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歇后语的文案句句说到心坎上的话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当面烧香,背后拆庙】(惯)比喻人前假装善良,背地里干坏事。

【第2句】:【时髦】现在,“时髦”一词很流行,它的意思是形容人的衣着装饰或其他事物新颖人时。时髦虽新颖,它却是个古老的词,在古代,时髦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意思,而是指当代的俊杰。《后汉书·顺帝纪赞》就记有“孝顺初立,时髦允集”之语。《旧唐书》也说:“朕初临万邦,思弘大化,务擢非次,招纳时髦。”其中的时髦都是时代英雄的意思。这个词义直到近代还在使用。那么,为什么将英才称为时髦呢?这与毛发有关吗?有关。但不是指人的头发,而是指马颈上的长毛。这处长毛是马的皮毛中最与众不同的,正如郭璞所说:“士中之俊,犹毛中之髦。”因此将才俊称为“时髦”,就不足为奇了。 “时髦”一词到清末时才逐渐转为如今我们所使用的意思。如20世纪80年代青少年穿的喇叭裤既流行又时髦。

【第3句】:【茶不思,饭不想】释义:形容十分思念,不想饮食。例句:我如今未曾读书。心意还丢他不下,坐不宁,寝不宁,茶不思,饭不想,梳洗无心,神思恍惚。

【第4句】:【茄子不像茄子,苦瓜不像苦瓜】(惯)形容不伦不类,不像样子。

【第5句】:【是神的归庙,是鬼的归坟】释义:各有应该去的地方。例句:“是神的归庙,是鬼的归坟,怎么能埋在半路上呢!”索泓一淡淡地回答。

【第6句】:半空中骑马——腾云驾雾

【第7句】:【前人失脚,后人把滑】(谚)失脚:跌跤。把滑:提防滑跌。指前边的人跌倒了,后边的人就要稳住步子,以防再跌。比喻人要善于接受历史教训。 也作前人吃跌,后人把滑。吃跌:被绊倒。 前人跌倒,后人扎滑。扎滑:把滑。

【第8句】:【乌金更比黄金贵】乌金,比喻墨,借指知识文化。谓知识 比财富重要。《北京日报》( 1988,11,11):“古人有一句名 言:乌金更比黄金贵。指的是金钱再有价值,也没有知识 (墨)贵重。今天细细想来,此话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9句】:【消停作好事】(谚)消停:从容做事,不慌不忙。指做事出错,常由于慌乱;能从容舒缓,不急不躁,事情自然就做得圆满。

【第10句】:弥勒佛头上筑鹊巢——喜上加喜

【第11句】:【下毒手】(惯)指使出杀人或伤害人的狠毒手段。

【第12句】:【瓜甜瓜苦,不在皮儿上】释义:比喻不能从表面看问题。例句:这会儿又一口咬定他们不会学懒。瓜甜瓜苦,不在皮儿上,嘴巴两层皮,说话不费力。懒不懒,要看实践哩!

【第13句】:我做完作业正打算出去玩,妈妈叫住我:“为什么不看一会儿课外书呢?”我嘀咕着:“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了,还要我看课外书。”“乖女儿,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快去看书。”(江苏·如皋)

【第14句】:【睡不着觉埋怨枕头】(惯)比喻自己有问题,却责怪埋怨别人。

【第15句】:【浑身是铁能打几个钉】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马烽西 戎《吕梁英雄传》:“剩下雷石柱一个人,就让他浑身是铁,也 打不成几个钉子呀!”

【第16句】:【花为肠肚,雪作肌肤】(惯)形容女子美丽、娇嫩。

【第17句】:【一问三不知】“一问三不知”现在的用法是形容什么也不知道或抵触回答问题。源自春秋时期。《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记载:晋国的荀瑶率兵攻打郑国,荀文子因为对敌情不甚清楚,所以建议不可轻举妄动。他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人之,不亦难乎?”意思是说,作为一名指挥员谋划军事行动,自开始到中间,再到末尾都要搞清楚,而后再进攻。现在我们这三种情况都不知道,这不是作难吗?明代姚福在《青溪暇笔》中也说:“俗谓忙遽日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由此可知,所谓“三不知”,原是指某人对某件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而言的。

