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歇后语文案一眼惊艳!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宁跟聪明人吵架,不跟糊涂人说话】指对方不明理,说了没 有用。电视剧:“大家都像你这样怎么办?宁跟聪明人吵 架,不跟糊涂人说话。没法跟你说。”

【第2句】:八岁时我就学会了骑自行车,后来好长时间不骑了,这天骑车竟然摔了一跤。奶奶说:“这真是唱戏的三天不唱嘴生,打铁的三天不打手生。”(江苏·如皋)

【第3句】:【 手大遮不住天】个人的力量有限,不可能包办一切。浩 然《艳阳天》:“几个干部手大遮不过天来,您得给我们出点 主意。”

【第4句】:看戏挑媳妇——头满意

【第5句】:【英雄无用武之地】(惯)指人虽有本领,却无处施展。

【第6句】:【狗掀门帘全靠嘴】释义:比喻没什么本事,只会说嘴。“门帘”又作“帘子”。“靠”又作“凭”。例句:大宝说:“他是狗掀门帘全靠嘴,谁不知道他和钱万利穿着一条裤子,一个窝窝撒尿。”

【第7句】:逼狗到墙角——反咬

【第8句】:【煮熟了的鸭子又飞了】谓得而复失,在接近成功时失败。 煮熟,也说:到嘴。类似的:煮熟了的鸡爬起来跑了。成语: 失之交臂。清代《儿女英雄传》:“别的都是小事,老爷那个 天性,倘然这一翻脸,要眼睁睁儿的把只煮熟了的鸭子给闹 飞了,那个怎么好?”

【第9句】:奶奶看见家里洗衣机、电视机、电风扇……应有尽有,忍不住感叹起来:“想起旧社会呀,木匠门上没有闩,铁匠门上没门搭,瓦匠屋顶没有瓦,一个个穷得丁当响,还是新社会好啊!”(河南·孟津)

【第10句】:【顺天者昌,逆天者亡】释义:顺应发展趋势的就昌盛,违抗发展趋势的就灭亡,比喻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例句:古人语:“顺页天者昌,逆天者亡。”你若还是不改正,我可就没办法了。

【第11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歇)八仙:道教传说中的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等八位神仙。 神通:指修行有成就的人所具备的神妙莫测的能力,今指特别高超的本领。相传八仙渡海到蓬莱山赴蟠桃会,一路上能行风的行风,能下雨的下雨,各自施展法力。比喻各自施展本领,或各有各的一套好办法。 也作八仙过海——各使神通。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第12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释义:榻:床。比喻不许别人侵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侧”又作“旁”。“岂容”又作“不容”。“酣”又作“鼾”。例句:金桂又见有香菱这等一个才貌俱全的爱妾在室,越发添了“宋太祖来南唐”之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心。

【第13句】:【胸口上挂笊篱——捞心】(歇)捞:谐“劳”。指费心劳神,操心。

【第14句】:【放龙入海,纵虎归山】(惯)比喻把强敌放走,留下祸根。

【第15句】:【没病死不了人】没有什么大事,不会有严重后果。马烽 《刘胡兰传》:“身正不怕影儿歪。反正肚里没病死不了人。” 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谓坏人能够得逞,是因为有内线。 清代《红楼梦》:“如今内外上下,背着嚼我的不少了。就短 你来说我了!可知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

【第16句】:【胳膊儿往外撇】(惯)比喻说话、做事向着外人。 也作胳膊肘往外拐。 胳膊肘朝外扭。 胳膊肘往外弯。

【第17句】:【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谚)画出虎的皮毛容易,要把虎的风骨画出很难;认识人的外貌容易,要看清人的内心很难。指世间最难的事莫过于识透人心。 也作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画虎难画骨,知人难知心。

【第18句】:【兵败如山倒】军队败退.一蹶不振。成语:一败涂地。张 涛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当年还都时,何等地威风和 气派!过了不到三年,竟兵败如山倒。”

【第19句】:山鹰站在崖顶上——登高望远

【第20句】:爸爸总告诫我,要和伙伴们搞好关系。他说:“吃不得亏,打不拢堆。”(四川·涪陵)

