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歇后语文案发朋友圈绝对惊艳!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上台容易下台难】(谚)指受任官职,有职有权,自然容易;罢免丢官,无职无权,自然难堪。

【第2句】:【吃江水,说海话】释义:比喻口气大,净说不着边际的大话。例句:“你真是吃江水,说海话,口气那么大,也不怕闪了舌头。”

【第3句】:风吹头毛——齐发动

【第4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见“不踬于山,而踬于垤”。

【第5句】:【不会撑船赖河弯】事情做不好,推卸责任。类似的:不会 睡觉赖床歪/拉不出屎怨坑臭/输钱怪灯不亮/腿肚子疼埋 怨灶王爷。罗旋《南国烽烟》:“我们这里有句土话:不会撑 船赖河弯,不会困觉赖床歪。这怎能怨我呢?”

【第6句】:【挨打不记数】(惯)比喻吃亏受挫却不记取教训。

【第7句】:【分一杯蓝】(惯)比喻分得一份好处。

【第8句】:猪圈门上贴对联——吃了睡,睡了吃

【第9句】:【超市】“超市”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不过,超市的优越性很快显现,大大方便了顾客,人们现在已经离不开超市了。 “超市”是“超级市场”的简称,它指大型的商品销售市场。这个概念最先产生于西方国家,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超级市场于1930年8月在美国的纽约诞生。超市经营的商品主要是食品以及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用品,外面有停车场,免费为远来的顾客提供方便。超市门口有推车和提篮,供顾客选购商品使用。超市的特点是货物齐全,购物方便,出门集中收款,因此深受顾客欢迎。在我国,不仅引进了大超市的经营模式,独具创意又开办了许多小超市,使“超市”概念扩展,凡进店自由选购的都自称超市。

【第10句】:【移树无时,莫教树知】(谚)移栽树木并没有一定的时间,只要不让树木感觉到就行。指移树最要紧的是不伤根须,不去原土。

【第11句】:熟戏要当三分生,练成要加三分功。

【第12句】:【小子不吃十年闲饭】见“男孩子不吃十年闲饭”。

【第13句】:【乌鸦别笑猪儿黑】见“老鸹别嫌猪黑”。

【第14句】:【肚皮贴着脊梁骨】(惯)肚子里没有一点食物,瘪瘪的。形容非常饥饿。 也作“肚皮饿得贴脊梁”。

【第15句】:【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原为商店谨防假冒的用语,引申为 唯一的意思。成语:独一无二、绝无仅有。老舍《四世同 堂》:“说真的,她的咖啡,点心,和招待的殷勤,到底是只此 一家,并无分号,在咱们这条胡同里!”

【第16句】:【吃哑巴亏】(惯)指受了损失不便声张或无法申诉。

【第17句】:【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谚)旧指说理的秀才遇到不讲理的大兵,再有理也没法说清。泛指和蛮不讲理的人是无法讲道理的。或指讲理要看对象。 也作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秀才碰上兵,有理讲不清。 秀才见了兵,有理说不清。

【第18句】:【头剃了一半,再疼也要剃光】(谚)泛指事情进行到中途,不管有多少困难,也必须坚持到底。

【第19句】:【只扫自己门前雪,莫管别人屋瓦霜】见“各人自扫门前雪”。

【第20句】:看到别人开饭馆挣了钱,哥哥一时心血来潮也挂凼了个饭店招牌,可没过多久就关门了。爷爷说他是“吹灯拔蜡卷毡子,关门收货散摊子”。(河南·辉县)

【第21句】:【过了芒种,不能强种】释义: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6日前后。大田作物要在芒种以前播种完,芒种以后不宜再播种。例句:俗话说:过了芒种,不能强种。谷雨思寻了一下,才说:“离芒种只有五、六天了……可我寻思,强种也得种呀!决不能坐等国家支援!”

【第22句】:【是药能治病,当今无死人】(谚)如果说,只要是药就能把病治好,世上就没有死人了。指服药不能包治百病。

【第23句】:【货卖一张皮】(谚)一张皮:一副美观的包装。指货物固然要重在质量,但能够吸引顾主的美观的包装也不可忽视。

【第24句】:床底下举斧头——有力用不上

【第25句】:【毒蛇黄鳝分不清】释义:黄鳝:鳝鱼,像蛇而无鳞。比喻分不清真假好坏。例句:武斌呀!你可不能毒蛇黄鳝分不清,好人坏人辨不明呀!你要看看清,想想明,不要把敌人的砒霜当冰糖吃,受骗上当啊!

