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名胜古迹——颐和园

730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暑假,我和爸爸坐火车来到颐和园准备参观。

只见,雍和宫是北京最大的一座喇嘛寺。这是一个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群。从昭泰门起,所有楼堂殿阁,门上高悬着的匾额,都是用汉、满、蒙、藏四种民族文字题写的。

我那次游览,正遇上一位老年的导游员,给一群海外侨胞作讲解。他说,如果仔细看上去,就能看出那一幢幢殿堂的廊柱门檐,都汇合着不同民族的建筑特点。就以法轮殿作例子吧,从大轮廓上看,是汉族庙堂建筑的样子;但是,再看那殿脊上的五座塔形镏金宝顶,又是藏式的;那殿顶上凸起的透光阁楼,又吸收了蒙古包上的天窗式样。

这一切,结合得又是那么统一。后来,那位老人在大佛阁里讲那尊大佛的来历,就更加吸引人了。说的是,在清代乾隆年间,西藏地区的一个藏王发动了叛乱。

当时的达赖喇嘛,派人飞马向中央政权求援。乾隆皇帝应他的要求,发大军入藏,支援地方武装,平定了叛乱。达赖为了表示对朝廷的谢意,又知道乾隆信奉佛教,就进贡了一株巨大的白檀香树,雕成了这尊迈达拉佛,佛身高18米,地下埋了8米,总高26米,直径8米。

当时,是先立佛身,后建佛阁的。站在大佛的脚边,我抬头刚要看看他的庄严法相,头上戴着的草帽儿却差点落了地。一时间,我觉得这里的每座建筑,每件文物,都体现了自古以来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灿烂,体现了我国古代各民族的亲密团结……

再往前走,又看见颐和园内最佳的亭子是知春亭。它四面环水,周围是绿树桃花。每当春风从东南吹来,驱走了冰雪严寒,知春亭便像报春的使者,迎着春风欣然屹立,以它那动人的姿态向人们报告春天的消息。

人们走上知春亭向远望去,那无限的风光更是令人陶醉。北边是绿树成阴的万寿山,大小殿堂掩映其中,山下曲折的长廊贯穿南北,湖畔的汉白玉栏杆像雪白的玉带把湖山分开,西面是绿柳飞舞的西堤,南边的十七孔桥像天上彩虹把南湖岛和东堤连接。正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这仙境般的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看完以后,我们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8435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