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歇后语文案值得收藏一生!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人死了才抓药——晚了:迟了

【第2句】:【 哪边炕热往哪边挤】专门想讨便宜。刘江《太行风云》: “你李敬怀见便宜就逮,哪边炕热往哪边挤,就全能承受住 了?”

【第3句】:【泼出的水,说出的话】(谚)泼到地上的水,再也收不回来;话从嘴里说出,再也咽不回去。指人说话必须讲信用,话一出口,就要负责。

【第4句】:下午第一节课,老师见同学个个都无精打采的样子,突然说:“真是‘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啊!”一句话,把同学们都逗笑了,瞌睡虫也被撵走了。(江西·南康)

【第5句】:不到黄河心不甘——死心塌地

【第6句】:【半路上捡了个喇叭——有吹的】(歇)吹:本指吹气演奏,转指吹牛、说大话。讥讽人有了吹牛的资本或借口。

【第7句】:【吃葱吃蒜不吃姜】(惯)姜:谐“将”,用话语刺激人(使人冲动之下做出原先不愿或不敢做的事)。 指头脑保持冷静,无论别人怎么激将,自己也不上当。

【第8句】:【一推六二五】(惯)本是一句珠算口诀“一退六二五”,“退”谐“推”。 指把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 也作“一退六二五”。

【第9句】:【割头不过碗大个疤】见“砍了头也只有碗口大的疤”。

【第10句】:【千军万马难过独木桥】谓人多机会少,事情难办。即所谓 瓶颈效应。《中国青年》(1981,23-24):“片面追求升学率 确实把中学生的路搞得越走越窄。正如有的同志说的:这 样下去,简直是驱赶着千军万马去过独木桥。”

【第11句】:【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谚)指就像汲水的瓦罐往往会在井口碰破一样,久经战阵的将军免不了要战死在沙场。比喻本质脆弱的事物或常做危险事情的人迟早会遭到意外。 也作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瓦罐不离井上破,强人必在镝前亡。镝(di):箭头。 瓦罐终须井上破。 瓦罐不离井上破。 瓦罐总在井边破。

【第12句】:麻秆做扁担——担当不起

【第13句】:【 假氏大家族】指各种伪劣产品。《工人日报》( 1989,1, 22):“近几年,在诸如假化肥、假农药、假种子、假烟、假酒等 众多的‘假氏大家族’中,又悄悄派生了一对双胞胎:假粮 食,假原料。”

【第14句】:【不图打鱼,只图混水】制造声势,制造舆论。浩然《艳阳 天》:“我就嚷嚷,看你怕不怕,我不图打鱼,还图混水哪!” 惟恐天下不乱做事引起混乱,添乱,或希望有变乱。海 外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以前的我,是惹事,惹人, 惟恐天下不乱,现在我既怕人,又怕事。”

【第15句】:砍树吃橘子——不顾根本

【第16句】:新学期一开学,爸爸就提醒我要和学习好的同学交朋友,并风趣地说:“跟着凤凰走,不是凤凰也是个俊鸟;跟着黑瞎子走,不是黑瞎子也是狗熊。”(安徽·利辛)

【第17句】:爸爸在教育我们如何做人时常说:“身体不好是残品,学习不好是次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河南·辉县)

【第18句】:沙土岗子发洪水——泥沙俱下

【第19句】:【荆人不贵玉,蛟人不贵珠】(谚)荆人:荆山治玉的人。蛟人:潜海采珠的人。荆山产美玉,荆山人就不稀罕美玉;蛟人采珍珠,采珠人就不稀罕珍珠。指盛产宝物,便不觉得宝物可贵。借指人往往生在福中不知福。

【第20句】:邻居王奶奶,总爱烧香拜佛祈求过好日子。我奶奶说:“求上帝不如求自己,靠佛祖不如靠双手。”(河南·焦作)

【第21句】:【 千拣万拣,拣个破灯】盏过于挑剔,最后挑选了一个最差 的。或说:东拣西拣,拣了个漏油灯盏。陈残云《香飘四 季》:“好好一门亲事,弃了不要,却自家把头撞到南墙上。 正是千拣万拣,拣来个破灯盏。”

