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公众号上比较火的谚语俗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吃秤砣,铁了心】 释义:比喻下了决心,毫不动摇。 例句:二朵大婶将杜秋葵喊价一半,只跟安天宝要五百块的孝心钱,但是杜秋葵吃下秤砣铁了心,死活也不肯再嫁人……

【第2句】:【生疮不晓得化脓,放屁不晓得脸红】(惯)斥责人不知羞耻或不懂道理。

【第3句】:【官禁私不禁】(谚)官方明令禁止的事,私下里照样通行。旧指官方的律条只是表面文章,不能起到令行禁止的作用。

【第4句】:【人忙神不忙】(惯)指当事人着急,被求助的人却不着急。

【第5句】:【鱼儿蹦到沙滩上】(惯)比喻陷入绝境。

【第6句】:【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见“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第7句】:【谈天】“谈天”一词,也作聊天,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到家事,大到国事,无所不聊。 那么,“谈天”一词源出哪里呢?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孟荀列传》:“邹衍之述,迂大而宏辩……故齐人颂日:‘谈天衍’。”战国末期,齐国的哲学家、阴阳学家邹衍曾经游历许多诸侯国,针对各国的现状,他常常发表大胆的言论,并写了不少文章。但他的文章具有主论很高且不通常理的特点,其研究方法是从小事物一直推衍到漫无边际。人们听了都忍不住拍手叫绝,但真正要推行他的理论却是感到非常困难。后来齐国的人都称邹衍为“谈天衍”。《史记》集解引刘向《别录》说:“邹衍之所言……尽言天事,故日‘谈天’。”这就明确指出“谈天”的初义和出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就把随便的闲谈称作“谈天”或“聊天”了。

【第8句】:【东不成,西不就】(惯)指择偶或择业不顺利,总是不成功。也泛指事情总是办不成。

【第9句】:【出门看天气,买卖看行情】(谚)行情:市面上商品的一般价格。指出门行远路,要注意天气变化;经商做买卖,要把握市场行情。

【第10句】:【江河不满漏卮】见“沧海不能实漏卮”。

【第11句】:【稍粗胆壮】(谚)稍:赌资。指上赌场带的赌资多,胆子就壮,胆壮往往能赢钱。也泛指资金充足,周转自然不用发愁。 也作“稍长胆自壮”。

【第12句】:【躲一棒棰,挨一榔头】(惯)比喻躲过了一场打击,又遭受另一场打击。

【第13句】:【作舍道边,三年不成】(谚)在大道旁边筑房舍,过往行人多,七嘴八舌,主人拿不定主意,三年也筑不成。指做事多谋寡断,难以成事。

【第14句】:【蛇咬一口,见了黄鳝都怕】(谚)黄鳝(shan):鱼类,形状像蛇。被蛇咬过的人,见到和蛇相像的黄鳝也会害怕。指人受过大的伤害,常不免心有余悸。

【第15句】:【会嫁的嫁对头,不会嫁的嫁门楼】(谚)对头:合适的男子。门楼:高门楼,有钱有势的门第。指给女儿选择婆家,要选个合适的女婿,不要着眼于有钱有势。 也作会嫁的嫁儿郎,不会嫁的嫁家当。 会选的选儿郎,不会选的选田庄。

【第16句】:【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谚)未为:不算,算不上。指人世间安定快乐的生活远比黄金更宝贵。 也作“休道黄金贵,安乐价更高”。

【第17句】:【芦席夹囤——随方就圆】(歇)芦席:用芦篾编成的席子,一般为方形。囤:用席子等围成的盛粮用具,圆形。本指用方形的东西去迁就圆的,转喻顺应当时的情势或按照别人的意志说话、做事。

