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网上2024经典的歇后语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 一肚子花花肠子】坏主意多。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 网》:“巧姑这娘们儿,一肚子花花肠子。今天这事儿,硬是 让她给搅了!”

【第2句】:【两面光】(惯)比喻做事圆滑,双方都不得罪。

【第3句】:放学回到家,我掏出书和本子写作业。可是,怎么也找不到钢笔,急得我乱转。奶奶在一旁笑着说:“当官的把印都弄丢了,还中哩?”(河南·内乡)

【第4句】:【蚂蚁啃骨头】(惯)比喻靠一点一点不断苦干来完成大的任务。

【第5句】:【痴人前不得说梦】(谚)指面对痴呆的人,不可说梦,以免其当真而惹出是非。也指痴人没有正常人的理解能力,对有深层含义的话没法理解。

【第6句】:叫花子碰上大雪天——饥寒交迫

【第7句】:【兵败如山倒】军队败退.一蹶不振。成语:一败涂地。张 涛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当年还都时,何等地威风和 气派!过了不到三年,竟兵败如山倒。”

【第8句】:叶底下的橘子——红不起来

【第9句】:【傀儡会跳动,自有提线人】(谚)傀儡:木偶戏里的木头人。 指傀儡在幕前舞动,是幕后有人提着线在操纵。比喻出面捣乱的人,受幕后主谋指使。

【第10句】:独脚独手独根草,风霜雨雪挡不了。

【第11句】:【百灵鸟不忘树,梅花鹿不忘山】(谚)指百灵鸟不忘它生活着的树林,梅花鹿不忘它生活着的深山。 比喻人无论生活环境怎样变化,都绝不可忘本。

【第12句】:【好话说三遍,神仙也讨厌】说话一再重复,容易引起厌恶。 相关的:话说三遍淡如水。王蒙《失态的季节》:“后来杜冲 提醒,好话说三遍,神仙也讨厌,不要没完没了地再贫嘴下 去了,大家才见好就收。”

【第13句】:【初三月下有横云,初四日里雨倾盆】释义:初三晚上月亮下有云带,初四白天就有倾盆大雨。例句:新月下,有黑云横截,主来日雨。谚云:“初三月下有横云,初四日里雨倾盆。”

【第14句】:【下河窟窿下河填】指用自身的力量解决。赵树理《邪不 压正》:“我看不用等!羊毛出在羊身上,下河窟窿只能下河 填,高工作员也给咱带不来一亩地!”

【第15句】:葵花的盘子一老转向

【第16句】:驴子跟马跑——蹩断脚;落在后头

【第17句】:【打不得官司告不得状】事情本不合法,也无凭据,无法公 开讲理。相关的:有处告状,没处拿人。清代《儒林外史》: “认却认得,这话打不得官司告不得状,有什么方法!”

【第18句】:【狗嘴吐不出象牙来】释义: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嘴”又作“口”。“吐”又作“掏”、“长”等。例句:孙桂英用手撩着水泼马凤兰,说:“狗嘴吐不出象牙来!一句正经的都没有。你这一套都是跟马主任学的吧?”

【第19句】:连天的阴雨——少睛(情)

【第20句】:玻璃耗子琉璃猫,铁铸公鸡铜羊羔———毛不拔

【第21句】:【有钱好办事,家宽出贤人】(谚)贤人:行善积德的人。人有了钱,什么事情都好办;家资富裕,行善积德的事就容易做出。指居家处世,离不了钱。

【第22句】:扁鹊开药方——药到病除

【第23句】:【 动一根毫毛,立一根旗杆】极言不容侵犯。浩然《艳阳 天》:“你敢动动我?摸倒我一根毫毛,奶奶让你立根旗杆!”

