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涉毒人员戒毒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探访未成年戒毒人员:没人告诉我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再难,路也要走。

感恩拥有,相信自己。

”9月6日,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17岁的少年小昌(化名)含泪写下“离别感言”。

今天,他将正式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开始新生活。

走出戒毒所大门的那一刻,小昌回望了一眼高墙内的小伙伴们。

他们小的14岁,大的18岁。

这些花季少年是戒毒人员、违法者,也是受害者。

而 每个孩子背后,都有着一段让人心酸的往事。

“就是觉得好奇,很酷”17岁的小伟(化名)来自云南省红河州。

因毗邻毒源地“金三角”,这里成为境外毒品进入云南的通道和中转站。

尽管毒品的危害家人和老师也曾说过,但小伟并没有当回事,而是觉得“很酷”。

13岁就辍学的他,选择在当地一个矿厂打工。

在矿厂倒闭的散伙饭局上,小伟第一次接触到毒品。

“一开始就知道是毒品,但就是觉得好玩,很酷。

”小伟说,也许是青春期的叛离情绪作祟,他觉得自己干了一般同龄人不敢干的事,“特别威风,高人一等”。

然而,很快小伟尝到吸毒的痛苦。

“毒瘾发作时,就像有成千上万只小虫子在啃我的骨头,痛不欲生。

”幸运的是,涉毒没多久,小伟就被当地警方抓获,并送到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强制戒毒。

目前,他已进入康复期。

再过半年,他将可以重新开始新生活。

“没人告诉我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同样17岁的小浩(化名),来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刚5个月。

说起父母,他的脸上出现了这个年龄段孩子少有的忧郁神情。

在小浩11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

他跟着爸爸一起生活,但爸爸根本无暇管他。

因为结交一些年龄大的朋友,年幼的他,也过早地进入了社会。

“说实话,我觉得在这儿比在家还快乐些。

”小浩有些羞涩地说,“这里有戒毒所警察关心我,教我们打球、画画、看书,我还学会缝纫,而在家从没人告诉我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小浩说,“ 如果我早知道毒品的危害,我想我不会吸毒的。

”刚入强制戒毒所的未成年戒毒人员在进行体能训练。

任东 摄“青春期的孤独远超对毒品的恐惧”来自楚雄市的小涛(化名)是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里少有的在校涉毒的戒毒少年。

每次考试都倒数的他,常常被父母责骂,在学校也并没有多少朋友。

初一时,他认识一个初三学长,并开始接触毒品。

“最开始他跟我说是头痛粉,因为好奇,我就吃了两口。

但后来知道是毒品时已经来不及了。

”小涛说,吸毒后,矛盾、痛苦、悔恨吞噬着他。

他不止一次下决心远离教他吸毒的“兄弟”,但 孤独远远超过对毒品的恐惧,他又一次次和“兄弟”重归于好。

“吸毒后,爸妈对我更加失望,曾经的朋友也躲得远远的。

”小涛说,原本以为吸毒后戒毒不难,现在才知道,毒瘾发作时是很难受,但其背后更让人难受的,是被各种情感压着的心。

”尽管离强制戒毒期结束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小涛已经开始担心出去后的生活。

“外面有很多诱惑,希望自己能坚持住,”小涛说。

吸毒人员为何呈现低龄化趋势

小伟、小浩和小涛的涉毒经历,在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并非个例。

该队教导员李波告诉记者,从许多未成年吸毒人员的经历看,他们有着共同之处:要么是家庭疏于管教或父母离异,要么是过早走入社会,或逆反心理较强等。

而更让人尴尬的是:不少青少年因“好奇”和认识不高尝毒。

“未成年人吸的大多是新型毒品、合成毒品。

这些毒品有的像跳跳糖,有的像奶片,很容易让缺乏判断能力的孩子们上当受骗。

”李波说,随着新型毒品的泛滥,可以预见 未成年吸毒人员数量将会上升。

据国家禁毒委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吸毒人员2

【第34句】:5万人,其中35岁以下的人员占6成以上,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

【第4句】:3万人。

吸毒人员呈低龄化趋势。

“禁毒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更要加强宣传教育,让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了解毒品危害,自觉远离毒品。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名民警也提出,希望社会各方力量,加强对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辍学儿童的帮助,防止他们自暴自弃,走上歧路。

对解除强制戒毒的未成年人,也希望其亲人及社会给予更多关心和支持,让他们真正戒除心理毒瘾。

(资料来源:搜狐网)

给父母的一封禁毒告诫信,怎么写?

给家长的禁毒告诫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

在学校我们开展禁毒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为了让学生增强禁毒意识,我们班分别召开了禁毒主题班会,观看禁毒电影、让学生制作禁毒手抄报和禁毒黑板报、写禁毒心得等活动。

近年来,青少年吸食毒品的人数在逐渐增加,而我们学生缺乏防毒意识,缺少毒品知识,正好这次的禁毒主题活动,让我们知道了更多。

而作为家长,你们也要掌握相应的毒品知识。

学习禁毒知识,做到“四个牢记”。

牢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牢记吸毒容易成瘾,并很难戒断;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牢记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违法犯罪难逃国法的制裁。

永远不尝第一口。

要远离毒品,要记住“吸了第一口,就没有最后一口”;为了终生远离毒品,不论出于什么动机,不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坚定地把握住自己,永远不要去尝试第一口。

吸毒严重危害健康。

毒品使人的感觉、思维、情绪、行为发生改变;造成神经系统、心脏、肺脏、肝脏等脏器损害;吸食鸦片、吗啡、海洛因,使人消瘦、体质下降,产生幻觉而导致精神失常,甚至会造成呼吸停止而死亡。

冰毒、摇头丸、K粉上瘾速度快,致幻作用极强,直接损坏人的大脑、心脏,甚至导致急性中毒而死亡。

毒品会危害家人和自己,所以,亲爱的爸爸妈妈,请你们一定要远离毒品,否则将会追悔莫及。

此致敬礼!

