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歇后语文案精辟的文案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七十不保年,八十不保月】(谚)人上了七十岁,就难保一年能活到头;上了八十岁,就难保一月能活到头。指人老到七十八十,就要有生命随时可能结束的准备。

【第2句】:裱糊吉里的纸人一—点就透;—戳就破

【第3句】:月亮底下晒谷子——白费工夫;不顶用

【第4句】:【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释义:不干坏事,自重自爱。例句:“告诉你,我这个人可是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我不跟你们干这号事儿!”

【第5句】:一天中午,小亮吃完饭,倒在床上就睡着了。小亮妈低声说:“真是鸬鹚吃饱不下水啊!”(四川·酉阳)

【第6句】:【一打三分低】(谚)只要先动手打人,就输了三分理。指动手打人是输理的行为。

【第7句】:【姐姐】“姐姐”现在指同父同母或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且年龄排行大的女子。延伸至其他同辈中凡年龄比自己大的女子都称姐姐。但,“姐姐”的起源并非如此。 “姐”本义是母亲的别称。很多字典里都解释说“姐”的本意是指母亲,古代的蜀人就把母亲叫做姐。段玉裁在为《说文解字》作注时认为“姐”字乃“方言也,其字当蜀人所制。”也就是说“姐”源于四川方言。到了宋代已习惯称女兄为姐。南宋吴曾的《能改斋漫录》认为:“近世多以女兄为姐,盖尊之也。”随着词义的演变,衍生为对一般同辈女性的敬称。宋以后的一些小说出现把“姐姐”滥用的现象,甚至到龌龊的地步。如所谓“姐爱俏,鸨爱钞”就是这种用法,贻害后世,很不严肃。

【第8句】:【耳闻是虚,眼见是实】(谚)靠耳朵听来的是虚的,凭眼睛看到的才是实的。指听来的信息不可靠,亲眼看到才是真实可靠的。 也作耳闻是假,目见始真。 耳闻未可信,眼见方为真。

【第9句】:叶底下的橘子——红不起来

【第10句】:【孩子没娘,说来话长】见“从小离娘,到大话长”。

【第11句】:【耍花枪】现在指那些巧言花语、光说不练或只会摆花架子的行为。它的由来得从“枪”说起。中国古代军队里有一种在长杆上装上锐利尖头的武器,叫做枪,属于十八般兵器之一,是实战之利器。历史上枪使得最好的要属三国的赵云和南宋的岳飞。而花枪并不是一种武器,它是中国传统戏剧中使用的一种道具之一,枪杆大约有五尺长,枪头像梭,通常全是木质,枪头染成银色,猛一看跟真家伙一样。在枪头下面系着红缨,耍弄的时候借助着纤细的枪杆,枪头会抖动起来,红缨乱舞,使人眼花缭乱,故此得名“花枪”。传统戏曲表演中,经常会有角色舞动花枪,动作娴熟优美,给人视觉感官上美的享受。有一出京剧名字就叫《对花枪》,京剧老旦新秀袁慧琴演唱该剧,不仅唱功极好,“对花枪”一折武打也十分精彩,深得票友戏迷喜欢。不过,“耍花枪”的动作大多是花拳绣腿的假动作,这些好看不中用的虚招,在真实的打斗中是不管用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踏踏实实,就就业业,不能“耍花枪”。

【第12句】:家雀儿跟着夜猫子飞——白熬眼:吃食的吃食,熬跟的熬眼

【第13句】:【报喜不报忧】只说好的,不说坏的。台湾琼瑶《人在天 涯》:“留学生的习惯,报喜不报忧,他不肯告诉家里,也不肯 找大使馆帮忙,那时候,只有我和忆华在照顾他。”

【第14句】:写字不在行——出格

【第15句】:哥哥做生意赚了点钱,可就是爱乱花,总也攒不住钱。妈妈埋怨哥哥说:“你呀,金手银指甲,能挣又能花;左手抓,右手走,钱到手里打一扭。”(河南·新野)

