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大学毕业文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大学毕业感言佳句

叶子的离开是风的多情还是树的不挽留

你我的离校是人生的催促还是青春的不停留

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大学就像校门口的公交车,坐上车,去了又回,那是又开始的一个学期,坐上车,去了不回,就毕业了。

我哭着到来,大家都笑了,我微笑着离开,大家都哭了。

看着空荡荡的宿舍和柜子,总觉得留下了什么,原来留下了我的思念。

母校是什么,你刚来的时候巴不得早点走,可当你真要走的时候,又急切的希望能多留一两天。

关于毕业感言的作文

今天,我在这里,向我们的母校道别,向母校的老师们道别,向朝夕相处的同窗们道别,也向这段不能忘怀的岁月道别

这六年的路,我们走的辛苦而快乐,六年的生活,我们过的充实而美丽,我们流过眼泪,却伴着欢笑,我们踏着荆(jīng)棘(jí),却嗅得万里花香。

六年的岁月,几千个日日夜夜,听起来似乎是那么的漫长,而当我们今天面对离别,又觉得它是那么的短暂。

老师曾经说的一句话:“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们今天的成果都是老师一手培育出来的,几千个日日夜夜,老师不断的为我们操劳,用辛勤的汗水、无私的奉献、无数夜的伏案耕耘,给了我们一个清醒的头脑和一双洞察的眼睛。

马上,我们就要毕业了,让我们对所有教过我们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 老师的关怀,同学的友谊,六年里所有的酸甜苦辣都凝聚成今日的成果,我们的小学生活也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同学们,让我们在毕业之前牢记老师对我们所有学生的殷(yān)切期望,现在的我们,站在时间的交汇点上,回望过去,远眺未来,毕业是各奔东西甚至天各一方的分别,毕业是执手相握心心相印的经典时刻,毕业是一切都并非结束的郑重开始,毕业是一切都没有飘散的深沉时刻。

同学们,请在我们互相挥手告别的时候带上其他同学最美好的祝福,在这个临别之际,让我们立下誓言:今天,我们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将会以我们——祖国的栋梁,为荣!同学们,请别忘记了,小学生活,我们共同走过!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考上大学的感言

在大学四年里,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时常浮现在眼前,挥之不去:忘不了军训时的情景,忘不了琴房里熟悉的声音,更加忘不了那一份份真挚的友谊与祝福......在这四年里,我有过成功,更加有过挫折、有过失败、有过遗憾,也正是这些不顺利,使我成熟、让我变得勇敢岁月匆匆,转瞬四年,留下无数美好的回忆.从陌生到熟悉,收获了珍贵的友谊,从青涩到成熟,收获了难忘的经历,大学四年将成为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即将毕业,心中不免有一些难舍,但更希望的是:在大家走出校园之后,一切都好!人生就像110米栏,跨完大学这个栏之后,还有更精彩的下一个等着我们。

昨日在海边的事仿若梦里烟尘,恰似流年难再。

那只受伤的白鸟亦像我们无法割舍的年轻,却再也找不到它停留过的痕迹。

终于会远走,终于也会分离。

但总算留了惊艳的风景,亦和上了我们温热的泪。

踏出学院,迈向社会,演绎新的舞曲。

把四年的点点滴滴珍藏心中,带着它们开始我们新的旅程。

这四年来,感谢学校和老师对我的培养与照顾

毕业后我一定学以致用,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鼓足勇气,挽起手,出发

好的大学四年即将结束,我们在此期间学到了很多。

四年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痛并快乐着,我们带着这样美好的回忆踏入社会,开始另一段的奋斗。

我们朝夕相处,情同手足。

这四年的盛宴,让我们更加懂得了珍惜。

时光飞逝,转眼间四年的大学生崖即将结束。

在即将毕业离校之计,我心中充满了对母校的不舍以及对学校领导和老师

《毕业感言》属于什么文

散文  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转眼间,大学四年已经过去,回首我的大学生活,一切依然历历在目,我想即使很多年过去,我依然会怀念那 时,那天,那人,心怀感激。

