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一直播经典摘录歇后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吊在房檐下的大葱——叶黄皮干心不死

【第2句】:【楷模】是自然界实有的一种树,俗称“黄连木”,系落叶乔木,果实红色,形为椭圆,其木质地柔韧,久藏不腐,亦不暴折,雕刻而成的器具玲珑剔透,木纹如丝而不断,名日“楷雕”,是一种很出名的工艺品。生长在孔子墓上的楷模传说为其弟子子贡所植。清康熙年间遭雷击焚死,后人遂将枯干图像刻于石上,碑名“子贡手植楷”。又于石上建亭存碑,名日“楷亭”,碑与亭今都完好。但模树很可能是古人假想出来的一种树木。明人叶盛在《水东日记》中载:“……临川吴文正公澄间日‘楷模二字假借乎?’日:‘取义也’。日:‘何以取木为义?’日:‘昔模木生周公冢上,其叶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色得其正也……出淮南王安《草木谱》’。”这儿提到的模树很神奇,其叶随时令而变,因其各季色泽纯正,“不染尘俗”,便为诸树榜样。后世以树喻人,故把模范行为、榜样作用以及为人师表的风范,称为“模范”。两种神奇的树木合在一起,即为“楷模”。

【第3句】:【幸运医生医病尾】病已快好,容易医治。借指客观条件 已具备,侥幸取得成功。海外梁厚甫《海客随笔》:“美西战 争是险胜,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是幸运医生医病尾,韩、越两 战,更是打得一塌糊涂了。”

【第4句】:【卖惯了私盐走惯了硝】(惯)比喻做惯了违法的事。

【第5句】:【迅雷不及掩耳】释义:形容特别快,措手不及。例句:显然,敌人为了迅雷不及掩耳地破坏他们的组织、破坏政治犯们坚持下来的绝食斗争,要把他或者还有其他的同志突然弄走,

【第6句】:【烧香得罪菩萨】对人好,反而落埋怨。类似的:烧香惹得 鬼叫。电视剧:“咱们做人啦,脚正不怕鞋歪,我这是烧香得 罪了菩萨。”

【第7句】:【哪儿不浇油,哪儿不转】照顾不到即失灵,不能正常工作。 《人妖之间》:“但是哪个单位不请客送礼呢?哪儿不浇油哪 儿不转,至今还是通用原理嘛。”

【第8句】:【父子无隔宿之仇】释义:父子之间有隔阂会很快消除。例句:“‘父子无隔宿之仇’!你伤害我师父,我怎么不来救他?”

【第9句】:爸爸是中学教师。一次,他和学生们谈起了“团结友爱”这个话题,大哥哥大姐姐有的说“团结就是力量”,有的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还有的说“众人划桨开大船”……爸爸笑了,边点头边说:“水里鱼多掀大浪,岸上人多有力量啊!”(四川·宣汉)

【第10句】:孔夫子带腰刀——有文有武

【第11句】:【 今儿脱了鞋,不知明儿穿不穿】上床睡觉,也许就起不来 了。指难保不发生意外。明代《金瓶梅》:“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今早脱下鞋和袜,未审明朝穿不穿。谁人 保得常无事?”

【第12句】:妹妹总爱偷吃零食,还常常“赖账”。妈妈说:“耗子吃了有堆壳,大火烧了有堆灰,你咋瞒得了我?”(广东·湛江)

【第13句】:飞机上放炮仗——天花乱坠

【第14句】:【放冷枪】(惯)冷枪:乘人不备,暗地里射出的枪弹。比喻暗中伤人,或用冷言冷语伤人。

【第15句】:【枣核儿——两头尖】(歇)两头:本指枣核儿的两端,转指前期和后期。尖:谐“艰”。指穷人的生活在幼年和老年时期最艰难。

【第16句】:【贼无脚,偷弗着】(谚)脚:底脚,熟悉底细的人。弗:不。指贼如果不同内部人联系,就偷不到东西。

【第17句】:【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释义:寒露: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0月8日或9日。白露种麦子有点早,寒露种麦子有点晚,秋分种麦子正是时候。例句:老人见她走过来,说:“该种小麦了,农谚有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一年二十四节气,秋分到了。”

【第18句】:【合家欢,老人安】(谚)全家人和睦欢快,老人自然就会安康。指一家安乐过活,是老年人无忧无虑的重要因素。

【第19句】:【癞狗扶不上墙】比喻实在没出息,帮助也没有用。类似 的:死猪扶不上树。清代《红楼梦》:“这张华也深知利害,先 不敢造次。旺儿回了凤姐。凤姐气的骂道:真是他娘的话! 怨不得俗语说,癞狗扶不上墙的!”

