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幼儿洗脸方式的口号汇编50条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幼儿园基本礼仪洗手洗脸教案

活动目标

1.明白饭前便后要洗手的道理,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核心要素:起床后吃饭前好宝贝洗手脸

如厕后洗净手小病菌都冲走

活动准备:

1.防水围裙,取水杯(贴上盛水线)、海绵、放置海绵的容器。

2.香皂、香皂盒、刷子、放置刷子的容器、毛巾、放置毛巾的容器。

3.防水垫、水盆、水桶。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介绍活动名称,教师:“现在,我要示范的是如何洗手,请小朋友们仔细看。”

(二)关键步骤:

1.将物品一一摆放在桌子上端。

2.穿上防水围裙。

3.去取水区取水,将取来的水倒到水盆里。

4.教师示范洗手的步骤:卷衣袖——冲湿水——抹香皂——搓手心、手背、手指缝、手腕——冲净香皂沫——使用毛巾擦干手。

5.将脏水倒掉,将用具收拾整理好。

6.用海绵擦试教具和桌面。

7.将材料归于原位。

(三)讨论:

1.我们在什么时候需要洗手?(回家后、饭前、便后)

2.为什么要洗手?

3.怎样洗手?鼓励幼儿说出洗手的正确步骤。

幼儿园我会洗手教案

活动目的:

【第1句】: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第2句】:培养幼儿勤洗手的好习惯,让幼儿懂得洗手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第1句】:1个小手娃娃。

【第2句】:洗手分布图。

【第3句】:保温桶、脸盆、毛巾、肥皂。

活动过程:

【第1句】:出示“小手娃娃”,引出课题:

【第1句】:教师问:小朋友,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猜猜看它是谁?

【第2句】:出示“小手娃娃”,引导幼儿有礼貌的打招呼。

【第3句】:引导幼儿认识手的'基本特征。

【第2句】:讲述故事《不爱洗手的娃娃》:

提问幼儿:1)妞妞为什么会肚子疼?妞妞做完什么事情不洗手?

2)你要告诉妞妞什么?

3)在什么时候你还要洗手?(饭后、大小便后……)

【第3句】: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第1句】: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讲述洗手的方法与步骤。

【第2句】:师幼小结:洗手方法与步骤。

挽袖子——淋湿手——打肥皂——冲干净——甩一甩——擦一擦

【第3句】:教师出示洗手分布图讲解、示范洗手过程。

【第4句】:请1——2名幼儿演示洗手。

【第4句】:根据图片,创编儿歌。

【第5句】:教师引导幼儿到盥洗室洗手。

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第1句】: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讲述洗手的方法与步骤。【第2句】:师幼小结:洗手方法与步骤。挽袖子——淋湿手——打肥皂——冲干净——甩一甩...

洗手帕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洗手帕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洗手帕教案1

活动目标:

【第1句】:在幼儿亲自动手洗手帕的基础上,学习舞蹈《洗手帕》;

【第2句】:在洗手帕的过程中,启发幼儿体会洗、搓、拧、晒及卷袖子等动作,使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迅速掌握动作要领,大胆用身体动作进行表现,从而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第3句】:锻炼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培养幼儿讲卫生、爱劳动的良好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第1句】:每位幼儿自带一块手帕

【第2句】:每组一只脸盆及肥皂

【第3句】:录音机、磁带,事先欣赏过《洗手帕》的音乐

活动过程:

【第1句】:开始部分

【第1句】:律动《劳动最光荣》进场

【第2句】:猜谜语:一个东西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有了鼻涕用它擦,出汗也要去找它。

【第2句】:进行部分

【第1句】:了解手帕作用提问:

(1)、小手帕有什么作用?

(2)、小手帕脏了怎么办呢?

(3)、谁来洗呢?

小结:小朋友都长大了,在幼儿园是小哥哥、小姐姐了,所以我们要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洗手帕,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

【第2句】:动手洗手帕

(1)教师: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盆水,一块小肥皂,请大家学习洗手帕。要求:洗手帕以前做什么?,(卷袖子)不要把水弄在地上,洗时想想,你是怎样洗手帕的?

