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失物招领箱设计口号合集100句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模板

第二课时

【第1句】:复习字词,引导积累。

【第1句】:开火车读生字词。

【第2句】:引导积累。读读书上的读读比比中的词语。

a、在小组内读读比比,文案发现了什么。

b、全班交流,文案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第3句】:当个小老师考考大家。(如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组词、说话等。)

【第2句】: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第1句】:自由朗读课文5--8自然段,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第2句】:与同桌讨论问题,能解决的自行解决。

【第3句】:在班中交流与同桌不能解决的问题。

【第3句】:解决疑难,感情朗读。

【第1句】:当学生问他们为什么说没丢东西?时,指导看图,引导学生读出惊奇的语气。

【第2句】:当学生问失物是什么?时,全班交流,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b、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第3句】:当学生提问看到塑料袋里的东西,有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时,指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

a、指名读第7自然段,回答问题。

b、引导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那你就怀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第4句】:当学生问张爷爷和唐老师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引导学生说话。

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第4句】:指导书写,掌握结构。

【第1句】:出示需要写的字级、才、队,读读。

【第2句】:全班交流,找出共同点,掌握结构。

【第3句】:观察要写的字,文案在写时该注意什么。

队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的人字的撇留出空来;级引导学生回忆红、奶的写法,学会迁移。

【第4句】:学生描红、书写,老师个别指导。

【第5句】:展示学生作业,评议。

【第5句】:拓展延伸,实践活动。

【第1句】:请学生看看,自己的前后左右有没有失物,该怎么做?

【第2句】:将本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3句】:在校园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从课本走向生活,从课内伸向课外,把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会做人。

教学反思:在课文开始之时,我跟以往一样,用比一比,赛一赛的方式让学生先复习生字词,学生的自尊心强,好胜心更强。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字词,发现规律,让他们充分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朗读课文时,我让学生同桌讨论,自行解决问题,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化,利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在启发学生领悟朗读的语气时,我随机出现问题,让学生揣摩不同身份人物的心情来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朗读水平。最后在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时,我让学生用......看到......看到来说,说话的训练,一是有助于检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失物招领》优质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

【第1句】:知识能力:【第1句】: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6个字。【第2句】: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2句】:过程方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象,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3句】:情感、态度、价值观: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1句】:揭题。【第1句】:指名读题目,正音。【第2句】:议一议:“失物”是什么意思?我把一样物品借给别人用,那样物品能叫失物吗?师简介“失物”的意思。【第3句】:师生演一演招领的过程。要简单。

【第2句】:初读课文。【第1句】:标出段序。【第2句】:文中圈出生字,读正确。【第3句】:快速朗读课文一遍,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第4句】:反馈。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归纳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点,并相应地板书。【第5句】:连起来说一说,看谁说得又具体又生动。【第6句】:再认真读一遍课文,觉得满意了坐下。【第7句】:前几名先坐下的和后几名比较慢坐下的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更清晰、正确,尽量防止各自读流于形式。

【第3句】:识字并运用。(请看课件)【第1句】:指名上来抽字卡,并要大声读给大家听,一起指正(可以进行组间比赛,提升紧张感,每组叫到的人数应一样)。【第2句】:请刚才持卡的同学,拿着卡自由流动,用手中的卡叫另外组的'同学读,最好能组词,不会读的站起来,比比哪组站起来的人数少。【第3句】:请站着的学生读字卡,大家给予帮助。【第4句】:比较读,并组词:认()准()先()备()队()难()失()各()

【第5句】:再读课文,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请看课件)

【第6句】:评析。

第二课时

【第1句】:复习。【第1句】:开火车读字卡,同桌组词。【第2句】:指名读字卡,然后指名组词,自荐用上那个词说句话。【第3句】:小组内进行读字、组词、说话练习。

【第2句】:读课文,感悟。(请看课件)

【第1句】: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2句】: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什么人去干什么?

【第3句】:植物园怎么样?同学们参观认真吗?你怎么知道的?

【第4句】: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创设情境比比谁读得更棒。注意“可”要读出抑扬感。

【第5句】:接下来的3、4、5、6自然段朗读,师读旁白,学生只要读说的一句话,但要结合叙述加进动作、表情等等。

【第6句】:小组内练习,师巡视指导。

【第7句】:各自读第7自然段,文案如果当时是自己在场会怎样想,怎样做。

【第8句】:齐读第8自然段,师提示“会心的微笑”处要读得缓慢、高兴。

【第9句】: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第10句】:自荐读,比比谁读得更生动(从语音、语气、表情等方面评价)。

【第11句】:各自读课文,要求:完整、仔细,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多读读。努力读出自己的最佳样子。

【第12句】:反馈(选一两个段落即可)。

课文《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第1句】:情境导入

【第1句】:创设情境:小朋友,我班的值日生捡到了两块橡皮。请丢失的同学到我这儿来认领。

【第2句】:揭题。刚才这叫“失物招领”。(出示,练读,注意读准“失“的字音。)谁知道什么叫“失物”?那么借给别人的东西叫不叫“失物”?

【第3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12课就叫“失物招领”。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丢东西是常事。简短的“失物招领”演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正确理解题意。]

【第2句】:初读感知

【第1句】:借助拼音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第2句】: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什么事?