【第16句】:【宰相肚里好行船】(谚)宰相:朝廷中官职最高的大臣。指大人物胸襟开阔,度量大。也泛指有修养的人能宽容别人,不计较小事。 也作宰相腹中撑得船过。 宰相肚里横开船。

【第17句】:【宁为鸡口,无为牛后】(谚)鸡口:鸡嘴。牛后:牛的肛门。宁可做小而能进食的鸡口,不愿做大而出粪的牛后。比喻人往往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作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受制于人。 也作宁为鸡头,勿作牛尾。 宁为鸡尸,不为牛从。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第18句】:【有你哭的时候】意为不要高兴得过早,或过于固执,以后 会遇到麻烦。电视剧:“舍不得两块钱,因小失大,有你哭的 时候。”

【第19句】:【救人如救火】(谚)救人之命,就像救火一样刻不容缓。指救人是十万火急的事,丝毫不能延迟。 也作“救命如救火”。

【第20句】:荷花出水——显高低

【第21句】:【风来雨就到】行动迅速。刘绍棠《渔火》:“她虽是女流之 辈,却是个风来雨就到,快刀斩乱麻的人。”

【第22句】:我平时最不爱吃羊肉,可是这天,外婆偏偏做了羊肉馅饺子,我说什么也不肯吃。外婆说:“十月的羊肉小人参,吃了才能长身体啊!”听了这话,我也就乖乖地吃了。(山西·离石)

【第23句】:【清明节插柳】我国有清明节插柳的风俗,特别是江南,每逢清明节,家家户户将柳条插在井边。“井井有条”的成语就来源于清明插柳活动。现在看来是个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的好习惯。据说,清明节插柳与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正宫马娘娘有关。有一年清明节,马娘娘身穿便装出城游玩。可乡下路窄,不能过车,她只得下车步行。不知底细的人见了都拍手高叫:“大家快看,好大的一双脚。”马娘娘听见后十分生气,叫人记住这个村名转身就走。忽听得有人哭着走来,马娘娘一看,原来是个老太婆,老太婆那双脚,比自己的还大。马娘娘问其原委,原来是人们讥骂她生有一双大脚。马娘娘听后,产生了怜悯之情,便说:“那些无知村民,回头都得杀掉,你可例外,快回去在你家门前插上两枝柳。” 原来那老太婆是村里“智多星”装扮的,他见村民奚落马娘娘,知道闯了大祸,便改装前往打探虚实。结果不出所料,他赶忙回到村里,通知各家都要在门前插上柳条。马娘娘回宫后,立即派兵将那个村子围得水泄不通,打算将门前无柳的人家全部杀掉。可官兵进村,看见家家门前都插上了柳条,只好作罢。第二年清明,大伙放心不下,怕马娘娘又来郊游踏青,便又全都插上了柳条。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俗。

【第24句】:火车带车皮——勾(钩)搭得紧

【第25句】:【常病无孝子】见“百日床前无孝子”。

【第26句】:【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歇)黄鼠狼:黄鼬,又名黄皮子,喜欢吃鸡。指假装好意或伪装善良,却包藏祸心。 也作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黄鼠狼给鸡拜年——不怀好意。

【第27句】:【深不对,浅不是】(惯)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对。指不知怎么做才能使人满意。

【第28句】:【庙门口的狮子——是石】(歇)石:谐“实”。指事情属实。

【第29句】:【 死店活人开】做事会想办法,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类似 的:死秤活人掌。清代《歧路灯》:“死店活人开,你看我三人 一路,怕些什么?”

