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适合自己的民间俗语俗话,发朋友圈赞声一片!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 桥是桥,路是路】谓区别明显,分清楚,不混淆。是,也 说:归。叶辛《蹉跎岁月》:“我们桥归桥,路归路,不许你拿 我的东西!”

【第2句】:【 脚下起泡是自己走的】意即事情是自己造成的,得由自己 负责。成语:咎由自取。康濯《东方红》:“常言说,脚上的 泡,自己走的;身上的疮,自己惹的!农业社自己要没毛病, 他谁敢放毒(污蔑)?”

【第3句】:【好心不得好报】(惯)指好心去帮助别人却没有得到好结果。 也作好人不得好报。 好心没好报。

【第4句】:【天下船载天下客】为顾客服务是义务,来者不拒。明代 《警世通言》:“天下船载天下客,不消说,自然从命。”

【第5句】:【瘸子担水——一步一步来】(歇)本指一步一步稳健地行走,转指做事按部就班,不急于求成。

【第6句】:【乌龟进了瓮】(惯)比喻陷入绝境。

【第7句】:【热锅上的蚂蚁】释义:形容焦急不安,慌乱不宁。例句:瑞宣在院中走来走去,像个热锅上的蚂蚁。

【第8句】:巧八哥的嘴巴儿——能说会道

【第9句】:【水仙不开花——装蒜】(歇)水仙: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似蒜头,叶子形状与颜色像蒜叶。本指装成蒜的样子,转指人故意装糊涂或装模作样。含讥讽或责骂意味。

【第10句】:【说得出,做得到】说话做事有决心,厉害。成语:雷厉风 行。台湾琼瑶《人在天涯》:“朱丹荔说得出,做得到,当天, 她就住进了一家女子公寓。”

【第11句】:【有功必赏,有罪必罚】严格执行法纪。成语:赏罚分明。 姚雪垠《李自成》:“今后剿贼首要在整肃军纪,有功必赏,有 罪必罚。”

【第12句】:【锔碗的丢了眼镜——这个碴儿你找不着】(歇)碴儿:谐“茬儿”。 指挑不出毛病,找不出差错。

【第13句】:【抓两头带中间】表扬先进,批评落后,带动中间。也指先 做最大的、最小的,再做一般的。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 “抓两头带中间,已经抓了两个大鬼,再抓出两个小鬼来。”

【第14句】:【金榜】科举时代俗称殿试录取的榜为“金榜”。金榜是相对于桂榜、杏榜而言的,没有前二榜,也不会有金榜,因为乡试、会试、殿试是层次递进的。古代科举考试先后有三榜:桂榜、杏榜和黄榜。桂榜是乡试录取举人的公告榜,因为放榜时正值桂花盛开而得名;杏榜是会试录取贡士的公告榜,因放榜时正值杏花盛开而得名;黄榜则是殿试之后朝廷发布的录取进士的公告榜,因该榜用黄纸书写而得名。黄榜也叫金榜,且有大小之分。小金榜由奏事处进呈于内,大金榜则由内阁学士加盖“皇帝之宝”的大印后张挂于外。大金榜就是通常所说的黄榜。

【第15句】:邻居大嫂和二嫂因一些小事闹矛盾。过了几天,爷爷从外地回来,劝她们说:“以前的事,来个‘长草短草,一把剜倒’,谁也不要斤斤计较了。”(重庆·奉节)

【第16句】:【草绿色军服】“草绿色的军服”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20世纪初,英国人为了掠夺非洲南部的财富,派军队进攻非洲的布尔人。当时,布尔人的武器不如英国军队。为了战胜数量比自己多出五倍的英军,布尔人便根据非洲的山地特点,穿上草绿色的衣服,并把武器也涂上了与草木相似的颜色。他们悄悄地躲在丛林里,敌人简直看不出丛林里有人。而当时的英军却穿着很显眼的红色军服,暴露得十分清楚。由于英军目标太明显,布尔人老远就可以用武器射击,英军被打死打伤七万多人。后来,英国军队接受了这个教训,将红色军服改为暗绿色。以后,各国的军队也相继把军服改成了黄色或草绿色。

