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谚语或熟语-民间谚语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狗肉不上席】这是统行于民间的俗语,现在常用来形容某人素质差难以扶持,不堪任用。也有的把拿不出手的东西用此话作比。 其实,狗肉是美食,在先秦不仅可以上席,还曾把狗肉列为祭祀大礼的专用品,在周朝,那时狗肉是周天子专用食品,贵重如金,官员都没有资格享用这种美味。 佛教传人后,佛学典籍认为狗是不洁动物,禁止徒众食用,由此影响到信奉佛教的皇帝。南朝宋、梁的皇帝几乎都是佛教的铁杆信徒,他们曾多次颁布禁食狗肉的诏令。唐高祖李渊、女皇武则天都先后颁布《禁屠诏令》,严厉禁止宰杀狗羊。南宋王栐《燕翼贻谋录》载:屠杀狗,吃狗肉都要处以斩刑。到满族贵族入主中原以后,这类规定也没有放松,不仅不能吃狗肉,连狗皮帽子都不能戴。在历史上禁吃狗肉的规定延续如此之久,对于狗肉不能上桌,发挥了持久有力的巨大作用。 实际上,不是狗肉不能上席,而是不敢上席。

【第2句】:项天立地男儿汉,遭逢不遇也枉然

【第3句】:【无病赛过活神仙】(谚)指人只要身体健康,无病无灾,就是最大的幸福。

【第4句】:【锯了嘴的葫芦】 释义:葫芦本不响,锯了“嘴”就更不会响了。比喻说不出话或无话可说。 例句:至于他爷爷及方必开两个,到了此时,都变成“锯了嘴的葫芦”,只有执壶斟酒,举箸让菜,并无可以插得嘴的地方,所以也只好默默无言。

【第5句】:【狂风不竟日,暴雨不终朝】(谚)竟日:整整一天。终朝(zha。):从早到晚。狂风暴雨虽然猛烈,但不会持续一整天。比喻苦难的日子不会长久。也比喻人力量越猛,越不能持久。

【第6句】:无始没有开始。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如众生、生死、时间等都是没有开始的。因果关系即建立在“无始”的理论基础上。《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忏悔法》解释说:“若有始则无因,以有始则有初,初则无因;以其无始,则是有因,所以明有因者,即显佛法是因缘之义。”众生由于迷惑而造业,轮回生死,也是“无始”的,称为“无始无明”(无明即愚昧)。如南朝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说:“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无明无始,故生死无始、众生无始、世间无始。后道、儒诸家亦用其语。

【第7句】:【人黄有病,天黄有风】(谚)指人的面色发黄,是有病的症状;天色发黄,是起风的预兆。

【第8句】:话说三遍淡如水,架吵三遍情如水

【第9句】:【好物难全,红罗尺短】(谚)红罗:红色绫罗。指美好的人或事物,总是难以长久完美,就像红色绫罗不可多得一样。

【第10句】:【好人多磨难】(谚)指维护正义的人,往往因为主持公道而身受无理攻击,遭受种种磨难。也指有作为的人总不免经受许多坎坷。 也作“好人多难,好事多磨”。

【第11句】:【法律无灵,钱神作祟】(谚)灵:灵验。作祟:捣鬼,作怪。法律失去了作用,那是金钱在作怪。指执法人员如果接受贿赂,执行法律就不会公正。

【第12句】:【只知有己,不知有人】(惯)l形容人骄傲自大,目中无人。2指人自私,光为自己着想,不顾别人。

【第13句】:【刀搁在脖子上】 释义:比喻死亡临头,或用杀头威胁。 例句:乡亲们,我们是大清的官兵,脚踩着先帝打下的江山,吃着父老兄弟的饷粮,没有皇帝的谕旨,就是刀搁在脖子上,我们也不能退半步!

【第14句】:【有钱使得鬼动,无钱唤不得人来】(谚)有钱的,连鬼也使得动;没钱的,连人都叫不来。旧指金钱万能,有钱没有办不到的事,无钱一事无成。

【第15句】:【早知灯是火,饭熟几多时】(谚)能早领悟到油灯点燃的也是火种,也可生火做饭,饭早熟了。指人对问题如果领悟得快,事情早就办成了。

【第16句】:【费力不讨好】见“吃力不讨好”。

【第17句】:【理怕来回想】(谚)指来回多想,道理才能确立,真理才会出现。

【第18句】:【哑子尝黄柏——昧苦自家知】(歇)黄柏:落叶乔木,树皮味苦,可入药。指自己的苦处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第19句】:【开弓没有回头箭】 释义:比喻事情无法挽回,无法改变。 例句:“一句话,开弓没有回头箭,下午我们还得赶火车哩!这个地方我们是住够了!”