【第26句】:【兔子急了敢咬人】(谚)兔子是弱势动物,但逼到窘急时,也敢咬人。 比喻善良温顺的人到了忍无可忍时,也敢于拼命反抗。 也作“兔子急了也咬人”。

【第27句】:【千尺有头,百尺有尾】(谚)绳索再长,总是有头有尾的。比喻任何事情有开头也有结尾。也比喻做事得顺着次序,有头有尾,不可乱套。

【第28句】:【 娘要嫁人,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子女阻止不了;天要下 雨,人阻止不了。表示无可奈何,由它去吧。语序亦可换 置。李英儒《还我河山》:“娘要嫁人,天要下雨,咱们都管不 有头发谁愿意装秃子没有人愿意装穷,实在是不得已。 或说:有了头发可别装秃子。叶文玲《谁是研究所所长》: “说一千道一万,有头发谁肯装秃子?”

【第29句】:姥爷在我家门口种了许多花,但是,这些花总是被小偷偷走。昨天晚上,姥爷说:“电视上的歌唱的是‘常回家看看’,我是常出去看看,抓住个贼。”我和妈妈笑得肚子都疼了。(新疆·哈密)

【第30句】:【纸糊的灯笼——一戳就破】(歇)用纸糊成的灯笼经不起一戳。 形容人或某种势力十分虚弱,不堪一击。 也作“纸扎的灯笼——一戳就破”。

【第31句】:火线上飞出来的鹰——见过响枪大炮

【第32句】:毛驴碰门——来的不是人

【第33句】:【一镐头刨出个金窖】(惯)比喻一下子获得大量钱财。

【第34句】:大海退潮——水落石出

【第35句】:【猪八戒摔耙子,不侍候】候、猴谐音。猪八戒不满意孙悟 空(孙猴子),摔耙子以示不干。现多用来表示恼火,不愿交 往。马加《北国风云录》:“本来想说此处不留爷,还有留爷 处,却顺嘴溜说:到时候猪八戒摔耙子,不侍候这个猴。”

【第36句】:【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释义:褶:指包子顶部折皱的面皮。比喻钱财或优点不露在表面。例句:掌柜的,你别瞧我们穿的破,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招好主顾,财神爷来了。

【第37句】:十月眼看就要过去了,因雨水太多,我家稻田的麦子还没种上,天却又下起了雨。妈妈看看天,无可奈何地对爸爸说:“这真是十月天后娘脸,越怕难看越难看。”(河南·济源)

【第38句】:【 前辈子欠了债这辈子来还】债,受折磨。前辈子,也说: 前世、前生、上辈子。曹禺《北京人》:“哎,这也是冤孽,清少 爷,你是前生欠了大奶奶的债,今生该她来磨你。”

【第39句】:驴子拉磨——跑不出这个圈;走的老道儿;兜圈子

【第40句】:【乌狗吃食,白狗当灾】(惯)乌狗:黑狗。黑狗偷吃了东西,却惩罚了白狗。比喻惩罚错了对象。 也比喻代人受过。

【第41句】:【天塌下来有地接着】(谚)比喻事情再大,自有人承担责任。 也作天塌下来有地顶。 天塌了,自有地接。

【第42句】:草字不归格,神仙认不得。

【第43句】:【天字第一号】(惯)旧时常用《千字文》文句的字来编排序号,“天”是《干字文》首句“天地玄黄”的第一字,“天字第一号”就是第一的意思。后借指最大、最好或最突出、最重要的。

【第44句】:干鱼给猫当枕头——过不了夜

【第45句】:傍晚,我在放学路上听两位叔叔边走边谈。其中一人说道:“你是唱红脸的,可不能走啊!你走了,剩下我们几个光屁股猴就没戏唱了。”(河南·泌阳)

【第46句】:【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见“大家齐了心,黄土变成金”。

【第47句】:【生米做成熟饭】已为既成事实,无法改回原样。成语:米 已成饭、木已成舟。赵树理《三里湾》:“他想,再要不积极活 动,眼看生米做成熟饭,就无可奈何了。”

【第48句】:竹篾织的鸭子——没心肝

【第49句】:人出生在哪里,哪里就最珍贵。

【第50句】:黑豆碾了皮——成了光仁(人)

【第51句】:【拔钉子】(惯)比喻除掉所憎恨的人,或除掉危害极大的祸患。

【第52句】:【黄梅雨未过,冬青花未破。冬青花已开,黄梅雨不来】释义:冬青:常绿乔木,夏季开花,花小呈淡紫红色。在黄梅雨时节,冬青树一般不会开花;如果开花,便是旱象的征兆,黄梅雨便停止。例句:冬青花占水旱。谚云:“黄梅雨未过,冬青花未破。冬青花已开,黄梅雨不来。”

