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歇后语的文案2024微信新版个性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炮弹打麻雀】不值得做小事情。类似的:高射炮打蚊子。 成语:大材小用、小题大作、得不偿失。李英儒《野火春风斗 古城》:“现在叫我出出进进送人,这不是钢材当木材用,起 重机吊摇篮,大炮打麻雀?”

【第2句】:【一百个朋友嫌少,一个仇人嫌多】(谚)朋友交得越多越好,仇人最好是一个也没有。指人应广交友,不结仇。

【第3句】:【富不教学,穷不读书】(谚)指富人不愿教学,因为教学清苦、劳神;穷人不去读书,因为读书费钱财、费时间,穷人承受不起。 也作“穷不读书,富不教学”。

【第4句】:羊毛出在羊身上——都是你的;勿吃亏;一份账

【第5句】:【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谚)皱眉:皱着眉头,有愧良心。切齿:咬牙切齿,十分痛恨。 指为人只要不做有愧于良心的事,世上就不会有和自己过不去的人。 也作“平生不做亏心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第6句】:【 只打苍蝇,不打老虎】欺软怕硬。特指职位低的人违法犯 罪,受到查处,对于地位高的人违法犯罪,却不敢过问。《天 怒》:“你是反贪局的干部,虽然只打苍蝇,不打老虎,但有你 们这样一个机关,那些贪官污吏不能不收敛点,要不他们怎 么会对你下毒手呢!”

【第7句】:星期六,我只顾玩,爸爸问我作业做完了没有,我说:“慌什么?下午再做,再说还有明天呢!”爸爸严肃地说:“你要抓紧时间做,要不,时间就像攥在手里的蝴蝶,一松手,它就飞跑了。”(河南·项城)

【第8句】:【百样生意百样做】(谚)指生意不同,做法也自然不同。也借指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可死守成规。

【第9句】:【有钱难买三愿意】出于自愿,别人无法干预。刘云若《小 扬州志》:“你做不了我的主,有钱难买愿意,我自己愿意,你 管得着么?”

【第10句】:【蛤蟆跳在戥盘子里——自称自赞】(歇)戥盘子:戥子(一种测定贵重物品或药品重量的小秤)一端盛放所要测定重量的物体的小盘子。称:本指测定重量,转指称赞。 指自己称赞、夸耀自己。常含讥讽意味。 也作“蛤蟆跳在戥盘——自称自赞”。

【第11句】:【没鸡叫,天也亮】鸡叫不起决定作用。谓缺少什么,无关 紧要。李准《李双双》:“有鸡子叫天明,没鸡子叫天也要明, 离开他这个记工员,我这个队干部也要走路的!”

【第12句】:钴子碰着锉子——死对头

【第13句】:石灰厂开张——白手起家

【第14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释义:指待在家里不出门,不与外界接触。“迈”又作“进”、“跨”。例句:李德才舔着长胡子,说:“你跟她不一样,你是大家闺秀,应该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跑出来跟黄毛丫头们一块放牛割草?”

【第15句】:【 里面有文章】谓其中有未说明的含义。浩然《艳阳天》: “马老四猜疑的有道理,他忽然一下子有了热心肠,要给淑 红当媒人,这里边许有文章。”

【第16句】:守株待兔——白等;万不得一(已)

【第17句】:【喝惯了的水,说惯了的嘴】(惯)比喻人太爱说话,管不住自己的嘴。

【第18句】:【开船便遇打头风】谓事情开始就遇到阻力。成语:出师 不利。清代《儿女英雄传》:“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行又遇打 头风。偏偏从工完这日下雨起,一连倾盆价的,下1 的大雨。”

【第19句】:火车上马路——出轨;越轨

【第20句】:【 摇羽毛扇子】戏曲中扮演军师之类的人物,常手执鹅毛 扇,借指出谋划策。相关的:狗头军师。丁玲《太阳照在桑 干河上》:“咱们都是老实人,别人有摇羽毛扇的,赛诸葛。”