【第24句】:【跑了一条大鱼,捞了一网虾】比喻收获不大,没有达到预 期目的。周立波《暴风骤雨》:“‘跑了?’好些人同声惊问。 ‘这才是跑了一条大鱼,捞了一网虾。’花永喜说。”

【第25句】:【老表】“老表”是江西人的别称,此称从来没有外传或扩大地域,是江西人的“专利”。为什么称江西人为“老表”呢?传说朱元璋同元军作战,被打得大败,而且身负重伤逃到江西康山地方,当地贫苦乡民知道他是反对元朝的,就把他藏到山洞里,治伤供食,使朱元璋的伤口很快治愈。当要离别乡亲时,他非常感激,老乡们好像未卜先知地对他说:“你要是将来当了皇帝,恐怕就不认得我们平民了!”朱元璋连忙回答说:“不会的,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的话,你们只管来找我。”老乡们说:“皇宫大院的,我们去哪里找你?就算找到了,我们平民又哪里进得去?文案高兴高兴算了。”朱元璋却一本正经地说:“你们就说是我朱元璋表亲来找就行了。” 1368年,朱元璋真的当上了明朝开国皇帝。有一年,江南一带发生了旱灾,尤以江西为重。广大农民每年还是分夏秋两季向朝廷交纳赋税,并要按丁服“徭役”。贫苦乡民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想起了“朱老表”,于是,乡民来到朝廷后,自称是朱元璋的老表,获准进了皇宫大院。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朱元璋真的召见了他们,并详细地听了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结果.在这一年,朱元璋下令减免了他们的税收。从此,“老表”便成了江西人的代名词。外人不知道就里,还以为“老表”是笑话江西人土气呢。

【第26句】:大理石铺路——大材小用

【第27句】:【鸭子死了嘴还硬】嘴硬,兼指嘴上不认输。成语:强词夺 理。台湾林语堂《京华烟云》:“鸭子死了嘴也硬。妹妹,不 管什么事,你若不占上风,你是不肯甘休的。”

【第28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惯)阳关道:经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往西域去的大道,泛指大路。指关系决裂,分道扬镳。 也作你过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你走你的阳关道,俺走俺的独木桥。 你走你的路,我过我的桥。

【第29句】:【屙到人头上拿尿洗】(惯)比喻欺人太甚。

【第30句】:【要知山下路,且问过来人】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类似的: 要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明代《古今小说》:“要知山下事, 请问过来人。这事我也曾经来。”

【第31句】:【 出太阳打伞,多此一举】无此必要。《北京日报》(1982,7, 19):“在他们看来,既然眼前无人‘下水’,那反腐蚀教育就 是出太阳打伞——多此一举。”

【第32句】:【今朝有酒今朝醉】这一俗语多用于批评那些悲观失望、消极沉沦的处世哲学。人们讥讽某些醉生梦死的玩世不恭者,常说他们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没什么出息。 “今朝有酒今朝醉”这句俗语源自唐诗。出自唐代诗人罗隐的《自遣》,全诗如下:“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意思不难理解,是说世间事如果得到了,就应该高歌欢庆;没得到而失去了则放手休止;多愁苦多怨恨也要悠然自得顺其自然。今日能醉就醉,能欢乐就欢乐,明天有忧愁就放到明天再去愁吧,不必总把不开心的烦恼挂在心头。显然,既然诗人郑重其事题名《自遣》,那么,此诗是自我发泄、消遣之作。作者罗隐出了什么事,因何有感而发呢?他当年曾十次考进士而不中,自感前途渺茫,挥笔自我发泄写出了这首至今被人常引用的诗篇。罗隐的自遣,还包含规劝他人之意,从这一点出发,不能说此诗完全消极,若人们能不被烦事压得痛不欲生,以及时行乐排解一下情绪,这不失为一个旷达洒脱的积极处事之法。只要不堕入酗酒深渊,以乐观豁达态度面对暂时失落,这会减去不少自甘堕落或轻生个案呢?效果也许比“用酒消愁愁更愁”好多呢。

【第33句】:【把别人的棺材拾到家里哭】没事替别人操心,自找麻烦。 明代《西游记》:“八戒近前道:你是怎的起哩?专把别人棺 材抬到自家家里哭!不要烦恼!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 何干!”

【第34句】:隔山摘李子一难得

【第35句】:【事无不可】对人言襟怀坦白,无可隐瞒。老舍《四世同 堂》:“他不能把自己的计划说出来,又觉得这是违反了事无 不可对人言的道理。”

【第36句】:【七分人事,三分天资】(谚)人事:指人主观上努力与否。天资:天赋。指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天资聪敏不是主要因素,主要是靠勤奋刻苦。

【第37句】:吃了灵芝草——长生不老

【第38句】:【 端人家碗,受人家管】在经济上依赖别人,即被人控制。 反义说:不端他人碗,不受他人管。孔厥《苦人儿》:“端他 碗,受他管,我们吃他家饭,打死也还不是打死了!气他 甚?

