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画运动的两大口号是聚集100条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教案

【学习目标】

【第1句】: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第2句】: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第1句】:重点:科学的革命

【第2句】:难点:“思想启蒙的火种”

【自主探究】

【第1句】:璀璨的近代

(一)思想启蒙的火种

【第1句】:背景:18世纪,_________的旧制度衰败。

【第2句】:代表

(1)人物:_________________

(2)主张

①反对___________制度,主张由开明___________执政。

②强调资产阶级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③批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黑暗和腐朽。

【第3句】:影响

(1)促进了_________的解放,为新兴的________在政治上取代____________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2)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

(二)科学的革命

【第1句】:背景:____________的产生和发展,使自然科学从_____________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第2句】:代表

(1)牛顿

①地位:近代___________的奠基人之一。

②成就:在天文学上发现了________;在数学上创建了____________;在力学上,建立了完整的______________体系,其中_______________对近代自然科学影响最大。

(2)达尔文

①成就:1859年,达尔文的《_____________》出版,提出了“______________”思想。

②意义: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沉重打击了_________统治的根基。

(3)爱因斯坦

①成就:20世纪初提出______________。

②影响:推动了整个______________理论的革命,为_________的发明和_______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打开了_________________时代的大门。

【合作探究】

【第1句】: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其著名代表人物是谁?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18世纪后半期世界上发生了那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第2句】: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分别是什么?

【第3句】:讨论:科学技术和社会思想哪一个更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巩固训练】

【第1句】:下列观点不属于伏尔泰的是()

A、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B、提出社会契约论

C、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D、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第2句】:“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的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说明牛顿的发现()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D、是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第3句】:17~18世纪,欧洲进行着轰轰烈烈反封建的启蒙运动,该运动的中心在()

A、英国

B、荷兰

C、意大利

D、法国

【第4句】:提出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英国科学家是()

A、哥白尼

B、爱因斯坦

C、牛顿

D、达尔文

【第5句】: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是()

A、进化论

B、运动三大定律

C、相对论

D、万有引力定律

【第6句】:他的理论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联系性,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被誉为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成就之一。他是()

A、伏尔泰

B、达尔文

C、马克思

D、爱因斯坦

【第7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高中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警告青年》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材料四:“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文案》

(1)如果你是生活在战国时期,你会接受诸子百家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理由何在?在思想大变革的战国时期,政治变革也纷纷上演,其中最有成效的是哪一次变革?这是一次什么性质的变革?

(2)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是指新文化运动的哪两大口号?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如何?

(3)材料三体现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有何作用?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主张。

(5)依据相关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布置作业】

列举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教后反思】

通过学习,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学生更能勤奋学习,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历史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历史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句】:教学目标

1.知识要点:需要学生了解法国启蒙思想家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主张及其影响;英国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取得的突出成就,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伟大贡献。

2.能力要求:一是通过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在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以培养学生树立并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在未来建设、改造社会的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观察、动手和勤奋等进行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初步能力。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分析上述思想家和科学家取得成就的过程,使学生树立不畏权贵、敢于捍卫真理和为了科学事业不计个人得失、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第2句】: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科学的革命。

难点:思想启蒙的火种。

【第3句】:【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阅读导入框部分的内容。

欧洲中世纪的封建教会受到猛烈的抨击。这件事就发生在18世纪时期,其中出现几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第1句】:思想启蒙的火种

18世纪,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历史背景:18世纪,法国的旧制度衰败了,资产阶级、工匠、城市贫民、农民与封建地主阶级矛盾激化。

资产阶级根据不同人的要求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

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互相独立监督;天赋人权学说。

卢梭:否定封建王权,人民有权推翻它。(社会契约论)

影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欧洲的社会进步。

【第2句】:科学的革命

【第1句】:牛顿:天文学,17世纪下半期发现万有引力;数学,微积分的创建;力学,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牛顿三定律。

【第2句】:达尔文:1859年,生物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物种起源》。

【第3句】:爱因斯坦: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

九年级历史上册《科学和思想的力量》教学反思

本课属文化范畴,学生学起来好像比较容易,而要真正能够深刻地理解,使学生在认识上有一个提升还是比较困难。特别是科学和思想力量在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体现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内容抽象,需要一定得理性思维能力的储备基础才能更好地把握。初中生正处在理性思维的`萌生阶段,要理解掌握,需要借助一些更直观的感性的材料,再辅助老师的精讲点拨,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进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此外,这课涉及到的历史史实较多,时间跨度大,前面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学起来难免晕头转向。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新课标》的要求,我以《课标》、教材内容为出发点和设计平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知识储备、认识理解能力、心理特征等),根据我对这部分内容的

的理解,做了如下设计:

【第1句】:解读《课标》,把课标的两点内容要求细化具体化为教学目标,包括基础知识、能力训练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程度等实际情况,提出学生的学习目标,用于课上出示,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第2句】:围绕课题“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就学生已熟知的内容进行谈话,进入本课新知识新视角的学习。

