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花椒小视频经典摘录谚语俗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爱在心里,狠在面皮】(谚)长辈对子孙只可心里慈爱,管教起来要严格。

【第2句】:【你嫌我的脸黑,我嫌你的脚大】(惯)比喻互相嫌弃,互不买账。

【第3句】:【驼子作揖——起手不难】(歇)作揖:旧时男子见面的礼节,双手抱拳高拱,上身略向前弯,表示敬礼。本指驼背人作揖不难,转指事情容易做到。

【第4句】:【糖大蒜——又甜又辣】(歇)形容人嘴上甜美,手段毒辣。

【第5句】:【二虎相争,必有一伤】见“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第6句】:【瓦片尚有翻身日】(谚)扔掉的瓦片,也还有拾起来再用的时候。比喻背时的人不必丧气,总会有境遇好转的一天。

【第7句】:【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惯)1指动刀子杀人或杀生。2指跟人拼命。

【第8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惯)指办成事情的本领不大,把事情搞糟的本事却不小。 也作成事不足,坏事有余。 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第9句】:【上气不接下气】(惯)形容呼吸急促或喘不上气来。 也作上气儿接不着下气儿。 上气接不上下气。

【第10句】:【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谚)教育媳妇,要在她刚过门的时候;教育孩子,要在他刚生下的时候。指施教贵在及早。 也作“教儿婴孩,教妇初来”。

【第11句】:【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见“白天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第12句】:牛老怕惊蛰,人老怕大寒。

【第13句】:【冷在三九】意思是说冬天最冷的天在三九。那么,什么是三九,它是怎么来的呢? 我国古代将夏至后的81天和冬至后的81天各分为9个段落,每一个段落为9天,并按次序定名为头九(即一九)、二九、三九……九九。不过,夏九九在民间没有流行起来,大家只知道夏有“三伏”而不知道夏还有九九。通常所谓九九或数九天,是指冬九九而言。 冬天最冷的时候在三九和四九,大约为阳历一月中下旬,阴历多在腊月上旬。这时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故农谚有“热在中伏,冷在三九”的说法,还有“腊七腊八,出门冻煞”的说法。九九与气候密切相关,有九九歌唱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可见,冬天的大冷天,确实在“三九”。

【第14句】:【水流船行岸不移】 释义:比喻任凭情势多变,决心不动摇。 例句:是困难啊!可是有句老话:“水流船行岸不移”,我们就得这么坚定,咬牙挺住。

【第15句】:【定乾坤】(惯)乾坤:乾,八卦之一,代表天;坤,八卦之一,代表地。 比喻决定大局。

【第16句】:【将猫儿尾拌猫儿饭】见“割猫儿尾拌猫儿饭”。

【第17句】:【卷地皮】(惯)比喻贪官对百姓残酷地剥削掠夺。 也作“刮地皮”。

【第18句】:【糟房的姑娘——酒手】(歇)糟房:糟坊,酿酒的作坊。酒:谐“久”。指老手、行家。

【第19句】:【树正不怕月影斜】(谚)比喻自身行为端直,就不怕流言蜚语的恶意中伤。 也作树正何愁月影斜。 树正不怕影子斜。

【第20句】:【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谚)火候到了,难蒸的猪头也能蒸烂;钱花到了,难办的公事也能办好。 指只要舍得花钱就能办好事。也指旧时官场中只要行贿就能打通关节。 也作火大蒸的猪头烂,钱多买的公事办。 钱到公事办,火到猪头烂。

【第21句】:【惜衣有衣,惜食有食】(谚)爱惜衣服,就不会缺衣服穿;爱惜粮食,就不会缺粮食吃。指对财物能爱惜就会有积蓄,有积蓄就不会受困。 也作惜衣得衣,惜食得食。 惜衣有衣穿,惜食有食吃。

【第22句】:【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 释义:比喻坏人本性不会改变。也比喻本事强的人到哪里都吃香,无能的人到哪里都吃亏。“行”又作“走”。 例句:冯贵堂满心欢喜,心里想:“可见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认识金子的人,漫沙荒野里会拾到金子;不认识金子的人.满地黄金走,两眼黑糊糊,我这算碰上朋友了!”