【第21句】:公鸡打鸣——尽天职;嗓门高;天天如此

【第22句】:【打着[某人]的旗号】借用堂皇的名义。明代《金瓶梅》: “又一件,应二哥,银子便与他,只不叫他打着我的旗儿,在 外边东诓西骗。”

【第23句】:高梁撒在麦子地——杂种

【第24句】:孤树上的知了——自鸣得意

【第25句】:眉毛上放炮仗——火(祸)在眼前

【第26句】:【上有老,下有小】(惯)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儿女要抚育。指家里有负担,有拖累。

【第27句】:【一个牛头向东,一个马面向西】(惯)形容双方不和,严重对立。

【第28句】:【棍棒不打上门客】(谚)指对登门拜访的客人,绝不可无礼。

【第29句】:【半夜五更西,天明拔树枝】释义:五更:旧时将一夜分为甲、乙、丙、丁、戊五段,又称“五鼓”、“五夜”。指半夜到五更时刮的西风,天明时会变成拔树断枝的飓风。例句:老汉着急了:“你没听说‘半夜五更西,天明拔树枝’吗?赶快作准备吧,有天灾了!”

【第30句】:【翻手是雨,合手是云】(惯)比喻玩弄权术,反复无常。 也作翻手为云覆手雨。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第31句】:【晴天还要防阴天】见“好天也得防阴雨”。

【第32句】:【饶人不是痴,过后占便宜】原谅别人,表示退让,是明智 的,可以得到友谊和感激。饶,也说:让。陈登科《风雷》: “夫妻无隔夜之仇,饶入三分不为痴。自己的老婆工作都做 不好,还在外边做啥工作啦!”

【第33句】:鸭脚上扣铜铃——响当当;当当响

【第34句】:【 斑鸠嫌树斑鸠起,树嫌斑鸠也是斑鸠起】不管是那一方面 不愿意,都是斑鸠离开,树不动。形容客人与主人之间的不 欢而散。姚雪垠《李自成》:“谁不愿意遵守军纪,请不要留 在我的大旗下边。斑鸠嫌树斑鸠起,任诸位远走高飞,我决 不相留。”

【第35句】:种瓜得豆——变种

【第36句】:城隍庙的菩萨——不怕鬼

【第37句】:【痢痢头上拍苍蝇——来一个着一个】(歇)着:打中。指来一个就勾搭或笼络住一个。也指来者不拒,统统接纳。

【第38句】:某村兄弟二人,老大不怎么样,老二倒挺能干。其父母给他们操办婚事也先小后大。老大生气地说:“你们说是大麦先熟还是小麦先熟?”他母亲说:“你说是小麦好吃还是大麦好吃?”(河南·登封)

【第39句】:【橄榄枝】“橄榄枝”即油橄榄的枝叶。西方常用作和平的象征。这一用法的产生,要从《圣经》说起。《圣经·旧约·创世纪》载,上帝创造亚当和夏娃后,人类繁衍生息,数量越来越多。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的尽都是恶”,使地上充满了强暴。上帝为此而愤怒,决心“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由于诺亚是义人(无罪的人),上帝不忍让他一家人与众恶人一同被除灭,就指示诺亚造一只方舟,带领全家及各种成对的飞禽走兽进入方舟保命。 “当诺亚600岁,2月17日那天,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水势浩大,持续涨了一百五十天。诺亚放出鸽子,试探洪水情况,其时天下滔滔,鸽子无法落地,便又飞回了方舟。七天以后,诺亚又一次放飞鸽子,晚上鸽子回来时,嘴里叼着一片橄榄叶,诺亚由此获知地上的洪水已退。后来,人们便把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双方交战,一方愿意和解,便可说伸出橄榄枝。鸽子也成了和平的象征,称为“和平鸽”。

【第40句】:【一步一个脚印儿】做事踏实。或说:一步两脚窝。成语: 脚踏实地。老舍《正红旗下》:“只有堂堂正正,一步一个脚 印的妇人才能负此重任。”

【第41句】:【有一句说一句】(惯)指实话实说,没有虚假成分。

【第42句】:【叫你吃屎你也吃】斥责人盲从。清代《二十年目睹之怪 现状》:“你师帅叫你吃屎,你为什么不吃给他看!幸而你的 师帅做个媒人,不过叫女儿嫁个兔崽子,倘使你师帅叫你女 儿当娼去,你也情愿做老乌龟,拿着绿帽子往头上去磕了!”