【第22句】:【积丝成寸,积寸成尺;尺寸不已,遂成丈匹】(谚)丝:十分之一寸的长度单位。一丝一丝织成寸,一寸一寸织成尺;不断积累,才成丈匹。 指成匹的布是由一丝一寸织成的。 泛指凡事必须注重由少到多的积累,持之以恒,直至成功。

【第23句】:【三十年前子靠父,三十年后父靠子】(谚)指人在三十岁以前,要靠父亲养活、扶持,儿子得听从父亲的指使;三十岁以后,父亲要靠儿子关照,自然是儿子说话算数。

【第24句】:【三打不回头,四打连身转】(惯)形容人反应迟钝,懦弱胆小。 也作三答不回头,四答和身转。 三推不上肩,四推和身转。

【第25句】:看着妈妈轻松折好了被子,我也去试了试。但怎么也折不好,不是上边大就是下边大,弄得我满头大汗,还得请妈妈来帮忙。妈妈说:“看人挑担不吃力,自上肩胛嘴要歪。只有自己做了,才能体会到别人劳动的辛苦。”(浙江·绍兴)

【第26句】:玻璃上跑车——没辙

【第27句】:【事到万难须放胆】(谚)万难:极度的艰难窘困。指事情到了万般无奈时,就要放大胆量去做,不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第28句】:【得了上方宝剑】上方宝剑,皇帝所赐之剑,得到此剑有先 斩后奏的权力。指行动得到最高权威的批准。上方,也说: 尚方。张涛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取得了上方宝剑, 可以先斩后奏,所以放胆批去,整整讲了四天。”

【第29句】:【人怕出名猪怕壮】(谚)猪肥壮了,就要上屠场被宰杀;人出了名,就会招来嫉妒,惹来麻烦甚至不测。指名人往往更不易做人,得处处小心。 也作人怕出名猪怕肥。 人怕出名,树怕冒尖。

【第30句】:师字去了横——真帅

【第31句】:秀才房里——尽是书(输)

【第32句】:【和尚无儿孝子多】(谚)指和尚虽然无儿无女,但受着众多的善男信女像孝子一样的供奉。

【第33句】:【用人血染红顶子】(惯)顶子:清朝官员装在帽顶正中的饰物,用宝石、水晶、珊瑚、金属制成,以其质料和颜色表示一定的品级。比喻靠害人来谋取官职。 也作“拿人血染红顶子”。

【第34句】:【当红娘】(惯)红娘:《西厢记》中的人物,崔莺莺的侍女,促成了莺莺与张生的婚姻。指为男女婚姻或其他事情的当事双方牵线搭桥。

【第35句】:【只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谚)秀才只取得了进学的资格,所以可能还很穷;举人却已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因此不会再穷。指只有穷的读书人,没有穷的做官人。

【第36句】:【虎生三子,必有一彪】(谚)彪:小虎中最凶猛残暴的。指母虎一胎所生的几只小虎中,必有一只是最凶猛残暴的。

【第37句】:一天晚上,我直喊身上疼。妈妈问是哪儿疼,我一会儿说这儿,一会儿说那儿。妈妈笑着说:“哑巴比划,聋子打岔——说不清道不明。”(河北·藁城)

【第38句】:【身弱鬼来缠】(谚)指身体衰弱的人,常会招来邪魔缠身。也借指主事人软弱无能,就会有坏人乘虚而入,滋事破坏。

【第39句】:唱戏不拉胡琴——干嚎

【第40句】:【六畜】农民盼望的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六畜”的说法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难二》中说:“务于蓄养之理,察于土地之宜,六畜遂,五谷殖,则人多。”它说明了掌握蓄养的规律和明了土地的特性,六畜才能顺利生长,五谷才能迅速繁殖,收入就会增多。六畜,指的是牛、马、羊、豕(猪)、鸡、犬(狗)六种家畜。《左传·僖公十九年》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六畜之中,牛和马主要用来耕作、驮运、拉车,羊、豕、鸡主要供食用,犬则守户。现在,六畜的使用价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羊来说,除了食用外,增加了毛纺,以牛和豕来说,增加了皮革制品。而牛和马的耕种作用大大弱化,被现代科技所取代。