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转眼间,大学四年已经过去,回首我的大学生活,一切依然历历在目,我想即使很多年过去,我依 然会怀念那时,那天,那人,心怀感激。

文言文毕业感言,帮忙修改

自戊子年至今,犹三年矣。

吾思及向之所成,竟无可屈指者也。

蒙师之教诲,悟言一纸之上,涕泪纵横,百感交集。

吾性啷当,溺于嘻游,余深知此弊必出于玩物丧志,然也,故学业荒。

思及此,惭愧不已,非吾愚于学,而素善读,恨无可放的。

吾尝私拟今起发奋,当头悬梁锥刺骨,定为人中人也。

如今所剩之日仅三月也,必心无旁骛,用心一也,壮志激昂唯求终胜

高中毕业感悟600字作文

三年的高中生活,弹指一挥间的永恒,而今回忆起着三年的高中生活,更多的是惆怅,更多的是对命运的拷问。

三年的地狱式的生活。

今天熬到头了。

凉风习习,可美丽的电院却是一片暖洋洋的景象,每一名毕业学员都在为自己最后的学业而精心的准备,精心的策划许多事情。

随着时间的冲击,会慢慢失去原有的味道,就像和同学曾经有过的矛盾,有时仔细咀嚼,却发现是甜的,可能这就是长大了吧?是啊,谁也无法拒绝成长、成熟,也许只有思考,只有长大,才能将原来那个懵懂、单纯的自己舍弃,去迎接更成熟的考验。

不能怪时代的车轮滚得太快,也不怪人的脑子,而是现实的生活却带了以往令人痛苦的回忆,这样,不好吗?岁月就这样悄悄的溜走,长长的却又是短短的一生。

总是写不完那种流浪的辛酸和浪漫。

可是从终点又回到起点,从平淡经历诸多的磨练后又回归于平淡的时候,你是否无悔于你的抉择?从温馨的港湾出发,跋涉高山大河,携着风雪冰霜又回到那种安宁的氛围。

你是否无悔于你的经历?再过几天,我那复读的高中同学就要实现他们的大学梦了。

而我?回顾走够的一年,只有一个感受,希望下一年快点过。

然后和学校永远拜拜。

永不回来。

真的。

我是这么想的。

我想去社会中寻找自己的理想。

虽然想起来幼稚,。

但我明显的感觉到我不适应现在的学习气氛。

我厌恶。

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或许我真的应该在想象与现实中找准位置。

当一个现实注意者。

但我是一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人,我想试一试,也许,或者完全就是那一张纸吸引了我。

因为我想我需要它。

人们说执着是一场漫长的分期分批的投资。

而成功则是对这场投资的一次性回报。

执着于自己所爱的事业。

追求一份成功与收获,该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而只有坚守执着才可能获得。

而如今,我执着于那张纸。

心里是矛盾的,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

心也淡了,一心想的是毕业 ,全过关,然后追求自己的东西。

很多人都说人就是这样活着。

就这样吧,人们也没有信仰的生命是残缺的生命,没有信仰的人是无为的人生,我现在没有信仰。

我只想不低于我以前的同学,和我同学一样 ,目前不,以后也不会。

大道理谁都懂。

我觉得人的理想,什么信仰,都是靠关系,权利,金钱做前锋的。

什么道理。

什么哲理我认为那只适合未涉世,或者涉世的成功者,或者学者,去无为的造化的,真的希望错过太阳的我,会有好运。

或许自己太现实。

太社会化。

但是实际不就是这样吗?我不想看到那种无所谓包装进课堂的老师,走出课堂有怎样?社会就是那样。

我觉得人也好,学生也好,老师也好,在保留自己的那份真诚之外,坦然的去面对现实。

我厌恶那种讲豪言壮语的老师。

高中就这么毕业了,回首看看来时的路,我发现在一片黑压压的天空下,我们埋头苦读,只为了有一天功成名就。

但是,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以大学毕业后我想为话题1200字作文

大学毕业寄语文章  有谁能挡住时光的脚步,有谁能长留青春的容颜,这一天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了,2007年7月15日,我们  写给自己    看到凌乱的宿舍、迷茫的眼神和疲惫的步履蹒跚,四年前那些行囊匆匆、好奇活泼的男孩似乎就在昨天,不知道四年中我的莽撞、我的容颜、还有我莫名的幻想是否改变,也不知道我的理想、我的信念还有我苦苦的追求是否一如从前,也许大家苦苦追逐的梦早已实现,也许还有人在为四年的碌碌无为感慨万千。

