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歇后语文案适合发文案的干净经典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大炮筒子——不转向;不会拐弯

【第2句】:【脑子怕不用,身子怕不动】(谚)脑子怕的是不用,越不用越迟钝;身子怕的是不动,越不动越僵硬。 指脑子越运用越灵活,身子越活动越健康。

【第3句】:【老鸹别嫌猪黑】(谚)老鸹(gua):乌鸦。乌鸦是黑的,黑猪也是黑的,谁也别嫌谁。借指人不可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也作“乌鸦别笑猪儿黑”。

【第4句】:太阳落坡月上山——周而复始;接连不断

【第5句】:泥人戴纸帽——经不起风雨

【第6句】:【剪不断,理还乱】(惯)既难以割舍,又梳理不顺。形容人的心理活动或感情很复杂。也形容头绪太多,难以理清。

【第7句】:卢生借枕头——黄梁一梦

【第8句】:卖西瓜的碰到卖王八的——连滚带爬

【第9句】:【 被人卖了,还跟着去数钱】被愚弄,自己没有意识到。类 似的:卖到锅上不觉热。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狗》:“人家 行啊,会看眼色,会来事儿。我呢,被入卖了,还帮人家数 钱!”

【第10句】:【穷家难舍,热土难离】释义:舍不得离开家乡。例句:洛文摇头答道:“穷家难舍,热土难离,我哪儿也不想去了。”

【第11句】:【进鬼门关】(惯)鬼门关:迷信指阴阳两界的交界处。戏称人死亡。

【第12句】:【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释义:礼物虽轻,但情意深厚。例句:供桌上,摆放一捆儿毛豆,两杯水酒,一堆红枣,一只雕花的大青萝卜。……这也是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第13句】:【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歇)指事物明摆在那里,看得非常清楚。 也作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秃子头上跑个虱——明摆着。 秃子脑瓜顶上的虱子——明摆着。

【第14句】:【话怕三对六面,事怕挖根抽蔓】(谚)三对六面:三方面人当面质对证实。挖根抽蔓:挖出根、抽起蔓查找根源。指面对问题要查对核实、追根究底,彻底弄清。

【第15句】:野蜂飞进渔网里——专找空子钻

【第16句】:【单丝不成线,孤树不成林】(谚)指一根丝合不成线,独株树成不了林。比喻成大事需要有群体的努力,只凭个别人是成不了气候的。 也作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 孤树不成林,独木不成桥。

【第17句】:【把别人的棺材拾到家里哭】没事替别人操心,自找麻烦。 明代《西游记》:“八戒近前道:你是怎的起哩?专把别人棺 材抬到自家家里哭!不要烦恼!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 何干!”

【第18句】:【人人心里一杆秤】(谚)指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对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第19句】:【不管兔子怎么叫,该种豆子还得种豆子】释义:比喻不管别人怎么说,事情还是照样做。“兔子”又作“野兔”。“豆子”又作“黄豆”。例句:育武拖着长腔不慌不忙地回答:“咱庄稼人有句俗话,不管兔子怎么叫,该种豆子还得种豆子。”

【第20句】:【有龙就有擒龙汉,有虎就有打虎郎】(谚)世上有龙有虎,也就有擒龙打虎的英雄好汉。指既有强者,就会有制伏强者的高人。

【第21句】:【抓着葫芦当瓢打】(惯)比喻打击错了对象。

【第22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一俗语比喻造什么因,得什么果。它看似一条农谚,却是一个典故,典出明代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十九卷。说的是宋高宗(赵构)绍兴年间,有个叫柳宣教的书生考中进士,当上临安(今杭州)府尹。上任时,厅下一应人全部来参拜,唯独城南水月寺住持玉通禅师不到。柳宣教怀恨在心,决心报复他,定下一计,让一个叫红莲的绝色女子去与玉通禅师私通。玉通禅师得知上当,当晚自处圆寂。他死后,同样没有放过柳宣教,投胎柳妻,生下一女,名叫柳翠,不守妇道,干尽风流韵事。佛家认为这是玉通禅师对柳宣教的惩罚性报复,该到此为止了,便决定找个机会度玉通禅师出世。也就是说要使玉通禅师的化身——柳翠皈依佛门。所以,佛家委派法空长老点化柳翠。一天,法空长老来到柳翠门前化缘,柳翠问道:“师父,你有何本事来此化缘?”法空长老说:“贫僧没有什么本事,只会说些因果之事。”柳翠问道:“什么因果?”法空长老说道:“前为因,后为果;作者为因,受者为果。如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种是因,得是果。没有播种,哪里会有收成?好因得好果,恶因得恶果。”一番话,说得柳翠一下子明白了。她死后,人们都说是活佛显化,很多人赶来送葬。