【第21句】:豺狼披羊皮——蒙骗猎人

【第22句】:【龙生龙子,凤生凤儿】(谚)龙生下的是龙,凤生下的是凤。比喻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儿女,家庭传统会通过血缘关系得到继承。 也作龙生龙,凤生凤,贼养儿子掘壁洞。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第23句】:【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偶然的疏忽是难免的。古华《相思 树女子客家》:“可是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她为了跟一个卡 车司机谈恋爱,在公社单身宿舍里,被乔三腊手下的人‘拿’ 了‘双’。”

【第24句】:【 一碗水端平】谓待人要公平,不能偏袒。成语:不偏不 倚。清代《儿女英雄传》:“我一碗水往平处端,论情理,人家 也可真委屈些儿。”

【第25句】:【揣着元宝跳并——舍命不舍财】见“抱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

【第26句】:【青天里一个霹雳】(惯)比喻突然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事情。 也作青天打下一个霹雳。 晴天里一声霹雷。

【第27句】:【两头摸不着缰】(惯)缰:缰绳。 指对两面的情况都不清楚。

【第28句】:【母慈悲,儿孝顺】(谚)母亲对儿子慈爱,儿子就对母亲孝顺。指母慈子孝,不是单方面的,母亲的慈爱会激发儿子的孝顺行为。

【第29句】:叔叔领回工资后,大吃大喝的,不几天就把钱挥霍掉了。奶奶数落他:“老鼠还有三天余粮呢!花钱可不能大手大脚的,要知道,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一世穷。”(江苏·江都)

【第30句】:河边没青草——不要多嘴驴

【第31句】:一位阿姨又没领到工资,她找到厂长说:“我们出钱买马给你骑,你骑了一年只剩一张皮。”(广西·柳州)

【第32句】:【发现新大陆】原指哥伦布发现美洲。借指有了新的发 现。王蒙《相见时难》:“杜艳叫了起来,好像发现了什么新 大陆。”

【第33句】:【掩耳盗铃——哄人】(歇)掩耳盗铃:捂住耳朵去偷铃铛。指自欺欺人。

【第34句】:一吊钱分四开一二百五

【第35句】:晨晨整日无精打采的,还爱感冒。老师劝他要加强锻炼时说:“冻冻晒晒身体强,捂捂盖盖脸皮黄。”(山西·万荣)

【第36句】:【是药三分毒】见“凡药三分毒”。

【第37句】:青蛙鼓肚子——气呼呼的

【第38句】:阎王老子做木匠——鬼斧神工

【第39句】:【炒下豆子众人吃,打烂炒锅一人赔】(惯)比喻好事人人有份,祸事一人承担。 也作炒豆大伙吃,炸锅一人担。 炒豆大伙吃,炸锅一个人的事。

【第40句】:耕地摔鞭子——催(吹)牛

【第41句】:【出门碰到劈面雨,行船遇到顶头风】释义:比喻做事遇到困难,不顺利。例句:他刚一出门,正好遇到日本鬼子进村,还没来得及闪开,就被抓住了。真是出门碰到劈面雨,行船遇到顶头风。

【第42句】:属水萝卜的——皮红肚里白

【第43句】:【死人头上无对证】人死无法讲话,无法证实。成语:死无 对证。陈登科《赤龙与丹凤》:“死人头上无对证啊!一个 人,两个人还好说;上百人,上千人,全村人都往你头上一 歪,事情就难办了。”

【第44句】:邻家两位老人含辛茹苦地把儿子养大,可儿子成家后就再也不孝敬他们了。妈妈愤愤不平又无可奈何地说:“唉,可真是只有瓜连(怜)子,没有子连(怜)瓜啊!”(河南·邓县)

【第45句】:一大早,我便对妈妈说:“妈,从今天开始,我要帮您扫地、洗衣……”还没等我说完,妈妈就插上一句:“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动手干一干。”(江西·全南)

【第46句】:【说人话,屙狗屎】(惯)指说出的话像个人,做出的事儿却没人性。 也作“说人话不做人事”。

【第47句】:【担水向河里卖】(惯)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第48句】:【推开天窗说亮话】见“打开天窗说亮话”。

【第49句】:【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释义:什么忌讳都没有。例句:一年四时八节,这个年节顶大,正是“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欢乐的辰光。

