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最新搞笑歇后语,句句戳心!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有劲无处使

【第2句】:【财动人心】(谚)钱财能打动人心,使人改变主意。

【第3句】:【倒贴三百钱也不干】条件优惠也遭拒绝。《艾芜短篇小说 选》:“以后,鬼才肯去领孩子,倒找我三百钱,我都不爱干 的,还要打我哩!”

【第4句】:【吃了五谷想六谷,做了皇帝想登仙】释义:比喻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例句:俗谚有云:“吃了五谷想六谷,做了皇帝想登仙。”人类欲望之无穷,大抵然矣。

【第5句】:【屋漏在上,知之在下】(谚)屋顶上面漏水,上面不知道,屋下面的人知道得很清楚。比喻上层执政者的过错,人民群众看得最清。

【第6句】:【高足】“高足”指优秀的门生(学生)。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 “高足”本义是指骏马,怎么从马演变成优秀的学生呢?我们的先人用高足、中足、低足来评判马的优劣的。高足是最好的,在古代就是指骏马。那么高足怎么又用来评价人呢?魏晋时的《世说新语·文学》中记载:“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又,《世说新语·规箴》有:“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这里的“高足弟子”、“高足之徒”就是指才高优秀的弟子,都是把优秀的学生称为“高足”。例如,宋代的高俅在与高丽人踢球时,在大宋的球队落后的情况下,一个人踢进了三球而反败为胜。宋徽宗感慨地称高俅为他的高足。看来有其师必有其徒,君臣一对混入。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对于一些敬辞用法是很多的,像“高足”一词就是用“骏马”比喻学生当中的高才生。

【第7句】:【唐胖子掉在醋缸里——撅酸了】(歇)唐胖子:泛指游手好闲之徒。 撅酸:吃醋。指在男女关系上产生嫉妒心。

【第8句】:我叫妈妈给我买凉鞋,妈妈说:“这几天我忙得脚跟都朝前了,过几天再买吧!”(浙江·永康)

【第9句】:关公走麦城——死到临头

【第10句】:【温开水泡茶——慢慢来】(歇)指行动迟缓或行事慢慢腾腾。

【第11句】:【张家长,李家短】“张家长,李家短”这一俗语意思是特指那些喜欢说闲话的人。与张家李家并无关连,如同张冠李戴、张三李四一样,都是一种借代。但在源头上与张家李家并不是一点瓜葛也没有,“张家长,李家短”就源自张献忠与李自成。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后,和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双雄并峙,互争雄长。在民间流传有“张家长,李家短”的俗语,张献忠为此很欣喜,认为这句话是在说自己的实力很强大,能长久。李家的战斗力不行,是短命的,预示着自己必将战胜李自成,取代明朝坐上皇帝宝座,因而乐不可支。其实这只是张献忠的一厢情愿罢了。历史便是最好的证明,事实上张家李家都不长,张献忠一天皇帝也没做上,李自成只做了四十多天的皇帝。

【第12句】:星期天,我们一家三口来到田头。爸爸指着稻田对我和妈妈说:“秋天里多弯腰,来年有吃又有烧。今年哪,又是一个丰收年。”妈妈接过话茬儿:“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懒,这是你早出晚归,辛勤耕作的成果啊!”(浙江·绍兴)

