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歇后语的文案,赶走你的不开心!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谚)指希望中的多数,不如实际据有的少数。 也作“树上十鸟,不如手握一只”。

【第2句】:【轿上来,马上去】(惯)形容讲究排场、阔气。

【第3句】:【驴倒了架子不倒】(惯)比喻虽然已经面临死亡或没落,但还要勉强支撑。 也作“驴死不倒架”。

【第4句】:为一件小事,大牛哥和他妈妈拌嘴后,一气之下喝药死了。他妈妈伤心得眼泪都哭干了。邻居王大妈劝她说:“大妹子,别再伤心了,长胳膊拉丕住短命的。人已死了,你哭得活,拉的回来吗?”(河南·新野)

【第5句】:【说人话,屙狗屎】(惯)指说出的话像个人,做出的事儿却没人性。 也作“说人话不做人事”。

【第6句】:【没心没肺直肠子】谓人思想简单,直率。《1983年佳作 集》:“这闺女是个没心没肺直肠子,待人挺实落。”

【第7句】:【送礼被打落托盘】讨好别人,反遭没趣。李英儒《野火春 风斗古城》:“这等于说他:拍马挨了踢,上劲崩了弦,送礼被 打落托盘,作揖叫人家抽嘴巴子。”

【第8句】:打官司的上堂——各执一词

【第9句】:【来无迹,去无踪】(惯)来去没有踪影。形容行动诡秘或神速、隐秘。 也作来无踪迹去无影。 来无影,去无踪。 来无踪,去无影。

【第10句】:【太华之下,白骨狼藉】(谚)太华:西岳华山。白骨狼藉:遍地都是死人的白骨。上华山原为求药避世,却多有死在山下的。指华山不易攀登,十分凶险。

【第11句】:【只顾羊卵子,不顾羊性命】(惯)为了取得公羊的睾丸,不惜把羊杀死。形容人生活奢侈,贪婪残忍。 也比喻为了眼前利益,不惜损害长远利益。

【第12句】:【既敢挠熊毛,当然不怕咬】(谚)既有胆量在熊身上挠毛,就不怕熊咬。指既有胆量敢冒险,就不怕承担可怕的后果。也指既敢做某件担风险的事,就有几分成功的把握。

【第13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谚)指有道德修养的人通过正道取得钱财。

【第14句】:三个手指头捡田螺——十拿九稳

【第15句】:【脸朝黄土背朝天】指在田地里耕作。刘绍棠《二度梅》: “他就知道脸朝黄土背朝天,闷头干活;一不能说会道,二不 识文断字,三没有七弯八转的心眼儿,当不了干部。”

【第16句】:【大人不责小人过】(谚)指有修养有地位的大人物,不和下人计较。 也指宽宏大量的人,能宽恕下人的粗鄙行为。 也作大人不记小人过。 大人不见小人怪。 君子不记小人过。

【第17句】:【蚂蚁撼泰山】谓力量不够,推不动。明代《醒世恒言》: “琴娘无计奈何,坐在和尚身边,用尖尖玉手去摇那和尚时, 一似蜻蜓摇石柱,蝼蚁撼泰山。”

【第18句】:妈妈叫我去商店买味精,我说:“你怎么不叫姐姐去?我不去!”姐姐说:“明明是叫你去的,你攀我干啥?”妈妈无可奈何地说:“真是一个烧香,一个拜佛啊!”(江苏·盐城)

【第19句】:【墙上挂草荐——不像画】(歇)草荐:铺床用的草垫子。画:谐“话”。指说话、办事不合情理或不像样。

【第20句】: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天下太平

【第21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释义:冯唐:西汉人,头发都斑白了还只做郎官,一次文帝过郎署,跟他谈论任用将帅的事,谈得很投机,拜他为车骑都尉。景帝时,被贬,出为楚相。武帝时,广求贤才,有人推荐他,可他已经九十多岁,不能任职了。“冯唐易老”是说在能发挥聪明才智时不去发现使用,当要使用时,人已经老了。李广:西汉人,文帝时因征讨匈奴有功,封为武骑常侍,景帝时擢为将军,在同匈奴作战中屡建战功,匈奴畏惧他,称为“飞将军”。到武帝时,李广手下的人因战功封侯的已达数十人,而李广却未能得封。现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形容用人之弊,不能知人善任。也表示一种牢骚,批评人用人不当。例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历史上早就有这样的教训。如果发现了确实是人才,就要果断地把他放到一定的位置上去。