【第20句】: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

【第21句】:【疯狗咬人无药医】(谚)疯狗:患狂犬病的狗。指疯狗咬过的人,被传染了狂犬病,无药可治。比喻奸恶者对忠贞者的栽赃陷害,往往是致命的。

【第22句】:【裙带关系】“裙带关系”指官场上任人唯亲的用人不正之风。 “裙带”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赵升《朝野类要》卷三:“亲王南班之婿,号日西官,即所谓郡马也。俗谓裙带头官。”同是宋代,周辉《清波杂志》也记载:“蔡卞之妻七夫人颇知书,能诗词。蔡每有国事,先谋于床第。 然后宣之于庙堂……,蔡拜右相,家宴张乐,伶人扬言日:‘右丞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带。’讥其官职自妻而致。”原来卞妻为王安石之女。在宋朝时,民间管官职由妻而得叫“裙带头儿官”。通常人们所称的“裙带关系”一词即起源于此。 由此可见,古人所谓“裙带关系”,主要指由妻妾亲缘联络纽结的官场利益关系。后泛指因血亲、姻亲和密友、师生等关系而获得政治、经济上的利益,以及领导人物对效忠者、追随者给予特别的庇护、提拔和奖赏都归为“裙带关系”。

【第23句】:船稳不怕风大,有理通行天下。

【第24句】:【一杆秤,又打得起多重】 释义:比喻一个人力量单薄,干不成大事。例句:你查账,没有一个人跟你,你一杆秤,又打得起多重?

【第25句】:单枪匹马原作“匹马单枪”。《五灯会元·汾阳昭禅师法嗣》:“到琅邪,邪问埋兵掉斗,未是作家(英雄),匹马单枪,便请相见。”禅宗提倡顿悟成佛,劝人不要依傍他人或拖泥带水,须商接把握自心,回光返照,便可见性成佛,就像勇士单骑上阵、须见分晓一样。后形容果敢无畏或因无人帮助而单独行动。五代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茅盾《腐蚀》:“尽管恶势力是那么大而我是单枪匹马,然而也未必永久是单枪匹马。”

【第26句】:【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见“得人钱财,与人消灾”。

【第27句】:【地肥禾似树,土薄草如毛】(谚)指土地肥沃,田禾会长得像树一样高大;土地瘠薄,野草会长得像毫毛一样细小。也比喻有基础的政权最容易发展巩固。

【第28句】:【守口如瓶,防意如城】(谚)说话的嘴要像瓶口一样塞得严严实实,克制贪欲要像守城防敌一样不得疏忽大意。指为人处世,务必慎言慎行。

【第29句】:【得理不让人】 释义:只要有理,就不退让。形容不好惹,太过分。 例句:“哎,梁斗,你也别得理不让人了!”

【第30句】:【东不成,西不就】(惯)指择偶或择业不顺利,总是不成功。也泛指事情总是办不成。

【第31句】:【手长衣袖短】(惯)衣服袖子遮不住手臂。形容生活贫困。也指能力达不到。 也作“手长衫袖短”。

【第32句】:【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谚)将相:将帅、宰相,最高的文武官职。指将相不是天生的,有志的男儿应自强不息,奋力进取。

【第33句】:【睡下去一个人,站起来一条身】(惯)指没家没口,只有单身一人。

【第34句】:【三个核桃两个枣】见“仨核桃俩枣”。

【第35句】: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也

【第36句】:【山核桃——差着一槁儿】(歇)山核桃:山核桃的果实,硬壳里面比一般核桃少一个槅儿。槅儿:隔在核桃仁中间的小格子。指差一点儿。多指关系疏远一点儿。 也作“山核桃——差着一格子”。