【第23句】:【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朋友越多越好,可以得到众多的帮 助。相关的:交一个朋友开一条路,得罪一个朋友堵一道 墙。李准《黄河东流去》:“在西安住了不到一个月.左邻右 舍,老乡朋友认识了一大堆。用她的话说就是在家靠父母, 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第24句】:葵花扭头——向太阳

【第25句】:【碗里拿带靶儿的蒸饼】(惯)靶儿:同“把儿”,器具上便于用手握的部分。蒸饼:一种用发面加油蒸熟的饼,饼内分层。比喻事情做起来毫不费力。

【第26句】:逼狗到墙角——反咬

【第27句】:【危难见人心】(谚)在危急艰难之中,最能看清一个人的本质。指人心难测,只有在危难关头,才能识别人心的善恶真伪。 也作“危难关头见人心”。

【第28句】:【百人百条心,千人千个样】(谚)指人各有自己的思想、行为与性格,各不相同,这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相貌一样。

【第29句】:【落在蜜缸里】(惯)比喻生活甜蜜,非常幸福。 也作泡在蜜罐里。 生在蜜罐里。

【第30句】:【篮里鱼,阱中虎】(惯)阱:陷阱。 被捞在篮子里的鱼,被困在陷阱里的虎。比喻陷入绝境难以脱逃的人。

【第31句】:广交会上签合同——出口成章

【第32句】:剃头刀不能砍柴,砍柴刀不能剃头——各有各的用处

【第33句】:【水过地皮湿】指占便宜,捞油水,或走过场。邓友梅《烟 壶》:“在这一带开店房,免不了接待合字上的朋友,替他们 销赃,落个水过地皮湿。”孙犁《风云初记》:“官家的事儿,不 过是水过地皮湿,卖个眼前俏就算了!”

【第34句】:【—根筷,两半截】折成两半,对半平分。菡子《纠纷》:“财 产分配刘二有没有份,大家议定:一根筷,两半节。”

【第35句】:爸爸最爱读书看报,平时连字典都能看上半天。我对爸爸说:“您又不考学,读那么认真干吗?”爸爸说:“这叫书报为良友,知识自然有;鸟以羽毛为美,人以知识为荣嘛!”(吉林·汪精)

【第36句】:见小叔大把大把地花钱,爸爸劝他:“只有勤来没有俭,好比有针没有线。学会节约,才能过上好日子哟!”(河北·行唐)

【第37句】:长白山的人参——越老越好

【第38句】:奶奶听说惯偷王五的儿子在学校偷人家的钢笔,就说:“唉!根不正,秧不正,结个葫芦扭着腚啊!”(河南·南召)

【第39句】:旱了很长时间,终于下雨了。爷爷说:“这下该有指望了,都跟前些日子一样,连井里的尘土都有二寸深了,非吃风屙沫不可。”(河北·邢台)

【第40句】:老牛筋——难啃

【第41句】:【 一而再,再而三】多次重复。香港金庸《笑傲江湖》:“你 们一而再,再而三的杀害良善,算是什么英雄好汉?”

【第42句】:【薪水】“薪水”在古代指俸禄,在现在指工资。那么,古今的收人为什么叫薪水呢?东汉以前,一般俸禄都发放实物(粮食布帛),唐以后一直到明清,主要以货币形式(金银或钱币)将俸禄发给官员。古代官员俸禄的名称不止一种,如“月给”、“月薪”、“月钱”、“月费”等。而最早将俸禄称为“薪水”的是在魏晋六朝时。《魏书·卢昶传》中记载:“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计。”这里的“薪水”就是指日常开支的费用。而明代将俸禄称为“柴薪银”,意思是帮助官员解决柴米油盐这些日常开支的费用。现代人们常把工资称为薪水,如长工资叫“提薪”。