【第22句】:【好牛不缓,好马不颠】释义:好牛行走不迟缓,好马骑着不颠簸。例句:不骑就不骑,不要胡说八道。我的白龙马可不是颠人哩!常言说,“好牛不缓,好马不颠”,不相信可以实践。

【第23句】:【骑虎难下】“骑虎难下”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这个词源自晋朝温峤,成自唐代李白。《晋书·温峤传》:“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下哉。”最初说的是骑猛兽,包括了所有凶猛的动物。这段话的背景和意思是:东晋成帝时,大臣温峤组织了一支联军去讨伐叛军。不料联军连连失利,使主帅陶侃很着急,便责怪温峤,并提出撤军。温峤对陶侃说:“自古以来,要想打胜仗,首先得内部团结。现在我军虽然缺粮,处境困难,可如果马上撤军,不仅会让人耻笑,而且也会使叛军更加嚣张。我们目前的处境,正如骑在猛兽身上,不把猛兽打死,怎么能够下得来呢?”陶侃接受了温峤的劝说,率军奋勇杀敌,终于打败了叛军。唐李白在《留别广陵诸公》诗中写道:“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温峤劝说陶侃的“骑猛兽安可下哉”,到这里被李白点化成了“骑虎难下”,表示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想要停下来已经不可能,含有进退两难的意思,于是“骑虎难下”这个词就一直流传下来。

【第24句】:【栽葫芦傍墙,养女儿似娘】(谚)葫芦藤爬着墙生长;女儿伴着娘成长,意趣、性格、生活方式都与娘相似。指女儿的品行受着母亲的直接影响。

【第25句】:大胆落墨,细心拾书。

【第26句】:【轻不得,重不得】(惯)轻了没用,重了不行。形容怎么说、怎么做都不行,令人为难。

【第27句】:六月里贴对子——还差得远

【第28句】:大炮上刺刀——远近全能对付;蛮干

【第29句】:【褒弹是买主,喝彩是闲人】(谚)褒:称赞。弹:弹嫌。指品评货物好坏的才是真买主,喝彩叫好的往往是帮闲的人。也常借指既肯定优点也指出缺点才是对人真正的关爱。 也作“褒贬是买主,叫好是闲人”。

【第30句】:【河狭水紧,人急计生】释义:在紧急的时候,突然想出了好主意。例句:自古道:河狭水紧,人急计生。这不,我们已逃出了虎口,来到江头了吗!

【第31句】:【满盘车马炮士相,没有保住一个老将】释义:车、马、炮、士、相、将:都是象棋棋子名称。比喻人虽多,却都无能、无用,连一个人都保护不住。例句:唉,满盘车马炮士相,没有保住一个老将!但过了一段时间,他那紧张的心理渐渐松弛了,没啥了不起的,只不过抓了几个人嘛。

【第32句】:【人凭良心猪凭肉】(谚)人是凭着良心来得到人们的敬重,猪是凭着肉香来得到人们的喜爱。指人做事凭良心,是立身的根本。

【第33句】:【抬头不见低头见】(惯)指彼此经常见面,很熟悉。 也作“低头不见抬头见”。

【第34句】:【吃得端午粽,还要冻三冻】释义:吃过端午节的粽子,还要一冻再冻。形容端午节后天气仍可能返寒。

【第35句】:靶子上看箭——看结果

【第36句】:羊伴虎睡一靠不住;送上门的肉

【第37句】:油画里卷国画——画里有画(话里有话)