【第37句】:一问三不知,神仙没法治。

【第38句】:【扑克】“扑克”是一种纸牌,玩法很多,是深受百姓喜欢的智力游戏玩具。它是从英文p。ke了音译过来的。照这么说它应该是舶来品,其实不然,是“出口转内销”。 说起扑克的由来,还有一段小故事。相传早在楚汉相争的时期,大将军韩信为了缓解士兵的思乡之愁,发明了类似纸牌的游戏,牌是用丝绸裱成,图案是用木刻版印成的,因其只有树叶大小,故被称为“叶子牌”。后来发明了纸,由纸代替了丝绸,便产生了纸牌。据说这就是最早的扑克牌。 十二世纪时,马克-波罗将这种纸牌游戏带到了欧洲,立刻受到西方人的极大欢迎。起初,它只是贵族们的奢侈品,但因为它造价低廉,趣味无穷,很快便进入平常百姓的家中。

【第39句】:【水火不相容】 释义:比喻矛盾冲突,无法调和。 例句:他绝不使自己的家业接近仇人姚士杰,那和他的“政治性儿”水火不相容。

【第40句】:【七个窟窿倒有八个眼儿等着】(惯)形容入不敷出,钱不够花。

【第41句】:【蛇大窟窿粗】(谚)窟窿:指蛇藏身的洞。蛇要是大了,它藏身的洞自然就粗。比喻家大业大收入多的人家,经济开销自然就大。 也作蛇粗窟窿大。 蛇大眼儿大。眼儿:指蛇洞。

【第42句】:【黄鳝泥鳅不一样长】 释义:比喻两种人不一样,有区别。 例句:“那不同啦,有区别的。”季交恕放下酒杯,声音稍为大一点。“帝国主义是洋人那边横行霸道的大财主。‘黄鳝泥鳅不一样长’罢,你知不知道?”

【第43句】:真书如立,行书如引,草书如走。

【第44句】: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第45句】:【卖卜卖卦,转回说话】(谚)卜:占卜。卦:算卦。指用占卜、算卦给人相面算命的人,是从算命人的嘴里套出的话又说给算命人听,完全是骗人的,绝不可信。

【第46句】:【人心都是肉长的】 释义:借指人都是有感情的。 例句:人心都是肉长的,唐二古怪本来就是个软心肠的人,他从地上搀起了娥眉,颤声问道……

【第47句】:《续传灯录》又有“佛手难藏,驴脚自露”之说。后衍为俗语“露马脚”,比喻暴露出真相。如元代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这一来,则怕我们露出马脚来了。”又如张恨水《金粉世家》第JO六回:“是与不是,我哪里知道?不过你自己说话,有些前后不能关照,露出马脚来了。”也作“走马脚”。如《西游记》第三八同:“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马脚,漏了风声=”

【第48句】:多鸣之猫,捕鼠必少。

【第49句】:【三寸金莲】“三寸金莲”特指女人被缠残了的小脚。此等残缺之“美”,为汉文化所独有。新中国成立后提出解放妇女、男女平等,废除妇女缠足之陋习。 女子缠足之风始于南唐。公元916年,南唐后主李煜称帝后,令宫嫔窅(ya。)娘以布缠足,呈新月状(亦称莲花状)。因其足骨已残,故较常人之脚小得多,故其足始称“三寸金莲”。 陶宗仪《辍耕录·缠足》:“李后主宫嫔窗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做新月状.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窅娘就成了女子缠足的第一人。在帝王倡导下,“由是人皆效之”,遂形成了这种华夏独有的以病态为美的畸形审美习俗。到了宋朝以后,女子才较普遍地有了“三寸金莲”。 清入主中原后,因满族妇女无缠足的陋习,故而康熙帝曾下过禁止妇女缠足的诏书。但在强制程度上,较“留发不留头”和缓些,故而收效甚微,汉族妇女还是照缠不误。辛亥革命后,这一陋习才逐渐废除,彻底根除则是在新中国建国之后。

【第50句】:【肠里出来肠里热】(谚)从亲娘肚里生出的,亲娘自然非常关切疼爱。指母亲总对自己的亲生子女格外关心。

【第51句】:【靠着大树好乘凉】(谚)指有了大树遮荫,乘凉就很方便。比喻晚辈在长辈的庇护下,得益很大。也比喻靠着某种权势,做事就有靠山。

【第52句】:【豹死留皮,雁过留声】 释义:人应该留下好名声或留下姓名。 例句:俗话说,豹死留皮,雁过留声,人一辈子,能像鲁班爷那样,在世上留下几座悬空寺、赵州桥,为后代景仰,被同行推崇,也算没白到人世上走一遭。