【第18句】:【拿屁股当脸】(惯)骂人不知有羞耻之心。

【第19句】:【红粉赠佳人,宝剑赠壮士】见“宝剑脱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

【第20句】:【打死老虎】(惯)比喻打击已经失势或失去反抗能力的人。

【第21句】:玫瑰在花园里开放,英雄在人民中成长;树木从泥土中吸取养分,英雄从人民中得到力量。

【第22句】:【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释义:说明做事要小心谨慎。 例句:李小二道:“只要提防他便了。岂不闻古人言:‘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第23句】:【人往高处走,鸟往亮处飞】见“鸟向明处飞,人往高处走”。

【第24句】:【狗咬石匠——找的挨榔头】(歇)榔头:石匠干活用的锤子。比喻自找挨打,或自讨苦吃。

【第25句】:【洞房三天没大小】(谚)洞房:新婚夫妇的房间。新婚三天内,不论年长年幼、辈分高低,都可和新婚夫妇逗乐。指民间习俗,新婚三日,人人都可闹洞房。 也作“新婚三天没大小”。

【第26句】:【美食不如美器】(谚)宴请宾客,美味的食物,不如美观雅致的器皿。指餐具美观十分重要。

【第27句】:【独占鳌头】见“占鳌头”。

【第28句】:【开天辟地头一遭】 释义:比喻自古以来头一次,是空前的。 例句:太阳从西边出,月儿往东边落,开天辟地头一遭儿。

【第29句】:【肚大如柳斗,神仙难下手】(谚)肚大:大肚子病,即臌(gu)症。柳斗:用柳条编织成的提斗。指臌症是不治之症。

【第30句】:【灶老爷上西天——有一句讲一句】(歇)灶老爷:灶神,也叫灶君、灶王爷。旧俗每年腊月廿三祭灶神,认为灶王爷此时会上天报告所掌管的人家的情况。指实话实说,毫无保留或隐瞒。 也作灶王爷上西天——有啥说啥。 灶王爷升天——实话实说。

【第31句】:【鸡蛋壳儿里发面——没有大发头儿】(歇)发头儿:本指发酵程度,转指发达、发展程度。指没有大的发展前途。 也作“鸡蛋壳儿发面——没多大发头儿”。

【第32句】:【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释义:当而一套,背后一套,两面派作风。 例句:他当面是人,背后是鬼,在阴暗角落里兴风作浪。

【第33句】:【远女近地家中宝】(谚)远女:远嫁的女儿。近地:离家近的地。家中宝:指丑妻。旧指远女少生闲气,丑妻不惹是非,近地种收方便,是农家过平安日子的基本条件。

【第34句】:【笱里的鱼儿——有进无出】(歇)笱:竹制的捕鱼器具,口很小,鱼进去就出不来。指人或物只有进来的,没有出去的。

【第35句】:【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草)绳】比喻人在某件事上遭受挫折后,一直心有余悸,不敢再涉足其间。典出《初刻拍案惊奇·转运汉巧遇洞庭红》。 明朝成化年间,苏州有个名叫文若虚的人,做生意总是赔,人家叫他“倒运汉”。这年他穷得实在过不下去了,便破罐破摔,拿着别人送的一两银子,买了几篓太湖橘子——名叫“洞庭红”,随商船出海,他要看看海外风光,死了也不冤。到了一国,商人们都上岸做贸易去了,文若虚猛地想起自己带着吃的那一篓橘子烂了没有?于是搬到船板上吹吹风。岸上走的人看见了,问是什么东西。文若虚拿起一个掐破就吃。围观的人看这东西又好看又能吃,问他多少钱一个。文若虚听不懂,便竖起一个手指。有人拿出一个银钱来买了一个,闻了闻扑鼻香,尝一尝甘甜可口。又摸出十几个银钱来,说:“我买十个进奉皇帝。”旁边的人看了,你买俩,他买仨。文若虚一看剩下的不多了,刚要涨价,那第一个买橘子的人飞马赶来,大声喝道:“不要卖了,皇帝都要了。”文若虚把钱一数,共一千多,约合百两银子,竟是一本百利了。 众商人回来,听说这事,都惊喜道:“人都道他倒运,而今是转运了。” 便劝他得此钱买了货带回去再生利钱。文若虚道:“我是倒运的,将本求财,没有一次不蚀本的,如何这要生利钱。妄想什么?万一和从前一样,再做亏了,哪里再有洞庭红来卖?‘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量了,我还是带这些钱回去吧!”