【第50句】:张飞扮姑娘——咋搞昨不像

【第51句】:【改换门庭】“改换门庭”有两个含义,一是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属中性词;二是投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攀高枝,谋求出路。此语源于明朝。封建时代清苦的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而谋取官位,以改变家庭的社会地位,这叫“改换门庭”。在那时,改换门庭并不是个形容词,它是名副其实的大动作。明朝末年,朝廷采取了一些改换门庭象征性措施,以强化科举考试的轰动效应。中举以后,报录者手持短棍,一进中举者家的大门,即乱打乱砸,直至屋内,把门窗厅堂家杂全部砸得稀巴烂,跟着在后面的工匠立即把全部更换一新。接着,同姓的大户便来“通谱”,哪怕八代之前有亲戚关系也连成一家。再后,拜师的、送礼的、招婿的等纷至沓来,地方官吏也宣布“三免”(免役、免税、免费使用奴婢)。你看,第一阶梯的“改换门庭”就已是多么显赫,多么堂皇!真是“鲤鱼跃龙门”。中举就如此显赫,中了进士、状元就更不用说了。

【第52句】:【龙居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释义:龙一到浅水中,虾也会戏弄它;虎离开森林落到平川,狗也会欺侮它。比喻英雄在失势时,会受小人的气。例句:蜀人杜滑江令麻城,居官执法,不敢干以私。一日宴乡绅,梅西野倡令,要拆字入俗语二句……杜又云:“单其也是其,加点也是淇,除却淇边点,加欠便为欺。俗语云:龙居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第53句】:鸭子学上树——力不能及;力不从心

【第54句】:【蔫人出豹子】(谚)蔫人:不起性的人。豹子:猛兽,代指举止凶恶的人。指脾性一贯和善的人,有时也会突然发作得非常暴烈。

【第55句】:老没牙的喝稀饭——无齿(耻)下流

【第56句】:【话里有文章】(惯)指话语里含有其他的意思。

【第57句】:【打蛇随棍上】释义:用棍子打蛇,蛇倒顺着棍子爬上来了。比喻因势乘便。例句:祥表哥很老练,打蛇随棍上,一步步追入。

【第58句】:【肥田不如瘦水】(谚)肥沃的田地,也比不上有一股不含肥料的清水。指种庄稼,水比肥料更为可贵,更为有用。

【第59句】:【亲者割之不断,疏者续之不坚】(谚)关系亲密的,用刀也割不断;关系疏远的,强连到一起也不坚牢。指人际关系是亲是疏不可强求。 也作“亲了割不断,假了续不上”。

【第60句】:【瓜子不饱暖人心/瓜子不大是人心】仁芯,人心谐音。谓招 待菲薄,但情意深厚。周立波《山乡巨变》:“请你收下,转交 给他,瓜子不大是人心!要他务必不嫌弃。”

【第61句】:吃米饭拣谷子——挑剔

【第62句】:【上山砍柴,过河脱鞋】。释义:比喻碰到什么情况,采取什么样办法对付。“砍柴”又作“打柴”。例句:“上山砍柴,过河脱鞋”——到哪说哪。生死福祸有个天命管着哪!只要这会儿不被打死,到时候,咱哥俩就在一起混,你听我的,不会叫你吃亏。

【第63句】:【把吐出来的唾沫再舔起来】唾沫不能再舔,说话不能不算 话。成语:食言而肥。李准《大河奔流》:“我们灾民得听你 讲一句话。相信你不会把吐出来的唾沫再舐起来!”

【第64句】:一天晚上,奶奶让我上街买东西,我害怕不敢去。奶奶说:“一分胆量一分福,十分胆量住瓦屋。别害怕,去吧。”(河南·尉氏)

【第65句】:吃饭的时候,我掉了好多饭在地上,老祖母看见了说:“你看,饭把你的脚面都砸肿了。”(四川·西昌)

【第66句】:小恺就要期中考试了,可还是一点儿也不着急。他妈妈数落他说:“老虎都追到屁股后头了,还说是只狗。”(江西·广丰)

【第67句】:【强将下,无弱兵】(谚)指有本领高强、作风过硬的将领,就不会有软弱无能的士兵。泛指在一个群体之中,领头人强,下属就不会懦弱。 也作强将手下无弱兵。 强将手下无弱兵,帅才身边无草包。