【第53句】:【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谚)壮士:行侠仗义的豪杰。当床头金钱罄尽时,任你是怎样了不起的英雄豪杰,也只落得低头丧气,脸面无光。指钱财耗尽,连壮士都无可奈何。

【第54句】:半路出家指不是从小而是成年后才出家当和尚或尼姑的人为“半路出家”。出家,梵名波吠弥野Ayanyaka,出离在家的生活,修沙门的净行。《维摩诘所说经·弟子品》:“我听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同经《方便品》又说:“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后比喻不是本行出身而后来改行的,称半路出家。如《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说:“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出家的一般。”

【第55句】:【造口孽】“口业”是身、口、意三业之一,在“十不善业”中占了四项:妄言、恶口、两舌和绮语。这表明,舌根难得清净,嘴巴是最容易造口孽的。“口业”写作“口孽”,在俗文学中较多见。如《红楼梦》第一二○回:“崔莺、苏小,无非仙子尘心;宋玉相如,大是文人口孽。”此处口孽,指风月、男女等事,属于绮语。再举两个现代的例子: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因为他形容得太恶俗了,俞视学插嘴道:‘少造点口孽呵,有道理讲得清的。’”又如张天翼《脊背与奶子》:“‘是不是他野老公那里?’‘唔,还生了一个女儿哩,’低声说。仿佛一说得大点儿就造了口孽似的。”(李明权)

【第56句】:【青天里一个霹雳】(惯)比喻突然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事情。 也作青天打下一个霹雳。 晴天里一声霹雷。

【第57句】:【大姐做鞋,二姐有样】(谚)大姐做好鞋,二姐就有样可学着去做。 指前人做出榜样,后人跟着学。也指前人取得经验教训,可供后人借鉴。 也作“大姐做鞋,二姐照样”。

【第58句】:【天高皇帝远】这一俗语比喻上层官僚不了解下情或比喻中央政权的力量达不到边远地区。“天高皇帝远”起源于北宋末年农民造反的响亮口号。 北宋末年,浙江台州、温州一带大旱,很多百姓饿死。宋朝的京官和地方官员数量之多,超过历代,机构庞大,政府支出特别多。加上皇帝奢侈,大兴土木,修建宫殿,负担都转嫁到百姓身上。地方官员贪婪无度,作威作福,欺压百姓。于是天下大乱,农民纷纷起义。其中以浙江一带的方腊起义气势最盛。起义的农民在村子里树起造反大旗,旗上写着四句话:“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虽然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但宋王朝的统治根基已受到根本动摇。

【第59句】:【来得易,去得易】(谚)得来容易,失去也容易。多指财物不是通过正道取得的,往往不知心疼,随意挥霍浪费。 也作来得容易去得快。 来时容易去时快。

【第60句】:十八层地狱“地狱”这一概念是汉末传人中国的。那时,译出专讲“地狱”的经典多达十几种。在梵语中,“地狱”有“苦具”、“不自在”等意义。

【第61句】:理治君子,法治小人

【第62句】:【拼得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谚)铁杵:短而粗的铁棒。拼着下大功夫,即使是粗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指人只要肯下苦功,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也作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钢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

【第63句】:娘勤女不懒,爹懒儿好闲。

【第64句】:【说不出的才是真苦,挠不着的才是真痒】(谚)指闷在心里无可诉说的苦衷,才是最折磨人的。 也作“说不出的才是苦,挠不着的才是痒”。

【第65句】:【茄子不开空花,男儿不说空话】 释义:茄子开的花都结茄子。比喻不说空话,说话算数。“空花”又作“虚花”。 例句:于小拴仰着直溜身板,正经八百地说:“茄子不开空花,男儿不说空话。”