【第43句】:【 树倒猢狲散】猢狲,猴子。比喻势运衰败,原有的人各自 走散。相关的:大树一倒,猢狲乱跑。清代《红楼梦》:“如今 我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 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

【第44句】:【铁炼成钢,兵练成将】(谚)铁经过千锤百炼就能锻成好钢,士兵经过千锤百炼就能成为好将领。指艰苦锻炼是造就人才的必由之路。

【第45句】:吃了三碗红豆饭——满肚子相思

【第46句】:【羊皮膏药——不灵】(歇)旧时民间认为狗皮膏药疗效好,羊皮膏药不管用。指不灵验,不起作用。

【第47句】:流水簿做袍子——满身都是账

【第48句】:【饿死不吃瞪眼食】(谚)瞪眼食:瞪着鄙视的眼睛给人吃的饭。宁肯饿死,也不吃别人瞪眼施舍的食物。指宁可不要命,也不能舍弃人格。

【第49句】:【吃酒不言公务事】释义:聚饮时不谈论公事。例句:今日奉屈,不过为昔臼之情,聚谈聚谈,古云:“吃酒不言公务事。” 非是为兄的拦阻贤弟之臼,因我帐下皆是忠义之将,恐有唐突,倒是愚兄的不是了。

【第50句】:【儿婚高堂抹花脸】北方滹沱河一带有个习俗,儿子结婚那天,新娘抬进门来,娘家送亲的人也进了门。公公、婆婆笑得合不拢嘴,这时好开玩笑的同辈嫂妹,乘其不备,将预先准备好的锅底子灰、颜料之类的东西向他们的脸上抹去,顿时,两人变成了一对大花脸,观者无不哈哈大笑,喜气充满了整个院落。这一习俗的由来,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宋朝的时候,井陉官道旁有一个小村,一户人家过喜事,新郎在门口不停地迎接来贺喜的宾客。忽见一老头在门口蹲着,便请他进去吃喜酒。老头连连摇头:“你请我是小事,先去准备口棺材吧。”这可把新郎给气坏了:“好啊,我好心好意请你吃饭,你却叫我备棺材,真是丧门星临门,你赶快给我滚!” 二人的争吵,被人传给了新郎的父亲,他一听顿时感到老头来的不凡,赶紧上前赔礼:“大哥,小孩子不懂事,孩子的话千万别放在心上。”老头说:“谁给你们定的日子,今天是十五,最厉害的黑道日,甭看你现在没事,恶鬼已经缠身,明天恐怕……。”他一听脸霎时变得蜡白,乞求道:“大哥,可有法救回我这条老命?”老头接着说:“我没有办法,不过,有一个人可救你命,也算你命大碰巧了,他一会儿就路过这里。”“谁?”新郎急不可耐地问道。 “包黑子。”说罢,老头不见了。有人说那老头就是喜神。过了不多一会,果真包大人坐着八抬大轿来了,父子俩跪在地上拦住了去路。当包拯知道情况后,差点笑出声来:“我又不是学生死簿的鬼官,怎能救你?”“贪官怕你,恶鬼能不怕?”“是吗,恶鬼怕我?”包公想了想,冲着身边的马汉唤道:“砚墨来。”包公接过砚台,将墨汁倒在手中,向新郎父亲脸上抹去,笑道:“这回,我看恶鬼还敢不敢缠你?” 他回去后,果真没有出事,活到了九十九岁。这件事传出去以后,结婚的人家纷纷效仿,形成了今天的儿子结婚父母被“抹花脸”的习俗。传说归传说,高堂抹黑脸确有作用,新娘娘家的人初来乍到,不用问人就知道谁是公公、婆婆。

【第51句】:狮子张嘴——大开口

【第52句】:【烟不出火不进】(惯)形容人不表白自己心里想的事。也形容人老实或窝囊。

【第53句】:爸爸在外婆面前数落妈妈的不是。外婆说:“你俩的脾气呀,我看是黄花菜炒鸡蛋,对色了,谁也别挑谁的理!”我在一旁听了,笑着对爸爸说:“早知现在,何必刚才。您不是自讨没趣吗?”(安徽·滁州)

【第54句】:上朝不带奏折——忘本啦

【第55句】:【狗嘴吐不出象牙来】释义: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嘴”又作“口”。“吐”又作“掏”、“长”等。例句:孙桂英用手撩着水泼马凤兰,说:“狗嘴吐不出象牙来!一句正经的都没有。你这一套都是跟马主任学的吧?”