【第41句】:【正担好挑,偏担儿难挨】(谚)指扁担两头重量一样的容易挑,两头轻重不一的难挑。也泛指正位的负担容易承受,歪邪的压力不好担当。

【第42句】:棉花换核桃——吃硬不吃软

【第43句】:【飞到九霄云外】(惯)形容跑得很远或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44句】:【有愁皆苦海,无病即神仙】(谚)人只要愁烦不断,那就是陷入了苦海;只要健康无病,那就是过上了神仙生活。指人生最苦的是忧愁,最乐的是健康。

【第45句】:老天爷拄拐棍——竿子插到底

【第46句】:【砍一枝,损百枝】借指伤害一人,影响同类人。海外张爱 玲《连环套》:“再则我们修道院里也不止我一个人,砍一枝, 损百枝,上头怪罪下来,我还想活着么?”

【第47句】:【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惯)指被敌军围困,孤立无援,陷处绝境。 也作内无粮草,外无援军。 内无粮弹,外无援兵。 外无救援,内绝粮食。

【第48句】:【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子】释义:保密,连自家人都不能知道。例句:“你小声些!这事儿可得保守秘密;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子,谁也不能给知道。”

【第49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第50句】:【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谚)指谈论别人是非的人,往往就是是非的制造者。也指提出问题的人,往往就是能够自己解决问题的人。 也作来言是非者,即是是非人。 来说是非者,定是是非人。

【第51句】:【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释义:蚍蜉:大蚂蚁。撼:摇撼。嘲笑人不自量力。例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第52句】:单人不成阵,独木不成林。

【第53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惯)小人:品行不好的人。度:推测。 君子:品行高尚的人。指以自己卑劣的心理去揣测道德高尚的人的心思。 也作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 将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第54句】:【挽歌】现在,人死后在追悼会上放哀乐,古人怎么表达哀悼之情呢?当然是唱挽歌。那么,挽歌是怎么来的呢?传说汉初齐王田横死后,其部下非常悲痛,就作了丧歌,这便是挽歌的源头。崔豹《古今注》云:“《薤露》、《蒿里》,并丧歌也。本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作悲歌。”到汉武帝时,在音乐家李延年的加工制作下,《薤露》、《蒿里》二歌定了曲调,其歌词分别为:《薤露》: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生一去何时归!《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从此以后,《薤露》歌就适用于王公贵族,《蒿里》歌就适用于士大夫和庶人。“使挽柩着歌之,亦呼为挽歌”。但据研究发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们唱挽歌的记录。比如《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吴国伐齐国“将战,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杜预注:“《虞殡》,送葬歌曲也。公孙夏示必死,故命其徒而歌之。”孔颖达疏说:“盖以启殡将虞之歌谓之‘虞殡’。歌者,乐也;丧者,哀也。旧说,挽歌汉初田横之臣为之,据此,挽歌之有久矣。”由此可见,杜预认为《虞殡》是送葬歌曲,博学的孔颖达更直接指出挽歌早于田横之死。只不过到了汉代,国家正式规定挽歌成为丧礼内容,汉武帝时指定的官方挽歌就是纪念田横的《薤露》、《蒿里》。尽管后世挽歌的内容在不断变换,但挽歌这种形式却流传至今。

【第55句】:十五云边月——不露脸

【第56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说话做事没有条理,杂乱。或说:东 一斧子,西一榔头/东扎一头,西扎一头。浩然《艳阳天》: “这女人东一榔头,西一棍子,数叨起来没个完。”