【第17句】:【火锅】在当今的饮食活动中,火锅是最受人们青睐的饮食之一.最知名的火锅当属重庆火锅。其实,火锅并不是近代人的创举,火锅早在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不过那时不叫火锅,而是叫温鼎(翻译成现代语其实就是火锅)。它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西周时得到发展。它们均属于小型鼎,有着使用方便、易于移动、边煮边食、可涮可食的特点。从出土的实物来看,各地的温鼎器型相差较大,有方形的,有圆形的,还有带托盘的。从火膛的位置看,有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尽管这些温鼎造型各有特色,但其功能都是一样的,都是用于筵席间加热食物。因为筵席是席地而宴,用当时的鼎加热食物,会烧坏筵席,所以,发明了温鼎,炭火不直接暴露在外,放在筵席上不会造成什么火光之灾。商周时代的温鼎应该说是当代火锅的鼻祖,经过几千年的变迁,材料与外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功能本质却没有变,仍保留着原始的构造。拿出土的温鼎来涮羊肉,一样味美可口。但那是文物,价值昂贵,使不得。

【第18句】:我不喜欢洗澡,一天,妈妈又叫我洗澡,我一直躲避。妈妈说:“你太固执了,固执得宁愿跳河也不愿洗澡。”(福建·长汀)

【第19句】:【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见“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第20句】:上数学课时,有些同学吵吵闹闹。老师就说:“闹山麻雀不长肉。”(四川·自贡)

【第21句】:【 挑刺也得看对眼儿】谓挑毛病应找对了地方,不能胡搅蛮 缠。赵树理《刘二和与王继圣》:“挑刺也要看看眼对不对, 这灯还不亮!”

【第22句】:【轻敌者必败】(谚)指轻视对手,必定会招致失败。

【第23句】:【—条肠子挂两头】指心中牵挂。挂,也指挂念。陈登科 《活人塘》:“薛陆氏这几天,心情也是一条肠子挂两头。”

【第24句】:【玉波去四点,依旧是王皮】(谚)玉字去一点,还是王字;波字去三点,还是皮字。指表面上略有变化,但本质上还是不变。

【第25句】:火车出站台——走得正,行得直;越跑越欢

【第26句】:小王捡了点柴准备带回家,一位搬运工看见说:“这点儿柴你也值得要啊?干脆给我得了。”旁边一个工人听了插嘴道:“我说你呀,怎么光捞进不捞出呢?下次碰见挑大粪的,也要尝尝咸哕!”(安徽·铜陵)

【第27句】:【七十二个心眼儿,九十六个转轴儿】(惯)形容人心眼多,头脑灵活。

【第28句】:【蛮妻拗子,无法可治】(谚)拗(niu):固执,执拗。指最不好管教的,是蛮横不讲理的妻子和执拗不听话的儿子。 也作蛮妻劣子,无药可治。 顽妻逆子,无法可治。 逆子顽妻,无药可治。

【第29句】:旅客上飞机——远航

【第30句】:【为个虱子烧个袄】(惯)虱子:昆虫,常寄生在人和家畜身上,吸食血液,能传染斑疹伤寒和回归热等疾病。袄:有夹里的上衣。为了捉衣服上的虱子,把衣服也烧掉了。 比喻为了小事而造成重大损失。

【第31句】:爸爸准备去锄花生地,妈妈说:“天不下雨,地里没草,苗都快旱死了,不要锄了。”爸爸接过话头说:“锄头有墒,杈头有风,还是锄锄好。”(河南·商丘)

【第32句】:牛皮饭碗——打不破

【第33句】:【不蒸包子蒸(争)口气】(惯)蒸口气:谐“争口气”。争气:要强,

【第34句】:【骑着马找马】(惯)比喻一边干,一边寻找新的出路。也比喻占有旧的,同时物色新的。

【第35句】:【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指想做大事,应该肚量大,心狠 毒。浩然《艳阳天》:“我告诉你吧,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 夫,千万不要为小事毁了自己的前途。你就先忍下这口气。 没别的路,你得跟我走。”

【第36句】:【当着矮子,别说短话】说话应该避免引起类似的人多心。 类似的:当着瘸子别说短话/逢着瞎子不谈光,逢着癞子不 谈疮。清代《红楼梦》:“俗话说得好,当着矮子,别说短话。 这二位姑娘并没惹着你,小老婆长,小老婆短,人家脸上怎 么过得去?”