【第66句】:【一颗心吊在嗓子眼上】(惯)形容提心吊胆。 也作一颗心提到嗓子眼儿。 一颗心悬在半天里。

【第67句】:【三十年的寡妇——好守】(歇)守:守寡,谐“手”。指好手。常用来赞叹人手段高强。

【第68句】:【瞎子发眼——豁出去】(歇)发眼:害眼病。豁出去: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去做。本指眼睛已经瞎了,再害眼病也不在乎;转指没有顾忌,舍得付出任何代价。 也作瞎子发眼——豁出来。 瞎子害眼睛——豁出去。

【第69句】:【猫要捕鼠,必先伏下身子】 释义:比喻做机密事,要先隐蔽好。 例句:他说:“要少言少语,言多语失,走漏了消息不是玩儿的,虎要取食,必先蹲一下势子。猫要捕鼠,必先伏下身子。”

【第70句】:【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惯)旧时商家招揽顾客的常用语,表示本店经销的商品,为别处所无。比喻独一无二或惟我独尊。 也作只此一家,并无分店。 只此一家,别无它店。 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第71句】:供养敬献奉养佛、法、僧三宝,谓之“供养”。如晋《法显传》:“诸国王竞兴供养,今故现在”义如宋代苏轼《答宝月禅师书》:“轼有吴道子绢画释迦佛一轴,虽破烂,妙迹如生,欲送院中供养。”修行供养是为了成就“布施”。如《庄严经》卷十二指出:“一者必应供养,此为成就檀度。”檀,檀那,即布施。

【第72句】:【苦瓜虽苦其一藤,兄弟虽呆只一心】 释义:比喻兄弟之间关系亲密,一条心。 例句:十绝哥见硬的已不行,声音放温和说:“苦瓜虽苦其一藤,兄弟虽呆只一心。手指总是往里屈的。我认了这账,就要负责,几天内一定付清。 你就说过几天来借。”

【第73句】:一瓶子水不响,半瓶子水乱晃。

【第74句】:【当红娘】(惯)红娘:《西厢记》中的人物,崔莺莺的侍女,促成了莺莺与张生的婚姻。指为男女婚姻或其他事情的当事双方牵线搭桥。

【第75句】:【乱点鸳鸯谱】(惯)《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中描写,乔太守不了解情况,凭自己的主观错判了三对姻缘,歪打正着,成全了三对美满夫妻。比喻胡乱为人搭配婚姻。也指不根据情况瞎安排事情。 也作“乱点鸳鸯”。

【第76句】:【兵在精不在多】 释义:兵在精明干练,不在数量多。可泛指一切人一切事物都要重视质量。 例句:“自古常言:兵在精而不在多。兵不精,多有什么用?”

【第77句】: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

【第78句】:【城楼上雀儿——好耐惊耐怕的虫蚁儿】(歇)城楼:修建在城门洞上的楼,用来瞭望敌情和指挥作战。虫蚁儿:方言,称麻雀一类的小鸟。比喻见过世面,经得起惊吓的人。

【第79句】:【黑云压城城欲摧】 释义:摧:毁坏。比喻大兵压境,局势十分严重。这是李贺《雁门太守行》诗句。 例句:逸敏生就一副倔犟的性子,对于爸爸的遭遇,她义愤填膺。但在这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危急关头,这位没有经过人世波折的姑娘,显得一筹莫展,焦急异常。

【第80句】:【不是冤家不聚头】(谚)冤家:仇人,又作反语,用于昵称似恨实爱的人。指仇人或不愿见的人偏偏相逢,无可回避。 也作“不是仇人不见面,不是冤家不碰头”。

【第81句】:【人靠饭,铁靠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谚)人要有精神,靠的是饭食,好比铁要有硬度,靠的是有钢一样。指人的生命是靠饭食维持的,一顿不吃饭也不行。 也作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累倒桩。 人是铁,饭是钢,三天不吃软丁当。

【第82句】:【没到西天,碰上如来佛了】(惯)西天:我国古代佛教徒称印度。如来佛:即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比喻半路上遇到了好人、救星。

【第83句】:【慧眼】智慧有识别、洞察事物的功用,犹如眼能辨色一样,故名慧眼。《大乘义章》说:“观达名慧,慧能照瞩,故名慧眼。”就是这个意思。佛教中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之分,它们各有其特定的含义和作用。《无量寿经》:“慧眼见真,能度彼岸。”就是说慧眼能照见诸法无相、真空之理,依靠它能得到解脱。《翻译名义集》有“是慧眼菩萨无法不见、无法不知、无法不识”之语。后借用作具有独特的眼光和见解,形容目光敏锐,见解高超。常用来称赞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如说慧眼识才,独具慧眼等。(无名氏)

