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微信年度最好的歇后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触霉头】(惯)指倒霉,遇上令人不快的事。

【第2句】:【治一经损一经】(惯)经: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和分支。治好一条经络,损伤了另一条经络。比喻安抚了一方,得罪了另一方。

【第3句】:【山怕无林海怕荒,人怕老来花怕霜】(谚)有山无林,水土必定流失;大海无鱼,就是一片荒海;人老无为,生活无依无靠;花朵见霜,很快就要凋落。指人或物都有最难排解的伤害。

【第4句】:乌龟跟着兔子跑——望尘莫及

【第5句】:【杀了一只虎,留下一只狼】除恶未尽,留下后患。姚雪垠 《李自成》:“要杀,一齐杀,不要杀了一只虎,留下一只狼,纵 它伤人。”

【第6句】:【打了一辈子雁,被雁啄瞎了眼】(惯)指内行老手因一时的疏忽而招来失败或灾殃。 也作打了一辈雁,反叫雁鹐了眼。鹐(qian):啄。 打雁的让雁鹐了。

【第7句】:骆驼死了变毛驴——没驮够

【第8句】:孙猴子变土地庙——藏头顾不了尾

【第9句】:【亲家】孩子们结婚后,小夫妻双方父亲之间的称呼,双方母亲则称为“亲家母”。深受国人喜爱的豫剧《朝阳沟》有句著名的唱段“亲家母,你坐下,咱俩拉拉知心话……”“亲家”之称最早始于唐代。《新唐书·萧嵩传》载:“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妻入谒,帝(玄宗)呼为亲家。”最初这一称呼只流行于皇亲国戚的联姻上,唐玄宗直呼龙婿生母为亲家母,足见其关系的亲密。因此,唐代诗人卢纶作《王驸马花烛诗》云:“人主人臣是亲家。”后来,“亲家”这个称呼通行到了民间,一般老百姓也开始使用这一称呼,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第10句】:【三钱儿油,俩钱儿醋】(惯)比喻很小的事情。

【第11句】:【走一步说一步】指无法预测,只能根据目前情况,谨慎行 事。说,也说:看。张贤亮《邢老汉和他的狗的故事》:“现在 都是走一步看一步,谁知道明年又是啥变化。”

【第12句】:隔河作揖——承情不过了

【第13句】:【驸马】“驸马”是皇帝的女婿。这一称谓是怎么来的呢?历来众说纷纭,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相传,楚汉相争时,每当两军交战时,刘邦便会专门坐在一辆由两人驾驭的马车上指挥战斗。马车上共有三个座位,刘邦坐在后面的位置,前面设两个座位,为车夫所坐,分为“正马”与“副马”,一正一副,轮流驾驶马车,俨然现在的火车司机,一正一副。有一日,刘邦与项羽激战,刘邦大败,落荒而逃,项羽乘胜追击。此时,刘邦左右只剩下了两个车夫和十几名将士。不料,正马被乱箭射死,在这危急关头,副马顿生一计,他把自己的红袍脱下,与刘邦的黄袍对换了一下,让刘邦从马车上跳下来,自己继续挥舞马鞭,赶车向前方奔去。项羽的人马都把穿黄袍的当做刘邦,拼命追赶,当赶上马车时,车上已空无一人,只留下一件黄袍。原来副马早已跳车逃跑了。后来刘邦当了皇帝,把此事一直记在心上,为了报答副马的救命之恩,便四处张贴皇榜寻找副马。找到后,官封都尉,刘邦还将小女儿许配于他,人称“副马都尉”,后因“副马”一词不雅,人们便将其改成“驸马都尉”。自此,驸马便成了历代皇婿的代称了。其二,据历史记载,驸马是“驸马都尉”的简称,驸马都尉本是汉代官职,是皇帝的近卫侍从官之一。这个官职从汉武帝时开始设立,起初多由外戚和王公大臣的子弟担任。史书记载,真正将公主的丈夫专称为“驸马”是魏晋以后。曹魏时的何晏,因为与公主结婚,所以凭借公主夫婿的身份加授了驸马都尉一职。还有晋代注《左传》的杜预娶司马昭的妹妹高陆公主为妻,是司马懿的女婿。后来司马炎称帝,追尊司马懿为晋宣帝,授杜预为驸马。东晋的刘惔、桓温是明帝的女婿,也都做了驸马。从此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以封号,一律称“驸马”,自然也就不再是官职了,而成了皇帝女婿的代称。