    初中升高中时,梦想进入重点高中;高中考大学时,希望进入一流大学。

如今,几年的大学生活已经结束,不如为何,心里却有着几分留恋与伤感。

还记得几年前那个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秋天,列车将满脸稚气的我送进了大学,就这样,在懵懂在思绪里,我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

还记得第一次上课时,一直纳闷大学上课为什么像打游击似的到处乱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意识到大学生活并不像以前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这里,虽有着很多机遇,但的是挑战。

大学就如一个小社会,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我们可以张扬个性,尽展风采,但如果你不懂得适当表现自己,那你就有可能会被推下舞台,成为一个失败者。

    朋友是一笔财富,我应该庆幸自己有那么多的好朋友,是她们在我困难时给了我勇气,在我迷茫时给我指明了方向。

人家都说,大学时的友谊是最经得起考验的,我想我一定会珍惜每一份友谊,珍惜每一个朋友,让我们学会感激,这样才会感受到的温暖

    写给学弟学妹    总以为自己需要别人的照顾,想想自己已经是毕业的学姐了,下面给学弟学妹们一点自己的生活感悟吧

    千万不要认为到了大学就等于拥有了美好的明天,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大学阶段是最考验人的时候,都说大学成就了一批人,也毁灭了一些人,的确如此。

懂得进取的人就鱼跃龙门,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而颓废的人就被无情地淘汰出局。

  不要人云亦云,跟着别人的脚步走,这样你总会比别人迟到一步。

你要有自己的想法,并制定出计划,然后大胆地实施。

不要害怕丢脸,有时犯点错误才能得到教训;不要有自卑心理,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凭什么别人能做好的事情我做不到呢,仔细寻找差距才能获得进步。

  在大学里可能会收获真爱,但这仅仅是可能,或许你曾经认为刻骨铭心的爱情在毕业时你发现其实什么都不是,有多少善男信女渴望得到爱情,而大部分时间收获的只是痛苦而已。

所以,不要沉溺于爱情,不要随随便便牵手,更不要随随便便放手

    如果你有一技之长,那一定要将它变得更强,因为人们都喜欢有特长的人,这对你找工作特别有好处。

平时千万不要各门课都泛泛地对待,对你特别感兴趣的课程一定要学得尤其突出,当然这并不是说其它课程可以丢掉,在平衡学习各门课程的同时突出重点。

不要说你所有课程都学得很好,那别人会以为你其实什么都没学好。

所以,突出几个方面,这样才会让你与众不同。

  写给明天    马上就要分离了,不知道同窗好友们何时才能再相见,更不知道彼此的友谊能否经得起时间锤炼。

    每年看到许多约定十年后重逢的老校友们回到母校,一起回忆十年前的今天,一起回味昔日的点点滴滴。

多想知道他们重新站在母校门口时有怎样的心情,多想知道他们回到曾经住过的宿舍说“这是我当时住的床,那是……”时的感受,不知道十年后的我们再相聚时是否也能产生如此感动的一幕幕。

    明天,我们就要奔赴祖国各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也许,我们其中的一些人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为祖国建设耕耘一生;也许有一些人平平凡凡地生活,体味着生活的艰辛。

我想说,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一路走好

    大学是人生一个里程碑,里程碑的周围往往有着很多很多的叉路口,而毕业则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去选择一条路继续走下去。