(2)幼儿分组洗手帕

重点:在幼儿洗手帕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启发幼儿体会搓、洗、拧、晒等动作。

【第3句】:学习舞蹈《洗手帕》

(1)、分解学动作﹡提问:洗手帕以前做什么?(卷袖子)

教师示范:翻手腕动作,幼儿模仿﹡提问:你们怎么洗手帕的?用了身么?

教师示范:浸水、搓肥皂、洗手帕动作,幼儿模仿重点:学习洗手帕动作﹡提问:手帕洗好了做什么?

教师示范:拧手帕、左看看,右看看、晒起来动作,幼儿模仿

提问:手帕洗的真干净,你们高兴吗?

教师示范,幼儿模仿

(2)、完整听音乐作动作

教师完整示范一遍

幼儿集体学一遍

纠正个别幼儿动作,加强重点动作指导

幼儿完整跳两遍

【第3句】:结束部分复习歌曲《丢手帕》

全体幼儿出活动室做丢手帕的游戏。

活动反思:

过幼儿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手帕,加上搓、洗、漂等动作和音乐的结合来表现。通过让幼儿模仿表演洗手帕、扫地、擦桌子等一些幼儿生活中很熟悉的事情来感受并表现劳动的快乐,表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爱劳动爱学习这样的愿望;创编歌词,让幼儿觉得音乐就在身边,我们自己也能创造音乐,音乐不是高深莫测的。

洗手帕教案2

活动目标:

【第1句】:在幼儿亲自动手洗手帕的基础上,学习舞蹈《洗手帕》。

【第2句】:在洗手帕的过程中,启发幼儿体会洗、搓、拧、晒及卷袖子等动作,使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迅速掌握动作要领,大胆用身体动作进行表现,从而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第3句】:锻炼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培养幼儿讲卫生、爱劳动的良好行为习惯。

【第4句】: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第5句】: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第1句】:每位幼儿自带一块手帕

【第2句】:每组一只脸盆及肥皂

【第3句】:录音机、磁带,事先欣赏过《洗手帕》的音乐

活动过程:

【第1句】:开始部分

【第1句】:律动《劳动最光荣》进场

【第2句】:猜谜语:一个东西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

有了鼻涕用它擦,出汗也要去找它。

了解手帕作用

提问:小手帕有什么作用?小手帕脏了怎么办呢?谁来洗呢?

小结:小朋友都长大了,在幼儿园是小哥哥、小姐姐了,所以我们要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洗手帕,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

【第2句】:学习舞蹈《洗手帕》

【第1句】:分解学动作提问:洗手帕以前做什么?(卷袖子)

教师示范:翻手腕动作,幼儿模仿。提问:你们怎么洗手帕的?用什么洗手帕?教师示范:浸水、搓肥皂、洗手帕动作,幼儿模仿重点:学习洗手帕动作提问:手帕洗好了做什么?教师示范:拧手帕、左看看,右看看、晒起来动作,幼儿模仿提问:手帕洗的真干净,你们高兴吗?

【第2句】:教师示范,幼儿模仿

【第3句】:完整听音乐作动作教师完整示范一遍

【第4句】:幼儿集体学一遍

【第5句】:纠正个别幼儿动作,加强重点动作指导

【第6句】:幼儿完整跳两遍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父母的疼爱,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办代替,自理能力很差。韵律活动《洗手帕》,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活动,孩子们懂得了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慢又轻时,又应怎样洗手帕。在乐曲结尾时的晾手帕又表现出了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洗手帕教案3

【活动目标】

【第1句】:感受乐曲的快慢,尝试用两种不同的速度来表现洗手帕的动作。

【第2句】:体验劳动的.愉快,锻炼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第3句】: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第4句】: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重点】

尝试用两种不同的速度来表现洗手帕的动作。

【活动难点】

感受乐曲的快慢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手帕每人一块

【活动过程】

【第1句】:导入

师:这是什么?它有没用?那脏了怎么办?学习动作

【第2句】:分段练习

【第1句】:播放视频

【第2句】:分段练习

【第3句】:师:我们来洗一遍手帕欣赏音乐

【第3句】:感受音乐特点

【第1句】:完整欣赏

分段欣赏

师:它是什么样的?快的还是慢的?