【第3句】:反馈。老师边听学生回答边板书出人物、事情等。

【第4句】:连起来文案,看谁说得又连贯又具体。

[带着问题读课文,使学生的读有针对性,老师适时的板书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而说话训练又有助于知识的内化。]

【第3句】:识记生字

【第1句】:在文中圈出生字,读正确,组成新词的把词划下来。

【第2句】:把圈划出的生字词读一读,再把带有生字词的文案和同桌互相读读,看谁读得准确。

【第3句】:出现无拼音的生字,哪些字是你以前就认识的?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第4句】:指导读准字音:“才”是平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

【第5句】:开火车认读,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生字。

[圈圈划划是做读书笔记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生字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掌握识字方法,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

【第4句】:朗读感悟

【第1句】: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指名读。

【第2句】:读后有什么不懂处可以向四人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请教,读懂的可以出题考考大家。

【第5句】:思考练习

【第1句】: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词,并用上生字词说话。

[本课的生字集中在1——5自然段,因此识字是本堂课的重点,课后以复习字词为主。]

【第2句】:看课文插图,讲讲故事。

[插图也是语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孩子喜欢讲故事,凭借插图讲故事可以帮学生梳理内容,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第1句】:复习巩固

【第1句】:摘果子,巩固字词。

【第2句】:引导学生积累词语。读读书上的“读读比比”中的词语。

a、在小组内读读比比,文案发现了什么。

b、全班交流,文案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第3句】:四人小组开展词语接龙比赛,看哪组接得最长。

【第2句】:感情朗读

【第1句】:小组内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齐读、按自然段接读、男女生对读等。)

【第2句】: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b、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第3句】:指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

a、指名读第7自然段,回答问题。

b、引导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那你就怀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这些问题会随机出现。揣摩不同身份人物的心情来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朗读水平。]

【第3句】:表演课文

【第1句】:用课前准备好的垃圾袋,请学生表演课文内容,可以自由组合。

【第2句】:以组合的小组为单位,开展表演赛,师生互评。

[学生喜欢表演,追求刺激。用道具表演可以加深他们对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4句】:指导写字

【第1句】:读读“我会写”中的6个字。

【第2句】:观察6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觉得该提醒大家什么。

【第3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重点指导:“专”第三笔是竖折折;“同”包围部分要往上写;“队”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的“人”字的撇留出空来;“级”引导学生回忆“红”、“奶”的写法,学会迁移。

[六个字一起写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而采取先观察提醒大家注意的方法以后,在写字时可以起到调节的作用,从而将字写漂亮。]

【第6句】:拓展延伸

【第1句】:展示学校在开展“我不丢,但我捡”的讲卫生活动中的照片,文案自己的想法。

【第2句】:在校园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每所学校都会宣传“热爱学校,讲究卫生”等并开展活动。将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行动照片展示出来,会产生“不令而行”的效果。]

失物招领课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取题巧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为失物,那么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教师可紧紧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第1句】: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第2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3句】:联系生活实际,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的投影片小黑板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设计与说明

A案

第一课时

【第1句】:看图激趣,导入课文。

(出示课文插图2,遮去老师所在的部分)小朋友,你们看,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排着队去植物园参观。看看图,你想知道什么?那么带着问题先去读读课文12失物招领(出示)。读课题,读准失的字音。

【第2句】: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第1句】: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给觉得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第2句】:同桌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第3句】:全班交流。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才是平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

【第4句】:学生自由识字。

a、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当小老师领读.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同时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b、交流识字的方法。不认识的字,在课堂上用什么方法记?

【第3句】:再读课文,学习提问。

【第1句】: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

【第2句】:小组合作学习,文案在14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第3句】:尝试给小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可用上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词,其他同学试着回答。

【第4句】:感情朗读,练习说话。

【第1句】:四人小组合作朗读。(齐读、轮读等多种形式。)

【第2句】:出示同学们围着园林工人张爷爷,听他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听得可专心了。

a、请学生划一划句中带有生字的三个词语并读读。

b、专心是怎么样的?举个例子文案或用专心说句话。

c、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文案。

【第3句】:看课文插图1,引导学生将第3自然段读得欢快些。

【第4句】:读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严肃的语气。

【第5句】:练习(任选一题)

☆用准备说句话。

☆☆用上刚认识的生字说话,用得越多越好。

【第5句】:自主发现,指导书写。

【第1句】:出示同、工、专三个字,再读记。

【第2句】:自由发现,掌握写法。

a、看: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该怎么写才漂亮。

b、记:提出需要老师指导的字。老师示范写,其中专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些;同包围部分要往上写。

c、描:在书上描一描。

d、写:各练二个字。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3句】: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第二课时

【第1句】:复习字词,引导积累。

【第1句】:开火车读生字词。

【第2句】:引导积累。读读书上的读读比比中的词语。

a、在小组内读读比比,文案发现了什么。

b、全班交流,文案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第3句】:当个小老师考考大家。(如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组词、说话等。)

【第2句】: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第1句】:自由朗读课文58自然段,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第2句】:与同桌讨论问题,能解决的自行解决。

【第3句】:在班中交流与同桌不能解决的问题。

【第3句】:解决疑难,感情朗读。

【第1句】:当学生问他们为什么说没丢东西?时,指导看图,引导学生读出惊奇的语气。

【第2句】:当学生问失物是什么?时,全班交流,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b、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第3句】:当学生提问看到塑料袋里的东西,有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时,指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

a、指名读第7自然段,回答问题。

b、引导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那你就怀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第4句】:当学生问张爷爷和唐老师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引导学生说话。

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第4句】:指导书写,掌握结构。

【第1句】:出示需要写的字级、才、队,读读。

【第2句】:全班交流,找出共同点,掌握结构。

【第3句】:观察要写的字,文案在写时该注意什么。

队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的人字的撇留出空来;级引导学生回忆红、奶的写法,学会迁移。

【第4句】:学生描红、书写,老师个别指导。

【第5句】:展示学生作业,评议。

【第5句】:拓展延伸,实践活动。

【第1句】:请学生看看,自己的前后左右有没有失物,该怎么做?

【第2句】:将本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3句】:在校园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4739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