【第14句】:高梁秆做梯子——上不去

【第15句】:【五音不全】“五音不全”形容人缺乏音乐天赋,唱歌不合律拍,常跑调。现在,歌曲演唱需要掌握七个音符,才能演唱出悦耳动听、千变万化的各种音调,我们熟知的音符有七个:1234567,何来五音不全呢?原来,七音符是乐谱中记录声音变化的符号,是从国外引进的。而五音的说法,则是中国古人的发明。自从人类发现声音存在差异,便开始探求其中的规律。早在先秦,人们正经提出了五音的说法,即宫、商、角、徵、羽。古人把五音与五脏相配,认为五音对应五脏器,所以声音随之变化,如脾对应宫音,它的声音慢而缓;心对应徵音,其声雄壮明快。后来,古人又增加了两个音,即变徵、变宫两音。变徵是角音与徵音之间的乐音,变宫则是羽音与宫音之间的乐音。

【第16句】:百年的歪脖子树——定型了

【第17句】:【灭门刺史,破家县令】见“破家县令,灭门刺史”。

【第18句】:【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支蜡烛多一分光】多少也算一分 力量。成语:多多益善。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狗》:“当 然,我去说,这事儿也不一定就成,但有我总比没有我强。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支蜡烛多分光。香草,你说呢?”

【第19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释义:意为不可错过时机。例句:今天梵梵暗暗下了决心,晓易不说,我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饭桌上的气氛最适合拉家常了。

【第20句】:【除了灵山别有佛】释义:灵山:佛教指神灵的山。比喻除了此处,别的地方也可以去。例句:那笑和尚又笑嘻嘻说道:“你岂不闻俗语说,除了灵山别有佛,不要迟疑,快跟我来。”

【第21句】:【天高皇帝远】这一俗语比喻上层官僚不了解下情或比喻中央政权的力量达不到边远地区。“天高皇帝远”起源于北宋末年农民造反的响亮口号。北宋末年,浙江台州、温州一带大旱,很多百姓饿死。宋朝的京官和地方官员数量之多,超过历代,机构庞大,政府支出特别多。加上皇帝奢侈,大兴土木,修建宫殿,负担都转嫁到百姓身上。地方官员贪婪无度,作威作福,欺压百姓。于是天下大乱,农民纷纷起义。其中以浙江一带的方腊起义气势最盛。起义的农民在村子里树起造反大旗,旗上写着四句话:“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虽然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但宋王朝的统治根基已受到根本动摇。

【第22句】:【走得正,行得端】(惯)形容行为正派,光明磊落。 也作“走得直,行得正”。

【第23句】:【 没有不倒的捻】捻转捻捻转,儿童玩具,用手捻中轴,使迅 速旋转。借指人不会永远走运。李准《黄河东流去》:“天下 没有不倒的捻捻转,总有一天,要叫老蒋知道知道老百姓是 不能得罪的!”

【第24句】:【 杀人一万,自损三千】战争中不论胜负,双方均有损失。 明代《西游记》:“胜负乃兵家之常。古人云:杀人一万,自损 三千。何须烦恼?”

【第25句】:【偷风不偷月,偷雨不偷雪】(谚)小偷行窃,往住在有风的时候,而不在有月的时候;往住在下雨的时候,而不在下雪的时候。指风、雨对小偷能起掩护作用,月、雪则容易使其暴露行迹。 也作偷雨不偷雪,偷风不偷月。 偷风莫偷雪,偷雨莫偷月。

【第26句】:【唇亡齿必寒】见“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第27句】:半江中盖房子——从何做起

【第28句】:【哑子吃黄连——苦在心头】(歇)苦:本指味苦,转指痛苦、苦楚。指把苦痛埋在心里,不向人诉说。 也作哑子吃黄连——在心里苦。 哑子吃黄连——苦在心里。

【第29句】:【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谚)来的人不会怀好意,怀好意的人不会前来寻事。指对恶意寻衅的来人,要加倍防范。 也作“善者不来,来者不善”。

【第30句】:不拉胡琴只吹箫——光在鼻孔里出气

【第31句】:老竹做笛子——尽受气

【第32句】:【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释义:跟知心好友一起喝酒。喝一干杯也嫌少;跟见解不同的人说话,半句也嫌多。例句:想起刚才进门时他们对饮欢杯的景象,看看现在这种令人难堪的冷场,正应上了“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句老话。