【第57句】:上坟烧纸钱——自家人哄自家人

【第58句】:【转不过弯来】(惯)比喻想不通,思想上转变不过来。 也作转不过磨盘来。 转不过轴来。

【第59句】:【打肿脸充胖子】(惯)比喻装门面,说大话,硬充好汉。

【第60句】:【披星星戴月亮】(惯)天还没亮就出去,晚上天黑了才回来。形容非常辛苦、劳累。

【第61句】:【过五关,斩六将】此语比喻勇往直前,战无不胜,英雄气概无人能当。此典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关公请二嫂上船渡河。渡过黄河,便是袁绍地方。关公所历关隘五处,斩将六员。” 关羽、张飞、刘备桃园三结义后,在一次战役中三人失散。曹操十分喜爱关羽的德才,欲收入帐下。关羽为了刘备二位夫人的安全,与曹操“约三事”后,暂栖曹营。后来,关羽得悉刘备兵败后投在河北袁绍处,立即写信辞别曹操,从河南许昌出发,护送刘备的二位夫人去寻找刘备。由于关羽没有丞相曹操的文凭,沿途守关将领阻截关羽。关羽英武异常,斩将夺关而过。第一关:东岭关,斩孔秀。第二关:洛阳关,先斩孟坦,再斩韩福。第三关:沂水关,斩卞喜。第四关:荥阳关,斩王植。第五关:滑州关,斩秦琪。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成就了一世英名。

【第62句】:【井淘三遍吃甜水,人从三师武艺高】释义;比喻虚心好学,多向人请教,学到的知识就多。例句:俗话道:“井淘三遍吃甜水,人从三师武艺高。”往后儿,你要注意随时随地向认字的人们学习,多认些老师。

【第63句】:【拿鱼先拿头,刨树要刨根】(谚)捉鱼要抓紧鱼头,鱼就无法溜走;刨树要从根刨起,树才能彻底挖掉。比喻做事必须抓住要害,解决问题必须抓住根本。

【第64句】:【十亩地里长了一棵庄稼——独根独苗儿】(歇)比喻独生子。

【第65句】:猫狗打架——世代冤家

【第66句】:【你不嫌我箩疏,我不嫌你米碎】不相嫌弃,互相谅解。你、 我、他,可互易。类似的:你不说他的疤瘌,他不说你的瘤子 你不说我头秃,我不笑你眼瞎。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 网》:“反正,铜锁,咱俩是一家人了。我不嫌你箩粗,你也别 嫌我米碎了。”

【第67句】:【灭门刺史,破家县令】见“破家县令,灭门刺史”。

【第68句】:【脚面砌锅——踢倒就走】(歇)比喻人没有烦事缠身或没有家庭、子女、财产等牵挂。

【第69句】:【能忍者自安】能够忍耐、容忍,便会减少麻烦,生活与心 理都能够平静。《马烽小说选》:“看到就当没看到,忍一忍 就过去了。自古道,能忍者自安。”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借指自己心中有数。池莉《来来往 往》:‘!一切只有当事人,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第70句】:【 拿金子换银子】谓以好的换差的,不上算。类似的:金瓜 换银瓜,越换越差。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大山冷冷 地说道:‘用不着,这是拿金子换银子’。”

【第71句】:【肚大如柳斗,神仙难下手】(谚)肚大:大肚子病,即臌(gu)症。柳斗:用柳条编织成的提斗。指臌症是不治之症。

【第72句】:【抬头不见低头见】(惯)指彼此经常见面,很熟悉。 也作“低头不见抬头见”。

【第73句】:【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见“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第74句】:【扯长线,钓大鱼】释义:比喻做长远打算和安排,以便达到更大的目的。例句:邓秀梅低声地、机密地说道:“我们不妨看看他们如何活动,扯长线,钓大鱼,说不定深水里还有大家伙。”

