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墨子教育经典100句名言-经典名人名言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学习墨子的经典名言

【第1句】: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墨子

【第2句】: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墨子

【第3句】: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

【第4句】:以攻战亡者,可胜数。——墨子

【第5句】: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墨子

【第6句】: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墨子

【第7句】: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墨子

【第8句】: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墨子

【第9句】: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墨子

【第10句】: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

【第11句】: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墨子

【第12句】: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墨子

【第13句】: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

【第14句】: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墨子

【第15句】: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墨子

【第16句】: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墨子

【第17句】: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墨子

【第18句】: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第19句】: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墨子

【第20句】:磨顶放踵,死不旋踵,利天下而为之。——墨子

【第21句】: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墨子

【第22句】:本不固者末必几。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

【第23句】:义人在上,天下必治。——墨子

【第24句】: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墨子

【第25句】: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墨子

【第26句】: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墨子

【第27句】: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墨子

【第28句】: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墨子

【第29句】: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墨子

【第30句】: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墨子

【第31句】: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墨子

【第32句】:子墨子曰:“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不足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口也。”——墨子

【第33句】: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墨子

【第34句】:今天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墨子

【第35句】: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墨子

【第36句】: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墨子

【第37句】: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心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墨子

【第38句】: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

【第39句】:天欲义而恶不义。——墨子

【第40句】:俭节则唱,淫佚则亡。——墨子

【第41句】: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

【第42句】: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墨子

【第43句】: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

【第44句】:刚天下者兵也——墨子

【第45句】:墨子:国之将亡,必有七患国防之患:不修国防大兴宫殿粉饰太平外交之患:大敌当前外无盟友孤立无援财政之患:分配不公铺张浪费穷尽民用内政之患:仕皆渔私修法禁言不问国是国君之患:闭门自大标榜先进坐以待毙团队之患:用人不当小人当道离心离德政权之患:民无食用国无贤能赏罚失威——墨子

【第46句】:天之爱天下之百姓。——墨子

【第47句】: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墨子

【第48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墨子

【第49句】: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墨子

【第50句】:天下有利则治,无义则乱——墨子

墨子的经典名言53句

导语: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第1句】: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页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第2句】: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第3句】: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第4句】: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第5句】: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第6句】:今天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第7句】: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第8句】: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雀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另乎?

【第9句】: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心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第10句】: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第11句】: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第12句】: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

【第13句】: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

【第14句】: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第15句】: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第16句】: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第17句】: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第18句】: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第19句】: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第20句】: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第21句】: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第22句】: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第23句】: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第24句】: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第25句】: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第26句】:故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第27句】: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天之爱天下之百姓。

【第28句】:天欲义而恶不义。

【第29句】: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

【第30句】: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

【第31句】: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兼相爱,交相利。

【第32句】: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第33句】: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第34句】: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第35句】: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第36句】: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第37句】: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第38句】: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第39句】: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第40句】: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第41句】: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第42句】: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

【第43句】:其直若矢,其易若砥。

【第44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

【第45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第46句】:兼相爱,交相利。

【第47句】: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第48句】: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第49句】: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第50句】: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第51句】: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第52句】: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第53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墨子的经典名言

【第1句】: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曰:杀不辜者,得不详焉。——《法仪》

【第2句】: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兼爱》

【第3句】: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第4句】:安危治乱,在上之发政也。则岂可谓有命哉!——《非命》

【第5句】: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第6句】:必择所堪,必谨所堪。……故染不可不慎也!——《所染》

【第7句】: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第8句】: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尚贤》

【第9句】: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完,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故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业。此三者,国之具也。——《七患》

【第10句】: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鲁问》

【第11句】:夫义,天下之大器也,何以视人必强为之?——《公孟》

【第12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辞过》

【第13句】: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第14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第15句】: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尚贤》

【第16句】: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第17句】: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第18句】: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第19句】: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第20句】: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第21句】: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第22句】:故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第23句】: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

【第24句】: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

【第25句】: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尚贤》

【第26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乡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兼爱》

【第27句】: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第28句】:兼相爱,交相利。

【第29句】: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辞过》

【第30句】: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第31句】:今天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第32句】: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雀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另乎?

