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句句入心的民间俗语经典俗话,值得收藏——生!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不吃凉粉腾板凳】释义:比喻不干工作就别占职位。例句:“你这是什么话!不想当干部,就早吭声,不吃凉粉腾板凳,离了你这块云,天也照样下雨。”

【第2句】:【眼皮也不眨一下】(惯)形容人满不在乎的样子。 也作“眼也不眨”。

【第3句】:病入膏盲——不可救药;没法治;没治了

【第4句】:【笼中之鸟,网中之鱼】释义:关在笼子里的鸟,进入网内的鱼,比喻很难逃走。例句:求你老人家,念着与我们员外八拜之情,如今既住在这里,就如笼中之鸟,网内之鱼,若要报仇,不费吹灰之力,要错过这个机会,可就无处去找了。

【第5句】:【好言难劝该死的鬼】见“良言难劝该死鬼”。

【第6句】:【竖的好吃,横的难咽】(谚)吃东西,顺着的好下喉,横着的难下咽。 比喻顺耳的话人爱听,逆耳的话难以入耳。也比喻合情顺理的话好接受,蛮不讲理的话惹人厌。 也作“顺着好吃,横着难咽”。

【第7句】:【打死老虎】(惯)比喻打击已经失势或失去反抗能力的人。

【第8句】:【开眼界】(惯)指见到从未见过的事物,增长见识。

【第9句】:【飞机上扔相片——丢人不知高低】(歇)指人丢尽了脸面。

【第10句】:【无家鬼送不了家人】见“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

【第11句】:【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没有学习过,不知道情况。李 准《李双双》:“这里面有个原因,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 现在兴的这号洋码字,我就不会写。”

【第12句】:【山怕无林海怕荒,人怕老来花怕霜】(谚)有山无林,水土必定流失;大海无鱼,就是一片荒海;人老无为,生活无依无靠;花朵见霜,很快就要凋落。指人或物都有最难排解的伤害。

【第13句】:【青菜豆腐保平安】(谚)指青菜和豆腐既富有营养,又不增多脂肪,常吃能保持身体健康。

【第14句】:【物以少为贵】(谚)指事物总是稀少了就显得珍贵,越多越不值钱。 有时也指人。 也作物以稀为贵。 物以罕为贵。

【第15句】:【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谚)比喻旧时读书人,未走上仕途还一身正气;一步入宦海,就随波逐流了。

【第16句】:【不会做饭的看锅,会做饭的看火】(谚)火:火候。指生手做饭,只看锅里;行家做饭,只看火候。 比喻会办事的人,总是掌握时机,不让时机错过。

【第17句】:【怀里揣着兔子】(惯)形容心里害怕、慌乱。

【第18句】:头上点灯——唯我高明

【第19句】:笨鸟先飞——早入林

【第20句】:吃药用冰糖作引子一又苦又甜

【第21句】:【钻故纸堆】(惯)故纸堆:成堆的陈旧书籍和资料等。指埋头研读大量的古代书籍、文献资料等。

【第22句】:【乱世出英雄】在混乱的情况下,人的才能容易表现出来。 或说:乱世英雄起四方。李晓明等《平原枪声》:“我常说,你 是有能耐的人,要好好干他一场!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第23句】:【寿桃】在我国有一民俗,每逢父母或长辈生日,儿女或晚辈都要送一个大寿桃,并祝父母或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那么,送寿桃的习俗源自哪里呢?据说送寿桃祝寿的习俗是从孙膑开始的。孙膑十八岁时离家学习兵法,与家人无音讯达十二年。一年五月初五那天,孙膑想起今天是母亲的六十岁生日,便向师父告假回家探母。临行前,师父鬼谷子摘下一个桃送给孙膑,并说:“这桃是不轻易送人的,我送你一个带回去给令堂上寿。”孙膑接过就辞别师父急忙行家赶。孙膑回到家,看见母亲憔悴的面容,心里难过极了。他赶忙从怀里捧出师父送的桃献给母亲,老母亲接过桃吃了一口说:“这桃比冰糖蜂蜜还甜。”桃还没吃完,老母亲容颜大变,皱纹一扫而光,青丝如墨,双目明亮,牙齿重生。后来,人们纷纷效仿孙膑,也在父母生日时,送上鲜桃祝寿。在冬春初夏没有桃子时,人们就用面粉做成寿桃,蒸熟了送给父母拜寿。