【第37句】:【脑袋里少根筋】思想简单,缺少心眼,或在某一方面不善 于思考,意识不到。或说:脑筋里缺根弦。王安忆《文革轶 事》:“她们这些张家后代,由于养尊处优缺少世事的锻炼, 个个脑筋里都像缺根弦似的。”

【第38句】:十五云边月——不露脸

【第39句】:【慢工出细活】(谚)指工匠活做得慢而精细,成品自然精美。也指凡事循序渐进,不急功近利,事情就会办得完满周到。 也作“慢工出细货”。

【第40句】:【好意反成恶意】(惯)指以善心待人,却被人误解为歹意。

【第41句】:【 带着花岗岩的头脑去见上帝】指思想顽固不化,至死不 变。《短暂的春秋》:“她是绝不会低头认罪的,很有可能她 要戴着她那花岗岩般的脑袋去见上帝。”

【第42句】:我做事总是磨磨蹭蹭的。妈妈说:“你呀,一天到晚慢慢腾腾,等你抓住枕头,天早亮了!”爸爸在一旁听后说:“对孩子不能只批评,要耐心教育。”“有道是打是亲来骂是爱。我说她两句,你少在一旁敲边鼓。”妈妈回敬道。(安徽·淮南)

【第43句】:【早晨栽下树,到晚要乘凉】(惯)比喻急于得利。

【第44句】:王刚最近不思学习,却讲究吃喝穿戴。王刚妈担忧地说:“这孩子最近是吃饭讲花样,穿衣服要高档,头发拾掇得发亮,学习成绩却一天天下降。刚他爸,你可得管管啊!”(河南·西峡)

【第45句】:旱苗得雨——正逢时节

【第46句】:逼着乌龟伸脑袋——越逼越不行

【第47句】:屠宰场上的肥猪——死到临头

【第48句】:【下马威】“下马威”是指古代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展示自己的威风,起震慑作用,以图站稳脚跟。“下马威”来源于“下车威”。《汉书·叙传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班伯这个人志气很高,有勇有谋,勇于任事。当时定襄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和尔格林县西北土城子)局面十分混乱。班伯有出使匈奴的经历,且年轻力壮,自请担任定襄郡太守,扭转社会治安糟糕的状况。定襄的豪门大户和动乱分子都听说过班伯厉害的名声,“畏其下车作威”,嚣张气焰有所收敛。而班伯也确实来了个“下车威”,他到任之后,立即将所属官吏集合起来,严厉打击地方恶霸势力,惩处制造动乱的不法之徒,社会秩序很快好转,班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充分显示了他的“下车威”。这样的“下车威”值得叫好。 “下车威”后来怎么变成“下马威”了呢?原来,这与古代官员的乘坐工具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官员就按照级别乘车。到后来,马的位置逐渐代替了车子,官员们出行改为骑马,由过去的下车到任变成了走马上任,一F车威”的官习沿袭下来,由“下车威”变成了“下马威”。现在,新官乍到,对坏人和不良风气进行大刀阔斧地整治,当然是好,这个“下马威”使得。如果对百姓耍威风,讲派头,摆官架子,这样的“下马威”(有的官员改坐“宝马”豪车了)要不得。

【第49句】:【分银子都会有人骂】(谚)给大家分银钱,也会有人发怨言。指再有益的事情,也会有人不满意;或人多了,再好的事,也难保人人都称心。

【第50句】:【好汉争气,赖汉争食】(谚)好汉争的是一口气,赖汉争的是嘴里食。指好男儿在功名事业上拼搏,奋力向上;赖汉子只谋填饱肚子,毫无出息。

【第51句】:【四面烧香,八面求佛】到处求人。《人民日报》( 1982,9, 18):“合江地区八个县扩大经委权限,改变多头领导,企业 办事再不用四面烧香,八面求佛了。”

【第52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谚)人毕竟不是圣人贤人,谁能生来不犯错误呢?指人人都有局限,免不了要犯错误。 也作“人非圣贤,谁能无过”。

【第53句】:人死请郎中——白费功夫;白费劲;枉费工

【第54句】:【太上皇】“太上皇”是皇帝父亲的尊称。后借用为对有权有势、凌驾于别人之上者的一种蔑称。 “太上皇”源自秦汉。据说,汉高祖刘邦当了皇帝后,万事如意,却有一事使他犯了愁,即以何种礼节对待自己的父亲刘太公。一天,刘邦去看望老父亲,老父毕恭毕敬地迎接他。刘邦惶惑不解。其父说:“您贵为天子,谁敢不敬?我虽然是你父,也不过是个平民百姓,区区庶民不敬皇帝,可是要杀头的啊!”刘邦听出话中有话,就仿照秦始皇曾尊死去的父亲为太上皇的例子,马上举行大典,将父亲扶上了太上皇高位。