【第43句】:【 打蛇先打头】打击为首的,击中要害。姚雪垠《李自成》: “目前咱们的战兵很少,只能将主要兵力放在南路,交你使 用,要在白羊店以南对郑崇俭亲自督战来犯的官军迎头痛 击。这是打蛇先打头之策。”

【第44句】:木船上失火——底好

【第45句】:调皮的小刚打碎邻居王婶家一个花盆。小刚妈要打他,王婶连忙劝住,并说:“别打!别打!十个小孩九个猴,一个不猴还爬墙头呢!”(河南·上蔡)

【第46句】:【又要尿炕,又要睡干床】自己不学好,不争气,还要过舒服 日子。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你尿了炕,还想睡干 床,谁叫你去耍钱了!”

【第47句】:属唐僧的——不知好歹

【第48句】:【猫儿扳甑子——给狗赶了膳】(歇)甑子:蒸米饭等的炊具,形似木桶,有屉无底。膳:饭食。比喻自己得来的成果被人夺走。

【第49句】:扁担挑下水[食用的牲畜内脏)——两头担心

【第50句】:【口头不似心头】(惯)指嘴上说的话并不是发自内心的。 也作“口不照心”。

【第51句】:《百家姓》少了第二姓——缺钱

【第52句】:【煞风景】见“杀风景”。

【第53句】:鼻子里插葱——装相(象)

【第54句】:【一锹就挖出个井来】释义:比喻轻易就做成了一件事。例句:他又安慰郭全海,鼓励他说:“随便干啥,都不能一下就能干好的。不是一锹就挖出个井来,得慢慢地挖,不能心急。”

【第55句】:【乌鸦叫不祥之兆】乌鸦,俗称老鸹,是一种常见的益鸟,“乌鸦反哺”是出了名的。这么好的鸟类,人们反而嫌弃它,原因何在?完全是人们对它的生活习性的误解,乌鸦长得一身黑(天下乌鸦一般黑),叫声难听,喜食腐肉,又总在寒冷的冬天和旷野里出现,形成一幅枯木寒鸦的凄凉景象,故人们就把乌鸦与悲惨气氛联系起来。人们为了贬斥乌鸦,还给它编了一个故事。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有个文人叫公冶长,他能听懂鸟语。有一天他在树林里看见一只乌鸦,乌鸦对他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一狼拖羊,快点去,莫慌张,你吃肉,我吃肠,肠子挂在树枝上!”公冶长赶到南山,果见一恶狼拖着一只羊。他把狼赶走了,把羊带回家。由于兴奋过度,吃完肉后忘了把羊肠给乌鸦挂在树上。记仇的乌鸦发誓报复他。后来,乌鸦又唱了同样的歌骗公冶长去另一个地方,公冶长赶去一看,原来是强盗刚杀了人的作案现场。正当他吓得要走开时,公差来了,把他捉去了公堂。这件事传出去之后,人们都知道公冶长坐牢是被乌鸦害的。从此,就认为乌鸦叫是想要害人,是不祥之兆。

【第56句】:【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谚)时势:当时的形势。指英雄人物能创造时势,时势也能造就英雄。

【第57句】:三十晚上盼月亮——没个指望

【第58句】:【不知天高地厚】释义:不了解客现实际情况,对自己估计过高。例句:他绝对不是那种不知天高地厚、贪心不足的人。 “太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了!”李拐子用拐杖拄得地咚咚响,那气愤的样子,几乎要把地球捅个大窟窿。