【第30句】:【红粉赠佳人,宝剑赠壮士】见“宝剑脱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

【第31句】:爸爸说要给我买个新书包,可我等了很久也没等到,就一个劲儿地问妈妈。妈妈不耐烦了,说:“唉,这真是许给人,想死神啊!”(河北·大城)

【第32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释义:能否相识(也指结婚),不在距离远近,而在有无机缘。例句:宋江听了大喜,向前拖住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只我便是黑三郎宋江。”

【第33句】:【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释义:比喻不能被一种行不通的办法难倒,还要想别的办法。例句:没关系,陆路不通水路通,反正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咱们趁早另想办法。

【第34句】:【小鹿儿心头撞】(惯)心咚咚地跳,像是有小鹿在乱撞。形容心里非常害怕。 也作“心头撞小鹿”。

【第35句】:程咬金的本事——只有三斧头的硬功夫

【第36句】:给老虎引路——帮凶

【第37句】:【 咸吃萝卜淡操心】感觉淡而吃咸。咸、闲谐音,淡,无味, 谓白操心,不值得。张贤亮《绿化树》:“他也是成吃萝卜淡 操心!咱们的事,不要人多嘴!我有我的主意。”

【第38句】:包公升堂——尽管直说;青天在上

【第39句】:【家中百事兴,全靠主人命】释义:家庭兴旺,全凭主人的命运。例句:自古道:“家中百事兴,全靠主人命。”十个妇人,敌不得一个男子。自从宋敦故后,卢氏掌家,连遭荒歉,又里中欺他孤寡,科派户役,卢氏撑持不定,只得将田房渐次卖了,赁屋而居。

【第40句】:【价出口,货出手】(谚)价:价钱。 指市场交易中,买方说定了价钱,卖方交出了货物,就算成交,双方不得反悔。

【第41句】:【摆门面】(惯)门面:商店房屋沿街的一面,比喻外表。指讲究排场,过于追求外表的体面。

【第42句】:【媒婆】“媒婆”指旧时以做媒为职业的妇女。中国古代的婚俗讲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诗经》云:“伐柯如何?匪(非)媒不得。”意思是就像斫个斧柄必须用斧头一样,娶个老婆一定要通过媒妁。这首诗表明,春秋以前婚姻因媒而成已成风气,这应该是最早记录媒人的经典之一,因这首诗,有人将媒人称为“伐柯”。关于媒人的来历,还有一个流传在陕西一带的民间故事。很久以前,渭河两岸的人很少往来,当然更谈不上结亲了。有一年,渭北的一个后生偶尔去渭南办事,看上了那边的一个闺女。一个老婆婆知道他的心思后,主动从中说合,使他们结成了夫妻。一年多后,媳妇生下胖小子,丈夫笑开了:“咱俩素不相识,经那位婆婆从中说合,就成了一家人,你说奇也不奇?”媳妇说:“是呀,可那位婆婆已经不在人世了,想报答也来不及了。”于是夫妻俩用米粉为婆婆塑了一个像敬奉起来,又怕人家看见笑话,就在夜里供,白天藏在柜里。过了几天,这米粉塑的像发了霉,他们就称它是“霉婆”,依旧当活宝似的供着。这事传开后,想娶渭南婆姨和想嫁渭北汉子的青年男女,都设法找“霉婆”这样的好心老太太牵线搭桥。再往后,做“霉婆”者觉得“霉”字不好听,便将它改成“媒”字。类似的传说,其他地方也有。其实“媒”字的解释,就是介绍或引导双方(人或事)发生关系的媒介,“妁”字则有斟酌的含义。媒妁连称,特指通过考虑协商等步骤为男女双方说合婚姻的人。至于“媒婆”一词的流行,则是因为旧时以此为生的人,已婚女性占多数的缘故。