【第38句】:【太刚则折】(谚)折:折断。物体过于刚硬,就容易折断。比喻人在为人处世上过于刚烈,就容易受挫折。

【第39句】:【乞食身,皇帝嘴】(惯)乞食:讨饭。指人穷嘴却馋。

【第40句】:【挨闷棍】(惯)闷棍:在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狠狠打出的一棍。比喻突然遭到沉重打击。 也作“挨闷棒”。

【第41句】:单枪匹马上阵——孤胆英雄

【第42句】:仨月不梳洗——不顾脸面

【第43句】:算盘掖在裤腰上——肚里净打小九九

【第44句】:【一条道走到黑】(惯)1形容人固执,做事不知变通。2形容人坚持错误立场不改悔。3形容人意志坚定不动摇。 也作一条道儿跑到黑。 一条路走到黑。

【第45句】:弟弟学习不认真,经常完不成作业,老师教育他说:“笔杆几克重,无志拿不动。你呀,要知道成功在于勤奋。”(广东·龙门)

【第46句】:【困龙得水,拨云见日】(惯)比喻在困境中得到了救助。

【第47句】:【墙倒众人推】(谚)比喻人一旦失势,人们就会趁机加以打击。 也作墙倒众人推,鼓破乱人捶。 墙倒一齐推,破鼓万人捶。

【第48句】:【破天荒】“破天荒”有开天辟地头一回的意思,意为打破常规,首先出现的事物。源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和宋朝孙光宪《北梦琐言》等文献。据记载,唐代的荆州南部地区(今湖北),虽然文人书生很多,但每年解送(即选送)举人进京赴考,很少有考中成名的,因而被人称为“天荒解”,即解送的考生没有一个考中。意同现在某中学高考无人考上戏称“剃光兴”一样。唐宣宗大中四年,终于有一个名叫刘蜕的举人考中了进士,这才破了“天荒”。当时魏国公崔铉镇守荆南,他感谢刘蜕为荆南争了光,赠给刘蜕“破天荒”钱70万以示资助。刘蜕从不轻易接收别人馈赠,遂谢绝了崔铉的好意,并回信感谢说:“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日天荒。”大意是说,五十年来是人们荒废学业造成荆南地区的文化落后,以地理概念而言,荆南一千多里的地域又怎能称得上是天荒之地呢?言外之意是对“破天荒”之说有意见,不能接受。由于刘蜕脱颖而出的“破天荒”壮举,使人们改变了对荆南地区的偏见,而“破天荒”也成为一个典故流传下来。

【第49句】:刘伯温的八卦——神机妙算

【第50句】:【八月一声雷,遍地都是贼】释义:旧谓阴历八月响雷,主灾年,多盗贼。例句:八月:此月雷声不宜有。谚云:“八月一声雷,遍地都是贼。”

【第51句】:死猪不怕开水烫——豁出去了

【第52句】:【一个(姓)字分不开】释义:说明一家人,分不开。例句:“一个‘李’字分不开,兄弟毕竟是兄弟!”

【第53句】:【 树欲静而风不止】存在着扰乱的因素,无法平静。刘绍 棠《二度梅》:“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急风暴雨又从城市追 到农村来了。”

【第54句】:【瞎子不怕刀,聋子不怕铳】(谚)铳:火铳,一种旧式火器。瞎子不怕刀,是因为看不见刀砍来;聋子不怕铳,是因为听不见铳的响声。 比喻愚昧无知的人看不到险情,所以做事莽撞。

【第55句】:【把猫说成虎】(惯)比喻夸大事实。

【第56句】:【癞蛤蟆剥皮眼不闭,黑甲鱼剖腹心不死】释义:比喻不甘心失败。例句:“敌人是‘癞蛤蟆剥皮眼不闭,黑甲鱼剖腹心不死’,我们一定要百倍提高警惕。”

【第57句】:【杀人可恕,情理难容】(谚)杀人的行为有时也可宽恕,违情悖理的事情却实在难以容忍。指违情悖理的行为,有时比杀人还可恶。

【第58句】:凳子上抹石灰——白挨

【第59句】:【人嘴两张皮/嘴是两张皮】指随便乱说,不可信。成语:信 口雌黄。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人嘴两张皮,任他们 说去呗!好酒,说不酸;酸酒,说不甜。”

【第60句】:【 拄棍要拄长的,结伴要结强的】应与有能耐的人交朋友,以 得到帮助。柳青《创业史》:“拄棍要拄长的,结伴要结强的! 他认为姚士杰的指头比他梁生宝的胳膊粗!”