【第59句】:【枣不济俭】(谚)俭:谷物歉收。 枣不能接济歉收年。指枣一旦歉收,当年粮食也必然歉收;枣丰收,当年粮食也丰收。

【第60句】:【头上有疮瞒不过剃头的】(谚)比喻任何事情无法瞒过知情人。

【第61句】:手插到染缸里——不沾染也得沾染

【第62句】:妈妈见哥哥把吃剩下的油条喂了狗,批评说:“有时省一口,缺时当一斗。你真不知道‘勤俭’俩字是咋写的吗?”(河南·偃师)

【第63句】:【犄角旮旯】“犄角旮旯”指的是房间中窄小的角落或狭窄偏僻的地方。它源自北京方言。犄角旮旯是个合成词,合在一起能用,分开也能用,而且意义不变。 “犄角”指的是牛、羊、鹿等动物头上生出的坚硬角质物,亦即“角”。由于牛角里边逐渐收窄,犄角渐成窄小角落之意常指房间中窄小的角落,也可形容人的思想不会转弯,思路越来越窄,常说他“钻牛角尖”。 “旮旯”这两个字成词历史不久。“旮”字在《康熙字典》里说与“旭”字通用。而“旯”字在《康熙字典》里根本没有收入。因此,“旮旯”合起来也表示“角落”应是近百年左右北京人的创造。犄角和旮旯意同,北京人一撮合,合成了“犄角旮旯”。

【第64句】:【当着真人,不说假话】(谚)真人:道教称修行得道的人,此处指明白事理的人。指在真人面前,必须诚心诚意,实话实说,不得有半点掺假。 也作当着明人,不说暗话。 当着真人,不做暗事。 对着真人,不说假话。

【第65句】:船到码头车到站——停止不前

【第66句】:【心问口,口问心】(惯)指反复思考、盘算。

【第67句】:【不怕学不会,只怕不肯钻】释义:指只要用心钻研,什么都能学会。例句:俗话不是说吗:“不怕学不会,只怕不肯钻。”工夫到了,自然熟能生巧,巧能生妙啦。

【第68句】:妈妈叫我去挑水,我说挑不动。妈妈说:“你呀,腰粗膀圆,只能挑个门帘。”(安徽·庐江)

【第69句】:羊粪蛋里掉个花生——是个好仁(人)

【第70句】:独脚独手独根草,风霜雨雪挡不了。

【第71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见“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第72句】:【此亦是一非,彼亦是一非】释义: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例句:鳄鱼头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此亦是一非,彼亦是一非;你能说哪一个完全对?”

【第73句】:二月二拜年——瞎拜(瞎掰);瞎献情

【第74句】:【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军营存在,士兵却不住的变动。借 指人员不停地流动。余杰《火与冰》:“这个行业是流动性最 大的行业,房间还是原来的房间,小姐却换了无数个新面 孔,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门口永远是闪烁的灯火。”

【第75句】:【甩袖子】(惯)形容什么也不管不顾。

【第76句】:【把死蛤蟆说成活的,活蛤蟆说成死的】释义:比喻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例句:这里还有一种人叫“律师”,专门“编筐捏篓”,颠倒黑白,只要你有钱,他能把把死蛤蟆说成活的,活蛤蟆说成死的。一张传票下来就得要几块钱酒钱。

【第77句】:【高山藏虎豹,深泽掩蛟龙】释义:比喻偏僻的地方或群众之中隐藏着人才。例句:古云: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盐车困良骥,田野埋麒麟:高山藏虎豹,深泽掩蛟龙。余仲雄一介寒儒,得中文武进士之职。

【第78句】:喜鹊飞进洞房里——喜上加喜

【第79句】:【不吃苦中苦,难得惊人艺】(谚)让人感到惊奇的技艺,是从常人忍受不了的艰苦中打熬出来的。指要想技艺出众,必须吃苦下死功夫。

【第80句】:上了套的野牛——由不得自己

【第81句】:【穷人无灾即是福】释义:穷人不遇上灾害便是福气。例句:我们有什么好呢,穷人无灾即是福,托庇草草平安。

【第82句】:【人不解甲,马不停蹄】(惯)甲:古时打仗穿的盔甲。人不卸掉盔甲,马一直在前行。形容事情紧急,不能停顿或休息。也比喻非常忙碌,顾不上休息。 也作人不歇脚,马不停蹄。 人不解甲,马不卸鞍。

