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韩游网火爆的谚语俗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守身如执玉】 释义:爱自身的名誉如爱护璧玉一样。 例句:试看古圣先贤,守身如执玉,到临死时候,还是一个“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光景。

【第2句】:【骑上毛驴找毛驴】(惯)比喻到处寻找就在自己身边的东西。

【第3句】:【丁对丁,铁对铁】(惯)丁:指兵丁。铁:指兵器。比喻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第4句】:【天打五雷轰】 释义:赌咒发誓要遭到应有的报应。 例句:我们是结拜兄弟,我要是做对不起你的事,那就天打五雷轰。

【第5句】:【脚踏两只船】(惯)1形容和两边都有联系,哪一方都不得罪。2指同时做两种事情。 也作脚踩两边船。 脚踩两只船。

【第6句】:【人生能有几回搏】(谚)搏:拼搏。指人的生命有限,机遇不多,应该积极拼搏,成就事业。

【第7句】:【连阴百日,也有天晴;冬长三月,早晚打春】 释义:比喻好日子总会到来。 例句:“你不能死,你得活着。连阴百日,也有天睛;冬长三月,早晚打春。 我就不信这种闷死人的日子没有尽头!”

【第8句】:【钟不扣不呜,鼓不打不响】 释义:比喻事情做了,总会被人知道。 例句:钟不扣不鸣,鼓不打不响。欲人不知,莫若不为。你做的事,外边哪一个不说的?

【第9句】:【发面馒头——搁不住一咬】(歇)本指发面馒头松软,经不住咬,转喻人或某种势力软弱,经受不住一次打击。

【第10句】:【鸠占雀巢——反客为主】(歇)鸠:鸠鸽类鸟的统称,常指山斑鸠和珠颈斑鸠。指颠倒了主客关系,客人成为主人。

【第11句】:【擀面杖吹火——节节不通风】(歇)比喻处处、事事碰壁,行不通。

【第12句】:【君子之交淡如水】 释义:形容君子之间的友谊高雅纯洁。 例句:石祥捂着酒杯说:“这是我近几年新立的规矩,什么高贵宾客,我都是用水陪酒。”魏华抬眼瞅瞅石祥:“你这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13句】:【油锅里的钱都敢抓】 释义:形容人贪婪,为了钱不怕冒险。 例句:海骡子平常明夺暗算,欺负咱们穷人一辈子,今儿个忽然变成大慈大悲的菩萨了!他这个人油锅里的钱都敢抓,他要是不得点什么好处,就这么给咱用心办事,我不信。

【第14句】:【九牛去得一毛】(惯)形容损失非常少或所占比例极小。 也作“九牛身上拔一根毛”。

【第15句】:【耗子舔猫鼻梁骨】 释义:比喻自己送死。 例句:郭鬼子胆大包天,要跟我比量比量,真他妈是耗子舔猫鼻梁骨,我张作霖从前清打到民国,多大的阵势没见过!

【第16句】:【井底捞明月】(惯)比喻根本不可能做到或一无所获。 也作“水里捞月亮”。

【第17句】:【穷休笑,富休夸,没有长贫久富家】见“见贫休笑富休夸,谁是长贫久富家”。

【第18句】:【干榆湿柳,木匠见了发愁】 释义:木匠也难对付干榆木和湿柳木。比喻人顽固,不好对付。 例句:俗话说,“干榆湿柳,木匠见了发愁。”依我看,陆队长就是个榆木墩子,早就风干了,再锋利的锯子也劈不开!

【第19句】: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第20句】:【打柴的不跟遛马的走】(谚)遛马:拉着马散步,让马在紧张的奔驰之后舒缓筋骨。指打柴的和遛马的根本走不到一起。比喻人穷富不同,不能相随。

【第21句】:【人情若像初相识,到底终无怨恨心】(谚)人和人的相交,最后如果能够保持初识时的那股热情,就不会彼此怨恨了。指人情往往善始不能善终,开始相亲,久后相怨。