【第36句】:【敲开场锣鼓】见“打开场锣鼓”。

【第37句】:【五湖四海都行船】 释义:比喻哪里都可以去,在哪里都有行动的自由。 例句:“你刚才说得好,五湖四海都行船,咱们各走阳关道,你凭啥仗势欺人?

【第38句】:【卖糖的不卖醋,卖醋的也别卖糖】(谚)卖糖的就只卖糖,卖醋的就只卖醋,不要互相掺和。比喻人各干各的营生,不要相互搅扰干预。

【第39句】:【在山靠山,在水靠水】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第40句】:【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歇)泥菩萨一到水里就溶化了。 比喻自己保不住自己。 也作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第41句】:【不死也得脱层皮】(惯)指即使能活下来,身体也已遭受了巨大的损伤。 也作不死也得剥一层皮。 不死也得扒层皮。 不死也得去层皮。

【第42句】:【恶人先告状】(谚)指恶人做了伤害别人的事,为转移目标,洗脱自己的罪名,往往抢先告状。也指人自身做了缺理事,反在人前制造舆论,指责别人。 也作“坏人先告状”。

【第43句】:【垓下困霸王——四面楚歌】(歇)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固镇东北沱河南岸。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交战时,楚霸王项羽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围困在垓下,“兵少食尽”,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起楚人的歌曲,十分惊惧,疑心楚地已被汉军占领,于是仓促突围,后自刎于乌江边。比喻陷入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处境。

【第44句】:【醉汉嘴里出真言】见“酒后吐真言”。

【第45句】:【出力不讨好】见“吃力不讨好”。

【第46句】:【晴天要备阴天伞,饱时要备饥时粮】 释义:比喻有备无患,也指防患于未然。也说“暖备寒衣睛备伞”。 例句:“俗话说,晴天要备阴天伞,饱时要备饥时粮。”

【第47句】:【山小雀翻筋斗——卖弄花屁股】见“啄木鸟翻跟头——卖弄花屁股”。

【第48句】:【巧者多劳拙者闲】见“能者多劳”。

【第49句】:【明星】“明星”现多指在文体等方面成绩突出、受人追捧的人,如歌星、影星、球星等。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它上源自天,下源自地。 首先说天。“明星”,古书上指金星,又叫太白星,这是肉眼能观察到的亮度较高的星。有月,众星捧月。无月,明星耀眼。这是“明星”一词的最早出处。 其次再说地。《太平广记·采仙录》日:“仙女明星,玉女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明星”原是华山仙女的名字。 不管太白金星也好,仙女明星也好,都是光彩耀目,众人仰慕。所以,近代人们常以“明星”比喻成绩卓著、出类拔萃、引人注目或某一领域知名度很高的人。如”电影明星”、“歌星”等。众明星参加晚会叫“今夜星光灿烂”。

【第50句】:【起晚了得罪公婆,起早了得罪丈夫】(惯)比喻怎么做都不好,左右为难。

【第51句】:【一打三分低】(谚)只要先动手打人,就输了三分理。指动手打人是输理的行为。

【第52句】:【江湖一把伞,容吃不容攒】(谚)江湖:旧时指辗转四方以卖艺、卖药等为生的流浪生活为走江湖。 攒:积攒,积存。指走江湖的人只能混碗饭吃,很难积攒钱财。

【第53句】:【逃出龙潭,又入虎穴】见“出得龙潭,又入虎穴”。

【第54句】:【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谚)旧指为善或作恶终究会有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也作善恶终有报,只争旱与迟。 善恶必报,迟速有期。