【第18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谚)知府:州府的最高行政长官。雪花银:成色纯正的白银。当上三年清廉的知府,就可得到十万两雪花白银。指旧时无官不贪。

【第19句】:【百人百条心,千人千个样】(谚)指人各有自己的思想、行为与性格,各不相同,这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相貌一样。

【第20句】:【汉子做事汉子当】见“好汉做事好汉当”。

【第21句】:一天,我无意中听见姑姑在说一个人:“猴奸猴奸的,可真是算得上牛吃草帽,一肚子烂圈儿。”(吉林·柳河)

【第22句】:【富从升合起,贫从不算来】(谚)合:一升等于十合。富裕是从一升一合积攒起来的,贫穷往往是因为过日子不会精打细算。指日常生活一要积累,二要算计。

【第23句】:【癞蛤蟆上脚面,不咬人膈应人】释义:脚面:脚背。膈应:厌烦。比喻人行为让人恶心、厌烦。“上脚面”又作“爬到脚背上”。例句:小莹一甩辫子冲了过去:“癞蝓蟆上脚面,不咬人膈应人!”说完,唾了一口,扭头走了。

【第24句】:黄连甘草挑一担一一一头苦来一头甜

【第25句】:【把心掏出来】竭诚相见,说知心话。成语:披肝沥胆。古 华《姐姐寨》:“我把心都挖给你了,你还不相信?当着龙老 师的面,我再给你起一次誓!”

【第26句】:【人老猫腰,树老焦梢】(谚)猫腰:像猫一样弓着腰。焦梢:树枝的末梢焦黄干枯。指人老了腰就伸不直,这和树老了枝梢干枯一样,都是自然的生理现象。 也作“树老焦梢,人老猫腰”。

【第27句】:【酒能成事,酒能败事】(谚)偏指饮酒过量,能使人失去理智,以致把事情搞糟。

【第28句】:【算盘珠子——拨一拨动一动】(歇)本指算盘珠子用手拨才会动,转喻人做事很被动,没有人督促就不会去干。

【第29句】:【关门打鼓,鼓声在外】(谚)关住门打鼓,鼓声也会远播到外面。比喻内部发生的事情,特别是丑事,总是难以掩盖,很快就会传播出去。

【第30句】:哥哥骑摩托很快,妈妈要他注意安全,哥哥却说他技术高,不要紧。妈妈批评他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小心没差错。”(河南·内乡)

【第31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是经常用到的一句俗语,意思是高人之外有高人,多用于批评告诫那些自以为高明的人。它源自于《敦煌曲·何满子四首》“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它告诉我们,当我们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很出色、很优秀,但也不要骄傲,更不要自满,因为这个世界很大,到处人才济济,很可能有人比我们在这方面更出色,更优秀。体育比赛中的一流高手,常有被名不见经传的人打败。所以,一个人,无论做什么,就算在一定范围内很优秀了.但还要想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应该时刻保持谦虚谨慎才是聪明人所为。别人就是一面镜子,用别人的长处,照看自己的不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第32句】:【人不凭嘴,狗不凭尾】(谚)人好不好,不是看他嘴头上如何说道;狗好不好,不是看它见了人尾巴摇得欢不欢。指看人要看他的实际行动。

【第33句】:【行家看门道,力把看热闹】(谚)行家:内行高手。力把:不懂行业的生手。指内行人能透过表象看透事物的实质,外行人只满足于事物的表面现象。 也作外行看热闹,行家看门道。 内行看功夫,外行看热闹。

【第34句】:飞机打坦克——居高临下;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第35句】:小公鸡站大梁——冠(官)不大,架子不小

【第36句】:【 没事不惹事,遇事不怕事】不欺侮别人,也不怕欺侮。《新 凤霞回忆录》:“没事不惹事,遇事不怕事。害人之心不可 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第37句】:【贼咬一口,入骨三分】(谚)指受到恶人诬陷的人,往往含冤受屈,难以洗清。

【第38句】:属野猪的——到处乱拱;乱撞人

【第39句】:【六腊不交兵】(谚)六腊:农历的六月和腊月。交兵:出兵打仗。指六月大热,腊月大寒,对交兵的双方都不便。

【第40句】:属玻璃的——经不起敲打

【第41句】:小刚被选为学习小组长了,他姥姥知道后高兴地说:“鞋帮做成了帽檐了,我家的小刚高升了。”(山西·太原)

【第42句】:狗急了——要跳墙

【第43句】:【人不伤心不落泪】人不轻易哭泣,遇到危难,心情痛苦才 流泪。伤心,也说:难处。李季《王贵与李香香》:“人不伤心 不落泪,羊肚子毛巾水淋淋。”

【第44句】:河伯娶亲——坑害民女

【第45句】:【捉贼见赃,捉奸见双】谓给人定罪,须有证据。明代《古今 小说》:“捉贼见赃,捉奸见双,又无证见,如何断得他罪?”