【第13句】:【老君爷叫蛇咬——法尽了】见“太上老君叫蛇咬——法尽了”。

【第14句】:肥胖肥胖,身体不壮。

【第15句】:【光棍点到为算】(谚)对精明人说话,不必细说,意思点到即可。指精明人心有灵犀,一点就明。 也作“光棍一点就透,傻子棒打不回”。

【第16句】:【竹叶青】竹叶青酒享誉中外,难道它的名字与竹子有关?竹叶青与汾酒同一产地,它以汾酒为原料,另以冰糖、白糖、竹叶、陈皮等十二种中药材为辅料,酒味美甘润。传说山西酒行每年都要举行一次酒会,请众人品尝各种新酒,以便排列名次。这年,酒会又要开了,一家酒坊老板让两个伙计抬上一坛新酒先去,说自己随后就到。这两个伙计抬到半路汗水淋漓,正遇到一片竹林,便进去歇凉。由于口渴难忍,便偷偷开坛将酒喝了一半才继续往前抬。可是酒少了一半不行,因此,他们走到另一片竹林,见石根下有一湾小时,便用水把酒坛灌满。出乎意料,在酒会上,大家青树林都说是好酒,评比结果,名列第一。酒坊老板发现此酒比自己酿造的酒好得多,便追问那两个伙计,伙计说了实话。酒坊老板知道那竹泉是酿酒的好水,便在那里开了口井,将酒坊迁过来。从此,便酿出一种绿晶晶、青澄澄的好酒。因其色如竹叶,井在竹林,就把它叫“竹叶青”了。

【第17句】:爸爸去集市上卖红薯苗,为了使红薯苗看起来更精神些,爸爸就在水里泡了泡。谁知只卖出一小部分,剩下的第二天都死了。妈妈埋怨说:“不走小路不硌腿,不贪便宜不吃亏。你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河南·修武)

【第18句】:刘伯温的八卦——神机妙算

【第19句】:【能忍者自安】能够忍耐、容忍,便会减少麻烦,生活与心 理都能够平静。《马烽小说选》:“看到就当没看到,忍一忍 就过去了。自古道,能忍者自安。”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借指自己心中有数。池莉《来来往 往》:‘!一切只有当事人,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第20句】:【老虎掉进山涧里——伤人过重】(歇)山涧:山间的水沟。重:谐“众”。指伤害的人太多。 也作“老虎掉在山涧里——伤人太重”。

【第21句】:【 卖狗皮膏药】以往有些走江湖的卖药,吹嘘药的功效,以 求出售。借指说假话,吹牛皮,或耍贫嘴。沙汀《淘金记》: “现在的话都是说得好听!简直像扯诳卖狗皮膏药一样!”

【第22句】:【听传言,失江山】(谚)传言:毫无根据的流言蜚语。江山:国家大业。指轻信流言蜚语,会失掉江山。多泛指轻易相信传言,必定会误大事。 也作听传言,失落江山。 听信闲言,失落江山。

【第23句】:【路是人走的,钱是人挣的】释义:只要努力干,就可以办到。例句:“路是人走的,钱是人挣的;我不信我小子就没有能耐盖上三间房,买上二亩地。”

【第24句】:【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谚)成人:成就有用的人材。自在:舒适安逸。指人要想成材,就不可贪图安逸享乐;贪图安逸享乐,就不能成材。 也作成人的不自由。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第25句】:【一犬吠形,百犬吠声】(谚)吠(fei):狗叫。一只狗见到形影发出叫声,许多狗听到叫声便一齐跟着叫。比喻人往往会在不辨真伪的情况下随声附和。 也作一犬吠形,群犬吠声。 一犬吠影,百犬吠声。

【第26句】:【家有万石粮,不如生个好儿郎】(谚)家里财物积聚再多,也比不上生个有作为的后代。指积存钱财,不如注重子女才能的培养。

【第27句】:【年关】过年是中国民间最为喜庆浓重的传统节日,可古人为什么把年说成“年关”呢?它源自于对“年”的一个传说。其实,最早过年是为了防备一个叫“年”的怪兽的攻击。当时的人们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把这可怕的一夜当做关口来熬,所以称为“年关”。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提前备好晚饭(提前到黄昏时分吃饭,所以有“黄昏饺子”之说),熄火净灶,把鸡圈牛栏拴牢,前后封锁后,全家人聚在一起,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吉凶未卜,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到“年”的袭击,所以置办得十分丰盛,全家老小不仅要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而且在吃饭前还要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吃过晚饭后,大家都不敢睡觉,便挤在一起闲聊壮胆,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过年关的习惯。之所以称新年前后为“年关”,更实际的原因恐怕是一个“钱”字。旧时讲究不论是借钱还是借东西,一般年前都要归还,这是一种民俗。所以,债务人年前要忙着筹钱还账,债权人(债主)年前要讨债。还不起债的穷苦百姓,只好出去躲过年再回来。往哪里躲,按年俗亲戚家不能去,只好到破庙寒穿去躲着。所以视年根儿为关口,过年像过关一样难熬。经典歌剧《白毛女》杨白劳被逼喝卤一场便是对“年关”一词的最好的注释。因此,过年对穷人来讲,无异于过关。