【第23句】:【拉弓不可拉满,赶人不可赶上】见“赶人不要赶上”。

【第24句】:【跷跷脚,比你的头还高】(惯)指对方不够资格,根本不配与自己相比。

【第25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谚)山:被山。指古来殽山以东民风尚文,故多出文官;殽山以西民风崇武,故多出武将。 也作“山东宰相山西将”。

【第26句】:【半老徐娘】“半老徐娘,风韵犹存”。典出唐·李延寿《南史,元徐妃》。 “徐娘”历史上真有其人,她的名字叫徐昭佩,是南朝梁元帝萧绎的妃子。萧绎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多情之人,他喜欢的是“媛女”,就是“美少女”,所以,当徐昭佩为萧绎生下一男一女后,大概发胖变丑,不再光顾。她试图挽回皇帝对她的爱,竞走极端给丈夫下了剂“猛药”——萧绎是历史上有名的独眼皇帝,对自己瞎眼的事很忌讳。徐昭佩对自己的独眼龙老公,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她竟别出心裁地弄出一种“半面妆”来对付他。 你不是一只眼吗,我只在半面脸上化妆。萧绎明知徐昭佩的刻薄用意,当场拂袖而去,更加不来了。 徐昭佩深宫寂寞,芳华虚度,这时她已经年近不惑了。她终于按捺不住,找到一位眉清目秀、举止风雅的美少年暨季江。由于萧绎眼睛不好,又喜欢读书,所以常令左右侍臣轮流读给他听,暨季江就是其中之一。 一开始二人还是偷偷摸摸,后来索性公开来往。暨季江胆子也大,不但敢给皇上戴“绿帽子”,有人问他感受如何,他就说:“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尚多情。”意思是说柏直这个地方的狗,老了还能狩猎;溧阳这个地方的马,老了却还有神韵;徐妃,虽然老了却仍然多情。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便此而来。当然,徐昭佩淫性不改,落得个被皇上踢死的可悲下场。

【第27句】:【水火不留情】 释义:水灾、火灾残酷无情,给人造成的损失大。 例句:饲养员笑嘻嘻地说:“没事儿。我活这么大年岁了,还不知道水火不留情?你就放心吧!”

【第28句】:【习惯成自然】(谚)指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像天生成的一样,自自然然,没有任何勉强的成分。

【第29句】:【若要好,问三老】(谚)三老:泛指多位老者。指要想把事情办得妥当,就得多请教几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听取他们的意见。

【第30句】:【水大漫不过船去】见“大水漫不过船桅去”。

【第31句】:【不会念经,休做和尚;不会绱鞋,休做皮匠】(谚)绱鞋:把鞋帮、鞋底缝到一起。指会念经文的,才有资格当和尚;会绱鞋的,才有资格当皮匠。泛指干哪一行的,必须熟悉哪一行的业务。

【第32句】:【家贼难防】(谚)家庭成员中有人偷自己家的东西,那是最难防范的。泛指内部的坏人最难对付。

【第33句】:【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谚)比喻凡是对立的双方,不是这一方占上风,就是那一方占上风,总有个高低胜负之分。

【第34句】:【男不跟女斗】(谚)指男强女弱,以强欺弱,不是男子汉的做派。一说,旧时男尊女卑,以尊斗卑,有失男子汉的尊严。

【第35句】:【娘的墓前哭丈夫——上错了坟】(歇)比喻找错了地点。含讥讽意味。

【第36句】:【瞎子摸团鱼——摸不到边】(歇)团鱼:鳌。比喻弄不清事物的底细。

【第37句】:【官升脾气大】(谚)指官位越高,脾气往往越急躁,越不能谦和平等地待人。 也作“官大脾气长”。

【第38句】:【好了疮疤忘了疼】 释义:境况变好了,就忘记过去的困苦。 例句:大春说:“三贵哥!你早先在城里打鼓收破烂,挣钱就吃喝嫖赌,把庄稼活早忘了,这工夫分了地,你还那么懒散,你这是好了疮疤忘了疼呀!你爹怎么死的?……”

【第39句】:【浑身是艺难遮冷,满腹文章不疗饥】(惯)指人虽有才华,却不能养活自己。

【第40句】:【阎王判你三更到,定不容人到四更】(谚)人该在三更死的,就活不到四更。旧指人的生死由阎王掌握,生有时辰死有地,丝毫不差。 也作阎王注定三更死,断不留人到五更。 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

【第41句】:宁叫钱吃亏,不叫人吃亏.