毕业前,我们努力了;毕业时,我们流泪了;毕业后呢

让我们将感恩的心、激动的泪和深情的爱化作虔诚的祝福,祝福每个人都能够拥有美好的明天

学生从学校到单位工作的想法与感受,写一篇500字的作文。

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过程个社会化的过程。

如何社会化,是岗前培训最重一点。

在今天这个岗前培训班上,我我今天的这个发言不是向大家介绍什么成功经验,仅仅是站在同是大学生的角度,来谈谈个人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12年前的今天,我跟你们一样也是刚刚大学毕业,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从大学校园踏入了烟草行业的大门,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名企业的员工。

当时的心情应该跟现在的你们一样,有能在激烈竞争之中找到一份满意工作的激动和兴奋,也有想尽快踏入工作岗位用十几年来的知识积累,为企业为社会发挥贡献、创造职业价值的冲动和豪情,更有刚刚踏入社会,犹如精心饲养的动物放生大自然,进入一片陌生领地的忐忑不安和迷茫。

这种激动和兴奋、冲动和豪情、忐忑不安和迷茫,交织在一起,是一种甜蜜,也是一种苦涩。

就业的甜蜜暂且不表,单说苦涩。

说苦涩,首先是因为对即将从事的岗位和单位,知之甚少,甚至说一无所知,眼前一片迷茫、心中一团迷雾,深感空有一身学问而无用武之处,犹如狗咬刺猬、老鼠拉乌龟--无从下手。

在激动和兴奋之余,会莫名其妙的油然而生--“我是谁?”“我能做什么?”的困惑与迷茫。

说苦涩,其次是因为从大学校园到烟草企业的环境变化,让我感到很不适应,心态没有及时调整过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待人处事的方式不适应。

在学校里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称兄道弟、姐长姐短的,现在呢,对不同职务、不同单位、不同场合的人要有不同的说话方式。

二是对压力的承受不适应。

当学生时做错了事,同学和老师、学校和社会都会比较宽容,可一旦参加了工作,我们就是一个独立承担责任的人,有什么错误必须要有勇气自己来承担。

三是时间性纪律性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

上大学时,不想听的课可以不听,不想参加的活动可以不参加,落下的课程可以在考试前两周抓紧突击,还不耽误拿奖学金,有时候看哪个同学不顺眼,动不动还想跟他打一架。

参加工作后就不一样了,上下班要遵守考勤制度,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得按时完成,不遵守劳动工作纪律,轻者影响考核得分和工资待遇,重者还会受到处分,甚至有解除劳动合同、丢掉工作的风险。

四是对薪酬的不适应。

第一次拿工资,我都觉得不好意思,因为在学校里,不管是当学生会干部还是做党支部干部,做事都是没有报酬的。

现在想起来,当时的迷茫和苦涩,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踏入社会,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缺乏对职业和事业的了解与认知,导致不能正确处理好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一直从事全省烟草行业的劳动用工管理工作,其中一项职责就是负责大学生招聘管理工作,对大学生有着浓厚的感情,也经常了解、分析行业这么多年来新进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成长情况。

除了上述我就业初的感受之外,我认为,当前,大学生参加工作的前几年,对待工作的心理状态还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感觉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较大。

应届大学生步入社会,就意味要从学生角色向职业化角色转变的开始。

大学生刚参加工作,被人认可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刚参加工作,往往会被上级或领导指派做一些简单性、操作性、流程性的工作。

就我们行业来讲,可能会派你们到基层的基层去锻炼一两年,干一些最基础的工作,比如去分拣线分拣卷烟、给零售商户送货、去烟站种植、收购烟叶、去卷烟或烟叶仓库当保管员,甚至说是一些打杂跑腿的工作。

而我们这些应届大学生,曾经都是学校里的高才生或者说是所谓的“天之娇子”,如今却只是一名普通员工,做着简单的工作;进的是名牌大学,学的是热门专业,但却没有获得期望的薪酬和机会。

这种期望值的落差,让许多应届大学生无所适从,无法安心工作,尤其看到本单位的部分领导干部或者中层干部,无论是学历还是能力上都跟自己无法相比的时候,这种心理的落差更大。