师:这一段呢?

师:这里是怎么样的?做什么动作?我们小手拿出来,做一做

【第4句】:跟音乐练习

师:家里妈妈洗好手帕要把手帕怎么样?那我请小朋友洗好边说晾起来边举起你的手帕好么?那我们先来试一试,看看你们会不会

师:我们小朋友都学会了这个本领,那陈老师这里有一些手帕,要请来帮我洗一洗,你们愿意么?拿起你们椅子下面的手帕,准备好!

教学反思:

开始部分,让孩子们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动作,如洗、搓、漂等动作。然后,通过老师的示范,根据乐曲强弱、快慢,让孩子们尝试用两种不同力度、速度的洗手帕动作来感受乐曲的韵律。

洗手帕教案4

活动目标:

【第1句】:在洗手帕的过程中,启发幼儿体会洗、搓、拧、晒及卷袖子等动作,使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迅速掌握动作要领,大胆用身体动作进行表现,从而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第2句】: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讲卫生、爱劳动的良好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第1句】:每位幼儿自带一块手帕。

【第2句】:录音机、磁带,事先欣赏过《洗手帕》的音乐。

活动过程:

【第1句】:猜谜语导入:

一个东西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有了鼻涕用它擦,出汗也要去找它。(手帕)

【第2句】:老师出示手帕,幼儿观察老师洗手帕的方法。

【第1句】:小手帕有什么作用?

【第2句】:小手帕脏了怎么办呢?

【第3句】:幼儿观察老师洗手帕。提问:老师是怎样洗手帕的,用了哪些动作?

【第3句】:幼儿自己动手洗手帕

(1)、小朋友们也都很能干,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今天我就让小朋友自己试着洗一洗小手帕。(四人一组)

(2)、提出要求:为了不让我们的袖子弄湿,我们要把我们的袖子卷一卷,尽量不要把水弄到地上。

(3)、幼儿分组洗手绢。引导幼儿感知洗手帕的动作。师:"让我们看一看哪个小朋友洗的最干净?他又是怎么洗的?"教师请幼儿表演洗手帕的动作,如搓一搓、拧一拧、晾一晾等。

【第4句】:完整听音乐,做洗手帕动作。

【第1句】:小朋友做的动作真漂亮,象跳舞一样,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做起来吧。(播放音乐)

【第2句】: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慢又轻时,应怎样洗手帕?

【第3句】:教师和幼儿一同跟着音乐洗手帕,感受劳动的愉快心情。

【第5句】:小结:今天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学会了洗手绢的本领,而且还把它变成了漂亮的舞蹈,你们真是太棒了,刚才小手帕告诉老师,它想到外边晒太阳,这样它会更干净更卫生,让我们带着小手帕到外边晒太阳吧。

附动作:

第1-8小节:双手同时做在搓衣板上用劲搓的动作,眼睛看手(两拍搓一下)。

第9-16小节:两手相对,握空拳做轻轻搓的动作,眼睛看手(一拍搓两下)。

第17-20小节:同1-8小节。

第21-22小节:两手做用力拧手帕的动作。

第23-24小节:做抖开手帕向上晾的动作,口呼"晾起来"。

活动反思:

小班的音乐律动《洗手帕》是一个非常生动有趣的一个活动。根据小班幼儿好动、好玩,好模仿,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我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活动很枯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幼儿做着自己喜爱的动作,感受律动的乐趣,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从而激发了孩子们表现音乐的欲望,这样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就得以体现在有节奏的语言提示,助于幼儿分辨音乐。

整首旋律中由于音乐存在快和慢,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如果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倾听的上面,那势必会影响到孩子的动作。为了让孩子们在不枯燥的反复倾听中听清音乐的快和慢。我顺着音乐洗手帕中的慢节奏,引导幼儿一拍一下的做在搓衣板上洗手帕的动作,然后快的音乐节奏时我却忽略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忽略了幼儿现在对八分音符有点快,让幼儿很快的做动作。而且幼儿在活动的同时拧手帕的动作没有做好,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研究幼儿的年龄特点,力求让每个幼儿的动作做的完美,在音乐活动中如何更好的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与有关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兼得的教育上,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去探索。