【第24句】:高明的谎言——算卦

【第25句】:【人怕上床,字怕上墙】(谚)指写的字挂墙容易发现败笔。

【第26句】:【你开你的顺风船,我行我的逆浪舟】释义:比喻各走各的路,互不相干。例句:大哥,潘字号的家规可是你立的。你再这样干,咱们就散伙!你开你的顺风船,我行我的逆浪舟。

【第27句】:恶狼装羊——居心不良

【第28句】:【斩草除根,萌芽不发】见“剪草除根,萌芽不发”。

【第29句】:高个子走到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第30句】:【炒冷饭】(惯)比喻说话或做事重复过去的一套,没有新的内容。

【第31句】:打拳容易走步难。

【第32句】:【缴白卷】见“交白卷”。

【第33句】:【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谚)指就像汲水的瓦罐往往会在井口碰破一样,久经战阵的将军免不了要战死在沙场。比喻本质脆弱的事物或常做危险事情的人迟早会遭到意外。 也作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瓦罐不离井上破,强人必在镝前亡。镝(di):箭头。 瓦罐终须井上破。 瓦罐不离井上破。 瓦罐总在井边破。

【第34句】:【兵骄者败,欺敌者亡】(谚)欺敌:轻敌。打了胜仗就骄傲的军队,不把敌方放在眼里的军队,必定要败亡。指骄兵和轻敌是兵家大忌。

【第35句】:【宁看贼挨打,不看贼吃耍】(谚)指看贼挨打受罚可以儆戒自己,而看贼用偷来的钱吃喝玩乐,则容易受邪恶的引诱。

【第36句】:【不是吃素的】(惯)比喻不是好对付的。

【第37句】:【阿绵花屎】(惯)阿:同“屙”。比喻故意拖延时间。

【第38句】:【海底捞月,水中求酥】释义:酥:酥油,是从牛奶或羊奶中提出来的脂肪。到海里去捞月亮,在水中寻求酥油。比喻白费力气,根本办不到。例句:他们要同陈鲩刺作对,也不想一想,小舢板好去撞大船?海底捞月,水中求酥,会有什么结果?

【第39句】:砍断了的毛竹——直着身子倒下去

【第40句】:【千个屠夫一把刀】(惯)屠夫:旧时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人。屠夫再多,所使用的工具也都是刀。比喻大家的做法都一样。

【第41句】:【黑狗吃食,白狗挡灾】(惯)吃食:这里指偷食。比喻惩罚错了对象,冤枉了人。

【第42句】:不种芝麻不养蚕——无油无绸(无忧无愁)

【第43句】:【迅雷不及掩耳】(惯)迅猛的炸雷突然响起,使人来不及捂住耳朵。 比喻动作或事件突然发生,使人猝不及防。 也作“疾雷不及掩耳”。

【第44句】:学艺终身福,是艺不亏人。

【第45句】:【人怕出名猪怕壮】(谚)猪肥壮了,就要上屠场被宰杀;人出了名,就会招来嫉妒,惹来麻烦甚至不测。指名人往往更不易做人,得处处小心。 也作人怕出名猪怕肥。 人怕出名,树怕冒尖。

【第46句】:鼻子里灌醋——酸溜溜的

【第47句】:【先来媳妇不怕晚来婆】(谚)媳妇虽然是晚辈,但先来;继母虽然是长辈,但晚到。先来的不怕晚到的。指资格老往往胜过地位高。

【第48句】:酒壶当夜壶用——派错了用场

【第49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谚)冰冻到三尺厚,绝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比喻事物的形成,有着长时间的渐变过程,绝非偶然。

【第50句】:【有愁皆苦海,无病即神仙】(谚)人只要愁烦不断,那就是陷入了苦海;只要健康无病,那就是过上了神仙生活。指人生最苦的是忧愁,最乐的是健康。

【第51句】:【响鼓偏用重槌敲】(谚)响度很大的鼓,偏要用重槌敲打,才能发出更亮的响声。比喻对德才兼优的青年,更应加强教育,以造就成出类拔萃的人才。 也作响鼓还须重锤敲。 响鼓离不开重槌。