【第61句】:蝎子打呵欠——毒气冲天

【第62句】:【新米粥,酱萝卜,郎中先生见了哭】(谚)郎中:中医医生。新米熬的粥,有营养,易消化;酱腌的萝卜,化食利胃。指常吃新米粥和酱萝卜,身体康健不生病,就不必去找医生。

【第63句】:【瞌睡要从眼上过】瞌睡就睁不开眼。指事情发展不能避 免。西戎《盖马棚》:“过去不愿意,现在愿意了也行,早不入 迟入,瞌睡要从眼上过,迟早是一样。”

【第64句】:【扣帽子】(惯)指给人无端加上罪名或不实之词。

【第65句】:黄昏走到悬崖边——日暮途穷

【第66句】:丰收靠劳动,健身靠运动。

【第67句】:【打春】为什么把“立春”叫“打春”?据传,自从神农氏尝百草分五谷,开始了农业,前三皇后五帝都很重视,到周朝的时候,把务农的事提到朝议上,一面制历,一面责令地方官每年要举行迎春仪式。立春的前一天,地方官员来到郊外,聚集乡民,设上供桌,烧香磕头,在供桌前做一个土牛,让扮作“勾芒神”的人举鞭打土牛,把这土牛称作“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后来出现了打纸牛,用纸糊条牛,里面装着五谷,就把这纸牛叫春牛,仍旧在立春前一天,叫“勾芒神”打纸牛,牛倒了,纸烂了,五谷四下流,象征打出了一年的五谷丰登。后来,据说一个清廉的大官犯了罪,把他贬下去做小官。上任那天,正是迎春的日子,他看到地方官在郊外聚众举行迎春仪式,鞭打纸牛,觉得可笑,提笔写了《春牛榜子》诗半首:“不得职田讥欲死,儿侬何事打春牛?” 他上任后,不再做那种可笑的事了,真心地关心起农事来。来年他把迎春仪式移在了立春那天,不再糊纸牛,搬来了犁子,拉来了黄牛,立春时刻到来时,他迎天扯了个大响鞭,牛走了,犁动了,春耕开始了。他的改革措施得到百姓的拥护。他回到衙里,有了诗兴,提起笔来,在上年写的《春牛榜子》下边又添了两句:“岁首常思盘中餐,脆鞭一响打出春。” 就从这儿开始,人们把立春那天叫“打春”。虽然现在不再举行迎春仪式了,可是,“迎春”、“打春”的叫法依然如故。

【第68句】:【孙猴子钻到铁扇公主肚皮里——来个里头踢蹬】(歇)铁扇公主:《西游记》人物,又名罗刹女,牛魔王之妻,因儿子红孩儿曾被孙悟空降伏,怀恨在心。

【第69句】:土地爷打城隍——管得宽

【第70句】:【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谚)旧指为善或作恶终究会有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也作善恶终有报,只争旱与迟。 善恶必报,迟速有期。

【第71句】:【瘦骆驼强似象】(谚)骆驼再瘦,负重远行,顶个大象。比喻富家衰落,家底也比平常人家厚实。也比喻世家破败,威势也还不可轻视。 也作瘦骆驼尚有千斤肉。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第72句】:阴沟里的死水——臭不可闻

【第73句】:生铁进了铁匠铺——挨打的坯子;等着挨锤

【第74句】:人老还穿儿时衣——过时货

【第75句】:爸爸和表叔聊天。爸爸说:“你身为农机局的局长,怎么还骑这么破的车子啊?”表叔说:“一家不知道一家,和尚不知道道家。筛子大眼儿多啊!”(河南·淮阳)