【第33句】: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非攻》

【第34句】:举义不辟贫贱,举义不辟亲疏,举义不辟远近。——《尚贤》

【第35句】:据财不能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修身》

【第36句】: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第37句】: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尽恭;出于口者,无以竭尽驯。——《修身》

【第38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第39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第40句】: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第41句】: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第42句】: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第43句】: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第44句】: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第45句】: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

【第46句】: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

【第47句】: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非乐》

【第48句】: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第49句】:命者,暴王作之。……执有命者,此天下之厚害也。——《非命》

【第50句】:贫家而学富家之衣食多用,则速亡必矣。——《贵义》

【第51句】: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

【第52句】:去无用,天下大利也!——《节用》

【第53句】: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第54句】: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第55句】: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兼爱》

【第56句】: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第57句】: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善人不赏而暴人不罚,为政若此,国众必乱。——《尚同》

【第58句】: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辨于身者不立。——《修身》

【第59句】:上不听治,刑政必乱;下不从事,衣食之财必不足。——《节葬》

【第60句】: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尚同》

【第61句】:尚同,为政之本而治要也。——《尚同》

【第62句】:尚贤者,政之本也。——《尚贤》

【第63句】: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七患》

【第64句】:食者,圣人之所宝也。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七患》

【第65句】: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第66句】: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第67句】:世俗之君子,视义士不若负粟者。——《贵义》

【第68句】:顺天意者,义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天志》

【第69句】: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第70句】:所为巧,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鲁问》

【第71句】: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法仪》

【第72句】: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

【第73句】: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天志》

【第74句】: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着,以不相爱生也。——《兼爱》

【第75句】: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第76句】: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第77句】:万事莫贵于义。——《贵义》

【第78句】: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

【第79句】: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第80句】: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第81句】: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第82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第83句】: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第84句】: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葬埋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节葬》

【第85句】: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第86句】:以奢侈之君御好淫僻之民,欲国无乱不可得也。——《辞过》

【第87句】: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秏(hao)。——《修身》

【第88句】: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贵义》

【第89句】: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修身》

【第90句】: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第91句】: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第92句】: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

学习墨子的经典名言

【第1句】: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墨子

【第2句】: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墨子

【第3句】: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

【第4句】:以攻战亡者,可胜数。——墨子

【第5句】: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墨子

【第6句】: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墨子

【第7句】: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墨子

【第8句】: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墨子

【第9句】: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墨子

【第10句】: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

【第11句】: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墨子

【第12句】: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墨子

【第13句】: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

【第14句】: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墨子

【第15句】: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墨子

【第16句】: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墨子

【第17句】: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墨子

【第18句】: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第19句】: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墨子

【第20句】:磨顶放踵,死不旋踵,利天下而为之。——墨子

【第21句】: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墨子

【第22句】:本不固者末必几。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

【第23句】:义人在上,天下必治。——墨子

【第24句】: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墨子

【第25句】: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墨子

【第26句】: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墨子

【第27句】: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墨子

【第28句】: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墨子

【第29句】: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墨子

【第30句】: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墨子

【第31句】: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墨子

【第32句】:子墨子曰:“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不足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口也。”——墨子

【第33句】: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墨子

【第34句】:今天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墨子

【第35句】: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墨子

【第36句】: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墨子

【第37句】: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心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墨子

【第38句】: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

【第39句】:天欲义而恶不义。——墨子

【第40句】:俭节则唱,淫佚则亡。——墨子

【第41句】: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

【第42句】: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墨子

【第43句】: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

【第44句】:刚天下者兵也——墨子

【第45句】:墨子:国之将亡,必有七患国防之患:不修国防大兴宫殿粉饰太平外交之患:大敌当前外无盟友孤立无援财政之患:分配不公铺张浪费穷尽民用内政之患:仕皆渔私修法禁言不问国是国君之患:闭门自大标榜先进坐以待毙团队之患:用人不当小人当道离心离德政权之患:民无食用国无贤能赏罚失威——墨子

【第46句】:天之爱天下之百姓。——墨子

【第47句】: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墨子

【第48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墨子

【第49句】: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墨子

【第50句】:天下有利则治,无义则乱——墨子

25048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