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经典歇后语文案大全 【501】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水银落地——见缝就钻;无孔不入;形影不离;眨眼不见

【第2句】:耗子扛枪——窝里横

【第3句】:宋瓷花瓶——古瓷(词)

【第4句】:吃枣子不吐核——囫囵吞枣

【第5句】:铁板上的铆钉——没跑

【第6句】:大榔头砸豆腐——笃定

【第7句】:好经念给聋子听——白费唾沫

【第8句】:钢条做钉子——宁折不弯

【第9句】:老鹰不落地——干旋

【第10句】:对着舞台找对象——相情愿

【第11句】:【老和尚念经——过一天算一天】(歇)指得过且过,敷衍地过日子。

【第12句】:洗淋水澡——首当其冲

【第13句】:棺材出了[指出殡后]才讨挽歌钱——晚了:迟了

【第14句】:人生舞台上扮演摇篮角色的人——老师

【第15句】:癞蛤蟆蹲门槛——想装石狮子

【第16句】:榫头里的楔子——硬挤

【第17句】:牛皮灯笼抹黑漆——照里不照外

【第18句】:高速公路——畅通无阻

【第19句】:鸡给黄鼠狼拜年——巴结到家反被害

【第20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各随其便;奈何不得;你管不着;随他的便;有什么办法

【第21句】:半夜里吃萤火虫——心里明

【第22句】:【霜打的树叶——蔫了】(歇)本指树叶经霜以后失去水分,变得萎缩了;转以形容人精神萎靡、没精打采的样子。也作霜打麻叶——蔫了。麻叶:落叶乔木麻栎的叶子。霜打的瓜秧子——蔫儿了。霜打的茄子——蔫了。

【第23句】:魔术师的道具——尽是秘密

【第24句】:老藤子爬树——绕来绕去

【第25句】:积木搭高楼——推就倒;一碰就倒

【第26句】:铁匠的工具——自己打的

【第27句】:千人大合唱——异口同声

【第28句】:接生婆摆手——不接了

【第29句】:范进中举——喜疯了

【第30句】:茶馆里聊天——想起什么说什么

【第31句】:放羊的拾柴禾——捎带

【第32句】:牛郎织女哭梁祝——同病相怜

【第33句】:吃虱子留后腿——小气

【第34句】:人打江山狗坐殿——抬举畜生

【第35句】:托着扁担过马路——横行霸道

【第36句】:山猪嘴里的龅牙——包不住

【第37句】:两个瞎子挤眼——谁也不知道什么事

【第38句】:【大姑娘裁尿布——闲时做下忙时用】见“小大姐儿裁褯子——闲时置下忙时用”。

【第39句】:耗子啃茶壶——满口是瓷(词、刺)

【第40句】:【锥子剃头——一个师傅一个做法】(歇)剃头不能用锥子。指各人有各人的不同做法。

【第41句】:孙子用兵——以一当十

【第42句】:变戏法的亮手帕——不藏不掖

【第43句】:【老母猪扎坛子——顾脑袋不顾腚】(歇)扎:钻进。腚:屁股。形容惊慌失措,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

【第44句】:棉花换核桃——吃硬不吃软

【第45句】:哥哥没把手洗干净就去拿馍,我说:“看你不讲卫生。”妈妈笑着说:“大哥别说二哥,秃子别说老明;蚂蚱咬蛐蛐——一块地里的虫。”(安徽·利辛)

【第46句】:牛吃破草帽——满肚子的坏圈圈

【第47句】:卖了裤子买镯子——穷讲究

【第48句】:【蓝靛染白布——一物降一物】(歇)蓝靛:靛蓝的通称,深蓝色的有机染料,用来染布,颜色经久不退。降:降伏,制服。本指一种东西制服另一种东西,转指某人或某事物专门制服另一人或另一事物,或某人、某事物专由另一人、另一事物来制服。

【第49句】:喝多了滚开水——热心

【第50句】:虎坐莲台——假充善人

【第51句】:象棋盘上的子儿——有进有退

【第52句】:刘备三请诸葛亮——净找明白人

【第53句】:十盏明灯熄五盏——半明半暗

【第54句】:敲着饭碗讨吃的——穷得叮当响

【第55句】:【抱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歇)元宝:旧时较大的金银锭,银的一般重五十两,金的重五两或十两。指爱财胜过爱性命。讥讽人极其吝啬。也作“揣着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

【第56句】:苍蝇飞进牛眼里——找泪(累)吃

【第57句】:黄牛打架——死顶

【第58句】:【开元通宝——外圆内方】(歇)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其间铸的铜币(通宝),圆形中间有方形孔。形容人表面圆融,实际上很有准则或个性极强。

【第59句】:拆东墙补西墙——凑合着过

【第60句】:【空棺材出丧——木中无人】(歇)木:棺木,谐“目”。指人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常含责骂意。