【第52句】:【穷家出娇子】(谚)指穷人家没什么大的家产,便把孩子看作宝,更易宠溺孩子。 也作“穷汉养娇子”。

【第53句】: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第54句】:鸭子死了还有鹅——个顶一个

【第55句】:【戳壁脚】(惯)指在背后说坏话挑唆。

【第56句】:【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谚)指早餐要讲究营养、注重质量,午饭要吃饱一些,晚饭少吃为好。

【第57句】:【看不见,摸不着】(惯)形容事物不容易被掌握或控制。

【第58句】:【刀子嘴,豆腐心】说话厉害,心软。浩然《艳阳天》:“焦二 菊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硬的不怕,软的受不了,软硬一齐 来,她就得跟着转。”

【第59句】:草上露水瓦上霜——见不得阳光;见不得太阳

【第60句】:【一句好话三分暖】见“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言出唇六月寒”。

【第61句】:【打白赖】(惯)指抵赖,耍赖。

【第62句】:【好借债,穷得快】(谚)喜欢借债的人,借得容易花得快,加上付出的利息,必然很快变穷。指生活中宁可艰苦度日,不可轻易借债。

【第63句】:【钱可通神】(谚)钱财可以买通鬼神,极言金钱作用大。 也作钱神有灵。 钱可通神,财能役鬼。

【第64句】:老师正在讲故事,我先是发现小刚没坐正,举手告诉了老师。接着我又发现小风在抓痒,正要举手,老师说:“你呀!真是一只多管闲事的老母鸡,孵了鸡蛋还要孵鸭蛋。”(浙江·绍兴)

【第65句】:【跌进闷葫芦里】(惯)比喻纳闷、迷惑不解。 也作“掉进闷葫芦里”。

【第66句】:奶奶听说我小学毕业就不准备再上学了,就不高兴地说:“你这个小东西,回家撑门嫌长,杠门嫌短,有什么用?给我上学去!”(江苏·靖江)

【第67句】:【比登天还难】(惯)极言事情之难办。指事情不可能办成。 也作“比登着梯子上天还难”。

【第68句】:【八两换半斤,人心换人心】(谚)旧制秤一斤是十六两,八两换来半斤,这是公平的交换。指只要诚恳待人,自会换取人们的信任。 也作“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

【第69句】:过秤乱加码——不公平

【第70句】:小偷拍照——贼相

【第71句】:太阳落山后的夜猫子一开了眼

【第72句】:隔壁的婆媳俩经常争吵,奶奶劝她们:“一争两丑,一让两有。什么事不能好说好商量的,为啥非要撕破脸皮不可呢?”(广东·龙门)

【第73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惯)小人:品行不好的人。度:推测。 君子:品行高尚的人。指以自己卑劣的心理去揣测道德高尚的人的心思。 也作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 将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第74句】:【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谚)诸葛亮:《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足智多谋。三个普通人的智谋,能顶个诸葛亮。指人多出智慧。 也作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 三个缝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人顶个诸葛亮。

【第75句】:冬水田里种麦子———怪栽(哉)

【第76句】:【漱上水】(惯)、洑(fu):游泳。向上游。比喻巴结讨好有权势、地位,或有钱财的人。

【第77句】:【蜜罐子嘴,秤钩子心】释义:比喻嘴甜会说,心里打着鬼主意。例句:茶三钱、尼佳你们这些鬼东西,哪个不晓得哟!蜜罐子嘴,秤钩子心,哪个敢信!