【第28句】:【寒门生将相】(谚)寒门:穷苦人家。将相:将帅和卿相。将相这样的栋梁之材,往往出自穷苦人家。 指贫穷人家的子弟往往有大出息。 也作寒门产贵子,白户出公卿。 贵子:达官贵人。白户:白草盖顶的屋子,借指贫寒人家。 寒门出将相,草莽出英雄。

【第29句】:【 千拣万拣,拣个破灯】盏过于挑剔,最后挑选了一个最差 的。或说:东拣西拣,拣了个漏油灯盏。陈残云《香飘四 季》:“好好一门亲事,弃了不要,却自家把头撞到南墙上。 正是千拣万拣,拣来个破灯盏。”

【第30句】:舅舅做生意亏了本,心灰意冷的,妈妈劝他:“你呀,独脚难行,孤掌难鸣;好花要有绿叶镶,能人还须众人帮。还是先跟亲戚商量一下再说吧!”(宁夏·固原)

【第31句】:【新来的媳妇三日勤】新到一个地方工作,总会积极一些, 时间久了,就渐渐疲塌。清代《醒世姻缘传》:“狄希陈也没 叫改姓,就收做了家人。‘新来的媳妇三日勤’,看看两口子 倒也罢了。”

【第32句】:竹篾织的鸭子——没心肝

【第33句】:【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子】(谚)比喻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或恶劣的国际环境中,总是强凌弱,大欺小。 也作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青泥。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稀泥。

【第34句】:【骑马坐轿,不如扳倒睡觉】(谚)骑马和坐轿再舒服,也比不上躺倒睡上一觉。指人在疲困的时候,只有睡觉才是唯一有效的解困方法。

【第35句】:【一手穿针,一手引线】多方设法联系。成语:穿针引线。 李英儒《还我河山》:“光剩我这没经过大阵仗的小卒子,一 手穿针,一手引线,带着双方重要人物,请出来,送进去。”

【第36句】:【一竿子插到底】(惯)比喻把事情彻底做好或负责到底。 也作“一竿子扎到底”。

【第37句】:【事在人为】(谚)指事情的成败在于人为的因素,与天命无关。

【第38句】:【依葫芦画瓢】“依葫芦画瓢”比喻一意模仿,没有创新,不求上进。它源于宋太祖赵匡胤。《东轩笔录》记载了一个宋太祖与文人的故事:五代时有个人叫陶毂,自幼喜好学习,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文翰为一时之冠”。宋太祖时,陶觳做了翰林院的学士。当时的宰相都不是出自翰林院,而这些人的文采声望都不及陶毂。陶毂心中不平,指使党羽向太祖上疏,说其久在翰林,出力实多。他自己也上书表示不满。宋太祖笑日:“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何宣力之有?”太祖认为翰林学士只是玩弄文字,不会创新,因此没有功劳可言。陶毂对这个评价很不服气,乃作诗,书于玉堂之壁:“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太祖见其刻薄怨望,更是决意不用他了。后来人们就用“依样画葫芦”比喻刻意模仿,没有创新,今口语变作“照葫芦画瓢”。这个故事表面看来是宋太祖出身军人,对文人有所鄙视,其实,宋太祖追求的是实际有用,反对墨守成规。宋太祖对文人治国的作用是很清醒的,宋太祖是文人政治的树立者,宋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

【第39句】:导火线上拴炸药——触即发

【第40句】:【寡妇回娘家——苦衷难吐】(歇)指有苦说不出。

【第41句】:【打虎要力,捉猴要智】(谚)老虎凶猛,打虎须有力气;猴子灵活,捉猴须用智谋。指处理不同性质的事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策略。

【第42句】:【若要好,大作小】要处理好事情,应谦让,或大事化为小 事。明代《西游记》:“三藏哀告道:‘贤徒啊!此事如何是 好?’行者道:‘若要好,大作小。”’

【第43句】:【身子掉下井,耳朵挂不住】谓无法挽救。或说:身子掉下 井,鼻子钩不住。成语:无济于事。张贤亮《习惯死亡》:“我 身子掉到井里了,靠耳朵也挂不住,人死了要双好手有什么 用?”