【第20句】:【小时不禁压,到老没结煞】释义:禁压:管教。结煞:结果。小时不严加管教,到老就没好结局。例句:“你这小贱人,做了个姐姐,不晓得教训弟弟,到来我面前放肆!小时不禁压,到老没结煞。”

【第21句】:【穷人有三门富亲戚不算穷,富人有三门穷亲戚不算富】(谚)穷人家如果有几家富亲戚经常周济他们,也就算不得真穷;富人家如果有几家穷亲戚经常拖累他们,也就算不得真富。

【第22句】:【树不砍,不成材】借指人需要教育培养。马烽西戎《吕梁 英雄传》:“古人说:树不砍不成材,逆子不教难成器。让政 府的王法好好教育教育他们才对!”

【第23句】:【主人翁】“主人翁”一词现在的含义是指当家作主的人。据载,汉朝有个叫董偃的人,他母亲是个珠宝贩子,常年出入馆陶公主家做生意。馆陶公主是汉武帝刘彻的姑母兼岳母。董偃十三岁随其到馆陶公主家卖珠宝,馆陶公主见这小孩长得白皮嫩肉,人见人爱,就喜欢上他了,把他留下来做养子,请人教他骑马射箭,读书算术,音乐书法等。馆陶公主五十岁那年死了丈夫,董偃十八岁。日久生情,两个年龄悬殊的养母子,终于发生了“不伦之恋”,非法同居了。馆陶公主不是一般的有钱,小情人一天花销只要不超过一百斤金子、一百万钱、一千匹帛的上限,就不必上报,任由他去。如此金钱铺路,上流社会的酒席上总少不了帅哥董偃的身影,许多公卿名人都乐于和他交往,全城都尊称他为“董君”。后来,连汉武帝刘彻也知道了这事,有一天他找借口去看望姑姑馆陶公主,其实是想看看这个“新姑父”到底长得什么样,所以一进门,就单刀直人地对馆陶公主说:“我想看看主人翁呢!”这就是“主人翁”最早的出处,这个词算是汉武帝的一大发明。馆陶公主一听皇上称董偃为“主人翁”,不知是讽刺还是玩笑,吓得直冒冷汗,浑身像扎了钢针一样不自在。急忙向刘彻磕头请罪:“臣妾做事不成体统,辜负了皇上的好意,罪该万死,请皇上治罪吧!”刘彻笑道:“姑妈不必如此,且请主人翁出来说话。”馆陶公主急忙把董偃领出来与皇上见面,吓得他战战就就,跪着不敢出声。还是公主代他说道:“馆陶公主庖人偃,冒死拜谒。” 汉武帝亲手将他扶起来,不仅没有责怪,还赐他衣冠,而且又一次亲热地称他为“主人翁”,特许他和馆陶公主一起陪自己饮酒。连天子都叫董偃“主人翁”,还有谁再敢轻视。大才子东方朔就敢.他对皇上说:“董偃应该砍头,理由有三:一是以家臣的身份私通主人;二是不婚而居败坏风气;三是蛊惑陛下沉迷声色犬马,这样的人是国之大贼,死有余辜!”这番话说得刘彻心服口服,赏了东方朔三十两黄金。从此,刘彻就慢慢冷落了董偃,董偃老担心刘彻会找岔子杀了他,不到三十岁就抑郁而死。如此猥琐的“主人翁”,怎么脱胎换骨转义成为光明磊落的褒义词,这要归功于梁启超先生,是他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教告留学生诸君》一书中首先使贬义转换成褒义,开头即称“中国将来主人翁留学生诸君阁下。”可谓对留学生期许甚高,寄望甚切。