【第53句】:春天刚到,我就急着脱棉衣,奶奶在一旁说:“春寒四十五,三月还下桃花雪。春捂秋冻。你别这么急着换衣服。”(河南·焦作)

【第54句】:【吃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见“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第55句】:木偶不叫木偶——傀儡

【第56句】:墙上画的美人儿——你爱她不爱

【第57句】:【 一座山头一只虎】一个地方,难以存在两种对立的势力。 或说:一山难容二虎。类似的:一个艄公一道河/一个乌鸦 占一枝/一个爷爷一炷香。成语:势不两立。传记图书:“正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张学良此时真切体悟到‘卧榻之旁,岂 容他人鼾睡’的道理。”

【第58句】:我平时做作业的时候很认真,可是一到考试就会因马虎而出小错误,所以总得不到满分。妈妈常说:“你是夜明珠,背后里放光。”(江西·景德镇)

【第59句】:【三年早知道】(惯)指什么事情都比别人知道得早。含讽刺义。

【第60句】:【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谚)当家:管理家事。指不管家务,就不知道柴米油盐价格上涨的事。泛指不担当某方面的重任,就体会不到某方面的种种难处。

【第61句】:手榴弹的脾气——拉就火

【第62句】:【拉垫背的】(惯)1比喻找人顶替自己的错误或拉人一起去干坏事。 2指自己不行了,也不让别人好过。

【第63句】:【 一拳打在絮被上,没有一点反响】指没有反映,没有效果。 类似的:一拳打在猪背上,连个印子都不起。《秦城春秋》: “她的反抗就像拳头砸进棉花里,没有得到任何反映。”

【第64句】:【地无一垅,房无一间】见“房无一间,地无一垅”。

【第65句】:【瓮里捉王八——跑不了】(歇)指陷入困境,无处躲藏,无法逃跑。 常含讥讽意味。 也作瓮中捉鳖——跑不了。 瓮里捉鳖——没跑。

【第66句】:【步子迈得正,不怕影子歪】(谚)指为人处世大公无私,正道直行,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第67句】:【大家拾柴火焰高】(谚)比喻大家共同努力,取得的成就自然就大。 也比喻大家开动脑筋,想出的办法就多。 也作“众人拾柴火焰高”。

【第68句】:【家乡的山坡不嫌陡】(谚)故乡的山坡再陡也不会嫌弃。指人对故乡的眷恋,不会因条件差而改变。

【第69句】:仙女下凡——腾云驾雾;飘飘然

【第70句】:【兜肚断了带子——没得绊】(歇)兜肚:护肚子的内衣,上下都有带子束在身上。绊:缠束。指人不受约束了。一说“绊”谐“盼”,指没有盼头了。

【第71句】:【 去年的皇历翻不得】皇历,指农历历书。它的节气不是固 定在某月某日,一年一个样子,隔年不适用。指不能按老规 矩办事。皇,也说:黄。孙犁《风云初记》:“去年的黄历,今 年不能使了。从脚下起,就得变个样儿!”

【第72句】:腊月三十贴对联——年一回

【第73句】:【敲竹杠】(惯)据说清代贩卖鸦片的人常把鸦片藏在竹杠里,官员检查时,敲打竹杠,听声音查虚实,若被查出,烟贩子会向官员行贿。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勒索财物。也比喻寻找借口抬高价格。

【第74句】:【棉花里裹着针——软里硬】(歇)本指软里带硬,转喻表面和善而内心凶狠。 也作“棉花里面包圪针——柔中带刺”。圪针:方言,指某些植物枝梗上的刺儿。

【第75句】:【 有眼不识泰山】泰山高大,居然不认识。借指没有认出 重要人物,失礼。类似的:有眼不识荆山玉/俗眼不识神仙。 成语:有眼无珠。明代《水浒》:“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 冒读兄长,望乞恕罪!”

【第76句】:隔道不下雨,隔村不死人——情况不一

【第77句】:卖了白面买笼屉——不蒸(争)馒头蒸(争)口气

【第78句】:【眼中疔,肉中刺】(惯)比喻心中最恨的人。 也作眼中钉,肉中刺。 眼中钉,心上刺。 眼中之钉,舌中之刺。

【第79句】:打虾钱,买烟抽——水里来,火里去

【第80句】:【恶作剧】“恶作剧”的意思是故意捉弄他人,使他人难堪的行为。 “恶作剧”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盗侠》:“僧始扪中处,徐日:‘郎君莫恶作剧’。”讲的是唐德宗建中初年,有个叫韦生的人搬家到汝州,在搬家途中遇到一个僧人。韦生与这个僧人交谈甚欢,感觉非常投机。僧人问韦生:“我住的寺院就在前边不远的地方,到我那里坐坐,怎么样?”韦生爽快答应了。韦生跟着僧人走了十多里地,还没有走到。他怀疑僧人是盗贼,就偷偷地从鞋子里取出弹弓,弹射僧人的脑袋。开始时僧人好像没有感觉,韦生一连射了五次,他才摸着被射中的地方慢声说道:“郎君莫恶作剧(你不要这样开玩笑)。” 恶作剧之风一开,至今还有人变着法效仿,甚至还走出国门,专门设了一个“愚人节”。

