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朋友圈经典民间俗语金典文案,句句锱铢 深入人心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属啄木鸟的——嘴硬屎稀】(歇)啄木鸟:一种益鸟,嘴尖而直,能啄开木头。嘴:本指啄木鸟的嘴,转指说话。指人说话的口气很强硬,行动却松懈、无能。含讥讽意味。

【第2句】:【凤凰飞在梧桐树】(惯)比喻英雄或有功之人,地位得到提升。也比喻漂亮的女子找到了好归宿。 也作凤凰飞在梧桐上。 凤凰落在梧桐树。

【第3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谚)指有道德修养的人通过正道取得钱财。

【第4句】:我看表弟在吃冰糕,就说:“来,让哥咬一口。”妈妈说:“看把你馋的,舌头都掉在地上了。”(山西·高平)

【第5句】:【绑腿带上绣山水——画长】(歇)绑腿带:即绑腿,缠裹小腿的长布带。画:谐”话”。指说来话长。

【第6句】:爷爷做什么事都干脆利索,可种庄稼老是不慌不忙。今年秋天别人都在种麦子,爷爷还在赶着大牛犁二遍地。我又焦急又奇怪地问他,他还是满不在乎地笑着说:“孩子,冬耕多一遍,麦收多一石。”(河南·新野)

【第7句】:【 一块香饽饽八下抢】到处被喜爱,受欢迎。邓刚《阵痛》: “车间工段请他下去画决心栏、批判栏、学习栏,真是一块香 饽饽八下抢,郭大柱红遍全厂。”

【第8句】:抱着木炭亲嘴——碰了一鼻子灰

【第9句】:【 没了王屠,连毛吃猪】没有行家,事情办不好。明代《金瓶 梅》:“可是你对人说的,自从他死了,好应心的菜也没一碟 儿。没了王屠,连毛吃猪。”

【第10句】:王某出外打工,没有挣到几个钱,家里的地却荒了。他妻子说:“到外挣块板,家里却丢扇门。”(辽宁·大连)

【第11句】:哥哥近来贪玩、讲穿、爱打扮,学习成绩却急剧下降。爸爸说他是驴粪蛋外面光,妈妈说他是绣花枕头一包糠。爷爷教训哥哥:“马好不在鞍,人美不在衫;鸟靠的是羽毛,人靠的是学问。只有好好学习,有真本领,大家才看得起。”(新疆·乌鲁木齐)

【第12句】:【打狗不怕狗咬,杀猪不怕猪叫】释义:比喻要干,就不要有顾忌。例句:打狗不怕狗咬,杀猪不怕猪叫,树叶掉下来砸不着脑袋!众人拾柴火焰高,不团结起来怎么能斗倒地主恶霸。

【第13句】:【破船经不起顶头浪】经不起打击。高云览《小城春秋》: “破船经不起顶头浪,李木心上吃的那一惊,比他胸口吃的 那一拳还厉害。他挨不到三天,就咽气了。”

【第14句】:小学生看书——念念不忘

【第15句】:【刀伤药虽好,不破手为高】虽有办法挽救,也不要麻痹大 意,还是以不出事为好。类似的:药虽好,不如不害病。李 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从前只说好刀切药不如不划破 口,现在看,打破脑袋不怕用扇煽,这条命是从汽车轱辘底 下拾来的。”

【第16句】:【麻布袋上绣花——底子太差】(歇)底子:本指花纹图案的衬托面,转指基础。指基础太差或品质太次。 也作“破麻袋绣花——底子差”。

【第17句】:【穷家值万贯】见“破家值万贯”。

【第18句】:【阎王也怕拼命鬼】(谚)比喻世间的强人恶人,也都害怕不要命的人。

【第19句】:喷壶不叫喷壶——碎嘴子(比喻说话哕唆)

【第20句】:【大丈夫报仇,十年不迟】谓遇到事情要沉着,找机会对侍。 类似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姚雪垠《李自成》:“大丈夫报 仇十年不迟,何况只用等几个月?气坏了身体可不值!”