【第22句】:【开一道口子,毁一座堤坝】(谚)堤坝:防水拦水的建筑物。指堤坝上如果开了口,水就会冲溃整个堤坝。比喻事情一旦开了先例,就会发展到不可收拾。

【第23句】:【公道原在人心】(谚)公道:公正的道理。公道原本就在众人的心中。指众人对是非曲直自有公正的评价与定论。 也作“公道自在人心”。

【第24句】:【牛圈里头伸进马嘴来了】(惯)骂人多嘴多舌,多管闲事。 也作牛圈里插进马嘴来。 牛槽里伸进马脑壳来。

【第25句】:【守着饼挨饿】(惯)比喻有好的条件不知道利用。

【第26句】:【十个指头咬着都疼】(谚)比喻骨肉情深,无论伤着哪一个,都一样心疼。 也作十个指头咬咬哪个都疼。 十个指头扎了哪一个都是一样疼。

【第27句】:【百将易得,一帅难求】(谚)将:能独当一面的军事将领。帅:指挥三军的最高统帅。将与帅相比,帅极难寻得。

【第28句】:【药补不如食补】(谚)论滋补,再好的药物也比不上普通的饭食。 指食物是最有营养价值的滋补品。

【第29句】:【老的别惹,小的别逗】(谚)不要惹怒老人,不要逗恼小孩。指人到老年往往性格变得倔强,而未成年的孩子又喜怒无常,故老人小孩不可惹逗。

【第30句】:【久赌无胜家】见“常赌无赢客”。

【第31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释义:说明师父就是终身的长辈,尊师如同敬父。 例句:“俗语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岂有为弟子者高坐,教师父去化斋之理?”

【第32句】:【树老焦梢,人老猫腰】见“人老猫腰,树老焦梢”。

【第33句】:【接神容易送神难】见“请神容易送神难”。

【第34句】:【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谚)指受到别人的委托,一定要尽心尽力,把事情办好。 也作受人之托,必当忠人之事。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受人之托当终事。

【第35句】:【棉花耳朵风车心】(惯)形容人耳软心活,没有主见,容易听信他人。

【第36句】:【反其道而行之】这一词语经常用到,意思是用与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反其道而行之”的出处与韩信有关。楚汉相争时,在力量对比上,项羽处于强势,刘邦处于弱势。在张良和萧何的力荐之下,刘邦封韩信为大将军。据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对刘邦说:“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日其强易弱。今大王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意思是说,项羽虽然被称作一霸,但他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天下百姓的心。所以我说他的强大很快就会变弱。今天大王确实能够用相反的方法行事,聚集天下的勇武之士,还有什么不能被消灭的? 刘邦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一直执行这方针,楚汉之间,强弱易势,最终取得了胜利。

【第37句】:【光吃进,不吐出】 释义:形容人吝啬,只往里进,不往外拿。 例句:乡亲们哭了,有的擦着眼泪,朝刘九兴应着:“是啊!”有的深知王武氏“光吃进,不吐出”的脾气,暗暗摇着头。

【第38句】:【宁跟叫花子娘,不跟做官的爹】(谚)宁可跟着讨饭的娘,也不跟做官的爹。指亲娘对孩子知冷知热,最为关心。 也作“宁舍做官的爹,不舍叫街的娘”。叫街:沿街乞讨。

【第39句】:【好猫不作声】(谚)指善于捕捉老鼠的猫不出声。常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张扬、不轻浮。

【第40句】:【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 释义:求别人很不容易。 例句:回去,是的,现在就是路费问题了。怎么张口,怎么要?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她跟谁提头呢?表姑?表姑父?根本不行。

【第41句】:【脱了裤子打老虎】(惯)形容人既无耻,又胆大包天。

【第42句】:【盲人敲鼓——瞎打一气】(歇)打:本指敲打,转指打仗。指打仗没有明确目标,乱打一通。

【第43句】:【兵贵于精】(谚)兵:军队。指打仗的军队不在数量多,而在于训练有素,精干善战。 也作“兵不在多而在精”。

【第44句】:【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释义:瓜儿甜,但瓜蒂却是苦的,可见天下事物难以十全十美。 例句: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说人——言过而行不及。

【第45句】:【如入无人之境】(惯)形容就像到了没有人的地方,毫无阻挡。 也作如践无人之境。 如入无人之地。

【第46句】:【半夜里不见了枪头子——攮到贼肚里】(歇)攮:用刀枪刺,谐“囔”(拼命地往嘴里塞食物)。本指枪头子刺到贼肚子里,转指东西被吃到贼肚子里。用于责骂人。