【第83句】:考上秀才想当官,做了皇帝想成仙——欲望无穷

【第84句】:【宁拆七座庙,不破一桩婚】(谚)宁肯拆毁七座神庙,也不破坏一家婚事。指婚姻是人生的重中之重。 也作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婚。 宁拆十座庙,不拆一对婚。 宁拆一座庙,不拆一家人。

【第85句】:晚上,我在吃饭的时候,没注意自己的嘴角留下了一粒饭。妈妈看见了,笑着说:“你嘴边的那一粒饭,是不是留着明天早上当早点的呀?”(湖南·永州)

【第86句】:因为长得不算好看,我整天闷闷不乐的。妈妈知道了我的心思以后,开导我说:“人美不在貌,美在心肠好。只要你多做对集体对大家有利的事,大家都会喜欢你的。”(广东·龙门)

【第87句】:【怕狼怕虎别在山上住】释义:比喻既然怕这怕那就不要硬充好汉。例句:怕狼怕虎别在山上住,怕死别活着。

【第88句】:鳄鱼吊孝——假慈悲,真凶狠

【第89句】:【见过鬼怕黑】(谚)传说鬼是在黑暗中活动的,见过鬼的人怕黑暗。 比喻遭受过惊吓或蒙受过打击的人,遇到相类似的境况就不免心惊胆战。

【第90句】:【有了千田想万田,做了皇帝想成仙】(惯)形容人贪得无厌。

【第91句】:黄牛的肚子——草包

【第92句】:【人皮包着狗骨】(惯)骂人不是人。

【第93句】:【粪堆上长出灵芝草】在条件差的地方,出了人才。姚雪垠 《李自成》:“咱马家祖宗八代没出过排场人,轮到你捞到印 把子,这叫做粪堆上生棵灵芝草,老鸹窝里出凤凰。’

【第94句】:【宫保鸡丁】四川名菜数不胜数,“宫保鸡丁”更是人人垂涎。它和“东坡肉”一样,是因人而得名,此人就是丁宝桢。丁宝桢是贵州平远人,咸丰三年进士,曾任山东按察使,后任四川总督。贵州平远素以善制炒鸡丁而著称,而丁本人一直很喜欢吃用鸡肉和辣椒相爆之类的菜肴。当上四川总督后,他又特别爱吃用天府花生、嫩鸡肉、辣椒制作的炒鸡丁。每遇设宴请客,他总要厨师必上此菜。即使在回贵州省亲时,当亲朋为他接风洗尘,他总是说:“各位不必破费,只上炒鸡即可。”并吩咐加上花生、辣椒同炒。久而久之,丁宝桢爱吃花生辣椒炒鸡丁的嗜好广为人知。因丁宝桢官职是总督,当时总督尊称为“宫保”,故人们便把他爱吃的这道菜称为“宫保鸡丁”。此菜鸡肉细嫩,花生酥香,辣而不燥,肥而不腻,在丁宝桢任四川总督期间便风靡省内。至清末民初,随着川菜普及到全国各大城市,“宫保鸡丁”也闻名全国,驰誉中外,现已成为川菜中最著名的一道特色菜。1986年,北京西来顺饭庄特级厨师乔春生烹制的“宫保鸡丁”荣获布拉格第五届国际烹饪大赛金牌。

【第95句】:破船沉在死水沟——没出路

【第96句】:妈妈嫌下地干农活太辛苦,爸爸打趣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木头棍背着走。嫁给我嘛,就陪我修‘地球’吧!”(河南·许昌)

【第97句】:【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谚)没有农业,社会就不稳定;没有工业,国家就不富足;没有商业,人民的经济生活就不活跃。指社会上离开哪个行业都不行。

【第98句】:太阳地里点灯——不增光

【第99句】:盘里鱼儿瓮中鳖——跑到哪里去

17313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