【第21句】:【出的牛马力,吃的猪狗食】(惯)牛马力:指又累又苦的力气活。猪狗食:指极差的食物。比喻受到残酷剥削。 也作“下的是牛马力,吃的是猪狗食”。

【第22句】:云里伸拳头——露一手

【第23句】:【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释义:把耻辱当光荣。例句:“哈哈哈!”几个小青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竟张着嘴乐开了。

【第24句】:【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无处可去,绝望。成语:走投无路。 明代《西游记》:“不须罗噪,但依我分摆:孙大圣和太子同领 着兵将下去,我们三人在口上把守,做个里应外合,叫他上 天无路,入地无门,才显些手段。”

【第25句】:【上刀山,下火海】(惯)指奋不顾身去做最危险、最艰难的事情。 也作入火海,上刀山。 爬刀山,下火海。

【第26句】:【三个不开口,神仙难下手】(谚)对于抵死不开口的人,连神仙也拿他没办法。指求取证词,最怕的是死活不吭声的人。

【第27句】:瓦罐子和土坯子——穿的货

【第28句】:穿着拖鞋走路——迈不开步

【第29句】:【天上一拳,地下一脚】(惯)形容说话东拉西扯或做事没有条理。

【第30句】:【娘勤女不懒】(谚)指母亲勤劳,女儿受到熏陶,就不会懒惰。

【第31句】:六月的云,少女的心——变幻无常

【第32句】:【人直有人和,路直有人行】(谚)为人正直,自有人来亲近你,拥护你;道路平直,人就乐于在上面行走。指正直的人,总是人们乐见的。

【第33句】:【刀把子送给别人攥着】释义:刀把子:刀柄,指把柄或权力。比喻把权交给别人掌握。例句:“太保!”听来是秦桧故作正经地劝导:“好办身后的靠背有没问题的,不过他考虑得长远些,免得把刀把子送给别人攥着。”

【第34句】:【拉不开栓】(惯)指非常紧张、忙碌,难以应付。

【第35句】:【人比人,气死人】(谚)人活在世,处境或机遇各不同,差别很大,很难相比。指人必须想得开,不和别人盲目攀比。 也作“人比人,活不成”。

【第36句】:小明最贪玩,不好好读书,妈妈拿着他的成绩单,叹道:“你呀,顿顿白馍不离手,走出校门像疯狗,玩耍没忧愁,看看成绩你咋抬头?”(河南·镇平)

【第37句】:【挂着腊肉吃白饭】有东西不能利用,或省着不用。《川行 随想》:“对于刚刚结束的这一段历史,川东农民用一句话概 括性地评价,说挂着腊肉吃寡饭(无菜的饭)。”

【第38句】:【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谚)剐:旧时凌迟处死,即割肉离骨。作好了身受极刑的准备,就敢于打倒皇帝。指只要豁出一条命,就什么事都敢做。 也作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打。 破着一身剐,皇帝也对打。 豁出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第39句】:小军平日很骄傲。这次考差了,神态沮丧极了,他爸爸说他“就像老绵羊的尾巴——翘不起来了”。(河南·浚县)

【第40句】:【脑壳提在手里耍】(惯)比喻不怕死,拿死不当一回事。

【第41句】:【问官答花——驴唇不对马嘴】(歇)问的是“官”,答的是“花”。比喻答非所问,或把毫不相干的东西胡乱扯在一起。

【第42句】:【不是诸葛亮,就是刘伯温】释义: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演义》把他描写成足智多谋、能掐会算、未卜先知的人物。刘伯温:刘基,字伯温,明初政治家、文学家,《英烈传》小说把他描写成一个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的人物,朱元璋称帝,把他比为诸葛亮。形容人能掐会算,未卜先知。例句:哎呀!小彭嘞小彭,你不是诸葛亮就是刘伯温,你怎么晓得我要轴承呢?