这种心理的落差将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心态浮躁,无法看见自己的前途,越加对未来迷茫,感觉自己郁郁不得志,最后走向破罐破摔,甚至跳槽的边缘。

二是急于求成,遭受挫折后不能承受压力。

应届大学生一方面对于工作急于求成,另一方面,遭受挫折后,心理负荷较大,无法承担工作压力。

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知识非常有限,很多书本知识由于教育的滞后性,在工作中已经过时,很多工作知识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锻炼和提高。

因此,应届大学生真正参加工作之后,还需要摆正心态,放下架子,重新去学习,以使自己胜任现有工作。

而且,在工作中的任何过失和错误都有可能造成本单位的经济损失,所以任何小小的失误也难免招致同事或上级的批评后者斥责,难以承受压力。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释放或者化解,就可能转化成对企业或同事的抱怨,无法使自己在技能上提高,无法融入集体,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造成心理失衡的现象更加严重。

三是围城思想严重,盲目感较强。

应届大学生心智还不成熟,跟同事交流过程中,往往会受外界影响,总认为自己所在的岗位、工作环境甚至行业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山望着那山高,公司的月亮不如其他公司的月亮圆,因此,越发对自己目前的状况和工作不满,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思考问题时的外向型心理,总是认为所有目前的不如意都是企业和他人的错,而没有内向去思考自我,站在社会或企业的角度考虑这些问题,分不清到底是自身的原因还是公司的原因,这样造成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楚,目光短浅、眼高手低、互相攀比,正如俗话说的一样“心比天高,命比纸北,当不满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稍不如意就一走了之。

这三种情况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后的普遍心理。

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咨询专家徐小平曾说过,现在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缺少的东西太多。

很多人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没有明确的就业意识,缺乏一定的职业素养,造成了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的社会化、职业化转变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那么,如何尽快实现从学生到优秀员工的角色转变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点: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与社会,向社会化转变。

现在不少大学生在思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自我与职业的关系时,将社会化等同为“丧失自我”,并从内心排斥社会化。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从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化,表面上表现为职业化,但深层的东西其实是对于社会和自我的正确认识,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大学生工作适应最突出的障碍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人性、职业和他人。

在校时,我们大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容易走两种极端:一种是对于社会和人性的复杂,缺乏基本的认知和准备,过于天真和无知;另一种极端则是对社会和人性过于悲观,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使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抱有强烈的抵触意识,又因为过于理想化而导致苛刻、偏激、狭隘、封闭。

事实上,社会和职业既没有有些人期望的那么美好,也不如另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坏,它复杂而真实,需要我们将片面的、绝对的、理性的、批判式的思维转化为感性的同情式的理解认同,用坚强而温和的眼光和胸怀去接纳,这样的人生态度和境界虽然需要一定的年龄和阅历才能达到,但职业经历能够促使我们大学生,用一种更现实、更客观、更温情的眼光来看待社会、职业和自我。

我们应该牢记,在书本上、网络上抽象地批判人性,与实际地同真实的人接触的感受和看法是不一样的。

我们周围就有很多“太冲、太自我”的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和自我的结果,直接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和职业角色意识模糊。

有一次听一个关于职业发展的报告,咨询师讲:一个公司在同一年录用过三个大学生,一个纯粹无法胜任工作;一个缺乏主动性,干什么都得告诉他,不说他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另一个太过于强势和主动,他工作是去改造别人的,还得让上司听他的。

这三种类型在当今大学生当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社会对于个人的改造的力量是巨大的,个人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等待和望而却步,关键是我们要有足够的自觉,有意识地接受、完成这个改造的过程,让这个过程短一点,让自己和周围的人痛苦少一点。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大学生都能很好地作好这一点,能尽快地实现社会化的转变。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向职业化转变。