【第75句】:【拉屎攥拳——暗里使劲】(歇)攥:握。指悄悄地下功夫。

【第76句】:【不怕年灾,就怕连灾】(谚)年灾:当年农作物遭受灾害。连灾:接连数年遭灾害。指一年遭灾,灾情虽重容易渡过;接连数年遭灾就难以活命。

【第77句】:【姓贾的姑娘配姓贾的小子——贾门贾氏】(歇)见“贾家的姑娘嫁贾家——贾门贾氏”。

【第78句】:【高抬贵手】“高抬贵手”指求人开恩、求人饶恕时的恳求的话。看看它的由来,起初这只手并不高贵,是后人把这只手抬高了。原来,旧时乡下演戏,往往先由乡绅们出钱,包下戏班子在祠堂、庙宇中演出,然后他们再向群众卖票赚钱,群众凭票进场看戏。戏场只开一扇门,由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把门收票。这些看门的双腿跨在门槛上,双手挺在门框上,以防无票的溜进去。过去,农村的小孩个个都是小戏迷,很想看戏但又无钱买票。便谁想谁的办法,有爬墙头进去的,有钻出水洞进去的。有的孩子便采取向把门的求情的办法。一看把门的脸色高兴,态度好一些,就央求说:“叔叔,请你把胳膊抬高一点!”于是孩子们便趁势从看门人的胳肢窝下钻进去看戏了。后来,文人们便把“请抬高胳膊”雅化为“高抬贵手”,意思就是请人“开恩”,或行个方便。推而广之,便适用于各种场合的求情了。

【第79句】:我见饭桌上只有一碟花生米,一碗白菜汤,便不高兴起来。妈妈嗔怪地说:“好吃不过茶泡饭,好看不如素打扮。有这些菜就不错了!”(四川·泸州)

【第80句】:【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惯)既没有房屋,也没有土地。形容非常贫穷。 也作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上无片瓦,下无站脚之地。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锥地立足。

【第81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遇到大的事变,也能保持镇静。香 港梁凤仪《千堆雪》:“他的理由其实极不充分,虽说泰山崩 于前而色不变,不应为人事而阻公事,毕竟人的生命宝贵。”

【第82句】:【门神老了不捉鬼】(谚)门神:旧时贴在大门上护宅的神像。比喻人年岁老了,精力衰弱,办不了事。

【第83句】:刘伯伯常因为丁点儿大的事,生一肚子气。邻居张爷爷劝他:“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你都要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呀!”(四川·内江)

【第84句】:【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见“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第85句】:【山有百草,人有百性】(谚)山上长着各式各样的花草,人也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指人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志趣与个性,不可强求一致。

【第86句】:背着哈哈镜走路——不怕后人见笑

【第87句】:【男僧寺对着女僧寺——没事也有事】(歇)男僧:和尚。女僧:尼姑。指身处是非之地,即使没事也会招惹嫌疑。

【第88句】:妈妈看了我写的作文后说:“东一斧子西一镰的,狼腿扯到狗腿上,这也叫作文?”(河南·伊川)

【第89句】:【一个红脸,一个白脸】(惯)一个做恶人,一个充好人。比喻两人串通一气,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做坏事。

【第90句】:船舱里生小鸡——漂浮(孵)

【第91句】:【猴儿拿虱子——瞎掰】(歇)拿:捉。掰:用手把物分开或折断。指胡来,胡说。

【第92句】:六月的暴雨——阵儿

【第93句】:【看不见自己的后脑勺】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后脑勺,也 说:后颈窝、脖子后面的灰。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后 脑勺上长疮,自己看不见以为别人也看不见,那才笑话咧。”

【第94句】:【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惯)自以为平安无事,却遭受了意外灾祸。 也作关着门儿家里坐,祸从天上来。 无事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第95句】:【玉波去四点,依旧是王皮】(谚)玉字去一点,还是王字;波字去三点,还是皮字。指表面上略有变化,但本质上还是不变。

【第96句】:【天堂有路你不去,地府无门闯进来】(惯)地府:迷信的人称人死后灵魂居住的地方。指自己找死。 也作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找寻。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闯进来。

【第97句】:大吊车吊小平板——稳拿

【第98句】:冬天,妈妈要我穿棉衣,我不肯。妈妈说:“河上都盖盖子了还不穿,啥时候才穿?”(江苏·宝应)

【第99句】:梦中游苏杭——好景不长

18582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