【第46句】:【夹着尾巴逃走】原指狗,形容狼狈而逃。周立波《暴风骤 雨》:“保媒的叫她这一骂,夹着尾巴就跑了。” 久赌无胜家长期赌钱,总会输。也指冒险的事情,难免 失误。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他说内线工作犹如赌 博,厮混久了,正如俗话说的久赌无胜家,没有不出漏子 的。”

【第47句】:【 头三脚难踢】事情开头难。苏叔阳《左邻右舍》:“都说头 三脚难踢,可您一脚就踢在腰眼儿上,把个罗锅儿厂子踢直 了”

【第48句】:【不会撑船赖河弯】事情做不好,推卸责任。类似的:不会 睡觉赖床歪/拉不出屎怨坑臭/输钱怪灯不亮/腿肚子疼埋 怨灶王爷。罗旋《南国烽烟》:“我们这里有句土话:不会撑 船赖河弯,不会困觉赖床歪。这怎能怨我呢?”

【第49句】:【 狗撵鸭子,刮刮叫】鸭子被追发出叫声。刮刮叫,又指好 得很。《敌后武工队》:“绱鞋不用锥子,针(真)好;狗撵鸭 子,刮刮叫。比我强一百倍。”

【第50句】:【清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谚)清酒能使人面色发红,黄金能激起人的贪欲。指金钱的引诱力极大。 也作清酒红人面,黄金动道心。 清酒红人面,财宝动人心。

【第51句】:【世博会】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了世博会,创下了世博会参展国家最多、参观人数最多等多项第一,七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中国第一次举办世博会,中国人民百年来的心愿终于实现了,证明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那么,世博会是怎么起源的呢?世博会的起源,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也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即正式举办的开端。世博会的功能在于交流。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往住在庆贺丰收、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开展交易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的集会,这就是世博会的最早形式。到了1851年,在英国首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了全世界第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展期是1851年5月旧至10月1旧,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借此博览会,英国也展现了工业革命后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自此,世博会在世界范围内申请举办。先后在纽约、巴黎、伦敦、维也纳等几十个国家的城市举办,主要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轮流举办。一百年后,中国终于申办成功,这也是在发展中国家首次举办,受到世人瞩目。

【第52句】:【不知道哪头炕热】北方农村居民睡炕,冬季炕要加热。 谓对他好,对他亲热,他不知道。又指不知好坏。成语:不 识好歹。孙犁《风云初记》:“吃的拿的都是从我们这里出, 你那上级,连四两烟叶儿,我看也没给你称过。怎么你这么 向他们,到底是哪头炕热呀?”

【第53句】:【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谚)大限:寿命的尽头。夫妻就像同林栖歇的鸟一样,到非分离不可的时候自然就得分离。指再好的夫妻也难保永不分离。 也作“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第54句】:【不是块好捏的糕】不是好摆布的人。类似的:不是好剃 的脑袋/不是省油的灯。《小说月报》(1980,2):“他也知道, 金大清不是块好捏的糕。五七年他要不是硬抗硬顶,能落 个开除公职,送北大荒吗?”

【第55句】:鹅卵石跌进厕所——又臭又硬

【第56句】:【千文许要,一文许还】(谚)做买卖,卖主允许要价千文,买主可以还价一文。指买卖场中,漫天要价和就地还钱是平常事。

【第57句】: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第58句】:【黑馍多包菜,丑人多作怪】(谚)越是黑面馍,越要多包菜才可下咽;越是人样丑,越爱装模作样来掩盖。指人俊不拿捏,越丑越作怪。 也作“丑人多作怪,黑馍多就菜”。

【第59句】:【姜太公八十遇文王,海水不能用斗量】释义:姜太公:即吕尚,字子牙,八十岁遇周文王,文王拜他为相,后助武王伐纣,有功,封于齐。例句:姜太公八十遇文王,海水不能用斗量,我老八有我乖乖的好眼光!