【第43句】:星期天,我和妈妈上街。街道两旁停着很多自行车,我尽往车堆里钻。妈妈说:“你真是驴往窄处走。”(陕西·陇县)

【第44句】:熟戏要当三分生,练成要加三分功。

【第45句】:【苦水里泡大】(惯)比喻从小就在贫穷、艰难中生活并长大。

【第46句】:【自家窝里鸡争斗】(惯)比喻内部闹矛盾,起纷争。

【第47句】:荷包里鬼叫——腰(妖)精

【第48句】:【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指失去凭借,不能发挥 作用,而被欺辱。清代《醒世姻缘传》:“我家里也有二三千 金的产业。只是一时‘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深坑被犬欺’! 你只留我口气儿,你们的便宜。”

【第49句】:【秦椒炒豆腐——外面辣,里面软】(歇)秦椒:细长的辣椒,非常辣。辣:本指味辣,转以形容人厉害。软:本指柔软,转以形容人柔和慈善。比喻人外表很严厉,内心却柔和善良。

【第50句】:【先来媳妇不怕晚来婆】(谚)媳妇虽然是晚辈,但先来;继母虽然是长辈,但晚到。先来的不怕晚到的。指资格老往往胜过地位高。

【第51句】:【得罪了土地爷,养不活小肥猪】(谚)民间传说,土地爷专管家畜家禽。指要是惹恼了土地爷,就养不活小猪。比喻要办成事,必须处好有关方面的人事关系。

【第52句】:【鱼过千层网,网后还有鱼】(谚)鱼网再密,捕捞的次数再多,也还有漏网鱼。比喻再严密、严谨的事情,也难免有疏忽之处。

【第53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谚)指只要有青山在,自然就有树木,有树木就不愁没有柴火。比喻只要保住基本力量,就不愁得不到发展。 也作留得青山在,何愁没柴烧。 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第54句】:【早知三日事,富贵一千年】(谚)人能预知未来三天的事,就可抓住机遇,获取无穷无尽的财富。指预知未来最是难能可贵。

【第55句】:船老大的犁头——没用处;无用;没得用

【第56句】:【说风就是雨】(惯)比喻说到什么,马上就要干什么。 也作“说起风就来雨”。

【第57句】:【名堂】人们对搞花样、名目或故弄玄虚的人,喜欢说他们搞名堂。那么,“名堂”一词是怎么来的呢?“名堂”由“明堂”演化而来。原来,上古帝王举行盛典的场所称“明堂”。汉武帝、武则天都提出要造选明堂。据说,武则天建成了明堂,被她的一个男宠一把火烧了。河北农村也有“立明堂”的习俗,不过用途与皇帝所建的明堂截然不同。遇到亲人客死异乡,尸骨无存,其亲属就在坟地内建一假坟,内埋死者牌位,叫“立明堂”。不论是建造假坟头,还是掩埋死者牌位,都有一套迷信程序,都会有神秘色彩,故俗语常说:“搞什么鬼名堂!”即由此而来。“明”、“名”同音,如今便演化为“名堂”了。

【第58句】:鱼飞天空马长角——怪得出奇

【第59句】:李大伯家的孩子从小娇生惯养,现在是对爹敢骂,对娘敢打。邻家老奶奶感慨地说:“真是养不教父之过呀!打从小起,他李大伯对这孩子就是放手心上怕跌着,含口里怕憋着。还说什么树大自然直,就这么个直法?”(山东·荣成)

【第60句】:【 采桑娘子要晴天,种田哥哥要雨天】两种要求互相冲突,难 办。明代《醒世恒言》:“做天莫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 秧要日时麻要雨,采桑娘子要晴天。”

【第61句】:【河水不碍船】(谚)河水宽广,船只往来互相并不妨碍。比喻生活的空间是广阔的,人们尽可以各行其道,彼此没有妨碍。 也作“河广不碍船,路宽不碍车”。

【第62句】:【心肠是铁做的】(惯)形容人心硬,不为感情所动。

【第63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见“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