职业素养是我们大学生角色转换的重点。

在人才交流市场上,我们会常常发现,多数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希望应聘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其实,大学生就业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离社会的实际要求肯定有很大的差距,用人单位真正看重的并不是简单的成绩单,也不是表面的学历学位,而是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专业知识和经验不是阻碍我们大学生角色转化的最大难题,我们本来就是学生出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十几年的学习经历让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参加工作后的岗位专业知识我们一定能轻松搞定,工作经验我们也一样能扎实积累。

但是,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职业素养才是我们大学生的“软肋”,这些方面的欠缺在职业适应阶段都会表现出来。

那么什么是职业化呢?从职业素养的角度而言,动态地看,职业化就是个性的发展要适应共性的要求,将外在要求内化为自我修养,按照职业要求改造自我的过程;静态地看,职业化就是训练有素、行为规范。

从外在呈现来看,职业化表现在职业资质、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方面,要充分符合工作的需要,其中知识、技能、态度尤为;而从内在来看,所有看得见的表现都是由看不见的价值观决定的,因此,职业化是内力的外现。

如果将这二者结合起来看,职业化给人的观感是,第一层次看穿衣戴帽;第二层次看待人接物;第三层次则是看价值观。

我们烟草行业的共同价值观就是“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

作为烟草人,作为烟草职业人,这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价值观。

如何成为职业化员工呢?古人云:德才兼备谓之“圣人”,德才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之谓之“君子”,才胜德之谓之“小人”。

再厉害的领导、再称职的部门负责人、再优秀的员工,一旦不按要求遵守职业道德,没有了意识素养,就是不合格,就不能称之为职业人。

为帮助大家提高职业素养,尽快实现职业换型,我总结和归纳了八条注意和八条建议:职业员工的八大注意,或者说是八大禁忌,是我们参加工作后应该避免的八种现象:

【第1句】:拒绝承担个人责任,习惯上推下卸,敷衍塞责。

【第2句】:打工心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时刻准备跳槽。

【第3句】:自认为是“天之骄子”,清高孤傲,不能委曲求全。

【第4句】:不主动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

【第5句】:没有危机和竞争意识。

【第6句】:被动心态,对同伴和工作没有兴趣和激-情。

【第7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独善其身,不愿主动地帮助他人。

【第8句】:借口太多,不能自动自发地努力表现。

成为职业化员工的八条建议,也是我们参加工作后应该培养的八种职业素养:

【第1句】:敬业。

干工作要积极主动、自动自发,干就干得好,爱就爱得深,做就做得精。

【第2句】:服从。

接受单位和领导安排的工作不讨价还价,也不要过分依赖他人。

【第3句】:感恩。

感恩你的单位和同事,感恩你身边的所有人包括你的竞争对手。

你所干的一切最起码要对得起你的良心,对得起你拿到手的工资。

【第4句】:超前。

要有超前意识,自我管理要高标准严要求,工作标准永远要比上级领导的要求更好,想到他前边,做到他心里。

当科员的要想着科长的活儿,当科长的要想着处长的活儿,当处长的要想着领导的活儿。

【第5句】:注重人品。

不管做什么,先把自己的人做好。

要时刻牢记:诚信源于人品,人品比能力更重要。

所谓德才兼备谓之“圣人”,德才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之谓之“君子”,才胜德之谓之“小人”,就是这个道理。

【第6句】:学会包容。

工作遇到挫折或受到领导或同事批评,要学会包容和换位思考。

不管遇到什么?尽量让自己快乐!不要拿过去、别人、没发生、自己的烦恼折磨自己!