洗手帕教案5

活动目标:

【第1句】: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并用两种不同的力度、速度的洗手帕的动作来表现。

【第2句】:通过洗手帕活动,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第3句】: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第4句】: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准备材料:

《洗手帕》磁带、钢琴、手帕

重点难点:

听音乐能够区分强弱、快慢。

活动地点:

活动室

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第1句】:复习律动《小蜻蜓》,进入活动室。

【第2句】:出示手帕,教师演示洗手帕的方法。(讨论:手帕脏了怎么办?可以怎样洗?)

【第3句】:欣赏音乐《洗手绢》。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的变化(讨论: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轻又慢时可以怎么样洗手帕?)。

【第4句】:请幼儿分段听音乐,练习两种洗手帕的动作。

【第5句】: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完整的洗手帕的动作。

【第6句】:启发幼儿在乐曲末边说“晾起来”边做相应的动作,表现出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第7句】:与幼儿一起做《小兔和狐狸》的音乐游戏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开始部分,让孩子们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动作,如洗、搓、漂等动作。然后,通过老师的示范,根据乐曲强弱、快慢,让孩子们尝试用两种不同力度、速度的洗手帕动作来感受乐曲的韵律。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父母的疼爱,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办代替,自理能力很差。韵律活动《洗手帕》,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活动,孩子们懂得了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慢又轻时,又应怎样洗手帕。在乐曲结尾时的晾手帕又表现出了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更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

洗手帕教案6

活动目标:

【第1句】:认识图谱,能根据音乐的节奏用身体动作表示。

【第2句】:认识一些简单的乐器,知道他们发出的声音,在愉快的情绪中进行演奏。

活动过程:

【第1句】:语言导入:

【第1句】:“今天,张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则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看看谁最聪明:一个东西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有了鼻涕用它擦,出汗也要去找它。”

【第2句】:“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手帕擦了汗,擦了嘴巴,变脏了怎么办呢?(幼儿:洗手帕)都知道呀,那手帕怎么洗呢?请小朋友们来模仿一下洗手帕的动作,好不好?”

【第3句】:听着音乐幼儿模仿洗手帕时的动作。

【第2句】:探索过程:

【第1句】:“小朋友表演得真棒。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用拍手、跺脚呀来表示洗手帕的动作。那么,请你们来说一说,‘嗨嗨’用什么动作来表示?(跺脚)‘用力搓’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拍手)‘嚓嚓嚓嚓用力搓’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拍手)”

【第2句】:“那我们一起边听音乐边用身体动作来表示洗手帕吧!”

【第3句】:“看,老师把乐器宝宝都请来了。这里请的是哪个乐器宝宝啊?(鼓)大鼓怎么敲?”幼儿试敲。“这里请的是哪个乐器宝宝啊?”(铃鼓)“铃鼓怎么敲得?”幼儿试敲。

【第3句】:利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第1句】:“乐器宝宝看了小朋友的表演,心里也痒痒的,也想来表演呢!我们一起把乐器宝宝请出来吧。”听着音乐演奏。

【第2句】:“小朋友们演奏得真好听,再来演奏一次吧。”

【第3句】:“老师敲鼓敲累了,想请小朋友们来帮老师敲一下,谁愿意来试一试?”

【第4句】:指明一名幼儿敲鼓,其余幼儿拍铃鼓。“我再请一名小朋友来敲鼓。”

【第4句】:活动结束。

“还有谁愿意来试一试啊?那我们回教室和小朋友们一起试一试吧。”

《洗手绢》小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洗手绢》小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洗手绢》小班教案1

【活动目标】

【第1句】: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能大胆用动作、乐器表现歌曲内容。

【第2句】:激发爱妈妈、爱劳动的情感,体验亲子活动的快乐。

【第3句】: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第4句】: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手绢若干、音乐《洗手绢》、播放器、各种乐器。

【活动过程】

【第1句】:播放《洗手绢》歌曲,请幼儿与妈妈合作表演各种动作进入活动室。

引导语: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和妈妈一起做游戏,开心吗?