【第61句】:上等轮胎——有气难出

【第62句】:麻雀当家——七嘴八舌

【第63句】:老牛拉着磨盘转——个心眼

【第64句】:南郭先生吹竽——不会装会;滥竽充数

【第65句】:【马上吃猪蹄——不知骨头落哪里】(歇)骨头:本指猪蹄里的骨头,转指人的骨头。指某人下落不明.不知死在哪儿。

【第66句】:拉磨的驴——瞎转

【第67句】:柏油路上开汽车——稳稳当当

【第68句】:大姑娘相亲——羞羞答答

【第69句】:口里吞了个毛杏子——心酸

【第70句】:彩云和白云谈情——吹就散(苗族)

【第71句】:高山流水——少知音

【第72句】:扯铃扯到半空中——空响(想)

【第73句】:【半天云头挂口袋——装风】(歇)风:谐“疯”。指装疯卖傻。也作“半天云里吊口袋——装疯”。

【第74句】:大炮打麻雀——小题大做;不惜代价

【第75句】:【提傀儡儿上戏场——少一口气儿】(歇)傀儡儿:木偶戏里的木头人。本指傀儡是死的,没有气儿;转指人缺少志气,没有出息。

【第76句】:缚在桩上的叫驴——绕圈转

【第77句】:脚踩跷跷板——上一下

【第78句】:树叶遮屁股——不顶用;不顶事

【第79句】:苍蝇跟屎壳郎做朋友——臭味相投

【第80句】:借灵堂哭自己——另有伤心事儿

【第81句】:布袋里买猫——不知底细;听得见:看不见;抓迷糊

【第82句】:手插到染缸里——不沾染也得沾染

【第83句】:灯谜晚会——耐人寻味

【第84句】:吊好了膘的公驼——锐不可当

【第85句】:鹅卵石跌进厕所——又臭又硬

【第86句】:【暖水瓶儿——外面冰凉,里边热乎】(歇)冰凉:本指温度低,转指冷淡。热乎:本指温度高,转指热情。指外表看似冷淡,而内心很热情。也作暖水瓶——表面冷,心里热。属暖水瓶的——外头冷,里头热。

【第87句】:【张飞穿针——粗中有细】(歇)指粗鲁的人也有细心的时候。也指人看起来很粗鲁,办起事来却很细心。

【第88句】:大老爷下轿——步(不)行

【第89句】:【打蛇打七寸】(谚)七寸:蛇的要害处,在蛇的头之下,腹之上。打蛇必须打在它的致命部位——七寸上。比喻打击敌人,要击中他的要害。也比喻办事要抓住关键。

【第90句】:狐狸扮观音——扮来扮去是个狐狸精

【第91句】:肩膀上扛大梁——压趴架(承担不了)

【第92句】:尿盆里起雾——臊气

【第93句】:老坟山上冒烟——出鬼气

【第94句】:【压轴戏】“压轴戏”是京剧用语。现在“压轴戏”用来比喻引入注目、有影响的或最后出现的事件。如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三章:“因为他们(外国记者)都没有逃走的必要,只消安安稳稳地睡上一晚上,便要看到‘改朝换代’的压轴戏了。”因此,许多人误认为“压轴戏”就是最后一出好戏,其实并非如此。…时,戏园演白天戏,中午卜二点多开锣,傍晚六点多打住,戏目有六七个甚至八九个。一般分为三段。前三出通常为新角儿或学生们演,中间两三出比较好,后三出是观众期待的最受欢迎的戏。这三段每一段的末一出做“轴子”——前轴子、中轴子、大轴子。这是清末民初北京几家戏园子演戏的规程。所以说“轴子”就是最末演出的剧目,倒数第二出便成了“压轴”。为什么说最好的演员所演的剧目叫“压轴”呢?这和北京老戏班的传统有关。派戏人总是把唱工最好的戏,也就是这戏班的台柱子演员的戏,排在倒数第二出。而最末一出戏,则是全武打行的武戏(本戏班全体武行演员参加演出)。这类戏占用的时间也就是一刻钟,所谓“一打散”(角色上来简单地交代一下情由,就双方开打,打几个回合胜负一定,戏就结束了)。多数听戏行家、达官贵人之属,看大轴子一上,往往就起座出园。有这样的一句话:“轴子一上就套车。”说的就是这个情况。那时没有小汽车,达官贵人看戏都是坐骡车来的。所以那年代的大轴子,又叫“送客戏”。真正的好戏乃在倒数第二出的压轴戏。

【第95句】:【白脸狼戴草帽——假充好人】(歇)白脸狼:狼的一种,体形较小,尾短,脸白,性极凶残。指恶人伪装成好人。

【第96句】:蚂蚱扯了一条腿——照样蹦

【第97句】:歪嘴和尚——念不了正经

【第98句】:【蘧伯玉带笼头——牵牵君子】(歇)蘧伯玉:名瑗,春秋时期卫国人,卫大夫史鰌知道他是难得的贤人,曾多次向卫灵公推荐。笼头:套在骡马等牲口头上的皮条或绳索,用来系牵牲口的缰绳。牵牵:谐“谦谦”,形容谦逊。指谦虚谨慎、彬彬有礼的人。

【第99句】:两个鼻子眼出气——息息相关

10251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