【第68句】:【九重天】古人常说九重天,来代表天之高远,不可莫测。天到底有多远呢?《淮南子·天文训》中说天“去地五亿万里”。古代人说的九重天,虽然含有玄远之意,可这并不是指天有九层,而是依据方位将天划分为九个部分。秦《吕氏春秋》中记载:“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川。”将天分成九部分,这九部分最中央是钧天,东方是苍天,东北是变天,北方是玄天,西北是幽天,西方日颢天,西南日朱天,南方日炎天,东南日阳天,每一层天,都有其代表的星象。古人认为皇帝是天帝之子,秉承上天旨意来治理天下,所以,常把皇帝称为天子。皇帝本人也被称为“九重天”或“九重天子”。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名诗《左迁到蓝关示侄孙湘》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当时皇帝派遣使者迎佛骨入京,韩愈反对此举,故而向皇帝上《谏佛骨表》一篇,可是却被贬到八千里之遥的潮州,这里的九重天即指皇帝。

【第69句】:【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释义:吃了人家的宴请,接受了人家的馈赠,说话办事就不容易坚持原则。例句:方亦鹏就曾屡次善意地提醒邢耀宋,要他保持应有的警惕,特别是不宜随便接受他们馈赠。“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真是一点也不假的大实话。

【第70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第71句】:女儿在婆家受了委屈,回娘家直哭。王大妈心疼地抹眼泪:“唉,正月的宝,三月的草;儿在娘家是块宝,在婆家就成了草啊!”王大伯见状,不满地说:“到山砍柴,见河脱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哭什么!”(甘肃·岷县)

【第72句】:【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要讲究方式,要与 人为善,不要伤害人。类似的:好话三句暖人心。明代《金 瓶梅》:“你去到后边,把恶气儿揣到怀里,将出好气儿来,看 怎的与他下个礼,赔了不是儿罢。你我既在檐底下,怎敢不 低头。常言道: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第73句】: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出了岔儿;来得突然;弄得措手不及

【第74句】:【新官上任三把火】(谚)指新上任的官员,往往一上任先抓几件紧要的事,以树立自己的威信。也泛指事情的开头往往雷厉风行,之后就风平浪静。

【第75句】:【碰瓷】“碰瓷”是泛指一些投机取巧、敲诈勒索的行为。原是北京方言,后流行全国各地。碰瓷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起源于清末,那时候有一伙人为了诈人钱财,专门抱着瓷器去路边撞马车。与马车发生碰撞后,这伙人就故意把瓷器摔坏,一窝蜂一样围住车主要求赔偿。说那瓶是他爷爷的奶奶的二舅妈的大姨那代的古董,值多少多少银子。于是车主就被狠宰了一把,要不然就甭想脱身而去。瓷器碰马车,就叫碰瓷。另一种说法,认为“碰瓷原是古玩业的一句行话,意指个别不法之徒在摊位上摆卖古董时,常常别有用心地把易碎的瓷器往路中央摆放,专等路人不小心碰坏,他们便可以借机讹诈。可怜被“碰瓷”者气受了,钱花了,还得抱回一堆碎瓷。现如今,“碰瓷”又死灰复燃,而且花样翻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多发生在汽车身上。他们不是抱着瓷器撞汽车,而是行人或自行车故意撞汽车,造成汽车撞人的假象,讹人钱财。在北京、广州等地甚至还出现了团伙作案的“职业碰瓷党”,更有甚者他们还利用汽车碰汽车讹诈更多的钱财。实际上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第76句】:【七月半,八月半,人出大汗天善变】(谚)指农历的七、八月间,暑气未退,秋凉开始,人一活动就会大汗淋漓,天气忽冷忽热,变化不定。

【第77句】:吃了蒙汗药——动弹不得

【第78句】:【柳树上开花——没结果】(歇)柳树开黄绿色的花,结蒴果;从蒴果中分裂出的种子很小,外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飘散,像一团团白色的花朵,人们误以为柳树只开花不结果。结果:本指结果实,转指结局。多指事情没有好的结果。

【第79句】:【敢怒不敢言】(惯)指心里愤怒,但不敢说。

【第80句】:邻居王叔叔见到虎子妈,告了虎子一状:“你家虎子今天骂我了。”虎子妈开玩笑说:“活该。做大不正,做小不尊。谁叫你常和他闹着玩呢?”(江苏·兴化)