《实验和观察》科学教案

教学重点

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

②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解演示法

教学准备

烧杯,水,生鸡蛋,盐,玻璃棒,药匙:试管,滴管,五种溶液(白醋、小苏打、石灰水、橙汁、胆矾等物质的溶液)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新课引入

2.观察、正确理解人体的感觉器官的局限性

3.实验室里的仪器

4.实验的操作、观察和记录

1.思考并回答

2.明白观察需要认真,要有目的性。体验人体感官的局限性,理解借助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并进行准确测量。

3.认真观察,初步了解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和操作规程

4.仔细观察、认真实验、详细记录

1.提问: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2.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后提问:观察和平常所说的看是否相同?引导分析:人体的感官有局限,使用工具可以扩大观察范围、进行数据测量。

3.介绍常用实验仪器名称、用途、注意事项

4.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

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教学过程

【第1句】:设问导入:

提问: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什么?那么,在科学课上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观察和实验呢?观察是不就是平时所说的看?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新课题。

【第2句】:新课教学:

1.观察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片(易引起错觉的图片),并表述观察结果。

学生:表述观察结果。

教师:评价同学的表述。

提问:观察和平常我们所说的看是否相同?

教师:观察和平常我们所说的看是不相同的,观察需要认真,要有目的性。

请同学们再观察P8图1-16和1-17,回答:图1—16中的直线是直的吗?图1—17中的两个小动物一样大吗?。

让同学想办法来验证自己答案的方法,并让同学进行实践。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发表意见,进行验证。根据自身体会,加深认识

讲解: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和结果可以看出,我们利用感观观察事物是有局限性的,甚至有时会产生错觉。因此,在实验室中,我们经常要用到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工具。

2.实验室里的仪器

教师:利用图1-13,介绍仪器的名称、用途,并演示其正确使用方法。

学生:观察器材,熟悉各常用的测量工具和仪器的名称使用方法。

试管夹:放置试管等的仪器。

试管:少量物质反应时用的容器。

试管夹:夹持试管等。

酒精灯:使物质加热的工具。

药匙:取少量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工具。

停表:测量时间的仪器。

天平和砝码: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的仪器。

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电压的仪器

图1-18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图1-19天文望远镜用于观测遥远的星体。

强调:各种工具和仪器是为了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的,但是每一工具和仪器都有自己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因此,同学们在使用时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准确度都在不断地提高。

设问:如何做实验、实验中又该去记录呢?

3.实验的操作、观察和记录

教师:我们先研究一个关于鸡蛋沉浮的实验。

找同学介绍图1-14中的实验用品和器材,并说明各用具的使用方法(玻璃棒常用于搅拌和引流液体,在搅拌液体时,要用拇指、食指和中

指握住玻璃棒,搅拌时玻璃棒不能与容器内壁相碰撞:药匙用于取少量药品,使用时也是要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药匙的另一端。)并示范。

学生:让一同学上讲台演示步骤1和步骤2,其它同学进行观察现象和记录结果。同学进行表述。

教师:评价,指出记录要求准确和简洁。

设问:该同学在演示中,操作是否准确。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复习相关用具的.使用。

提问:根据刚才所做的实验,今后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科学实验呢?将同学的思路引到实验前应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实验中,认真观察、仔细记录,实验后,整理器材、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或总结。

教师:下面我们继续实验,研究几种溶液间的反应现象。介绍五种溶液,和同学一起用ABCDE等进行编号,演示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胶头滴管上端的胶头部分,取液体时胶头里的空气不能排放在被取的液体内,滴管吸入液体后要竖直,不能将滴管伸入目标试管内,也不能将滴管与器壁接触)。介绍实验步骤(先用滴管吸取少量的A溶液,分别滴入B、C溶液中,观察现象并记录;然后用滴管吸取少量的C溶液,分别滴入D、E溶液中,观察现象并记录)。

强调:化学药品或试剂不能随意混合,以免发生意外,实验时一定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之后学生进行实验,交流记录的实验结果。

学生:仔细观察、记录并分析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归纳、总结,同学将自己的记录与别人的进行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巩固对进行实验程序过程的认识

教师:进行评价。

【第3句】:复习小结

1.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内容见板书)。

2.小结巩固

3.布置作业

4.让学生做吹纸实验和红墨水在冷热水中的扩散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

板书设计

【第1句】:4观察和实验

观察与普通的“看”不相同

实验仪器:要正确使用

实验:

实验前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

实验中,认真观察、仔细记录,

实验后,整理器材、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或总结。

鸡蛋沉浮试验记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溶液混合实验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

A+B

A+C

C+D

C+E

教案点评: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本节课所涉及的实验方法与技能是学生未来进行探究式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让学生明确观察的步骤和实验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学生在亲自参与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中的基本要求,并在头脑中形成较清晰的思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中,首先通过观察来体验感官有局限性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品质,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较好。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到这些目标的培养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在继后的教学中还要进一步落实。

4740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