【第55句】:【四六不懂】是一个俗语,在百姓当中比较流行。它是形容一个人不懂事理,形同“二百五”。 “四六不懂”源自骈文体。骈体文词语,四字和六字相间,是为基本句式,俗名“四六文”,曾是撰文造句的经典参照。故此,说某人“四六”,指的是有文化素养,是对其行为规范的褒奖。如果在“四六”后面加上“不懂”二字,形成“四六不懂”句式,就是贬斥。“四六不懂”如同“不三不四”一样,“三四”为好,三、四前面加上“不”字就是贬义。

【第56句】:【费唇舌】(惯)指费了许多话去解释、劝说或表白。 也作费口舌。 费唾沫。

【第57句】:【事有凑巧,物有偶然】(谚)凑巧:恰巧凑合到一处。偶然:意想不到的巧合。指天下事,往往有完全出入意料、恰巧凑合到一起的。 也作“物有偶然,事有凑巧”。

【第58句】:【好意反成恶意】(惯)指以善心待人,却被人误解为歹意。

【第59句】:【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谚)火车凭着车头的带动,。才能飞速前进。比喻坚强的、有能力的领导班子是带领群众走向胜利的关键。

【第60句】:【但得方便地,何处不为人】(谚)只要有对人行方便的条件和环境,就要努力做出有益于人们的事情。 指人要有热心公益、助人为乐的精神。

【第61句】:【土块擦屁股——迷了门】(歇)门:本指肛门,转指门路。形容人迷迷糊糊,不知所措。

【第62句】:【风吹连檐瓦,雨打出头椽】 释义:比喻突出、冒尖的人容易受到打击。 例句:有个中年汉子紧攥着一双手,叹息着说:“唉,风吹连檐瓦,雨打出头椽,像高二佬这样干个里难选一个的人,死得好苦!”

【第63句】:【贼人有妙计】(谚)贼人有作案的狡诈手段。指坏人有常人意想不到的诡计阴谋。

【第64句】:【地和生百草,人和万事好】(谚)地通和,各种各样的花草都会长得茂盛;人和睦,办事就会顺利方便。 指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以和为贵。

【第65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惯)盲人骑着瞎马,半夜走到深水池边。比喻盲目行动,乱闯乱撞,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第66句】:【明水暗道紫花泥】(谚)指雨后夜间行路,在无光照的情况下,看着亮亮的是积水,看着紫花样的是泥坑,看着黑呼呼的才是路。

【第67句】:【身在福中要知福】(谚)身处在幸福之中,要知道珍惜这幸福生活。 指人必须知足惜福。

【第68句】:【富日子好过,穷家难当】(谚)指当家的有钱就容易把各方面的事情都安排好,穷人无钱,持家就很难。 也作富家好当,穷日子难撑。 穷日子难过,富家好当。

【第69句】:【乌云遮不住太阳】 释义:比喻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 例句:“常言说:乌云遮不住太阳;咱这集体日子就是太阳,什么也遮不住它!”

【第70句】:【太岁头上动土】 释义:太岁,指木星。旧时迷信认为太岁某一年在某一地方,这一地方就不能动工搞建筑,否则就会遭受灾难。比喻触犯忌讳或某个有权势的人物。 例句:“看着你不错,赏你脸,你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我是干什么的,你也不打听打听,滚!”

