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柳宗元书法的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适合小学生楷书书法练字的20字诗有哪些

你所说的是指五言绝句。

历代流传下来的有很多适合小学生阅读的。

现提供部分资料,以供您选择参考。

祝孩子书艺奇进,猴年有成

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裴迪:送崔九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祖咏:终南望馀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刘长卿:送灵澈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刘长卿:送上人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李端:听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王建: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权德舆:玉台体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张祜: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李颀:渡汉江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西鄙人:哥舒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一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二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一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四野幕蔽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浣溪沙整首词词人借山川景物表达了什么心情

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古诗苑漫步 —— 一堂综合性学习课案例 滨海三中 陆可爱 活动目标一、激发学习优秀古诗词的兴趣,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提高文化品位。

二、积累名言警句,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学生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树立自信,体验成功,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一、确立编辑、朗诵、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项目。

诗词编辑与诗歌朗诵是主项,每位同学必须参与;书法绘画可由部分有专长的同学参加;音乐与舞蹈视学生而定。

二、分组并推选出组长。

选出活动主要策划人(由班长、语文课代表代理)、主持人(由班级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来组织活动,自己准备开场白)、评委(每个小组派出1名同学充当评委),准备好奖品和奖状。

活动步骤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卷帙浩繁。

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共同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一、编辑古诗,领略诗之风情在浩如烟海的古诗中,我们选定了6个主题:古诗中的离情别绪、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古诗中的山水风光、古诗中的名胜古迹、古诗中的飞禽走兽。

各小组选择一个专题,按照编写要求辑录成诗集。

第一场 圆桌评诗下面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编辑的诗集,同学之间互相传阅。

每个小组派出1名同学充当评委上台打分,看哪组胜出。

代表感言:我们这本诗集《走进四季》,把收集的古诗根据所描绘的季节进行分类整理,分别制作成“春诗”、“夏韵”、“秋思”、“冬吟”版块。

在“春诗”里我们能充分感受到春天的绚丽多姿: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调皮晚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让人愁苦满腔的雨春;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春光明媚、爽心悦目的晴春;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春,还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喜春。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不同诗人眼里的不同的春天,体会到了诗人不同的心情对春天不同的看法,而且发现了诗人不同的写作风格——有的飘逸夸张、有的郁沉朴实、有的清雅自然……总之,把古诗归类编辑,是一次深入学习、系统学习古诗的过程,受益匪浅。

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获得“最佳策划奖”,非常高兴,谢谢大家,谢谢

评委感言:我建议把诗集“最佳命名奖”授予第一小组,他们的诗集《离人点点泪》紧扣“古诗中的离情别绪”这一小主题,他们化用苏轼《水龙吟》中的名句“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非常符合本次学诗用诗的宗旨。

“最佳美工奖”颁给第三小组,他们的诗集《行走在千山万水之间》封面上的山水如画、画如山水:极目远眺,左边是古木参天、一望无际的大森林,右边是高耸如云、连绵不绝的悬崖峭壁,中间一条大峡谷,流水淙淙,泉水清澈,俨然一幅天然山水画。

“最佳编辑奖”送给第六小组,他们按照前言、目录、入选诗词(题目、正文、注释、作家简介、作品背景、简单赏析)和编后记等内容编排分类,科学而合理,全面而具体;尤其主体部分用“风之仙子”“”“”“”来表示风、花、雪、月,非常形象,非常贴切,非常有韵味,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她们的灵性和秀气。

第二场 围炉对诗通过编辑诗集,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诗句。

下面请每小组推荐2位选手参加类似于“开心辞典”形式的“围炉对诗”比赛,看谁胜出。

评委亮分:本场“最佳选手奖”是孙浩同学。

他在“过关斩将”环节中表现出色,一口气答对了10个;在“主题背诵”环节中声音清晰流畅,声调抑扬顿挫,富有美感;在“名句搜索”中他搜索的“离别”名句最多,既有课内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也有课外的积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显示了他深厚的古诗积累功底。

二、诵读古诗,体味诗之真情第三场 诵读古诗学习古诗离不开诵读。

“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

下面我们将抽签请同学上台表演古诗朗诵。

希望抽到的同学认真领会诗的意境,揣摩语言,把握节奏,声情并茂的进行表演。

请同学们鼓掌欢迎。

评委亮分:古诗语言精美,富有韵律,字字高度浓缩概括,行行蕴涵丰富的情感。

选手陈晨在诵读《静夜思》时,能充分运用多媒体设计了三组图片展示诗句的意境。

第一组:一轮圆月挂在深远的天空,月光明亮皎洁。

第二组:沐浴在月光中的竹林、秋菊、蜿蜒的小路和安静的庭院,月光普照大地,景色迷人。

第三组:银霜铺地,晶莹洁白。

让我们在他的诵读中感受到沐浴在月光里的大地和铺着一层冰霜的大地都是洁白明亮、美丽迷人的,加深理解了诗人用“地上霜”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美妙迷人,更加领悟了诗人当时的真实感受。