【第24句】:【掉枪花】(惯)枪花:武术中枪术变化的一种花招,能使对方产生错觉。比喻花言巧语,或耍花招、使手段、开玩笑。 也作“掉花枪”。

【第25句】:饭熟揭锅盖——气冲冲

【第26句】:【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谚)人无论到了哪里,都要尽量留下自己的好名声,就像大雁经过哪里,都要留下叫声一样。指人活一世,应留下好名声。 也作“人过留名传后世,雁过留声待来春”。

【第27句】:【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加区别,混在一起处理。或说:头发 眉毛一起剃。成语:混为一谈。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他越想越火:你们真个胡子眉毛一把抓,人人眼里插棒槌, 难道姓苗的眼里那么好揉沙子?”

【第28句】:【宁少路边钱,莫少路边拳】(谚)离家出远门,宁可身边少带盘费,也不可少了防身的武功。旧指出门在外,总得有护身拳术,以防吃亏受欺。

【第29句】: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

【第30句】:【早来的鸟儿有虫吃】先到容易得益。或说:早起的鸟儿捉 虫多。台湾语文图书:“老师劝导学生早起用功——早起的 鸟儿有虫吃。学生顽皮的回答——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第31句】:【有钱的药挡,没钱的命抗】(谚)指旧时有钱人生了病,问医服药是用钱来抗病的;穷苦人生了病,没钱请医治疗,是用命来硬撑的。

【第32句】:【门门都懂,样样不通】(谚)在学问或技艺方面,每一门都懂得点,但没有一门是专长的。指知识面广泛的人,往往缺乏专业特长。 也作“样样都通,样样不精”。

【第33句】:【车走车路,马走马路】(谚)车和马各走各的路,互不碰撞。比喻人事上各行其是,互不相干。也比喻做事各有各的门路。

【第34句】:船老大带徒弟——从何(河)说起

【第35句】:【东边不养西边养】(谚)东边过不下去,就到西边谋生。指到处都可找到活路,不必死守在一个地方。 也作东方不养西方养。 东头不养西头养。

【第36句】:瓦匠干活——拖泥带水

【第37句】:【船大好压浪】指大了显得稳当。《北京日报》(1986,1. 24):“中国十亿人,是艘大船,不如船小好调头,所以改革是 害不得急性病的。但是还有一条,是船大好压浪,这一年的 事实就证明了这点。几股不正之风,几排横里来的浪,是不 容易摇动这条大船朝着改革方向开进的。”

【第38句】:【风是风火是火】(惯)形容着急、慌张或冒失的样子。

【第39句】:罐子里掏虾米——抓瞎(虾)

【第40句】:【不怕贼来偷,只怕贼惦记】被贼人打主意,则防不胜防。 电视小品:“我爸爸说,不怕贼来偷,只怕贼惦记,你这是盯 上我们了。”

【第41句】:【一跳三丈高】形容发怒。成语:暴跳如雷。池莉《来来往 往》:“康伟业的几个副经理一听这话,气得一跳三丈高。” 无明火三丈高形容突然大怒。《艾芜短篇小说选》:“不 要提了!提起就叫我无明火高三丈!”

【第42句】:【兵合一处,将打一家】(惯)指两支军队的兵将联合在一起,打击共同的敌人。

【第43句】:刘伯伯常因为丁点儿大的事,生一肚子气。邻居张爷爷劝他:“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你都要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呀!”(四川·内江)

【第44句】:【马勺免不了碰锅沿】释义:借指人经常在一起,免不了会发生矛盾。例句:“都是一个单位的,马勺免不了碰锅沿,我看就别去找厂长啦,有问题找他坐下来谈谈,没有到不了底的事。”

【第45句】:【打破沙锅——璺到底】(歇)璺:沙锅等陶器上的裂纹,谐“问”。本指沙锅性脆,一打破就从上裂到底,转指对事情追问到底。 也作打破沙锅——问到底。 打破沙罐——问到底。 打烂沙锅——璺到底。