【第71句】:【漏船偏遇顶头风】见“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第72句】:【喇叭是铜锅是铁】(谚)喇叭是铜打造的,饭锅是铁铸成的,喇叭和饭锅不是一路货。比喻人和人不一样,各有自己的长处,也各有自己的短项。

【第73句】:【倒苦水】(惯)比喻倾诉所遭受的苦难或心中的痛苦。

【第74句】:【好汉不怕出身低】(谚)指好男儿贵在有真才实学,能自立自强,不在乎出身门第的高下贵贱。 也作好汉不怕出身贱。 英雄何论出身低。

【第75句】:【嘴硬骨头酥】(惯)形容说话强硬,却胆小心虚。 也作“嘴硬骨头松”。

【第76句】:【名、字、号】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个名字,可在古代,人们不仅有“名”,而且还有“字”,有的人还有“别号”。如关公,姓关,名羽,字云长;如苏轼,字子瞻,别号东坡居士。 “名”的起源当在上古时期,与姓、氏起源相当。这是社会发展和生存的需要,“姓、氏”区分集体,“名”区分个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 古代贵族取名,都有一定的礼仪,要符合规矩。而底层的百姓起名一般都很随意,如阿狗、阿猫等。据说这样孩子好长大。后来随着语言文字和文化观念的发展,人名也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被重视。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所以古人的字多与名含意相近或相辅。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孔明”的义相近;岳飞,字鹏举,鹏举就是起飞。一般说来,“字”是男女成年后才加取的,表示他们已经开始受到人们的尊重。不过这是指上层阶级,下层人往往没有这么多的讲究。 “号”,是指称号,即人的别称。别号则是使用者本人起的,并不受家族、行辈的制约,可以自由地寄托或标榜自己的某种情操,一般文人往往有自己的别号,如李白号青莲居士,陆游号放翁,王安石号半山等。号有自号,也有为他人所取。他人所取的号往往表示对此人的评价,如宋江号及时雨,吴用号智多星等都属此类。现实生活中有起外号的陋习,往往抓住某人的缺陷冠以外号,有辱人格之嫌。 名、字、号其实都是人的名称,但在用法上很有讲究。在人际交往中,上对下、长对少一般直呼其名。下对上称呼时则称字、号。上流社会在交际应酬中爱以别号相称以表示尊重,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

【第77句】:【蛤蟆吞西瓜——开口不怕大】(歇)指人张口要价太高,使对方无法还价。常含讥讽意味。

【第78句】:【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释义:金钱能使人坏掉良心。 例句:原来人心本好,见财即变。自古道得好:“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丁戍见卢疆倾心付托时,也自实心应承,无有虚谬。及依他到所说的某处取得干金在手,却就转了念头。

【第79句】:钓鱼要忍,拿鱼要狠。

【第80句】:【救人须救彻】(谚)救助人,必须做到完全彻底地使之渡过难关。 指救助人要负责到底,不能单凭一时的激情。 也作“救人救到底”。

【第81句】:【得了便宜卖乖】(惯)卖乖:自鸣乖巧。指得了好处还说漂亮话。 含贬义。

【第82句】:【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谚)少吃点,有滋有味;过饱了,会伤肠胃。指饮食要有节制。

【第83句】:【饿死不吃瞪眼食】(谚)瞪眼食:瞪着鄙视的眼睛给人吃的饭。宁肯饿死,也不吃别人瞪眼施舍的食物。指宁可不要命,也不能舍弃人格。

【第84句】:【人将礼乐为先】(谚)礼乐:礼节和音乐。指待人处世,要有礼貌,讲文明。 也作人将礼乐为先,树将花果为圆。 人将礼仪为先,树将枝叶为圆。

【第85句】:【鸡子里头算出四两骨】(惯)比喻十分吝啬,极能算计。

【第86句】:【行不愧影,寝不愧衾】(惯)衾:被子。走路没有对不起影子,睡觉没有对不起被子。指做任何事情都问心无愧。

【第87句】:【走过场】(惯)本指戏曲中龙套角色出场后不停留,穿过舞台从另一侧下场。比喻只求形式,没有效果,敷衍了事。

【第88句】:【毛裢口袋倒西瓜——一会儿就倒完】(歇)毛裢口袋:用毛蓝色厚布或麻布制成的口袋,长方形,农家常用来装麦子等粮食。倒:本指倾倒,转指倾诉。形容人说话痛快,一口气全说出来。 也作“毛蓝口袋倒西瓜——一口气倒个干净”。毛蓝:比蓝色略浅的颜色。