【第42句】:【酒醉心不醉】(谚)指有经验的人往往看上去喝醉了酒,但心里却还是明白的。 也作酒醉心里明。 酒醉三分醒。

【第43句】:【床上叠床,屋上架屋】 释义:比喻事物重复。 例句:“我这个厅长就可以不必要,部长以下的各级负责人负都可以不必要,为什么一定要床上叠床,屋上架屋?”

【第44句】:【趁着混水摸泥鳅】(惯)比喻趁着混乱的时机捞取好处。

【第45句】:【强龙不压地头蛇】 释义:比喻外来人尽管厉害,也斗不过当地的势力。 例句:行者道:“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让我远乡之僧。也罢,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

【第46句】:【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释义:惹是生非,只因爱说闲话;烦恼缠身,都是由于硬要出头露面。指为人处世,要慎言慎行。 例句:小蔡,你我要不是小姜子,咱们也不管闲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第47句】:【老鸦啄柿子——拣着熟的开口】(歇)熟:本指成熟,转指熟悉。指找熟悉的人求情。

【第48句】:【老子天下第一】(惯)指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无人可比。 也作“老子天下称第一”。

【第49句】:【天上下雨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谚)比喻遭受失败要振作起来自我奋斗。也指在哪儿受了挫折,就在哪儿总结教训重新干起。

【第50句】:【戴着有色眼镜】 释义:比喻怀着成见或偏见看人或事,不可能看得正确。 例句:他俩看一个人,都是重看表现不看他们相貌如何漂亮,不看他吹得怎么天花乱坠。他们不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第51句】:【药不对症,参茸亦毒】参茸:人参和鹿茸,中药里最有滋补功能的两味药物。指用药如果和病症不相投,再名贵的药物也会对身体有损害。

【第52句】:【好狗不咬鸡,好汉不打妻】 释义:男子汉大丈夫不要打妻子,拿妻子出气。 例句:唉,好狗不咬鸡,好汉不打妻,我后悔酒醉拿你出气。

【第53句】:【好时是他人,恶时是家人】(谚)人在春风得意时,外人自会来百般奉承结识;到了逆境困厄时,全靠自家人扶持关照,共渡艰难。

【第54句】:【虎瘦雄心在】(谚)瘦:瘦弱。比喻志向高远的人,纵然年老体弱或遭遇坎坷,锐气不会减退。 也作“虎瘦雄心在,身死骨不倒”。

【第55句】:【海深不为深,友情第一深】 释义:比喻友情比海深。 例句:钱万利说:“海深不为深,友情第一深嘛!为人虚虚假假的不够朋友,咱一见面,我就知你这人很实在。”

【第56句】:【拉开话匣子】见“打开话匣子”。

【第57句】:【插杠子】(惯)比喻局外人插进来干扰。 也作插一杠子。 横插一杠子。

【第58句】:【趁热好打铁】 释义:比喻做事要抓住时机。 例句:“趁热好打铁,把剩下的这些岗楼都他妈的一扫光吧!”

【第59句】:【缸里的酱萝卜——没了缨儿】(歇)缨儿:萝卜的茎叶,谐“影儿”。 指人没有踪影,去向不明。

【第60句】:【吃了五谷思六谷】(谚)五谷:指稻、黍、稷、麦、菽。指五谷杂粮都吃遍,还想吃更难得的粮种。比喻人的欲望需求是永远不可能彻底满足的。

【第61句】:【开诸葛亮会】(惯)诸葛亮: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足智多谋。比喻开会集中大家的智慧。

