上麻烦。

【第68句】:扁豆绕在竹竿上——有靠了

【第69句】:白衣秀士王伦当寨主——容不得人

【第70句】:【打家雀喂小猫,积一家损一家】释义:积:指积德,迷信的人为了求福而做好事。比喻有利于这方却害了另一方。例句:斗争地主时,他反对儿子出面,也认命;说那是“打家雀喂小猫,积一家损一家。”

【第71句】:【提起钱,便无缘】见“若说钱,便无缘”。

【第72句】:梦里做皇上——快活不多久

【第73句】:【客去主人安】(谚)指赴宴的宾客及时离去,主人家才得安歇。

【第74句】:【 阴沟里翻船】发生意外的挫折。香港唐人《金陵春梦》: “你瞧我这么大一把年纪,这么高的一个地位,给你们这一 下子,阴沟里翻船,什么都完了。”

【第75句】:【蝉曳残声过别枝】蝉飞走时伴着叫声。比喻急忙离开, 或另有高就。海外梁厚甫《海客随笔》:“哪怕是每星期只有 几块钱之差,找到了就投函,被接纳了就蝉曳残声过别枝。”

【第76句】:【羊肉没吃上,惹一身膻】没讨着便宜,反而吃了亏。类似 :打不成狐狸,惹一身臊。张春帆《九尾龟》:“总是你和我 出的主意,如今弄得羊肉吃不着,惹得一身骚,倒上了他的 恶当。”

【第77句】:冬天喝冷水——凉透了心

【第78句】:【卖什么吆喝什么】做什么事情,说相应的话。老舍《离 婚》:“老李已经把他心中的那点‘诗意’要在她的身上具体 化了,她像门外小贩似的,卖什么吆喝什么,把他的梦打 碎。”

【第79句】:骑驴找驴——蠢人蠢事;昏头昏脑;心不在焉

【第80句】:鸭子上架——靠猛劲;逼出来的;逼的

【第81句】:【进门一把火,出门一把锁】(惯)进门点火做饭,出来锁门走人。指单身一人过日子。 也作“出门一把锁,进门一把火”。

【第82句】:【狗熊嘴大啃地瓜,麻雀嘴小啄芝麻】(谚)地瓜:甘薯,块头大。芝麻:油料作物,颗粒小。狗熊嘴大,只可拱吃地瓜;麻雀嘴小,吃的却是芝麻。指大有大的无能处,小有小的可贵处;人的智与力不可用年龄多少或身材大小来衡量。

【第83句】:【浅水里养鳖——早就看透是什么货】(歇)货:本指物品、东西,转指人(骂人的话)。指早就清楚某人不是什么好人。

【第84句】:哥哥学习成绩很差,上课时总爱没听清老师问的是什么就抢着回答,结果总是说错,惹得大家哄堂大笑。爷爷知道后说:“越是不会游泳的人,拍打出的水花越大。”(河南·新蔡)

【第85句】:【他弓莫挽,他马莫骑】(谚)挽:拉动。别人的弓不要拉,别人的马不要骑。指为人要守本分,不属于自己所有,不可贪爱贪占。

【第86句】:不吃羊肉沾羊臊——白背臭名

【第87句】:【蝎子放屁——毒气大】(歇)毒气:本指有毒的气体,转指毒辣的手段。形容人非常狠毒。

【第88句】:【难字压顶,寸步难行;闯宇当头,随意纵横】(谚)被困难压住头的人是什么事也做不得的;只要敢闯,就会有希望有前途。指事业上要想有成就,就必须大胆开拓。

【第89句】:【吃得补药,吃不得泻药】经不起损失。周克芹《许茂和他 的女儿们》:“葫芦坝如今是吃得补药,吃不得泻药了。”

【第90句】:【 如入无人之境】迅猛向前,没有抵挡。成语:长驱直人。 古华《浮屠岭》:“犹如一员古代的骁勇战将,单枪匹马,纵横 驰骋,如入无人之境,真是出足了风头,耍尽了派头。”

【第91句】:【看眼色行事】(惯)指根据别人的眼神或脸色说话、办事。 也作看脸色办事。 看脸色行事。

【第92句】:【屎壳郎掉在磨道里——充大耳朵驴】(歇)磨道:牲口拉磨时绕磨盘四周走的圆形小道。大耳朵驴:即驴,因耳朵较大而称。比喻品行低劣或无能之辈冒充体面的人物。 常含讥讽意味。

【第93句】:【关起门来骂皇上】释义:对有权威的人,不敢公开骂,只敢背地骂。例句:伍参谋道:“自古常言讲得好,关起门子还敢骂皇上呢。这里没人去报功领赏!”

【第94句】:【前有车,后有辙】释义:前面有车走过,后面便留下车辙印痕。比喻前人的经验教训,后人可作为借鉴。例句:万一碰上鬼子伪军跟他在一块儿,也是一样办法,反正跑不了就光荣牺牲。前有车,后有辙,双喜就是我的榜样!

【第95句】:【鼻子长,碍了嘴】拉不开情面,不好说话。刘澍德《桥》: “不错,他开了工钱,可是别人割地开七千,他给大家开五 千,鼻子长,碍了嘴,大家谁也不好意思争。”

【第96句】:【花开能有几日红】释义:感叹青春短暂。例句:舒海力哈哈一笑,转了话题道:“花开能有几日红?你的库玛丹多大了?”

【第97句】:邻家的大伯办了个养鸡场,鸡蛋却舍不得吃一个。村里人议论说:“竹匠用的漏底筐,木匠睡的缺腿床;卖鞋老婆赤脚走,卖盐老汉喝淡汤。”(河南·镇平)

【第98句】:【金簪儿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歇)簪儿:别住发髻用的条状物,一端略尖,用金属、玉石等制成。只是:就是。指属于你的终归是你的。 也作“金簪儿掉在井里——是你的就有你的”。

【第99句】:【 指桑树骂槐树/指冬瓜骂葫芦】借别的事情影射或攻击他 人。成语:指桑骂槐。西戎《赖大嫂》:“立柱妈,你说话说清 楚,不要指冬瓜骂葫芦,你看见我的猪吃了哪里的庄稼?你 们抓住了?是我的不是?”

18589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