【第89句】:【上山容易下山难】(谚)指上山时重心在前,好用力;下山时脚步不稳,易打跌。也比喻人的社会地位上升时神情慰悦,下落时颜面无光。

【第90句】:【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释义:平时要注意节约,要有积蓄,有钱也不可挥霍浪费。“莫待无时思有时”又作“莫到无时盼有时”。 例句:倘惜福君子于乡党中不时开导,毋得奢华,备留余地,所谓:“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第91句】:【黑马】“黑马”是个外来语,原指那些出乎人们意料而获胜的“爆冷门”的运动员,后来泛指各领域爆冷胜出的人物。 “黑马”源自英国作家本杰明·迪斯累里的小说《年轻的公爵》,书中描写一匹黑马,原被人们认为夺魁希望甚微,谁料在比赛中它竟一举获胜。从此,“黑马”一词便被体育新闻广泛使用,指那些出乎人们意料而获胜的运动员。如朝鲜乒乓球运动员多年未参加国际比赛,复出后竟一路过关斩将杀人决赛,意外获得亚军,被人们称为乒坛“黑马”。后来,又有人把它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如选举中的意外获胜者、工程招标中的意外中标者等,都可以说出现了一匹“黑马”。

【第92句】:【近处不走,却去转远路】(惯)比喻省事的办法不用,却用复杂的。 也作“近路不走走远路”。

【第93句】:【掉下个树叶也怕砸死】(惯)形容人非常胆小怕事。

【第94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谚)不测:无法预料。旦夕:早晚。指人的祸福命运就像天空变幻的风云一样很难预测。 也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无常祸福。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变。 天有不测的风云,人有无端的祸福。

【第95句】:【东葫芦爬西架】(惯)长在东边的葫芦却爬上了搭在西边的瓜架上。 比喻事情奇怪,不合情理。

【第96句】:【上卦不灵下卦灵】 释义:这次不行下次行。 例句:“闯荡江湖总得冒点风险,免不了有个三长两短。上卦不灵下卦灵,只要实权在手。”

【第97句】:【家将败,出妖怪】(谚)指家庭将要衰败时,往往会出现离奇古怪的事。也指国家将耍衰败时,往往会出现非常怪异的人事现象。

【第98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惯)一人:指皇上。万人:指百姓。地位在皇上之下,万民之上。旧指宰相。也形容人地位非常高,权势非常大。 也作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一人之下,众人之上。

【第99句】:【马拉松】“马拉松”一词现在多用来形容漫长无休止的事情。比如,中国加入WT。问题,一谈就是十三年,断断续续,可谓马拉松式谈判。那么,马拉松的起源是怎样的呢? “马拉松”是世界公认的一个长跑比赛项目,是个音译外来词,同其他长跑、短跑项目不同,是专用名词,特定比赛项目。那么,它有什么特殊呢? 它是奥运会最早规定的项目之一,“马拉松”长跑比赛的历史,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马拉松长跑的距离是【第42句】:194公里,这可说是所有径赛项目的长度之最。 “马拉松”源自希腊和波斯帝国在马拉松的一场战争。马拉松是希腊首都雅典郊外的一平原地名,马拉松平原距离首都雅典四十多公里。公元前490年,强大的波斯帝国出动十万军队进攻雅典。当时希腊军队只有一万多人,但人民保卫祖国的战斗意志十分坚强,双方在马拉松平原展开激战。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希腊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败波斯军队。 一个外号飞毛腿的战士菲德尔迪斯身受多处战伤,但激动地要把这振奋人心的特大喜讯立即告诉首都人民。他一口气跑到雅典中心广场喊道:“欢庆吧!我们胜利啦!”喊完就死了。 为了纪念他,奥运会将他跑步的里程,以起点马拉松命名,作为竞技项目了。

17202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