【第47句】:【七次量衣一次裁】(谚)指做衣服要多次量身,量准了再下刀裁剪。 比喻做事要把准备工作做好,谋划要周到,裁决要果断。

【第48句】:【大姑娘十八变】(谚)十八变:一说女子长到十八岁变化较大;一说由幼女到少女再到成年,面貌在不断变化。指女孩子随着年龄渐长,会越变越俊美。

【第49句】:【良马不窥鞭,侧耳知人意】 释义:窥:暗中察看。良马不待鞭起,侧耳便能领会御者的心意。比喻才智很高的人,办事不待驱策。 例句:魏府大觉和尚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日:“良马不窥鞭,侧耳知人意。”

【第50句】:【空棺材出丧——木中无人】(歇)木:棺木,谐“目”。指人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常含责骂意。

【第51句】:【有了后娘,就有后爹】(谚)后娘:继母。指孩子一旦失去了亲娘,父亲也就会和后娘一样对孩子只有冷淡,没有关爱。 也作有后娘就有后爹。 有后娘必有后爹。

【第52句】:【随大流】(惯)指随着大多数人的意愿说话、办事。 也作随大溜。 随大势。

【第53句】:【耳朵软】(惯)指没有自己的主见,容易相信别人的话。 也作耳根子软。 耳朵是棉花做的。 耳皮软。

【第54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谚)匹夫:普通公民。怀璧:身藏璧玉宝物。普通百姓本来是无罪的,只因为他身藏宝物,遭到权势者的艳羡,容易被无端加上罪名。指金银珠宝会招来灾祸。 也作匹夫无辜,怀璧其罪。 小人无罪,怀璧其罪。

【第55句】:【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谚)对仇敌或丑类要是恨得不深,不是疾恶如仇,就算不得大丈夫。指真正的好男儿是爱憎分明的。

【第56句】:【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谚)指一个娘胎里出生的几个儿子,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脾性和志趣。也泛指人与人、事物与事物都是相类而不尽相同的。 也作一娘生九种。 一娘生九子,九子九般形。

【第57句】:【冷在三九】意思是说冬天最冷的天在三九。那么,什么是三九,它是怎么来的呢? 我国古代将夏至后的81天和冬至后的81天各分为9个段落,每一个段落为9天,并按次序定名为头九(即一九)、二九、三九……九九。不过,夏九九在民间没有流行起来,大家只知道夏有“三伏”而不知道夏还有九九。通常所谓九九或数九天,是指冬九九而言。 冬天最冷的时候在三九和四九,大约为阳历一月中下旬,阴历多在腊月上旬。这时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故农谚有“热在中伏,冷在三九”的说法,还有“腊七腊八,出门冻煞”的说法。九九与气候密切相关,有九九歌唱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可见,冬天的大冷天,确实在“三九”。

【第58句】:【羊群出骆驼】(惯)比喻人群中有一个人与众不同。也讽刺人十分特别。

【第59句】:【亲戚骑上马,吃面细箩打;亲戚骑上驴,荞麦去了皮;亲戚就地走,菜汤窝窝头】(谚)骑马的亲戚来,白面招待;骑驴的亲戚来,荞面招待;光脚的亲戚来,窝窝头招待。 旧指人情势利,即使是亲戚,也按穷富分别对待。

【第60句】:【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释义:沉溺于男女私情,英雄的壮志就会消磨掉。 例句:这平生的大志,都被这娇妻美妾消磨尽了。常言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第61句】:【父子无隔宿之仇】(谚)指父子之间的仇怨很容易消除。

【第62句】:【失晨之鸡,思补更鸣】(谚)失晨:误了啼鸣报晓。误了报晓的公鸡,很想再有个准时报晓的机会,以弥补失晨的过失。比喻犯了错误的人,很想有机会立功补过。

【第63句】:【张公吃酒李公醉】(惯)姓张的喝酒,姓李的醉倒。比喻一方得好处,却由另一方枉担其名。也比喻代人受过。

【第64句】:【老寿星】我国自古以来都把长寿老人尊称为“老寿星”。民间有一“寿星图”,形成了老寿星的固定像:长额突出,美髯长须,容光焕发,精神矍铄,手托鲜红的寿桃,怀抱一根龙头拐杖,慈祥和善,笑眯眯地出现在青松、鹿群、桃林之中。现在,老人做寿,儿孙献上寿桃,应该来自寿星图。 那么,“老寿星”源自哪里呢?据古书记载,“寿星”本是一种星座的名字,又名“南极老人星”。由于它的“寿”字应了人的年岁长久,而星星犹如日月经天,永不泯灭,所以人们爱把“三寿”老人(即上寿100岁、中寿80岁、下寿60岁)统称为“老寿星”。