【第33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原为佛教用语,指改恶从善。成语: 改邪归正。香港梁凤仪《西风逐晚霞》:“他要放下屠刀,立 地成佛是他的事,把我也惹穷了,我可不依呢。”

【第34句】:【口头禅】“口头禅”是指一个人习惯在有意无意间时常说的话语,多无实际意义。口头禅一词来源于佛教的禅宗,本意指不去用心领悟,而把一些现成的经验挂在口头上,没有把禅理践行到现实生活中去。禅,是要用心去学,用心来悟的,是需三关悟渐,闭关打七的功夫。禅宗的末流,好取现成的经语,挂在口头上。如果单单靠从口中滔滔不绝说出来的禅学,那就不是真正的禅,而是“口头禅”。口头禅完全违背了禅宗“顿悟见性”的宗旨。今天,口头禅已经完全成了个人习惯用语的意思了。

【第35句】:【当着真人,不说假话】(谚)真人:道教称修行得道的人,此处指明白事理的人。指在真人面前,必须诚心诚意,实话实说,不得有半点掺假。 也作当着明人,不说暗话。 当着真人,不做暗事。 对着真人,不说假话。

【第36句】:【 什么钥匙开什么锁】某种方法专门解决某种问题。或说: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高云览《小城春秋》:“一把钥匙开一把 锁。也许吴坚这把锁,得你这把钥匙才打得开。”

【第37句】:大风吹倒了大树——劲(尽)吹

【第38句】:【野马上了笼头】受到拘束,多指儿童开始入学。相关的: 没笼头的野马。清代《红楼梦》:“宝玉下学回来,见了贾母。 贾母笑道:好了,如今野马上了笼头了。”

【第39句】:鸡蛋里孵不出小鸡——坏蛋

【第40句】:【吃迷魂汤】(惯)迷魂汤:迷信指地府中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比喻迷惑人的话语或行为。1比喻被假象或甜言蜜语所迷惑,头脑不清醒。2泛指人糊涂,不明事理。 也作吃迷魂药。 吃迷药。

【第41句】:放麦假了,小强问爸爸:“咱家的麦啥时收?”小强爸笑着说:“麦熟一晌,蚕老一时,快了。”“一麦顶三秋哩,咱可得快打快收啊!”小强妈接过话茬儿,认真地说。(河南·太康)

【第42句】:【以貌取人,失之千里】(谚)从人的外表上选取人材,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失错。指选取人材,重在德才与实践,不在外貌。

【第43句】:【 上炕不脱鞋,必是袜底破】谓人有忌讳,想隐瞒,掩盖。周 立波《暴风骤雨》:“白大嫂子说,‘上炕不脱鞋,必是袜底破。 不脱衣服,就有毛病。说着,她和刘桂兰二人亲自动手,抄 她下身。”

【第44句】:黄病鬼开药铺——自产自销

【第45句】:【 朋友千个好,冤家一个多】朋友越多越好,可以得到帮助, 得到支持;对头越少越好,可以减少麻烦,减少阻力。袁静 《淮上人家》:“朋友一千个不嫌多,仇人一个不嫌少,咱哥们 交往一场,你有困难,我哪能袖手旁观,不跟你互助呢?”

【第46句】:【砖儿何厚,瓦儿何薄】对人态度不一样,有厚有薄。类似 的:金砖何厚,玉瓦何薄。清代《歧路灯》:“金砖何厚,玉瓦 何薄,一般都是兄弟如何两样看承?”

【第47句】:【九九八十一,家家做饭坡里吃】(谚)九:自冬至日起,每九天为一“九”。指九九共八十一天,九九过完,天气转暖,农家忙于春耕,顾不上在家吃饭,家家都把饭送到地里。

【第48句】:九曲桥上散步——尽走弯路

【第49句】:【 甘蔗没有两头甜】难以两全其美。《人民日报》(1991,12, 27):“我何尝不爱自己的父母、丈夫和孩子,何尝不想让他 们生活得美满一些呢?但是,甘蔗没有两头甜,作为一个法 官,我只有舍弃一头,用全副精力为群众排难解忧!”

【第50句】:【三日不弹,手生荆棘】(谚)三天不弹琴,手就像长了荆棘一样生涩。指技艺要想精熟,必须常习常练。 也作三日不练不顺手,两天不念不顺口。 三天不唱口生,三天不演腰硬。

【第51句】:【调过来葫芦,翻过去又是瓢】释义: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例句:你郑科长原来怎么说的?调过来葫芦,翻过去又是瓢!吃着咱们种的粮粒儿,你还为不为民作主?