【第46句】:【属蛐蛐儿的——土里生土里长】(歇)土:本指泥土,转指本地。指人生在当地又在当地长大。

【第47句】:【肉不烂,再加炭】(谚)肉没煮烂,是火力不足,火候不到,还得再加炭火,继续去煮。比喻事情没做成,是功夫没到;继续下功夫,总会成功的。

【第48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原为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一句话, 今多指另有用意,别有企图。茅盾《虹》:“但是来听讲的,只 有几个学生,而且他们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还不是借此出 来看看夜市罢了。”

【第49句】:秋收已毕,穿老板让我爸爸承包干活,价钱太低,干吧不合算,不干又没有活干。妈妈说:“这真是猴子捡块姜,扔了舍不得,吃了辣得慌。”(河南·淅川)

【第50句】:【船到桥头自然直】桥洞较窄,迫使船身直线前进。谓有 办法解决,不必担心。台湾琼瑶《几度夕阳红》:“船到桥头 自然直,今年,我想他是没问题了。有人会为他想办法的。”

【第51句】:【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谚)凤凰如果拔去羽毛,其形象还不如一只鸡。比喻失势的人物还不如个普通百姓。

【第52句】:【打如意算盘】(惯)比喻考虑问题不顾客观情况,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第53句】:【留情不举手,举手不留情】(谚)要是给对方留情面,就不会动手;既然动手,就不会留情面。指交手动武,不打则已,既打就不认人。 也作“容情不举手,举手不容情”。

【第54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释义:运筹:制定策略。帷幄:古代军中帐幕。在后方制定作战策略,指挥前方作战,就能取得胜利。例句:杜耀光得意地说:“人家参谋长,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还不比我们高明万倍?”

【第55句】:宋太祖陈桥兵变——取而代之

【第56句】:妹妹放学回家,对妈妈说:“李红的爸爸今天给她买了一只会叫会跑的玩具小狗熊,有趣极了。我也要!”妈妈说:“我不是给你买了一只小狗熊了吗?你真是人心不满百,做了皇帝想外国!”(注:此地方言读“国”为guai。)(湖北·京山)

【第57句】:【福至心灵,祸来神昧】(谚)走红运时,人的精神清爽,思路自然敏捷;遭厄运时,人的心情沮丧,神志不免昏迷。指同一人遇祸和遇福时的思维能力会相差很大。 也作福至心灵,灾令志昏。 福至心灵,祸至心晦。

【第58句】:【黄鹤楼上看翻船——幸灾乐祸】(歇)黄鹤楼:历史名楼,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矶头,建长江大桥时拆除,1985年重建。指看到别人遭受灾祸不仅不同情,反而高兴。

【第59句】:扁担挑下水[食用的牲畜内脏)——两头担心

【第60句】:【咬人狗儿不露齿】释义:比喻内心凶狠的人,表面上不露形迹。例句:那厮却有一二,咱家无三思,将那谎局段则向俺跟前使,那厮正是咬人狗儿不露齿。

【第61句】:小红和小丽不知为什么事吵起架来,越吵声越大,同学们怎么也劝不住。这时,老师来了,她和蔼地对小红和小丽说:“谦,可平人怒;让,可息人争。同学们在一起,难免会有磕磕绊绊的,每个人都要学会互相谦让才行啊!”(广东·龙门)

【第62句】:【 不见真佛不烧香】认准了有用的人,再去求他。电影《红 色娘子军》:“南某闯荡半生,这份家业,得来不易!不见真 佛,我是不能烧香啊!”

【第63句】:啥巴狗戴金圈儿——有钱的畜生

【第64句】:【萝卜快了不洗】泥商业谚语。谓来不及应付,降低了质 量。成语:偷工减料。《北京日报》( 1981,7,8):“目前许多 消费品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企业和领导部门就实 行‘萝卜快了不洗泥’,不注意质量了。”

【第65句】:【砸明火】(惯)明火:点着火把。 指公然抢劫。

【第66句】:娃娃鱼上树——左看右看不像入

【第67句】:【一招鲜,吃遍天】(谚)一招:本指武术上的一个拳式动作,此处指技艺行业的一手绝活。天:天下各地。指在技艺方面有一手绝活,无论走到哪里都很吃香。

【第68句】:【穷家难舍】(谚)指家虽贫穷,但曾长居久住,总舍不得离开。也指故乡即使是穷山僻壤,但因土生土长在那里,也会与那里难分难舍。 也作穷家难舍,热土难离。热土:住久了的乡土。 穷家难舍,故土难离。故土:故乡。 穷家难离,熟土难舍。