【第60句】:拖拉机追火箭——天差地远

【第61句】:【和事老】“和事老”通常是指那些没有原则立场来调解争端的人,意同“和稀泥”,多含贬义。那么,和事老源自哪里呢? “和事老”始于唐,成于宋。“和事”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在唐朝。据《新唐书》载,唐中宗景龙三年,监察御史崔琬弹劾宰相宗楚客“专威福,有无君心,纳境外交,为国取怨。”并请求将其下狱。而宗楚客则怒目争辩,声称自己“忠诚鲠直”,为崔琬所嫉恨,故遭陷害。而性格软弱的唐中宗竞不问是非,亲自为他们调和,诏令崔琬和宗楚客“约为兄弟”。由于唐中宗无原则和稀泥的态度,故而时人窃称其为“和事天子”。因此历史上第一个“和事老”就是唐中宗。但“和事老”这一完整的专有名词的出现是在宋朝。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在《南乡子》词中写道:“风力袅萸枝,酒面红鳞惬细吹。莫笑插花和事老,摧颓,却向人间耐盛衰。”这首词是重阳节怀念他远在成都的弟弟而做的。这里描写的“插花和事老”,是指头上戴花、万事随和、无所争竞的老者,虽然“和事老”没有原则,但也无忧无虑,更能经得起人间的盛衰。自此,“和事老”常用来代指那些调解争端的人。如南宋初,洪皓出使金国,和金人力争和议条件,金朝宰相怒道:“汝作和事官,而口硬如此,谓不能杀汝耶?”露出一副霸道嘴脸。那时的和事老、和事官用起来已很普遍。

【第62句】:【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谚)天空要是没云,雨就下不成;人群中要是没有做媒的,男女就配不成婚。指男女婚配总得要有人从中介绍。 也作“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第63句】:【五毒】“五毒”现在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有毒的动物。比喻大恶之人,如说某某五毒俱全。其原意并非如此,指五种主治外伤的药性猛烈之药,其源出《周礼·天官》。据《周礼·天官》载:“凡疗伤,以五毒攻之。”这里的“五毒”指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这五种药材,其中石胆主金创、诸邪毒气;丹砂主身体五脏百病;雄黄主鼠痿;慈石主麻痹风湿。所谓“五毒”并不是每种药材都有剧毒,但是五种药材通过加工之后合成,其药性就极其酷烈,有救人性命的功效,属良药。其实,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也可人药,以毒攻毒,救人性命。旧五毒新五毒皆是良药,殊途同归,异曲同工。

【第64句】:【不知道哪块云彩有雨】释义:比喻目前的情况还不好判断。例句:六伯着急了:“我说呀,这会儿还不能去,咱还不知道哪块云彩有雨呢!”

【第65句】:【癞蛤蟆剥皮眼不闭,黑甲鱼剖腹心不死】释义:比喻不甘心失败。例句:“敌人是‘癞蛤蟆剥皮眼不闭,黑甲鱼剖腹心不死’,我们一定要百倍提高警惕。”

【第66句】:船上迈步——越走越窄

【第67句】:我的数学考了100分,心里比喝了蜜还甜。正当我和妈妈说笑时,爸爸出差回来了,还给我买了一块镀金的女式手表。那天的喜事可真多啊,我高兴得又蹦又跳。妈妈说:“看把你高兴的,脚底板子就不挨地了。’(安徽·临泉)

【第68句】:【官不差病人】(谚)差:差遣。官府不派有病的人做事。指病人理当得到照顾。

【第69句】:【别人求我三春雨,我去求人六月霜】释义:别人求自己容易,自己求别人困难。例句:桂迁恐怕又说,慌忙道:“足下来意,我已悉知,不必多言,恐他人间之,为吾之羞也。”说罢,先立起身来,施还只得告辞道:“暂别台颜,来日再来奉候。”桂迁送至门外,举手而退。正是:别人求我三春雨,我去求人六月霜。