【第65句】:【六六大顺】“六”字,在当今社会大时兴,结婚选择带六的日子,买高层住宅要选十六层,电话号码要选带六的号,汽车牌照带六的拍卖时身价倍增,就连喝酒时的酒令也有“哥俩好,六六六”。为什么人们钟情于六呢? 为什么是“六六大顺”而不是“七七大顺”、“八八大顺”呢?这里有四种说法。 1.在中国北方一些地区,对“六”有如此一些说法,因为六月六日前后农忙结束,正处于农闲阶段,是探亲的最佳时段。这一天,女儿要回娘家,也被称为“回娘家节”。如果晴天,在这一天很多人家都会把大红大绿的衣服被褥拿出来洗晒,到处呈现一派祥和之气。因为再过几天就要进入伏天,洗了衣服被褥就不容易晒干,容易发霉,这天洗晒衣服被褥能去除霉(晦)气,人们图个吉利,所以选择六月六日去做这些事情,当然六六心情大顺。 2.“六六大顺”来自《易经》,《易经》中“六”代表阴爻(“九”代表阳爻),六六即六条阴爻,是为坤卦,效法大地,厚德载物,功德圆满,自然大顺。因此有了“六六大顺”的说法。 3.春秋战国时期《左传》云: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称为“六顺”,这使六成为吉祥和顺的代名词。 4.“六”与“溜”、“顺溜”谐音,两个六就是特别溜。如最近上演的一部影视剧——《我的名字叫顺溜》,可见“顺溜”深人人心。

【第66句】:【三头对六面】(惯)指三方当面对证。

【第67句】:【一匹马配两个鞍子】(惯)鞍子:放于牲口背上驮运东西或供人骑坐的器具。比喻做两手准备。

【第68句】:【饶人不是痴汉】(谚)饶:饶恕,宽容。遇事能宽容别人,这不是痴呆的表现。指宽容是聪明人的行为。 也作饶人不是痴,过后得便宜。 饶人不是痴,痴汉不饶人。 饶人三分不为痴。

【第69句】:【今朝有酒今朝醉】这一俗语多用于批评那些悲观失望、消极沉沦的处世哲学。人们讥讽某些醉生梦死的玩世不恭者,常说他们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没什么出息。 “今朝有酒今朝醉”这句俗语源自唐诗。出自唐代诗人罗隐的《自遣》,全诗如下:“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意思不难理解,是说世间事如果得到了,就应该高歌欢庆;没得到而失去了则放手休止;多愁苦多怨恨也要悠然自得顺其自然。今日能醉就醉,能欢乐就欢乐,明天有忧愁就放到明天再去愁吧,不必总把不开心的烦恼挂在心头。 显然,既然诗人郑重其事题名《自遣》,那么,此诗是自我发泄、消遣之作。作者罗隐出了什么事,因何有感而发呢?他当年曾十次考进士而不中,自感前途渺茫,挥笔自我发泄写出了这首至今被人常引用的诗篇。罗隐的自遣,还包含规劝他人之意,从这一点出发,不能说此诗完全消极,若人们能不被烦事压得痛不欲生,以及时行乐排解一下情绪,这不失为一个旷达洒脱的积极处事之法。只要不堕入酗酒深渊,以乐观豁达态度面对暂时失落,这会减去不少自甘堕落或轻生个案呢?效果也许比“用酒消愁愁更愁”好多呢。

【第70句】:【事到万难须放胆】(谚)万难:极度的艰难窘困。指事情到了万般无奈时,就要放大胆量去做,不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第71句】:【法场上的麻雀——胆子早吓大了】(歇)法场:刑场。指经历险境多,胆子早变大了。

【第72句】:【定乾坤】(惯)乾坤:乾,八卦之一,代表天;坤,八卦之一,代表地。 比喻决定大局。

【第73句】:【骑马吃豆包——撒了馅儿】(歇)比喻泄露了机密。

【第74句】:【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第75句】:【车多碍辙,船多擦边】 释义:比喻人多手杂,不利于办事。 例句:“我没有什么说的!反正‘车多碍辙,船多擦边’!”