【第69句】:【往日无冤,近日无仇】(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没有结下冤仇。 指互不相干,没有利害冲突。 也作往日无冤,昔日无仇。 往日无仇,近日无冤。

【第70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释义:徐庶:三国时谋士,曹操把他骗到曹营,但他下决心不给曹操出谋划策,不发表意见。例句:全队上下一百好几十双眼珠转都不转地盯着他,眼巴巴地等他开口。他倒好,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第71句】:【把猫说成虎】释义:比喻夸大事实,把小的说成大的。例句:我还以为什么大事呢,这么点上不了大秤的小货头,不值得抬着扁担称斤两,别把猫说成虎,自己吓自己,你严厉批评他,如果不听,扣发他的奖金。

【第72句】:【黄鳝泥鳅——差不离儿】(歇)黄鳝和泥鳅体形相似,都生活在水中泥里。指相差很有限。

【第73句】:【山里说话有鸟听,屋里说话有鼠听】(谚)在山里说话,紧防鸟儿听去;在屋里说话,紧防老鼠听去。 指人们说话,尤其是秘密的话,要紧防有人窃听。

【第74句】:大年初一,一帮小孩站在柴火垛上玩“打仗”。一位老爷爷看见后说:“脚下的娃子,真是鬼难拿啊!”(河北·万全)

【第75句】:【头顶人家天,脚踩人家地】指寄人篱下,或受雇于人,生活 于别人的权势之下。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我头顶 人家天,脚踩人家地,对人家不忠心行吗?”

【第76句】:【送上门的买卖主动出售】指事情出于主动自愿。明代 《西游记》:“他两个化斋来,一定寻师父吃;寻不着,一定寻 着我们门上。常言道:送上门的买卖好做。且等慢慢地捉 他。”

【第77句】:节节草——虚心

【第78句】:三岁小孩贴对联——不知上下

【第79句】:落雨打麦——难收场

【第80句】:【光吃炒豆不炸锅】释义:比喻只得到好处,不花一点代价,不受一点损失。例句:我一句话给你点透吧,马主任又想来一个光吃炒豆不炸锅,光夺城池不损兵,对不不寸?

【第81句】:【眼里揉不进沙子】眼皮内有细小异物就感不适,借指不 能够容忍,不容侵害。老舍《骆驼祥子》:“刘四爷眼里不揉 沙子。把前前后后 所闻所见都搁在一处,他的心中已明白 了八九成。”

【第82句】:俩兽医抬死驴——没治

【第83句】:【时来顽铁也生光】(谚)人在走红的时候,事事如意,明明是一块顽铁,也会发出光辉。旧指人总是受着命运的支配。 也作时来顽铁皆光彩,运去良金不发明。发明:闪耀着明亮的光泽。 时来铁也生光,运退黄金失色。

【第84句】:【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指人浮于事,或工作拖 拉,作风闲散。成语:无所事事。《北京日报》( 1982,10, 31):“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现象,已经没有 了。”

【第85句】:人死了才抓药——晚了:迟了

【第86句】:【抛头颅,洒热血】(惯)指为了信仰而流血牺牲。 也作“洒热血,抛头颅”。

【第87句】:【糊涂一时,不能糊涂一世】应吸取教训,不能永远糊涂。 柳青《种谷记》:“像他那样的人,没有自愿往绝路上走的,糊 涂一时,不能糊涂一辈子。”