“最佳表现奖”非他莫属。

第四场 演唱古诗由于时间的关系,古诗朗诵暂时告一个段落。

其实古诗不仅可以朗诵,还可以唱。

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明月几时有》这首我们已经很熟悉的古诗演唱。

大家不妨跟着它唱一唱。

下面有请我班的“歌唱家”,大家欢迎。

评委亮分:选手们在自由选取的背景音乐伴随下吟唱古诗,变读为唱,个个轻松愉快,人人积极主动。

《锄禾》是我们最喜欢吟唱的古诗之一,这次吴照静吟唱时特别认真,她的脸上写满了对农民同情、敬爱的神情,还能开动脑筋,配上动作,载歌载舞,“最佳风度奖”应该奖给她。

三、品味古诗,展示我之才情第五场 看画配诗我国古代的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只要我们留心品味,便会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幅多么广阔苍凉的画面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夕下,断肠人在天涯。

”整个画面栩栩如生,不由人潸然泪下。

接下来我们准备了6幅画,每幅画都对应着一首很有名的古诗。

请6个小组共同探讨后分别推选一位“书法家”上台来,书写出这首古诗的题目、作者、内容。

时间为10分钟,书写对一首,奖励一支圆珠笔,加把劲哟。

精彩作品欣赏:第六场 读诗配画在这里,我们还准备了1首古诗《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唐代李峤),请同学们在诗的右边配上画。

我们将请6个小组的“小画家”在仔细体会诗的意境后上台来为我们绘画。

大家欢迎。

评委亮分:读完这首古诗《风》后,我们会发现此诗句句写风,但在字里行间却无一风字。

我们的“小画家”都能够领会诗意,大胆用笔画风,做到了图图画风,却没有风留在画面上,真是诗人画家心有灵犀。

在他们的作品中,有吹绿大地、吹红桃花的春风,有落叶萧萧,送走雁群的秋风,有巨浪翻滚、船只颠簸的强风,还有翠竹倾斜、飞沙走石的劲风……他们想像丰富,创作大胆,都把自己对风的不同感受画得惟妙惟肖。

建议为他们人人颁发“最佳创作奖”。

第七场 说诗看图古诗就像是一颗颗耀眼的明珠,在中国的文明史上闪耀。

我们在语文学习中,接触到这颗珍贵的明珠时,都能感受到古代的璀璨文化。

下面我做个“看图说话”的游戏,请你用依据古诗来给图片命名,看谁能成为本场的“诗歌之王”。

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答案提示:图1“小桥流水人家”;图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图3“飞流直下三千尺”;图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第八场 诗外之趣我们每人还写了一篇作文,题目就是“古诗苑漫步”,下面请各组选派代表宣读优秀作文。

精彩发言:《边塞诗随想》:边塞诗人为历史见证着边塞的风起云涌。

他们有的记录着边塞的英雄,如李白《从军行》中“百战沙场碎铁衣,南城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万归”;也有由边塞的战事讽刺当权者开边黩武的,如杜甫《前出塞》中“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略,岂在多杀伤”;也有不忘写些边疆的景色的,如杜甫《后出塞》中“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又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当然叙事的也不少,像严武的《军城早秋》中“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而表现征戍生活的艰险与将士思乡的哀怨的更是不计其数。

然而,即使是一些著名的豪唱,也不免夹杂凄苦之感、悲凉之情,塞外那雄奇风光、天宽地阔,本应使人们有的人欢马叫的图景全无,到使人总想到那鏖兵之苦。

诗歌是一种艺术,是美的,然而在我们欣赏这些美句佳篇之后,便会不由地想到一个亘古未息的话题——战争

那惨烈,那悲绝,痛彻心扉

听,秦皇还在发令;看,太宗还在备战;听,耶律阿保机的喊杀声震彻北国;看,完颜阿骨打的骑士骁勇一方……俯眼观诗,已经毫无心情。

纵有玉辇华盖,千古玑珠,亦是骸骨的蓝光,美丽背后满是凄凉

四、结束语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古诗情感丰富,语言精练,意境深远,生动形象,脍炙人口,灿烂辉煌。

了解古诗,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古诗,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

漫步古诗苑,我们心旷神怡,我们留连忘返。

让我们步入古诗的王国,让我们品味古诗的芬芳,让我们沉浸在古诗的海洋,汲取古诗的营养,健康茁壮地成长

7050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