【第76句】:【若要好,问三老】(谚)三老:泛指多位老者。指要想把事情办得妥当,就得多请教几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听取他们的意见。

【第77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谚)渊:深潭。羡:思慕,希望得到。 站在水潭边心想着潭里肥美的鱼,不如赶快回去织起网来捕捉它。 指任何美好的空想都不如动手实干。

【第78句】:【水浅藏不住鱼】 释义:比喻条件不好,无法躲藏。 例句:我们这里就没有这个条件,除了平原就是丘陵,丘陵虽说也有点用,到底水浅藏不住鱼。

【第79句】:【人要金试,金要火试】(谚)金子是真是假,放在烈火中一试便知。 人是贪是廉,在金钱面前也一试便知。指认清一个人的品格,最有效的办法是用金钱去检验。

【第80句】:【酒斟满,茶倒浅】(谚)酒席上,给客人斟酒要满杯,以示敬重;给客人倒茶不要满,以示文雅。指酒满杯、茶浅盏,是酒席茶桌上的规矩,也是礼数。

【第81句】:【求爷爷告奶奶】(惯)形容到处低三下四地向人求助。 也作求爹爹告奶奶。 求爹爹拜奶奶。

【第82句】:【青菜萝卜一锅煮】 释义:比喻不加区别,同样对待。 例句:李春山过去拦住,想缓和他,被他触了一鼻子的灰:“噢!青菜萝卜一锅煮,黄鳝泥鳅一篓装!没有那么安逸!”

【第83句】:【打是疼,骂是爱】(谚)指对后代或部下严格管教才是真正的关心和爱护。也指夫妻之间的冲突常常是爱的表示。

【第84句】:【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 释义:不干坏事,自重自爱。 例句:“告诉你,我这个人可是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我不跟你们干这号事儿!”

【第85句】:【拿着赶狗棒儿骂皇帝——贵贱也不自量】(歇)赶狗棒儿:乞丐讨饭时用来打狗的木棍。指人不知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自以为了不起。含讥讽意味。

【第86句】:【杏核子——仁儿苦】见“山杏核——苦仁儿”。

【第87句】:【离城四十里见蜜蜂儿拉屎,出门交獭象绊了一交——觑远不觑近】(歇)觑:看,瞧。本指能看见远处,却看不见近处;转指关照关系疏远的人,而不关照关系亲近的人。

【第88句】:【化干戈为玉帛】(惯)干戈:武器。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比喻平息战争或争斗,实现和平。

【第89句】:【一脚高,一脚低】见“高一脚,低一脚”。

【第90句】:【羊上狼不上,马跳猴不跳】(惯)形容心不齐,步调不一致。

【第91句】:【里外不是人】(惯)指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

【第92句】:【处暑后十八盆汤】 释义:处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八月二十三、四日。汤:指洗澡用的水。处暑以后,还得洗十八天的盆汤浴。指时令虽过处暑,天气还得再热一段时间。 例句:八月又作新凉,谚云:“处暑后十八盆汤。”又云:“立秋后四十五日,浴堂干。”

【第93句】:【不怕晚了恨,只怕事不成】 释义:不怕事情做得晚,只怕不成功。 例句:“你们众位不必着急。常言道:‘不怕晚了恨,只怕事不成。’天还早哩,就是上灯时节也将他等了去。”

【第94句】:【揭疮疤】(惯)比喻揭露别人过去的错误或隐私。 也作揭痛疮。 揭伤疤。

【第95句】:【大白菜倒了秧——打根上坏】(歇)倒了秧:植物幼苗因病虫害等而枯萎。本指植物从根部坏死,转喻人从根本上变坏了。

【第96句】:【天上一拳,地下一脚】(惯)形容说话东拉西扯或做事没有条理。

【第97句】:【开夜车】(惯)指晚上不休息,加班工作或学习。

【第98句】:【成气候】(惯)比喻有成就或有前途、有出息。

【第99句】:【娶媳妇儿打幡儿——热闹出了尖儿】(歇)幡儿:一种窄长的旗子,垂直悬挂,多用白纸剪成,旧俗出殡时用。指喧闹得有些过分或出格。

17250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