【第2句】:分组讨论,感受歌曲旋律。

分组讨论:平时妈妈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事?

请幼儿边听歌曲边按节奏给妈妈捶捶背、揉揉肩。

【第3句】:引导妈妈教幼儿洗手绢。

请妈妈出示手绢,引导幼儿学习洗手绢的方法:脏的地方用力搓,不太脏的地方轻轻搓。

【第4句】:引导妈妈和幼儿为歌曲创作新动作并表演。

引导语:我们听到比较快、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时,还可以用什么不同的动作洗手绢呢?请妈妈和幼儿一起试试看。

【第5句】:引导幼儿和妈妈一起,边听音乐边尝试用乐器为音乐伴奏。

【第6句】:鼓励幼儿和妈妈一起跳舞,表现快乐的心情。

引导语:今天小朋友学会了洗手绢,你们高兴吗?谢谢亲爱的妈妈!让我们和妈妈跳个快乐的舞,一起抱一抱吧!

教学反思:

洗衣服、洗手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小朋友们看到时,也是跃跃欲试,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也为了让他们上小学时能自己洗自己的红领巾,所以我设计了这一活动。老师演示时,有些孩子都已跑上来把手伸进盆里玩泡泡,所以场面有点混乱,但演示结束时,他们都玩得很开心,也基本掌握了方法及步骤。这节活动,我主要是想让幼儿回到家时能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特别是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通过活动,我相信已达到这一目的。

《洗手绢》小班教案2

设计背景

因本班部分小朋友不太讲卫生,为了使他们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而设置本课。

活动目标

【第1句】:理解儿歌内容,能用普通话跟随教师念儿歌。

【第2句】:丰富词汇:干干净净。

【第3句】:教育小朋友做个爱清洁的好孩子。

【第4句】: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第5句】: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小朋友讲卫生,爱清洁的好习惯。

难点:读准字音。

活动准备

(一条干净,一条脏),儿歌录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第1句】:出示两条小手绢,让小朋友议论这两条手绢有什么不同?本文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脏手绢变干净?

【第2句】:教师念儿歌《洗手绢》,小朋友欣赏。

【第3句】:请小朋友看书,看图说出儿歌内容。

【第4句】:小朋友听教师念儿歌,然后回答:

(1)是谁在洗手绢?洗手绢的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2)小朋友用什么来洗手绢?为什么盆里有那么多花朵朵?

【第5句】:小朋友欣赏儿歌《洗手绢》录音,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第6句】:小朋友跟教师读儿歌。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要求小朋友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小朋友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出示两条小手绢,一条干净,一条脏,让小朋友议论,这样激发了小朋友的`学习兴趣,问小朋友你喜欢干净的手绢,还是喜欢脏的手绢,

小朋友一定是喜欢干净的手绢,从而就教育小朋友要讲卫生爱清洁。放录音《洗手绢》让小朋友欣赏,使小朋友感受儿歌中的连环韵律美。本节课的效果好。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也许我还会准备好一盆水和洗衣粉,让小朋友亲自洗脏的手绢,让他们感到劳动最光荣。

《洗手绢》小班教案3

活动目标:

【第1句】: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并用两种不同的力度、速度的洗手帕的动作来表现。

【第2句】:通过洗手帕活动,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第3句】: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第4句】: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第5句】: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洗手帕》磁带、钢琴、手帕

活动重难点:

听音乐能够区分强弱、快慢。

活动过程:

【第1句】:复习律动《小蜻蜓》,进入活动室。

【第2句】:出示手帕,教师演示洗手帕的方法。(讨论:手帕脏了怎么办?可以怎样洗?)

【第3句】:欣赏音乐《洗手绢》。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的变化(讨论: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轻又慢时可以怎么样洗手帕?)。

【第4句】:请幼儿分段听音乐,练习两种洗手帕的动作。

【第5句】: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完整的洗手帕的动作。

【第6句】:启发幼儿在乐曲末边说“晾起来”边做相应的动作,表现出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第7句】:与幼儿一起做《小兔和狐狸》的音乐游戏结束活动。

5681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