【第81句】:【只扫自己门前雪,莫管别人屋瓦霜】见“各人自扫门前雪”。

【第82句】:【躲脱不是祸,是祸躲不脱】释义:祸害要来,无法躲过去,只有大胆地迎接它。例句:“躲脱不是祸,是祸躲不脱。”她决定违背男人的劝告,回到芙蓉镇上去。

【第83句】:三十亩地一头牛——安居乐业

【第84句】:【挖窟窿打洞】(惯)比喻到处钻营。

【第85句】:六月的蚊子——叮死了

【第86句】:【弥天之罪,一悔便消】(谚)即使犯下了极大的罪,只要能真诚忏悔,罪也就消除了。指真诚悔过,是消除罪过唯一的途径。 也作“弥天大罪,当不得一个悔字”。

【第87句】:俩兽医抬死驴——没治

【第88句】:【疑心生暗鬼】(谚)怀有疑心,看什么都似乎有鬼附身一样。指疑心重的人,对一切都疑神疑鬼。

【第89句】:【既捅马蜂窝,就不怕挨蜂蜇】释义:比喻既敢碰硬,就无所畏惧。例句:李坚决心很大:“既捅马蜂窝,就不怕挨蜂蜇。当年包公敢铡驸马陈世美,我们还怕这些地头蛇!”

【第90句】:【白露身不露】释义:“白露”时,不要再光膀子了。言天气渐冷,赤身露体易着凉。例句:八月,秋兴:谚云:“白露身不露”,言至是天气乃肃,可以授衣耳。

【第91句】:人老病多,树老根多。

【第92句】:【摔碟子摔碗】(惯)形容摔摔打打,乱发脾气。 也作摔盆子砸碗。 摔桌子砸板凳。 摔盆子掼碗。

【第93句】:【对牛弹琴】(惯)比喻对着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讥笑人听不懂别人的话,或讥讽人说话不看对象。

【第94句】:【有人愿意出柴,有人愿意点火】(惯)指有人想制造事端。

【第95句】:【数学符号:+、-、×、÷】数学符号是个伟大的发明。“+”、“一”号都诞生在德国,至今已有五百多年了。那时候,德国有个叫魏德曼的数学家,他非常勤劳,整天废寝忘食地计算。当时,还没有什么现成的符号可以使用,他在工作中,一边计算,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在横线上加一竖,就表示增加的意思。‘+’,你就叫加号吧!从加号中拿掉一竖就是减少的意思。好!‘-’,你就叫减号吧!”从此以后,“+”、“一”号就问世了,并风行世界。 “=”号的名字叫“等号”,它是由16世纪的英国学者雷科特创造出来的。当年他在研究数学时,经常碰到两个数相等的情况,又无法标记,就决心创造一个符号。他比较了许多图形和符号,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更相同了。”于是,他就用两条平行线段来表示两个相等的数,并给他取名为“等号”。 “×”号是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发现的。乘法也是增加的意思,但又和加法有所不同,怎么办呢?他就把加号斜过来写,表示数字增加的另一种运算法,并给它取名“乘号”。 “÷”号诞生在瑞士。当时,学者哈纳在算账中遇到要把一个整数分成几份的问题,但没有符号可以表示这种算法。于是,他就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来表示这种算法,并取名为“除号”。

【第96句】:【 长痛不如短痛】处理为难事件,不如干脆,以免日后长期 痛苦。贾平凹《废都》:“即使唐宛儿走了,庄之蝶保不准将 来还有个张宛儿、李宛儿的,与其这样,长痛不如短痛,罢了 罢了。”

【第97句】:保持一生壮健的真正方法是延长青春的心。一个丑角进城,胜过一打医生。

【第98句】:【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谚)在每天早上安排一天大事时,首先考虑的是吃饭问题。指吃饭问题是民生压倒一切的重大问题,每一天都必须认真对待。

【第99句】:【人有前后眼,富贵一千年】(谚)前后眼:既能看清过去,也能远瞻未来。指人做事倘能借鉴过去,远瞻未来,不只看眼前利益,就能长久地享受富贵,无灾无祸。

17557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