【第44句】:【老鸦野鹊拣旺处飞】见“鹁鸽子旺边飞”。

【第45句】:【知己者莫过夫妻】(谚)知己:彼此了解。指夫妻间彼此最了解、最知心。

【第46句】:【劳燕分飞】“劳燕分飞”用以比喻夫妻或情侣分手。 “劳燕分飞”出自《乐府诗集·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劳燕”指的是伯劳和燕子两种鸟类。曾有人误将“劳燕”当成辛劳的燕子,太望文生义了。燕子大家都很熟悉,而伯劳是什么样的鸟呢?伯劳俗称“胡不拉”,是一种食虫性的鸟。伯劳大多栖息在丘陵或开阔林地,在我国较为常见。传说伯劳和燕子这两种同属雀科的候鸟,在春意盎然的时节会相恋,经过炎炎夏日的激情,至秋天冷却,各奔东西,迁徙异地。这便是“劳燕分飞”典故的由来。正因为此,伯劳与飞燕也经常被古人写进诗中。例如,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就有这样的文案:“他典未通,我意已通,分明伯劳飞燕各西东。”伯劳从从东去,燕子急急西飞,相遇总是太晚,离别总是太疾。东飞的伯劳与西飞的燕子共同构筑了伤感离别的凄凉景象,成为不再聚首的象征。所以,用“劳燕分飞”来喻指曾经相爱的恋人或夫妻分离,再合适不过了,只是有些伤感。

【第47句】:星期天,我和妈妈上街。街道两旁停着很多自行车,我尽往车堆里钻。妈妈说:“你真是驴往窄处走。”(陕西·陇县)

【第48句】:【患难见朋友】(谚)人处在患难之中,才能见识真正的朋友。指身处富贵结交的朋友不可靠,只有患难与共的生死之交最见真情。 也作患难识朋友。 患难结知己。

【第49句】:【新箍的马桶三日香】开始情况较好,但不能持久。类似 的:新盖的茅房三日香。清代《何典》:“醋八姐看见,也未免 新箍的马桶三日香,‘弟弟宝宝’的甚是亲热。”

【第50句】:【破船经不起顶头浪】经不起打击。高云览《小城春秋》: “破船经不起顶头浪,李木心上吃的那一惊,比他胸口吃的 那一拳还厉害。他挨不到三天,就咽气了。”

【第51句】:有一道数学题,爸爸给讲了一遍,我还没弄懂,他却做别的事情去了。我对妈妈说:“爸爸辅导他班里的学生那么认真,可是对我……”妈妈接过我的话说:“你爸是家里的和尚不做家斋。”(安徽·庐江)

【第52句】:【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谚)三:泛指多。字如果辗转传抄多次,鱼字就会写成鲁字,虚字就会写成虎字。指汉字传抄的次数越多,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 也作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 字三写,鱼成鲁,帝成虎。

【第53句】:【箩里拣瓜——拣得眼花】(歇)指可供选择的对象太多,使人眼花缭乱,拿不定主意该选哪个。

【第54句】:王大娘养两个儿子,一个老实能干,家里活地里活一人担;而另一个儿子却游手好闲,成天这儿立立那儿站站,伸手不拿四两。邻居背地里说:“这家人啊,可是莲菜调上蒜薹了——有眼子,有光棍。”(河南·邓县)

【第55句】:【倚酒三分醉】(惯)倚仗喝了点酒就装出醉态来。指人借酒生事。

【第56句】:早上,妈妈给妹妹剪指甲,说:“勤人长头发,懒人长指甲,以后应该学勤快点,那才是好孩子。”(注:人一忙,就顾不上理发,头发自然要长了;而指甲呢,如果是忙人,不等长长就会被碰断的,只有闲人才能留起长指甲。)(河南·内乡)