【第76句】:买菜的等卖菜的说了胡乱要的高价,顺口说道:“你真是宁要跑了,不要少了!”(山东·莱西)

【第77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谚)苦海:深重的苦难。岸:彼岸,佛家把得到正果叫到达彼岸。原指苦难无论多么深重,只要一心向佛,就能得到正果;后多指无论犯的罪恶多大,只要改恶从善,就有出路。

【第78句】:跳舞的脚步——有进有退

【第79句】:弟弟三岁了,很淘气,妈妈很娇惯他。爷爷教训妈妈:“娇儿不孝,娇狗上灶(yipinjuzi.com)。不能老宠着他。”(湖北·荆门)

【第80句】:【撑船撑到岸,帮人帮到底】(谚)撑船运送乘客,一定要送到对岸;帮助危难中人,一定要帮他彻底解除危难。指帮助人要有始有终,不可半途而废。

【第81句】:【好借债,穷得快】(谚)喜欢借债的人,借得容易花得快,加上付出的利息,必然很快变穷。指生活中宁可艰苦度日,不可轻易借债。

【第82句】:【没本钱买卖——赚起赔不起】(歇)比喻事情不能失败,只有努力取得成功。

【第83句】:【裤裆里放屁——两岔】(歇)裤裆:两条裤腿相连之处。指两个人走岔了或两人想在两处。 也作“裤兜子里放屁——两岔”。

【第84句】:【千锤打锣,一锤定音】(谚)敲锣的虽多,敲打的时间虽长,但最后收尾凭的是一锤之音。比喻讨论问题,不妨大家争鸣,但最后作决定,还得主持人说了算数。 也作千声锣鼓,一锤定音。 千锤击鼓,一锤定音。 千人打鼓,一锤定音。

【第85句】:【 手大遮不住天】个人的力量有限,不可能包办一切。浩 然《艳阳天》:“几个干部手大遮不过天来,您得给我们出点 主意。”

【第86句】:好菜全凭炒,好画全凭裱。

【第87句】:锯子锯掉烂木头——摧枯拉朽

【第88句】:【 困难留给自己,方便让与别人】为别人着想,乐于助人。马 寅初《新人口论》:“这予我以极大的方便,几百位先生愿以 困难留给自己,以方便让给了我。”

【第89句】:【见一半儿不见一半儿】(惯)指看见的事装作没看见。

【第90句】:晚上,特别闷热,我们一家人到院子的葡萄架下乘凉。突然,从南边天空闪出一道电光,并传来隆隆的雷声。妈妈说:“东闪太阳西闪雨,南北闪来挡不住。看来要大雨倾盆了。”(广西·宾阳)

【第91句】:【天下钱哏儿都一样】(谚)钱眼:钱孔,旧时铜钱当中有方孔。普天下的钱眼都一样是方的。指人人对钱财都一样地喜爱。也借指人的眼力、喜爱与追求都差不多。

【第92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巧用天时

【第93句】:吃完了分给我的一份儿点心,我又要去拿弟弟的,妈妈拍了一下我的手说:“一脸子驴毛,还想混着吃马料,一边去!”(河南·桐柏)

【第94句】:【眼毛短——分不出高低】(歇)指分辨不出高下、优劣。

【第95句】:【大佛殿里的罗汉——一肚子泥】(歇)罗汉:这里指罗汉的塑像。讥讽人仪表堂堂,实际上没才学、没本事。

【第96句】:【谁家灶内无烟】(谚)哪家都烧火做饭,烟囱里都会冒烟。比喻家家都会有些不光彩的麻烦事。也比喻人人都有冒火发脾气的时候。 也作“谁家烟筒不冒烟”。

【第97句】:【求生不生,求死不死】(惯)想活活不好,想死又死不成。形容人备受折磨,痛苦不堪。 也作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第98句】:到了悬崖不勒马——死路一条

【第99句】:【 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人缺少实践能力。张洁《无字》: “她对知识分子是太了解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眼前就放着 那么一个样板。”

17573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