【第55句】:【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惯)才:文才。八斗:六朝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植)独占八斗。见《南史·谢灵运传》。五车:五车书,形容书很多。指人富于文才,学识渊博。 也作“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第56句】:【同心结】“同心结”是青年男女的定情之物,意为永结同心。那么,“同心结”源于何时呢? “同心结”源于《诗源》里的一个故事:文胄与相邻的女子姜氏相爱,文胄送给姜氏一枚百炼水晶针,作为定情的信物。姜氏打开箱子,用双针穿上连理线,织成同心结回赠文胄。缕缕丝线织进无限情思,从此“同心结”成为男女定情的最好信物。“同心结”是用两股彩绳或彩带,绾成连环回文样式再抽紧而成,因其形态是两股彩绳交相盘于“结”的中心,代表着男女爱情的心心相印,而被看做“永结同心”之意。 “同心结”有真实记载的首见于南北朝。南齐歌妓苏小小作《西陵歌》说到了“同心结”:“妾乘油壁车,郎乘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南朝梁武帝在《有所思》诗中也有“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的记述,可见,从歌妓到最高统治者,都知道这种表示爱情的信物了。如今,男女青年仍旧对“同心结”情由所钟,一旦成为定情之物,则永久珍藏,以作纪念。现代人还把它作为一种装饰品带在身上,作为束发的带饰、腰带的结饰、身上的佩饰,此形影不离。

【第57句】:【晴天不肯走,只待雨淋头】错过了好时机。成语:不识时 务。明代《封神演义》:“你晴天不肯走,只待雨淋头,你做一 世大帅,不识时务。”

【第58句】:【大口小口,一月一斗】(谚)不论大人或小孩,在吃粮上,一人一月总得一大斗。指口粮的耗费是硬指标,不容含糊。

【第59句】:【粪堆上长出灵芝草】在条件差的地方,出了人才。姚雪垠 《李自成》:“咱马家祖宗八代没出过排场人,轮到你捞到印 把子,这叫做粪堆上生棵灵芝草,老鸹窝里出凤凰。’

【第60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谚)不测:无法预料。旦夕:早晚。指人的祸福命运就像天空变幻的风云一样很难预测。 也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无常祸福。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变。 天有不测的风云,人有无端的祸福。

【第61句】:【饭来张口,水来湿手】(惯)指人不劳动,坐等着享福。 也作饭来张口,茶来伸手。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第62句】:两人坐跷跷板——此起彼落

【第63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惯)阳关道:经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往西域去的大道,泛指大路。指关系决裂,分道扬镳。 也作你过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你走你的阳关道,俺走俺的独木桥。 你走你的路,我过我的桥。

【第64句】:【当面教子,背后教妻】释义:可以当着别人的面教训子女,不能当着别人的而教训妻子。例句:“当面教子,背后教妻?_你敢管教在家里管教,别上外边闹笑话给人家看!

【第65句】:【报喜不报忧】释义:只说好的,不说坏的。比喻虚报成绩。也说“报吉不报凶”。例句:“会不会因为马之悦去年犯了错误,现在想要讨好、表功,故意跟自己报喜不报忧呢?”

【第66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释义:在天气最冷和最热的时候进行锻炼。例句:早先在院子里芭蕉叶上练字,后来砌了一堵砖壁粉墙,常在上面练习草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几年一过,自成~体,果真是“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第67句】:【白了尾巴梢的老狼不好打】(谚)尾巴梢上的毛发白,表明这匹狼已经很老,老奸巨猾,不好对付。 比喻岁数大、经验多的敌人,难以制服。

【第68句】:【疾风知劲草】(谚)疾风:猛烈的风。指猛烈的风吹过,这才见出哪些草是坚实强劲的。比喻只有在十分严峻的考验下青树林文案馆网,才能鉴别出真正的刚直忠贞之士。 也作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极荡:《诗·大雅》有《板》、《荡》二篇,讽刺周厉王时社会动乱,后借指乱世。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第69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没有着落,没有依靠。相关的:四面 不靠边/八面不着地。成语:不着边际、孤立无援。金近迈 《欧阳海之歌》:“有活路的人家,谁也不愿挂在这上不着天, 下不着地的山坳子里来。”

【第70句】:路边含羞草——见人就低头

【第71句】:【吃豆腐】“豆腐”人人爱吃,可这里所说的“吃豆腐”,你可不要沾边,绕开它,躲着走。这里所说的“吃豆腐”,与吃不沾边,是占女人便宜的意思,有时候甚至可以视为“性骚扰”的含蓄说法。虽说不是真吃,但跟食用豆腐暗有关联。有人认为“吃豆腐”的说法与民间常有“豆腐西施”的戏称有关:豆腐店老板娘因常食豆腐而细皮嫩肉,为招徕顾客难免有卖弄风情之举,便引得周围男人以“吃豆腐”为名到豆腐店与老板娘调情,且动手动脚。于是,“吃豆腐”就成了男人轻薄女人的代名词。