【第78句】:媳妇堂前拜,公婆背利债。

【第79句】:【娘好囡好,秧好稻好】(谚)囡:小孩。母亲的素质好,生养的孩子就好,就像秧苗好,长成的稻子就好一样。 也作“秧好稻好,娘好囡好”。

【第80句】:艄公不努力,耽误一船人。

【第81句】:【筷子插在豆腐里——稳当当的】(歇)形容稳妥可靠。

【第82句】:气温突然下降,晚上,妈妈匆忙在灯下给我赶做棉衣。爸爸在一旁说:“你就是狗伸舌头不干活,鸡跷爪子没奈何。”(注:天热狗才伸舌头,天冷鸡才提爪儿。)(河南·内乡)

【第83句】:【升西天】见“上西天”。

【第84句】:【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原为佛教徒的用语。 借指:做好事和做坏事,迟早会有报应。明代《西游记》:“正 是人生切莫把心欺,神鬼昭彰放过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 争来早与来迟。”

【第85句】:盐厂的伙计——多管咸(闲)事

【第86句】:我放学后贪玩弄脏了裤子,爸爸让妈妈给我换条干净的。妈妈数落了我半天后说:“现在穿的裤子就这一条,没换的。”爸爸接着说:“怎么,老虎下山一张皮啊?明天给孩子再买一条吧!”(山西·洪洞)

【第87句】:【连着藤,扯着蔓儿】释义:比喻相互联系着。例句:不能说,不能说!说了这个不要紧,可这个跟老账连着藤哪,扯着蔓儿哪!

【第88句】:【好处安身,苦处用钱】(谚)在称心如意的地方就安身受用,在遇到困厄的时候就使钱沟通。指到什么境况,就作什么打算。

【第89句】:【一打三分低】(谚)只要先动手打人,就输了三分理。指动手打人是输理的行为。

【第90句】:宣传车演节目——载歌载舞

【第91句】:【丑人多作怪,黑馍多就菜】见“黑馍多包菜,丑人多作怪”。

【第92句】:【老表】“老表”是江西人的别称,此称从来没有外传或扩大地域,是江西人的“专利”。为什么称江西人为“老表”呢?传说朱元璋同元军作战,被打得大败,而且身负重伤逃到江西康山地方,当地贫苦乡民知道他是反对元朝的,就把他藏到山洞里,治伤供食,使朱元璋的伤口很快治愈。当要离别乡亲时,他非常感激,老乡们好像未卜先知地对他说:“你要是将来当了皇帝,恐怕就不认得我们平民了!”朱元璋连忙回答说:“不会的,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的话,你们只管来找我。”老乡们说:“皇宫大院的,我们去哪里找你?就算找到了,我们平民又哪里进得去?文案高兴高兴算了。”朱元璋却一本正经地说:“你们就说是我朱元璋表亲来找就行了。” 1368年,朱元璋真的当上了明朝开国皇帝。有一年,江南一带发生了旱灾,尤以江西为重。广大农民每年还是分夏秋两季向朝廷交纳赋税,并要按丁服“徭役”。贫苦乡民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想起了“朱老表”,于是,乡民来到朝廷后,自称是朱元璋的老表,获准进了皇宫大院。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朱元璋真的召见了他们,并详细地听了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结果.在这一年,朱元璋下令减免了他们的税收。从此,“老表”便成了江西人的代名词。外人不知道就里,还以为“老表”是笑话江西人土气呢。

【第93句】:【拄棍要拄长,结伴要结强】(谚)指拄拐棍要拄长的,长的稳当;结伴当要结强的,强的可靠。

【第94句】:【落圈套】释义:指中了对方预先安排好的计谋。例句:罢了罢了!我落在这畜生圈套里了。

【第95句】:【灭门刺史,破家县令】见“破家县令,灭门刺史”。

【第96句】:蚂蟥见血——叮(盯)住不放

【第97句】:【好树结好桃,好地长好苗】释义:树好结的桃也好,地好长的庄稼也好。例句:常言道:“好树结好桃,好地长好苗”。土地是发展农业的根本。离开了土地,农作物就失去了生长的前提。

【第98句】:【茶喝二道酒喝三】(谚)茶喝二道:茶喝到第二道,茶味正浓。酒喝三:酒喝过三杯后,精神兴奋。 指二道茶方酽,三杯酒提神。

【第99句】:【肺腑而能语,医师面如土】(谚)而:如果。指人的内脏如果能说话,就可证实医生的诊断是否正确,那会使医生吓得面如土色的。 泛指只要有事实作证,就容不得人信口乱说。

17121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