【第39句】:半空云里伸出个巴掌——高手

【第40句】:【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谚)早早来等候着,不如恰巧碰上。指好的机遇,远比下苦功夫等待见效果。 也常作凑巧得到好处的诙谐语。 也作来得早不如赶得巧。 来早了不如碰巧了。

【第41句】:【嘴里念弥陀,心里赛毒蛇】(惯)弥陀:即阿弥陀佛,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念的佛号,表示祈祷或感谢神灵。指人嘴上说的是慈悲的话,内心却非常狠毒。

【第42句】:牛郎织女哭梁祝——同病相怜

【第43句】:【用来一把抓,不用一脚踢】只是利用,并不重视。孙犁《风 云初记》:“可是张荫梧对待高疤,就像他对待那礼义廉耻的 词句一样,也是用来一把抓,不用一脚踢。”

【第44句】:回光返照——不长久

【第45句】:乌鸦当向导——把人带到死尸堆

【第46句】:雨过天晴后的一个晚上,我和爸爸去奶奶家。一路上,我小心翼翼,总怕踩着水和泥。爸爸说:“你看,明是水,暗是泥,不明不暗是好地。”(河北·邯郸)

【第47句】:【道路难行钱作马,城池不克酒为兵】(谚)办事遇阻,多使点钱就买通了;城池攻不下,用酒色收买腐蚀就攻下了。旧指用金钱行贿的手段,啥事都可办成。

【第48句】:木匠打铁——改行

【第49句】:睡觉不蒙头,活到九十九。

【第50句】:【亏众不亏一】(谚)指亏损的事,众人分担还好说,一人承担受不了。

【第51句】:【千金难买好音讯】(谚)花再多的钱,也买不来好的音讯。指使人振奋的好消息是最有价值的。

【第52句】:【戴绿头巾】(惯)绿头巾:元明两代,娼家、乐人家男子用绿头巾裹头。指妻子有外遇。 也作“戴绿帽子”。

【第53句】:【争着不足,让着有余】(谚)相互争夺,既伤感情,又损财物;相互谦让,既有情义,又物尽其用。指与人相处应相互体谅,谦让和气。

【第54句】:爸爸是一厂之长,一个工人常在背后说他的闲话,妈妈很生气,非让爸爸开除人家。爸爸说:“大笔写大字,大人办大事,咱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砸了人家的饭碗。再说,斤斤计较也显得咱鼠肚鸡肠的,只要咱站得端,行得正,怕什么闲言碎语?”(河南·新密)

【第55句】:【树不打权要歪,人不教育要栽】(谚)树不剪修权枝,就会长得歪歪斜斜;人不加强教育,就容易走向邪路。指教育对成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56句】:杜十娘沉百宝箱——人财两空

【第57句】:【泰斗】人们常用“泰斗”来比喻那些众人所敬仰的人。如说鲁迅是中国文坛泰斗,牛顿是美国科学泰斗。“泰斗”原意是泰山和北斗。 “泰”即泰山,为五岳之首。古代帝王曾多次到这里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更使它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斗”即北斗星。它属大熊座七颗明亮的星,都排列在北天,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古人把它们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斗身;玉衡、开阳、摇光组成斗柄。北斗七星常用来辨别方向,定季节: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泰山,古人认为是高山的代表;北斗星能用来辨别方向,在众星中又是最亮的。因此,古人把两者联系起来,用来比喻为众人所尊崇的伟大人物。那么,此比喻源自何处?出自《新唐书·韩愈传》:“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也就是说韩愈是被称为“泰斗”的第一个人,他当之无愧,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可见,只有学问和威望极高的人才能被称为“泰斗”。

【第58句】:一天一宿变两回——朝令夕改

【第59句】:【躲了一棒槌,挨了一榔头】释义:比喻躲开了一场灾难或打击,又遇到了另一场灾难或打击。例句:他想:“真是躲了一棒槌,挨了一榔头。他们供销社又怎么听到我来流口的风声?为了甩开他们,我昨天在古人镇就放出要去串乡卖货的烟幕,可是他们还是跟踪来了。”

