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清明宗亲集体扫墓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请问家族扫墓通知怎么写?

家族扫墓通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了继承中华民族孝心的优良传统,缅怀逝去的父母长辈,同时也为了增进亲戚们的感情,趁着春节期间大家都在家,过了春节大家又各在四方了,现决定在农历正月初五大家一起去扫墓祭奠,请大家踊跃报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清明节宗亲大会发言稿范文

清明节是用来祭祖的,所以要扫墓,以表对已逝亲人的哀思。

本命年可以去扫墓吗

本命年可以去扫墓啊,但是一定要遵循本命年在扫墓时的风水禁忌:

【第1句】:祭祖扫墓是用以表达追思宗亲的特殊方式。

按照我国传统习俗,女人一般要回避祭祖祀宗的仪式,但在清明节则是例外,新过门的媳妇或家族新添的子丁,可在清明节这天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墓地里上坟(扫墓),以认祖归宗。

【第2句】:祭祖扫墓是件庄重严肃的事情,一般情况下着装要肃穆,忌鲜艳。

但新过门的媳妇和新生的婴儿可以穿着鲜红衣服,以表示向先祖报喜之意。

【第3句】:其他人着装仍要以素雅为宜。

对逢本命年的朋友来讲,必须在身上适当戴一些玉石或者水晶吉祥配饰,用以抵挡阴气的作用;同时也是化解本命年带来的煞气。

但是一定要根据个人的生辰八字戴,这个很重要,同时也很多人忽略了;所以,不懂的话,建议还是到红绳周家官网定一款即可。

结婚出发前祭祖程序

结婚祭祖,是中式传统婚俗重要流程之一,百姓大多看重并且恪守。

这一源远流长的风俗,给百姓家喜庆热闹的婚礼,增添了几分庄严和肃穆的色彩。

  归纳起来,结婚祭祖有三种情形:  一是新郎祭拜自己的家族先人。

旧时,结婚的前一天傍晚(也有的在结婚的当天早晨),喜主(新郎的父亲或长辈)备好香、纸、蜡等祭品,领着新郎来到家庙祠堂或祖坟上香、烧纸、磕头,并由喜主念叨:“某某结婚,请列祖列宗回家吃喜面、喝喜酒”等等。

其实,这也是“请列祖列宗保佑家族后人婚事圆满顺利”的一种愿望。

“文革”期间家庙祠堂被拆毁,表面上看此俗已废,但在当时的确有一些家庭,子女成婚之日依然在家里偷着祭祖,只是不让外人知道罢了。

“文革”结束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此俗逐渐恢复,有的按旧俗到祖坟地上香烧纸磕头祭拜,有的在家谱或先人的遗像前鞠躬祭拜。

  二是新郎祭拜女方的家族先人。

老辈子年间,结婚的当天上午,新郎迎娶来到女方家里后,即在“毡迎客”(男方)和“送亲客”(女方)的陪同、指引下,郑重地跪拜女方的家谱或先人牌位。

新郎作为“半拉儿”的身份,祭拜女方家族宗亲,既表明自己从此正式成为女方家庭的至亲,也是敬重和缅怀女方先人的一种形式,无可非议。

改革开放以来,旧俗尽管依然存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村子发生的变化也比较大,现在不少的新郎进门以后,已由过去的上香磕头祭拜,简化为“三鞠躬”。

当然,新郎进门以后究竟祭拜与否,关键要看女方的家里是否有祭拜的准备,有则拜,无则免。

  三是上喜坟。

所谓“上喜坟”,就是在结婚的头一天傍晚,或在结婚的当天早晨,喜主领着新郎,携带红色或粉色祭品,在亡故的亲人坟头上压红色或粉色纸,在坟前上红色香,烧红色或粉色纸,“浇奠”红酒。

蓬莱境内的北沟、大辛店一带,有些村子将这种祭奠称之为“上喜坟”。

上喜坟的风俗现在尽管不普遍,但在乡间仍见其踪。

  结婚祭祖,同清明节扫墓一样,并非封建迷信,而是借婚姻大事之机,缅怀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教育儿女不忘自己的“根”,这完全在情理之中,也是中华传统在民间婚俗中的具体体现。

6092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