【第57句】:【只有包做媒人,没有包养儿子】(谚)指媒人只管婚前介绍,不管结婚后的事。

【第58句】:【财神爷甩袖子——镚子儿皆无】(歇)镚(beng)子儿:铜子儿,清末流通的圆形无孔的铜币,大子儿相当于二十文,小子儿相当于十文。 指一个钱也没有。

【第59句】:【钱是奴才,用了还来】(谚)奴才:旧时卖身供主人役使的人。指钱财就像奴才一样,是供人使用的,花了还会来,不必过于看重。

【第60句】:【浑身是艺难遮冷,满腹文章不疗饥】(惯)指人虽有才华,却不能养活自己。

【第61句】:妈妈总是说我考试得不到第一名。我问她小时候的成绩怎么样,妈妈说:“我小时候啊,考试成绩总是额头上挑扁担——头挑(第一)。”(江苏·常熟)

【第62句】:【黑吃黑】(惯)指坏人之间互相争斗、勒索。

【第63句】:【破天荒】“破天荒”有开天辟地头一回的意思,意为打破常规,首先出现的事物。源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和宋朝孙光宪《北梦琐言》等文献。据记载,唐代的荆州南部地区(今湖北),虽然文人书生很多,但每年解送(即选送)举人进京赴考,很少有考中成名的,因而被人称为“天荒解”,即解送的考生没有一个考中。意同现在某中学高考无人考上戏称“剃光兴”一样。唐宣宗大中四年,终于有一个名叫刘蜕的举人考中了进士,这才破了“天荒”。当时魏国公崔铉镇守荆南,他感谢刘蜕为荆南争了光,赠给刘蜕“破天荒”钱70万以示资助。刘蜕从不轻易接收别人馈赠,遂谢绝了崔铉的好意,并回信感谢说:“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日天荒。”大意是说,五十年来是人们荒废学业造成荆南地区的文化落后,以地理概念而言,荆南一千多里的地域又怎能称得上是天荒之地呢?言外之意是对“破天荒”之说有意见,不能接受。由于刘蜕脱颖而出的“破天荒”壮举,使人们改变了对荆南地区的偏见,而“破天荒”也成为一个典故流传下来。

【第64句】:【身不动膀不摇】(惯)1形容什么活儿也不干。2形容面对大事非常镇静、从容。

【第65句】:一齐吃的饭,我们的碗都洗过了,可弟弟还在慢条斯理地吃着。妈妈生气地说:“男孩子吃饭一扒拉,女孩子吃饭才数颗颗哩!”(安徽·庐江)

【第66句】:水面上看人——看倒了

【第67句】:北风刮蒺藜——又风又刺(又讽又刺)

【第68句】:货郎鼓别在腰里——没货了

【第69句】:獾狼下耗子———代不如一代

【第70句】:奶奶常说我是“长不管,短不管,三餐只会捧大碗”。(四川·达县)

【第71句】:【拿着草帽当锅盖——乱扣】(歇)扣:本指朝下覆盖在锅上,转喻给人安上罪名或不好的名声。 指没有根据地给人安上某种罪名或不好的名声。

【第72句】:【一壶难装两样酒】招待客人用同样的酒,谓对人不能有 厚薄。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手心手背都是肉,一壶 咋还偏装两样酒?自个儿的闺女媳妇不让进,别人呢,倒让 进了!”

【第73句】:【—竹篙打倒—船人】撑船用竹篙,船上人被打无法躲避。 指伤人太多。高云览《小城春秋》:“咱把话扯明白,今天不 是谁跟谁过不去,扫大伙儿的脸的是你!你,一根篙竿压倒 一船人!”