【第64句】:鸡叫赶路——越走越明

【第65句】:【夏雨隔田晴】(谚)夏季下雨,往往是田垄的这边下,田垄的那边晴。指夏天的雨,尤其是猛雨,区域性很强。

【第66句】:【远水不救近火】此俗语比喻用较远的办法或工具解决不了当前急迫的问题。意同“远水解不了近渴”。此典出自《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了春秋时,鲁穆公不与邻国齐国搞好关系,却派几个儿子到远方的晋国和楚国做官。犁组进谏说:“你这样做就好比请越国人来解救落水之人,越国人水性再好,等他来了,鲁人也必定活不了;又好比取来海水解救火灾,海水水量再大,火也必定不会被扑灭,因为远水不救近火!”

【第67句】:开水泡黄豆——自大

【第68句】:【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谚)成人:成就有用的人材。自在:舒适安逸。指人要想成材,就不可贪图安逸享乐;贪图安逸享乐,就不能成材。 也作成人的不自由。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第69句】:【骏马跟前,小马打蹄难;老鹰跟前,鸟儿唱歌难】释义:比喻在威严的大人物面前不容小人物自由随便行动。例句:拉莫,“骏马跟前,小马打蹄难;老鹰跟前,鸟儿唱歌难。”你赶快出来投降,我不杀你!

【第70句】:【拉不下脸来】(惯)指不好意思,难为情,或碍于情面。 也作拉不开脸来。 拉不下脸皮。

【第71句】:【处处有路通长安】释义:借指各种办法都能达到同一目的。例句:“朋友!‘处处有路通长安’,不会饿死人的,慢慢来!”

【第72句】:扭着脖子想问题——尽是歪道理

【第73句】:我和表哥下跳棋,我每次都赢。表哥不服地说:“韭菜不能茬茬旺。”我说:“那咱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河南·西华)

【第74句】:【抽刀断水,水不断流】释义:比喻事情难以办到。例句:“还容易?开初我也说容易,可现在一做起来,就像抽刀断水,水不断流,不难也难。”

【第75句】:【千金不死,百金不刑】(谚)犯了死罪的,用千金可以免去死罪;犯了刑法的,用百金可以免去刑罚。 旧指金钱万能,只要用钱,死罪可赎,活刑可免。

【第76句】:【 自己看卷子,自己中状元】自己吹捧自己,自加头衔。类 似的:自画脸谱自封官。香港唐人《金陵春梦》:“是啊,自己 看卷子,自己中状元,这一句妙极了。稍加引申,也就是自 己关起门,自己做皇帝!”

【第77句】:【舍不得香饵,就钓不来金蟾】(谚)金蟾(chan):俗称金蛤蟆。指要想钓上金蛤蟆,就要舍得下香饵。比喻舍不得下大本钱,就得不到大利益。

【第78句】:【抬轿子】(惯)比喻为有权有势者吹嘘捧场。

【第79句】:【六畜】农民盼望的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六畜”的说法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难二》中说:“务于蓄养之理,察于土地之宜,六畜遂,五谷殖,则人多。”它说明了掌握蓄养的规律和明了土地的特性,六畜才能顺利生长,五谷才能迅速繁殖,收入就会增多。六畜,指的是牛、马、羊、豕(猪)、鸡、犬(狗)六种家畜。《左传·僖公十九年》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六畜之中,牛和马主要用来耕作、驮运、拉车,羊、豕、鸡主要供食用,犬则守户。现在,六畜的使用价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羊来说,除了食用外,增加了毛纺,以牛和豕来说,增加了皮革制品。而牛和马的耕种作用大大弱化,被现代科技所取代。

【第80句】:【眼里揉不进沙子】眼皮内有细小异物就感不适,借指不 能够容忍,不容侵害。老舍《骆驼祥子》:“刘四爷眼里不揉 沙子。把前前后后 所闻所见都搁在一处,他的心中已明白 了八九成。”

【第81句】:【大水都过得去,小沟沟还能趟不过去】释义:比喻大困难都能克服,小困难更不在话下。例句:想这些干啥!这几年,大水都过得去,小沟沟还能趟不过去!共产党有好章程,怕啥。