【第56句】:【政如冰霜,奸宄消亡;威如雷霆,寇贼不生】(谚)奸宄(guv):犯法作恶的人。指执法严明,犯法作恶的现象自然就少;政令威严,偷盗抢劫的事情就不易发生。指要使社会稳定,必须严法清政。

【第57句】:邻居大叔在外做生意,由于心术不正,惹得一身是祸,不敢回家。村里人说:“人好不用乖,心好不必斋。为人心不正,一生惹祸害。他是自作自受啊!”(河北·石家庄)

【第58句】:【没有弯弯肚子,不敢吃镰刀头】(谚)指有弯弯的肚子,才敢吞吃弯弯的镰刀。比喻人在某方面没有特别的本领,就不敢去冒某方面的风险。 也作没有弯弯肠子,别吞镰钩刀子。 没那弯弯肚子,也吞不下这镰刀头。

【第59句】:猪鼻予插葱——装象(相)

【第60句】:八月的葡萄——成串的

【第61句】:戴草帽没顶——露头

【第62句】:吃冰棍拉[排泄(大便)]冰棍——没话(化)

【第63句】:【一马勺坏一锅】部分殃及整体。从维熙《爱的奇迹》:“因 此,袁海生怕一马勺坏了一锅烫,来了一个小偷,使他的儿 女都得了传染病。”

【第64句】:驴粪蛋滚白糖——表面甜

【第65句】:【祸不单行,福无双至】见“福无双至日,祸有并来时”。

【第66句】:下棋丢了帅——输完了

【第67句】:【不见棺材不下泪】(惯)比喻不到穷途末路就不死心,不后悔。

【第68句】:【老虎屁股——摸不得】(歇)比喻人自以为了不起,惹不得。也指人很蛮横,冒犯不得。常含讥讽意味。

【第69句】:我和几个小伙伴帮一位老爷爷把车子推上坡。老爷爷高兴地说:“真是添个蛤蟆四两力。别看你们人小力薄的,可帮了我的大忙。”(河南·扶沟)

【第70句】:期中考试妹妹得了全班第一,爷爷提醒她说:“走路怕脚软,学习怕骄傲。你可不能原地踏步,要向前走啊!”(河南·济源)

【第71句】:老鼠啃书本——字字句句落了肚

【第72句】:吃晚饭的时候,我用手抓菜吃,爸爸说了我几次,我仍没改,于是爸爸不再说了,只是盯着我看。这下子我害怕了。妈妈看着不顺眼,就说:“你不要这样嘛,孩子都被你吓着了。”“我怎么啦?又没说什么做什么。”“是没说什么没傲什么,你这是狗不咬人样子丑。”妈妈笑着说。(广西·河池)

【第73句】:乘火车误了点——赶不上了

【第74句】:【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见“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修身”。

【第75句】:老天爷的拐棍——天地之别

【第76句】:江边插柳一一生了根

【第77句】:【官升虎气减】(谚)虎气:敢作敢为的虎虎生气。指官位越高,怕担风险的思想顾虑就越大,做事往往畏首畏尾。

【第78句】:哥哥不爱学习,整天贪玩。妈妈批评他说:“你呀,玩耍是条龙,学习是条虫,把玩的工夫用在学习上,那该多好啊!”(山东·沂水)

【第79句】:我和妈妈这几天花钱如流水,爸爸提醒道:“我在东沟摸鱼,你们在西沟扔。咱们还得节俭点啊!”(江苏·通州)

【第80句】:戴着有色眼镜看东西——不明真相

【第81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惯)取不尽,用不完。形容资源丰富。

【第82句】:我总懒得做家务,爸爸常对我说:“勤,不富也饱;懒,不穷也饿。照你这样,是不会有啥好处的。”(广西·都安)

【第83句】:【有眼不识荆山玉,拿着顽石一样看】(惯)荆山玉:即和氏璧;相传楚人卞和在荆山(今湖北省南漳县西部)抱玉岩得璞玉,后把它琢磨成价值连城的美玉。不认识荆山宝玉,把它看作顽石。比喻没有眼力,错把好人看作坏人,或把有才干的人当作无能的人。