【第70句】:【秀才人情纸半张】(谚)指旧时读书人大多穷困,与人交往,只能用书画作馈赠。后用作以薄礼相酬的常语。

【第71句】:2月15日早晨,大地被一层厚厚的春霜覆盖。我站在门口高兴地说:“真美啊!”奶奶站在一旁却说:“春霜不露白,露白要赤脚。”第三天傍晚,天空果真飘起了细细春雨。(浙江·绍兴)

【第72句】:前有狼后有虎——进退两难

【第73句】:【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谚)指人世间最难得的是知心知己的人。 也作万两黄金容易得,一个知己也难求。 万两黄金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求。

【第74句】:【放空炮】(惯)比喻光说空话,不做实事。

【第75句】:【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释义:借指事情自有公论。例句:你啥话也别说,只管放声大哭,一天哭它三场,你哭不上三天,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论短长。

【第76句】:【酒乱性,色迷人】(谚)酒能乱性,使人丧失理智;色能迷人,使人溺于淫欲。指人一旦沉迷酒色,就会酿成祸乱,导致堕败。

【第77句】:【钢要用在刀刃上】好材料要用在关键地方。浩然《艳阳 天》:“您是最有生产经验的庄稼人哪,有钢得使在刀刃上, 这回该您使劲儿了!”

【第78句】:慈禧手下的光绪帝——有职无权

【第79句】:爸爸一到家就看起了电视,快睡觉时却又开始备课了。妈妈说:“你爸是日不做,夜摸索,洋灯不点点蜡烛。”(江苏·南通)

【第80句】:八月十五坐月子——赶在节上了

【第81句】:【瞎炸烟】(惯)指本来不懂还乱说乱嚷。 也作瞎咋呼。 瞎咋唬。

【第82句】:每到考试的时候,我的心里就紧张,成绩总不理想。妈妈对我说:“当瓢子的不怕汤烫,当学生的咋能怕考试啊?”(福建·霞浦)

【第83句】:【谷地里点玉茭——高出一截子】(歇)点:点种。玉茭:玉米。指比一般程度高出很多。

【第84句】:天狗吃日头——吃了就吐;无从下口;

【第85句】:胡葱掐了头——装蒜

【第86句】:【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谚)哪怕只是一文钱,关键时刻缺了它,能耐再大也会被难住。指金钱是生活的必需品,应珍惜,莫浪费。 也作一文钱急死英雄汉。 一文钱逼死英雄汉。

【第87句】:【有酒不喝偏喝醋】(惯)比喻有利的事不做,偏要自讨苦吃。

【第88句】:【爬格子】(惯)指在有格子的稿纸上写作。

【第89句】:【女大不中留】(谚)指女儿长大了就应该出嫁,不可久留娘家。 也作女大不中留,留下结冤仇。 女大留不得,留下惹是非。

【第90句】:【一槌打双鼓】释义:比喻一语双关。例句:凤梨见石生道出心意了,一槌打双鼓说:“日兰中午会做出好香好香的饭菜,送到田头给你吃的。”

【第91句】:林黛玉看《西厢》——入神

【第92句】:【老鼠尾巴熬汤,油水不大】释义:比喻没有多少好处可图。例句:如今新社会,有钱人家过日子,是寸步难行。今后的生意,恐怕也是老鼠尾巴熬汤,油水不大,没有什么大事头了。

【第93句】:【躲在门缝中瞧人——把人都瞧得扁了】见“从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第94句】:茶杯盖上放鸡蛋——靠不住;不可靠

【第95句】:妈妈让我盛饭,我不小心把饭碗打碎了。妈妈说:“哎呀,我的小姑奶奶,做一个钱的活儿,要两个钱的工。”(河南·伊川)

【第96句】:有一天,我问外婆:“什么时候能吃上枣啊?”外婆说:“七月边,枣红圈。”(河南·鲁山)

【第97句】:小明评上了“三好”学生,便得意洋洋地逢人就讲。他妈妈对他说:“你呀,锣鼓才敲响,尾巴就翘到天上去了!”(江西·萍乡)

【第98句】:一口吞了二十五只小老鼠——百爪挠心

【第99句】:【趁浑水摸鱼】释义:比喻趁混乱之机捞取好处。例句:我刚才了解了一下:有些人是怕“自由借贷”,以攻为守;有些人想趁浑水摸鱼,多少捞几个。

17639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