【第84句】:【家雀跟着檐蝙蝠飞——干熬夜眼】(歇)家雀:麻雀。檐蝙蝠:即蝙蝠,哺乳动物,头部和身子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以蚊蛾等昆虫为食,夜间在空中飞翔。指白熬时光,毫无所得。

【第85句】:【吃饱了一家不饥,锁住门不怕饿死板凳】(惯)指家里只有单身一人。为对单身汉的谐谑语。

【第86句】:邻家合得好,犹如捡个宝

【第87句】:【狮子吼】佛被称为“人中师子”(佛经上的“狮”字多写作“师”字)。“狮子吼”见于释迦牟尼佛初诞生时:“太子(指佛出家前为悉达多太子)生时,一手指天,一手之地,作狮子吼,云:“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关于“狮子吼”的寓意,可见《普曜经·论降神品》:“譬如狮子吼,诸小虫怖惧,畅佛狮子吼,降伏外异学。”佛菩萨演说决定之理,降伏一切外道异说,故称狮子吼。此外,高僧说法,有时也被誉为狮子吼。如唐·刘禹锡《送鸿举游江南》诗:“与师相见便谈空,想得高斋师子吼。”又如《五灯会元》卷九谓:“寂子说禅如师子吼,惊散狐狼野干之属。”俗语中则每称悍妇恶骂为“河东狮吼”,如《官场现形记》第三九回:“无奈瞿老爷一来怕有玷官箴,二来怕河东狮吼,足足坐了一夜。”这里有个掌故。相传宋代苏轼有个朋友,姓陈名慥字季常,号龙邱居士,喜招宾客,好谈禅理。不过,其妻柳氏悍妬,陈慥甚惧。苏轼曾赋诗戏之云:“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见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后明朝汪廷讷根据此事改编为杂剧《狮吼记》。“河东”,旧属柳姓的郡望,如唐代柳宗元,人称“柳河东”。(李明权)

【第88句】:【先生】“先生”一词作为一种称呼,在我国已经使用了3000多年,其间有若干变化,但总趋势是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在先秦文献中,“先生”之称,最早见于《论语》。“先生”的含义较多,然其最主要最基本的含义是“古者称师日先生”(《初学记》卷十八引《释名》)。自先秦以来,“先生”是一个使用范围很大的称谓。不仅一般人使用,皇帝对臣下也以“先生”称之,如汉武帝称东方朔。不仅尊称别人,文士们还用作自称。“先生”成为文人别号中常见之称,如“五柳先生”。 唐宋以后,“先生”之称愈用愈广。清人王应奎在《柳南随笔》卷一有如下感叹:“古者师日‘先生’……未尝混施也。今则不然,同辈而先生之矣,后进而先生之矣,医卜而先生之矣,商贾而先生之矣,甚则舆台皂隶而亦先生之矣。”清代末年,“上海高等妓女,世俗所称之‘书寓长三’是也,亦称先生而不称小姐。”实是指责“先生”之称越用越滥。 总之,十多种称呼谓“先生”:古代老师称先生,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称先生,医生称先生,管账的称账房先生,文人学士自称先生,老成之人称先生,算命、看风水的人称先生,商贾称先生,工匠称先生,现在连妇女称自己的丈夫也称先生了。 现在,“先生”称谓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常使用先生称谓的是礼仪之词“女士们,先生们”。还有对知名人士特别是无党派民主人士称先生。而老师和医生反而很少使用先生一词了。