【第52句】:财主家的狗——认富不认穷

【第53句】:小鸡下蛋——憋红了脸

【第54句】:【说一句是一句】说话真实可信,有分量分明代《水浒》: “我说一句是一句,并不会撒谎。”

【第55句】:【铁打衙门流水官】(谚)衙门:官署,官员办公的地方。指衙门像铁铸的一样原处不动,官员却像流水一样,一任去了一任来。 也作“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

【第56句】:【抬头老婆低头汉】(谚)老婆:已婚妇女的俗称。走路昂扬着头的妇女,性格往往强悍;走路低着头的汉子,处事往往多疑。指仰头女性和低头汉子大多是强悍有心计的人。 也作抬头的女人低头的汉。 仰脸的女子低头的汉。

【第57句】:【七钱银子二分铜的银元——假也假不了多少】(歇)银元:也作银圆,旧时使用的银质硬币,价值相当于七钱二分白银。一个银元掺进了二分铜,所占的比重很小。 指即使有假也假不到哪里去。

【第58句】:【上天路遥,入地路近】(惯)指离死不远了。 也作上天路远,入地路近。 上天远,入地近。

【第59句】:【和尚吃八方】(谚)指和尚靠各处化缘生活。

【第60句】:爸爸做饭时放多了盐和醋,妈妈有些不高兴。爸爸便笑着说:“盐提精神醋解乏,咸菜吃了摔马趴嘛!”妈妈的脸上顿时阴转晴了。(新疆·乌鲁木齐)

【第61句】:【打蛇先打头】(谚)打蛇要先打它的头部。比喻打击敌人,要先打他的首脑机关。也比喻除恶要先除首恶。 也作打蛇打头,擒贼擒王。 打蛇要打头,擒贼要擒王。

【第62句】:国际商船——外行(航)

【第63句】:饭店里卖衣服——有吃有穿

【第64句】:【五十步笑百步】(惯)两个士兵从战场败逃,退了五十步的讥笑另一个退了一百步的,说他没用。比喻与他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点,却讥笑他人。

【第65句】:【 风马牛干部】即刮共产风、拍马屁、吹牛的干部。张涛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这几年提拔了一批刮风、拍马、吹 牛的干部——风马牛干部,不但自己说假话,还逼着群众大 说假话。”

【第66句】:【明人不吃眼前亏】见“光棍不吃眼前亏”。

【第67句】:【人前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见“逢人且说三分话”。

【第68句】:【走了大褶儿】(惯)褶儿:褶子,衣服、窗帘等上面经折叠而缝成的纹。比喻没了规矩或出了大错。

【第69句】:【艺不压身】(谚)技艺只会给人提供方便,不会给人造成负担。指掌握了一门技艺,可到处自食其力。 也作“艺多不压身”。

【第70句】:【靠墙墙倒,靠屋屋塌】(惯)指无依无靠,命运悲惨。

【第71句】:【好事天顺心】事情办得顺利。成语:天从人愿。冯德英 《迎春花》:“真是好事天顺心,春玲找到他头上来学文化了。 孙若西使出所有力气,博得姑娘好感,攫取少女的心。”

【第72句】:鸭子吃蜗牛——食而不知其味;全不知味

【第73句】:【好人多磨难】(谚)指维护正义的人,往往因为主持公道而身受无理攻击,遭受种种磨难。也指有作为的人总不免经受许多坎坷。 也作“好人多难,好事多磨”。

【第74句】:【要想前台显贵,必须后台受罪】人前的成功,来自人后的苦 练。相关的:只见人前富贵,不见人后受罪。《新凤霞回忆 录》:“要想前台显贵,必须后台受罪呀!小凤就是偷着看戏 学的本事。”

【第75句】:【不图今年笋,但图来年竹】(谚)笋:竹的幼苗,可作菜食。比喻凡事不应只图眼前的近利,要从长远利益着眼。

【第76句】:【有文章可做/大做文章】谓可以加以利用,从容斟酌,达到 目的。成语:借题发挥。广播讲座《成才之路》:“这个浅显 的例子,说明时间运筹大有文章可做。”

【第77句】:【有百害而无一利】极言有害无利。反义说:有百利而无 一弊。郭沫若《洪波曲》:“他们认为政治部应该不用女职 员,以为用女职员有百害而无一利。”