【第60句】:【羊羔掉进虎口里】(惯)比喻弱者陷入危险境地或落入强者手中。

【第61句】:【挥泪斩马谡】诸葛亮自责用人不当,痛心地将马谡斩首。 借指为了顾全大局,挽回失误,只好牺牲局部。尤凤伟《中 国一九五七》:“都知道袁是张多年的战友,张不念旧情挥泪 斩马谡。”

【第62句】:【无立足之地】(惯)立足:能站住脚或生存下去。比喻没法生存下去。也形容非常惭愧,无地自容。

【第63句】:【冬吃萝卜夏吃姜】(谚)萝卜:有帮助消化功能的蔬菜。姜:生姜,有开胃暖胃的功能。指冬季多吃萝卜,夏季多吃生姜,有助于身体健康。 也作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郎中开药方。郎中:中医医生。 冬吃萝卜夏吃姜,免请医生免烧香。烧香:拜神上香,祈求保佑。

【第64句】:【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释义:跟知心好友一起喝酒。喝一干杯也嫌少;跟见解不同的人说话,半句也嫌多。例句:想起刚才进门时他们对饮欢杯的景象,看看现在这种令人难堪的冷场,正应上了“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句老话。

【第65句】:【吞下秤砣——铁了心】见“吃了秤砣——铁了心”。

【第66句】:【钻钱眼】(惯)钱眼:旧时铜钱当中的方形小孔。比喻人过于贪财,千方百计在钱上打主意。

【第67句】:索贿人的口头禅——研究研究(烟酒烟酒)

【第68句】:【女大自巧,狗大自咬】(谚)指女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就心灵手巧,就和狗长大自然会吠叫一样。

【第69句】:【蚂蚁尿到书上——湿不了两个字】(歇)湿:谐“识”。指识字不多。

【第70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惯)比喻说话没有条理,做事不按章法或次序,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比喻这事干一点儿,那事也干一点儿,什么事都干。 也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东一榔头,西一棍子。 东一榔头,西一杠子。

【第71句】:【破家值万贯】释义:说明置家不容易,舍不得离开。例句:“大哥,破家值万贯,你还是锁上门,我们娘儿俩就坐在房檐下。”

【第72句】:【水借鱼,鱼借水】(谚)水靠着鱼的活力,才免得成为一潭死水;鱼靠着水的浮力,才得以自由活动,得以竞争生存。比喻利害相关的人,谁也离不开谁。

【第73句】:井底的青蛙——见识浅:所见有限

【第74句】:听见猫叫身发抖——胆小如鼠

【第75句】:坏掉根的茄苗——不成秧(样)子

【第76句】:【东风射马耳】(惯)东风在马耳边吹过,马没有任何反应。比喻对别人的话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第77句】:【山高有个顶,海深有个底】释义:事情总有个边儿,有个限度,可以弄清楚。例句:山高有个顶,海深有个底,世事没有绝对秘密,何况沙木龙兄弟还提示过我。现在看来,茶三钱再狡猾,只怕今朝跑不脱了。

【第78句】:【一场混水一群鱼】混乱之中,会出现一批兴风作浪的人。 成语:应运而生。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俗话说:一 场混水一群鱼。史无前例的运动,总有一些人应运而生。”

【第79句】:【说嘴的大夫没好药】夸夸其谈的人往往没有真才实学。 清代《何典》:“村东头有个试药郎中,他自己夸口手到病除 的,但只怕说嘴的郎中无好药。”

【第80句】:【刨土圪垃】(惯)土圪垃:土块。 指以种地为生。

【第81句】:【耗财买脸儿】(惯)指耗费钱财是为了面子上风光。

【第82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释义:诸葛亮:三国时蜀国丞相,很有智谋,后人把他作为智慧的化身。比喻人多智慧多,遇事会想出好办法。“顶”又作“当”、“抵上”、“赶”、“合成”等。例句:于连征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咱们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