【第82句】:【人到事中迷】(谚)指人在事件变故中最容易陷入迷惘,亟需旁人提醒。 也作人到事中迷,就怕没人提。 人到事中迷,就怕不听劝。 人在事中迷,只要有人提。

【第83句】:妈妈责怪爸爸不顾家,弟弟埋怨爸爸不关心他的学习。在一旁的爷爷风趣地对我说:“你爸爸像根锅盖梁做成的风箱杆,受了热气,又受冷气。”(甘肃·秦安)

【第84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秋,指秋季三个月,亦可解释为三 年,谓别后思念深切。语出《诗经》。张孟良《儿女风尘记》: “六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真想你呀!”

【第85句】:【湿手捏了干面粉——黏缠极了】(歇)本指干面粉黏附在湿手上,去不掉;转以形容非常麻烦,缠人极了

【第86句】:【法场上的麻雀——胆子早吓大了】(歇)法场:刑场。指经历险境多,胆子早变大了。

【第87句】:【汤元】“汤元”是中华美食之一,既好听又好吃,它历史悠久,但其名却历史不长。这么好听的名字,却与臭名昭著的袁世凯有关。汤元雅名元宵。食品的元宵和节日的元宵同名,显然是因借而来。元宵形如圆月,所以还有“圆宵”、“汤团”、“团子”等别称。此外,元宵还叫元子、糖元、汤元等。这里的“元”,大概是和卜元之元联系着的。而关于汤元的名称,还有一则与袁世凯有关的故事。据说,民国年间,时任大总统的袁世凯觉得元宵和“袁消”同音,很不吉利,他又整天怕百姓推翻他的统治,所以下令改称“汤元”。然而,民意难违,袁某人只做了八十三天皇帝梦,该消还是消了。

【第88句】:【樱桃好吃树难栽】指好事开头难。李季《王贵与李香 香》:“小曲好唱口难开,樱桃好吃树难栽;交好的心思两人 都有,谁也害臊难开口。”

【第89句】:【得不的风儿,就是雨儿】(惯)得不的:不能得到,这里指不能听到。 风儿:风声。听不到风声,就断定是下雨。1比喻刚听到一点儿消息,就不辨虚实,立刻行动。2比喻造谣传谣。

【第90句】:【念完经打和尚】(惯)比喻事成之后,打击有功劳的人。

【第91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第92句】:奶奶叫小倩端炉灰,可一连催了几次她都没动。奶奶边扫边说:“我宁可少耕二亩地,也不跟你这牛怄气。”(河北·冀州)

【第93句】:一根灯草点灯——无二芯(心)

【第94句】:【十个指头不一般齐】(谚)比喻人或事物相互间总有差异,不会人人都一样,事事都一般。 也作十个指头往外伸,长短大小不一样。 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

【第95句】:因为马虎,我又把作业写得一塌糊涂。爸爸说:“这孩子,什么时候才会有长进!”妈妈说:“生就的蒜臼长不成缸,随他去吧。”(河南·孟津)

【第96句】:【抱着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把钱看得比命还重要。相关 的:要钱不要命。成语:一钱如命。周立波《暴风骤雨》:“他 是抱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的老财阀,不能养活枪。他胆儿 又小,瞅着明晃晃的刺刀,还哆嗦呢。”

【第97句】:妈妈回家晚了,我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说:“隔壁王大妈说话真是狗扯羊肠,越扯越长,让我听也不是走也不是。”外婆听到了,接过话茬儿:“你说话倒是三下五除二,挺干脆利落的。”(江西·乐平)

【第98句】:【 —佛出世,二佛涅槃】佛教称修行得道而后死亡,叫涅槃。 意即“死去活来”,谓情况达到极限。香港唐人《金陵春 梦》:“只是苦了几个重要干部,正忙得一佛出世,二佛涅 槃。”

【第99句】:【祸不单行,福无双至】见“福无双至日,祸有并来时”。

11107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