【第62句】:【黑名单】“黑名单”指反动势力为进行政治迫害而开列的革命者和进步人士的名单;也指有关部门对不合格产品或违反规约、不守信用的企业、个人采取相关措施而开出的名单,或内部掌握或向社会公布。 “黑名单”是个外来词,它源于世界著名的英国牛津和剑桥等大学。在中世纪时,这些学校规定对于行为不端的学生,将其名单、行为列案记录在黑皮书上,谁的名字上了黑皮书,即使不是一辈子被人唾弃,也是从此在社会上抬不起头来,会使人在相当时间内名誉扫地,做很多事情都会受到限制。 学生们对学校的这一规定十分害怕,常常小心谨慎,唯恐自己的名字上了这样的黑皮书。 没想到本来是学校惩罚学生的做法,却被当时一位英国商人引申到商业活动中,用黑皮书来惩戒那些时常赊账不还、不守合同、不讲信用的顾客。 英国商人把这类顾客的名字开列在黑皮书上,后来又将一些破产者或即将破产的人的名字也排在黑皮书上。 事情传开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先是商人们争相仿效,继而,各行各业都兴起了黑皮书。从此以后,黑名单的做法在各行各业中使用。当然,在特务活动中使用最频繁后果最严重。从而黑名单多被社会诟病。 目前,中国也有了“黑名单”,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对不守信用的客户采取相应措施。

【第63句】:【八十岁的老头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歇)吹打: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演奏。形容人气力不支。

【第64句】:【老何家的姑娘嫁给老郑家——郑何氏】(歇)旧时女子出嫁后,在自己的姓氏前面冠以夫姓作为姓名。郑何氏:称嫁给郑家的何姓女子,谐“正合适”。指正好符合实际情况或需求。

【第65句】:【数面成亲旧】(谚)数面:多次见面。亲旧:亲朋旧友。经常接触,互相交流,自会增进友谊,成为老朋友。指交情是从多接触、多交流中产生的。

【第66句】:【禾秆盖珍珠】 释义:比喻不显露本领、才华。 例句:我知道他们有锋芒,不过像俗话所说的,“禾秆盖珍珠”,他们把光芒隐蔽起来,使你看不见。

【第67句】: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吃月亮.

【第68句】:【千金难买心中愿】(谚)指人的内心愿望最为重要,最不易得到满足。 也作“干金难买一个愿”。

【第69句】:【山要大了,什么野兽都有】(谚)比喻社会是个万花筒,善恶、美丑、正邪,什么样的人都有。

【第70句】: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

【第71句】:看佛警僧,看父警子。

【第72句】:【大难不死,必有大福】(谚)指身遭大难而能保住性命,以后必定有享受不完的大福气。 也作大难不死,必有后禄。禄:福禄。 大难不死,必有厚福。厚福:丰厚的福分。 大难过去有大福。

【第73句】:【蚊子叮菩萨——认错人了】(歇)菩萨:这里指泥塑或木石雕刻成的佛像。指看错了人或找错J,对象。 也作蚊子叮菩萨——看错了人头。 蚊子叮菩萨——找错了对象。 蚊子咬菩萨——认错人啦。

【第74句】:【踩着鼻子上脸】见“登鼻子上脸”。

【第75句】:【爹娘亲,娘舅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谚)娘舅:母亲的兄或弟,即舅父。指子女跟父母和娘舅的亲情,任何外力都不能隔断。 也作“娘舅亲,骨肉亲,打折骨头连着筋”。

【第76句】:【事看谁办的,法看谁犯的】(谚)事情要看是谁办的,国法要看是谁犯的。指旧时认钱不认理,认权不认法。

【第77句】:【国有王法,庙有清规】(谚)王法:国家设置的法律。清规:寺庙里处罚犯规者的条文。指国家有大法,寺庙有清规,都必须依照执行。

【第78句】:【只看见活人受罪,没看见死人扛枷】(谚)活人受罪是常事,死人扛枷从来无。指受罪的当然都是活着的人,人们的一切努力,应该是只为了活人少受罪。

【第79句】:【少饮不济事,多饮济甚事?有事坏了事,无事生出事】(谚)酒饮得少了不顶事;饮得多了,不是坏事,就是生事。指饮酒害多益少,劝人应戒酒。

【第80句】:【打虎不成,反被虎伤】 释义:比喻制伏不了别人,反受人害。“不成”又作“不着”。 例句:尤其想着蛲关的官军已来到离石门谷十里之外,说不定明天拂晓就会来犯,除掉寨内的祸根刻不容缓,还必须将活儿做得干净利索,决不能打虎不成反被虎伤。