【第81句】:哥哥三十出头了,还一身孩子气。奶奶说:“人高马大了,还油嘴滑舌的,什么时候能懂规矩啊?”(江苏·射阳)

【第82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释义:道:道行指僧道修行的功夫。魔:“魔罗”的简称,指破坏修行的恶魔。原是告诫修行的人警惕外界诱惑的一种说法。后用来比喻一种力量超过另一种力量。例句:哼,你别臭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那手法到底骗不过咱们丁主任的眼睛。

【第83句】:我和妈妈走亲戚,看着妈妈走得并不快,可我总是跟不上。妈妈笑着说:“紧走赶不上慢不歇呀,孩子。”(河南·尉氏)

【第84句】:【马怕骑,人怕逼】(谚)指马怕被人骑,人骑上就身不由己;人怕被人逼,逼到忍无可忍时就会起来反抗。 也作“人怕逼,马怕骑”。

【第85句】:有一天,妈妈要给姥姥捎东西,姥姥不让捎。姥姥说:“东西越捎越少,话越捎越多。”(山东·济南)

【第86句】:【棉花卷儿打锣——没音】(歇)棉花性软,卷成卷儿,打锣不会发出声音。本指没有声音,转指没有反响或回音。

【第87句】:七月里的荷花——时鲜

【第88句】:【破鞋,提不起来】释义:比喻事情十分棘手,或事态非常糟糕,没法说起。也指事情不要再提。例句:(老山头)怔了一刻,把手在膝盖上一拍,叹了口气说:“咳!破鞋,提不起来了!”冯贵堂问:“怎么?拉不过李霜泗来?”老山头摇摇头说:“他不来。”

【第89句】:【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歇)大的材料被用在小的地方。 比喻有才能的人没有被用在重要岗位上,或大人物被用来做小事情。

【第90句】:张五第一次偷东西,被公安局抓走批评教育了一阵就放了出来。可他回来不久又去偷,结果判了刑。村里人说:“他啊,是不当和尚头不冷,不打棍子不知疼,非得好好整治一下不可!”(山东·文登)

【第91句】:【有三家好亲戚不算穷人】(谚)亲戚在经济上能相互帮助,有几家好亲戚的帮助,就不会贫穷。指不怕一人一家贫穷,怕的是周围环境都一样贫穷。

【第92句】:【软绳可以捆硬柴】(谚)柴是硬的,绳是软的,软的绳能捆住硬的柴。比喻人使用柔软的手段,往往能制服强硬的敌手,或性情温和的人往往能迫使性情刚烈的人就范。

【第93句】:【冻不死的葱,饿不死的僧】(谚)僧:和尚。指葱耐冻,再冷的天气也冻不死;和尚可以四处化斋,当然不会饿死。

【第94句】:【太华之下,白骨狼藉】(谚)太华:西岳华山。白骨狼藉:遍地都是死人的白骨。上华山原为求药避世,却多有死在山下的。指华山不易攀登,十分凶险。

【第95句】:【 泥人禁不起雨打】指禁不起考验。韩志君等《古船·女人 和网》:“棉花架不住风吹,泥人禁不起雨打。我只担心,往 后豆腐房办红火了,他挎兜儿里有了钱,再去走歪歪道儿!”

【第96句】:【内藏虎狼之心,外饰温恭之貌】(惯)指人内心凶残狠毒,外表却装出温良恭谦的样子。

【第97句】:过生日那天,爸爸给我十元钱,让我自己买礼物。我跑到新华书店花十元钱买了一本注音《三国演义》。回到家,我问奶奶贵不贵,奶奶笑着说:“能买吃亏物,不买便宜嘴。”(河南·邓州)

【第98句】:【一人做事一人当】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应该负责,牵扯不 到别人。清代《红楼梦》:“我只恨他为什么这么胆小,一身 作事一身当,为什么逃了呢?”

【第99句】:【强龙不压地头蛇】强龙,比喻能力强大的人;地头蛇,比 喻地方上有势力的人。谓地头蛇不好对付。姚雪垠《李自 成》:“他们以为强龙不压地头蛇么?我才不信这地头蛇有 多么厉害!”

18396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