【第72句】:【死也要拉个垫背的】见“临死还要拉个垫背的”。

【第73句】:二人对过独木桥——难

【第74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惯)比喻以对方使用的手段来回击对方。 也作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第75句】:【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谚)马老实驯服,骑它的人就多;人忠厚软弱,就有人来欺侮他。指人固然要善良,但不可软弱,以免受欺侮。 也作马善有人骑,人善有人欺。 马善被人骑,人弱被人欺。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第76句】:【名字后头带个长,说话放屁】比人响指当了官就盛气凌人, 有人奉承。戴厚英《人啊人》:“自打他名字后头带个长,说 话放屁比人响,那些拍马屁的就围住了他。”

【第77句】:十二月的蛇——打一下,动一下

【第78句】:拙妇人,巧舌头。

【第79句】:【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谚)见“法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第80句】:【走江湖】(惯)指奔走四方,靠卖艺、卖药、占卜、行医为生。 也作“跑江湖”。

【第81句】:我和同桌为一件小事吵了架,去找老师评理。老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俩是针尖对刀刃,有理五八,没理四十,一个不服另一个,都该做自我批评了。”(内蒙古·开鲁)

【第82句】:【大虫不吃伏肉】(谚)大虫:老虎。伏肉:被慑服的小动物。比喻真正的英雄绝不欺凌弱小者。

【第83句】:【人心都是肉长的】释义:借指人都是有感情的。例句:人心都是肉长的,唐二古怪本来就是个软心肠的人,他从地上搀起了娥眉,颤声问道……

【第84句】:【死了张屠夫,不吃浑毛猪】没有内行人,也没有什么大不 了,事情照样进行。类似的:离了王屠夫,也不能带毛吃猪/ 没有张屠夫,也不能吃全毛猪/杀猪的死了,也不能连毛吃 猪/死了王厨子,也不能带毛吃鸡。刘彦林《东风浩荡》:“他 封锁他的,我们照样干我们该干的活。死了张屠夫,不吃浑 毛猪。”

【第85句】:【什么种子出什么苗】(谚)指农作物下什么种子,就会生长出什么苗。常比喻有什么样的父辈,就会有什么样的后代,或有什么样的领头人,就会有什么样的下属。 也作什么种出什么苗,什么葫芦画什么瓢。 什么葫芦开什么瓢,什么种子长什么苗。

【第86句】:闹区做买卖——生意兴隆

【第87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谚)砺:磨(刀)。指宝剑的锋刃是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梅花的清香是从严寒的凛冽气候中逼出来的。比喻人才的成就来自勤奋与刻苦。

【第88句】:【把好心眼挂在鼻子上——专为别人看】(歇)指假装出一副好心肠,在人前显示。

【第89句】:【一个要补锅,一个锅要补】(惯)比喻两人想法合拍。

【第90句】:【草多不烧灶,虱多不压秤】(谚)指野草再多也不能烧灶煮饭,虱子再多也增添不了人的体重。比喻无足轻重的人说话做事当不了家也作不了主。

【第91句】:【树上十鸟,不如手握一只】见“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第92句】:外练身、法、步,内练精、气、神。

【第93句】:【井淘三遍吃甜水,人从三师武艺高】释义:多向几个老师求教就会本领高强。例句:“俗话道:‘井淘三遍吃甜水,人从三师武艺高。’往后儿,你要注意随时随地向认字的入学习,多认些老师。”

【第94句】:【打错了算盘】估计错误。老舍《四世同堂》:“如果你们俩 敢合起来算计我,那就打错了算盘。”

【第95句】:【水流四海,不如落叶归根】释义:漂流在外,总不如回到故乡。例句:许伙泰语重心长道:“怎么繁华也没有劳碌人家的份儿,倒是在乡里劳动好,常言道,水流四海,不如落叶归根。”

【第96句】:【 瓮里走不了鳖】意即出不了范围,容易得到。或说:罐儿 里王八跑不了。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这全怪我睡了 觉,不要紧,瓮里的王八,他跑不了。包在我身上,非抓回来 不可。”

【第97句】:【黄连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谚)黄连:常用中药,味苦。人参:滋补品。黄连味苦而普通,即使救活人命,人们也不认为它有功;人参滋补而贵重,即使吃死人,人们也不相信它是凶手。指人们往往不能真正认识事物真相,甚至认不准功过是非。

【第98句】:隔墙扔蒲包儿——飞(非)礼

【第99句】:小红在家里常常说起校园里一些同学的长短。妈妈说:“小红,你不能这样爱说别人的短处和缺点。俗话说,劝人一句值千金,说人是非苦井深。如果人家背后也这样说你,你知道了会怎么想呢?”(广东·龙门)

17092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