【第81句】:【关起门当皇上】(惯)比喻在一个小范围内称雄或在家里摆谱儿。 也作关着大门做皇帝。 关起门来称帝。

【第82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谚)道:道行,佛家修行的工夫。魔:佛教指破坏修行的恶魔。指道行有一尺高,阻挡修行的魔力就有一丈高。原为佛门用语,是说修行者越进步,前面的阻力越大。比喻人在事业上的成功越大,进取越艰难。 也作“道高一丈,魔高一丈”。

【第83句】:【鸟有鸟路,人有人路】 释义:各人有各人的路,不必相互干涉。 例句:“满牛哥!我们相好了几年……若是从小算起,我们就是相好了十几年……可是你放心,我不是来责怪你的,也不是来哀求你的!鸟有鸟路,人有人路。”

【第84句】:【迟是疾,疾是迟】(谚)疾:快速。 慢,就是快;有时太快,事情反而慢了。指事情不能只图快,慢一点,稳重而求实,结果反而快了。

【第85句】:【滴水之恩,不忘涌泉相报】见“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第86句】:【大写数字】汉字中本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数字,但因为字形简单,容易篡改,为了防止有人涂改账册,就必须用大写数字。那么,是谁发明了大写数字呢? 目前最早可见的大写数字,出现在唐代石碑武则天的《岱岳观造像记》中。据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考据家顾炎武所著《金石文字记·岱岳观造像记》可知,《岱岳观造像记》是则天朝所树立的石碑,上面有大写数字。顾炎武考证说:“凡数字做壹、贰、叁、肆、伍、陆、漆、捌、玖等,皆武后所改及自制字。”考据大家顾炎武论断大写数字出自武则天当十分可信。这一论断,在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的《论行营状请勒魏博等四道兵马却守本界事》中得到证实:“况其军一月之费,计实钱贰拾漆捌万贯。”其中“贰、拾、漆、捌”都是大写数字。顾炎武说这个“漆”字,本应作“桼”,多的三点是后人妄自加凿的。 武则天制定大写数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原来,武则天的初衷是为反贪建廉,在财务管理上进行技术防范,把记载钱粮数字的汉字改成了大写。 这一改革,大写数字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有人说,大写数字是朱元璋发明的,这显然是移花接木。唐碑有证在前,有人想把功加在朱元璋头上也是枉然。不过,明太祖朱元璋对大写数字也有贡献,他把“漆”变成了“柒”,把“陌”变成了“佰”,把“阡”变成了“仟”,也算是个完善者。

【第87句】:【蔫人出豹子】(谚)蔫人:不起性的人。豹子:猛兽,代指举止凶恶的人。指脾性一贯和善的人,有时也会突然发作得非常暴烈。

【第88句】: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第89句】:【隔层肚皮隔垛墙】(谚)隔着一层肚皮,就像隔着一堵墙一样,有着极大的隔阂。旧指妇女对待非亲生儿女会百般歧视,加以虐待。 也作隔重肚皮隔重山。 隔层肚皮隔层山。

【第90句】:【请风光博笑脸】(惯)形容极力巴结、讨好。

【第91句】:【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佐】 释义:佐:助。好鸟看好树木栖身,贤能的臣子选择明君效劳。 例句: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佐。闻说唐君德胜尧舜,钦文敬武,天下纷纷以有德而伐无德,以有仁而伐无仁。如今望二位大人注意也。

【第92句】:【打肿脸充胖子】(惯)比喻装门面,说大话,硬充好汉。

【第93句】:【出污泥而不染】(惯)比喻在污浊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却不沾染坏习气,保持着高尚纯洁的品质。

【第94句】:【钉头碰着铁头】(惯)形容厉害人碰上了厉害人,双方态度都很强硬。

【第95句】:【富日子好过,穷家难当】(谚)指当家的有钱就容易把各方面的事情都安排好,穷人无钱,持家就很难。 也作富家好当,穷日子难撑。 穷日子难过,富家好当。

【第96句】:【惜福积福】(谚)人要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这幸福生活才能持续不断。指有福不可享尽。也指人不可身在福中不知福,任意挥霍。

【第97句】:【一瓶子不足半瓶子晃】见“满壶全不响,半壶响叮当”。

【第98句】:【观于海者难为水】(谚)比喻见过大世面,小人物或小事情就不会在意。 也作“久经大海难为水”。

【第99句】:【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谚)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五月后半月。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十一月后半月。 指夏至还没到最热天,冬至还没到最冷天。

10499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