【第43句】:【剜下眼珠子当泡儿踩】(惯)比喻给以严厉的惩罚。 也作“剜了眼睛当泡儿踩”。

【第44句】:【老天爷睁眼】(惯)1比喻苦尽甜来或事实得到澄清。2指雨过天晴或愿望得以实现。 也作老天爷长了眼。 老天爷有眼。

【第45句】:浑水池子——看不透

【第46句】:七寸蛇配疥药——以毒攻毒

【第47句】:【叫亲了的娘,住亲了的房】(谚)亲娘越叫越亲近,房子越住越亲切。泛指人与人或人与物相伴时间长了,自然增长感情。

【第48句】:【和气生财】(谚)指待人和气,彬彬有礼,自然就能得到顾客的满意,生意好,多赚钱。为商业场中的常语。

【第49句】:【病牛来到屠户家,自己来送死】释义:比喻自寻死路、找死。例句:“什么同志!花言巧语骗人,想不到还敢来,这真是病牛来到屠户家,自己来送死!”沈中说。

【第50句】:癞蛤蟆剥皮不闭目——还想蹦鞑几下

【第51句】:【当着和尚骂秃子】(惯)比喻表面上骂那个人,实际上是骂眼前这个人。 也作“当着和尚骂贼秃”。

【第52句】:阎王奶奶害喜病——怀鬼胎

【第53句】:【 骗子有屏风,屠夫有帮手】为坏人提供方便。成语:助纣 为虐、为虎作伥。《人民日报》( 1982,3,16):“骗子有屏风, 屠夫有帮手。不禁使我联想起以往冒险家乐园的上海,只 要投奔洋人腋下,同‘包打听’一挂钩,送点‘酬款’,就可以 在十里洋场,得逞一时。”

【第54句】:【退后一步自然宽】退让,避免对峙,可以从容处理。沙汀 《淘金记》:“常言说,退后一步自然宽。他会万事亨通地这 么样说。”

【第55句】:【好狗不挡路】(谚)指机灵的狗不卧在道路当中,阻挡往来交通。比喻知趣晓事的人,绝不做妨碍别人行动的事。 也作好狗不挡道。 好狗不碍路,碍路没好狗。

【第56句】:斜嘴开口——尽说歪话

【第57句】:【鸟惜羽毛虎惜皮】(谚)比喻人最爱惜的是自己的名声。

【第58句】:【肚里有墨水儿】(惯)比喻人有知识,有文化。

【第59句】:【无风三尺浪】原形容海洋波涛。借指造谣生事。成语: 兴风作浪。《邓丽君传》:“人怕出名猪怕壮。邓丽君名噪海 内外,一言一行常起‘地震’。真是无风三尺浪,有风浪千 尺。”

【第60句】:【应声虫】“应声虫”用以比喻讽刺那些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明代田艺蘅的《留青日札》便说:“己无特见,一一随人之声而和之,譬之应声虫焉。”那么,世上真有应声虫么?宋代陈正敏《遁斋闲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北宋末年“六贼”之一的杨勔得了一种怪病,每次说话的时候,肚子里都有一个小声音在仿效。数年之间,这个声音越来越大。一个道士见到后十分惊讶,他说:“这是应声虫,如久不治,会传给妻子儿女,应当去读《本草》,读到哪味药,虫子不答应了,服用了就可治病。”杨勔照着去做,当他读到雷丸时,虫子忽然不做声了,于是赶快吃了一些,病就好了。据《中国药典》载,雷丸又名竹苓、雷应、竹铃芝,属白蘑科真菌类,有杀虫消积功能,用于绦虫、钩虫、蛔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等病的治疗。不知“应声虫”是什么怪病,但雷丸治肚子里的虫子,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应声虫是传说,传说是靠不住的。但,为我们留下了“应声虫”这一词语,比喻只知道随声附和的人再合适不过了。

【第61句】:属玻璃的——经不起敲打

【第62句】:【红烧鲤鱼吃中段】选择有利的,选择所需要的。成语:断 章取义。李英儒《上一代人》:“谷妈妈红烧鲤鱼吃中段,单 捉住这一句话,引申着说:可光有儿子,终归还缺一面呵!”