【第83句】:蚁多推山山也倒,人多戽海海也干。

【第84句】:【寺老佛多,人老话多】(谚)寺庙古老,庙里的佛像就排得多;人到老年,说起话来就会没完没了。指老年人说话唠叨,有着生理上的原因。

【第85句】:【染缸里捞出白布来】(惯)比喻不可能的事情。

【第86句】:【摆阵势】(惯)指拉开架势,准备较量。

【第87句】:【洞房】“洞房”指新婚夫妇的房间。为什么把新娘新郎的房间称为“洞房”呢?源出两处。出处之一。传说,这是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规定下来的。当时,群婚制度存在着极不利于团结的因素,经常发生抢婚事件,不光男抢女,也有女抢男。时间一长,矛盾必然激化,部落之间面临着分裂的危机。黄帝提出建立一夫一妻制。今后凡配成一男一女为夫妻的,举行完结婚仪式后,将夫妻二人送进事前准备好的洞穴(房)里,这就叫正式婚配,再不允许乱抢他人男女。为了区分已婚与未婚,凡结了婚的女人,必须把蓬乱头发挽个结,人们一看,知道此人已结婚,其他男子不能再打此女主意。否则,按部落法规(族规)处治。这个主张很快就得到各个部落群民的支持拥护,人们都争着为自己儿女挖洞穴(房),凡儿女们一结婚,举行仪式后,就把他们送入洞房。出处之二。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寻欢作乐,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强选天下美女陪伴他。其中有一个俊俏聪明又勇敢的姑娘,因在家排行第三,称为三姑娘。她不甘心过那种被奴役、蹂躏的生活,便以惊人的记忆力把宫中路径记清了,在一个暴君大搞宴乐的日子偷偷逃离了阿房宫,直奔华山。当时,一位名叫沈博的儒生为避“焚书坑儒”的迫害,也逃到了华山。因同是天涯沦落人,相处日子久了,三姑娘同沈博相互爱慕,心心相印,产生了爱情。他们对天盟誓,结成了患难夫妻。两人身处深山老林,荒无人烟,哪里有房栖身!他俩在一块大青石底下,发现一个能容纳两人的石洞,他们就把这洞作为结婚的住房。虽然他们生活清苦,但相亲相爱,日子过得甜蜜而幸福。后人很羡慕他们亲密无间、与世无争的夫妻生活,就把结婚用的新房叫做“洞房”了。 “洞房”虽简陋,一旦成新婚的殿堂,便被咏唱不衰,宋入洪迈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最为有名。

【第88句】:快马拉空车——朝前奔;轻松自在

【第89句】:【身上有屎狗跟踪】(谚)狗爱吃屎,只要人身上沾了屎,狗就会跟着来。比喻人自身行为不正,就会招来邪恶分子。

【第90句】:【狗拿耗子,多管闲事】释义:责怪人管事太多。不该管的也要管。“拿”又作“扑”、“咬”、“捉”。例句:女护士勉强地把自行车搬进医院大门,但还是嘟嘟囔囔地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还不知安的哪份心呢!”

【第91句】:【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谓年轻人没有经验,办事不可靠。 清代《官场现形记》:“你们几位都是上了岁数的人,俗语说 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像你们诸位一定是靠得住,不会 冤枉人的了?”

【第92句】:【四面墙挡八面风】(惯)比喻善干应付各种场面和事情。

【第93句】:【又要尿炕,又要睡干床】自己不学好,不争气,还要过舒服 日子。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你尿了炕,还想睡干 床,谁叫你去耍钱了!”

【第94句】:演员卸装一真相大白

【第95句】:【 哑巴梦见娘,说不出的苦】内心痛苦,无法诉说。类似的: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成语:有口难言。清代《儒林外 史》:“早晨开船,这客人情思还昏昏的,到了此刻看见被囊 开了,才晓得被人偷了去。真是哑子梦见妈,说不出来的 苦!”

【第96句】:【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释义:同生死,共患难。例句:朱武哭道:“小人等三个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当初发愿道:‘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虽不及关、张、刘备的义气,其心则同。…-.”

【第97句】:吃黄瓜蘸雪——乏味

【第98句】:【有个叶便添梗】(惯)比喻叙事时随意夸大渲染,增添内容。

【第99句】:买个炮仗没捻线——咋响(想)

9870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