家长对孩子禁毒感言

很回答你的问题,以下是我个人见解,可以帮到你:做好禁毒宣传

借用毛主席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的一句名言:“我们作宣传工作的同志有一个宣传马列主义的任务。

这个宣传是逐步的,要宣传得好,使人愿意接受。

”禁毒宣传工作就是这样,要逐步递进,目的是让人能看得见,能听得进,能说的清,能传得广。

如果每一个公民个体都能够真正了解毒品的由来和危害,继而向周围的人宣传禁毒常识,成为禁毒宣传的“路由器”和“中转站”,这样才是禁毒宣传工作的至高境界和最佳效果。

所以,负责禁毒宣传的队伍必须身体力行,在宣传手法上要有创新,在传播渠道上要讲求拓展。

不能经年累月只靠一个万人签字条幅和几块展板走天下,不能只在禁毒日当天才想起宣传工作, 走形式和混过场,应付媒体报道和领导检查是宣传工作的大忌。

殊不知,在宣传工作上多做一点,在禁毒缉毒前线的危险就少一点,防患于未然,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成本和效率的最佳平衡。

禁毒宣传工作作为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首先要有提纲、计划、方法,关键要有组织。

要设专门人员进行培训,要懂毒品常识以及历史和种种危害。

领导要重视,结合民警的“五进七讲”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

要点、线、面结合进行宣传,点,就是结合大庆禁毒宣传进单位项目,抓住比较大的单位搞好试点,总结经验以点带面。

线,就是在各单位和所属分县局抽调骨干纵向培训,让禁毒宣传达到一定的深度。

面,就是全面铺开不留死角让禁毒宣传有一定的广度。

此外,禁毒宣传造势很有必要,无论是平面媒体还是流媒体都要开辟禁毒宣传平台,各单位要设立禁毒宣传专栏,住宅区楼道电视,繁华街区,集贸市场,建筑工地等人员集中的区域利用滚动电视增加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形成一种强大地宣传态势让涉毒者无地自容。

望采纳,十分感谢。

父母怎样对孩子进行家庭禁毒教育

(一)学习禁毒知识,做到“四个牢记”:一要牢记什么是毒品,二要牢记吸毒极易成瘾,并极难戒断;三要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四要牢记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

(二)永远不尝第一口:要远离毒品,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毒品的危害降临到某个人身上,往往与人的心里状况有密切关系。

事实证明,很多人吸食毒品是心理堤防坍塌的直接结果。

好奇心和冒险心往往成为毒品侵蚀的温床。

要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千万不要去尝试吸毒的滋味。

千万不要相信“吸一口没事”、“吸一次不会上瘾”,要记住“吸了第一口,就没有最后一口”;千万不要相信“我吸了不会上瘾,我吸了能够戒掉”,要记住“吸毒犹如打开地狱之门”,任何人踏进去,都如同坠入灾难的深渊。

为了终生远离毒品,不论出于什么动机,不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坚定地把握住自己,永远不要去尝试第一口。

(三)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千万不能借毒消愁:人生是需要倾诉和帮助的。

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闷在心里、独自扛着。

去找爱你的父母,去找爱你的老师,去找你那些坚定正直的亲朋好友,向他们倾诉,寻求他们的帮助。

记住,千万不要借毒解痛、借毒消愁。

(四)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空虚、无聊、寻求刺激、追求时髦是一部分人走上吸毒道路的原因。

为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生命,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在健康、充实的生活中体味人生的乐趣。

(五)慎重交友:调查显示,大多数吸毒人员是在“朋友”的作用下坠入毒品深渊的。

为此,要想终生免受毒品侵害,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慎重交友,并且时时警惕,拒绝毒品。

(六)远离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当前社会上一部分娱乐场所管理混乱,黄、赌、毒等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活动猖獗,一旦走进去就有可能身不由己,陷入深渊。

因此,要想洁身自好,当你想去娱乐场所放松身心的时候,就一定要有所选择。

尤其是青少年,千万不要涉足那些不健康的场所。

如何预防家庭成员涉毒(一)营造文明、温馨的家庭气氛:家庭是人生的港湾。

家庭成员之间要团结、和睦、互敬、互爱、互谅;家庭要积极向上,避免各种不良习惯;发现孩子吸食毒品后,父母不能用专制、粗暴的教育方法,应及时与孩子交流和沟通,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文明与温馨。

(二)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的关爱对避免青少年走上吸毒道路是很重要的。

青少年既需要家庭的监护,也需要家庭的关爱。

父母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工作,要注意孩子的饮食起居,要及时掌握他们的交友情况与生活规律。

只有这样,发现异常情况才能及时给予帮助。

(三)学习戒毒知识,永做无毒家庭:为了保证家庭的幸福与安宁,每个家庭都应该学习禁毒知识,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知道什么是毒品,毒品有什么危害,哪些地方容易出现毒品,以及怎样远离、抵制毒品等等,并且应该响应有关部门的号召,积极参与“不让毒品进我家”的活动,使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做到不吸毒、不贩毒、不种毒、不制毒,永做“无毒”家庭。

(四)怎样发现家庭成员早期吸毒:从以下八个方面可以发现家庭成员早期吸毒:生活规律发生变化;生活行为发生明显改变;不明用途支出增多;健康状况明显下降;体表出现异常特征;身边、住处有时可发现毒品或吸毒器具;交友范围发生变化;有时会发现他们的戒断发应。

5121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