【第74句】:【丢去东洋大海】(惯)东西扔到大海里,消失得无影无踪。比喻东西白扔了,再也回不来。也比喻彻底忘掉。 也作丢到东洋大海。 抛在东洋大海里。

【第75句】:学戏不懂意,等于活烂泥。

【第76句】:【能叫挣死牛,不叫打住车】(谚)在坎坷的坡路上,宁可把牛累死,也不能让车打住不前进。比喻人宁可心力交瘁,付出生命,也不能使事业中途而废。

【第77句】:【老鼠戏猫儿——好大胆】(歇)指人不知危险,胆子太大。常含讥讽意味。

【第78句】:【艄公多了打烂船】(谚)艄公多了,没了专一的航行方向,船就会失事。比喻主事人一多,瞎乱指挥,就无法办好事情。

【第79句】:人行影子走——寸步不离

【第80句】:【乘龙快婿】“乘龙快婿”是对称心如意女婿的美称,它是一个组合词,源自两处,两源合一而成。单说“乘龙”,也是对女婿的美称。典出《太平广记·四·萧史》引《神仙传拾遗》。据说,秦穆公有个女儿名叫弄玉,善吹箫。秦穆公把弄玉嫁给萧史。萧史也善吹箫,并作风鸣。过了十多年,一天晚上,他们吹箫似凤声,引得凤凰飞来到其房子上。于是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后因称佳婿为“乘龙”或“萧史”。如杜甫《李监宅》诗:“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再说“快婿”,同样是指称心如意的女婿。典出《魏书·刘晒传》,据载:郭瑀有女方二八.郭看中了刘晒,有心择晒为女儿良偶。于是,在自己的座位前另设一席子,对着弟子说:“我有一女儿,年方长成,欲觅一快婿,谁坐下这席子,我就把女儿许给谁。”话音刚落,刘昞就起身坐到席子上,神态庄重地说:“刚才听老师说想找快婿,我刘昞就是这个人。”郭璃遂将女儿嫁给他。后来,人们便叫称心的女婿为“快婿”。后世人们又把“乘龙”和“快婿”合起来用,称称心如意的女婿为“乘龙快婿”。

【第81句】:清水拌石子——合不拢

【第82句】:【鸡来迎鸡,狗来迎狗】(惯)比喻没主见、没原则,对谁都奉承、迎合。

【第83句】:卖了鞋子买帽子一顾头不顾脚

【第84句】:【一哭二睡三上吊】这是妇女受到委屈时采取的行动。赵 树理《三里湾》:“从前那些爱使刁的女人们常用的‘一哭二 饿三上吊’的办法,她不完全赞成。”

【第85句】:【车如流水马如龙】(惯)车辆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马匹首尾相接,像长龙一般。形容车辆、马匹川流不息,非常繁华热闹。

【第86句】:舞台上的二人转——唱一和

【第87句】:【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谚)指求助于别人,必须求那以济人为乐、慷慨大度的豪杰之士;救济别人,必须是在他处境窘困、急需救助的关键时刻。 也作求人须求大丈夫,救人须救急时无。 求人须求英雄汉,济人须济急时无。

【第88句】:出洞老鼠见了猫——缩回去

【第89句】:好汉打虎不打猫——找对手

【第90句】:【吃一看二眼观三】(惯)吃着这个,看着那个,还望着第三个。形容人贪心不足。

【第91句】:下午放学回家,我给鸭子喂了许多东西。等一会儿,妈妈从地里回来了,鸭子嘎嘎地跟在妈妈后面叫着,妈妈又给鸭子倒了不少麦子。我忙说:“刚才已经喂了。”妈妈说:“撑不死的鸭子,饿不死的鸡子。”(河南·新野)

【第92句】:星期日下午,我在练大字。爸爸在一旁说:“要写好字必须注意方法:肚子前面放个斗,两条腿中间卧条狗,毛笔握紧,拉不出手。”(河南·许昌)

【第93句】:乌鸦扮孔雀——不伦不类

【第94句】:水田里的蚂蟥——你不找它,它找你

【第95句】:【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惯)古典小说《西游记》中描写孙悟空一个筋斗能翻出十万八千里,却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比喻摆脱不了他人或某种力量的控制。 也作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 跳不出手心。

【第96句】:糠饼回榨——油水不大

【第97句】:【虎毒不食子】见“大虫恶杀不吃儿”。

【第98句】:【打醮水】(惯)醮(jia。)水:做道场的布施。指强迫人出钱。

【第99句】:我和邻居小花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这几天,因为一点儿小事,我俩吵翻了,谁也不理谁。妈妈说:“友情是花,愈开愈美;友情是酒,愈陈愈香。你呀,要珍惜这段友情啊!”(广东·龙门)

9886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