【第89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俗语现在用来比喻办事情一切准备就绪,只欠一个条件或只等一个命令。它源自《三国演义》。 赤壁之战发生于建安十三年末,即公元208年12月25日到209年1月23日之间,正值冬季,按照中国人特别是北方人的常识,这个季节绝对不会有东风。但天有不测风云,裴松之注《三国志》说:“……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这就告诉我们,赤壁之战,确实起了南风。 当时,曹操与孙刘联盟一个在江北,一个在江南,两军对峙。曹军不习水战,船在江中不稳,一则晕船呕吐,二则站不稳不利作战。庞统献计“将船用铁钉连接,如履平地”,实则为孙刘火烧战船做准备。曹操不知是计,大喜,采纳。 周瑜与孔明不谋而合计划采用火攻,一切准备妥当,只是东风不来。周瑜因此急火攻心,病倒不出。孔明前去探视,屏退左右,开出药方,密书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看过药方,愁眉立展,病竞痊愈。这才引出“诸葛亮借东风”这出好戏,创造了赤壁火烧战船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第90句】:【迷头认影】这是《楞严经》里所说的宝罗城狂人演若达多的一则故事。故事的大意是:演若达多是个从来不爱梳洗的人,蓬头垢面。古代没有镜子,他也无法认识自己的面目。一天,他口渴了,走到河边喝水,河水清澈见底,当他俯下身子的时候,看见水里有一蓬头垢面、狰狞可怕的影像,演若达多转身就跑,逢人便说:河里有一鬼魅,是如何如何的形象。他哪里知道,水里的“鬼魅”便是他自己的“尊容”。故事用以比喻迷失本性,不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五灯会元·泐潭洪英禅师》说:“诸祖相继,至于达摩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语言,岂不是先圣方便之道?自是当人不信,却自迷头认影,奔逐狂途,致使竛竮,流浪生死。”同书卷六说:“不识家珍,迷头认影。”后来用“迷头认影”形容十分糊涂。(无名氏)

【第91句】:志高品高,志下品下。

【第92句】:【一知半解】教外别传的禅宗主张超越经验直接的体认,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反对一味地依文解义,反对执着于琐碎的“知解”,斥为“一知二解”。如唐·灵·《沩山警策》说:“若向外得一知二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粪,比喻那些虚妄的“知解”。后人用“一知半解”谓所知甚少而理解肤浅。宋·严羽说诗,好用禅语,其《沧浪诗话·诗辨》谓:“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鲁迅在谈到学外语时,也用了这个词。他指出:“学日本文要到能够看小说,且非一知半解,所需的时间和力气,我觉得不亚于学一种欧洲文字。”(《书信集·致陶亢德》) (李明权)

【第93句】:【禾秆盖珍珠】 释义:比喻不显露本领、才华。 例句:我知道他们有锋芒,不过像俗话所说的,“禾秆盖珍珠”,他们把光芒隐蔽起来,使你看不见。

【第94句】:【勇猛精进】“精进”一词,是梵语毗梨耶(Virya)的意译,有时也译为“勤”,意为勤修佛法,即毫不懈怠地修善止恶,利益众生。菩萨“六度”大行中,有“精进”一事,至为重要。如《维摩诘经·佛国品》谓:“精进是菩萨净土。”隋·江总《摄山栖霞寺碑》亦谓:“六和精进,十会允谐。”又《成唯识论》卷六指出:精进以“勇悍为性”,因此,经中亦作“勇猛精进”。如《无量寿经》卷上:“勇猛精进,志愿无惓。”又如《大般若经》中有精进菩萨,名“善勇猛”,后来,以精进、勇猛精进泛指刻苦学习,不断进步。如《朱子语类》卷四三:“善人只循循自守,据见定,不会勇猛精进。”(李明权)

【第95句】:有才万事易,无病一身轻

【第96句】:【穷家难舍,热土难离】 释义:舍不得离开家乡。 例句:洛文摇头答道:“穷家难舍,热土难离,我哪儿也不想去了。”

【第97句】:十个指头有长短,世上谁人无缺点

【第98句】:【红玫瑰】“红玫瑰”象征着爱情,这是从何说起呢? 在,希腊传说中,爱与美的女神阿芙罗狄蒂爱上了美少年阿多尼斯。有一天,阿多尼斯外出打猎被野猪咬伤。阿芙罗狄蒂闻讯后,急忙赶来,当她奔向奄奄一息的阿多尼斯时,白玫瑰的刺把女神的脚刺伤了,殷红的鲜血滴落在土地上。后来,在女神鲜血滴落的地方,长出了一片鲜艳的红玫瑰。后来,人们便用红玫瑰来象征爱情了。

【第99句】:【没吃过猪肉,也看见过猪跑】(惯)比喻没有亲身经历过,却看见过,多少了解一些。 也作“没吃过猪肘,见过猪走”。

17494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