【第63句】:疔疮长在喉头上——有痛说不出

【第64句】:特快列车过隧道——长驱直入

【第65句】:【胳膊断了往袖子里藏】发生了事情,不外传,自己处理。 清代《红楼梦》:“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断了往袖子里 藏!”

【第66句】:海里的浪花——不是吹的

【第67句】:孪生的娃娃——没大没小

【第68句】:【给个枣核儿舔】枣核儿不能吃,只能舔。谓用小利引诱。 申跃中《挂红灯》:“可有些人,就错打了定盘星。不知道人 家套鸽儿也得用个豆儿,钓鱼钩儿上要不放点食儿,鱼也不 上钩。人家给他个枣核儿舔,他就没了脉了。”

【第69句】:搬着磨盘过江——吃力不讨好

【第70句】:【破篮装泥鳅——走的走,溜的溜】(歇)本指泥鳅装在破篮子里会滑溜走,转指入悄悄地走散、离开。

【第71句】:【民以食为天】(谚)老百姓把粮食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指粮食是民生的根本,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重中之重。

【第72句】:【 养鼠咬布袋】谓品质不好,不值得培养。《台湾小说选》: “给你爸爸滚出去,我饲鼠咬布袋,还欺我聋耳不知情哩!” 野猫过路留身骚借指到来的人干不了好事。《小说月 报》:“省里来的又怎样?电影里我还看见中央的大脑壳呐, 真是!野猫过路留身骚啦!”

【第73句】:【树老根多,人老话多】释义:树老了树根多,人老了说话哕唆。例句:你可不要嫌恩翁爷爷的嘴太碎。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更何况像恩翁爷爷常说的,花蕾般的娥玛是他身边唯一的亲人呢!

【第74句】:【饭要一碗一碗地吃】比喻逐步完成。碗,也说:口。成语: 循序渐进。茅盾《蚀》:“他是精明老练的,他服膺一句老话: 饭要一碗一碗地吃。”

【第75句】:【唱高调】(惯)比喻说不切实际、实现不了或根本不打箅去实践的漂亮话。

【第76句】:拉弓不放箭——虚张声势

【第77句】:【蛇钻窟窿蛇知道】(谚)窟窿:指蛇藏身的洞。比喻人对自己所做的事心知肚明。

【第78句】:【患难朋友,艰苦夫妻】(谚)患难中建立起来的友谊最坚实,艰苦中打磨过来的夫妻最恩爱。指好朋友贵在经过患难的考验,好夫妻贵在走过艰苦的历程。

【第79句】:【干吃大鱼不费网】释义:比喻不付出代价却得到好处。例句:拿害孩子这件事说吧,主意是他想的,人是他杀的;咱们是干吃大鱼不费网,连一条绳子也搭不上。

【第80句】:老师要求我们做一件作品上交到学校的展览室,同学们正为此事而发愁。班长站了起来,充满信心地说:“人多出韩信,智多出孔明。咱们大家在一起合计合计,一定会做出好作品来。”(广东-龙门)

【第81句】:【不是吃素的】不吃素,则吃荤,需要油水。指敲诈,动武 等。清代《官场现形记》:“再加派去的委员亦并不是吃素 的,万太尊斟酌送些,他再借些,自然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了。”

【第82句】:【好人多磨难】(谚)指维护正义的人,往往因为主持公道而身受无理攻击,遭受种种磨难。也指有作为的人总不免经受许多坎坷。 也作“好人多难,好事多磨”。

【第83句】:【白事】为什么在我国把埋葬过世的人称为“白事”,孝衣为什么只能是白色,这与古代人们信奉“五行理论”有关。白色,五行理论认为是西方之色,西方的对应物质是金属,对应季节是秋季,秋季是收获季节,农民用金属工具收割庄稼时发出白光,所以,秋季是杀伐季节,甚至古代刑杀犯人也在秋季。又认为太白金星位于西方,传说太白神的坐骑为白虎。白色有不吉之意,传说黄昏时出现在西方天空的太白星主杀伐,所以,白色又象征杀伐,被看做与死亡相联系的凶丧之色。办丧事家人要穿戴白色衣帽和鞋,所以孝衣为白色。除此之外,丧家的挽联、帐幔、登记亲友捐送的份子钱上墙的纸张等都是白色的,切忌红色和其他艳色,因此,称埋人为“白事”。