【第7句】:培养团队意识。

学会主动帮助他人,毫无怨言。

要自动自发,彼此负责,相互协作、目标统一。

【第8句】:保持竞争意识。

要时常主动寻找差距、创新改善、追求卓越,每天实现自我设定目标。

如果不思进取,迟早会被他人所取代。

如果大家能做到上述八点,你们就具备了优秀的职业素养,也将顺利实现职业转型,成为对企业对行业有利用价值的人才。

第三,要从现在做起,向行动化转变。

学校是一个同质性比较高的小社会、小群体,人员构成比较单一,相对比较单纯,而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与学校相比,社会是一所更大的大学。

职场文化和校园文化在时间安排、人际交往、学习方式、评价体系等很多方面都大有不同。

因此,当我们在跨出大学的校门、跨入职业的门槛之际,要顺利实现社会化、职业化转变,就要从现在做起,从我们生活、工作、职业发展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向行动化转变。

总结我大学毕业十来年的工作历程,在此给大家提7条建议,从现在做起,付诸行动:

【第1句】:要正确定位。

大学生不是传说中的“天之骄子”,而是与别人一样的工作者,希望大家放下架子,不要高高在上,不要拈轻怕重,不要好高骛远,要摆脱“精英心态”,甘做“普通劳动者”,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第2句】:要学会适应。

不要习惯性地像在学校里一样,以对待周围老师和同学的方式与同事、上司、老板相处。

千万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而是要学会适应与不同的人和-谐相处,求同存异,适者生存。

【第3句】:要控制情绪。

要自觉地意识到校园文化和职场文化的不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喜怒哀乐全表现出来,更不能随便发脾气,影响工作。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第4句】:要热情主动。

对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我们更要热情、主动、外向,以尽快、尽可能地让上司、同事和周围的人愉快地接受你。

这一点不要说大学生不大会考虑,我们很多人即使工作多年,或者终其一生,都不大会去考虑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能使自己的整个人,激励、感染、影响、愉悦身边的人,那将会达到超越职业化的境界。

【第5句】:要不断学习。

大学里学的那些知识不是我们的救命稻草,那些看是丰富渊博的知识根本解决不了工作中的问题、满足不了我们职业发展的需要。

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要树立向同事、向上司、向朋友、向社会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党政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来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满足你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

【第6句】:要时刻反剩要有自盛自知、自觉的意识和理念,时刻注意在为人处事的细节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要学会通过工作和为人处事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你今后能有针对性地、更加积极主动地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技能,使自己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集体和团队。

要永远记住: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检讨与改进才是成功之母。

【第7句】:要付诸行动。

我们要树立在书本和知识之外的另一种学习观念:行动化的学习。

社会化、职业化,或者说改变个人习性的最好方法,就是将社会化、职业化的要求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的言谈举止上,通过改变行动来改变自己,顺利实现角色转变。

当然,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要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将社会化意识和职业素养体现为态度和行为习惯,不是一日之功,不会一帆风顺、一蹴而就,需要一个积累和准备的过程。

多项调查和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和角色转化期大概需要1-3年的时间。

而这1-3年的时间正是你职业生涯中最“青黄不接”的阶段:你既不像毕业时的“单纯”,又不像有四五年资历的那样能“独挡一面”,而是处于“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状态。

这个时期,也许是你一生中最痛苦,变化最大,对人生的认识、体会和感悟最多的时期,但往往能够积累到你一生中第一次“从学习迈向工作”时段内宝贵的工作技能和坦然的就业心态。

如果大家能顺利通过这个阶段,就将稳步踏入“职业塑造”阶段和“职业开拓”阶段,最后登上“事业成功”这个职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实现你曾经一切的豪言壮语和海誓山盟,达到你的职业发展的巅峰。

戴高乐曾经说过:“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

”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和抱负;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和磨砺。

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就要拿出勇气,要付出努力、拼搏和奋斗。

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我们自己去打拼!为了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不会在碌碌无为中消耗光阴,我提议,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大学生,从现在开始,就要在心中默默地为自己写下一份职业规划书,规划你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规划你的前程和未来,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你们的职业规划,在挫折中学习,在行动中改变,尽快完成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逐步迈向你们成功的职业发展通途,到达胜利的彼岸。

大学,老师带我们去参观一个地方,说要写感想文,那这个观后感感想文需要写参考文献吗

大学中的见习,也就是老师带队去实地参观,其参观总结,或者观后感想文,不需要参考文献,只要把你的参观内容结合专业思考就行了。

毕业论文可以增加参考文献,例如各种工具书,设计手册等。

11234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