【第78句】:【自骑马自喝道】(惯)自己骑马,自己吆喝着开道。比喻自己给自己壮声威。

【第79句】:【有心采花无心戴指】爱好而不利用。刘绍棠《渔火》:“但 是也看得出,藏书的主人是有心采花无心戴,满橱满架的线 装、精装、平装书籍,都常年沉睡。”

【第80句】:我因家庭作业写错了一个字。爸爸照着我的屁股就是两脚。我正哭哭啼啼,奶奶走了进来,我忙向奶奶告状。奶奶抚摸着我的头说:“这就叫亏了想说,疼了想摸。”我一听,反倒破涕为笑了。(山东·枣庄)

【第81句】:【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歇)指事物明摆在那里,看得非常清楚。 也作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秃子头上跑个虱——明摆着。 秃子脑瓜顶上的虱子——明摆着。

【第82句】:【螳臂当车——万无一济】(歇)济:帮助,有益。指白白遭受损失,于事无补。

【第83句】:妈妈责备爸爸说:“你啊,怎么能把钱借给外村人呢,难道不怕被骗了?”爸爸说:“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反正是豆芽炒虾米——各有各的弯子。”(江苏·灌云)

【第84句】:【 一只羊过河,十只羊照样】有带头的,就会发生影响。类 似的:一只鸭子下水,十只鸭子下河。李乔《破晓的山野》: “莫说了,你非来当个带头羊不可!一羊过河,十羊过河,任 你上刀山下火海,我们也跟着你!”

【第85句】:【千死万死,不过一死】(谚)千种死法,万种死法,无非就是要了这条命。指人到走投无路、万般无奈时,只有一死了之。 也作干死万死,终须一死。 干死万死,左右一死。 千死万死,总是一死。

【第86句】:【不怕出山狼,就怕藏家鼠】(谚)藏家鼠:暗藏在内部的耗子。指不怕外面来的恶狼,就怕暗藏的家鼠。比喻内部的奸人要比公开的敌人更危险。

【第87句】:【死诸葛吓走生仲达】(惯)诸葛:三国蜀丞相诸葛亮。仲达:三国魏名将司马懿,字仲达。诸葛亮死于军中,兵退,司马懿率军追赶,蜀军将诸葛亮雕像用太平车推出,吓退魏军。后指活人被死人吓倒。 也作“死诸葛吓跑活司马”。

【第88句】:【光腚拉磨——转圈丢人】(歇)腚:屁股。指到处丢人现眼。常含讥讽或责骂意味。 也作“光着屁股推磨——转着圈地丢人”。

【第89句】:【人生一盘棋】释义:指人的一生像一盘棋一样变化莫测。例句:唉!人生一盘棋,得得失失,真不易拿稳啊!

【第90句】:爸爸坐在沙发上说:“天太冷了。”妈妈一边做饭一边说:“冷的是闲人,饿的是馋人。”(河北·深县)

【第91句】:练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

【第92句】:【狗熊掰棒头,掰一个丢一个】狗熊掰棒头,不知道收藏,谓 得而复失,一无所获。狗熊,也说:猴子。古华《芙蓉镇》: “民政干事隐约听人说过,区长的外甥女在县里搞恋爱像猴 子扳苞谷,扳一个丢一个,生活太不严肃。”

【第93句】:家里的生活条件好了,奶奶却又发起愁来:“这有了金窝却养不出灵鸟,有了果树却结不出甜桃。咱家啥时能出个大学生啊?”(河北·海兴)

【第94句】:树荫底下使罗盘——阴不阴来阳不阳

【第95句】:【鸡毛毽子,一脚踢了】指推脱不管。沙汀《淘金记》:“从今 天起,我什么也不管了,你把这个家务鸡毛毽样,一足踢了 也好。天啦,原来变了牛还要遭雷打啊!”

【第96句】:势断劲不断,劲断意不断。

【第97句】:【请酒不吃吃罚酒】见“敬酒不吃吃罚酒”。

【第98句】:【爬格子】(惯)指在有格子的稿纸上写作。

【第99句】:【牙齿还有和舌头相碰的时候】(谚)比喻在一起生活的人,关系再亲密,也不免有时要发生冲突。 也作牙跟舌头还有不和的时候。 牙齿跟舌头那样亲,有时也会咬到。 牙齿有时也会嚼痛舌头。

17928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