【第84句】:【吃哪庙的饭,撞哪庙的钟】靠谁生活,就为谁服务。张孟 良《儿女风尘记》:“人随王法草随风;吃哪庙的饭,撞哪庙的 钟。”

【第85句】:没学习一会儿,我就手脚痒痒地想往外跑,爸爸气呼呼地说:“你这屁股怎么像扎了刺一样,真是猴屁股坐不住金銮殿。”(陕西·城固)

【第86句】:秋后的高梁——红透了

【第87句】:我和爷爷坐在院子里吃晚饭,爷爷看了一下那暗白色的月亮说:“月牙躺,雨水广。看月亮的形状,今年的雨水会多一些。”(甘肃·静宁)

【第88句】:【居者无载,行者无埋】(谚)指居家的人不把东西装在车上作远行的准备,远行的人也不会把财物埋藏起来作定居的准备。

【第89句】:那天,奶奶知道我作业没写完又去玩儿,就生气地说:“小孩子,不用心,不知书上有黄金;但知书上黄金贵,高照明灯下苦心。去呀,好好学呀!”(河南·孟州)

【第90句】:【豆腐】“豆腐”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家常菜。豆腐不仅味美价廉,营养丰富,还具有相当的养生保健作用,自问世以来,颇受大众的喜爱。中国是豆腐的故乡,这种传统美食的历史可追溯到汉朝。据五代谢绰《宋拾遗录》载:“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此物至汉淮南王亦始传其术于世。”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叶子奇的《草目子》,罗欣的《物原》等著作,都把豆腐的发明权归功于西汉淮南王刘安。有诗为证,明代一个名叫苏平的人创作了一首豆腐诗:“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去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有沸汤中滚雪花。瓦缸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个中滋味谁得知,多在僧家与道家。”这首诗通俗易懂,只有两个地方需要稍作解释,一是“淮南”,指淮南王刘安;一是“蟾”,指明月。据说,刘安的这项发明得益于他的神仙梦。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被封为“淮南王”。他生性喜好炼丹之术,潜心炼丹欲求长生不老。众所熟知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和他有关。刘安一生耽于修炼丹药,他在一次炼丹过程中用磨制的豆汁来培育丹苗,结果豆汁与盐卤意外凝结成美味可口的“豆腐”,并最终走进了千家万户,还漂洋过海到了日本、朝鲜、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周边国家。现在恐怕遍及全世界。

【第91句】:【兵贵于精】(谚)兵:军队。指打仗的军队不在数量多,而在于训练有素,精干善战。 也作“兵不在多而在精”。

【第92句】:我跟妈妈去姑姑家。妈妈给姑姑提了一兜苹果,路上我要背,妈妈给了我,可我背了约摸三里路就没劲了。我说:“妈妈,还是这么多苹果,怎么越背越沉了?”妈妈说:“远路没轻载嘛,还是让我背吧。”(河南·济源)

【第93句】:【抱成一团】(惯)指紧密团结在一起。

【第94句】:【惟恐天下不乱】(惯)惟恐:只怕。指居心叵测的人只怕人间太平,一心想制造事端和混乱,无事生非。

【第95句】:吃了算盘珠——心中有数;肚里有数

【第96句】:【一人拼命,万夫难当】(谚)一个人舍命地冲杀,再多的人也难以抵挡。指人要是拼命战斗,就会产生无穷的威力。 也作一人敢死,万夫难敌。 一人不怕死,万夫莫近身。

【第97句】:【 端人家碗,受人家管】在经济上依赖别人,即被人控制。 反义说:不端他人碗,不受他人管。孔厥《苦人儿》:“端他 碗,受他管,我们吃他家饭,打死也还不是打死了!气他 甚?

【第98句】:玻璃肚皮——看透心肝

【第99句】:【 泥鳅翻不起大浪】泥鳅只能浮到水面上翻一点水花,产 生一点涟漪。比喻力量小,成不了大事,闹不了大乱子。亦 可用反义。从维熙《伞》:“那就睡大觉去,小泥鳅掀不起大 浪头来。”

18227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