【第84句】:【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谓渴望得到满足。明代《金瓶 梅》:“西门庆就在月娘房中歇了。两个是久旱逢甘雨,他乡 遇故知。欢爱之情,多不必说。”

【第85句】:【背后骂皇上】(惯)指背地里责骂强有力的人。 也作“背地里骂皇上”。

【第86句】:【贵人多忘事】身份高贵的人记不住小事情。用于恭维或 讽刺,现多用于开玩笑。清代《红楼梦》:“你老是贵人多忘 事了,哪里还记得我们?”

【第87句】:星期天,我在屋里做数学题,一连三个应用题都做不出。我生气极了,把本子和书本都扔在了地上。爸爸笑盈盈地说:“生气的时候踢石头——疼的只是自己。”(湖北·丹江口)

【第88句】:【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处理事情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 当机立断。张涛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当断不 断,反为其乱,人家已经把枪抵到你胸口上了。”

【第89句】:十月的丝瓜——满肚丝(私)

【第90句】:【拔一根汗毛,比别人腰粗】有钱有势,说话顶用。或说:伸 一个指头,比别人腰粗。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我就 说呀,人家拔一根汗毛,比咱们腰都壮呢!你不奉承他去罢 了,你怎还得罪他呢?”

【第91句】:【大海禁不起瓢儿舀】只减少,不增加,总会有穷尽的时候。 李英儒《还我河山》:“只要埋头下工夫,大海搁不住勺子舀, 一万重山也有爬到头的时候。”

【第92句】:【财上分明大丈夫】(谚)大丈夫:指有志气或有作为的男子。在对待钱财上,收支合理,账目公开,光明正大,毫无隐私,这才是大丈夫的行为表现。

【第93句】:【凤凰不入乌鸦巢】(谚)凤凰:传说中的鸟中之王。乌鸦:鸟,全身羽毛黑色。凤凰不会进入乌鸦的窝。比喻清白的人不去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家。

【第94句】:【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有能耐的人不表现自己。真 人,道家所说的得道之人,借指有能耐的人。清代《红楼 梦》:“自古说,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也不可当面错过。”

【第95句】:【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指贪财。成语:见钱眼开。姚雪垠 《李自成》:“做贼的全是穷光蛋,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一见 就动心。难道他嫌白花花的银子扎手么?”

【第96句】:为一件小事,大牛哥和他妈妈拌嘴后,一气之下喝药死了。他妈妈伤心得眼泪都哭干了。邻居王大妈劝她说:“大妹子,别再伤心了,长胳膊拉丕住短命的。人已死了,你哭得活,拉的回来吗?”(河南·新野)

【第97句】:【喝了牛皮散,神仙也不管】释义:牛皮散:北京人称烧酒。酒喝多了,胆量大,谁也不怕。例句:有道是:“喝了牛皮散,神仙也不管。”乌世保借酒倾诉一番,那车把式就借酒大骂起来,声称他要见徐焕章敢抽他鞭子,碰上谷佐领,准骂他祖宗。

【第98句】:心里开窗户——明白了

【第99句】:【 和尚寺对着尼姑庵,没事也得有事】所处环境容易引起人 怀疑,说闲话,容易产生麻烦。寺、事谐音。韩志君 等《古船·女人和网》:“你想小庚那人小心眼儿,这个饭店又 只有你跟枣花。大栓呀,你听大嫂一句话:和尚对尼姑庵 儿,没事儿也得有事儿!”

18508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