【第88句】:【同仁堂】“同仁堂”是中药行业最著名的老字号,时至今日,长盛不衰。最近有一出新编京剧《风雨同仁堂》,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志和赵葆秀主演,好评如潮。那么,“同仁堂”是怎么来的呢?传说同仁堂的店名和康熙有关。康熙皇帝得了一种怪病,宫中的御医怎么治也不见好转,他一怒之下停止了用药。一天,康熙独自出宫微服夜游,来到一条街上,发现一个小药铺,里面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康熙心想,自古道小药铺内有人参,我何不到这里看看。于是,康熙上前敲门,说明来意。郎中说:“好,你脱去上衣,让我看看。”康熙脱去上衣,郎中只看了一眼便说:“你平日吃山珍海味太多了,再加上长期吃人参,火气上攻,因此起了红点子,以致发痒。”康熙问:“此病能根除吗?”郎中肯定地回答:“能,只要用些药就会好的。”顺手抱起木架子上的一个罐子,铺开一个包袱,把罐子里的药全部倒出来,足有七八斤重,说:“这是大黄,你拿回去,用这八斤大黄,煮水百斤,放入缸内,等水温适中,便入缸洗浴,少则三次,多则五次,即可痊愈。”康熙回到宫中,按郎中所嘱,如法洗浴。果然洗了三遍之后,竟全好了。康熙十分高兴,第四天又微服来到小药铺。一打听原来郎中名叫赵桂堂。于是康熙想荐他进宫当御医,但赵桂堂行医为普天下百姓,不想进宫,只想建一个药堂。康熙一听毫不犹豫地说:“若真要建药堂,就叫同仁堂吧,你看这个名字怎样?”说着从桌子上拿起笔来,顺手写了一张字条,又盖上印章,然后说:“赵兄,明天你到内务府衙门去一趟,那儿有我的一位朋友,说不定真能管事。”说完,告辞而去。第二天,赵桂堂忍不住好奇地拿着字条找到内务府衙门,果真拿到了不少银子。原来,写字条的人就是康熙皇帝。赵桂堂受宠若惊,回去建起了“同仁堂”。自雍正元年(1723年)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这就造就了同仁堂人在制药过程中就就业业、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

【第89句】:【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谚)八字衙门:旧时官署衙门的门墙呈八字形。旧时进衙门打官司全凭花钱,没钱即使再有理也打不赢官司。指过去的衙门是只认钱不认理的。 也作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进不来。 衙门口,向南开,有理没钱是白来。

【第90句】:【有车就有辙,有树就有影】(谚)有车在前边行,后边就会有碾出的车辙;有树长得高大,下面自会有树影。比喻再秘密的事也隐瞒不住别人。

【第91句】:【行见行,没处藏】(谚)行内的事遇到真正懂行的人是无法瞒过的。 指一切假冒伪劣的东西,逃不过内行专家的眼睛。

【第92句】:【 死了的儿子是乖的】对失去的感到惋惜。类似的:死了的 姑娘是好姑娘。《汪精卫的末日》:“民间对死人的评价是偏 于扩大:死了的儿子是乖的。”

【第93句】:拿鸡毛当令箭——轻举妄动;小题大做

【第94句】:妈妈掀开笼盖,我看到白生生暄腾腾的热馒头,伸手就拿,谁知还没拿起就烫得缩回了手。妈妈笑着说:“你真是烧虾等不到红啊!”(江苏·泰兴)

【第95句】:【撅撅尾巴就知道他拉什么屎】(惯)比喻对某人的底细了解得非常清楚,他一有举功就知道他要干什么事情。 也作“撅屁股就知道拉什么屎”。

【第96句】:哥哥当年上学时不用功,现在吃尽了文凭低的苦头。父亲说:“这叫过了那个村没那个店,想吃那号饺子没那号馅儿。”(河南·新野)

【第97句】:【毒蛇口中吐莲花】(惯)莲花:荷花。比喻阴险毒辣的人伪装慈善。

【第98句】:【吃不死的痢疾,饿不死的伤寒】(谚)痢疾:一种腹痛、腹泻的传染病。伤寒:中医指多种发热的病,或由风寒而引起的病。指痢疾病患者不怕多吃,伤寒病患者不怕受饿。 也作“饿不死的伤寒,吃不死的痢”。

【第99句】:【人不凭嘴,狗不凭尾】(谚)人好不好,不是看他嘴头上如何说道;狗好不好,不是看它见了人尾巴摇得欢不欢。指看人要看他的实际行动。

17306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